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九联检SOP

呼吸道九联检操作程序

一、 呼吸道感染概述

呼吸道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系统。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 tract infection),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常见病因为病毒,少数由细菌引起。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引起,其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准确诊断、及时治疗的原则,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二、 免疫荧光法介绍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又称荧光抗体技术,是标记免疫技术中发展最早的一种。它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很早以来就有一些学者试图将抗体分子与一些示踪物质结合,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组织或细胞内抗原物质的定位。Coons 等于1941年首次采用荧光素进行标记而获得成功。这种以荧光物质标记抗体而进行抗原定位的技术称为荧光抗体技术(fluorescent antibody

technique )。

用荧光抗体示踪或检查相应抗原的方法称荧光抗体法;用已

知的荧光抗原标记物示踪或检查相应抗体的方法称荧光抗原法。这两种方法总称免疫荧光技术,因为荧光色素不但能与抗体球蛋白结合,用于检测或定位各种抗原,也可以与其他蛋白质结合,用于检测或定位抗体,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荧光抗原技术很少应用,所以人们习惯称为荧光抗体技术,或称为免疫荧光技术。用免疫荧光技术显示和检查细胞或组织内抗原或半抗原物质等方法称为免疫荧光细胞(或组织)化学技术。

荧光免疫法按反应体系及定量方法不同,还可进一步分做若干种。与放射免疫法相比,荧光免疫法无放射性污染,并且大多操作简便,便于推广。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速度快。主要缺点是:非特异性染色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结果判定的客观性不足,技术程序也还比较复杂。但近年来发展了几种特殊的荧光免疫测定,已经很好改善了这些缺点,与酶免疫测定和放射免疫分析一样,应用在临床检验中。

1.原理

免疫学的基本反应是抗原-抗体反应。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所以当抗原抗体发生反应时,只要知道其中的一个因素,就可以查出另一个因素。免疫荧光技术就是将不影响抗原抗体活性的荧光色素标记在抗体(或抗原)上,与其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一种特异性荧光反应。其根据反应体系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法:将标记的特异性荧光抗体,直接加在抗原标本上,经一定的温度和时间的染色,用水洗去未参加反应的多余荧光抗体,室温下干燥后封片、镜检。间接法:如检查未知抗原,先用已知未标记的特异抗体(第一抗体)与抗原标本进行

反应,用水洗去未反应的抗体,再用标记的抗抗体(第二抗体)与抗原标本反应,使之形成抗原—抗体—抗体复合物,再用水洗去未反应的标记抗体,干燥、封片后镜检。如果检查未知抗体,则表明抗原标本是已知的,待检血清为第一抗体,其它步骤的抗原检查相同。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后定量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荧光抗体技术(荧光显微镜技术) :抗原抗体反应后,利用荧光显微镜判定结果的检测方法。免疫荧光测定技术:抗原抗体反应后,利用特殊仪器测定荧光强度而推算被测物浓度的检测方法。

2. 荧光物质

许多物质都可产生荧光现象,但并非都可用作荧光色素。只有那些能产生明显的荧光并能作为染料使用的有机化合物才能称为免疫荧光色素或荧光染料。所用荧光物质介绍:

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 ,FITC ):为黄色或橙黄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或酒精等溶剂。分子量为389.4,最大吸收光波长为490~495nm ,最大发射光波长520~530nm ,呈现明亮的黄绿色荧光,有两种同分异结构,其中异构体Ⅰ型在效率、稳定性、与蛋白质结合能力等方面都更好,在冷暗干燥处可保存多年,是应用最广泛的荧光素。其主要优点是:①人眼对黄绿色较为敏感,②通常切片标本中的绿色荧光少于红色。

三、 呼吸道九联检产品介绍

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 抗体检测试剂盒,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 ),同时检测人血清中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的IgM 抗体,可检的病原体包括: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肺炎支原体、Q 热立克次体、

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1、2和3型。用于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辅助诊断。

1. 检测原理

间接免疫荧光法(IFA )(图1)是基于待测样本中的抗体与吸附在载玻片上的抗原发生的反应。样本中存在的特异性抗体和抗原反应,未与抗原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在洗涤步骤中除去。在下一步骤中,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荧光素标记的抗人球蛋白反应,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

图1: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 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原理

2. 试剂盒组成及用途

3. 操作步骤

3.1 实验前准备

1)实验所需物品准备:1000ml 量筒、1000ml 烧杯、离心管、微量移液器、温育湿盒、洗瓶、水平摇床、恒温箱、盖玻片、荧光显微镜。

2)PBS 洗液的准备:将1瓶PBS 粉末倒入烧杯中,加入1L 蒸馏水中,摇匀直至完全溶解,配好后储存在2-8ºC 备用。

3)使用前,将所有试剂平衡至室温,将恒温箱调至37℃。

3.2 实验步骤 1)样本的稀释:按1:1比例稀释血清标本,即25µL 血清加入25µL PBS

中。阴阳性对照不需要稀释。

2)用吸附剂处理稀释后的血清:将30µL 稀释后的血清加入150µL 吸

附剂中,彻底混匀。阴阳性对照不需吸附剂处理。处理后的血清要离心10-15分钟除去沉淀,以防干扰检测。

3)在载玻片的每孔中加15µL 吸附剂处理过的血清。在一个载玻片的

每孔中加入15µL 不稀释的阳性对照,在另一个载玻片的每孔中加入15µL 不稀释的阴性对照。

4)将载玻片放入湿盒中,37℃温育90分钟。

5)用PBS 洗液的缓慢水流冲洗载玻片(避免直接冲入孔内)后,浸泡

在PBS 中并放臵在水平摇床上轻轻摇动10分钟。将载玻片用蒸馏水缓慢水流冲洗(避免直接冲入孔内)。

6)载玻片自然晾干。

7)每孔加入15µL FITC结合物溶液(不需稀释)。

8)将载玻片放入湿盒,37℃温育30分钟。

9)重复6和7的洗涤步骤。

10)加几小滴封闭介质,小心盖上盖玻片。

11)尽快用荧光显微镜在400倍放大率下观察结果。如果不能立即观

察,可将其避光放臵于2-8ºC 不超过24小时。

4.结果判断

4.1有效性判断

每一次试验都应设立阳性和阴性对照,以确认试验和试剂盒的

有效性。观察到的荧光模式应为:

阳性对照: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病毒对阳

性质控的1-15%细胞出现苹果绿细胞核、胞浆或胞膜荧光

(在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中能同时观察到着色

的合胞);军团菌、衣原体或立克次体中所有的细菌呈

现出苹果绿荧光;支原体对阳性质控在细胞外围呈现苹

果绿色荧光。

阴性对照:军团菌、肺炎衣原体和立克次体无荧光,支原体、腺病

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

毒的细胞呈现红色。

阳性结果荧光图谱:

阴性

荧光图

结果谱:

4.2样本结果判断

阳性结果:可以观察到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

病毒对阳性血清的1-15%细胞的细胞核、胞浆或胞膜出现苹

果绿色荧光(在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中能同时观察

到着色的合胞);军团菌、衣原体或立克次体中所有的细菌

呈现出苹果绿色荧光;支原体对阳性血清在细胞外围呈现苹

果绿色荧光。

阴性结果:可观察到军团菌、肺炎衣原体和立克次体无荧光,支原体、

腺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

病毒的细胞呈现红色。

5. 本试剂盒应用中所需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在使用本产品中所需注意事项如下:

1)本产品用于体外诊断,仅限专业人员使用。

2)在使用前,建议用户仔细阅读和理解说明书,严格按照程序进

行操作才能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特别是样本和试剂的正确吸取以及仔细的洗板、温育的时间控制对获得准确结果都很重要。另外使用前,应将所有试剂平衡至室温,载玻片要平衡至室温后再打开。

3)每一次试验都应设立阳性和阴性对照,以确认试验和试剂盒的

有效性。观察到的荧光模式应与说明书要求相符合,否则检验

无效。

4)洗涤时注意不要直接对着孔直接冲洗,以免冲洗掉已经固化反

的应复合物。

5)单一样本抗体检测结果不能帮助作出近期感染的诊断。应采集

双份样本(急性期和康复期)同时检测来观察血清转化或抗体水平的明显升高。

6)仅使用试剂盒内的组分,不要混用不同试剂盒或不同厂家的试

剂组分。只有PBS 、吸附剂、封闭介质和载玻片可与其他批次VIRCELL IFA 试剂盒通用,其它组分同批次可以混用。使用时,最好在无菌条件下操作试剂以防微生物污染。仅使用试验所需量的吸附剂、PBS 、质控血清和结合物,剩余的试剂不要倒回瓶中。PBS 溶解后储存在2~8 ºC 一般为4个月,使用前需检查,如出现浑浊请勿使用。

7)每步操作必须使用干净吸头,仅使用干净的耗材,最好是一次性使用的耗材。

8)包装如有损坏请勿使用。

9)切勿用嘴吸移液管加样。

10)本试剂盒中的吸附剂、结合物和质控血清含有动物源性物质,

质控血清还含有人源性物质。尽管本试剂盒中的人血清质控品已经测试为HBsAg 、HCV 抗体和HIV 抗体阴性, 质控血清和病人样本仍应作为潜在感染性物质进行处理。孔内包被的经灭活的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肺炎支原体、Q 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 1、2和3型,也仍应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并小心处臵。目前没有方法可以确保这些或其他感染性物质不存在,因此所

有的材料应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进行处臵,应遵守当地关于临床

废弃物处理的法规。

11)结合物、吸附剂、封闭介质和质控品含有叠氮钠(浓度<0.1%),

避免接触酸和重金

属。

12)封闭介质含有甘油,请勿接触酸和暴露在高温下。

13)伊文斯蓝(浓度<0.1%)是一种致癌物。请勿接触皮肤和眼

睛。万一接触到该溶液,用水彻底冲洗并到医院检查。

14)仅按本说明书进行操作,不遵守规定的温育时间和温度会导致错误的结果。

15)载玻片上病人样本交叉污染会导致错误结果,要小心操作防止发生。

16)显微镜光学系统、光源条件和类型会影响荧光质量。

17)不要将试剂不必要地放臵在室温下过长的时间。

18)每个载玻片只能使用一次。不要分割,也不要再使用没有用过的孔。

19)试剂盒里的玻璃组分破碎时可能伤及身体,小心处理。

20) 吸附剂加入样本后要注意观察是否有明显的沉淀出现。

呼吸道九联检操作程序

一、 呼吸道感染概述

呼吸道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系统。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 tract infection),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常见病因为病毒,少数由细菌引起。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引起,其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准确诊断、及时治疗的原则,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二、 免疫荧光法介绍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又称荧光抗体技术,是标记免疫技术中发展最早的一种。它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很早以来就有一些学者试图将抗体分子与一些示踪物质结合,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组织或细胞内抗原物质的定位。Coons 等于1941年首次采用荧光素进行标记而获得成功。这种以荧光物质标记抗体而进行抗原定位的技术称为荧光抗体技术(fluorescent antibody

technique )。

用荧光抗体示踪或检查相应抗原的方法称荧光抗体法;用已

知的荧光抗原标记物示踪或检查相应抗体的方法称荧光抗原法。这两种方法总称免疫荧光技术,因为荧光色素不但能与抗体球蛋白结合,用于检测或定位各种抗原,也可以与其他蛋白质结合,用于检测或定位抗体,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荧光抗原技术很少应用,所以人们习惯称为荧光抗体技术,或称为免疫荧光技术。用免疫荧光技术显示和检查细胞或组织内抗原或半抗原物质等方法称为免疫荧光细胞(或组织)化学技术。

荧光免疫法按反应体系及定量方法不同,还可进一步分做若干种。与放射免疫法相比,荧光免疫法无放射性污染,并且大多操作简便,便于推广。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速度快。主要缺点是:非特异性染色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结果判定的客观性不足,技术程序也还比较复杂。但近年来发展了几种特殊的荧光免疫测定,已经很好改善了这些缺点,与酶免疫测定和放射免疫分析一样,应用在临床检验中。

1.原理

免疫学的基本反应是抗原-抗体反应。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所以当抗原抗体发生反应时,只要知道其中的一个因素,就可以查出另一个因素。免疫荧光技术就是将不影响抗原抗体活性的荧光色素标记在抗体(或抗原)上,与其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一种特异性荧光反应。其根据反应体系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法:将标记的特异性荧光抗体,直接加在抗原标本上,经一定的温度和时间的染色,用水洗去未参加反应的多余荧光抗体,室温下干燥后封片、镜检。间接法:如检查未知抗原,先用已知未标记的特异抗体(第一抗体)与抗原标本进行

反应,用水洗去未反应的抗体,再用标记的抗抗体(第二抗体)与抗原标本反应,使之形成抗原—抗体—抗体复合物,再用水洗去未反应的标记抗体,干燥、封片后镜检。如果检查未知抗体,则表明抗原标本是已知的,待检血清为第一抗体,其它步骤的抗原检查相同。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后定量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荧光抗体技术(荧光显微镜技术) :抗原抗体反应后,利用荧光显微镜判定结果的检测方法。免疫荧光测定技术:抗原抗体反应后,利用特殊仪器测定荧光强度而推算被测物浓度的检测方法。

2. 荧光物质

许多物质都可产生荧光现象,但并非都可用作荧光色素。只有那些能产生明显的荧光并能作为染料使用的有机化合物才能称为免疫荧光色素或荧光染料。所用荧光物质介绍:

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 ,FITC ):为黄色或橙黄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或酒精等溶剂。分子量为389.4,最大吸收光波长为490~495nm ,最大发射光波长520~530nm ,呈现明亮的黄绿色荧光,有两种同分异结构,其中异构体Ⅰ型在效率、稳定性、与蛋白质结合能力等方面都更好,在冷暗干燥处可保存多年,是应用最广泛的荧光素。其主要优点是:①人眼对黄绿色较为敏感,②通常切片标本中的绿色荧光少于红色。

三、 呼吸道九联检产品介绍

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 抗体检测试剂盒,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 ),同时检测人血清中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的IgM 抗体,可检的病原体包括: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肺炎支原体、Q 热立克次体、

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1、2和3型。用于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辅助诊断。

1. 检测原理

间接免疫荧光法(IFA )(图1)是基于待测样本中的抗体与吸附在载玻片上的抗原发生的反应。样本中存在的特异性抗体和抗原反应,未与抗原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在洗涤步骤中除去。在下一步骤中,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荧光素标记的抗人球蛋白反应,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

图1: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 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原理

2. 试剂盒组成及用途

3. 操作步骤

3.1 实验前准备

1)实验所需物品准备:1000ml 量筒、1000ml 烧杯、离心管、微量移液器、温育湿盒、洗瓶、水平摇床、恒温箱、盖玻片、荧光显微镜。

2)PBS 洗液的准备:将1瓶PBS 粉末倒入烧杯中,加入1L 蒸馏水中,摇匀直至完全溶解,配好后储存在2-8ºC 备用。

3)使用前,将所有试剂平衡至室温,将恒温箱调至37℃。

3.2 实验步骤 1)样本的稀释:按1:1比例稀释血清标本,即25µL 血清加入25µL PBS

中。阴阳性对照不需要稀释。

2)用吸附剂处理稀释后的血清:将30µL 稀释后的血清加入150µL 吸

附剂中,彻底混匀。阴阳性对照不需吸附剂处理。处理后的血清要离心10-15分钟除去沉淀,以防干扰检测。

3)在载玻片的每孔中加15µL 吸附剂处理过的血清。在一个载玻片的

每孔中加入15µL 不稀释的阳性对照,在另一个载玻片的每孔中加入15µL 不稀释的阴性对照。

4)将载玻片放入湿盒中,37℃温育90分钟。

5)用PBS 洗液的缓慢水流冲洗载玻片(避免直接冲入孔内)后,浸泡

在PBS 中并放臵在水平摇床上轻轻摇动10分钟。将载玻片用蒸馏水缓慢水流冲洗(避免直接冲入孔内)。

6)载玻片自然晾干。

7)每孔加入15µL FITC结合物溶液(不需稀释)。

8)将载玻片放入湿盒,37℃温育30分钟。

9)重复6和7的洗涤步骤。

10)加几小滴封闭介质,小心盖上盖玻片。

11)尽快用荧光显微镜在400倍放大率下观察结果。如果不能立即观

察,可将其避光放臵于2-8ºC 不超过24小时。

4.结果判断

4.1有效性判断

每一次试验都应设立阳性和阴性对照,以确认试验和试剂盒的

有效性。观察到的荧光模式应为:

阳性对照: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病毒对阳

性质控的1-15%细胞出现苹果绿细胞核、胞浆或胞膜荧光

(在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中能同时观察到着色

的合胞);军团菌、衣原体或立克次体中所有的细菌呈

现出苹果绿荧光;支原体对阳性质控在细胞外围呈现苹

果绿色荧光。

阴性对照:军团菌、肺炎衣原体和立克次体无荧光,支原体、腺病

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

毒的细胞呈现红色。

阳性结果荧光图谱:

阴性

荧光图

结果谱:

4.2样本结果判断

阳性结果:可以观察到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

病毒对阳性血清的1-15%细胞的细胞核、胞浆或胞膜出现苹

果绿色荧光(在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中能同时观察

到着色的合胞);军团菌、衣原体或立克次体中所有的细菌

呈现出苹果绿色荧光;支原体对阳性血清在细胞外围呈现苹

果绿色荧光。

阴性结果:可观察到军团菌、肺炎衣原体和立克次体无荧光,支原体、

腺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

病毒的细胞呈现红色。

5. 本试剂盒应用中所需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在使用本产品中所需注意事项如下:

1)本产品用于体外诊断,仅限专业人员使用。

2)在使用前,建议用户仔细阅读和理解说明书,严格按照程序进

行操作才能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特别是样本和试剂的正确吸取以及仔细的洗板、温育的时间控制对获得准确结果都很重要。另外使用前,应将所有试剂平衡至室温,载玻片要平衡至室温后再打开。

3)每一次试验都应设立阳性和阴性对照,以确认试验和试剂盒的

有效性。观察到的荧光模式应与说明书要求相符合,否则检验

无效。

4)洗涤时注意不要直接对着孔直接冲洗,以免冲洗掉已经固化反

的应复合物。

5)单一样本抗体检测结果不能帮助作出近期感染的诊断。应采集

双份样本(急性期和康复期)同时检测来观察血清转化或抗体水平的明显升高。

6)仅使用试剂盒内的组分,不要混用不同试剂盒或不同厂家的试

剂组分。只有PBS 、吸附剂、封闭介质和载玻片可与其他批次VIRCELL IFA 试剂盒通用,其它组分同批次可以混用。使用时,最好在无菌条件下操作试剂以防微生物污染。仅使用试验所需量的吸附剂、PBS 、质控血清和结合物,剩余的试剂不要倒回瓶中。PBS 溶解后储存在2~8 ºC 一般为4个月,使用前需检查,如出现浑浊请勿使用。

7)每步操作必须使用干净吸头,仅使用干净的耗材,最好是一次性使用的耗材。

8)包装如有损坏请勿使用。

9)切勿用嘴吸移液管加样。

10)本试剂盒中的吸附剂、结合物和质控血清含有动物源性物质,

质控血清还含有人源性物质。尽管本试剂盒中的人血清质控品已经测试为HBsAg 、HCV 抗体和HIV 抗体阴性, 质控血清和病人样本仍应作为潜在感染性物质进行处理。孔内包被的经灭活的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肺炎支原体、Q 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 1、2和3型,也仍应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并小心处臵。目前没有方法可以确保这些或其他感染性物质不存在,因此所

有的材料应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进行处臵,应遵守当地关于临床

废弃物处理的法规。

11)结合物、吸附剂、封闭介质和质控品含有叠氮钠(浓度<0.1%),

避免接触酸和重金

属。

12)封闭介质含有甘油,请勿接触酸和暴露在高温下。

13)伊文斯蓝(浓度<0.1%)是一种致癌物。请勿接触皮肤和眼

睛。万一接触到该溶液,用水彻底冲洗并到医院检查。

14)仅按本说明书进行操作,不遵守规定的温育时间和温度会导致错误的结果。

15)载玻片上病人样本交叉污染会导致错误结果,要小心操作防止发生。

16)显微镜光学系统、光源条件和类型会影响荧光质量。

17)不要将试剂不必要地放臵在室温下过长的时间。

18)每个载玻片只能使用一次。不要分割,也不要再使用没有用过的孔。

19)试剂盒里的玻璃组分破碎时可能伤及身体,小心处理。

20) 吸附剂加入样本后要注意观察是否有明显的沉淀出现。


相关内容

  • 微生物实验室sop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sop) 确保高压效果的可靠性. [适用范围] 蒸气式高压锅.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操作方法] 1.将水加到高压锅内至其刻度线,将欲灭菌物品放入锅内,关闭锅门,拧紧螺丝并确认已 ...

  • 美丽校园解说词
  • 美丽校园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欢迎各位莅临青岛九联小学参观指导!下面由我带领大家参观一下我们的校园.青岛九联小学是2006年由学校所在村庄的青岛九联集团投资1200万兴建而成的一所农村现代化完全小学.为了将九联集团这种回馈社会.回馈家乡的大爱精神传承下去,我们将" ...

  • 呼吸道九联检技术手册20100311
  • 一. 呼吸道感染概述 呼吸道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系统.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 tract infection ),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常见病因 ...

  • 腹股沟嵌顿疝继发空气栓塞1例
  • ・1308・ 广东医学 2015年4月第36卷第8期 GuangdongMedicalJournal Apr.2015,Vol.36,No.8 洗过程繁琐.费时费力,清洗.消毒不充分,工作人员是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操作的熟悉程度,无菌观念.责任心强不强等,都对支气管纤维镜的清洗消毒效果造成了一定影 ...

  •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浅析
  • ·药学服务·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浅析 王少华*,张媛媛,赵艳(青岛市市立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青岛市266011) 中图分类号 R 9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1-0408(2010)46-4403-03 摘要目的:建立有效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体系.方法:结合笔者多年的临床研究工作 ...

  • 清洁的目的
  • 清洁的目的 1.清洁验证要达到的目的是:确认清洁方法和程序能够足以使污染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有人认为清洁验证只是要对产品的残留进行评估,这不全面,清洁验证必须对所有污染物的残留进行评估. 2.污染物的种类 (1)物理性物质(可通过挑拣简单去除,不在验证讨论范围) (2)化 ...

  • 制药企业洁净区人员行为规范要求
  • 制药企业洁净区人员行为规范要求 一.洁净区级别划分标准及要求 制药企业洁净区划分-GMP(10版)将其分为4个级别区(A级.B级.C级和D级): 洁净区的要求-要对其环境中尘粒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其建筑构造.装备及其使用应当能够减少污染物对该区域的进入.产生和滞留 洁净区对尘粒及微生物有标准要求: ...

  • 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操作SOP文件
  • 真菌(1-3)-β-D葡聚糖测定规范操作 1.目的 建立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标准操作规范,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授权操作人 经培训合格的微生物实验室检验人员. 3.实验原理 (1-3)-β-D葡聚糖检测原理:真菌(1-3)-β-D葡聚糖激活酶反应主剂中的G因子后形成凝固蛋白, 根据 ...

  • 菌种的管理与操作技术_中国疾控
  • 菌(毒)种的管理与操作技术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王国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秋娣 摘要:菌(毒)种及样品的运输.保管.在实验中的应用与操作,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为保证实验室安全和实验操作者免受其害,本文论述了菌(毒)种的管理和监督系统文件制定.微生物操作技术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