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通则]解读之八

  第八章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六要素之一,是国家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经营者为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和管理效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和监督的活动。   《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第八章信息管理主要围绕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财务预警机制、财务会计报告编报制度、财务会计报告的管理、财务信息内部公开制度、财务评价体系和财务信息使用制度等8个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一、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   信息化财务管理,也称为网络财务管理,是指企业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手段,以财务管理模型为基本方法,以会计信息系统和其他企业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为主要依据,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实时处理、预测、分析和判断的活动。其实质是全面实现财务、业务流程数字化和网络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财务信息资源,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和集成运作,以提高企业整体决策能力和竞争能力。   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系统,也称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或者管理型财务软件,是实现信息化财务管理的主要手段。它系统集成了固定资产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存货管理等财务管理功能,并包含了对成本控制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内容。系统对企业加强采购环节的资金控制、减少库存,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减少坏账损失,强化预算控制以及加强企业资产管理等,都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简称ERP)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是一种可以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甚至跨公司整合实时信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质上是高度集成和标准化的企业管理系统。ERP系统主要有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三大功能,在企业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前提下,整合企业内部主要的乃至所有的经营活动,以达到效率化经营的目标。   财务管理是ERP的核心模块和重要职能。在新一代ERP系统中,财务管理模块已经完成了从事后财务信息的反映,到财务信息处理,再到多层次、全球化财务管理支持的转变;吸收了国际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改善了财务管理流程;财务系统不仅在各模块充分集成,与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等系统也达到了无缝集成;强调了面向业务流程的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控制;全面地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战略决策和业务操作等各层次的管理服务;支持基于网络的财务信息处理和企业的全球化经营。      三、财务预警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危机是企业经常碰到的事情,尽管导致危机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有一个逐步恶化的过程。因此,企业应该及早发现财务危机信号,预测并化解可能的财务危机。   财务预警就是利用财务指标度量企业财务状况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发出财务警戒信号的过程。企业经营者由于掌握的信息最多,使得其具有进行财务预警的先决条件,而且承担着受托责任,也使其有进行财务预警的动力和压力。因此,构建财务预警机制一般由经营者主导。   财务预警机制是企业选择重点监测财务指标,确定财务危机警戒标准,监测和发现财务危机,及时警示有关负责人员,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企业财务运行潜在的问题,提出防范措施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兼有监测、诊断和治疗功能。      四、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制度   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理解这一概念,要把握以下3点: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主体是企业;财务会计报告除会计报表外,还包括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等;财务会计报告编制的依据是国家法律、法规等规定。《会计法》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并符合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和提供期限的规定。《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构成、编制、对外提供和法律责任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五、财务会计报告的管理   (一)财务会计报告报送制度。企业应当依照企业章程规定向投资者提供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及时向主管财政机关报送月份、季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要求企业提供部分或者全部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有关数据。   (二)财务会计报告审计制度。企业对外提供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   (三)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抽查制度。财政部门对企业提供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当就其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重点抽查,以加强财务会计报告管理,严肃查处编造、篡改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弄虚作假的行为。      六、财务信息内部公开制度   (一)企业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应当将涉及职工利益的财务信息,在规定时间内、以一定方式向职工公布。企业内部公开的财务信息,主要是涉及职工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的政策信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所需的财务信息。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向内部职工公开相关财务信息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通则》提供了法律依据。一是《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决定有关职工工资、福利、安全生产以及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或者在决定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时,应当事先听取公司工会和职工的意见,并邀请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列席有关会议。二是《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国有企业、国有控股的或者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应当至少每年一次向本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公布财务会计报告,并重点说明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情况、重大的投资、融资和资产处置决策及其原因等事项。    (二)企业在建立、完善和实施财务信息内部公开制度的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恰当处理财务信息公开与保护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机密的关系。建立和完善财务信息内部公开机制,保障企业职工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应加强民主理财制度建设,实行民主管理。上市公司既要按照证监会的规定,向社会公开披露企业财务信息,同时也应当遵循《通则》的规定,向公司职工公开相关财务信息。      七、财务评价体系   财务评价主要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社会贡献等方面,它是主管财政机关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和成果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评估和判定的一种管理活动。   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是主管财政机关运用一定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考核和分析,并对其健全性、有效性作出评判。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主要是推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履行主管财政机关的企业管理职能,并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违法违纪行为。   企业财务评价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的结果,在不泄漏企业商业秘密的条件下,可以采取摘要、排行榜、分析报告、通报等形式,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发布。      八、财务信息使用制度   主管财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企业财务信息应当“恰当使用”,其内涵包括:(一)对企业财务信息的使用领域和方法,必须在法律、法规、规章限定的范围之内。(二)对获得的企业财务信息负有保密义务,除了依法向特定对象提供相关信息以外,禁止以任何形式、向任何与职责工作无关的人员泄露。(三)不得谋取私利,例如向企业的竞争对手等特定对象有偿提供企业财务信息,利用所掌握的商业秘密从证券市场获利。(四)使用企业财务信息时,不得损害企业正当利益。

  第八章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六要素之一,是国家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经营者为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和管理效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和监督的活动。   《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第八章信息管理主要围绕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财务预警机制、财务会计报告编报制度、财务会计报告的管理、财务信息内部公开制度、财务评价体系和财务信息使用制度等8个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一、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   信息化财务管理,也称为网络财务管理,是指企业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手段,以财务管理模型为基本方法,以会计信息系统和其他企业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为主要依据,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实时处理、预测、分析和判断的活动。其实质是全面实现财务、业务流程数字化和网络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财务信息资源,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和集成运作,以提高企业整体决策能力和竞争能力。   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系统,也称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或者管理型财务软件,是实现信息化财务管理的主要手段。它系统集成了固定资产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存货管理等财务管理功能,并包含了对成本控制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内容。系统对企业加强采购环节的资金控制、减少库存,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减少坏账损失,强化预算控制以及加强企业资产管理等,都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简称ERP)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是一种可以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甚至跨公司整合实时信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质上是高度集成和标准化的企业管理系统。ERP系统主要有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三大功能,在企业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前提下,整合企业内部主要的乃至所有的经营活动,以达到效率化经营的目标。   财务管理是ERP的核心模块和重要职能。在新一代ERP系统中,财务管理模块已经完成了从事后财务信息的反映,到财务信息处理,再到多层次、全球化财务管理支持的转变;吸收了国际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改善了财务管理流程;财务系统不仅在各模块充分集成,与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等系统也达到了无缝集成;强调了面向业务流程的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控制;全面地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战略决策和业务操作等各层次的管理服务;支持基于网络的财务信息处理和企业的全球化经营。      三、财务预警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危机是企业经常碰到的事情,尽管导致危机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有一个逐步恶化的过程。因此,企业应该及早发现财务危机信号,预测并化解可能的财务危机。   财务预警就是利用财务指标度量企业财务状况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发出财务警戒信号的过程。企业经营者由于掌握的信息最多,使得其具有进行财务预警的先决条件,而且承担着受托责任,也使其有进行财务预警的动力和压力。因此,构建财务预警机制一般由经营者主导。   财务预警机制是企业选择重点监测财务指标,确定财务危机警戒标准,监测和发现财务危机,及时警示有关负责人员,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企业财务运行潜在的问题,提出防范措施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兼有监测、诊断和治疗功能。      四、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制度   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理解这一概念,要把握以下3点: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主体是企业;财务会计报告除会计报表外,还包括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等;财务会计报告编制的依据是国家法律、法规等规定。《会计法》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并符合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和提供期限的规定。《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构成、编制、对外提供和法律责任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五、财务会计报告的管理   (一)财务会计报告报送制度。企业应当依照企业章程规定向投资者提供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及时向主管财政机关报送月份、季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要求企业提供部分或者全部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有关数据。   (二)财务会计报告审计制度。企业对外提供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   (三)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抽查制度。财政部门对企业提供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当就其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重点抽查,以加强财务会计报告管理,严肃查处编造、篡改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弄虚作假的行为。      六、财务信息内部公开制度   (一)企业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应当将涉及职工利益的财务信息,在规定时间内、以一定方式向职工公布。企业内部公开的财务信息,主要是涉及职工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的政策信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所需的财务信息。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向内部职工公开相关财务信息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通则》提供了法律依据。一是《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决定有关职工工资、福利、安全生产以及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或者在决定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时,应当事先听取公司工会和职工的意见,并邀请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列席有关会议。二是《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国有企业、国有控股的或者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应当至少每年一次向本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公布财务会计报告,并重点说明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情况、重大的投资、融资和资产处置决策及其原因等事项。    (二)企业在建立、完善和实施财务信息内部公开制度的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恰当处理财务信息公开与保护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机密的关系。建立和完善财务信息内部公开机制,保障企业职工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应加强民主理财制度建设,实行民主管理。上市公司既要按照证监会的规定,向社会公开披露企业财务信息,同时也应当遵循《通则》的规定,向公司职工公开相关财务信息。      七、财务评价体系   财务评价主要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社会贡献等方面,它是主管财政机关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和成果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评估和判定的一种管理活动。   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是主管财政机关运用一定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考核和分析,并对其健全性、有效性作出评判。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主要是推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履行主管财政机关的企业管理职能,并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违法违纪行为。   企业财务评价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的结果,在不泄漏企业商业秘密的条件下,可以采取摘要、排行榜、分析报告、通报等形式,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发布。      八、财务信息使用制度   主管财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企业财务信息应当“恰当使用”,其内涵包括:(一)对企业财务信息的使用领域和方法,必须在法律、法规、规章限定的范围之内。(二)对获得的企业财务信息负有保密义务,除了依法向特定对象提供相关信息以外,禁止以任何形式、向任何与职责工作无关的人员泄露。(三)不得谋取私利,例如向企业的竞争对手等特定对象有偿提供企业财务信息,利用所掌握的商业秘密从证券市场获利。(四)使用企业财务信息时,不得损害企业正当利益。


相关内容

  • [企业财务通则]解读之九
  • 第九章财务监督 赖永添 吴子云 李炜 <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第九章主要规范企业的财务监督,所谓财务监督是指借助会计核算资料,检查企业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和制止企业财务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保证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以及企业内部财务制 ...

  • [新企业财务通则]精选解读
  • <新企业财务通则>精选解读 关于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资金会计处理 (一)属于国家直接投资.资本注入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增加国家资本或者国有资本公积. (二)属于投资补助的,增加资本公积或者实收资本.国家拨款时对权属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由全体投资者共同享有. (三)属于贷款贴息 ...

  • 差旅费政策解读
  • 一.<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 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企业财务通则>并没有对差旅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只是对企业的费用支出作了原则性规定,以及规定了不得由企业承担的支出.新<企业财务通则>第三十七条:企业实行费用归口.分级管理和预算控制,应当建立 ...

  • 利润分配核算浅析
  • 利润分配核算涉及两种情况:一是公司持续盈利,未发生亏损:二是公司以前年度持续盈利,本年度发生亏损.下面就两种情况的相关规定和核算作说明. 一.公司持续盈利未发生亏损 [例1]某公司2008年年初未分配利润500万元,2008年实现税后净利润2000万元.任意盈余公积提取比例6%. 公司提取法定盈余公 ...

  • 企业财政性资金的财税处理
  • 经管空间 Management 浅析企业财政性资金的财税处理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薛艳 摘 要:本文通过对相关的会计和税务法律.法规以及条例的梳理,针对企业取得财政性资金后如何进行会计核算以及税务处理进行探讨.关键词:财政性资金 会计核算 税务处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

  • 职工福利费扣除范围变化政策解读
  • 职工福利费扣除范围变化政策解读 2010-8-26 11:9 赵琪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2009年11月财政部印发了<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与此前<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 ...

  • 财政部企业司负责人就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答记者问
  • 财政部企业司负责人就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答记者问 欣文 中国财经报 2007-01-27 09:12:17 财政部日前发布第41号令,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就此相关问题,财政部企业司负责人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请介绍一下修订<企业 ...

  • 创新企业财务制度 促进企业规范发展
  • 财政部副部长 朱志刚 中国财经报 2006-12-16 10:03:49 2006年12月4日,财政部颁发了新的<企业财务通则>.这是我国企业财务制度建设的一件大事,对规范企业管理,依法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修订<企业财务通则>是 ...

  • 对业务招待费扣除标准合理筹划的思考
  • 对业务招待费扣除标准合理筹划的思考 一.业务招待费税法相关规定 (一)业务招待费的列支范围 在业务招待费的范围上,不论是财务会计制度是新旧税法都未给予准确的界定.在税务执法实践中,招待费具体范围如下:1.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宴请或工作餐的开支:2.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赠送纪念品的开支:3.因企业生产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