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课题研究
【摘要】经典诵读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有意识地接触、学习经典,将经典阅读与班级各个区域游戏相互整合,激发幼儿热爱经典阅读的兴趣,开拓幼儿对经典阅读表达表现的思路,使幼儿园区域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关键词:经典诵读 指导策略
一、研究背景
流传数千年的中华诵读经典是浓缩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宝典,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固有彰明天理大义的榜样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魂和根。 时至今日,国学典籍穿越历史的风雨,依然在精神上给予我们源源不断的滋养。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许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更强调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要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经典诵读活动指导纲要》也指出,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让学生从经典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陶冶性情品德,逐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有助于让学生广泛而深入地撷取国学精华,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加经典储备,进一步提升文化素养、审美品位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人的幼年是其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以中国诵读经典开启纯净心灵的智慧宝藏,使儿童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奠定优美人格的良好基础,继承中国文化精神与大义,具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推动作用。
二、研究目标
1、建构特色鲜明的“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体系。①目标体系。②活动内容体系。③组织方式体系。
2、探索“经典诵读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①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幼儿倾听能力、阅读兴趣、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认知能力的发展。②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幼儿自信心、良好意志品质等心理健康发展。③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幼儿交往能力、集体意识等社会性能力的发展。④通过本课题研究,让幼儿走进经典,了解经典,潜移默化地接受经典的熏陶,开拓幼儿的心胸志趣,敦厚好学精神,在幼儿纯净、空阔的心灵中奠定灿烂的中华文明,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3、通过本课题研究,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科研水平,营造一支观念正确、理论领先、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
三、研究内容
1、“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与幼儿发展的关系研究。
在开展诵读活动的同时,我们将运用科学研究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着重研究,验证诵读活动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⑴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方面;⑵促进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方面;⑶促进家园配合幼小衔接等方面的研究。
2、“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目标、内容、教材的开发研究。
“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包含古文经典诵读与经典学习活动两方面,根据幼儿年龄、发展的不同层次,逐步形成小、中、大三级古文经典诵读的层级目标,作为教师组织经典诵读活动的目标依据,同时做好古文经典诵读内容、教材的开发研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经典本身特点去加以选择,摈弃糟粕、弘扬优秀文化,注重语言形式上的开发,通过实践验证,以大、中、小不同层次的三个内容体系形成一套适合幼儿的古文诵读教材;经典学习活动将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发展特点,结合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搜集、整理适合幼儿学习的我国古今的经典故事、名画、音乐、名剧,并进行适当的改编,设计成有趣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形成经典特色学习活动体系,将之合理地穿插进幼儿园主题活动。
3、“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环境的创设研究。
我们要营造“经典诵读”氛围,激发幼儿学习兴趣。首先要在环境布置这个显性环境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园内楼梯、走廊、墙面进行布置,介绍经典人物的生平、著作、贡献以及传诵至今的经典故事,提供诗配画、古代儿童常规礼仪图、古典绘画作品引导幼儿欣赏,每个班中创设经典导读的墙面布置;教师根据诵读内容自制教玩具、操作材料;园内每天播放经典名曲、名剧,为孩子创设一个口之能读、耳之能听、目之能视皆是经典的环境;其次要发挥家长的作用,家园配合,共同引导;同时我们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快乐的诵读氛围,坚持运用正面教育的手段,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快乐地诵读,喜欢诵读并逐步养成诵读的习惯,在诵读中成长发展。
4、“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的操作实施研究。
⑴古文诵读活动“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分古文诵读与经典学习活动两方面进行,我们每天开展古文诵读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诵读我国的古文经典。根据幼儿先记忆后理解、先整体后部分,识记次数越多、整体识记效果越好的特点,我们组织古文诵读时遵循“直面经典、不求甚解”的诵读原则以及“全体参与、快乐诵读”的组织原则,让孩子在生动有趣的诵读活动中发展能力,自然接受经典的熏陶。古文诵读活动穿插在孩子每日活动中进行的,饭前十分钟、放学前十分钟以及活动等待环节等比较零碎的时间都可以组织孩子诵读古文经典。古文经典诵读重在时间安排、组织形式、指导方法策略等的研究,小班研究重点在于激发幼儿诵读兴趣,在不求甚解、不求识字的前提下,通过欣赏、倾听、跟读、朗读、熟读古诗文等形式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延长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中班研究重点是引导幼儿跟读、朗读、指读、熟读、背诵,鼓励孩子当众表现,挖掘幼儿记忆潜能,培养孩子活泼开朗性格,增强孩子自信心;大班研究定位在扩大幼儿阅读范围,在整体输入、整体认读中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增强孩子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古文诵读活动要注重活动形式,讲究指导方法,要以游戏为本快乐为旨。虽说古文诵读只要求孩子不求甚解、直面经典,是发展记忆力的同时让孩子背诵经典,做一种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但我们不能否认背诵古文相比较孩子的其它活动的确是有些枯燥,因此更促使我们去大胆创新、探索实践,老师们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活动方法,将经典诵读与游戏相融,孩子们一样会接受并喜爱它。
如跟读法、默念法、学小古人法、找字法、拼句法、吟唱法、丢字法、倒念法等诵读方法,可以使用开火车、小指挥、接龙、对诵等形式。古文诵读活动没有现成的教案可供学习、参考,这更要求老师做个有心人,在方法上多下工夫,在形式上多创新,让孩子在游戏中朗诵古文,获得发展,接受经典的熏陶、陶冶。 ⑵经典特色学习活动经典学习活动每周开展一至两次,安排在幼儿的集体活动时间进行,经典学习活动重在活动组织形式和活动实施策略的研究,树立“多通道地引导孩子接受经典的熏陶”的指导思想,有计划地将经典故事、名剧、名画、名曲纳入了经典导读的内容,大胆实践、创新,设计组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特点与古文特色相结合,将教学策略与学习途径相结合,让幼儿快乐、轻松地学习。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积累优秀经验,形成经典学习活动案例集,案例中将详细地介绍活动的具体设计。我园小、中、大班每周开设一次经典特色学习活动,我们将根据各年龄组幼儿的特点确定特色学习活动的内容、目标系列,将之有机融入幼儿园已有的主题活动之中,形成我园特色的课程体系。主要采用案例法开展,让教师们在设计活动、寻求规律、探究反思中树立正确理念,总结得失,调整、完善方案。具体组织经典特色学习活动时教师要讲究方法的游戏性、科学性、灵活性、多样性。孩子天性活泼,生动的故事、美妙的音乐、优美的图画、快乐的游戏是孩子所喜爱的,于是我们将经典学习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多通道地让孩子接触、学习经典。当然这里的“学”我们明确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接触经典。如经典故事欣赏活动:经典故事是世代相传富含教育寓意的老故事,《闻鸡起舞》、《牛角挂书》、《囊萤映雪》这些妇孺皆知的故事深入浅出地教导我们勤奋学习;《孟母三迁》、《疏广教子》等经典故事幼儿喜爱之余还能激发他们感受父母养育艰辛、尊敬长辈的感情共鸣;《孺子可教》、《季札挂剑》、《孔融让梨》给幼儿树立了做人、交友的榜样„„由经典故事引出的知识点的学习,品德的教育,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经典的难度。根据故事的教育意义,结合孩子的年龄班、季节特征,我们有目的地选择了一系列的经典故事,有计划地穿插入幼儿主题活动之中,实践证明经典故事不仅帮助孩子轻松学经典,同时也能内化成孩子独有的故事财富。同样我们将经典音乐、名画、游戏、戏曲与孩子的学习活动相融,让孩子们在他们喜欢的感兴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中丰富知识,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
四、研究策略
1、诵读经典,兴趣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更是如此,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将关乎他们将来一生的学习态度。那么,如何来提高幼儿诵读经典的兴趣呢?
(1)流行制造兴趣。模仿是儿童接受新生事物的主要方式,如果他看到很多人都读,从众心理就会促使他们由模仿到兴趣,逐渐形成习惯性的接受和吸收,从而达到很好的诱导效果。就象儿童不一定喜欢上学,但周围的人都去上学了,他就吵着要上学是一样的道理,其实他并不知道上学是什么,而只是一种纯粹的模仿行为。也并不一定每个儿童都喜好钢琴、喜欢英文,但学的人多了,你想让某一个人不学都难。所以在全幼儿园孩子朗诵经典时,幼儿园的琅琅唱读声,就营造了一个极具感染力的学习氛围来,再加上孩子们本身的模仿天性和良好的接受力,学习的兴趣就产生了,而兴趣就如一个共振能量场,互相激发,互相推动,很快就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2)热忱感染兴趣。教师的热忱可以带动儿童的兴趣,读书是有很多乐趣的,教书也一样,这主要取决于老师能不能随机调动出
带给孩子的感受是不同的,尤其是教师的感受会感染到孩子,你没兴趣,孩子难有趣味可言。《三字经》就是良好的启蒙教材,句短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孩子特别喜爱,《大学》、《庸》比较而言就
(3)赏识提高兴趣。经典导读教学中我们知道,以成人对经典难易的看法来衡量课程的深浅,是对孩子们的忽略,会直接导致教学的失败。同样,我觉得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学习的收益,也是错误的。学习不能拔苗助长,要用孩子的眼光看待问题,看待学习,看待努力,看待进步,看待成绩。想着孩子学走路学说话时父母鼓励赏识的心态,肯定赞扬孩子的进步。所以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无论他们做的好与坏,都要致力于发现孩子们值得赏识的地方,对读的好的幼儿,多加称赞,让他有成就感,对稍差的一些幼儿,也对他们的进步表示充分肯定,让他们感觉到成就感和老师对他的重视,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对诵读的兴趣保持不减。
(4)奖励吸引兴趣。在经典导读教学中,经常给孩子们一些奖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每次孩子们会朗诵了一首古诗、一段古诗文,总是要给他们一份小小的奖品,如:小红花、五角星、小卡片等等。虽然礼物不起眼,但这是对孩子们的努力的肯定,在孩子们眼中是很珍贵、很有意义的,是来之不易的,要得到奖品必须要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这样能进一步调动孩子诵读经典的兴趣。
(5)创新激励兴趣。在导读活动中,如果读的方法一陈不变,对孩子来说是容易失去兴趣的,模仿的敏感来自于变化和新鲜感,所以在导读过程中有必要变花样来激发孩子的诵读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的来说可以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或当场试背、或提问征答。这些方法灵活运用,使孩子们在诵读过程中觉得轻松愉快,诵读就成了孩子们生活中一大乐趣,从而达到孩子们对兴趣保鲜的效果。
2、诵读经典,坚持不懈。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易》曰:
3、诵读经典,家园一致。
经典诵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确实是重整文化的工程。除了我们教师投入极大的热忱外,家长也要有热诚,有信心。一开始可能有些家长他们还常疑惑:
都有这么共同的认识,我们就感觉到我们的教学也就逐渐的走向了成功的轨道。
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关键是在于我们如何去挖掘,去开发。我们对此应有充分的自信和饱满的毅力,只要做到善始善终,便一定能水道渠成。
五、研究方法
调查法:发放调查问卷,对幼儿行为习惯、性格发展以及诵读能力的现状进一步掌握。
观察法:创设环境,让幼儿自由的表演,做好相应的记录。
文献法:阅读有关文献,了解并学习前辈、同仁教学的成果。
行动研究法:紧密结合教学实际,探索有效策略,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园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课题研究
【摘要】经典诵读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有意识地接触、学习经典,将经典阅读与班级各个区域游戏相互整合,激发幼儿热爱经典阅读的兴趣,开拓幼儿对经典阅读表达表现的思路,使幼儿园区域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关键词:经典诵读 指导策略
一、研究背景
流传数千年的中华诵读经典是浓缩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宝典,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固有彰明天理大义的榜样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魂和根。 时至今日,国学典籍穿越历史的风雨,依然在精神上给予我们源源不断的滋养。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许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更强调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要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经典诵读活动指导纲要》也指出,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让学生从经典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陶冶性情品德,逐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有助于让学生广泛而深入地撷取国学精华,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加经典储备,进一步提升文化素养、审美品位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人的幼年是其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以中国诵读经典开启纯净心灵的智慧宝藏,使儿童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奠定优美人格的良好基础,继承中国文化精神与大义,具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推动作用。
二、研究目标
1、建构特色鲜明的“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体系。①目标体系。②活动内容体系。③组织方式体系。
2、探索“经典诵读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①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幼儿倾听能力、阅读兴趣、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认知能力的发展。②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幼儿自信心、良好意志品质等心理健康发展。③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幼儿交往能力、集体意识等社会性能力的发展。④通过本课题研究,让幼儿走进经典,了解经典,潜移默化地接受经典的熏陶,开拓幼儿的心胸志趣,敦厚好学精神,在幼儿纯净、空阔的心灵中奠定灿烂的中华文明,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3、通过本课题研究,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科研水平,营造一支观念正确、理论领先、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
三、研究内容
1、“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与幼儿发展的关系研究。
在开展诵读活动的同时,我们将运用科学研究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着重研究,验证诵读活动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⑴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方面;⑵促进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方面;⑶促进家园配合幼小衔接等方面的研究。
2、“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目标、内容、教材的开发研究。
“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包含古文经典诵读与经典学习活动两方面,根据幼儿年龄、发展的不同层次,逐步形成小、中、大三级古文经典诵读的层级目标,作为教师组织经典诵读活动的目标依据,同时做好古文经典诵读内容、教材的开发研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经典本身特点去加以选择,摈弃糟粕、弘扬优秀文化,注重语言形式上的开发,通过实践验证,以大、中、小不同层次的三个内容体系形成一套适合幼儿的古文诵读教材;经典学习活动将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发展特点,结合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搜集、整理适合幼儿学习的我国古今的经典故事、名画、音乐、名剧,并进行适当的改编,设计成有趣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形成经典特色学习活动体系,将之合理地穿插进幼儿园主题活动。
3、“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环境的创设研究。
我们要营造“经典诵读”氛围,激发幼儿学习兴趣。首先要在环境布置这个显性环境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园内楼梯、走廊、墙面进行布置,介绍经典人物的生平、著作、贡献以及传诵至今的经典故事,提供诗配画、古代儿童常规礼仪图、古典绘画作品引导幼儿欣赏,每个班中创设经典导读的墙面布置;教师根据诵读内容自制教玩具、操作材料;园内每天播放经典名曲、名剧,为孩子创设一个口之能读、耳之能听、目之能视皆是经典的环境;其次要发挥家长的作用,家园配合,共同引导;同时我们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快乐的诵读氛围,坚持运用正面教育的手段,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快乐地诵读,喜欢诵读并逐步养成诵读的习惯,在诵读中成长发展。
4、“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的操作实施研究。
⑴古文诵读活动“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分古文诵读与经典学习活动两方面进行,我们每天开展古文诵读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诵读我国的古文经典。根据幼儿先记忆后理解、先整体后部分,识记次数越多、整体识记效果越好的特点,我们组织古文诵读时遵循“直面经典、不求甚解”的诵读原则以及“全体参与、快乐诵读”的组织原则,让孩子在生动有趣的诵读活动中发展能力,自然接受经典的熏陶。古文诵读活动穿插在孩子每日活动中进行的,饭前十分钟、放学前十分钟以及活动等待环节等比较零碎的时间都可以组织孩子诵读古文经典。古文经典诵读重在时间安排、组织形式、指导方法策略等的研究,小班研究重点在于激发幼儿诵读兴趣,在不求甚解、不求识字的前提下,通过欣赏、倾听、跟读、朗读、熟读古诗文等形式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延长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中班研究重点是引导幼儿跟读、朗读、指读、熟读、背诵,鼓励孩子当众表现,挖掘幼儿记忆潜能,培养孩子活泼开朗性格,增强孩子自信心;大班研究定位在扩大幼儿阅读范围,在整体输入、整体认读中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增强孩子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古文诵读活动要注重活动形式,讲究指导方法,要以游戏为本快乐为旨。虽说古文诵读只要求孩子不求甚解、直面经典,是发展记忆力的同时让孩子背诵经典,做一种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但我们不能否认背诵古文相比较孩子的其它活动的确是有些枯燥,因此更促使我们去大胆创新、探索实践,老师们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活动方法,将经典诵读与游戏相融,孩子们一样会接受并喜爱它。
如跟读法、默念法、学小古人法、找字法、拼句法、吟唱法、丢字法、倒念法等诵读方法,可以使用开火车、小指挥、接龙、对诵等形式。古文诵读活动没有现成的教案可供学习、参考,这更要求老师做个有心人,在方法上多下工夫,在形式上多创新,让孩子在游戏中朗诵古文,获得发展,接受经典的熏陶、陶冶。 ⑵经典特色学习活动经典学习活动每周开展一至两次,安排在幼儿的集体活动时间进行,经典学习活动重在活动组织形式和活动实施策略的研究,树立“多通道地引导孩子接受经典的熏陶”的指导思想,有计划地将经典故事、名剧、名画、名曲纳入了经典导读的内容,大胆实践、创新,设计组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特点与古文特色相结合,将教学策略与学习途径相结合,让幼儿快乐、轻松地学习。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积累优秀经验,形成经典学习活动案例集,案例中将详细地介绍活动的具体设计。我园小、中、大班每周开设一次经典特色学习活动,我们将根据各年龄组幼儿的特点确定特色学习活动的内容、目标系列,将之有机融入幼儿园已有的主题活动之中,形成我园特色的课程体系。主要采用案例法开展,让教师们在设计活动、寻求规律、探究反思中树立正确理念,总结得失,调整、完善方案。具体组织经典特色学习活动时教师要讲究方法的游戏性、科学性、灵活性、多样性。孩子天性活泼,生动的故事、美妙的音乐、优美的图画、快乐的游戏是孩子所喜爱的,于是我们将经典学习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多通道地让孩子接触、学习经典。当然这里的“学”我们明确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接触经典。如经典故事欣赏活动:经典故事是世代相传富含教育寓意的老故事,《闻鸡起舞》、《牛角挂书》、《囊萤映雪》这些妇孺皆知的故事深入浅出地教导我们勤奋学习;《孟母三迁》、《疏广教子》等经典故事幼儿喜爱之余还能激发他们感受父母养育艰辛、尊敬长辈的感情共鸣;《孺子可教》、《季札挂剑》、《孔融让梨》给幼儿树立了做人、交友的榜样„„由经典故事引出的知识点的学习,品德的教育,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经典的难度。根据故事的教育意义,结合孩子的年龄班、季节特征,我们有目的地选择了一系列的经典故事,有计划地穿插入幼儿主题活动之中,实践证明经典故事不仅帮助孩子轻松学经典,同时也能内化成孩子独有的故事财富。同样我们将经典音乐、名画、游戏、戏曲与孩子的学习活动相融,让孩子们在他们喜欢的感兴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中丰富知识,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
四、研究策略
1、诵读经典,兴趣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更是如此,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将关乎他们将来一生的学习态度。那么,如何来提高幼儿诵读经典的兴趣呢?
(1)流行制造兴趣。模仿是儿童接受新生事物的主要方式,如果他看到很多人都读,从众心理就会促使他们由模仿到兴趣,逐渐形成习惯性的接受和吸收,从而达到很好的诱导效果。就象儿童不一定喜欢上学,但周围的人都去上学了,他就吵着要上学是一样的道理,其实他并不知道上学是什么,而只是一种纯粹的模仿行为。也并不一定每个儿童都喜好钢琴、喜欢英文,但学的人多了,你想让某一个人不学都难。所以在全幼儿园孩子朗诵经典时,幼儿园的琅琅唱读声,就营造了一个极具感染力的学习氛围来,再加上孩子们本身的模仿天性和良好的接受力,学习的兴趣就产生了,而兴趣就如一个共振能量场,互相激发,互相推动,很快就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2)热忱感染兴趣。教师的热忱可以带动儿童的兴趣,读书是有很多乐趣的,教书也一样,这主要取决于老师能不能随机调动出
带给孩子的感受是不同的,尤其是教师的感受会感染到孩子,你没兴趣,孩子难有趣味可言。《三字经》就是良好的启蒙教材,句短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孩子特别喜爱,《大学》、《庸》比较而言就
(3)赏识提高兴趣。经典导读教学中我们知道,以成人对经典难易的看法来衡量课程的深浅,是对孩子们的忽略,会直接导致教学的失败。同样,我觉得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学习的收益,也是错误的。学习不能拔苗助长,要用孩子的眼光看待问题,看待学习,看待努力,看待进步,看待成绩。想着孩子学走路学说话时父母鼓励赏识的心态,肯定赞扬孩子的进步。所以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无论他们做的好与坏,都要致力于发现孩子们值得赏识的地方,对读的好的幼儿,多加称赞,让他有成就感,对稍差的一些幼儿,也对他们的进步表示充分肯定,让他们感觉到成就感和老师对他的重视,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对诵读的兴趣保持不减。
(4)奖励吸引兴趣。在经典导读教学中,经常给孩子们一些奖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每次孩子们会朗诵了一首古诗、一段古诗文,总是要给他们一份小小的奖品,如:小红花、五角星、小卡片等等。虽然礼物不起眼,但这是对孩子们的努力的肯定,在孩子们眼中是很珍贵、很有意义的,是来之不易的,要得到奖品必须要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这样能进一步调动孩子诵读经典的兴趣。
(5)创新激励兴趣。在导读活动中,如果读的方法一陈不变,对孩子来说是容易失去兴趣的,模仿的敏感来自于变化和新鲜感,所以在导读过程中有必要变花样来激发孩子的诵读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的来说可以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或当场试背、或提问征答。这些方法灵活运用,使孩子们在诵读过程中觉得轻松愉快,诵读就成了孩子们生活中一大乐趣,从而达到孩子们对兴趣保鲜的效果。
2、诵读经典,坚持不懈。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易》曰:
3、诵读经典,家园一致。
经典诵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确实是重整文化的工程。除了我们教师投入极大的热忱外,家长也要有热诚,有信心。一开始可能有些家长他们还常疑惑:
都有这么共同的认识,我们就感觉到我们的教学也就逐渐的走向了成功的轨道。
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关键是在于我们如何去挖掘,去开发。我们对此应有充分的自信和饱满的毅力,只要做到善始善终,便一定能水道渠成。
五、研究方法
调查法:发放调查问卷,对幼儿行为习惯、性格发展以及诵读能力的现状进一步掌握。
观察法:创设环境,让幼儿自由的表演,做好相应的记录。
文献法:阅读有关文献,了解并学习前辈、同仁教学的成果。
行动研究法:紧密结合教学实际,探索有效策略,激发幼儿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