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科学煎服方法毕业论文3

生物工程系

毕业论文

中国·黄冈 二○一○年十一月

目 录

摘 要 ....................................................................... 1 关键词 ...................................................................... 1 Abstract..................................................................... 2 Key words.................................................................... 2 前言 ........................................................................ 3 1.容器的选择 ................................................................ 4

1.1煎药步骤 ............................................................. 4 1.2特殊煎煮方法 ......................................................... 5 1.3煎中药应注意的事项 ................................................... 6 2.中药的科学服用 ............................................................ 6

2.1服药时间 ............................................................. 6 2.2服药温度 ............................................................. 6 2.3服药剂量 ............................................................. 7 2.4服药次数 ............................................................. 7 2.5服用中药的禁忌 ....................................................... 7 3.如何给小儿煎服中药 ........................................................ 7 4.结论...................................................................... 8 5.参考文献 .................................................................. 9 6. 致谢..................................................................... 10

浅谈中药的科学煎服方法

摘 要

中药是依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传统药物。中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前人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祖国医药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中药资源极其丰富,中药已成为我国临床用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药由于本身的特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科学的煎服。在煎煮的过程中需控制好器材、加水量、煎煮时间以及特殊药物的加入。在服用的过程 要注意服药的时间、温度、剂量以及次数。同时也要注意服用中药时的禁忌,做到科学合理的煎煮和服用。

关键词

中药;煎煮;服用

Decoction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based on theory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traditional medicines used in health care. Chinese medicine is a valuable asset, is the former long-term experience in the fight against the disease summary of the motherland medicine is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 Our resources are extremely rich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linical medicine. Medicine because of their qualities required in the course of science decoction. In the process of boiling control the equipment needed, add water, boiling time, and special medicines to join. The process of taking the medi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ime, temperature, dose and frequency. Also note that the taboo when taking Chinese medicines, so that boiling and us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boiling; taking

前言

“人吃五谷生百病”,患病服药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治疗疾病的药物有很多有西医和中医,说到中医,就不得不提到中药,中药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中药的特点是安全、有效、廉价,同时又具有安神镇静、健胃促消化、理气活血、养精补益、趋虫保健和防病治病等药理作用。对于中药,必须掌握科学的煎煮方法,中药的煎煮和服用是很有讲究的科学的煎煮和服用才能发挥药物应有的疗效。同时也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1.容器的选择

中药的煎熬用具忌用铁锅、铅锅等金属器皿,最好用砂锅(罐),古人早有“煎药忌铜铁”之说,有条件者可用耐热玻璃器皿(如烧杯等)。其次白色搪瓷、不锈钢器皿也可。因为金属器皿中的重金属离子可使大多数重要的有效成分,如药物中的鞣酸可与铁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铁,使药色变绿,气味变腥。某些药物成分可与铜生成碱式碳酸铜而产生毒性。铝为活泼金属,极易与药物发生反应,可与黄酮类生成难溶的聚合物,若遇朱砂(朱砂虽不入煎剂,但有许多药物使用朱砂炮制加工)还可以生成毒性物质。具涩味的中药(如地榆、虎杖、四季青、侧柏叶、仙鹤草等)含大量有收敛作用的鞣质(如五倍子中鞣质的含量可达70%),可与三价铁离子生成黑色沉淀;具苦味的中药大多含生物碱,均能与重金属产生沉淀。重金属还可使中药中的蛋白质沉淀或变性,并破坏中药中酶的生物活性。严重影响药材的疗效。

1.1煎药步骤

1.1.1 容器的清洗

一般容器为陶瓷或砂锅容器,在煎煮药物之前要将容器进行多次清洗,以保证容器的洁净。容器的盖子也要进行同步的清洗,必要时要进行消毒处理。

1.1.2 药材的清洗

药物煎煮前的浸泡是煎药过程中的必要程序。浸泡与否不仅影响加水量的准确,而且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为了充分发挥中草药的治疗作用,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如果在冬天可以用20-30度的温水浸泡,以缩短煎煮时间,但切不可用开水浸泡,以免某些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受热凝固,或是部分高分子物质形成胶体,不利于有效成分析出。

1.1.3煎煮

1.1.3.1 加水

一付汤剂的标准加水量,应为药物吸水量加煎药过程中水的蒸发量以及煎煮后所得药液量(及服用量)之和。加凉的饮用水,以超出药物表面3~5cm为好浸泡后,或者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而不是机械地用3碗水煮药。通常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可以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用中火熬制。 1.1.3.2煎煮

据临床实验考证,一般方剂即使分二次煎煮,也只有75%左右的成份被煎出,还余有20%~30%左右残留在药渣当中,过去一般多为2次煎熬,似宜改为3次煎熬为好。比如对于滋补类的中药,可以煎煮三次。而一些药量较大的处方,也可以煎煮三遍,可以尽量将药物中的有效成份煎出,才不致浪费。第一次煎煮后,把药液倒出150~200毫升,叫头煎药;首煎时,应先煎有效成分难于煎出的药物,如矿物或动物的骨、甲壳,植物块根类的天麻、

沙参、天冬等,种子类的莲米、芡实等。然后,再加温水适量(若药渣放凉再煎煮时应放凉水),进行第二次煎煮,叫二煎药。例如:中药汤剂的煎服:中药汤剂煎煮大致可分为湿润、渗透、溶解、扩散、置换等过程,药材组织内的有效成份是逐渐向汤液里弥散,因此药液才会越煎越浓,直到饮片本身与药液中有效成份浓度平衡了,就会停止渗出、溶解。这时必须滤出药汁,重新加水,造成新的不平衡状态,才有利于中药材内有效成份继续释放溶解。 1.1.3.3煎煮时间

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每次待武火(大火)煎开后,改用文火(小火)维持。药物每次煎熬的时间不能以煎至药液剩余多少而定,而应从煎沸后开始计时。解表药多含挥发性成分,煎熬时间过长会使其有效成分过多的散失,影响疗效。故首煎10分钟左右即可。对补益滋腻、质坚丰厚的药物,由于其有效成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煎出,因此首煎需20分钟左右。如果是第二、三次煎熬,可加热开水约高出药面,煎沸后宜用文火,若用武火,温度过高会使某些有效成分遭到破坏,同时杂质含量也会增多。治疗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1.1.3.4后下药物的加入

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藿香、肉桂、荆芥(穗)、鱼腥草、佩兰、细辛、草蔻、砂仁、木香等。最好在煎毕之前5~10min将这类药物投入药锅内共煎至规定的时间为止。久煎可破坏有效成分的药物如:大戟、鹧鸪菜、臭梧桐、大黄、杏仁、番泻叶、钩藤等,也应采用后下办法,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发挥。

1.2特殊煎煮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药效,常对汤剂类某些药物采取先煎、后下、布包、另煎、烊化等方法。 1.2.1打包煎煮

有些中药需用纱布包起来煎。这类药物有质重的粉剂和含淀粉多的如:六一散、黛蛤散、滑石粉、益元散以及秫米、神曲等。有些种子类的药物是颗粒很小如:车前子、海金砂、葶苈子等。对带有绒毛、冠毛和星状毛的药物如:旋复花、枇杷叶、石苇等,也应包煎,防止毛脱落及过滤不净服用时刺激咽喉。另外如:蒲黄、青黛等,因质轻多漂浮在水面上,不易充分和水接触,必须包起来煎才能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 1.2.2另煎

另煎药是指人参、鹿茸、银耳、三七、虫草等贵重药物,为了减少损耗可单独将这类药放在另一锅内煎熬50min。然后取其煎出液兑入其它已煎好的中药汤剂中分服。 1.2.3烊化

烊化药服用时应将其投入同一副(剂)已煎好的热汤剂中,搅拌溶化后服用。另外还有朱砂、蜂蜜等,可用已煎好的中药汤剂冲服之。

1.2.4先煎

即先提前煎煮10-20分钟,如磁石石膏紫石英龙骨牡蛎龟板等矿石贝壳动物角甲类药物。因其质重难煎,应先打碎煎煮至沸,然后再入他药。川乌草乌生半夏生附子等有毒物质,则应先住数小时,以降低其毒性。

1.3煎中药应注意的事项

1.3.1忌用热水煎药

如果直接用热水煎药中药材表面的淀粉、蛋白质等成分会突然受热而糊化或凝固细胞反而不易破裂,妨碍淀粉、蛋白质本身的浸出。也妨碍中药材内部其他有效成分的浸出,如用凉水煎熬,由于水温逐渐升高,其细胞则慢慢膨胀起来,直至破裂,蛋白质及淀粉有效成分就可以充分浸渍出来。 1.3.2警惕假煮沸现象

煮沸是制备中药汤剂的基本要求,而温度达到100℃是煮沸的标准。但有的药液在远未达到100℃时就开始“沸腾”了,这是因为药物中所含化学成分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理化现象。如皂甙等化学成分,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产生大量泡沫。汤剂中如配伍有紫菀、款冬花、远志、沙参、田七、牛膝、甘草、桔梗等药物,它们在煎煮过程中也易产生此种现象。判断药液真正煮沸的标准是温度而不是人们常识里那种产生泡沫的表面现象,未煮沸的药液,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没有完全浸出,在临床上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且还可引起其他问题,因此在煎煮中应加以注意。

2.中药的科学服用 2.1服药时间

服药时间应根据病情来决定。病在上焦的(心、肺部),欲使药力停留较久,宜饭后服;病 在下焦的(膀胱、肠),欲使药力迅速下达,宜饭前服;清热解毒药、润肠泻下药、滋补药宜空腹服,此时胃中空虚容易吸收。所谓空腹服即指早饭前一小时或晚饭后一小时服药。特殊药物应特殊服用,如助消化药在服药前应少量进食以助药效;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服药前应喝点儿糖水,这样可以提高杀虫的效果;攻下药在得大便后应立即停服;安神药、滋补药、延缓衰老的药物都宜睡前服用;安眠药应在睡前2小时服用;治疟药应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急诊用药则不拘时间,慢性病多服丸、散、膏、酒者,应定时服用。如遇汗难出者,可缩短服药的时间,以利于发汗。

2.2服药温度

在治疗一般疾病时均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按特殊的服法服用。 凡属理气类药,热则易舒,凉则增滞;活血、补血、凉血、止血类药,寒则瘀淤,热则沸溢。凡服解毒剂,俱宜冷服,可使毒物之淤滞易于排出,热服则增毒物之宜散。凡热性病宜冷服

(如四虎汤),而寒性病则宜热服,发散攻下,以助药力。行血脉通络达筋骨者宜热服,收涩固精止血之剂则宜冷服。除烦止渴祛暑之剂宜热服,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功能疏散肌表,宜热服;清热药和消暑药宜冷服。大热病用寒药应温服;大寒病用热药应冷服。对于不应冷服的汤剂在服用后会引起胃肠刺激,出现腹痛或呕吐,可用生姜擦舌即止。

2.3服药剂量

2~3次后的合并液,再按临床需要分次服药,一般来讲,每次以服

用 150毫升为宜,但有的病症也有例外。发热病人服清热解毒剂时,药液可稍多些以助药力;生津止渴药,药液量也应多,并可代茶频服。身强者服药多些,身弱者如儿童和重病人,服药量应少些。一般儿童1岁以内用成人药量的五分之一,1~3岁用成人药量的四分之一;4~7岁用成人药量的三分之一;8~10岁用成人药量的一半;10岁以上就可以用成人药量了。

中药汤剂均是煎煮

2.4服药次数

一般汤剂一日分早晚两次服用,清热解毒药可每日服3~4次。补液药应早晚各服1次,发汗药可加服2~3次,含咽药汁可少量多服几次。 掌握了这些方法之后,就能够更好地利用药性,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2.5服用中药的禁忌

.服用中药时应少食豆类、肉类、油腻、生冷及不易消化、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增加病人的消化负担。脾胃虚弱、泄泻腹痛的患者,更忌此类食物;热性病忌烟、酒、辛辣、香燥煎炸等食物;疮疖痈肿等热毒症忌鱼虾、腥膻类食物,因此类食物有腻滞生痰生热作用,食后加重病情;服用治感冒的中药忌生冷及酸味食物。此类食物有收敛作用,影响药物的功效。服用温补药应少饮茶、少食萝卜。因其性凉及有下气作用,能降低药物的温补功效。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蟹肉;茯苓忌醋;蜂蜜忌生葱;忌茶水 不可以用茶送服药物,因为茶叶中的鞣酸具有收敛作用,会阻止人体对补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而降低药效。但茶中的咖啡因对神经性头痛有抑制作用,在部分中药方中反而加入茶叶,或以茶送服。用来治疗感冒的川芎茶调散药就是最好的例子。

3.如何给小儿煎服中药

煎煮小儿中药汤剂,一些先煎、后下、包煎和烊化冲服等药物的煎服法和成人基本相同。但煎药时间、次数及煎出的药量又不同于成人。

煎药量因小儿体质弱,胃容量小,加之喂药较困难,因而煎药要少而精。如3岁以下可煎至40毫升。分4次服下;3—7岁幼儿可煎至45毫升,分3次服下;7—12岁儿童可煎至60毫升,分3次服下,12岁以上儿童可煎至90毫升,分3次服下。

煎药方法发散药类,如花、叶类煎药时间要短;而补益药类,仁、梗、壳类煎药时间要长些,均以文火(慢火)为宜,煮沸后发散药可煎10分钟;补益药可煎20分钟。

喂药时间应在两餐(或两次喂奶)之间服药,这样才能使药物充分吸收和发挥作用。饭前服药容易刺激胃粘膜,饭后服药容易造成呕吐。

服药方法药物的温度要适中,过热容易烫伤婴幼儿咽喉、食道、胃粘膜等;过凉不但造成胃不适,肠道紊乱,还会影响药效。不要捏着婴幼儿鼻子灌药,免得药液呛入气管,可用小勺将药液顺嘴边慢慢喂进。药中不要加糖,以免影响疗效。

以上是给小儿煎喂中药时的几个基本方法,具体的事项则要遵循医师的指导。

4.结论

以上是煎煮和服用中药的基本注意事项和基本方法,具体到某一方法或某一种药物,则

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科学使用。

5.参考文献

「1」孔伟.中外医疗「A」贵州省遵义市中医院学刊,2008:01

「2」 王占玺.中药及处方应用,第1版.重庆: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0,127-153. 「3」吕广振,周凤梧.中药学,第1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18,199. 「4」王秀英,丛江,刘玉爱.中药煎服方法浅谈.齐鲁医学杂志,2004,19(2):101. 「5」徐央丽.中药煎煮基本原则及操作规程.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5):624

「6」卢柏震.浅谈中药质量.中草药,2004,35(7):54.

6 .致谢

这次毕业论文能够得以顺利完成,是所有曾经指导过我的老师,帮助过我的同学,一直支持着我的家人对我的教诲、帮助和鼓励的结果。我要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余夕帆老师。余老师在我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给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指导。从开始选题到中期修正,再到最终定稿,另外,感谢吴佳新老师给我提供了许多宝贵建议。最后对老师、同学和家人再次致以我最衷心的感谢!

生物工程系

毕业论文

中国·黄冈 二○一○年十一月

目 录

摘 要 ....................................................................... 1 关键词 ...................................................................... 1 Abstract..................................................................... 2 Key words.................................................................... 2 前言 ........................................................................ 3 1.容器的选择 ................................................................ 4

1.1煎药步骤 ............................................................. 4 1.2特殊煎煮方法 ......................................................... 5 1.3煎中药应注意的事项 ................................................... 6 2.中药的科学服用 ............................................................ 6

2.1服药时间 ............................................................. 6 2.2服药温度 ............................................................. 6 2.3服药剂量 ............................................................. 7 2.4服药次数 ............................................................. 7 2.5服用中药的禁忌 ....................................................... 7 3.如何给小儿煎服中药 ........................................................ 7 4.结论...................................................................... 8 5.参考文献 .................................................................. 9 6. 致谢..................................................................... 10

浅谈中药的科学煎服方法

摘 要

中药是依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传统药物。中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前人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祖国医药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中药资源极其丰富,中药已成为我国临床用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药由于本身的特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科学的煎服。在煎煮的过程中需控制好器材、加水量、煎煮时间以及特殊药物的加入。在服用的过程 要注意服药的时间、温度、剂量以及次数。同时也要注意服用中药时的禁忌,做到科学合理的煎煮和服用。

关键词

中药;煎煮;服用

Decoction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based on theory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traditional medicines used in health care. Chinese medicine is a valuable asset, is the former long-term experience in the fight against the disease summary of the motherland medicine is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 Our resources are extremely rich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linical medicine. Medicine because of their qualities required in the course of science decoction. In the process of boiling control the equipment needed, add water, boiling time, and special medicines to join. The process of taking the medi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ime, temperature, dose and frequency. Also note that the taboo when taking Chinese medicines, so that boiling and us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boiling; taking

前言

“人吃五谷生百病”,患病服药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治疗疾病的药物有很多有西医和中医,说到中医,就不得不提到中药,中药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中药的特点是安全、有效、廉价,同时又具有安神镇静、健胃促消化、理气活血、养精补益、趋虫保健和防病治病等药理作用。对于中药,必须掌握科学的煎煮方法,中药的煎煮和服用是很有讲究的科学的煎煮和服用才能发挥药物应有的疗效。同时也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1.容器的选择

中药的煎熬用具忌用铁锅、铅锅等金属器皿,最好用砂锅(罐),古人早有“煎药忌铜铁”之说,有条件者可用耐热玻璃器皿(如烧杯等)。其次白色搪瓷、不锈钢器皿也可。因为金属器皿中的重金属离子可使大多数重要的有效成分,如药物中的鞣酸可与铁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铁,使药色变绿,气味变腥。某些药物成分可与铜生成碱式碳酸铜而产生毒性。铝为活泼金属,极易与药物发生反应,可与黄酮类生成难溶的聚合物,若遇朱砂(朱砂虽不入煎剂,但有许多药物使用朱砂炮制加工)还可以生成毒性物质。具涩味的中药(如地榆、虎杖、四季青、侧柏叶、仙鹤草等)含大量有收敛作用的鞣质(如五倍子中鞣质的含量可达70%),可与三价铁离子生成黑色沉淀;具苦味的中药大多含生物碱,均能与重金属产生沉淀。重金属还可使中药中的蛋白质沉淀或变性,并破坏中药中酶的生物活性。严重影响药材的疗效。

1.1煎药步骤

1.1.1 容器的清洗

一般容器为陶瓷或砂锅容器,在煎煮药物之前要将容器进行多次清洗,以保证容器的洁净。容器的盖子也要进行同步的清洗,必要时要进行消毒处理。

1.1.2 药材的清洗

药物煎煮前的浸泡是煎药过程中的必要程序。浸泡与否不仅影响加水量的准确,而且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为了充分发挥中草药的治疗作用,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如果在冬天可以用20-30度的温水浸泡,以缩短煎煮时间,但切不可用开水浸泡,以免某些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受热凝固,或是部分高分子物质形成胶体,不利于有效成分析出。

1.1.3煎煮

1.1.3.1 加水

一付汤剂的标准加水量,应为药物吸水量加煎药过程中水的蒸发量以及煎煮后所得药液量(及服用量)之和。加凉的饮用水,以超出药物表面3~5cm为好浸泡后,或者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而不是机械地用3碗水煮药。通常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可以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用中火熬制。 1.1.3.2煎煮

据临床实验考证,一般方剂即使分二次煎煮,也只有75%左右的成份被煎出,还余有20%~30%左右残留在药渣当中,过去一般多为2次煎熬,似宜改为3次煎熬为好。比如对于滋补类的中药,可以煎煮三次。而一些药量较大的处方,也可以煎煮三遍,可以尽量将药物中的有效成份煎出,才不致浪费。第一次煎煮后,把药液倒出150~200毫升,叫头煎药;首煎时,应先煎有效成分难于煎出的药物,如矿物或动物的骨、甲壳,植物块根类的天麻、

沙参、天冬等,种子类的莲米、芡实等。然后,再加温水适量(若药渣放凉再煎煮时应放凉水),进行第二次煎煮,叫二煎药。例如:中药汤剂的煎服:中药汤剂煎煮大致可分为湿润、渗透、溶解、扩散、置换等过程,药材组织内的有效成份是逐渐向汤液里弥散,因此药液才会越煎越浓,直到饮片本身与药液中有效成份浓度平衡了,就会停止渗出、溶解。这时必须滤出药汁,重新加水,造成新的不平衡状态,才有利于中药材内有效成份继续释放溶解。 1.1.3.3煎煮时间

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每次待武火(大火)煎开后,改用文火(小火)维持。药物每次煎熬的时间不能以煎至药液剩余多少而定,而应从煎沸后开始计时。解表药多含挥发性成分,煎熬时间过长会使其有效成分过多的散失,影响疗效。故首煎10分钟左右即可。对补益滋腻、质坚丰厚的药物,由于其有效成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煎出,因此首煎需20分钟左右。如果是第二、三次煎熬,可加热开水约高出药面,煎沸后宜用文火,若用武火,温度过高会使某些有效成分遭到破坏,同时杂质含量也会增多。治疗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1.1.3.4后下药物的加入

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藿香、肉桂、荆芥(穗)、鱼腥草、佩兰、细辛、草蔻、砂仁、木香等。最好在煎毕之前5~10min将这类药物投入药锅内共煎至规定的时间为止。久煎可破坏有效成分的药物如:大戟、鹧鸪菜、臭梧桐、大黄、杏仁、番泻叶、钩藤等,也应采用后下办法,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发挥。

1.2特殊煎煮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药效,常对汤剂类某些药物采取先煎、后下、布包、另煎、烊化等方法。 1.2.1打包煎煮

有些中药需用纱布包起来煎。这类药物有质重的粉剂和含淀粉多的如:六一散、黛蛤散、滑石粉、益元散以及秫米、神曲等。有些种子类的药物是颗粒很小如:车前子、海金砂、葶苈子等。对带有绒毛、冠毛和星状毛的药物如:旋复花、枇杷叶、石苇等,也应包煎,防止毛脱落及过滤不净服用时刺激咽喉。另外如:蒲黄、青黛等,因质轻多漂浮在水面上,不易充分和水接触,必须包起来煎才能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 1.2.2另煎

另煎药是指人参、鹿茸、银耳、三七、虫草等贵重药物,为了减少损耗可单独将这类药放在另一锅内煎熬50min。然后取其煎出液兑入其它已煎好的中药汤剂中分服。 1.2.3烊化

烊化药服用时应将其投入同一副(剂)已煎好的热汤剂中,搅拌溶化后服用。另外还有朱砂、蜂蜜等,可用已煎好的中药汤剂冲服之。

1.2.4先煎

即先提前煎煮10-20分钟,如磁石石膏紫石英龙骨牡蛎龟板等矿石贝壳动物角甲类药物。因其质重难煎,应先打碎煎煮至沸,然后再入他药。川乌草乌生半夏生附子等有毒物质,则应先住数小时,以降低其毒性。

1.3煎中药应注意的事项

1.3.1忌用热水煎药

如果直接用热水煎药中药材表面的淀粉、蛋白质等成分会突然受热而糊化或凝固细胞反而不易破裂,妨碍淀粉、蛋白质本身的浸出。也妨碍中药材内部其他有效成分的浸出,如用凉水煎熬,由于水温逐渐升高,其细胞则慢慢膨胀起来,直至破裂,蛋白质及淀粉有效成分就可以充分浸渍出来。 1.3.2警惕假煮沸现象

煮沸是制备中药汤剂的基本要求,而温度达到100℃是煮沸的标准。但有的药液在远未达到100℃时就开始“沸腾”了,这是因为药物中所含化学成分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理化现象。如皂甙等化学成分,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产生大量泡沫。汤剂中如配伍有紫菀、款冬花、远志、沙参、田七、牛膝、甘草、桔梗等药物,它们在煎煮过程中也易产生此种现象。判断药液真正煮沸的标准是温度而不是人们常识里那种产生泡沫的表面现象,未煮沸的药液,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没有完全浸出,在临床上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且还可引起其他问题,因此在煎煮中应加以注意。

2.中药的科学服用 2.1服药时间

服药时间应根据病情来决定。病在上焦的(心、肺部),欲使药力停留较久,宜饭后服;病 在下焦的(膀胱、肠),欲使药力迅速下达,宜饭前服;清热解毒药、润肠泻下药、滋补药宜空腹服,此时胃中空虚容易吸收。所谓空腹服即指早饭前一小时或晚饭后一小时服药。特殊药物应特殊服用,如助消化药在服药前应少量进食以助药效;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服药前应喝点儿糖水,这样可以提高杀虫的效果;攻下药在得大便后应立即停服;安神药、滋补药、延缓衰老的药物都宜睡前服用;安眠药应在睡前2小时服用;治疟药应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急诊用药则不拘时间,慢性病多服丸、散、膏、酒者,应定时服用。如遇汗难出者,可缩短服药的时间,以利于发汗。

2.2服药温度

在治疗一般疾病时均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按特殊的服法服用。 凡属理气类药,热则易舒,凉则增滞;活血、补血、凉血、止血类药,寒则瘀淤,热则沸溢。凡服解毒剂,俱宜冷服,可使毒物之淤滞易于排出,热服则增毒物之宜散。凡热性病宜冷服

(如四虎汤),而寒性病则宜热服,发散攻下,以助药力。行血脉通络达筋骨者宜热服,收涩固精止血之剂则宜冷服。除烦止渴祛暑之剂宜热服,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功能疏散肌表,宜热服;清热药和消暑药宜冷服。大热病用寒药应温服;大寒病用热药应冷服。对于不应冷服的汤剂在服用后会引起胃肠刺激,出现腹痛或呕吐,可用生姜擦舌即止。

2.3服药剂量

2~3次后的合并液,再按临床需要分次服药,一般来讲,每次以服

用 150毫升为宜,但有的病症也有例外。发热病人服清热解毒剂时,药液可稍多些以助药力;生津止渴药,药液量也应多,并可代茶频服。身强者服药多些,身弱者如儿童和重病人,服药量应少些。一般儿童1岁以内用成人药量的五分之一,1~3岁用成人药量的四分之一;4~7岁用成人药量的三分之一;8~10岁用成人药量的一半;10岁以上就可以用成人药量了。

中药汤剂均是煎煮

2.4服药次数

一般汤剂一日分早晚两次服用,清热解毒药可每日服3~4次。补液药应早晚各服1次,发汗药可加服2~3次,含咽药汁可少量多服几次。 掌握了这些方法之后,就能够更好地利用药性,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2.5服用中药的禁忌

.服用中药时应少食豆类、肉类、油腻、生冷及不易消化、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增加病人的消化负担。脾胃虚弱、泄泻腹痛的患者,更忌此类食物;热性病忌烟、酒、辛辣、香燥煎炸等食物;疮疖痈肿等热毒症忌鱼虾、腥膻类食物,因此类食物有腻滞生痰生热作用,食后加重病情;服用治感冒的中药忌生冷及酸味食物。此类食物有收敛作用,影响药物的功效。服用温补药应少饮茶、少食萝卜。因其性凉及有下气作用,能降低药物的温补功效。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蟹肉;茯苓忌醋;蜂蜜忌生葱;忌茶水 不可以用茶送服药物,因为茶叶中的鞣酸具有收敛作用,会阻止人体对补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而降低药效。但茶中的咖啡因对神经性头痛有抑制作用,在部分中药方中反而加入茶叶,或以茶送服。用来治疗感冒的川芎茶调散药就是最好的例子。

3.如何给小儿煎服中药

煎煮小儿中药汤剂,一些先煎、后下、包煎和烊化冲服等药物的煎服法和成人基本相同。但煎药时间、次数及煎出的药量又不同于成人。

煎药量因小儿体质弱,胃容量小,加之喂药较困难,因而煎药要少而精。如3岁以下可煎至40毫升。分4次服下;3—7岁幼儿可煎至45毫升,分3次服下;7—12岁儿童可煎至60毫升,分3次服下,12岁以上儿童可煎至90毫升,分3次服下。

煎药方法发散药类,如花、叶类煎药时间要短;而补益药类,仁、梗、壳类煎药时间要长些,均以文火(慢火)为宜,煮沸后发散药可煎10分钟;补益药可煎20分钟。

喂药时间应在两餐(或两次喂奶)之间服药,这样才能使药物充分吸收和发挥作用。饭前服药容易刺激胃粘膜,饭后服药容易造成呕吐。

服药方法药物的温度要适中,过热容易烫伤婴幼儿咽喉、食道、胃粘膜等;过凉不但造成胃不适,肠道紊乱,还会影响药效。不要捏着婴幼儿鼻子灌药,免得药液呛入气管,可用小勺将药液顺嘴边慢慢喂进。药中不要加糖,以免影响疗效。

以上是给小儿煎喂中药时的几个基本方法,具体的事项则要遵循医师的指导。

4.结论

以上是煎煮和服用中药的基本注意事项和基本方法,具体到某一方法或某一种药物,则

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科学使用。

5.参考文献

「1」孔伟.中外医疗「A」贵州省遵义市中医院学刊,2008:01

「2」 王占玺.中药及处方应用,第1版.重庆: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0,127-153. 「3」吕广振,周凤梧.中药学,第1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18,199. 「4」王秀英,丛江,刘玉爱.中药煎服方法浅谈.齐鲁医学杂志,2004,19(2):101. 「5」徐央丽.中药煎煮基本原则及操作规程.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5):624

「6」卢柏震.浅谈中药质量.中草药,2004,35(7):54.

6 .致谢

这次毕业论文能够得以顺利完成,是所有曾经指导过我的老师,帮助过我的同学,一直支持着我的家人对我的教诲、帮助和鼓励的结果。我要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余夕帆老师。余老师在我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给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指导。从开始选题到中期修正,再到最终定稿,另外,感谢吴佳新老师给我提供了许多宝贵建议。最后对老师、同学和家人再次致以我最衷心的感谢!


相关内容

  • 药物筛选新技术与中药现代化研究
  • 世界科学技术一中药现代化★新思路・新方法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药物筛选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以快速.微量.大规模为特点,应用多种先进技术手段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方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中药现代化研究,是促进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介绍最新技术,讨论了药物筛选新技术在中药 ...

  • 中药学(四年制)教学计划
  • 中药学专业教学计划 (四年制) 一.总体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㈠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中医药事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从事中药科学研究.开发.生产.应用.医药贸易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开拓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高级中药技术人才. ㈡ 基本要求 1. 拥护中国共产 ...

  • 中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 中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和使用领域从事中药检验.制剂.开发.临床合理用药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

  • 加强中药安全性的系统研究
  • 专家评说 文章编号:1672-3384(2006)一06-0001-06 加强中药安全性的系统研究 [作 者] 李连达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北京100091) [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 B 我国各级领导对卫生工作十分关心.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非常关怀.对中医药工作也是非常支持.建 ...

  • 中药标本制作.储藏与养护新方法介绍
  • 实验与实习卫生职业教育Vol.292011No.13 中药标本制作.储藏与养护新方法介绍 刘光明,毛一中 (新兴中药学校,广东新兴527400) 摘要:中药标本在教学科研,标本陈列.展示和艺术观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传统方法制作的中药标本易出现虫蛀.变色.泛油等变质现象,应用新方法制作中药标本,能 ...

  • 道地药材的属性及研究对策
  • 曼!量曼詈詈量曼曼曼曼曼皇曼皇皇曼詈詈詈詈詈曼曼曼皇皇皇皇曹量詈詈詈曼皇皇曼曼曼曼皇曼詈皇詈皇I皇曼曼曼!曼曼曼詈曼詈詈曼曼曼曼曼曼!曼!詈曼詈詈曼曼曼曼曼曼曼!皇 .44・ChineseJournalofInformation on TCMFeb.2007V01.14 No.2 道地药材的属性及研 ...

  • 2009级药学教研室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 2009级医学院药学教研室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参考 按研究和格式要求的论文.设计(制药工程设计.制药工艺设计).市场调查报告等: 一.药理学论文选题参考 指导教师:张会丽 [1**********] E-mail: [email protected] 1.XXX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2.XXX 药物 ...

  • 中药炮制临床医学论文
  • 中药炮制临床医学论文 <中医药论文中药炮制临床意义> 中药炮制起源于中药用药实践,火的发现对中药炮制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而饮食文化的发展对中药炮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充分发挥中药防治疾病的作用,并克服某些毒副反应,保证安全有效,中药材在使用前必须根据病情和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 ...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 录── 成都中医药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院校之一,为省级重 点院校,是全国首批有权 授予中医药学博士.硕士学位和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之一:是卫生 部.教育部首批确定的师 资培训基地和国家教育部设立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和教学人才(医药 类)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