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形的魅力》
课 时:1课时
领域: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形的概念及分类,感受不同形组合在一起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2. 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采用绘画和剪贴等不同形式,将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组合成各种画
面。
3.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表现,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教学重点:
启发引导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将各种形组合成一幅美丽的图画,锻炼学生的动手
和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将各种形状组合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教具准备:课件、卡纸、剪刀、胶水。
学具准备:卡纸、剪刀、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 请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剪出或画出自己熟知的形状。
2. 启发学生将这些平面形状分类。(哪些是规则的,哪些是不规则的。)
3. 并说出自己对这些形状的感受。
几何形是指:轮廓线呈现规则的形状。
几何直线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特点:安定有秩序。
几何曲线形:鸡心形、圆形、椭圆形等,特点:自由、整齐有序。
不规则形是指:轮廓线呈现自由形式的形状。
自由直线形:指不安定有动感的形状。
自由曲线形:指优美而自由的各种形状。
二、新授阶段:
1. 《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找规律)
2. 展示各种形状。
师:请找一找他们有什么规律?(生讨论)出示课件图片,哪些是规则形?哪些是不规则形?
进一步认识和区别规则形和不规则形。
规则
规则 规则
不规则 不规则 规则 不规则 师小结:形式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
形的分类: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
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
形的特点:有规则 无规则
三、 拓展阶段:
1.先欣赏图片,(形状组合的绘画)学生自己观察思考,规则形组合在一起是什么感觉?不
规则形又是什么感觉?如果两种组合在画面上呢?
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
师小结: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绘画)
2.制作步骤(教师 示范)
四、创作阶段:
1.将自己喜欢的形状进行组合设计、制作一幅画。
2. 学生练习,
3. 教师巡回辅导。
五. 作品展示:
1. 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 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 课后拓展:
思考:利用各种形状可以制作装饰相框。
第二课 《形体的组合》
课 时:1课时
领域:(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
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 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纸盒雕塑创作。
并从活动中体会乐趣。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
认识形体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
教具准备:各种废弃的盒子、胶水、剪刀、课件、正方形、正方体。
学具准备:各种废弃的盒子、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教师展示手中所拿的正方体和正方形,提问学生他们的区别。
教师出示课题《形体的组合》
二、 新授阶段:
1.出示实物正方体,让学生自己探索形体的特点(形体是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它分为:自然形体和几何形体)在此同时出示自然形体和几何形体,让学生区别,并找出自然形体和几何形体的特点。
自然形体是自然形成的,几何形体是人工制造的。
2. 出示形体组合的建筑和雕塑,找找形体组合的特点。(学生小组讨论)
师小结:形体是建筑、雕塑基本结构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体:人工制造的有三角体、圆锥、圆柱等。
自然形体:自然存在和自然形成的。
三、 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 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 示范)
四、 学生创作:
1.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要美观牢固。
2.学生练习,
3.教师巡回辅导。
五、 作品展示:
1. 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 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小组代表,不限制人)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课后拓展:
思考:用立体形状还可以组合制作标志。还可以制作盛东西用的漂亮盒子。
第三课 《抽象雕塑》
课 时:1课时
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书抽象的雕塑。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
认识抽象雕塑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
教具准备:卡纸、各种废弃的盒子、胶水、课件、剪刀。
学具准备:卡纸、各种废弃的盒子、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1.欣赏抽象雕塑和写实雕塑,让生找出它们两种雕塑的不同。
2.导入课题:《抽象雕塑》
二、 发展阶段:
1.抽象的特点:几何形体、不规则形体。
2、《抽象雕塑》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欣赏雕塑作品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学生讨论) 生答:略
师小结:想象空间很大,抽象雕塑基本结构由几何形体构成(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还有不规则的形体构成。
三、 拓展阶段:
1. 怎样运用各种几何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 示范)
四、 创作阶段:
1. 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2. 学生练习。
3. 教师巡回辅导。
五、 作品展示:
1. 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 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
3. 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 教学延伸与拓展:
思考:抽象雕塑作品可以运用在那些地方、环境中。观察、收集厦门市有那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
第四课 《多样与统一》
课 时:2课时
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讨论艺术家的静物写生作品,了解艺术设计中常见的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2.了解多样与统一在美术设计、创作中的作用,运用写生使学生掌握艺术创作中的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3.引导学生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摆放一组静物,并进行简单的写生
教学重点:
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静物的摆放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
教具准备:瓷罐、水果,蔬菜等,课件。
学具准备:铅笔 、橡皮、彩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1. 欣赏一组静物的变化
师问:看了这些变化,有什么想法吗?为什么?
生答:
2.导入课题:《多样与统一》
二. 新授阶段:
1.学习知识窗内容:
三个苹果的例子
2、学生活动:把老师准备的实物进行组合(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怎样才比较美观又舒服。
知识窗:三个苹果排列在一条水平线上,构图缺少变化,画面显得呆板。
三个苹果排成等腰三角形,画面虽然有所变化,但不活泼。
三个苹果,一个安排在左边,另两个安排在右边,画面多样而统一显得活泼。
3、欣赏范画实例
画家是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三. 拓展阶段:
1. 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完成一幅静物写生
3.绘画步骤(教师 示范)
(1)、摆好静物
(2)、先观察静物
(3)、找出最高点、最底点、左右两侧的界线形成一个三角形
(4)、用铅笔从前至后逐个描画
四. 学生作业:
1. 作业要求:完成一组静物写生
2. 学生练习,
3. 教师巡回辅导。
五. 作品展示:
1. 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 学生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 课后拓展:用卡纸或彩纸设计制作多样与统一的剪贴画。
第五课 《静物写生》
课 时:2课时
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写生的意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及重要性。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掌握写生的方法,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
3. 体会写生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写生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线描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写生的构图知识,学会线描的表现方法。
教具准备:盆花、水果、素描纸、铅笔、橡皮、课件。
学具准备:铅笔、橡皮、取景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1.欣赏一组照片(感受照相取景)师
问:哪一张看上去舒服又漂亮,为什么?
2.导入课题:《静物写生》
二、 发展阶段:
1.什么是静物画
静物画是西方绘画中的一个门类。
它指以日常生活中无生命的物体为主要描绘对象,也就是说从概念的意义上,
西方的静物画与动物画只在极小的范围内有一定的重合现象。
2.欣赏一组静物写生画
师问:这幅画的特点、构图,(依照上节课的多样与统一,寻找特点)(学生自己讨论)
3. 观察静物的组成结构,高低大小、前后左右等。
三、拓展阶段:
1. 写生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师小结:写生对象的真实性
2. 如何用线条表现静物?(学生讨论)师小结: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等特点,来描绘写生对象(师示范)
3.制作步骤:
(1)用取景框构图
(2)在画纸上定好写生对象位置(高和宽)
(3)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描绘
(4)仔细描绘,做到统一有序
四. 创作阶段:
完成一幅静物写生,注意构图,步骤与方法。 学生练习, 教师巡回辅导。
五. 作品展示: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 课后拓展:
多练习线描,在静物写生的基础上,可进行风景写生。锻炼自己仔细观察生活的能力。 讲一个科学家认真观察生活的故事。
第六课 《喜怒哀乐》
课 时:1课时
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的:
1. 通过写生,掌握基本的人物头像造型,学会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及美术表现方法。
2. 学生能够理解心情与表情的关系,并掌握美术语言的表达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之情,提高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掌握喜、怒、哀、乐表情的特征及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喜、怒、哀、乐表情特征进行大胆想象表现
教具准备:课件、铅笔、橡皮、纸。
学具准备:铅笔、橡皮、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 创设情景,(教师以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上课时的心情感受)。
2. 欣赏喜怒哀乐的五官特征。(学生自己讨论)
师小结: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
画人哭:眉掉眼垂泪下落
画人怒:立眉瞪眼牙紧咬
画人愁:皱眉缩眼嘴角掉
3. 体验色彩情感性:
出示课件,请学生在色卡中或水彩笔中选出分别能体现喜悦、愤怒、悲伤、欢乐等心情的色彩。
请同学们说一说所选颜色表现心情的理由。
出示课题:喜怒哀乐
二、新授阶段:
1. 做游戏,展示不同的表情。(学生上台演示)
2. 请同学们根据不同的表情进行成与交流。
三、拓展阶段:
心情与颜色的表现
有什么颜色表现什么心情表情特征。
四、创作阶段:
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喜怒哀乐,自己选一种表情进行绘画表现。
五、作品点评:
让学生互相点评作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评价。
五、收拾整理:
收拾整理桌面。
六、
1. 回家后可以对自己的长辈进行人物表情写生。
第七课 《夸张的脸》
课 时:2课时
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 采用揉、压、捏等技法进行简单地泥塑,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学会夸张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张奇特的脸,提高立体造型能力,体验造型的乐趣。
2. 尝试运用捏、搓、揉、压等不同立体造型方法,塑造一个夸张的脸部造型。
3. 体会绘画夸张,泥塑造型的乐趣,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泥塑浮雕的基本方法,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创造出有个性化的人物夸张脸。
教学难点: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自己对夸张的脸不同变化的特殊理解。五官的夸张变形以及捏、搓、揉等方法的实际应用,塑造出一张奇特的脸。
教具准备:课件,绘画工具。
学具准备:橡皮泥、绘画纸张、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 欣赏国外人图像及夸张后的头像,让生说出区别,运用了什么手法,引出课题《夸张的脸》
二、新授阶段:
1. 欣赏各种运用了夸张手法的脸的绘画作品,分析每张作品是如何运用夸张的,(学生自己讨论)
2. 总结夸张的方法与好处
方法:缩小夸张 扩大夸张
好处:夸张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重要手段,运用夸张这一手法,可以使作品感染力更强,主题更加突出。
3. 玩游戏:依次请同学上台表演夸张的脸(表情)教师一起与同学欣赏,让学生们感受不同表情的特征。
4. 学生与教师讨论如何对脸部进行夸张
(1)出示一张生气的表情,让学生讨论怎样进行夸张,是艺术效果更强。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眼睛瞪的更大、咬牙切齿、头发立.........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授级在黑板上绘画出脸。
5. 技法指导:学生用橡皮泥制作各种形状,并总结使用橡皮泥的方法。(揉、捏、搓、压等等)
6. 教师制作一张夸张的脸,引导学生讲出制作的过程与方法。
三、创作阶段:用橡皮泥制作或绘画一张夸张又奇特的脸。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品展示:
1. 将作品摆放在前面的展示桌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欣赏。
2. 请学生当评委,评选出自己喜欢又奇特的脸的造型,并说说理由。
五、收拾与整理:收拾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六、课后拓展:欣赏不同材料制作的夸张的脸(绘画、粘贴等方法制作的脸)鼓励学生回家用其他材料制作一张夸张的脸。
第八课 《十二生肖》
课 时:2课时
领域:(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活动,掌握用纸造型的方法,能生动的粘贴生肖造型,了解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 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爱美情操和创造美的能力。
2.从制作十二生肖的过程中,学习变形、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橡皮泥或卡纸粘贴等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生肖造型。
教学难点:掌握卡纸造型或橡皮泥造型的技巧,粘贴平整牢固。
教具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故事等。
学具准备:彩纸、彩泥、手工工具、胶水、橡皮泥。收集生肖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谜语引出课题,一人有一个,全国有几个,准确一计算,只有十二个。谜底:十二生肖
二、新授阶段:
1. 十二生肖对中国来说有什么意义?师问,学生讨论并回答。
2. 十二生肖是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在民间世代相传,它又称”十二属相”是我国用来计算年龄用的方法。
3. 同学们对十二生肖有哪些认识和了解呢?各抒己见(师生互动)
十二生肖的顺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4. 同学们喜欢十二生肖中的那种动物,并说说理由。
5. 学生共同欣赏收集到的生肖图片,师并提问学生用什么形式可以表现十二生肖?
6. 学生欣赏现实中的动物、泥塑、剪纸、的不同,问生发现了什么,说出不同。
7. 对比三种泥塑表现的手法:拟人、夸张、写实。学生讨论,探索方法。
三、创作阶段:生制作十二生肖(剪贴、泥塑橡皮泥)二者选一,创作自己喜欢的生肖造型。 教师四下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示:学生创作快完成时,提示学生所用方法的感受,并谈一谈。
五、收拾整理:收拾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六、课后拓展:可以制作十二生肖图表,也可用剪纸的形式表现十二生肖。
第九课 《学画山水画》
课 时:2课时
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2. 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表现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
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水画构图。
教具、学具准备:文房四宝,山水画技法课件,中国画颜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欣赏导入,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历代著名山水画,初步了解我国山水悠久的历史及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与西洋画中的风景画做比较,强调中国画意境及诗书画的一体。引导欣赏感知中国画中的三远:高远。深远。平远。
揭题:学画山水画
二、新授阶段:
1、法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思考:A 造型特点 B 技巧运用 C 表现手法 D 感受。
D 如何表现。绘画步骤等。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中国画材料,工具进行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水墨交融的笔墨情趣。
3、师生共创;请生简述自己做画步骤,方法,师师范步骤,技法。讲授示范表现山水画技法A 皴法B 披麻皴 C 斧劈皴 D 点苔。讲解师范在造型中线条的运用,笔墨的技巧等等。
4、欣赏中国画其他技法点津。
5、小结作画步骤。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技法的练习,试创作。师巡视指导。
三、引导创作
1、欣赏课本范图及其他学生的优秀山水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小组讨论创作想法,交流练习过程中的一点成功之处,集思广益。
3、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及表现形式,师及时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引导并强调构图及笔墨的用法。水墨的焦浓重淡轻干湿等等。
四、学生创作
1.以线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块面墨色与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山水画。
2.师巡视。提醒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技法。注意构图,处理远近关系等。
3.帮助个别后进学生的造型创作。
五、作品展评:
生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师点评优秀作业,小结本科重、难点。
六、收拾整理:收拾整理好桌面,将笔洗、墨盘、毛笔洗干净,晾干。毛毡叠好,绘画晾干后卷起来。
七、课后拓展
1. 通过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色,体现创造的乐趣。
2. 利用网络欣赏更多的中国画名作,了解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
第十课 《 风的魅力》
课 时:2课时
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认识风能。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加工成风力玩具。
3. 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风能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利用风能,制作风力玩具。
教学难点:
如何将风能的运用与纸玩具相结合。
教具准备:
风筝欣赏图片数张,风筝的简史介绍,风筝的简单玩法。
学具准备:
查找风能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制作风筝的各种纸张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 引导学生什么是风,什么是风能?举例说明。
2. 引导学生说说风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和坏处,(风能发电、风车的利用........)
3. 师引导学生说说风筝的简史。
二、新授阶段:
(1)风筝简史
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
传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这些说明,中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
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
到了宋朝,风筝已有很大发展,品种增加,性能提高与人民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如“武林;日事”中记有/少年郎竞放纸鸯,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线绝者为负/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百子图”中也都有放风筝的场面。明朝画家徐渭写过很多与风筝有关的诗,如“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鸯。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春天。”又如:“我亦曾经放鹞喜,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到了清朝,玩风筝之风更盛。传说慈禧叫大监跑到天津找“风筝魏”给他扎过一个“寿星老骑仙鹤”风筝玩。现在故宫里还藏着三只傅仪玩过的大风筝。
从唐宋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先是朝鲜、日本、马来亚等东南亚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最后在美国由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
因此,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引导学生说说风筝的玩法:
(2)中国风筝的玩法:
《全唐文》“纸鸢赋”中说:“代有游童,乐事未工„„·动息乎丝纶之际,竹工乎掌握之中。”可见玩风筝之妙趣。中国风筝的玩法很多。
1. 斗风筝:宋朝已有“以相勾引„„线绝者为负。”后己失传,现只有广东、西藏几处尚存。
2. 装响器:从唐开始,风筝响器可分三类:弦、哨、打击。
3. “送饭”(叫“碰”):是一种靠风力把物品沿风筝线送上天的装置。到达顶端后与预先拴好的“横棍”相撞,风翼折起,自动沿线滑下来。有的还可以在下面自动张开又飞上去,叫做“来回碰”,或“来回饭”。
4. 挂灯:把带着灯的风筝放上夜空,十分美丽。在唐已盛行,但后因引起火灾而被禁,现有电池灯可用,十分安全。
5. 操纵:北京的鹰风筝可以通过放风筝人的巧妙操纵,使其在空中盘旋,谓之“打盘儿”。通过操纵也可使龙头蜈蚣在空中摇头摆尾,像“活龙”一样。 近代的双线操纵风筝可以在空绘出各种图形,更是令人眼花镣乱。
(3)欣赏风筝的图片:
引导学生欣赏风筝的图片,从风筝的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描述。
(4)引导学生说说人类是怎样利用风能及其原理为人类造福。(风能发电机、滑翔机、降落伞„„
(5)引导学生在了解生活中风能运用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交流自己对风能纸玩具的设想„„(纸蜻蜓、风车、飞机„„)
(6)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技法点击:
a. 先将竹条绑扎成“十”字形。
b. 然后用两根竹条做斜杆,用薄纸蒙在骨架上。
c. 用一根线在横杆与竖杆的交点上,另一根栓在下端。
三、创作阶段:学生动手制作风能玩具或风筝,师巡视指导。要求在制作完作品后,通过材
料颜色的搭配、涂色等方法进行美化和装饰。
四、作品展评:评价、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展示交流他们的作品,从构思、设计、美化的某个亮点进行评价和交流。
五、收拾整理:收拾整理自己的桌面和垃圾。
六、课后延伸:利用放学或活动的时间进行风筝、玩具的放飞和比赛。
第11课 《微观世界》
课 时:1课时
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了解,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省视、探究事物的另一构造世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2、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自由表达自己领略到的微观世界画面,体验观察与绘画的乐趣
3、提高学生对抽象美的认识和熏陶
教学重点:
对微观事物的细致观察与表现
教学难点:
微观世界的表现
教具准备:放大镜、可观察的动植物图片及实物。
学具准备:放大镜、动植物实物、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多媒体欣赏几种海洋与陆地的动、植物(如:海星、海螺、多种植物的根、茎及昆虫等)在不同生存环境中的生活情境,观察它们外在的形状、颜色和质感
二、新授阶段:
欣赏与比较的几种方法
由远到近的观察对比方法:
(1)海星外在的整体形状是多角形刺状
(2)局部观察时面部凹凸有致。
剖面观察法:
(1)通过线条的粗细、蔬密、曲直组织,能表达出微观物体的运动态势。
(2) 以点的大小为排列基数,通过运动轨迹来体现形象的节奏感。
(3)运用色彩要素体现各种不同的色彩倾向或冷暖变化,使学生懂得色彩能传递人们的思想感情。
(4)注入自身的情感,更能创造出美丽丰富的微观世界,并从美的角度进行塑造,使其更具艺术性。
三、创作阶段:
根据所观察的对象,用笔把见到的微观世界描绘下来。
四、作品展示:
1、作品让学生通过教学多媒体开展自评、互评与师评活动
2、谈运用哪些奇思妙想与作画方式来完成作业?
3、通过微观世界的观察与描绘你们有何收获?
五、课后拓展:
通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想象相结合,鼓励学生运用点、线、面和色彩方法来组织表现许多抽象作品,描绘出更多的微观世界画幅。
第12课 《会亮的玩具》
课 时:3课时
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用电发光的原理。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加工成会亮的玩具。
3、通过制作会亮的玩具,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进行灯泡发光原理的解说,并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结合灯泡发光原理的电路知识制作“会亮的玩具”的设计图和实物模型。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灯泡发光原理及各种发光源,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会亮的玩具。 教具准备:课件、废弃纸盒、玻璃瓶、蜡烛、废电池、灯泡、电线、胶布。
学具准备:废弃纸盒、玻璃瓶、蜡烛。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直接导入,出示课题《会亮的玩具》
教师给学生讲解电路图,利用废电池、灯泡、电线、胶布进行示范。
在示范过程中与学生一块探究方法,之后这个留着学生回家制作。接下来问生:还有哪些物品可以制作“会亮的玩具”,与生共同探究。
引出蜡烛制作会亮的玩具。
二、新授阶段:
欣赏学生制作的会亮的玩具的优秀作品,并让学生在其中找方法。(学生小组讨论)后分享方法。
师生共同探索如何装饰制作会亮的玩具造型。
师示范制作,与生共同探究方法。
三、创作阶段:生利用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制作会亮的玩具,教师四下巡视指导。
四、收拾整理:收拾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五、课后拓展:运用电线、灯泡、电池等各种材料制作会亮的玩具。
第13课 《电脑美术》
课 时:1课时
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wondows 画图板中各种工具的综合使用。
2. 使用菜单中的复制粘贴工具,创作出对称轴的图形,并添加背景。
3. 用wondows 画图板绘制对称图案,感受电脑绘画使用便捷,有趣的特点。探索电脑美术学习的多样表现形式。
教学重点:学习wondows 画图制作形式多样的对称图案。
教学难点:多样工具表现多种样式的图案。
教具准备:电脑演示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做好学生进微机教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安排好每位同学的座位及上机电脑,确保电脑能正常运行。教育学生要爱护公用物品及教师的各种设施。
二、导入阶段:欣赏观察剪纸和电脑绘图的不同之处及相同点,出示作品。
生答:这两幅作品的相同点都是对称图形。
不同点呢?师:电脑绘画比较快捷,剪纸比较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电脑美术》,出示课题。
三、新授阶段:
1. 教师示范明确用法,学生练习。
2. 学生上台操作演示,(2-3位学生)
3. 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会的演示,让学生对复制、粘贴、绘画工具等工工具更加了解,更加认识明白。
4. 作品联系生活
师: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用到了电脑绘画设计,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这几幅图,谈谈你的发现。
课件出示:衣服纹样图案,让学生了解电脑美术与生活密切相关。
四、创作阶段:
赏析作品,完成创作。
课件出示:赏析课本上的螃蟹绘图。
师:请同学们欣赏讨论一下这件作品是如何完成的。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发挥,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进行电脑绘图,相信你们回创作出精美的作品,在创作之前老师提几个要求:
1. 注意创作的基本步骤。
2. 多尝试编辑菜单上的选项运用。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品展评: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请你们彼此参观参观彼此的作品,选出最喜欢的几幅作品,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并从中评出最佳设计奖、最佳色彩搭配奖,获奖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设计构思或意图,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并糖糖这节课的收获。
六、课后拓展:
七、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运用拉伸扭曲等工具,进行变化,绘画,创作出更加精美的作品,是画面更加丰富。
第十四课 《旅游节》
课 时:2课时
领域:(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为本小组将要设计的“旅游节”定一个主题。
2. 根据主题,每个小组完成一组能够反映当地风貌的“旅游节”宣传资料。
3. 增进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当地旅游资源的表现(图、文资料)
教学难点:
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设计当地旅游线路图。
教学准备:
学生调查当地旅游资源,收集当地地图以及收集相应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师:同学们到过什么地方旅游过,生:略,(我们济南长清有哪些旅游景点)
欣赏图片:(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图片)提问生旅游景点的位置及特色。
二、新授阶段:师:今天我们就为旅游景点设计宣传报,(假如明天就是旅游节)
师:同学们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表现旅游景点吗?
共同欣赏风景图片、线路图片、宣传海报、宣传小册子等范例,让学生自己讨论,找出其中的几种方法,观察范例,了解各种创作方法,启发学生创作思路。
三、创作阶段:
教师引领学生认识长清区路线图,了解景点的所在地,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进行比赛。(五年级全班18人,六人一小组正好)
运用教师准备得四幅长清或济南旅游景点的图片,参考教材上的青岛旅游资源图和着轻柔的音乐进行长清区或济南市的旅游景点图的制作。
比比哪个小组做的有创意,吸引人们的眼球。
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作品点评:每组派一位小导游,对本组的旅游线路图作介绍,让学生们互相评价,教师在一旁给予评价建议。
五、收拾整理:收拾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六、课后拓展:可以试着用其他方法制作“旅游节”的介绍。(如:卡片、海报等)
第十五课 《舞台布景》
课 时:2课时
领域:(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舞台美术设计的基本内容与方法,感受舞台美术所带来的综合艺术效果。
2. 尝试设计课本剧的舞台美术场景与道具服饰,并进行排练与演出,提高学生讲艺术设计与大胆实践创造相结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勇于艺术实践的态度,提高学生对艺术表现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对舞台美术的基本了解艺术感受和设计制作。
教学难点:组织开展以舞台美术方式进行排练与演出活动。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铅字笔和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师:同学们喜欢看春节晚会吗?生:喜欢。
一台成功的晚会除了演员精彩的表演外,还有哪些地方比较吸引你?
生:灯光、道具、音响、服装.......
二、新授阶段: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大家说的这些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舞台美术。 (师播放幻灯片,认识舞台美术的概念及包含的内容)
舞台美术是除了演员以外的各种造型因素的统称,又称“舞台布景”,包括:化妆、服装、道具、灯光、音响、布景,这些内容为演出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演出的设计者可谓是幕后英雄,大家想不想当这位幕后英雄?
生:想。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舞台美术的设计,出示课题(舞台布景)
一台成功的晚会离不开舞台的设计,课件舞台美术的重要,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优秀的舞台美术作品,大家边欣赏,边体会其意义和艺术美感,思考舞台实际与表演内容的关系,什么样的舞台适合什么样的晚会场合。
三、创作阶段:
生小组之间讨论舞台设计的方法,先画草图然后再布置舞台。
生小组绘画,教师四下巡视指导。
四、作品点评:生之间点评,小组与小组之间点评,教师在适当时补充评价。
五、收拾整理:收拾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六、课后拓展: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对班级进行布置,节日海报的设计等。
第十六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课 时:1课时
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青铜艺术,了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及其
特色。
2、指导学生学习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3、教育学生热爱和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教学重难点:
了解青铜器的发展,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
教具准备:
各个朝代的青铜器幻灯片,学生搜集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播放幻灯片,初步让学生浏览,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2、让学生来说自己所了解的青铜器及其发展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内容)
3、师: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商带和西周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
二、新授阶段:
1、欣赏教材中的青铜器图例:先让学生看书中的图例以及下面的文字说明。
2、探讨怎样来欣赏,请学生来说说。
3、归纳欣赏的基本方法:
(1)从造型上来欣赏,根据不同用途,青铜器有各种不同的造型。
(2)从纹样上来欣赏,青铜器上常有动物纹、几何纹以及人事活动等图案,反映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
(3)从文字上来欣赏。
4. 根据上面几点欣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艺术
(幻灯片):
夏:乳钉纹爵
商朝的青铜器:1、兽面纹方鼎。2、四羊方尊3、铜纵目面具
西汉时期:长信宫灯
战国时期:1、虎噬鹿青铜器座2、宴乐攻战壶
东汉时期:铜奔马
5. 师出示现代的青铜器,引导学生欣赏,看看与古代的青铜
器又有什么不同。
6. 知识窗: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有的是红铜和合金。
红铜加了锡、铅以后,使铜的熔点降低,硬度加强,因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铜。
7. 让学生讨论要怎样来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三、课后拓展:让生回家后借助网络资源可查中国另外的传统文化艺术,并欣赏,(如:瓷器、玉器等)让生更加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一课 《形的魅力》
课 时:1课时
领域: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形的概念及分类,感受不同形组合在一起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2. 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采用绘画和剪贴等不同形式,将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组合成各种画
面。
3.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表现,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教学重点:
启发引导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将各种形组合成一幅美丽的图画,锻炼学生的动手
和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将各种形状组合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教具准备:课件、卡纸、剪刀、胶水。
学具准备:卡纸、剪刀、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 请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剪出或画出自己熟知的形状。
2. 启发学生将这些平面形状分类。(哪些是规则的,哪些是不规则的。)
3. 并说出自己对这些形状的感受。
几何形是指:轮廓线呈现规则的形状。
几何直线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特点:安定有秩序。
几何曲线形:鸡心形、圆形、椭圆形等,特点:自由、整齐有序。
不规则形是指:轮廓线呈现自由形式的形状。
自由直线形:指不安定有动感的形状。
自由曲线形:指优美而自由的各种形状。
二、新授阶段:
1. 《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找规律)
2. 展示各种形状。
师:请找一找他们有什么规律?(生讨论)出示课件图片,哪些是规则形?哪些是不规则形?
进一步认识和区别规则形和不规则形。
规则
规则 规则
不规则 不规则 规则 不规则 师小结:形式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
形的分类: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
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
形的特点:有规则 无规则
三、 拓展阶段:
1.先欣赏图片,(形状组合的绘画)学生自己观察思考,规则形组合在一起是什么感觉?不
规则形又是什么感觉?如果两种组合在画面上呢?
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
师小结: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绘画)
2.制作步骤(教师 示范)
四、创作阶段:
1.将自己喜欢的形状进行组合设计、制作一幅画。
2. 学生练习,
3. 教师巡回辅导。
五. 作品展示:
1. 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 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 课后拓展:
思考:利用各种形状可以制作装饰相框。
第二课 《形体的组合》
课 时:1课时
领域:(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
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 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纸盒雕塑创作。
并从活动中体会乐趣。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
认识形体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
教具准备:各种废弃的盒子、胶水、剪刀、课件、正方形、正方体。
学具准备:各种废弃的盒子、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教师展示手中所拿的正方体和正方形,提问学生他们的区别。
教师出示课题《形体的组合》
二、 新授阶段:
1.出示实物正方体,让学生自己探索形体的特点(形体是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它分为:自然形体和几何形体)在此同时出示自然形体和几何形体,让学生区别,并找出自然形体和几何形体的特点。
自然形体是自然形成的,几何形体是人工制造的。
2. 出示形体组合的建筑和雕塑,找找形体组合的特点。(学生小组讨论)
师小结:形体是建筑、雕塑基本结构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体:人工制造的有三角体、圆锥、圆柱等。
自然形体:自然存在和自然形成的。
三、 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 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 示范)
四、 学生创作:
1.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要美观牢固。
2.学生练习,
3.教师巡回辅导。
五、 作品展示:
1. 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 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小组代表,不限制人)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课后拓展:
思考:用立体形状还可以组合制作标志。还可以制作盛东西用的漂亮盒子。
第三课 《抽象雕塑》
课 时:1课时
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书抽象的雕塑。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
认识抽象雕塑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
教具准备:卡纸、各种废弃的盒子、胶水、课件、剪刀。
学具准备:卡纸、各种废弃的盒子、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1.欣赏抽象雕塑和写实雕塑,让生找出它们两种雕塑的不同。
2.导入课题:《抽象雕塑》
二、 发展阶段:
1.抽象的特点:几何形体、不规则形体。
2、《抽象雕塑》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欣赏雕塑作品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学生讨论) 生答:略
师小结:想象空间很大,抽象雕塑基本结构由几何形体构成(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还有不规则的形体构成。
三、 拓展阶段:
1. 怎样运用各种几何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 示范)
四、 创作阶段:
1. 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2. 学生练习。
3. 教师巡回辅导。
五、 作品展示:
1. 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 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
3. 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 教学延伸与拓展:
思考:抽象雕塑作品可以运用在那些地方、环境中。观察、收集厦门市有那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
第四课 《多样与统一》
课 时:2课时
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讨论艺术家的静物写生作品,了解艺术设计中常见的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2.了解多样与统一在美术设计、创作中的作用,运用写生使学生掌握艺术创作中的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3.引导学生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摆放一组静物,并进行简单的写生
教学重点:
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静物的摆放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
教具准备:瓷罐、水果,蔬菜等,课件。
学具准备:铅笔 、橡皮、彩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1. 欣赏一组静物的变化
师问:看了这些变化,有什么想法吗?为什么?
生答:
2.导入课题:《多样与统一》
二. 新授阶段:
1.学习知识窗内容:
三个苹果的例子
2、学生活动:把老师准备的实物进行组合(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怎样才比较美观又舒服。
知识窗:三个苹果排列在一条水平线上,构图缺少变化,画面显得呆板。
三个苹果排成等腰三角形,画面虽然有所变化,但不活泼。
三个苹果,一个安排在左边,另两个安排在右边,画面多样而统一显得活泼。
3、欣赏范画实例
画家是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三. 拓展阶段:
1. 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完成一幅静物写生
3.绘画步骤(教师 示范)
(1)、摆好静物
(2)、先观察静物
(3)、找出最高点、最底点、左右两侧的界线形成一个三角形
(4)、用铅笔从前至后逐个描画
四. 学生作业:
1. 作业要求:完成一组静物写生
2. 学生练习,
3. 教师巡回辅导。
五. 作品展示:
1. 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 学生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 课后拓展:用卡纸或彩纸设计制作多样与统一的剪贴画。
第五课 《静物写生》
课 时:2课时
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写生的意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及重要性。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掌握写生的方法,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
3. 体会写生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写生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线描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写生的构图知识,学会线描的表现方法。
教具准备:盆花、水果、素描纸、铅笔、橡皮、课件。
学具准备:铅笔、橡皮、取景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1.欣赏一组照片(感受照相取景)师
问:哪一张看上去舒服又漂亮,为什么?
2.导入课题:《静物写生》
二、 发展阶段:
1.什么是静物画
静物画是西方绘画中的一个门类。
它指以日常生活中无生命的物体为主要描绘对象,也就是说从概念的意义上,
西方的静物画与动物画只在极小的范围内有一定的重合现象。
2.欣赏一组静物写生画
师问:这幅画的特点、构图,(依照上节课的多样与统一,寻找特点)(学生自己讨论)
3. 观察静物的组成结构,高低大小、前后左右等。
三、拓展阶段:
1. 写生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师小结:写生对象的真实性
2. 如何用线条表现静物?(学生讨论)师小结: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等特点,来描绘写生对象(师示范)
3.制作步骤:
(1)用取景框构图
(2)在画纸上定好写生对象位置(高和宽)
(3)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描绘
(4)仔细描绘,做到统一有序
四. 创作阶段:
完成一幅静物写生,注意构图,步骤与方法。 学生练习, 教师巡回辅导。
五. 作品展示: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 课后拓展:
多练习线描,在静物写生的基础上,可进行风景写生。锻炼自己仔细观察生活的能力。 讲一个科学家认真观察生活的故事。
第六课 《喜怒哀乐》
课 时:1课时
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的:
1. 通过写生,掌握基本的人物头像造型,学会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及美术表现方法。
2. 学生能够理解心情与表情的关系,并掌握美术语言的表达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之情,提高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掌握喜、怒、哀、乐表情的特征及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喜、怒、哀、乐表情特征进行大胆想象表现
教具准备:课件、铅笔、橡皮、纸。
学具准备:铅笔、橡皮、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 创设情景,(教师以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上课时的心情感受)。
2. 欣赏喜怒哀乐的五官特征。(学生自己讨论)
师小结: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
画人哭:眉掉眼垂泪下落
画人怒:立眉瞪眼牙紧咬
画人愁:皱眉缩眼嘴角掉
3. 体验色彩情感性:
出示课件,请学生在色卡中或水彩笔中选出分别能体现喜悦、愤怒、悲伤、欢乐等心情的色彩。
请同学们说一说所选颜色表现心情的理由。
出示课题:喜怒哀乐
二、新授阶段:
1. 做游戏,展示不同的表情。(学生上台演示)
2. 请同学们根据不同的表情进行成与交流。
三、拓展阶段:
心情与颜色的表现
有什么颜色表现什么心情表情特征。
四、创作阶段:
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喜怒哀乐,自己选一种表情进行绘画表现。
五、作品点评:
让学生互相点评作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评价。
五、收拾整理:
收拾整理桌面。
六、
1. 回家后可以对自己的长辈进行人物表情写生。
第七课 《夸张的脸》
课 时:2课时
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 采用揉、压、捏等技法进行简单地泥塑,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学会夸张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张奇特的脸,提高立体造型能力,体验造型的乐趣。
2. 尝试运用捏、搓、揉、压等不同立体造型方法,塑造一个夸张的脸部造型。
3. 体会绘画夸张,泥塑造型的乐趣,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泥塑浮雕的基本方法,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创造出有个性化的人物夸张脸。
教学难点: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自己对夸张的脸不同变化的特殊理解。五官的夸张变形以及捏、搓、揉等方法的实际应用,塑造出一张奇特的脸。
教具准备:课件,绘画工具。
学具准备:橡皮泥、绘画纸张、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 欣赏国外人图像及夸张后的头像,让生说出区别,运用了什么手法,引出课题《夸张的脸》
二、新授阶段:
1. 欣赏各种运用了夸张手法的脸的绘画作品,分析每张作品是如何运用夸张的,(学生自己讨论)
2. 总结夸张的方法与好处
方法:缩小夸张 扩大夸张
好处:夸张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重要手段,运用夸张这一手法,可以使作品感染力更强,主题更加突出。
3. 玩游戏:依次请同学上台表演夸张的脸(表情)教师一起与同学欣赏,让学生们感受不同表情的特征。
4. 学生与教师讨论如何对脸部进行夸张
(1)出示一张生气的表情,让学生讨论怎样进行夸张,是艺术效果更强。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眼睛瞪的更大、咬牙切齿、头发立.........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授级在黑板上绘画出脸。
5. 技法指导:学生用橡皮泥制作各种形状,并总结使用橡皮泥的方法。(揉、捏、搓、压等等)
6. 教师制作一张夸张的脸,引导学生讲出制作的过程与方法。
三、创作阶段:用橡皮泥制作或绘画一张夸张又奇特的脸。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品展示:
1. 将作品摆放在前面的展示桌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欣赏。
2. 请学生当评委,评选出自己喜欢又奇特的脸的造型,并说说理由。
五、收拾与整理:收拾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六、课后拓展:欣赏不同材料制作的夸张的脸(绘画、粘贴等方法制作的脸)鼓励学生回家用其他材料制作一张夸张的脸。
第八课 《十二生肖》
课 时:2课时
领域:(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活动,掌握用纸造型的方法,能生动的粘贴生肖造型,了解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 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爱美情操和创造美的能力。
2.从制作十二生肖的过程中,学习变形、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橡皮泥或卡纸粘贴等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生肖造型。
教学难点:掌握卡纸造型或橡皮泥造型的技巧,粘贴平整牢固。
教具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故事等。
学具准备:彩纸、彩泥、手工工具、胶水、橡皮泥。收集生肖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谜语引出课题,一人有一个,全国有几个,准确一计算,只有十二个。谜底:十二生肖
二、新授阶段:
1. 十二生肖对中国来说有什么意义?师问,学生讨论并回答。
2. 十二生肖是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在民间世代相传,它又称”十二属相”是我国用来计算年龄用的方法。
3. 同学们对十二生肖有哪些认识和了解呢?各抒己见(师生互动)
十二生肖的顺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4. 同学们喜欢十二生肖中的那种动物,并说说理由。
5. 学生共同欣赏收集到的生肖图片,师并提问学生用什么形式可以表现十二生肖?
6. 学生欣赏现实中的动物、泥塑、剪纸、的不同,问生发现了什么,说出不同。
7. 对比三种泥塑表现的手法:拟人、夸张、写实。学生讨论,探索方法。
三、创作阶段:生制作十二生肖(剪贴、泥塑橡皮泥)二者选一,创作自己喜欢的生肖造型。 教师四下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示:学生创作快完成时,提示学生所用方法的感受,并谈一谈。
五、收拾整理:收拾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六、课后拓展:可以制作十二生肖图表,也可用剪纸的形式表现十二生肖。
第九课 《学画山水画》
课 时:2课时
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2. 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表现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
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水画构图。
教具、学具准备:文房四宝,山水画技法课件,中国画颜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欣赏导入,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历代著名山水画,初步了解我国山水悠久的历史及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与西洋画中的风景画做比较,强调中国画意境及诗书画的一体。引导欣赏感知中国画中的三远:高远。深远。平远。
揭题:学画山水画
二、新授阶段:
1、法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思考:A 造型特点 B 技巧运用 C 表现手法 D 感受。
D 如何表现。绘画步骤等。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中国画材料,工具进行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水墨交融的笔墨情趣。
3、师生共创;请生简述自己做画步骤,方法,师师范步骤,技法。讲授示范表现山水画技法A 皴法B 披麻皴 C 斧劈皴 D 点苔。讲解师范在造型中线条的运用,笔墨的技巧等等。
4、欣赏中国画其他技法点津。
5、小结作画步骤。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技法的练习,试创作。师巡视指导。
三、引导创作
1、欣赏课本范图及其他学生的优秀山水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小组讨论创作想法,交流练习过程中的一点成功之处,集思广益。
3、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及表现形式,师及时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引导并强调构图及笔墨的用法。水墨的焦浓重淡轻干湿等等。
四、学生创作
1.以线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块面墨色与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山水画。
2.师巡视。提醒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技法。注意构图,处理远近关系等。
3.帮助个别后进学生的造型创作。
五、作品展评:
生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师点评优秀作业,小结本科重、难点。
六、收拾整理:收拾整理好桌面,将笔洗、墨盘、毛笔洗干净,晾干。毛毡叠好,绘画晾干后卷起来。
七、课后拓展
1. 通过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色,体现创造的乐趣。
2. 利用网络欣赏更多的中国画名作,了解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
第十课 《 风的魅力》
课 时:2课时
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认识风能。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加工成风力玩具。
3. 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风能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利用风能,制作风力玩具。
教学难点:
如何将风能的运用与纸玩具相结合。
教具准备:
风筝欣赏图片数张,风筝的简史介绍,风筝的简单玩法。
学具准备:
查找风能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制作风筝的各种纸张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 引导学生什么是风,什么是风能?举例说明。
2. 引导学生说说风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和坏处,(风能发电、风车的利用........)
3. 师引导学生说说风筝的简史。
二、新授阶段:
(1)风筝简史
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
传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这些说明,中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
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
到了宋朝,风筝已有很大发展,品种增加,性能提高与人民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如“武林;日事”中记有/少年郎竞放纸鸯,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线绝者为负/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百子图”中也都有放风筝的场面。明朝画家徐渭写过很多与风筝有关的诗,如“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鸯。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春天。”又如:“我亦曾经放鹞喜,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到了清朝,玩风筝之风更盛。传说慈禧叫大监跑到天津找“风筝魏”给他扎过一个“寿星老骑仙鹤”风筝玩。现在故宫里还藏着三只傅仪玩过的大风筝。
从唐宋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先是朝鲜、日本、马来亚等东南亚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最后在美国由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
因此,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引导学生说说风筝的玩法:
(2)中国风筝的玩法:
《全唐文》“纸鸢赋”中说:“代有游童,乐事未工„„·动息乎丝纶之际,竹工乎掌握之中。”可见玩风筝之妙趣。中国风筝的玩法很多。
1. 斗风筝:宋朝已有“以相勾引„„线绝者为负。”后己失传,现只有广东、西藏几处尚存。
2. 装响器:从唐开始,风筝响器可分三类:弦、哨、打击。
3. “送饭”(叫“碰”):是一种靠风力把物品沿风筝线送上天的装置。到达顶端后与预先拴好的“横棍”相撞,风翼折起,自动沿线滑下来。有的还可以在下面自动张开又飞上去,叫做“来回碰”,或“来回饭”。
4. 挂灯:把带着灯的风筝放上夜空,十分美丽。在唐已盛行,但后因引起火灾而被禁,现有电池灯可用,十分安全。
5. 操纵:北京的鹰风筝可以通过放风筝人的巧妙操纵,使其在空中盘旋,谓之“打盘儿”。通过操纵也可使龙头蜈蚣在空中摇头摆尾,像“活龙”一样。 近代的双线操纵风筝可以在空绘出各种图形,更是令人眼花镣乱。
(3)欣赏风筝的图片:
引导学生欣赏风筝的图片,从风筝的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描述。
(4)引导学生说说人类是怎样利用风能及其原理为人类造福。(风能发电机、滑翔机、降落伞„„
(5)引导学生在了解生活中风能运用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交流自己对风能纸玩具的设想„„(纸蜻蜓、风车、飞机„„)
(6)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技法点击:
a. 先将竹条绑扎成“十”字形。
b. 然后用两根竹条做斜杆,用薄纸蒙在骨架上。
c. 用一根线在横杆与竖杆的交点上,另一根栓在下端。
三、创作阶段:学生动手制作风能玩具或风筝,师巡视指导。要求在制作完作品后,通过材
料颜色的搭配、涂色等方法进行美化和装饰。
四、作品展评:评价、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展示交流他们的作品,从构思、设计、美化的某个亮点进行评价和交流。
五、收拾整理:收拾整理自己的桌面和垃圾。
六、课后延伸:利用放学或活动的时间进行风筝、玩具的放飞和比赛。
第11课 《微观世界》
课 时:1课时
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了解,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省视、探究事物的另一构造世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2、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自由表达自己领略到的微观世界画面,体验观察与绘画的乐趣
3、提高学生对抽象美的认识和熏陶
教学重点:
对微观事物的细致观察与表现
教学难点:
微观世界的表现
教具准备:放大镜、可观察的动植物图片及实物。
学具准备:放大镜、动植物实物、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多媒体欣赏几种海洋与陆地的动、植物(如:海星、海螺、多种植物的根、茎及昆虫等)在不同生存环境中的生活情境,观察它们外在的形状、颜色和质感
二、新授阶段:
欣赏与比较的几种方法
由远到近的观察对比方法:
(1)海星外在的整体形状是多角形刺状
(2)局部观察时面部凹凸有致。
剖面观察法:
(1)通过线条的粗细、蔬密、曲直组织,能表达出微观物体的运动态势。
(2) 以点的大小为排列基数,通过运动轨迹来体现形象的节奏感。
(3)运用色彩要素体现各种不同的色彩倾向或冷暖变化,使学生懂得色彩能传递人们的思想感情。
(4)注入自身的情感,更能创造出美丽丰富的微观世界,并从美的角度进行塑造,使其更具艺术性。
三、创作阶段:
根据所观察的对象,用笔把见到的微观世界描绘下来。
四、作品展示:
1、作品让学生通过教学多媒体开展自评、互评与师评活动
2、谈运用哪些奇思妙想与作画方式来完成作业?
3、通过微观世界的观察与描绘你们有何收获?
五、课后拓展:
通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想象相结合,鼓励学生运用点、线、面和色彩方法来组织表现许多抽象作品,描绘出更多的微观世界画幅。
第12课 《会亮的玩具》
课 时:3课时
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用电发光的原理。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加工成会亮的玩具。
3、通过制作会亮的玩具,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进行灯泡发光原理的解说,并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结合灯泡发光原理的电路知识制作“会亮的玩具”的设计图和实物模型。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灯泡发光原理及各种发光源,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会亮的玩具。 教具准备:课件、废弃纸盒、玻璃瓶、蜡烛、废电池、灯泡、电线、胶布。
学具准备:废弃纸盒、玻璃瓶、蜡烛。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直接导入,出示课题《会亮的玩具》
教师给学生讲解电路图,利用废电池、灯泡、电线、胶布进行示范。
在示范过程中与学生一块探究方法,之后这个留着学生回家制作。接下来问生:还有哪些物品可以制作“会亮的玩具”,与生共同探究。
引出蜡烛制作会亮的玩具。
二、新授阶段:
欣赏学生制作的会亮的玩具的优秀作品,并让学生在其中找方法。(学生小组讨论)后分享方法。
师生共同探索如何装饰制作会亮的玩具造型。
师示范制作,与生共同探究方法。
三、创作阶段:生利用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制作会亮的玩具,教师四下巡视指导。
四、收拾整理:收拾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五、课后拓展:运用电线、灯泡、电池等各种材料制作会亮的玩具。
第13课 《电脑美术》
课 时:1课时
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wondows 画图板中各种工具的综合使用。
2. 使用菜单中的复制粘贴工具,创作出对称轴的图形,并添加背景。
3. 用wondows 画图板绘制对称图案,感受电脑绘画使用便捷,有趣的特点。探索电脑美术学习的多样表现形式。
教学重点:学习wondows 画图制作形式多样的对称图案。
教学难点:多样工具表现多种样式的图案。
教具准备:电脑演示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做好学生进微机教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安排好每位同学的座位及上机电脑,确保电脑能正常运行。教育学生要爱护公用物品及教师的各种设施。
二、导入阶段:欣赏观察剪纸和电脑绘图的不同之处及相同点,出示作品。
生答:这两幅作品的相同点都是对称图形。
不同点呢?师:电脑绘画比较快捷,剪纸比较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电脑美术》,出示课题。
三、新授阶段:
1. 教师示范明确用法,学生练习。
2. 学生上台操作演示,(2-3位学生)
3. 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会的演示,让学生对复制、粘贴、绘画工具等工工具更加了解,更加认识明白。
4. 作品联系生活
师: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用到了电脑绘画设计,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这几幅图,谈谈你的发现。
课件出示:衣服纹样图案,让学生了解电脑美术与生活密切相关。
四、创作阶段:
赏析作品,完成创作。
课件出示:赏析课本上的螃蟹绘图。
师:请同学们欣赏讨论一下这件作品是如何完成的。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发挥,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进行电脑绘图,相信你们回创作出精美的作品,在创作之前老师提几个要求:
1. 注意创作的基本步骤。
2. 多尝试编辑菜单上的选项运用。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品展评: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请你们彼此参观参观彼此的作品,选出最喜欢的几幅作品,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并从中评出最佳设计奖、最佳色彩搭配奖,获奖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设计构思或意图,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并糖糖这节课的收获。
六、课后拓展:
七、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运用拉伸扭曲等工具,进行变化,绘画,创作出更加精美的作品,是画面更加丰富。
第十四课 《旅游节》
课 时:2课时
领域:(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为本小组将要设计的“旅游节”定一个主题。
2. 根据主题,每个小组完成一组能够反映当地风貌的“旅游节”宣传资料。
3. 增进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当地旅游资源的表现(图、文资料)
教学难点:
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设计当地旅游线路图。
教学准备:
学生调查当地旅游资源,收集当地地图以及收集相应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师:同学们到过什么地方旅游过,生:略,(我们济南长清有哪些旅游景点)
欣赏图片:(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图片)提问生旅游景点的位置及特色。
二、新授阶段:师:今天我们就为旅游景点设计宣传报,(假如明天就是旅游节)
师:同学们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表现旅游景点吗?
共同欣赏风景图片、线路图片、宣传海报、宣传小册子等范例,让学生自己讨论,找出其中的几种方法,观察范例,了解各种创作方法,启发学生创作思路。
三、创作阶段:
教师引领学生认识长清区路线图,了解景点的所在地,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进行比赛。(五年级全班18人,六人一小组正好)
运用教师准备得四幅长清或济南旅游景点的图片,参考教材上的青岛旅游资源图和着轻柔的音乐进行长清区或济南市的旅游景点图的制作。
比比哪个小组做的有创意,吸引人们的眼球。
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作品点评:每组派一位小导游,对本组的旅游线路图作介绍,让学生们互相评价,教师在一旁给予评价建议。
五、收拾整理:收拾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六、课后拓展:可以试着用其他方法制作“旅游节”的介绍。(如:卡片、海报等)
第十五课 《舞台布景》
课 时:2课时
领域:(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舞台美术设计的基本内容与方法,感受舞台美术所带来的综合艺术效果。
2. 尝试设计课本剧的舞台美术场景与道具服饰,并进行排练与演出,提高学生讲艺术设计与大胆实践创造相结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勇于艺术实践的态度,提高学生对艺术表现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对舞台美术的基本了解艺术感受和设计制作。
教学难点:组织开展以舞台美术方式进行排练与演出活动。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铅字笔和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师:同学们喜欢看春节晚会吗?生:喜欢。
一台成功的晚会除了演员精彩的表演外,还有哪些地方比较吸引你?
生:灯光、道具、音响、服装.......
二、新授阶段: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大家说的这些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舞台美术。 (师播放幻灯片,认识舞台美术的概念及包含的内容)
舞台美术是除了演员以外的各种造型因素的统称,又称“舞台布景”,包括:化妆、服装、道具、灯光、音响、布景,这些内容为演出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演出的设计者可谓是幕后英雄,大家想不想当这位幕后英雄?
生:想。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舞台美术的设计,出示课题(舞台布景)
一台成功的晚会离不开舞台的设计,课件舞台美术的重要,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优秀的舞台美术作品,大家边欣赏,边体会其意义和艺术美感,思考舞台实际与表演内容的关系,什么样的舞台适合什么样的晚会场合。
三、创作阶段:
生小组之间讨论舞台设计的方法,先画草图然后再布置舞台。
生小组绘画,教师四下巡视指导。
四、作品点评:生之间点评,小组与小组之间点评,教师在适当时补充评价。
五、收拾整理:收拾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六、课后拓展: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对班级进行布置,节日海报的设计等。
第十六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课 时:1课时
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青铜艺术,了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及其
特色。
2、指导学生学习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3、教育学生热爱和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教学重难点:
了解青铜器的发展,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
教具准备:
各个朝代的青铜器幻灯片,学生搜集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播放幻灯片,初步让学生浏览,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2、让学生来说自己所了解的青铜器及其发展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内容)
3、师: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商带和西周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
二、新授阶段:
1、欣赏教材中的青铜器图例:先让学生看书中的图例以及下面的文字说明。
2、探讨怎样来欣赏,请学生来说说。
3、归纳欣赏的基本方法:
(1)从造型上来欣赏,根据不同用途,青铜器有各种不同的造型。
(2)从纹样上来欣赏,青铜器上常有动物纹、几何纹以及人事活动等图案,反映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
(3)从文字上来欣赏。
4. 根据上面几点欣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艺术
(幻灯片):
夏:乳钉纹爵
商朝的青铜器:1、兽面纹方鼎。2、四羊方尊3、铜纵目面具
西汉时期:长信宫灯
战国时期:1、虎噬鹿青铜器座2、宴乐攻战壶
东汉时期:铜奔马
5. 师出示现代的青铜器,引导学生欣赏,看看与古代的青铜
器又有什么不同。
6. 知识窗: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有的是红铜和合金。
红铜加了锡、铅以后,使铜的熔点降低,硬度加强,因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铜。
7. 让学生讨论要怎样来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三、课后拓展:让生回家后借助网络资源可查中国另外的传统文化艺术,并欣赏,(如:瓷器、玉器等)让生更加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