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学

学校心理学

1. 试析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

【摘要】随着中小学生越来越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出现,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开始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如何有效地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便成了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咨询辅导模式和发展教育模式)各自的优缺点以及我国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共同存在的问题。另外,针对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相关建议,主要是五大基本理念和“四结合”新模式。需要强调的是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只针对“心理有病”的人,也不仅仅等于是心理咨询、开设心理课或者德育教育中的一个方面,而是这些方面的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基本理念;心理健康教育;四结合模式

一、引言

据有关研究发现31.3%的中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7.0%存在中

重度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

因此,如何在学校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便成了当前学校教育

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或者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错误而开展的方式不对。所以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一定的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二.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

A.咨询辅导模式和发展教育模式的对比如下:

综上,咨询辅导模式着重探讨心理问题以及处置,发展教育模式着重

教育、预防和发展。 B.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总体分析来看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

的问题主要是:

1.形式化倾向

相当多的学校错误地认为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仅是形式,升

学、应试才是根本。学校虽然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和研究,建立

了学生心理档案,但由于忽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最终使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2. 教育内容的窄化

学校心理教育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心理问题或疾病的对待。但是不少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少

数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上,使得大多数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得

不到满足,心理健康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3. 问题模式

当前在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大多是以心理问题为

专题,引导学生如何处理生活、学习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这样的教育

模式将学习的目标定位在问题取向上,偏离了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

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一目标,“使心理健康教育聚焦在处理心理问题上,

以至于人们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就是由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构成”

4. 医学化倾向

一些学校将学生视为心理疾病患者,用诊断病人的量表测量

学生,还通过医疗机构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造成很

大的心理压力和消极暗示。事实上,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是适应不

良的发展性问题,而非心理疾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开

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5. 课程化倾向

部分学校要求学生机械记忆心理健康知识,甚至还以考试的

形式检查学习的结果,不仅没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反而使学

生承担更多的身心负担。

三.解决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一些建议

首先,五大基本理念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关注“健康”与“不健康”的教育,而

是关注人的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其根本宗旨的教育。

健康是一个连续体,在健康和非健康之间没有截然的分界线,他

们之间存在的一个很大的空间是“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这种状

态是不是明显的病态,却严重影响人的心理生活质量,将精力引向非

建设性渠道,降低人的快乐感,幸福感和自我满足感,束缚人的创造

性。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不是专指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是全

体成长中的正常的健康的幼儿和中小学生。

3.心理健康教育同德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相互代替。

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之下,心理健康教育是纳入德育体系的,但这

不等于说,两者存在着包含关系。

4.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去教

书育人,是每一位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本分与天赋。

5.教育不是万能的,德育也不是万能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不是

万能的。

对心理健康教育能发挥的作用过高估价是不恰当的;同样的,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提出苛求也是不切实际的。

其次,四点发展建议。

1.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测量相结合。

运用心理学的专业量表等工具对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特质等进行

数量化的评估测定。之后根据测验结果反映出来的问题,科学性

的完善心理健康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相结合。

改革后的教育评价体系应当尽可能全面的评价每个学生的身心

整体素质,而不是仅仅偏重于学生的文化成绩评价。这样,才能尽可

能避免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倾向,使其得到实质性发展。

3.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相结合。

这也是对咨询辅导模式和发展教育模式整合利用的表现之一。一

方面通过个别咨询辅导帮助矫治个例心理健康的修复,另一方面,通

过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帮助全体学生更为充分的发掘自身潜力,得到

更大发展。

4.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相结合。

教育部规定:“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的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

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

制”因此,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最熟悉和了解学生这一优势,充

2.如何上好一堂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

【摘要】 心理辅导本身就是一种爱的艺术。没有爱,就不会

有成功的心理辅导。因此对于一个辅导老师来说拥有一颗充满爱,充

满对学生的爱的心灵是上好一堂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基本前提。

具体来说,要使得一堂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上得卓有成效,笔者

以为应当把握住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六个特点:活动性、趣味性、主体

性、互动性、和谐性、鼓励性。

【关键词】心理辅导活动课;引导者;主体性

一. 前言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有系统的辅导计划,强调辅导上预防的一

面,计划的内容以发展中的个体一生可能面临的关键性事件为主题。

它适用于健康人和正常人,其目的在于个体自身人格进一步成长。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

色。

二.抓住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要点

1.活动性

活动是辅导过程的基本环节,精心设计好活动更是辅导成功的关

键。

活动的设计即 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总结。 活

动的目的,即本次心理辅导活动课要达到的目的,目的要具有可操作

性,也就是说明确学生在这堂心理辅导活动课上要做到认知上了解什

么,情感上体验什么,行为上学会什么。活动准备,即做好活动前的

准备工作。具体来说有材料的搜集、课件的制作、上课场地的布置,

活动过程的设计等,充分的准备,精心的设计是辅导活动成功的基础。

活动过程,即设计好辅导活动的各个环节;活动总结,即教师要在活

动课之后协助学生进行情感的升华,同时布置一些课后作业,使大家

在行动中真正将思想的改变落到实处。比如在《学会赞美别人》这一

辅导活动课之后,要求同学们回家夸夸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感受一下

赞美的力量。

在活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辅导主题一定要

有针对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比如在为青春期的学生上课时,选

择的主题可以是有关青春期的适应辅导,在为大学生上课时主题可以

确定为升学就业等。第二、符合“重目标,不重手段”这一要求。活

动设计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不能脱离辅导的内容去追求形式上的热闹

花哨。第三、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如使用的测试量表等必须是科学有

效的,使用的案例和引用的材料必须是具有现实意义,贴近学生需求

的。

另外,在正式的心理辅导课之前的暖身运动在营造心理辅导氛围

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在正式课前帮助学生做一些肢体放松

操,使得学生处于身心放松状态,从而全身心进入一种放松、温暖的

情绪状态,为心理辅导活动课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趣味性

要从情境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趣味性这一方面要

考虑年龄要求,不同年龄段的辅导对象会有不同的趣味要求,比如,

在面对小学生的《学会赞美别人》这一节活动辅导课之前播放《蜗牛

与黄鹂鸟》,让同学们竞猜歌曲名,就可以营造课堂的活跃欢快的氛

围。

3.主体性

“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需求和动机,用以促进自己的成长

和提高,而且每个人都有一种解决自身问题的潜能,即便是心理

适应不良的人也同样如此。” ——罗杰斯

学生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主体,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几个关键性因素:

第一、角色的承担。心理辅导活动课强调体验性学习,因此一个

成功的辅导活动设计,必须提供一系列的角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

过程中认知情感以及行为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比如《学会赞美别

人》这一节课中,要求同学们参与到优点卡片的制作和优点树的描画

中可以更好的帮助他们体会到赞美的力量。

第二、活动环节的设计。 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妥善安排各活

动或情境之间的次序,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以突出整体效果的衔接。

在《学会赞美别人》这一节课中设计竞猜歌名,制作优点卡片,互贴

优点卡等一系列的活动,力图更好的为“赞美别人”这一主旨服务。

第三、重引导,不重教导。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指导老师能做的就

是引发领悟,助人自助,他们扮演的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反馈者

的角色。苏格拉底曾说:老师好比是媒婆和产婆,前者是帮助未婚男

女穿针引线,后者是帮助孕妇顺利生产。但是,媒婆绝对不能代替当

事人去谈情说爱,产婆更是无法代替孕妇生下孩子。因此,在辅导课

中,辅导老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指示性手段只能最低限度的

使用,力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比如《学会赞美别人》的

课堂上,辅导者问学生了解哪些必要的辅导技巧。学生若是答不出,

老师可以现场做出几种不同的赞美方式,让学生在观看和对比中,总

结出赞美必备的技巧。

需要强调的是,在引导中辅导者要注意运用两个重要的辅导技

巧:重述和具体化。

所谓重述就是教师以另一种表达方式来澄清或确认学生传达的

信息,以表示教师对学生的专注态度。重述有三点注意点:重述的语

气不宜过于肯定,要保留适度的弹性;重述力求精炼,不宜过长;重

述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表述,而不是中断表述。所谓具体化,就是辅

导者要善于引导,避免学生笼统抽象或是漫无目的的陈述。具体来说,

就是辅导者要引导学生说清具体经历,具体表现和具体感受,但是在

在这种引导的过程中,辅导者千万不能连续发问,要给学生时间,对

学生的回答要基于肯定和鼓励。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它以他助——互助——

自助为机制,在真诚、理解、接纳、和鼓励的态度面前,“他们开始

抛弃那用来应付生活的伪装,力图发现某中更本质、更接近它真正自

己的东西,开始能真诚面对与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罗杰斯)。

4.互动性

“班级团体辅导借着团体互动,协助学生重新评估自己的思

想、情感和行为,调整认知和增进适应能力,以预防或解决问题

并激发学生的潜能。” ——李坤崇

互动的前提是参与,正如杜威说:思想、观念,不可能以观念形

式从一人传给另一人。因此团体心理辅导教师应当尽量让每一个学生

积极参与,让每一个人有话可说,让每一个人都想说话。达到这种目

的的基本方法就是改变座位的排列组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比

如在《学会赞美别人》的课堂上,要求学生制作邻座的优点卡片并且

将优点卡片贴到邻座的身上,这种肢体的互动可以更好的拉近心理距

离,达到良好的心理辅导效果。

5.和谐性

“辅导的成功并非依赖辅导者技巧的高低,而依赖于辅导者是

否具有某种态度。” ——-罗杰斯 因此,在辅导活动课中,辅导者应当着重营造和谐平等的氛围。

遵守“重氛围,不重理性探讨的完美”这一要求。

营造坦诚、信任、和谐的团体氛围,是辅导教师最重要的责任,

最主要的任务,最高超的技能,也是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最基本的活动

环节。这就要求辅导教师必须具备三种人格特质,真诚——关注——

共情。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或是非语言的信息传递尊重、接纳学

生的基本态度:平行面对学生,保持视线接触,采取开放姿势,微微

倾向学生,面带微笑保持轻松,注意声调语气。

在营造气氛方面辅导者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1.应该了解这节课需要营造怎样的气氛。比如,在上《学会赞美

别人》这一节课的时候,可设计活泼、欢快的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心

理课的温暖与教师的激情;用画画、制作卡片帮助学生表达内心真实

的感受。这样学生就容易进入对课程主题内容的追忆深思,容易打动

学生的心灵。

2.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营造课堂气氛的能力。心理辅导课上的气氛渲染与营造,教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上当气氛有些沉重的时候,老师可以适当讲点笑话,缓解课堂气氛;在气氛过于活跃接近失控的时候,老师则要尽快将学生的情绪平静下来。

3.教师应该准备和掌握一定的调节和控制课堂的技巧。 比如,在上《学会赞美别人》时,要求某位同学夸夸自己的同桌,她说:“她喜欢打小报告,长得胖胖的”这种不是赞美的甚至带点攻击性的语言,很容易影响课堂的秩序,老师就必须尽快引导发言学生弄清什么才是真正的赞美,更必须尽快恢复课堂气氛。

6.鼓励性

“顺其所思,予其所需,同期所感,引其所动,投其所好,扬其所长,助其所为,促其所成。”——张日升

辅导者要做到“重真话,不重有无错话”。辅导教师要放下严肃的德育标准,给学生以真心诚意的笑容和鼓励,是每个学生可以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不追究发言内容的错误,只注意解决问题解决的方向。

心理辅导是一门沟通心灵的艺术,当辅导者怀着一颗充满爱的心灵,并掌握适当的辅导技巧,那么必然可以上好一堂心理辅导课,必然能够“长生不老”。

行为主义技术

1.操作性技术(习惯养成)

• 操作性技术主要处理与有条纹肌肉和骨骼系统有关的自发性行为。如走路、谈话、工作、学习等。

• 正强化 负强化 消退 惩罚

差别增强法:强化和消退结合

反应塑形法:出现近似目标行动奖励

分解法:小步渐进

2.反应性技术(大力改变)

• 反应性行为通常是与反射性反应和非自主性行为有关的,例如内分泌、焦虑、性冲动和不随意肌肉的活动,包括流涎、眨眼和抽筋等。

• 反制约:新制约代替旧制约

系统脱敏法、满灌疗法

3.综合性技术(温和修正)

• 自我管理与引导:自我订约、自我监控、自我酬赏

• 示范法(观察学习、模仿学习):现场示范、象征性示范、多重示范

• 多模式治疗法:BASICID 认知图,确保人格的每一方面都受到明显与系统化的注意处理。全面性的治疗包括:矫正非理性的信念、偏差行为、不愉快的感觉、困扰的形象、压力关系、负面的感官知觉和可能的生化失衡。长期性的

改变被认为是各种策略与战术并用的结果。

学校心理学

1. 试析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

【摘要】随着中小学生越来越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出现,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开始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如何有效地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便成了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咨询辅导模式和发展教育模式)各自的优缺点以及我国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共同存在的问题。另外,针对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相关建议,主要是五大基本理念和“四结合”新模式。需要强调的是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只针对“心理有病”的人,也不仅仅等于是心理咨询、开设心理课或者德育教育中的一个方面,而是这些方面的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基本理念;心理健康教育;四结合模式

一、引言

据有关研究发现31.3%的中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7.0%存在中

重度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

因此,如何在学校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便成了当前学校教育

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或者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错误而开展的方式不对。所以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一定的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二.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

A.咨询辅导模式和发展教育模式的对比如下:

综上,咨询辅导模式着重探讨心理问题以及处置,发展教育模式着重

教育、预防和发展。 B.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总体分析来看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

的问题主要是:

1.形式化倾向

相当多的学校错误地认为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仅是形式,升

学、应试才是根本。学校虽然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和研究,建立

了学生心理档案,但由于忽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最终使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2. 教育内容的窄化

学校心理教育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心理问题或疾病的对待。但是不少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少

数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上,使得大多数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得

不到满足,心理健康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3. 问题模式

当前在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大多是以心理问题为

专题,引导学生如何处理生活、学习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这样的教育

模式将学习的目标定位在问题取向上,偏离了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

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一目标,“使心理健康教育聚焦在处理心理问题上,

以至于人们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就是由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构成”

4. 医学化倾向

一些学校将学生视为心理疾病患者,用诊断病人的量表测量

学生,还通过医疗机构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造成很

大的心理压力和消极暗示。事实上,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是适应不

良的发展性问题,而非心理疾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开

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5. 课程化倾向

部分学校要求学生机械记忆心理健康知识,甚至还以考试的

形式检查学习的结果,不仅没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反而使学

生承担更多的身心负担。

三.解决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一些建议

首先,五大基本理念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关注“健康”与“不健康”的教育,而

是关注人的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其根本宗旨的教育。

健康是一个连续体,在健康和非健康之间没有截然的分界线,他

们之间存在的一个很大的空间是“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这种状

态是不是明显的病态,却严重影响人的心理生活质量,将精力引向非

建设性渠道,降低人的快乐感,幸福感和自我满足感,束缚人的创造

性。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不是专指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是全

体成长中的正常的健康的幼儿和中小学生。

3.心理健康教育同德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相互代替。

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之下,心理健康教育是纳入德育体系的,但这

不等于说,两者存在着包含关系。

4.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去教

书育人,是每一位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本分与天赋。

5.教育不是万能的,德育也不是万能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不是

万能的。

对心理健康教育能发挥的作用过高估价是不恰当的;同样的,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提出苛求也是不切实际的。

其次,四点发展建议。

1.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测量相结合。

运用心理学的专业量表等工具对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特质等进行

数量化的评估测定。之后根据测验结果反映出来的问题,科学性

的完善心理健康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相结合。

改革后的教育评价体系应当尽可能全面的评价每个学生的身心

整体素质,而不是仅仅偏重于学生的文化成绩评价。这样,才能尽可

能避免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倾向,使其得到实质性发展。

3.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相结合。

这也是对咨询辅导模式和发展教育模式整合利用的表现之一。一

方面通过个别咨询辅导帮助矫治个例心理健康的修复,另一方面,通

过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帮助全体学生更为充分的发掘自身潜力,得到

更大发展。

4.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相结合。

教育部规定:“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的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

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

制”因此,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最熟悉和了解学生这一优势,充

2.如何上好一堂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

【摘要】 心理辅导本身就是一种爱的艺术。没有爱,就不会

有成功的心理辅导。因此对于一个辅导老师来说拥有一颗充满爱,充

满对学生的爱的心灵是上好一堂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基本前提。

具体来说,要使得一堂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上得卓有成效,笔者

以为应当把握住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六个特点:活动性、趣味性、主体

性、互动性、和谐性、鼓励性。

【关键词】心理辅导活动课;引导者;主体性

一. 前言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有系统的辅导计划,强调辅导上预防的一

面,计划的内容以发展中的个体一生可能面临的关键性事件为主题。

它适用于健康人和正常人,其目的在于个体自身人格进一步成长。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

色。

二.抓住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要点

1.活动性

活动是辅导过程的基本环节,精心设计好活动更是辅导成功的关

键。

活动的设计即 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总结。 活

动的目的,即本次心理辅导活动课要达到的目的,目的要具有可操作

性,也就是说明确学生在这堂心理辅导活动课上要做到认知上了解什

么,情感上体验什么,行为上学会什么。活动准备,即做好活动前的

准备工作。具体来说有材料的搜集、课件的制作、上课场地的布置,

活动过程的设计等,充分的准备,精心的设计是辅导活动成功的基础。

活动过程,即设计好辅导活动的各个环节;活动总结,即教师要在活

动课之后协助学生进行情感的升华,同时布置一些课后作业,使大家

在行动中真正将思想的改变落到实处。比如在《学会赞美别人》这一

辅导活动课之后,要求同学们回家夸夸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感受一下

赞美的力量。

在活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辅导主题一定要

有针对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比如在为青春期的学生上课时,选

择的主题可以是有关青春期的适应辅导,在为大学生上课时主题可以

确定为升学就业等。第二、符合“重目标,不重手段”这一要求。活

动设计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不能脱离辅导的内容去追求形式上的热闹

花哨。第三、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如使用的测试量表等必须是科学有

效的,使用的案例和引用的材料必须是具有现实意义,贴近学生需求

的。

另外,在正式的心理辅导课之前的暖身运动在营造心理辅导氛围

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在正式课前帮助学生做一些肢体放松

操,使得学生处于身心放松状态,从而全身心进入一种放松、温暖的

情绪状态,为心理辅导活动课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趣味性

要从情境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趣味性这一方面要

考虑年龄要求,不同年龄段的辅导对象会有不同的趣味要求,比如,

在面对小学生的《学会赞美别人》这一节活动辅导课之前播放《蜗牛

与黄鹂鸟》,让同学们竞猜歌曲名,就可以营造课堂的活跃欢快的氛

围。

3.主体性

“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需求和动机,用以促进自己的成长

和提高,而且每个人都有一种解决自身问题的潜能,即便是心理

适应不良的人也同样如此。” ——罗杰斯

学生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主体,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几个关键性因素:

第一、角色的承担。心理辅导活动课强调体验性学习,因此一个

成功的辅导活动设计,必须提供一系列的角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

过程中认知情感以及行为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比如《学会赞美别

人》这一节课中,要求同学们参与到优点卡片的制作和优点树的描画

中可以更好的帮助他们体会到赞美的力量。

第二、活动环节的设计。 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妥善安排各活

动或情境之间的次序,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以突出整体效果的衔接。

在《学会赞美别人》这一节课中设计竞猜歌名,制作优点卡片,互贴

优点卡等一系列的活动,力图更好的为“赞美别人”这一主旨服务。

第三、重引导,不重教导。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指导老师能做的就

是引发领悟,助人自助,他们扮演的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反馈者

的角色。苏格拉底曾说:老师好比是媒婆和产婆,前者是帮助未婚男

女穿针引线,后者是帮助孕妇顺利生产。但是,媒婆绝对不能代替当

事人去谈情说爱,产婆更是无法代替孕妇生下孩子。因此,在辅导课

中,辅导老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指示性手段只能最低限度的

使用,力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比如《学会赞美别人》的

课堂上,辅导者问学生了解哪些必要的辅导技巧。学生若是答不出,

老师可以现场做出几种不同的赞美方式,让学生在观看和对比中,总

结出赞美必备的技巧。

需要强调的是,在引导中辅导者要注意运用两个重要的辅导技

巧:重述和具体化。

所谓重述就是教师以另一种表达方式来澄清或确认学生传达的

信息,以表示教师对学生的专注态度。重述有三点注意点:重述的语

气不宜过于肯定,要保留适度的弹性;重述力求精炼,不宜过长;重

述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表述,而不是中断表述。所谓具体化,就是辅

导者要善于引导,避免学生笼统抽象或是漫无目的的陈述。具体来说,

就是辅导者要引导学生说清具体经历,具体表现和具体感受,但是在

在这种引导的过程中,辅导者千万不能连续发问,要给学生时间,对

学生的回答要基于肯定和鼓励。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它以他助——互助——

自助为机制,在真诚、理解、接纳、和鼓励的态度面前,“他们开始

抛弃那用来应付生活的伪装,力图发现某中更本质、更接近它真正自

己的东西,开始能真诚面对与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罗杰斯)。

4.互动性

“班级团体辅导借着团体互动,协助学生重新评估自己的思

想、情感和行为,调整认知和增进适应能力,以预防或解决问题

并激发学生的潜能。” ——李坤崇

互动的前提是参与,正如杜威说:思想、观念,不可能以观念形

式从一人传给另一人。因此团体心理辅导教师应当尽量让每一个学生

积极参与,让每一个人有话可说,让每一个人都想说话。达到这种目

的的基本方法就是改变座位的排列组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比

如在《学会赞美别人》的课堂上,要求学生制作邻座的优点卡片并且

将优点卡片贴到邻座的身上,这种肢体的互动可以更好的拉近心理距

离,达到良好的心理辅导效果。

5.和谐性

“辅导的成功并非依赖辅导者技巧的高低,而依赖于辅导者是

否具有某种态度。” ——-罗杰斯 因此,在辅导活动课中,辅导者应当着重营造和谐平等的氛围。

遵守“重氛围,不重理性探讨的完美”这一要求。

营造坦诚、信任、和谐的团体氛围,是辅导教师最重要的责任,

最主要的任务,最高超的技能,也是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最基本的活动

环节。这就要求辅导教师必须具备三种人格特质,真诚——关注——

共情。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或是非语言的信息传递尊重、接纳学

生的基本态度:平行面对学生,保持视线接触,采取开放姿势,微微

倾向学生,面带微笑保持轻松,注意声调语气。

在营造气氛方面辅导者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1.应该了解这节课需要营造怎样的气氛。比如,在上《学会赞美

别人》这一节课的时候,可设计活泼、欢快的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心

理课的温暖与教师的激情;用画画、制作卡片帮助学生表达内心真实

的感受。这样学生就容易进入对课程主题内容的追忆深思,容易打动

学生的心灵。

2.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营造课堂气氛的能力。心理辅导课上的气氛渲染与营造,教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上当气氛有些沉重的时候,老师可以适当讲点笑话,缓解课堂气氛;在气氛过于活跃接近失控的时候,老师则要尽快将学生的情绪平静下来。

3.教师应该准备和掌握一定的调节和控制课堂的技巧。 比如,在上《学会赞美别人》时,要求某位同学夸夸自己的同桌,她说:“她喜欢打小报告,长得胖胖的”这种不是赞美的甚至带点攻击性的语言,很容易影响课堂的秩序,老师就必须尽快引导发言学生弄清什么才是真正的赞美,更必须尽快恢复课堂气氛。

6.鼓励性

“顺其所思,予其所需,同期所感,引其所动,投其所好,扬其所长,助其所为,促其所成。”——张日升

辅导者要做到“重真话,不重有无错话”。辅导教师要放下严肃的德育标准,给学生以真心诚意的笑容和鼓励,是每个学生可以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不追究发言内容的错误,只注意解决问题解决的方向。

心理辅导是一门沟通心灵的艺术,当辅导者怀着一颗充满爱的心灵,并掌握适当的辅导技巧,那么必然可以上好一堂心理辅导课,必然能够“长生不老”。

行为主义技术

1.操作性技术(习惯养成)

• 操作性技术主要处理与有条纹肌肉和骨骼系统有关的自发性行为。如走路、谈话、工作、学习等。

• 正强化 负强化 消退 惩罚

差别增强法:强化和消退结合

反应塑形法:出现近似目标行动奖励

分解法:小步渐进

2.反应性技术(大力改变)

• 反应性行为通常是与反射性反应和非自主性行为有关的,例如内分泌、焦虑、性冲动和不随意肌肉的活动,包括流涎、眨眼和抽筋等。

• 反制约:新制约代替旧制约

系统脱敏法、满灌疗法

3.综合性技术(温和修正)

• 自我管理与引导:自我订约、自我监控、自我酬赏

• 示范法(观察学习、模仿学习):现场示范、象征性示范、多重示范

• 多模式治疗法:BASICID 认知图,确保人格的每一方面都受到明显与系统化的注意处理。全面性的治疗包括:矫正非理性的信念、偏差行为、不愉快的感觉、困扰的形象、压力关系、负面的感官知觉和可能的生化失衡。长期性的

改变被认为是各种策略与战术并用的结果。


相关内容

  • 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
  • 作者:石文山陈家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02期 随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近年来正逐渐成为许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相应于这种教育实践的进展,在教育理论界,论述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论文也开始出现,有的研究者甚至主张 ...

  • 关于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师资再教育的重要性
  • 关于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师资再教育的重要性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为了适应社会激剧变化.飞速发展和人才成长的需要,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 ...

  • 学校安全工作从"心"开始
  • 摘要: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学校安全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构建学校安全工作从"心"开始的工作新模式.厦门市金尚中学主要措施是:开设心理课程.成立心理中心:家.校.社三位一体,丰富安全工作:设立心理委员,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构建校园危机预警系统,变"被动式"安 ...

  • [考察报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考察报告
  • [考察报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考察报告 桐城市心理健康教育考察组 二oo五年三月 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在校园生活中也日益凸显出来.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市亟待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为此,市委. ...

  • 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 关注心灵,打造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 --潍坊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汇报材料 XXX学校成立于2009年9月,占地面积59.2亩,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制.民办小学,现有33个教学班,1320名学生. 自建校初学校就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并建立了心理辅导室,通过关注学生 ...

  • 论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
  • 第9期2006年9月 No.9Sep.2006中国教育学刊 JournaloftheChineseSocietyofEducation 论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 任其平* [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安庆 246011]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发展取向的功能和适应取向的功能.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 ...

  • 论心理素质教育的家校合作
  • 摘要:心理素质教育应发挥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合力.要发挥学校 和家庭的教育合力,必须充分认识 家校合作的意义,开辟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有效 途径.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4-0102-02 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和心理问题的产生都可以从家庭 ...

  • 浅谈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对策
  • 浅谈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对策 摘 要:职业学校的学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这部分学生大多数是在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心理问题突显,有着及其特殊的心理特征,容易产生困惑,发生心理冲突.本文从职校生的各类矛盾心理出发,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矛盾心理,然后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这些矛盾心 ...

  • 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 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提要: 学生是极其复杂的有机体,是生理和心理的统一体.学生的身和心是相互影响的,相互作用的,随着精神活动的不断丰富和提高,学生对学习.家庭.人际交往等许许多多的心理问题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心理矛盾.情绪紧张.忧愁苦闷等,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因此,学校对于学生保持心理健康.预防心 ...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自评报告
  • 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自 评 报 告 ?学创办于1987年,由最初的牛棚学校发展为现在的省一级示范学校,现校园占地面积160亩,建筑面积超过42000平方米.校园环 境优美.整洁.幽雅.现有教学班81个,学生人数4800多名,教职工人数321名,教师平均年龄为32岁,是一支年轻.活力.进取.和谐的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