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导学案

导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读写“洛杉矶、混乱”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外貌描写体会父子的了不起,感受伟大的父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父亲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教学难点: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导学过程:

一、入题解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指课题,生齐读)——《地震中的父与子》。盯着课题,结合你对内容的初步了解,本课是重在记事呢?还是重在写人?(人)主要写的是一对父与子,文章通过一件事,写两个人。再读课题。(可引导学生回顾写人的文章的学习方法。)

本节课,我们就重点抓住课文对人物的描写,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阅读写人的文章的方法,知道怎样通过具体事件来写人。

二、出示学习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外貌描写体会父子的了不起,感受伟大的父爱。

面临6.6级大地震这样的灾难,人类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弹指间灰飞烟灭。可就是在这样的一场灾难中,这对父子创造了如此神话般的奇迹,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真是一对——(生:了不起的父与子)。(板:了不起。)

父与子的了不起体现在哪里呢?这是本节课我们重点讨论的话题。

三、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出示学习提示: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父亲。细细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语句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

学生读书写体会后汇报。

重点指导:挖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你有什么体会?(学生初谈体会。)

1、紧扣重点,读出形。

这里有两句话,第一句重在写父亲的——动作;第二句写的是父亲的外貌。(板书:动作、外貌)

说说你从第一句读懂了什么?(挖的时间长)

同样表示挖掘的时间,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

练习设计:读读这两句,比较哪一句表达的效果更好。

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反复读读第二句,你会怎样读来凸现挖掘时间的漫长?[练习——指导(关注快慢轻重的变化)——齐读]

父亲的动作只有一个字——挖。作者却通过突出时间的漫长,来表现父亲挖的艰难。抓住这个“挖”字想开去,你还能读懂什么?

提示:他带工具了吗?(没)用什么挖?(手)挖的是什么?(瓦砾)柔软的手挖的是坚硬的瓦砾,对于父亲来说,这是一项怎样的任务?(任务艰巨)任务艰巨呀,再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这里的“挖”还可以换成什么词?(掰、抱、拣)从这么多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挖掘的辛苦)一个“挖”字饱含了这样丰富的内含,也突出了父亲劳动的艰辛,这就是中国文字传形、传神、传情的魅力所在,再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没人再来阻挡他”,联系前文,哪些人曾阻拦过他?(其他家长、消防队长、警察)为什么阻挡他?(没希望、危险)怎么又没人再来阻拦了呢?(失常了)在这些人看来,已经没有希望了,又很危险,怎么能还在那里挖呢?他失常了,站在父亲的角度想想,他失常了吗?他一心想的是救儿,说的是救儿子,做的也是救儿子,他没有失常呀,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导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读写“洛杉矶、混乱”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外貌描写体会父子的了不起,感受伟大的父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父亲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教学难点: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导学过程:

一、入题解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指课题,生齐读)——《地震中的父与子》。盯着课题,结合你对内容的初步了解,本课是重在记事呢?还是重在写人?(人)主要写的是一对父与子,文章通过一件事,写两个人。再读课题。(可引导学生回顾写人的文章的学习方法。)

本节课,我们就重点抓住课文对人物的描写,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阅读写人的文章的方法,知道怎样通过具体事件来写人。

二、出示学习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外貌描写体会父子的了不起,感受伟大的父爱。

面临6.6级大地震这样的灾难,人类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弹指间灰飞烟灭。可就是在这样的一场灾难中,这对父子创造了如此神话般的奇迹,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真是一对——(生:了不起的父与子)。(板:了不起。)

父与子的了不起体现在哪里呢?这是本节课我们重点讨论的话题。

三、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出示学习提示: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父亲。细细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语句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

学生读书写体会后汇报。

重点指导:挖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你有什么体会?(学生初谈体会。)

1、紧扣重点,读出形。

这里有两句话,第一句重在写父亲的——动作;第二句写的是父亲的外貌。(板书:动作、外貌)

说说你从第一句读懂了什么?(挖的时间长)

同样表示挖掘的时间,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

练习设计:读读这两句,比较哪一句表达的效果更好。

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反复读读第二句,你会怎样读来凸现挖掘时间的漫长?[练习——指导(关注快慢轻重的变化)——齐读]

父亲的动作只有一个字——挖。作者却通过突出时间的漫长,来表现父亲挖的艰难。抓住这个“挖”字想开去,你还能读懂什么?

提示:他带工具了吗?(没)用什么挖?(手)挖的是什么?(瓦砾)柔软的手挖的是坚硬的瓦砾,对于父亲来说,这是一项怎样的任务?(任务艰巨)任务艰巨呀,再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这里的“挖”还可以换成什么词?(掰、抱、拣)从这么多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挖掘的辛苦)一个“挖”字饱含了这样丰富的内含,也突出了父亲劳动的艰辛,这就是中国文字传形、传神、传情的魅力所在,再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没人再来阻挡他”,联系前文,哪些人曾阻拦过他?(其他家长、消防队长、警察)为什么阻挡他?(没希望、危险)怎么又没人再来阻拦了呢?(失常了)在这些人看来,已经没有希望了,又很危险,怎么能还在那里挖呢?他失常了,站在父亲的角度想想,他失常了吗?他一心想的是救儿,说的是救儿子,做的也是救儿子,他没有失常呀,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相关内容

  • 地震中父与子读后感
  • 今天上午,我们学了笫九课,这篇课文使我感动不己. 课文讲的是1994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纪过38小时的挖掘救岀废墟中的儿子的故事.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使房屋倒塌,人民流离失所,甚至丧命.但是,再历害的地震也抵不过人们心中的爱和信念.地震中父与子读后感.在 ...

  • 地震中的父子读后感
  •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r/n 今天我们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它讲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地震后,一位年轻的父亲与他儿子的故事.父亲跑道儿子上学的学校,看到一片废墟的学校时,仍要救自己的孩子.而别的孩子的父母来到这都悲观失望的走了,路过的人见到他在废墟中不停的挖,都以为他疯了,所以没有帮 ...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
  •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佳句: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 ...

  •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450字
  • 今天,我从语文书上读了一篇课文名叫,读完后,我被文中父亲爱子和执着的精神而深深地震惊和感动. 讲述了1994年洛衫矶地震中有一位父亲安顿后受伤的妻子.立刻奔向他儿子的学校不顾自身的安危,也不听别人的劝告,坚持挖了38个小时后,终于救出了他的儿子和13个小孩.创造了父爱的奇迹,他的儿子在废墟中也十分坚 ...

  • [地震中的父与子]综合资料
  •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儿子同学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整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父爱,所以我在教学中,力图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在品读中,珍视 ...

  • 地震中的父与子1
  •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内容,继续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 2. 通过对重点句子的研读理解,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感受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体会儿子的了不起. 3. 从读中感悟父子间的相互信 ...

  •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本剧剧本
  •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本剧剧本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本剧剧本 剧本创意:"5·12"四川大地震,让世人为之心碎,为了记住这一天,我们将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编排为课本剧.本剧运用多种形式,融表演.对话.朗诵.音乐等手法于一炉,将课本剧<地震 ...

  • [地震中的父与子]评课稿
  • <地震中的父与子>评课稿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文章的内容虽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生离死别的痛苦学生少有体验.但#老师大胆选择"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的教学策略,借助精心的设计,精妙的点拨,择取文章 ...

  • _地震中的父与子公开课教案
  •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五(1)班 程晴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 ...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过程
  •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地震中的父与子 师:地震中的父与子,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在地震中,父亲与儿子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寻找这2个问题的答案,读的过程中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听明白没有? 生:明白 师:那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