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蒙氏数学[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优质课:蒙氏数学:复习10以内加法、减法

麻一幼儿园 李顺英 2013.11

《蒙氏数学》加法减法复习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运用多种形式来让幼儿练习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因此在活动中要注意使用“添上”、“合起来”、“一共”、“拿走”、“去掉”、“还剩”等关键词,让幼儿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体验成功感,从而激发幼儿对计算的兴趣。——《蒙氏数学·第5册》

设计意图

幼儿所接触到的社会生活与物质的数量是有一定关系的,而数学的运算又是单调、枯燥的。所以为了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我特意设计了此次活动,将枯燥的数学运算融入到各种有趣的游戏中,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活动目标

1. 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 在游戏中学习,体验数学的魅力和有趣。

3. 初步建立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二、活动重点

在游戏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三、活动准备

1. 教具:碉堡两个(上面贴有10以内加减法算式题若干),小红旗两面,课件。

2. 学具:算式卡若干,各种颜色花算式卡片若干,小鱼若干(有

算式题),小猫头饰若干,纸盒,乒乓球10个,小玩具若干(上面贴有算式题),自制钱币(背后有数字),笔若干,《操作册》第5册第41-42页。

3. 亲子作业卡。人手一份。

四、活动过程

1. 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碰球游戏。教师提问10以内的分解组成,幼儿回答。(教师说的球的数字和幼儿说的球的数字合起来必须是10)如,教师说:“我拿1个球碰你几个球?”幼儿答:“你拿1个球碰我9个球。”依次将10以内的分解组成全部回答完。

2. 集体活动

(1)课件练习:请幼儿用小手计算器计算课件中的“算一算”指名回答并请幼儿到白板上点击答案是否一致。

(2)游戏“摸箱”。纸盒里装有10个乒乓球,请幼儿伸手抓乒乓球,数一数抓起来了几个乒乓球,纸盒里还剩几个乒乓球。请幼儿在桌子上将减法算式题找出来,并说出答案。

(3)游戏“小猫捉鱼”。请每个幼儿戴上小猫头饰和手拿一个塑料篮子当鱼篓,然后算出地上“小鱼”背后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题,答案算对了才能将“小鱼”放进“鱼篓”里。在相同时间内谁算得又对又多,谁就获胜。

(4)游戏“炸碉堡”。幼儿分成两队,教师发出口令后,两队排头幼儿跑向“碉堡”处,算出“碉堡”上的一道算式题,答案算得正确的才能将算式题取下来,再换每队第二名幼儿去“炸碉堡”。依次进行,哪队幼儿先将“碉堡”上的算式题全部算对算完,插上小红旗,哪队就获得胜利。

3. 分组活动

第一组:完成《操作册》P41的操作。

第二组:玩“采花”游戏。幼儿各自到听课老师处采花(听课老师手上拿着各种颜色花算式卡片举起了,让有过来才。幼儿算对了就把花送个幼儿。

第三组:玩“小超市”游戏。幼儿2-4人为一组,一人扮演售货

员,其他组员将小玩具上的算式题答案算出来,如果手上“钱币”的数字与小玩具上算式题的答案一样,就可以从“售货员”手上将小玩具“买”走。

4. 师作一个小结。

5. 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收拾物品,并肯定在游戏和分组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幼儿。

五、活动延伸

1. 园内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5册第42页的活动。

(2)在数学区投放扑克牌,让幼儿玩“凑10点”的游戏。

数学. 家庭延伸

(1)完成《作业纸》第5册第81-84页的活动。

(2)家长和孩子共同玩“打保龄球”的游戏。如爸爸说:“爸爸打倒了几个球,宝宝打倒了几个球,一共打倒了几个球?”

(3) 请家长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来让孩子进行加减法运算。如妈妈说:“妈妈今天买了10个桔子,宝宝吃掉了3个,还剩几个桔子呢?”

数学. 家庭延伸

(1)完成《作业纸》第5册第81-84页的活动。

(2)家长和孩子共同玩“打保龄球”的游戏。如爸爸说:“爸爸打倒了几个球,宝宝打倒了几个球,一共打倒了几个球?”

(3) 请家长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来让孩子进行加减法运算。如妈妈说:“妈妈今天买了10个桔子,宝宝吃掉了3个,还剩几个桔子呢?”

数学. 家庭延伸

(1)完成《作业纸》第5册第81-84页的活动。

(2)家长和孩子共同玩“打保龄球”的游戏。如爸爸说:“爸爸打倒了几个球,宝宝打倒了几个球,一共打倒了几个球?”

(3) 请家长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来让孩子进行加减法运算。如妈妈说:“妈妈今天买了10个桔子,宝宝吃掉了3个,还剩几个桔子呢?”

优质课:蒙氏数学:复习10以内加法、减法

麻一幼儿园 李顺英 2013.11 (在本班上)

设计意图

幼儿所接触到的社会生活与物质的数量是有一定关系的,而数学的运算又是单调、枯燥的。所以为了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我特意设计了此次活动,将枯燥的数学运算融入到各种有趣的游戏中,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活动目标

1. 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 在游戏中学习,体验数学的魅力和有趣。

3. 初步建立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二、活动重点

在游戏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三、活动准备

1. 教具:碉堡两个(上面贴有10以内加减法算式题若干),小红旗两面,课件。

2. 学具:算式卡若干,各种颜色花算式卡片若干,小鱼若干(有

算式题),小猫头饰若干,纸盒,乒乓球10个,小玩具若干(上面贴有算式题),自制钱币(背后有数字),笔若干,《操作册》第5册。

3. 亲子作业卡。人手一份。

四、活动过程

1. 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碰球游戏。教师提问10以内的分解组成,幼儿

回答。(教师说的球的数字和幼儿说的球的数字合起来必须是10)

2. 集体活动

(1)课件练习:请幼儿用小手计算器计算课件中的“算一算”指名回答并请幼儿到白板上点击答案是否一致。

(2)游戏“摸箱”。纸盒里装有10个乒乓球,请幼儿伸手抓乒乓球,数一数抓起来了几个乒乓球,纸盒里还剩几个乒乓球。请幼儿在桌子上将减法算式题找出来,并说出答案。

(3)游戏“小猫捉鱼”。请每个幼儿戴上小猫头饰和手拿一个塑料篮子当鱼篓,然后算出地上“小鱼”背后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题,答案算对了才能将“小鱼”放进“鱼篓”里。在相同时间内谁算得又对又多,谁就获胜。

(4)游戏“炸碉堡”。幼儿分成两队,教师发出口令后,两队排头幼儿跑向“碉堡”处,算出“碉堡”上的一道算式题,答案算得正确的才能将算式题取下来,再换每队第二名幼儿去“炸碉堡”。依次进行,哪队幼儿先将“碉堡”上的算式题全部算对算完,插上小红旗,哪队就获得胜利。

3. 分组活动

第一组:完成《操作册》P41的操作。

第二组:玩“采花”游戏。幼儿各自到听课老师处采花(听课老师手上拿着各种颜色花算式卡片举起了,让有过来才。幼儿算对了就

把花送个幼儿。

第三组:玩“小超市”游戏。幼儿2-4人为一组,一人扮演售货员,其他组员将小玩具上的算式题答案算出来,如果手上“钱币”的数字与小玩具上算式题的答案一样,就可以从“售货员”手上将小玩具“买”走。

4. 师作一个小结。

5. 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收拾物品,并肯定在游戏和分组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幼儿。

五、活动延伸

1. 园内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5册第42页的活动。

(2)在数学区投放扑克牌,让幼儿玩“凑10点”的游戏。

2. 家庭延伸

(1)完成《作业纸》第5册第81-84页的活动。

(2)家长和孩子共同玩“打保龄球”的游戏。如爸爸说:“爸爸打倒了几个球,宝宝打倒了几个球,一共打倒了几个球?”

(3) 请家长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来让孩子进行加减法运算。如妈妈说:“妈妈今天买了10个桔子,宝宝吃掉了3个,还剩几个桔子呢?”

优质课:蒙氏数学:复习10以内加法、减法

麻一幼儿园 李顺英 2013.11

《蒙氏数学》加法减法复习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运用多种形式来让幼儿练习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因此在活动中要注意使用“添上”、“合起来”、“一共”、“拿走”、“去掉”、“还剩”等关键词,让幼儿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体验成功感,从而激发幼儿对计算的兴趣。——《蒙氏数学·第5册》

设计意图

幼儿所接触到的社会生活与物质的数量是有一定关系的,而数学的运算又是单调、枯燥的。所以为了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我特意设计了此次活动,将枯燥的数学运算融入到各种有趣的游戏中,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活动目标

1. 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 在游戏中学习,体验数学的魅力和有趣。

3. 初步建立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二、活动重点

在游戏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三、活动准备

1. 教具:碉堡两个(上面贴有10以内加减法算式题若干),小红旗两面,课件。

2. 学具:算式卡若干,各种颜色花算式卡片若干,小鱼若干(有

算式题),小猫头饰若干,纸盒,乒乓球10个,小玩具若干(上面贴有算式题),自制钱币(背后有数字),笔若干,《操作册》第5册第41-42页。

3. 亲子作业卡。人手一份。

四、活动过程

1. 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碰球游戏。教师提问10以内的分解组成,幼儿回答。(教师说的球的数字和幼儿说的球的数字合起来必须是10)如,教师说:“我拿1个球碰你几个球?”幼儿答:“你拿1个球碰我9个球。”依次将10以内的分解组成全部回答完。

2. 集体活动

(1)课件练习:请幼儿用小手计算器计算课件中的“算一算”指名回答并请幼儿到白板上点击答案是否一致。

(2)游戏“摸箱”。纸盒里装有10个乒乓球,请幼儿伸手抓乒乓球,数一数抓起来了几个乒乓球,纸盒里还剩几个乒乓球。请幼儿在桌子上将减法算式题找出来,并说出答案。

(3)游戏“小猫捉鱼”。请每个幼儿戴上小猫头饰和手拿一个塑料篮子当鱼篓,然后算出地上“小鱼”背后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题,答案算对了才能将“小鱼”放进“鱼篓”里。在相同时间内谁算得又对又多,谁就获胜。

(4)游戏“炸碉堡”。幼儿分成两队,教师发出口令后,两队排头幼儿跑向“碉堡”处,算出“碉堡”上的一道算式题,答案算得正确的才能将算式题取下来,再换每队第二名幼儿去“炸碉堡”。依次进行,哪队幼儿先将“碉堡”上的算式题全部算对算完,插上小红旗,哪队就获得胜利。

3. 分组活动

第一组:完成《操作册》P41的操作。

第二组:玩“采花”游戏。幼儿各自到听课老师处采花(听课老师手上拿着各种颜色花算式卡片举起了,让有过来才。幼儿算对了就把花送个幼儿。

第三组:玩“小超市”游戏。幼儿2-4人为一组,一人扮演售货

员,其他组员将小玩具上的算式题答案算出来,如果手上“钱币”的数字与小玩具上算式题的答案一样,就可以从“售货员”手上将小玩具“买”走。

4. 师作一个小结。

5. 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收拾物品,并肯定在游戏和分组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幼儿。

五、活动延伸

1. 园内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5册第42页的活动。

(2)在数学区投放扑克牌,让幼儿玩“凑10点”的游戏。

数学. 家庭延伸

(1)完成《作业纸》第5册第81-84页的活动。

(2)家长和孩子共同玩“打保龄球”的游戏。如爸爸说:“爸爸打倒了几个球,宝宝打倒了几个球,一共打倒了几个球?”

(3) 请家长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来让孩子进行加减法运算。如妈妈说:“妈妈今天买了10个桔子,宝宝吃掉了3个,还剩几个桔子呢?”

数学. 家庭延伸

(1)完成《作业纸》第5册第81-84页的活动。

(2)家长和孩子共同玩“打保龄球”的游戏。如爸爸说:“爸爸打倒了几个球,宝宝打倒了几个球,一共打倒了几个球?”

(3) 请家长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来让孩子进行加减法运算。如妈妈说:“妈妈今天买了10个桔子,宝宝吃掉了3个,还剩几个桔子呢?”

数学. 家庭延伸

(1)完成《作业纸》第5册第81-84页的活动。

(2)家长和孩子共同玩“打保龄球”的游戏。如爸爸说:“爸爸打倒了几个球,宝宝打倒了几个球,一共打倒了几个球?”

(3) 请家长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来让孩子进行加减法运算。如妈妈说:“妈妈今天买了10个桔子,宝宝吃掉了3个,还剩几个桔子呢?”

优质课:蒙氏数学:复习10以内加法、减法

麻一幼儿园 李顺英 2013.11 (在本班上)

设计意图

幼儿所接触到的社会生活与物质的数量是有一定关系的,而数学的运算又是单调、枯燥的。所以为了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我特意设计了此次活动,将枯燥的数学运算融入到各种有趣的游戏中,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活动目标

1. 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 在游戏中学习,体验数学的魅力和有趣。

3. 初步建立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二、活动重点

在游戏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三、活动准备

1. 教具:碉堡两个(上面贴有10以内加减法算式题若干),小红旗两面,课件。

2. 学具:算式卡若干,各种颜色花算式卡片若干,小鱼若干(有

算式题),小猫头饰若干,纸盒,乒乓球10个,小玩具若干(上面贴有算式题),自制钱币(背后有数字),笔若干,《操作册》第5册。

3. 亲子作业卡。人手一份。

四、活动过程

1. 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碰球游戏。教师提问10以内的分解组成,幼儿

回答。(教师说的球的数字和幼儿说的球的数字合起来必须是10)

2. 集体活动

(1)课件练习:请幼儿用小手计算器计算课件中的“算一算”指名回答并请幼儿到白板上点击答案是否一致。

(2)游戏“摸箱”。纸盒里装有10个乒乓球,请幼儿伸手抓乒乓球,数一数抓起来了几个乒乓球,纸盒里还剩几个乒乓球。请幼儿在桌子上将减法算式题找出来,并说出答案。

(3)游戏“小猫捉鱼”。请每个幼儿戴上小猫头饰和手拿一个塑料篮子当鱼篓,然后算出地上“小鱼”背后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题,答案算对了才能将“小鱼”放进“鱼篓”里。在相同时间内谁算得又对又多,谁就获胜。

(4)游戏“炸碉堡”。幼儿分成两队,教师发出口令后,两队排头幼儿跑向“碉堡”处,算出“碉堡”上的一道算式题,答案算得正确的才能将算式题取下来,再换每队第二名幼儿去“炸碉堡”。依次进行,哪队幼儿先将“碉堡”上的算式题全部算对算完,插上小红旗,哪队就获得胜利。

3. 分组活动

第一组:完成《操作册》P41的操作。

第二组:玩“采花”游戏。幼儿各自到听课老师处采花(听课老师手上拿着各种颜色花算式卡片举起了,让有过来才。幼儿算对了就

把花送个幼儿。

第三组:玩“小超市”游戏。幼儿2-4人为一组,一人扮演售货员,其他组员将小玩具上的算式题答案算出来,如果手上“钱币”的数字与小玩具上算式题的答案一样,就可以从“售货员”手上将小玩具“买”走。

4. 师作一个小结。

5. 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收拾物品,并肯定在游戏和分组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幼儿。

五、活动延伸

1. 园内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5册第42页的活动。

(2)在数学区投放扑克牌,让幼儿玩“凑10点”的游戏。

2. 家庭延伸

(1)完成《作业纸》第5册第81-84页的活动。

(2)家长和孩子共同玩“打保龄球”的游戏。如爸爸说:“爸爸打倒了几个球,宝宝打倒了几个球,一共打倒了几个球?”

(3) 请家长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来让孩子进行加减法运算。如妈妈说:“妈妈今天买了10个桔子,宝宝吃掉了3个,还剩几个桔子呢?”


相关内容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 第八单元 总复习 第一课时 20以内退位减法 复习目的: 1.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分析.综合概括等能力,发展他们初步的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20以内退位减法的减法表.实 ...

  •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教案全册
  • 复习课教案 兰盾 <长度单位>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米"和"厘米"的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够用适当的测量工具量出有关物体或距离的长度,并会在某些情景下对物体或距离的长度进行简单的估计.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 ...

  • 5以内加减法练习课教案9.24
  • 时间:2015年9月23日 教师:卢祖光 班级:一(2).一(4) 教学内容:5以内加减法练习课 一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并能运用数的组成的方式熟练5以内包括0的口算加减法. 二.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熟练5以内包括0的口算加减法. 2.难点与关键:理解加减法 ...

  • 小学一年级数学75以内的减法 教案
  • 详细介绍: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减法的算法过程,会用适合于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可用减法计算,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感受与同伴交流想法的乐趣.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 ...

  • 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教案(10课时)
  •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计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 "." "." & ...

  • 人教版数学第一册教案学期计划工作计划
  • 人教版数学第一册教案(新教材)学期计划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 ...

  • 人教版数学第一册教案(新教材)学期计划
  • 人教版数学第一册教案(新教材)学期计划 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 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 ...

  •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题组集体备课计划
  • 二年级数学课题组集体备课计划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乌苏市第五小学 吴冰 为了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活动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的,通过"集体备课","校本教研"等方式提高集体备课效益.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 ...

  •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一单元 测量 课题.厘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厘米的含义. 3.在测量.交流等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