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确立2020年后减少碳排放具体目标

  11月12日,《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下称“《联合声明》”)在北京发布,两国宣布了各自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美国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28%的全经济范围减排目标并将努力减排28%;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这次是中美两国第三次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也是中美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以来,首次给出2020年后各自明确的减排目标,最终为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注入强大动力。

  在全球范围内,国家间就气候合作的博弈长期存在。自1995年3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首次缔约方大会在柏林举行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谈判一直磕磕绊绊,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上谈不拢。

  1997年12月,《京都议定书》规定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但2000年11月公约第六次缔约方大会上,美国坚持大幅降低其减排指标,理由:一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还不清楚”;二是认为发达国家单方面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没有效果”。

  在这样的博弈中,近年来,到《联合声明》发布之前,中美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边合作在一步步落实,大致经历了如下历程:

  2008年6月

  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期间,两国签署《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开始开展为期十年的能源环境领域合作,应对来自环境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方面的挑战。

  2009年7月

  中美草签《加强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双方一致认为,两国间合作对增强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及通过污染控制和其他措施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至关重要,上述领域合作将成为中美双边关系支柱。

  2011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声明》发布,双方同意继续就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进行密切磋商,加强现有清洁能源合作,确保市场开放,在相关领域推动互利投资。

  2012年5月

  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战略对话发布具体成果清单中,中美双方决定继续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双边政策对话和相关合作机制,加强双方各层面交流,就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相关问题和国内政策交换意见。

  2013年4月

  中美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双方同意提升气候变化合作的规模和影响力度。同年承诺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落实在能效、智能电网、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收集和管理等领域的合作。

  2014年2月

  在北京发布《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鉴于对于气候变化及其日益恶化的影响已形成强有力的科学共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因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空气污染问题,中美两国认识到急需采取行动应对挑战。

  从这段历程可以看出,达成《联合声明》中的成果殊为不易,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给予高度评价,至于奥巴马回国后面临的国内政治阻力,以及中国在改变能源结构中的挑战,都是要一步步克服的。

  11月12日,《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下称“《联合声明》”)在北京发布,两国宣布了各自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美国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28%的全经济范围减排目标并将努力减排28%;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这次是中美两国第三次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也是中美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以来,首次给出2020年后各自明确的减排目标,最终为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注入强大动力。

  在全球范围内,国家间就气候合作的博弈长期存在。自1995年3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首次缔约方大会在柏林举行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谈判一直磕磕绊绊,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上谈不拢。

  1997年12月,《京都议定书》规定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但2000年11月公约第六次缔约方大会上,美国坚持大幅降低其减排指标,理由:一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还不清楚”;二是认为发达国家单方面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没有效果”。

  在这样的博弈中,近年来,到《联合声明》发布之前,中美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边合作在一步步落实,大致经历了如下历程:

  2008年6月

  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期间,两国签署《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开始开展为期十年的能源环境领域合作,应对来自环境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方面的挑战。

  2009年7月

  中美草签《加强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双方一致认为,两国间合作对增强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及通过污染控制和其他措施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至关重要,上述领域合作将成为中美双边关系支柱。

  2011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声明》发布,双方同意继续就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进行密切磋商,加强现有清洁能源合作,确保市场开放,在相关领域推动互利投资。

  2012年5月

  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战略对话发布具体成果清单中,中美双方决定继续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双边政策对话和相关合作机制,加强双方各层面交流,就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相关问题和国内政策交换意见。

  2013年4月

  中美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双方同意提升气候变化合作的规模和影响力度。同年承诺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落实在能效、智能电网、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收集和管理等领域的合作。

  2014年2月

  在北京发布《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鉴于对于气候变化及其日益恶化的影响已形成强有力的科学共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因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空气污染问题,中美两国认识到急需采取行动应对挑战。

  从这段历程可以看出,达成《联合声明》中的成果殊为不易,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给予高度评价,至于奥巴马回国后面临的国内政治阻力,以及中国在改变能源结构中的挑战,都是要一步步克服的。


相关内容

  • 中国代表: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承担更多义务|气候变化
  • 中国代表: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承担更多义务 2014年12月05日13:22 新华网 0分享 添加喜爱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新华网利马12月4日电(记者刘隆 赵焱)中国参加利马气候变化大会代表团副团长.首席谈判代表苏伟4日在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时表示,中方代表团为推动利马会议取得积极进展而来,同时 ...

  • 英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及其借鉴意义
  • <现代国际关系> 2009年第9期 英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及其借鉴意义 王文军 [内容提要],在实践中形成了比较系 ,.系统性和整体性特点,从宏观立法到企业行动,.,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对发展中国家不利.,中国一定能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气候政策,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做 ...

  • 中国气候政策:回顾"十二五" 展望"十三五"
  • 9月25日,中美两国发表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现在距巴黎气候大会仅有两个月时间,会上各国将努力达成新的全球气候协议.在此背景下,全球希望了解中国如何采取气候行动.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同时也已成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在遏制全球变暖方面,中国正在和将要 ...

  • 哥本哈根之后阴晴未定
  • 后哥本哈根时代,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将迎来更多复杂局面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经过最后48个小时的冲刺,一份<哥本哈根协议>终于艰难出炉.这份文件一共有5页,包含12个条款,比与会各方原先预想的要短了许多. 新华社2009年12月24日发表文章称,协议"表达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 ...

  • 五邑大学形式与政策考试题库
  • 一.填空题(此次考试没有判断题) 二.判断题(共 12 道,每题 3 分) 1. 2002-2011年,十年间世界森林面积每年都以52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而中国的植树造林相当于每年为地球追回550万公顷的损失. √(正确答案:R)(您提交的答案:R) 3分 2. 建设美丽中国,关键在于政府和企业, ...

  • 怎样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一些人因此对经济前景产生某种不乐观情绪.也有人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下行不过是经济的周期性反应,待下行周期结束会继续高增长.对这个问题怎样看?我们的观点是: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而非高速增长,是我国经济新常态:我国未来经济增长不仅没有达到极限,而且潜力还非常大. 从稳 ...

  • 2015年9月-10月时政热点新闻(水印pdf版)
  • 2015年9月时事政治 一.国内部分: 1.9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的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对县一级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所处的关键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对县委书记在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 中国碳排放市场建设:司法问题及对策 | 阳光荐读
  • 作者:吕忠梅 王国飞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①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位列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首②.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为代表的国际主流观点认为,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地球系统碳循环变化是导致地球变暖的主因. [1]为控制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国际社会进行了漫长而艰巨的谈判,先后达 ...

  •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解读
  •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解读 总括篇 一.编制和发布<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为了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有关国际组织和各主要发达国家都编制和发布了相关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自1988年以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