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天保]原文.译文.赏析doc

《诗经. 小雅. 天保》赏析

这是一首为君王祝愿和祈福的。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上天保佑你安定,江山稳固又太平。给你待遇确宽厚,一切福分都赐尽。使你得益多又多,没有东西不丰盛。)

赏析:第一章是说宣王受天命即位,地位稳固长久。语重心长地鼓励说:“天保定尔,亦孔之固”而且“俾尔单厚”。让宣王消除疑虑,树立起建功立业的信心。

天保定尔,俾尔戬穀。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上天保佑你安定,降你福禄与太平。一切称心又如愿,接受天赐数不清。给你远处的福分,唯恐每天缺零星。)

赏析:第二章又祝愿说王即位后,上天将竭尽所能保佑王室:“俾尔戬谷”、“罄无不宜”、“降尔遐福”。使王一切顺遂,赐给王众多的福分,还担心不够(“维日不足”)。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上天保佑你安定,没有事业不振兴。上天恩情如山岭,上天恩情如丘陵,恩情如潮忽然至,一切增多真幸运。)

赏析:第三章祝愿说王即位后,天也要保佑国家百业兴旺。此章中作者连用五个“如”字,极申上天对王的佑护与偏爱。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吉日沐浴备酒食,用它将那上天祭。四季祭祀祖庙里,先公先王在一起。神尸说要给你福,江山万代无尽时。)

赏析:诗从第四章起,先写选择吉利的日子,为王举行祭祀祖先的仪式,以期周之先公先王保佑新王(“吉蠲为饎,是用孝享。……于公先王”);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神灵受祭降下土,送给君王多福庆。人民纯朴又善良,有吃有穿真高兴。让廷上百官,因受你感化而有德行。)

赏析:五章写祖先受祭而降临,将会带来国泰民安、天下归心的兴国之运(“神之吊矣……日用饮食……徧为尔德”)。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你像上弦月渐满,又像太阳正东升,你像南山寿无穷,江山万年不亏崩。你像松柏长茂盛,子子孙孙相传承。)

赏析:末章又以四“如”字祝颂之,说王将长寿,国将强盛。

全诗处处都渗透着对年轻君王的热情鼓励和殷殷期望,以及隐藏着的深沉的爱心。

注释

⑴孔:很。

⑵俾(b ēi ):使。尔:你,即周宣王。单厚:确实很多。单,“宣”之假借,

确实。

⑶除:给予。

⑷庶:众多。

⑸戬(ji ǎn )谷:幸福。

⑹罄:所有。

⑺维:通“惟”,惟恐。

⑻阜(f ù):土山。

⑼川之方至:河水涨潮。

⑽吉:吉日。蠲(ju ān ):祭祀前沐浴斋戒使清洁。馆:祭祀用的酒食。 ⑾是用:即用是,用此。

⑿禴(yu è)祠烝尝:一年四季在宗庙里举行的祭祀的名称,春祠,夏禴,秋尝,冬烝。

⒀公:先公,周之远祖。

⒁卜:“畀”字之借,给予。君:祭祀中扮演先王的神尸。

⒂吊:降临。

⒃诒(y í):通“贻”,送给。

⒄质:质朴。

⒅徧(bi àn ):“遍”的异体字。为:通“化”,感化。

⒆恒:“緪(g ēng )”的假借,指月到上弦。

⒇骞(qi ān ):因风雨剥蚀而亏损。

《毛诗序》云:“《天保》,下报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归美以报其上焉。”更具体一些,“此诗乃是召公致政于宣王之时祝贺宣王亲政的诗”(详赵逵夫《论西周末年杰出诗人召伯虎》,见《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诗歌表达了作为宣王的抚养人、老师及臣子的召伯虎在宣王登基之初对新王的热情鼓励及殷切期望,即期望宣王登位后能励精图治,完成中兴大业,重振先祖雄风。实际上,也表达了召伯虎作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的政治理想。 全诗六章。 诗中所反映的祭祀仪式的规模,内容和举行地点均符合先秦时代新君登基之礼:登基前祭天(前三章向天祷告)、择吉祭祖,又在宗庙中举行。《尚书·周书·康王之诰》载在康王登基仪式之后,“太保暨芮伯……再拜稽首曰:‘敢敬告天子,皇天改大邦殷之命……克恤西土。惟新陟王毕协赏罚,戡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今王敬之哉!’”而《天保》作者也总是说“天保定尔”、“俾尔单厚”之类。亦从天命说起,以期望告诫作终结(“徧为尔德”)。作者的口气、祝愿的方式与大体内容都是与《康王之诰》一致的,其身份也应是太保一类的人。

在表现方法上,作者恰如其分地使用了一些贴切新奇的比喻,“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及“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等,既使得作者对新王的深切期望与美好祝愿得到了细致入微的体现,也使得全诗在语言风格上产生了融热情奔放于深刻含蓄之中的独特效果。

《诗经. 小雅. 天保》赏析

这是一首为君王祝愿和祈福的。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上天保佑你安定,江山稳固又太平。给你待遇确宽厚,一切福分都赐尽。使你得益多又多,没有东西不丰盛。)

赏析:第一章是说宣王受天命即位,地位稳固长久。语重心长地鼓励说:“天保定尔,亦孔之固”而且“俾尔单厚”。让宣王消除疑虑,树立起建功立业的信心。

天保定尔,俾尔戬穀。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上天保佑你安定,降你福禄与太平。一切称心又如愿,接受天赐数不清。给你远处的福分,唯恐每天缺零星。)

赏析:第二章又祝愿说王即位后,上天将竭尽所能保佑王室:“俾尔戬谷”、“罄无不宜”、“降尔遐福”。使王一切顺遂,赐给王众多的福分,还担心不够(“维日不足”)。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上天保佑你安定,没有事业不振兴。上天恩情如山岭,上天恩情如丘陵,恩情如潮忽然至,一切增多真幸运。)

赏析:第三章祝愿说王即位后,天也要保佑国家百业兴旺。此章中作者连用五个“如”字,极申上天对王的佑护与偏爱。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吉日沐浴备酒食,用它将那上天祭。四季祭祀祖庙里,先公先王在一起。神尸说要给你福,江山万代无尽时。)

赏析:诗从第四章起,先写选择吉利的日子,为王举行祭祀祖先的仪式,以期周之先公先王保佑新王(“吉蠲为饎,是用孝享。……于公先王”);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神灵受祭降下土,送给君王多福庆。人民纯朴又善良,有吃有穿真高兴。让廷上百官,因受你感化而有德行。)

赏析:五章写祖先受祭而降临,将会带来国泰民安、天下归心的兴国之运(“神之吊矣……日用饮食……徧为尔德”)。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你像上弦月渐满,又像太阳正东升,你像南山寿无穷,江山万年不亏崩。你像松柏长茂盛,子子孙孙相传承。)

赏析:末章又以四“如”字祝颂之,说王将长寿,国将强盛。

全诗处处都渗透着对年轻君王的热情鼓励和殷殷期望,以及隐藏着的深沉的爱心。

注释

⑴孔:很。

⑵俾(b ēi ):使。尔:你,即周宣王。单厚:确实很多。单,“宣”之假借,

确实。

⑶除:给予。

⑷庶:众多。

⑸戬(ji ǎn )谷:幸福。

⑹罄:所有。

⑺维:通“惟”,惟恐。

⑻阜(f ù):土山。

⑼川之方至:河水涨潮。

⑽吉:吉日。蠲(ju ān ):祭祀前沐浴斋戒使清洁。馆:祭祀用的酒食。 ⑾是用:即用是,用此。

⑿禴(yu è)祠烝尝:一年四季在宗庙里举行的祭祀的名称,春祠,夏禴,秋尝,冬烝。

⒀公:先公,周之远祖。

⒁卜:“畀”字之借,给予。君:祭祀中扮演先王的神尸。

⒂吊:降临。

⒃诒(y í):通“贻”,送给。

⒄质:质朴。

⒅徧(bi àn ):“遍”的异体字。为:通“化”,感化。

⒆恒:“緪(g ēng )”的假借,指月到上弦。

⒇骞(qi ān ):因风雨剥蚀而亏损。

《毛诗序》云:“《天保》,下报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归美以报其上焉。”更具体一些,“此诗乃是召公致政于宣王之时祝贺宣王亲政的诗”(详赵逵夫《论西周末年杰出诗人召伯虎》,见《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诗歌表达了作为宣王的抚养人、老师及臣子的召伯虎在宣王登基之初对新王的热情鼓励及殷切期望,即期望宣王登位后能励精图治,完成中兴大业,重振先祖雄风。实际上,也表达了召伯虎作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的政治理想。 全诗六章。 诗中所反映的祭祀仪式的规模,内容和举行地点均符合先秦时代新君登基之礼:登基前祭天(前三章向天祷告)、择吉祭祖,又在宗庙中举行。《尚书·周书·康王之诰》载在康王登基仪式之后,“太保暨芮伯……再拜稽首曰:‘敢敬告天子,皇天改大邦殷之命……克恤西土。惟新陟王毕协赏罚,戡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今王敬之哉!’”而《天保》作者也总是说“天保定尔”、“俾尔单厚”之类。亦从天命说起,以期望告诫作终结(“徧为尔德”)。作者的口气、祝愿的方式与大体内容都是与《康王之诰》一致的,其身份也应是太保一类的人。

在表现方法上,作者恰如其分地使用了一些贴切新奇的比喻,“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及“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等,既使得作者对新王的深切期望与美好祝愿得到了细致入微的体现,也使得全诗在语言风格上产生了融热情奔放于深刻含蓄之中的独特效果。


相关内容

  • [诗经]第一百七十一篇[南陔]
  •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赏析一]~~[赏析五] [古风泊客一席谈] 南陔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 (今佚) [作品介绍] 南陔为<诗经>篇目第四卷<小雅>之<鹿鸣之什>的第十一篇.宋本解释为:比笙诗也.有声无辞.旧在鱼丽之後.以仪礼考之.其 ...

  •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九如]是三行先生金石文书法作品
  • 本件作品不復存在:每回父亲是三行先生书写完成一份作品,无论是赠人或参展,都会"备份"以供下次书写时的精进参考,小编扫描后制效果还原图,供大家观赏.谢谢! 是三行先生金石文书法作品:诗经小雅[鹿鳴之什-九如]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方至.如月之恒. 如日之升.如南山寿.如松柏茂. ...

  • [诗经][论语][孟子]经典名句
  • <诗经><论语><孟子>经典名句 <诗经>经典名句集锦(43句) 001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002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003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诗经· ...

  • [诗经小雅天保]--中国人的生日歌古法作曲吟诵
  • <诗经 小雅 天保> --中国人的生日歌 徐健顺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注:恒,读geng,去声,为上弦月渐满之意. <诗经 小雅 天保>是周人对尊长的祝福歌.< ...

  • _红楼梦_对联中的典故译介
  • 对联中的典故译介 刘 雪 芹 典故是文苑中的奇葩.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无不垂青于应用典故,因为典故多为形象生动的故事浓缩而成或是绝词佳句提炼而成,含蓄而隽永,冼炼而深刻,文人吟诗赋词对句,必会考虑用典,文学大家曹雪芹也不例外,其作品<红楼梦>用典无数,仅其中的联额.对句就应用了很多典故. ...

  • 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
  • 唐 诗 <春思> 作者: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渔翁> 作者: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赠孟浩然> 作者:李白 吾爱 ...

  • 静夜思原文.翻译及赏析
  • 静夜思 (11494人评分) 8.1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写翻译 写赏析 纠错 收藏 评分: 参考翻译 写翻译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直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 ...

  • [虽有佳肴]原文及译文
  •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 ...

  • [大学]原文及注释
  • 原文: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於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2』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 『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