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一)目的

验证两小球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二)器材

斜槽,两个大小相同而质量不等的小球,天平,刻度尺、重锤线、白纸、复写纸、圆规、游标卡尺

(三)原理

大小相同,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相碰,若碰前m1运动,m2静止,根据系统动量守恒定律有:m1v1=m1v1′+m2v2′。因小球从斜槽上滚下后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知识可知,只要小球下落的高度相同,在落地前运动的时间就相同,则小球的水平飞行距离跟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成正比。所以只要测出小球的质量及两球碰撞前后飞出的水平距离,代入公式就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四)步骤

1.在桌边固定斜槽(如图实8-1),使它的末端切线水平,并在它的末端挂上重锤线。在桌边的地板上铺上记录纸来记录小球的落地点,在纸上记下重锤线所指位置O点。

2.用天平测出入射球质量m1和被碰球质量m2。

3.用游标卡尺测出两球直径d(两球直径应相等),在纸上标出O′点,OO′=d。

4.不放被碰球m2,让m1从斜槽顶点A自由滚下,重复若干次记下落地点平均位置P。

5.把被碰球m2放在斜槽末端支柱上(如图实8-2),使两球处于同一高度,让m1从A点自由滚下与m2相碰,重复若干次,分别记下m1 、m2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N。

6.用刻度尺分别测出OP,OM,O′N,验证:m1OPm1OMm2ON是否成立。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略)

(六)注意事项

1.入射球质量m1应大于被碰球质量m2。

2.两球发生正碰,碰后均做平抛运动,这要求通过调整支柱使两球等高。

3.入射球每一次都从同一高度无初速度释放。

4.在实验中,至少重复10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各小球的落点分别圈在里面,以确定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其目的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七)例题分析

例1:(2000全国)某同学用图实8-3-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

两球的碰撞来验证/

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图1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的痕迹如图实8-3-2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______________cm。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______________(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解析:(1)用最小的圆将10个落点圈在里面,找准平均位置读数,结果为64.7cm。

(2)A、B选项是必须要测量的,A球和B球的质量也是必须测量的,故A、B、D正确。本实验中,A、B两球碰后,B球从斜槽末端平抛,A球水平运动一段距离(2r)后也从斜槽末端平抛,因此入射球A与被碰球B的抛出位置同为斜槽末端O点,故不必测量A、B 球的直径。因此C选项不必要。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本身对实验没有影响,故D选项不必要。

例2:在“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仪器按要求安

装好后开始实验,第一次不放被碰小球,第二次把被碰小球

直接静止放在斜槽末端的水平部分,在白纸上记录下重锤位

置和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依次为O、A、B、C(如图实8-4),设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依次为m1、m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第一、二次入射小球的落点依次是A、B

B.第一、二次入射小球的落点依次是B、A

C.第二次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将同时落地

D.m1AB= m2OC

解:最远的C点一定是被碰小球的落点,碰后入射小球的速度将减小,因此选B;由于被碰小球是放在斜槽末端的,因此被碰小球飞出后入射小球才可能从斜槽末端飞出,两小球不可能同时落地;由动量守恒得m1OB= m1OA+m2OC,选D。答案是BD。

(八)习题

1.在做“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不需测量的物理量有:

A.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直径

B.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

C.入射球开始滚下时的初位置与碰撞前位置的高度差

D.入射球未碰撞时飞出的水平距离

2.在“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用游标卡尺测量直径相同的两小球的直径,读数示意图如图实8-5甲所示,小球落点的测量结果如图实8-5乙所示,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的质量之比MA:MB=3:2,则小球直径为cm。碰撞结束时两小球动量大小之比为Pa:Pb。

3.某同学利用两从此半径相同的小球及斜槽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实验时他拆去了

(1(2)若平抛时间记作单位时间1s,则碰前总动量为 ,碰后总动量为 。

(3)实验结论是 。

4.(2011北京)如图实8—6(1),用“碰撞实验器”

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

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

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 ( 填选项前的序号),

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得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图实8—6(1)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撞,并多次重复。

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 (填选项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 (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 (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

(4)经测定,m145.0g,m27.5g,小球落地

点的平均位置到O点的距离如图实8—6(2)所示。

碰撞前、后m1的动量分别为p1与p1',则p1:p1'

11;若碰撞结束时m2的动量为p2',则p1':

p2'

实验结果说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p1为 。 p1p2

(5)有同学认为在上述实验中仅更换两个小球的材质,其它条件不变,可以使被撞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增大。请你用(4)中已知的数据,分析计算出被撞小球m2平抛运动射程ON的最大值为。

答案

1.C

2.2.16,1:2

3. (1)32.6;(2)1.83×10-2kg.m/s,1.82×10-2kg.m/s;(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系统动量守恒。

4.(1)C;(2)ADE或DEA或DAE;(3)m1·OM+m2·OM=m1·OP;m1·OM2+m2·OM2=m1·OP2;

(4)14;2.9;1~1.01;⑤76.8

(2009年四川卷)22.(2)气垫导轨(如图甲)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在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滑块不与导轨表面直接接触,大大减小了滑块运动时的阻力。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放置两个质量均为a的滑块,每个滑块的一端分别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两个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均为b.气垫导轨正常工作后,接通两个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并让两滑块以不同的速度相向运动,两滑块相碰后粘在一起继续运动。图乙为某次实验打出的、点迹清晰的纸带的一部分,在纸带上以同间距的6个连续点为一段划分纸带,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其长度s1、s2和s3.若题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那么,碰撞前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_;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_。重复上述实验,多做几次。若碰撞前、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

答案:(2)0.2abs3 0.2abs1(两空可互换),0.2ab(s1-s3); 0.4abs2

解析: 动量P=mv,根据v=S/(5T)可知两滑块碰前的速度分别为v1=0.2s1b、v2=0.2s3b,则碰前动量分别为0.2abs1和0.2abs3,总动量大小为av1-av2=0.2ab(s1-s3);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2av=2a s2/(5T)=0.4abs2。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一)目的

验证两小球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二)器材

斜槽,两个大小相同而质量不等的小球,天平,刻度尺、重锤线、白纸、复写纸、圆规、游标卡尺

(三)原理

大小相同,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相碰,若碰前m1运动,m2静止,根据系统动量守恒定律有:m1v1=m1v1′+m2v2′。因小球从斜槽上滚下后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知识可知,只要小球下落的高度相同,在落地前运动的时间就相同,则小球的水平飞行距离跟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成正比。所以只要测出小球的质量及两球碰撞前后飞出的水平距离,代入公式就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四)步骤

1.在桌边固定斜槽(如图实8-1),使它的末端切线水平,并在它的末端挂上重锤线。在桌边的地板上铺上记录纸来记录小球的落地点,在纸上记下重锤线所指位置O点。

2.用天平测出入射球质量m1和被碰球质量m2。

3.用游标卡尺测出两球直径d(两球直径应相等),在纸上标出O′点,OO′=d。

4.不放被碰球m2,让m1从斜槽顶点A自由滚下,重复若干次记下落地点平均位置P。

5.把被碰球m2放在斜槽末端支柱上(如图实8-2),使两球处于同一高度,让m1从A点自由滚下与m2相碰,重复若干次,分别记下m1 、m2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N。

6.用刻度尺分别测出OP,OM,O′N,验证:m1OPm1OMm2ON是否成立。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略)

(六)注意事项

1.入射球质量m1应大于被碰球质量m2。

2.两球发生正碰,碰后均做平抛运动,这要求通过调整支柱使两球等高。

3.入射球每一次都从同一高度无初速度释放。

4.在实验中,至少重复10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各小球的落点分别圈在里面,以确定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其目的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七)例题分析

例1:(2000全国)某同学用图实8-3-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

两球的碰撞来验证/

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图1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的痕迹如图实8-3-2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______________cm。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______________(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解析:(1)用最小的圆将10个落点圈在里面,找准平均位置读数,结果为64.7cm。

(2)A、B选项是必须要测量的,A球和B球的质量也是必须测量的,故A、B、D正确。本实验中,A、B两球碰后,B球从斜槽末端平抛,A球水平运动一段距离(2r)后也从斜槽末端平抛,因此入射球A与被碰球B的抛出位置同为斜槽末端O点,故不必测量A、B 球的直径。因此C选项不必要。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本身对实验没有影响,故D选项不必要。

例2:在“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仪器按要求安

装好后开始实验,第一次不放被碰小球,第二次把被碰小球

直接静止放在斜槽末端的水平部分,在白纸上记录下重锤位

置和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依次为O、A、B、C(如图实8-4),设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依次为m1、m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第一、二次入射小球的落点依次是A、B

B.第一、二次入射小球的落点依次是B、A

C.第二次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将同时落地

D.m1AB= m2OC

解:最远的C点一定是被碰小球的落点,碰后入射小球的速度将减小,因此选B;由于被碰小球是放在斜槽末端的,因此被碰小球飞出后入射小球才可能从斜槽末端飞出,两小球不可能同时落地;由动量守恒得m1OB= m1OA+m2OC,选D。答案是BD。

(八)习题

1.在做“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不需测量的物理量有:

A.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直径

B.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

C.入射球开始滚下时的初位置与碰撞前位置的高度差

D.入射球未碰撞时飞出的水平距离

2.在“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用游标卡尺测量直径相同的两小球的直径,读数示意图如图实8-5甲所示,小球落点的测量结果如图实8-5乙所示,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的质量之比MA:MB=3:2,则小球直径为cm。碰撞结束时两小球动量大小之比为Pa:Pb。

3.某同学利用两从此半径相同的小球及斜槽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实验时他拆去了

(1(2)若平抛时间记作单位时间1s,则碰前总动量为 ,碰后总动量为 。

(3)实验结论是 。

4.(2011北京)如图实8—6(1),用“碰撞实验器”

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

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

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 ( 填选项前的序号),

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得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图实8—6(1)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撞,并多次重复。

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 (填选项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 (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 (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

(4)经测定,m145.0g,m27.5g,小球落地

点的平均位置到O点的距离如图实8—6(2)所示。

碰撞前、后m1的动量分别为p1与p1',则p1:p1'

11;若碰撞结束时m2的动量为p2',则p1':

p2'

实验结果说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p1为 。 p1p2

(5)有同学认为在上述实验中仅更换两个小球的材质,其它条件不变,可以使被撞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增大。请你用(4)中已知的数据,分析计算出被撞小球m2平抛运动射程ON的最大值为。

答案

1.C

2.2.16,1:2

3. (1)32.6;(2)1.83×10-2kg.m/s,1.82×10-2kg.m/s;(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系统动量守恒。

4.(1)C;(2)ADE或DEA或DAE;(3)m1·OM+m2·OM=m1·OP;m1·OM2+m2·OM2=m1·OP2;

(4)14;2.9;1~1.01;⑤76.8

(2009年四川卷)22.(2)气垫导轨(如图甲)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在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滑块不与导轨表面直接接触,大大减小了滑块运动时的阻力。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放置两个质量均为a的滑块,每个滑块的一端分别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两个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均为b.气垫导轨正常工作后,接通两个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并让两滑块以不同的速度相向运动,两滑块相碰后粘在一起继续运动。图乙为某次实验打出的、点迹清晰的纸带的一部分,在纸带上以同间距的6个连续点为一段划分纸带,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其长度s1、s2和s3.若题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那么,碰撞前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_;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_。重复上述实验,多做几次。若碰撞前、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

答案:(2)0.2abs3 0.2abs1(两空可互换),0.2ab(s1-s3); 0.4abs2

解析: 动量P=mv,根据v=S/(5T)可知两滑块碰前的速度分别为v1=0.2s1b、v2=0.2s3b,则碰前动量分别为0.2abs1和0.2abs3,总动量大小为av1-av2=0.2ab(s1-s3);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2av=2a s2/(5T)=0.4abs2。


相关内容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探究) 1.某同学把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被压缩 了的轻质弹簧,如图实-11-4所示,将这一系统置于光滑 的水平桌面上,烧断细线,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进行必要 的测量,验证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动量守恒. (1)该同学还必须有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 ...

  • 实验07: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播放] 1.实验目的: (1)验证两小球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2)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和所需的实验仪器的性能: (3)知道实验注意事项,会进行误差分析,并在实验中尽量减小误差. 2.实验原理: 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发生正碰,若碰前m1运动,m2静止,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

  • 动量-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例1]如图所示,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入射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点的高低直接影 响 实 验 的 准 确 性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有 ( ) A.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相互作用的内力越大,外力(小支柱对被碰小球作用力)的冲量就相对越小,碰撞前后总 ...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学案2014-05-13
  • 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物理学科学案设计 第二章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014-05-13 班级_____ __ 姓名__ ____ 〒〒实验原理〒〒 一.实验原理 在一维碰撞中,测出 和 ,找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 ...

  • 气垫导轨法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改进
  • 1引言 用气垫导轨上的两个滑块的正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其实验原理如下:当两个滑块在水平的气垫导轨上沿直线作对心碰撞时,若略去滑块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和粘滞阻力,则滑块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故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两滑块的总动量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设如图1所示,两滑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

  • 验证动量守恒
  • 实验四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实验目的 1. 通过碰撞特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 学习实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的使用. 2.实验原理 两滑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发生碰撞,设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10和v20,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由于气垫的悬浮作用,滑块在水平方向上不受 ...

  • 气垫导轨上的实验二项
  • 实验1.9 气垫导轨上的实验二项 在物理力学实验中,由于摩擦的存在,往往使测量误差很大,甚至使某些物理实验无法进行.气垫导轨就是为消除摩擦而设计的力学实验仪器.它利用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的压缩气体,使导轨表而与滑块之间形成一层很薄的"气垫",将滑块浮起,这样,滑块在导轨表面的运动 ...

  • 碰撞过程中守恒定律的研究
  • 实 验 报 告 210系07级 任少卿 日期:08年5月24日 学号:PB07210413 实验题目:碰撞过程中守恒定律的研究 实验目的:利用气垫导轨研究一维碰撞的三种情况,验证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通过实验提高误差分析的能力. 实验原理:如果一个力学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或在某方向上的合外力为零, ...

  •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讲义:动量
  • 动量 考点扫描 近几年高考中,本章的命题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动量.冲量的概念,动量定理的应用:(2)动量守恒定律及守恒条件的理解:(3)应用动量守恒解决碰撞.反冲等物体相互作用问题:4.动量守恒在微观粒子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从题型方面来看,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多与牛顿运动定律.能量观点.电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