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蕾
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加深,欧洲各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中国中小企业或迎来了收购包括德国中小企业在内的海外市场的时机,本文中,笔者以机械制造企业为例来分析。随着中国更具有优势的企业,比如机械制造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生产技术有了提高、销售网络进一步完善,供应链和渠道的开拓,其它行业的中小企业也会更多更快速地走入国际市场。
2012年1月,作为国内机械制造行业龙头老大的三一重工收购了素有德国大象美誉之称的普兹曼斯特公司90%的股份,此次收购,加快了国内企业国际化进程,提升了自己的国际影响力,更易形成规模效应,做强产业链,同时也加快了自有技术和设计的开发。
中国机械制造商不断取得进展,也在向包括德国的海外发展市场。有数据表明,中国的制造业产业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德国位列第四,日本第三。中国机械制造商在德国市场的不断进展,让德国机械制造业企业感到紧张。中国的机械制造业有自己的优势,无论产品质量或创新,或是依靠廉价劳动力等,都比德国有更强劲的增长势头。
欧洲债务危机对与欧洲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美国和法国等市场的需求放缓,德国本土的工程师和其它技术工人数量在减少,而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很快,如果拓展德国市场,还可以获得退税优惠,而德国政府无法给予德国企业此优惠。
在德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到德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也就是说,德国的中国小企业是德国经济的支柱,就业人数、投资、产值都是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德国为了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扶植和帮助,比如法律上、税收上、市场开发、展览、拓展国外市场、员工补贴等方面都有体现。比如,营业额低于多少的中小企业免收营业税,从税收上大大减少中小企业的负担,减免向某些行业缴纳的各种费用等。
随着欧洲危机的加深,德国的经济受到一定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内需严重不足,德国很多中小企业存在贷款困难的问题,对中小企业带来了不少的损失,为了帮助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德国政府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比如融资创新等。
与此同时,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机械制造等保持了持续的一个增长。加上中国企业比德国企业支付的工资低,部件成本更便宜,享受政府的补贴,及退税政策,综合下来,中国产品比德国成本低。
除了产品成本方面,中国企业通过收购,可以获得德国中国中小企业的专业技术知识等,欧债危机让欧洲很多国家的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已经十分困难,目前,是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比较好的时机。中国企业有快速学习的能力,这些都是中国企业进一步拓展德国市场的优势。
通过收购德国的企业,中国企业可以获得品牌以及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渠道,对于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是有利的。
当然,德国有着悠久的企业文化和制造业传统,这些不是一天两天就积累形成的,而制造业水平的提升也是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收购德国企业后,不是简单地按照图纸生产就可以,中国企业需要获得业务和技术的深入掌握。
标普在近期发布的《中国建筑机械企业为实现全球增长奠定基础》报告中称,国内建筑机械市场的需求增速放缓及行业竞争加剧,可能会激发中国建筑机械企业的海外扩张计划。2012年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将进行更大规模也更大胆的海外并购,同时也会有更多企业在海外建立首个据点,例如研发中心。
中国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机械工程技术历史悠久。我国机械行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我国机械行业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改革开放后,我国机械行业企业较早成为市场化改革的企业,做为竞争性行业对外资开放,民营企业也迅速兴起,逐渐开拓了国家市场,建立了国外销售网络。德国是理性严禁的民族,最大的特点是专注、标准、精确、完美、程序与厚实,也是德国制造企业的文化特点。
在目前这样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国收购德国企业是比较好的时机,我们也期待中国机械制造业在包括德国在内的海外市场有更好的表现,期待中国中小企业在欧洲等海外市场有更好的表现。
龚蕾
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加深,欧洲各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中国中小企业或迎来了收购包括德国中小企业在内的海外市场的时机,本文中,笔者以机械制造企业为例来分析。随着中国更具有优势的企业,比如机械制造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生产技术有了提高、销售网络进一步完善,供应链和渠道的开拓,其它行业的中小企业也会更多更快速地走入国际市场。
2012年1月,作为国内机械制造行业龙头老大的三一重工收购了素有德国大象美誉之称的普兹曼斯特公司90%的股份,此次收购,加快了国内企业国际化进程,提升了自己的国际影响力,更易形成规模效应,做强产业链,同时也加快了自有技术和设计的开发。
中国机械制造商不断取得进展,也在向包括德国的海外发展市场。有数据表明,中国的制造业产业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德国位列第四,日本第三。中国机械制造商在德国市场的不断进展,让德国机械制造业企业感到紧张。中国的机械制造业有自己的优势,无论产品质量或创新,或是依靠廉价劳动力等,都比德国有更强劲的增长势头。
欧洲债务危机对与欧洲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美国和法国等市场的需求放缓,德国本土的工程师和其它技术工人数量在减少,而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很快,如果拓展德国市场,还可以获得退税优惠,而德国政府无法给予德国企业此优惠。
在德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到德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也就是说,德国的中国小企业是德国经济的支柱,就业人数、投资、产值都是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德国为了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扶植和帮助,比如法律上、税收上、市场开发、展览、拓展国外市场、员工补贴等方面都有体现。比如,营业额低于多少的中小企业免收营业税,从税收上大大减少中小企业的负担,减免向某些行业缴纳的各种费用等。
随着欧洲危机的加深,德国的经济受到一定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内需严重不足,德国很多中小企业存在贷款困难的问题,对中小企业带来了不少的损失,为了帮助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德国政府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比如融资创新等。
与此同时,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机械制造等保持了持续的一个增长。加上中国企业比德国企业支付的工资低,部件成本更便宜,享受政府的补贴,及退税政策,综合下来,中国产品比德国成本低。
除了产品成本方面,中国企业通过收购,可以获得德国中国中小企业的专业技术知识等,欧债危机让欧洲很多国家的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已经十分困难,目前,是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比较好的时机。中国企业有快速学习的能力,这些都是中国企业进一步拓展德国市场的优势。
通过收购德国的企业,中国企业可以获得品牌以及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渠道,对于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是有利的。
当然,德国有着悠久的企业文化和制造业传统,这些不是一天两天就积累形成的,而制造业水平的提升也是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收购德国企业后,不是简单地按照图纸生产就可以,中国企业需要获得业务和技术的深入掌握。
标普在近期发布的《中国建筑机械企业为实现全球增长奠定基础》报告中称,国内建筑机械市场的需求增速放缓及行业竞争加剧,可能会激发中国建筑机械企业的海外扩张计划。2012年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将进行更大规模也更大胆的海外并购,同时也会有更多企业在海外建立首个据点,例如研发中心。
中国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机械工程技术历史悠久。我国机械行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我国机械行业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改革开放后,我国机械行业企业较早成为市场化改革的企业,做为竞争性行业对外资开放,民营企业也迅速兴起,逐渐开拓了国家市场,建立了国外销售网络。德国是理性严禁的民族,最大的特点是专注、标准、精确、完美、程序与厚实,也是德国制造企业的文化特点。
在目前这样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国收购德国企业是比较好的时机,我们也期待中国机械制造业在包括德国在内的海外市场有更好的表现,期待中国中小企业在欧洲等海外市场有更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