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县绿地系统规划文本(1)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2
第一条 规划背景... 2
第二条 规划范围... 2
第三条 规划期限... 2
第四条 规划编制依据... 2
第五条 规划指导思想... 2
第六条 规划原则... 2
第七条 规划期限与人口、规划建成区规模... 3
第二章 规划目标与指标.... 3
第八条 规划目标... 3
第九条 规划指标... 4
第三章 县域绿地系统规划.... 4
第十条 县域绿地系统... 4
第十一条 县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4
第十二条 县域防护林规划... 4
第十三条 特殊生态保护区... 4
第四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与分区.... 4
第十四条 城市绿地发展概略... 4
第十五条 规划分区... 4
第五章 高唐县绿地分类规划.... 5
第十六条 公园绿地规划... 5
第十七条 滨河带状绿地... 6
第十八条 街旁绿地... 6
第十九条 生产绿地规划... 7
第二十条 防护绿地规划... 7
第二十一条 附属绿地规划... 7
地二十二条 其他绿地规划... 8
第二十三条 防灾避险绿地规划... 8
第六章 高唐县绿化树种规划.... 8
第二十四条 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 8
第二十五条 规划目标... 8
第二十六条 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及一般树种的选定... 9
第二十七条 其他园林植物... 9
第二十八条 市树市花... 9
第二十九条 推荐引种驯化的品种... 9
第三十条 特殊环境下适应树种选择... 9
第七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9
第三十一条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目标... 9
第三十二条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基本思... 10
第三十三条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层次与规划... 10
第三十四条 生物多样性规划建设的指标... 10
第三十五条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与生态管理对策... 11
第八章 古树名木保护.... 11
第三十六条 古树名木分布... 11
第三十七条 古树名木保护措施... 12
第九章 近期建设规划.... 12
第三十八条 近期规划期限... 12
第三十九条 近期规划的目标与指标... 12
第四十条 近期规划主要建设项目... 13
第十章 远期建设规划.... 14
第四十一条 远期规划期限... 14
第四十二条 远期规划的目标与指标... 14
第四十三条 远期规划主要建设项目... 15
地四十四条 远期规划各项建设投资估算... 17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措施.... 17
第四十五条 规划实施措施... 17
附则.... 1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规划背景
为促进高唐县园林绿地管理与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规划与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切实可行的指导本县绿地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和政府文件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及《高唐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的编制特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高唐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体系中有关城市绿地系统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是指导高唐县在城区规划范围内进行绿地规划、建设、管理的法规性文件凡在规划区内有关绿地的一切生产与建设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其中用词及有关含义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为准。
第二条 规划范围
本规划所界定的规划范围与现行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规划区范围为高唐现状鱼丘湖、汇鑫、人和三个街道办事处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110平方公里。
第三条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0—2015年远期为2015—2020年。
第四条 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通过1998年修正);
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
7、《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
8、《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城[1993]784号);
9、《城市绿地分类标准》(GJJ/T85-2002);
10、《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
11、《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第112号);
12、《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建城[2000]192号);
13、《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05]43号);
14、《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通知》(国发[2001]20号);
15、《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建城[2002]249号);
1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1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18、《城市道绿化规范与设计规范》(CJJ75-97);
19、《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20、《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21、《山东省绿化管理办法》;(1997年)
22、《山东省关于创建园林城市活动实施方案》(鲁建发[2002]10号);
23、《山东省园林城市标准》(鲁建发[2005]16);
24、《山东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办法》(鲁建发[2002]25号);
25、《高唐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
26、高唐县相关专业部门(规划、园林、林业、水务、旅游等)规划或计划。
第五条 规划指导思想
围绕“中国书
画艺术名城以工业、商贸旅游为主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城市性质坚持科学、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观以改善城市生态实现城市生态平衡为宗旨以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工作环境质量为目的规划总量适宜、分布合理、特点鲜明、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具有高唐特色的现代化园林城市。
第六条 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生态安全的原则:重视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以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城市生态框架的布局和园林植物的配植确保高唐县的物种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将规划范围内各类绿地切实的补充、调整、完善并将各类绿地系统组织起来形成市内绿色生态保护络并使之与县城城区周边的绿色背景共融,形成内应外合的生态络系统。
2、系统整合原则:以系统观念和络化思维为基础增强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功能合理布局均衡分布完善结构和布局树立大绿化观和系统观确保在高唐县城区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绿化生态体系同时要通过规划手段加强建设区外的县域风景林地的规划建构完整的绿地系统。
3、特色性、地带性原则:充分体现并强化地域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结合城市位置、气候等外部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现状特点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要把握不同的景观个性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乡土风味的绿地景观创造出高唐县具有艺术之乡气质和现代化风情的“园林城市”形象。
4、多样性原则:着重体现生物多样性突出乔、灌、草复合型生物群落;同时统筹安排绿色空间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地面绿化与空间绿化相结合不同类型的绿地合理配置相互穿插增加城市景观多样性构筑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绿地系统。
5、以人为本原则:绿地系统规划要充分体现“和谐城市”的理念绿地系统的建设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协调并进、互补互促实现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
6、质量优先数量保证原则:绿地的质量是保证绿地发挥生态效益和使用功能的前提数量是保证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7、可操作性原则:规划切实结合高唐城区的自身条件广泛借鉴、推陈出新、并通过划定各类绿线实行“绿线管制”制度促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
8、前瞻性原则:尊重历史直面现实展望未来。绿地规划既要强调其可行性又要强调其适当、合理及可能的超前性使高唐的绿地系统规划具有真正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9、可持续性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远近结合统筹兼顾前期着重研究近中期规划寻求切实的绿地建设与绿地管理模式。
10、 发展节约型园林原则:建设生态化、可持续的绿
地。通过可持续景观设计或生态设计来实现创建节约型城市园林的目标。
第七条 规划期限与人口、规划建成区规模
1、 规划期限:近期:2010-2015年 远期:2015-2020年
2、 人口规模:(建成区)
近期:25万人
远期:30万人
3、 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30平方公里
远期:32平方公里
第二章 规划目标与指标
第八条 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建立一个生态系统健全、生态格局安全、规划总量达标、结构布局合理、综合功能优化的城市绿地系统构筑人、自然与城市和谐发展的具有丰富生态、文化内涵的优美绿地景观系统形成“一城三湖水竞秀绿荫环绕宜居城”的园林城市特色。
2、近期目标
整治污染源全面提高城区的绿化质量,优化绿地布局结构,提高绿地配置和养护水平,丰富城市景观效果,实现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 至2015年争创建省级国家级园林城市。
近期绿地建设重点:
(1)文教区、行政区、居住区在方圆500米的半径范围之内均要配置有相应服务面积的公园绿地;
(2)在城市规划区内近期要保护和建设适当面积的水源涵养与净化绿地以保证鱼丘湖水源和尹一固水源的正常水和水质改善;
(3)建立绿色交通络和城市绿色络基本建成城市外环100米的防护绿带官道新河、果子市河滨水20—50米防护林完成城区主要出入口的环境整治。
3、远期目标
全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景观风貌弘扬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建设城市生物多样性创造人与自然共生的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城区整体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生活环境质量分批次建设11个县级公园将城市边缘区的基本农田改造成对城市环境无污染的生态农田一部分引入城市视线景观另一部分逐渐改良成具有苗木生产和生物多样性功能的生产林地。至2020年争取实现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
第九条 规划指标
按照国内“园林城市”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
近期指标:达到省级“园林城市”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41.5%;绿化覆盖率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3.8平方米。
远期指标:争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45%;绿化覆盖率4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2平方米。
第三章 县域绿地系统规划
第十条 县域绿地系统
绿地系统规划过程中要注重景观整体性的保护与营建因地制宜利用现状绿楔、绿廊和络构建一个完整、高效的县域绿地系统。
通过县域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恢复、改善县域生态环境保持县域生态环境平衡构筑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最终达到生态平衡。
第十一条 县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规划以高唐县境内丰富的林地、湿地、农田、河流、湖泊为生态基础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构架。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应从建设节约型园林城市着手建设节约型园林应从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入手,制订科学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养护及运营管理规范,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重视园林科技与创新,强化节约型园林绿化的监督管理,实现园林绿化建设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以高唐县城为中心规划建设环县城绿化带改善中心城区的生态环境。同时结合《高唐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以建设梁村镇、尹集镇、清平镇、琉璃寺镇、固河镇、三十里铺镇、赵寨子镇、姜店镇、杨屯乡等生态乡镇核心带动提高镇域绿化水平。
第十二条 县域防护林规划
1、以徒骇河、马颊河为轴线以七里河、四新河、管氏河、官道河、唐公沟、辛铺沟、沙河沟、友谊沟、张官屯沟为脉络建设水源防护林、生态林涵养水源、维护区域生态平衡。
2、以105国道、308国道、322省道、316省道、青银高速、高邢高速、各条县级道为绿色通道与水源防护林一起构建覆盖县域的绿化络。
第十三条 特殊生态保护区
规划特殊生态保护区有:胡集湿地生态园(自然保护区);清平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南王公园、双海湖生态书画公园(水源保护区);鱼丘湖公园(风景旅游区);圣树湾温泉度假村(生态旅游区)。
第四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与分区
第十四条 城市绿地发展概略
发展中的高唐必须确立“生态优先”的城市建设战略寻求一种既能应对发展挑战又能解决环境问题的城市发展模式。以高唐城区两河、三湖并存的自然基础构建“园林城市”的框架最大限度降低开发与资源保护的冲突减低对自然生态体系的冲击构筑生态城市。
第二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
高唐各层次绿地将共同构筑县城内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形成高唐“一环、三湖、三带、八园、多点”的绿地系统结构。
一环:指城区外环两侧各100米宽的绿化隔离带;
三湖:指鱼丘湖、双海湖生态书画公园、南王公园三片水面及其周边绿地;
三带:指果子市支渠、官道新河与鱼丘湖相连的生态廊道;唐公沟、官道新河与鱼丘湖相连形成的生态廊道;二干渠及周围绿化与官道新河相连形成的生态廊道。
八园:指中心城区中除去上述三片水面及其周边外的八个面积较大的公园;
多点:结合城市总体布局形成多处大小不等的街旁绿地(游园)以及分布在城区内各个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的绿化景观带。
第十五条 规划分区
规划将高唐中
心城区划分为六个景观分区:核心景观区、都市风貌展示区、文化生活景观区、滨河景观区、生态防护区、外围生态区。
核心景观区:指位于县城中心的鱼丘湖公园。
都市风貌展示区:是指以行政中心、商业中心为核心以步行街为纽带的公共建筑区结合功能齐备的文化娱乐中心形成现代化的、高品质的都市风貌展示区。
文化生活景观区:主要是指各居住片区通过合理的规划、精心建筑设计、居住环境整治营造出尺度宜人建筑密度适当环境优美高尚居住社区景观。
滨河景观区:指城区沿河流两旁景观区。
生态防护区:主要指开发区、工业区周边的防护绿地景观区以及高压走廊防护绿带。
外围生态区:除城市建设用地以外的城市规划用地范围。
第五章 高唐县绿地分类规划
第十六条 公园绿地规划
1、在充分保护和利用好县城内现有公园绿地的前提下按以下要求规划布局新增绿地。
(1)充分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力求做到大、中、小型公园绿地均衡分布尽可能方便居民使用。根据高唐县现状条件规划县级综合性公园:鱼丘湖公园、双海湖生态书画公园、南王公园、高唐植物园服务半径为3000米;规划区域性公园:人民公园、开发区中心公园、唐公沟公园、杜庄公园、许楼公园、体育公园、东城公园、果子市支渠沿岸绿化带、唐公沟沿岸绿化带、官道新河绿化带、二干渠绿化带服务半径为1000m规划街旁绿地服务半径为500米。
(2)加强公园绿地建设辟建新的公园完善公园类型搞好街旁绿地要“挖潜、改造、充实、提高”增加景点提高绿化质量突出景观特点完善服务功能方便居民使用逐渐形成布局合理的公园绿地体系。到2020年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4.2平方米。
(3)公园绿地的规划建设应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配置园林建筑小品。各类城市公园建设用地指标应当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城市公园严格控制建设经营性娱乐项目不得建设住宅;新建公园的绿地率不低于70%;街道小游园建设的绿化种植用地面积不低于小游园用地面积的70%;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的用地面积不超过小游园用地面积的5%。
(4)公园绿地的设施内容应综合考虑各种年龄、爱好、文化、消费水平的居民需要力求达到景观丰富性与功能多样性相结合。
2、规划县级公园11处主要有鱼丘湖公园、双海湖生态书画公园、南王公园、人民公园、开发区中心公园、东城公园、唐公沟公园、杜庄公园、许楼公园、体育公园、高唐植物园。
(1)鱼丘湖公园:以现状鱼丘湖现有绿化、水体为基础规划建设的县级综合公园。位于高唐县城区内鼓楼两侧以鼓
楼与北湖交点为中心分为西北湖、东北湖、东南湖和西南湖规划鱼丘湖公园面积约107.74公顷。
(2)双海湖生态书画公园:位于县城南郊 322省道以北官道街以西聊禹公以东区域内规划面积约227.66公顷。考虑到城市的快速发展及水源的涵养规划该园旨在营造“城市湖泊”的生态型景观。
(3)南王公园:位于县城北郊汇鑫办事处以北5公里处青银高速以南、西辅以北、谷官屯以东为围坝式平原水库主要水源是黄河水规划面积约263.68公顷。考虑到城市的快速发展及水源的涵养规划该园。旨在保护现有生态环境建成近郊生态公园。
(4)人民公园:位于官道街与政通交叉口西南面积约30.45公顷。周围是行政办公用地旨在建成以城市文化为主题的县级公园体现城市文脉。
(5)开发区中心公园位于横一与滨湖交叉口东南面积28.15公顷公园位于开发区北部周围多为工业用地应充分利用现状条件建设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为开发区企业与居民服务。
东城公园位于时风与东兴交叉口东北面积15.34公顷作为县级公园主要满足各项活动要求。该公园位于高唐居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可为金城、政通之间以及鱼丘湖东侧居民提一个日常休闲活动的好去处。公园规划设计以景观、休憩为主。
唐公沟公园:位于泉林与春长街交叉口东南面积约16.77公顷。主要为官道街东、金城北的居民区服务以休闲游憩、文化娱乐为主要功能。
杜庄公园:位于时风与超越交叉口东北面积约10.51公顷主要为附近居民服务营造体现时代特色的公园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8)许楼公园:位于政通与滨湖交叉口西南面积约17.24公顷。主要为位于滨湖两侧时风南的居住区以及高唐经济开发区南片和行政中心服务。以景观、休闲游憩为主要功能。
(9)体育公园:官道街与高临交叉口东北面积约33.81公顷。主要为行政中心和教育园区服务以休闲游憩、健身为主要功能。
(11)高唐植物园位于322省道以北滨湖以西面积100公顷以储备、收集适合高唐气候、土壤条件的植物材料进行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为主要功能并为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提场所。
第十七条 滨河带状绿地
沿果子市支渠、唐公沟、官道新河两侧布置城市滨河绿带宽度为20—50米并应在局部放宽建设滨河公共活动节点塑造滨河景观。
果子市支渠沿岸绿化带面积7.17公顷;唐公沟沿岸绿化带面积16.77公顷;官道新河绿化带面积9.57公顷。
二干渠绿化带10.51公顷、沙河沟、高干沟要在满足防洪和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绿化、美化沿岸可种植涵养水源地树种防治水土流失;栽植不同的植物使景观丰富富于季相变
化;沿岸的绿地可适当设置亲水设施或亲水平台满足居民的亲水需求;注重雨水的回收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发展集雨型绿地,要把集雨工程作为今后园林绿地建设的一项标准,列入工程预算。通过加快管线铺设,着力推广使用再生水灌溉绿地,同时鼓励社会单位、居民区物业建设内部的再生水处理系统进行绿化灌溉,进行绿化灌溉的再生水一定要符合相应标准。从提高渗水率的角度考虑,尽量减少铺装面积、或推广采用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
第十八条 街旁绿地
在城市绿地中街旁绿地的使用率较高且此类绿地建设投资少见效快是大型公园绿地的补充。因此应在城市主要道交叉口处布置街旁绿地方便居民日常生活使用每处宽度不小于8米绿化占地比例不小于65%。
附:高唐县街旁绿地一览表(2020年)
序号
名称
位置
面积
1
时风与南湖交叉口绿地
时风与南湖交叉口东南
5.40
2
永宁街街旁绿地
永宁街
1.29
3
时风花园
滨湖与政通交叉口
5.43
4
劲牛园
春长街与金城交叉口
0.2122
5
人和与官道街交叉口东南侧绿地
人和与官道街交叉口东南
0.1013
6
森林公园
金城东与东兴北交叉口东南
3.37
7
人和与官道街交叉口东南侧绿地
人和与官道街交叉口东南
0.5674
8
人和与官道街交叉口东北侧绿地
人和与官道街交叉口东北
0.2951
9
人和与官道街交叉口西南侧绿地
人和与官道街交叉口西南
0.4522
10
金城与滨湖交叉口西北侧绿地
金城与滨湖交叉口西北
0.2362
11
金城与滨湖交叉口西北侧绿地
金城与滨湖交叉口西北
0.3178
12
金城与汇鑫交叉口东北绿地
金城与汇鑫交叉口东北
0.4136
13
金城与汇鑫交叉口西北绿地
金城与汇鑫交叉口西北
0.3868
14
金城与汇鑫交叉口西南绿地
金城与汇鑫交叉口西南
0.3733
15
金城与纵三交叉口西南绿地
金城与纵三交叉口西南
0.0999
16
金城与纵三交叉口东南绿地
金城与纵三交叉口东南
0.2155
17
光明东与春长北街交叉口西南向绿地
光明东与春长北街交叉口西南
0.4332
18
光明东与春长北街交叉口东南向绿地
光明东与春长北街交叉口东南
0.0741
19
泉林东与春长北街交叉口西北向绿地
泉林东与春长北街交叉口西北
0.1423
20
泉林东与东兴北交叉口东北向绿地
泉林东与东兴北交叉口东北
0.2769
21
泉林东与东兴北交叉口西南向绿地
泉林东与东兴北交叉口西南
0.1479
22
人和东与东兴北交叉口西南向绿地
人和东与东兴北交叉口西南
0.0388
23
人和东与东兴北
交叉口东南向绿地
人和东与东兴北交叉口东南
0.1290
24
金城东与纵四交叉口东北向绿地
金城东与纵四交叉口东北
0.0256
25
金城东与纵四交叉口东南向绿地
金城东与纵四交叉口东南
0.1429
26
鼓楼东与纵四交叉口西北向绿地
鼓楼东与纵四交叉口西北
0.0866
27
鼓楼东与纵四交叉口向东右侧绿地
鼓楼东与纵四交叉口向东右侧
0.0997
28
福源与纵四交叉口东南向绿地
宁福源与纵四交叉口东南
0.1577
29
政通东与东兴南交叉口东北向绿地
政通东与东兴南交叉口东北
0.0740
30
政通东与东兴南交叉口西南向绿地
政通东与东兴南交叉口西南
0.0485
31
纵二与横五交叉口西北向绿地
纵二与横五交叉口西北
0.5250
32
纵二与横五交叉口东北向绿地
纵二与横五交叉口东北
0.0369
33
纵二与人和西交叉口西北向绿地
纵二与人和西交叉口西北
0.0854
34
汇鑫北与光明西交叉口西北向绿地
汇鑫北与光明西交叉口西北
0.0936
35
汇鑫北与光明西交叉口西南向绿地
汇鑫北与光明西交叉口西南
0.1078
第十九条 生产绿地规划
生产绿地是指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专为城市绿化提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和科研单位用地。高唐县的生产绿地主要有城北苗圃、东外环的张庄苗圃、双海湖苗圃另规划东环、县城西北高干两处苗圃。
至2015年生产绿地面积达60公顷(建成区外)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至2020年规划面积64公顷(建成区外)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满足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城建[1993]784号文件)城市生产绿地的面积应占建设用地面积的2%以上的要求。
第二十条 防护绿地规划
防护绿地是指为改善城市自然环境和卫生条件而设置的防护林地。包括卫生防护林带、水土保持林带、水岸防护林带、防灾绿地、有污染区周围环保隔离林带、高压线走廊绿带、通风防风林带、城市隔离带等。规划高唐县防护绿地约1154.59公顷。结合各方面的因素建成区建设防护绿地约 203.625 公顷。
1、城市道两侧绿化带要按有关规定实施严格控制并保护城区的绿化空间隔离带。其中老城区内河、湖、水体旁的防护林带宽度应不少于30米;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工周边的防护林带绿地根据标准设立不少于50米的防护林带。
2、在城市高速公和城市立交桥控制范围内的非建筑用地应当进行绿化。
3、高压输电线走廊下安全隔离绿化带的宽度应按照国家规定的行业标准建设即35KV应大于20米110KV应大于30米220KV应大于40米。
4、穿越县城的水系分三级进行控制一级主要
水系鱼丘湖、双海湖、南王水库堤坝的防护绿带宽度各不少于50米二级次要河道(果子市支渠、唐公沟、官道新河)两岸的防护绿地宽度各不少于30米三级水系环城各条明沟两岸的防护绿地宽度各不少于10米。
5、规划利用城市广场、绿地、文教设施、体育场馆、道等基础设施的附属绿地建立避灾据点与避灾通道以期形成完善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并纳入城市防灾、减灾规划。
6、工业区与居住区、工业组团之间防护绿带宽度 50米现状建成区应≥30米新增用地应≥50米。
7、产生污染的工业企业周围防护绿地宽度 50米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周围防护绿地宽度不少于50米下风向建100—500米防护林带水周围防护绿地宽度 500米。
8、公出入口(对外公)根据道等级不同两侧各20—50米; 高速公两侧防护绿带宽度100米;城市外环两侧防护绿带宽度100米;城市内道两侧防护绿带宽度建成区为5—10米新区为10—20米。
第二十一条 附属绿地规划
1、道绿地规划
道绿地指城市道、广场用地(红线)范围内的绿化用地包括道绿带、交通岛绿地、停车场绿地等。道绿地在城市中将各类绿地联成一张绿通过干道绿化联系片区间的道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整体形象缓解热辐射、交通噪音与尾气污染提高交通效率与安全性。
参照《城市道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规定根据高唐县城的实际情况本次规划确定:
(1)县城主干道绿化带面积占道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不得低于20%;次干道绿化带面积所占比例不得低于15%。位于旧城区的道绿化带面积占道总用地面积的比例可降低5个百分点。
(2)建成区内无法种植行道树的道可种植攀援植物摆放盆花等因地制宜发展垂直绿化。
(3)城区的道绿化应选择能适应本地条件生长良好的植物品种和易于养护管理的乡土树种。同时要巧于利用和改造地形营造以自然式植物群落为主的绿化景观受空间限制的地段要加强垂直绿化的建设。
(4)规划超越、滨湖、官道街、盛世、人和、政通、泉林为城市林荫道。
(5)规划汇鑫、金城、鼓楼、时风、滨湖、官道街、东兴为重点景观街道。
2、居住区绿化
(1)新建居住小区绿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5%以上辟有休息活动园地;旧居住区绿地面积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30%。
(2)到2020年园林式居住区占总数的60%以上。
(3)居住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有明确的部门和人员负责资金落实措施落实绿化种植维护管理良好设施保持完好。
3、单位绿地规划
(1)医院、休(疗)养院等医疗卫生单位在新城区的绿地率不低于40%;在旧城区的不低于35%。
(2
)高等院校、机关团体等单位在新城区的绿地率不低于40%;在旧城区的不低于35%。
(3)经环境保护部门鉴定属于有毒有害的重污染单位和危险品仓库绿地率不低于40%并根据国家标准设置宽度不少于50米的防护林带。
(4)宾馆、商业、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建筑设施建筑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上的绿地率不低于30%;建筑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下的不低于20%。
(5)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站场和仓库绿地率不高于15%。
(6)其他建设工程项目在新城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在旧城区的不低于25%。
(7)城市主干道沿街单位90%以上实施拆墙见绿。
(8)各单位和居民个人应积极开展庭院、阳台、屋顶、墙面、室内绿化。
(9)“花园式单位”占单位总数的60%以上。
4、广场绿地规划
(1)城市广场绿地率不低于60%植物配置要以乔木为主乔、灌、花、草合理搭配建筑小品、城市雕塑要突出城市特色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充分展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
(2)高唐的广场规划有纪念广场、金城广场、西湖广场(滨湖与鼓楼交叉口)、北湖广场(北湖与金城交叉口)、南湖广场(南湖与时风交叉口)、永宁街广场(永宁街与福源交叉口)、福源与盛世交叉口广场、人和与盛世交叉口广场。金城广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广场可适当降低绿地率。
地二十二条 其他绿地规划
1、注重生物多样性提高生境的稳定性。
2、水源保护林地属于资源性保护地保护地的设计根据需要设核心保护区和控制保护区核心保护区杜绝人进入控制区控制进入林区的人数。
3、生态防护林地指建设区周围的自然林地包括:天然林地、水土保持林、农田风景林等。这些自然林地可以结合生态农业观光等形式开发加强生态防护效应。
4、对现有果园进行改造丰富果树品种对部分果树进行造型引进新的果树品种积极发展农业观光。
5、规划其他绿地三处:圣树湾温泉度假村(50公顷)胡集湿地生态园(100公顷)清平森林公园(150公顷)。
第二十三条 防灾避险绿地规划
高唐县地震裂度为七度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位于7度以上(含7度)地区的城市必须考虑抗震问题规划高唐县绿地按地震烈度7度设防。
减灾绿地体系规划内容包括:基本减灾场所和疏散、救灾通道两大部分其中基本减灾场所包括:综合避难、救援场所和紧急避灾场所。
地震、火灾时市民的市外避难地要求在2000m内每人2m2,以步行速度2000m/小时为限防灾公园的避难圈的标准为2000m,避难地面积的最低标准为每人1m2。
高唐县避灾绿地结构布局:为了保证震灾发生时居民有足够的疏散应急的空间并保证
交通上的可达性和救援的可能性规划抗震疏散通道的宽度不小于15米通向城区内疏散场地和区外扩地或通向长途交通设施。避震疏散场地面积为1.5平方米就地疏散距离小于0.5公里中程疏散距离不大于1.5公里远程疏散距离则借助交通工具疏散至外地。
第六章 高唐县绿化树种规划
第二十四条 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优先选择抗性强的树种。
2、立足长远照顾当前快慢结合落叶与常绿搭配。
3、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并重体现生物多样性。
4、选择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
5、城乡兼顾。
第二十五条 规划目标
1、培育高唐县独有的植物景观特色满足市民文化娱乐、休闲、亲近自然的要求。
2、优化城市树种结构提高绿化植物改善城市环境的机能。
3、引导城市绿化苗木生产从无序竞争进入有序发展。
4、构筑城市绿色空间的艺术风貌、充分展现城市个性。
第二十六条 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及一般树种的选定
1、基调树种:杨树、垂柳、国槐、苦楝、千头椿、白蜡、合欢、龙柏、石榴、木槿、凤尾兰。
2、骨干树种:杨树、旱柳、国槐、苦楝、香花槐、千头椿、法桐、银杏、青桐、黄栌、五角枫、皂角、柿树、楸树、梓树、杜仲、雪松、油松(造型)、大叶女贞、龙柏、蜀桧、樱花、紫叶李、美人梅、玉兰、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红叶桃、棣棠、黄刺玫、紫薇、碧桃、榆叶梅、珍珠梅、麻叶绣线菊、丁香、石榴、锦带花、迎春、连翘、紫叶小糪、金叶女贞、月季、大叶黄杨、构骨、石楠、扶芳藤、淡竹。
3、行道树树种:法桐、合欢、国槐、苦楝、青桐、栾树、白蜡、楸树、雪松。
4、水生植物:荷花、萍蓬草、睡莲类、菖蒲类、千屈菜、水葱、芦竹、凤眼莲。
5、藤本:紫藤、扶芳藤、凌霄。
6、地被、草坪植物:爬行卫矛、常春蔓、红花酢浆草、美人蕉、鸢尾、麦冬、丹麦草、马尼拉草、结缕草、狗牙根、高羊茅、白三叶。
7、经济树种:枣树、鸭梨、苹果、桃、杏、葡萄、樱桃、枸杞、桑椹、山楂。
8、 花卉:玉簪、菊花、石竹、忍冬花、牡丹、鸡冠花、兰草、锦葵、芍药、一串红、矮牵牛、金盏菊、石竹、耧斗菜、鸢尾、美人蕉。
第二十七条 其他园林植物
刺槐、泡桐、火炬树、龙爪槐、铅笔柏、圆柏、侧柏、瓜子黄杨、雀舌黄杨、金叶女贞、洒金柏、铺地柏、丰花月季、玫瑰、小叶女贞、紫藤、凌霄、金银花、爬山虎、蔷薇。
第二十八条 市树市花
市树:国槐
市花:推荐荷花、月季、石竹选择其一。
第二十九条 推荐引种驯化的品种
朴树、
榉树、、绣球、绣线菊、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金叶莸、蓝花莸、北海道黄杨。
第三十条 特殊环境下适应树种选择
1、耐盐碱树种
白蜡、千头椿、皂角、杜梨、西府海棠、湖北海棠、碧桃、火炬树、柽柳、迎春、风箱果、白皮松、凤尾兰、早园竹。
2、耐阴植物
紫薇、香茶藨、绣球、绣线菊、珍珠梅、海州常山、接骨木、金银木、猥实、圆柏、箬竹、扶芳藤。
3、抗旱树种
国槐、刺槐、臭椿、栾树、旱柳、杜梨、黄刺玫、火炬树、紫薇、石榴、迎春、白皮松、圆柏、侧柏、沙地柏。
4、耐水湿树种
垂柳、刺槐、合欢、水杉、枫杨、紫薇。
5、抗性树种
(1)抗SO2树种
刺槐、国槐、杨树、白蜡、皂角、栾树、、苦楝、柿树、榆叶梅、紫叶李、樱花石榴、白皮松。
(2)抗HF树种
刺槐、国槐、垂柳、旱柳、白蜡、法桐、柿树、皂角、臭椿、紫薇、侧柏。
(3)抗CL2树种
刺槐、垂柳、臭椿、法桐、白蜡、苦楝、皂角、柿树、合欢、梧桐、紫薇、广玉兰、大叶黄杨。
(4)滞尘力强的树种
刺槐、国槐、杨树、臭椿、白蜡、法桐、腊梅。
第七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第三十一条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目标
1、丰富植物种类增加空间异质性丰富物种多样性。
2、使生物多样性在各类绿地中充分体现满足各种不同功能要求。
3、结合园林城市建设丰富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第三十二条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基本思
1、组织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实施计划。
2、与有关研究机构合作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积极开展生物资源生态系统调查生态环境及物种变化的监测、生物资源的调查和检测特别是乡土原生树种濒危物种等。
3、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自然的植物群落和生态群落的保护;建立自然功能区协调城市建成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丰富本地生物多样性提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乡土树种。
4、保护古树名木保护多样性景观。
第三十三条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层次与规划
针对高唐的现状首先应进行本底调查确定本县所属的气候带和主导生态因子。确定本县所属的植被区域、植被地带、地带性植被类型和建群种、优势种以及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乡土树种。
生物多样性保护分为四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的保护规划:
高唐物种多样性规划首先要做好如下工作:
(1)发掘本植被气候带园林植物物种
a、 在4—5年内发掘乡土植物20—30种。
b、对开发的园林植物进行生物学特性、生态学
习性和在园林绿地中的适应性进行监测。
c、筛选出生长势旺、抗逆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种类推广于园林绿地逐步提高园林绿地植物物种的丰富度。
(2)相邻植被气候带园林植物的引种与应用
a、在4—5年内引种适生的外来植物5—10种。
b、对引入的植物进行生态安全性的测定和适应性观测研究。
c、经本县较长时期试种后确系生长势、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景观效果好与乡土植物能共生共荣的种类可逐步推广于园林绿地。
(3)建立种质资源保存、繁育基地
结合生产绿地建立种质资源基地针对性地开展彩叶树种、行道树、名花、水生花卉的种质资源选育。
(4)提高园林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丰富层次充分利用垂直空间生态位资源建立树种组成和结构较丰富的园林植物群落。适当扩大绿地的面积规模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2、生态系统多样性规划
(1)重点保护和恢复本植被气候地带各种自然生态系统和群落类型保护自然生境。
(2)丰富县城绿地系统类型使各个绿地系统各具特色。
(3)适当应用虽非本地但属同植被气候带和相邻植被气候带的植物种类。
3、遗传多样性规划
(1)建立植物园:从高唐的现状出发收集各种优良园林绿化植物材料进行栽培、选育培育适合高唐的园林绿化树种。
(2)加强合作交流城市园林部门应与高校、研究所等科研企事业单位建立深入广泛的科研合作充分开展遗传多样性研究为高唐的园林绿化树种培育提有力的技术支撑。
4、景观多样性规划
景观多样性就是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或变异性。
景观规划途径有以下几点:
(1)根据物种的重要性选择目前的或潜在的保护对象。
(2)充分借鉴当地自然景观特点创建各种景观类型。
(3)建立景观廊道。
(4)重视保护本地历史文化古树名木建设历史文化性绿地展现高唐的历史风貌。
第三十四条 生物多样性规划建设的指标
1、综合公园:5公顷以上的植物物种不低于50种;面积20公顷以上的植物物种不低于150种面积100公顷以上的植物种类不低于200种。
2、滨河带状绿地:面积5公顷以上的植物种类不低于50种面积10公顷以上的面积大于100种。
3、街旁绿地:面积1公顷以上的植物物种不低于30种;面积2公顷以上的植物物种不低于120种;面积5公顷以上的植物种类不低于150种。
4、防护绿地:宽度30米以上时植物种类应低于30种宽度50米以上时植物种类不低于50种。
5、附属绿地:由于单位性质的差别绿地功能的差异较大。面积0.5公顷以
下的植物物种不低于30种;面积1公顷以上的植物物种不低于50种;面积2公顷以上的植物物种不低于75种;面积5公顷以上的植物物种不低于100种。
6、其他绿地:一般为规模较大的生态绿地原则上该类绿地植物种类不低于300种。
综上所述要针对具体的绿地类型根据其地形、土壤及其周围生态环境等条件利用生态学、生物学原理合理地选择园林绿化植物(特别是选用具有建群性、乡土性、观赏性及强抗性的树种)利用所选树种建立最佳的配置模式使植物配置形式与景观美学价值、与生态环境价值有机结合在空间布局上实现植物的多样性和景观的多样性实现植被层次的多样性和综合效益的多样性。
第三十五条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与生态管理对策
1、进行现状调查及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
2、加强本地植物物种的保护、发觉与应用。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突出做好就地保护、移地保护工作积极进行优良的园林绿化材料的遗传驯化加强和促进本地乡土物种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3、建立种质资源库为苗木繁育打下良好基础。
4、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做好遗传多样性保护工作。
5、努力加强现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采取有利措施防止现有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6、加强景观多样性保护建设增强不同景观斑块的连通性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
7、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部门在资金方面要予以大力支持。
8、通过充分调查研究制定地方法规确定保护方法、管理单位、资金明确保护管理部门及其职责制定具有可行性的奖励与处罚条款。
9、通过政府文件和媒体、络加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各种手段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10、加强生物多样性研究积极探索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上一篇文章:没有了
下一篇文章:F区绿线划定图
打印此页关闭
高唐县绿地系统规划文本(1)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2
第一条 规划背景... 2
第二条 规划范围... 2
第三条 规划期限... 2
第四条 规划编制依据... 2
第五条 规划指导思想... 2
第六条 规划原则... 2
第七条 规划期限与人口、规划建成区规模... 3
第二章 规划目标与指标.... 3
第八条 规划目标... 3
第九条 规划指标... 4
第三章 县域绿地系统规划.... 4
第十条 县域绿地系统... 4
第十一条 县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4
第十二条 县域防护林规划... 4
第十三条 特殊生态保护区... 4
第四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与分区.... 4
第十四条 城市绿地发展概略... 4
第十五条 规划分区... 4
第五章 高唐县绿地分类规划.... 5
第十六条 公园绿地规划... 5
第十七条 滨河带状绿地... 6
第十八条 街旁绿地... 6
第十九条 生产绿地规划... 7
第二十条 防护绿地规划... 7
第二十一条 附属绿地规划... 7
地二十二条 其他绿地规划... 8
第二十三条 防灾避险绿地规划... 8
第六章 高唐县绿化树种规划.... 8
第二十四条 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 8
第二十五条 规划目标... 8
第二十六条 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及一般树种的选定... 9
第二十七条 其他园林植物... 9
第二十八条 市树市花... 9
第二十九条 推荐引种驯化的品种... 9
第三十条 特殊环境下适应树种选择... 9
第七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9
第三十一条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目标... 9
第三十二条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基本思... 10
第三十三条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层次与规划... 10
第三十四条 生物多样性规划建设的指标... 10
第三十五条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与生态管理对策... 11
第八章 古树名木保护.... 11
第三十六条 古树名木分布... 11
第三十七条 古树名木保护措施... 12
第九章 近期建设规划.... 12
第三十八条 近期规划期限... 12
第三十九条 近期规划的目标与指标... 12
第四十条 近期规划主要建设项目... 13
第十章 远期建设规划.... 14
第四十一条 远期规划期限... 14
第四十二条 远期规划的目标与指标... 14
第四十三条 远期规划主要建设项目... 15
地四十四条 远期规划各项建设投资估算... 17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措施.... 17
第四十五条 规划实施措施... 17
附则.... 1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规划背景
为促进高唐县园林绿地管理与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规划与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切实可行的指导本县绿地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和政府文件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及《高唐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的编制特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高唐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体系中有关城市绿地系统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是指导高唐县在城区规划范围内进行绿地规划、建设、管理的法规性文件凡在规划区内有关绿地的一切生产与建设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其中用词及有关含义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为准。
第二条 规划范围
本规划所界定的规划范围与现行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规划区范围为高唐现状鱼丘湖、汇鑫、人和三个街道办事处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110平方公里。
第三条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0—2015年远期为2015—2020年。
第四条 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通过1998年修正);
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
7、《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
8、《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城[1993]784号);
9、《城市绿地分类标准》(GJJ/T85-2002);
10、《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
11、《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第112号);
12、《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建城[2000]192号);
13、《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05]43号);
14、《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通知》(国发[2001]20号);
15、《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建城[2002]249号);
1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1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18、《城市道绿化规范与设计规范》(CJJ75-97);
19、《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20、《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21、《山东省绿化管理办法》;(1997年)
22、《山东省关于创建园林城市活动实施方案》(鲁建发[2002]10号);
23、《山东省园林城市标准》(鲁建发[2005]16);
24、《山东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办法》(鲁建发[2002]25号);
25、《高唐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
26、高唐县相关专业部门(规划、园林、林业、水务、旅游等)规划或计划。
第五条 规划指导思想
围绕“中国书
画艺术名城以工业、商贸旅游为主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城市性质坚持科学、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观以改善城市生态实现城市生态平衡为宗旨以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工作环境质量为目的规划总量适宜、分布合理、特点鲜明、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具有高唐特色的现代化园林城市。
第六条 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生态安全的原则:重视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以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城市生态框架的布局和园林植物的配植确保高唐县的物种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将规划范围内各类绿地切实的补充、调整、完善并将各类绿地系统组织起来形成市内绿色生态保护络并使之与县城城区周边的绿色背景共融,形成内应外合的生态络系统。
2、系统整合原则:以系统观念和络化思维为基础增强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功能合理布局均衡分布完善结构和布局树立大绿化观和系统观确保在高唐县城区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绿化生态体系同时要通过规划手段加强建设区外的县域风景林地的规划建构完整的绿地系统。
3、特色性、地带性原则:充分体现并强化地域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结合城市位置、气候等外部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现状特点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要把握不同的景观个性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乡土风味的绿地景观创造出高唐县具有艺术之乡气质和现代化风情的“园林城市”形象。
4、多样性原则:着重体现生物多样性突出乔、灌、草复合型生物群落;同时统筹安排绿色空间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地面绿化与空间绿化相结合不同类型的绿地合理配置相互穿插增加城市景观多样性构筑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绿地系统。
5、以人为本原则:绿地系统规划要充分体现“和谐城市”的理念绿地系统的建设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协调并进、互补互促实现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
6、质量优先数量保证原则:绿地的质量是保证绿地发挥生态效益和使用功能的前提数量是保证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7、可操作性原则:规划切实结合高唐城区的自身条件广泛借鉴、推陈出新、并通过划定各类绿线实行“绿线管制”制度促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
8、前瞻性原则:尊重历史直面现实展望未来。绿地规划既要强调其可行性又要强调其适当、合理及可能的超前性使高唐的绿地系统规划具有真正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9、可持续性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远近结合统筹兼顾前期着重研究近中期规划寻求切实的绿地建设与绿地管理模式。
10、 发展节约型园林原则:建设生态化、可持续的绿
地。通过可持续景观设计或生态设计来实现创建节约型城市园林的目标。
第七条 规划期限与人口、规划建成区规模
1、 规划期限:近期:2010-2015年 远期:2015-2020年
2、 人口规模:(建成区)
近期:25万人
远期:30万人
3、 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30平方公里
远期:32平方公里
第二章 规划目标与指标
第八条 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建立一个生态系统健全、生态格局安全、规划总量达标、结构布局合理、综合功能优化的城市绿地系统构筑人、自然与城市和谐发展的具有丰富生态、文化内涵的优美绿地景观系统形成“一城三湖水竞秀绿荫环绕宜居城”的园林城市特色。
2、近期目标
整治污染源全面提高城区的绿化质量,优化绿地布局结构,提高绿地配置和养护水平,丰富城市景观效果,实现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 至2015年争创建省级国家级园林城市。
近期绿地建设重点:
(1)文教区、行政区、居住区在方圆500米的半径范围之内均要配置有相应服务面积的公园绿地;
(2)在城市规划区内近期要保护和建设适当面积的水源涵养与净化绿地以保证鱼丘湖水源和尹一固水源的正常水和水质改善;
(3)建立绿色交通络和城市绿色络基本建成城市外环100米的防护绿带官道新河、果子市河滨水20—50米防护林完成城区主要出入口的环境整治。
3、远期目标
全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景观风貌弘扬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建设城市生物多样性创造人与自然共生的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城区整体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生活环境质量分批次建设11个县级公园将城市边缘区的基本农田改造成对城市环境无污染的生态农田一部分引入城市视线景观另一部分逐渐改良成具有苗木生产和生物多样性功能的生产林地。至2020年争取实现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
第九条 规划指标
按照国内“园林城市”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
近期指标:达到省级“园林城市”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41.5%;绿化覆盖率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3.8平方米。
远期指标:争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45%;绿化覆盖率4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2平方米。
第三章 县域绿地系统规划
第十条 县域绿地系统
绿地系统规划过程中要注重景观整体性的保护与营建因地制宜利用现状绿楔、绿廊和络构建一个完整、高效的县域绿地系统。
通过县域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恢复、改善县域生态环境保持县域生态环境平衡构筑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最终达到生态平衡。
第十一条 县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规划以高唐县境内丰富的林地、湿地、农田、河流、湖泊为生态基础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构架。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应从建设节约型园林城市着手建设节约型园林应从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入手,制订科学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养护及运营管理规范,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重视园林科技与创新,强化节约型园林绿化的监督管理,实现园林绿化建设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以高唐县城为中心规划建设环县城绿化带改善中心城区的生态环境。同时结合《高唐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以建设梁村镇、尹集镇、清平镇、琉璃寺镇、固河镇、三十里铺镇、赵寨子镇、姜店镇、杨屯乡等生态乡镇核心带动提高镇域绿化水平。
第十二条 县域防护林规划
1、以徒骇河、马颊河为轴线以七里河、四新河、管氏河、官道河、唐公沟、辛铺沟、沙河沟、友谊沟、张官屯沟为脉络建设水源防护林、生态林涵养水源、维护区域生态平衡。
2、以105国道、308国道、322省道、316省道、青银高速、高邢高速、各条县级道为绿色通道与水源防护林一起构建覆盖县域的绿化络。
第十三条 特殊生态保护区
规划特殊生态保护区有:胡集湿地生态园(自然保护区);清平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南王公园、双海湖生态书画公园(水源保护区);鱼丘湖公园(风景旅游区);圣树湾温泉度假村(生态旅游区)。
第四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与分区
第十四条 城市绿地发展概略
发展中的高唐必须确立“生态优先”的城市建设战略寻求一种既能应对发展挑战又能解决环境问题的城市发展模式。以高唐城区两河、三湖并存的自然基础构建“园林城市”的框架最大限度降低开发与资源保护的冲突减低对自然生态体系的冲击构筑生态城市。
第二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
高唐各层次绿地将共同构筑县城内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形成高唐“一环、三湖、三带、八园、多点”的绿地系统结构。
一环:指城区外环两侧各100米宽的绿化隔离带;
三湖:指鱼丘湖、双海湖生态书画公园、南王公园三片水面及其周边绿地;
三带:指果子市支渠、官道新河与鱼丘湖相连的生态廊道;唐公沟、官道新河与鱼丘湖相连形成的生态廊道;二干渠及周围绿化与官道新河相连形成的生态廊道。
八园:指中心城区中除去上述三片水面及其周边外的八个面积较大的公园;
多点:结合城市总体布局形成多处大小不等的街旁绿地(游园)以及分布在城区内各个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的绿化景观带。
第十五条 规划分区
规划将高唐中
心城区划分为六个景观分区:核心景观区、都市风貌展示区、文化生活景观区、滨河景观区、生态防护区、外围生态区。
核心景观区:指位于县城中心的鱼丘湖公园。
都市风貌展示区:是指以行政中心、商业中心为核心以步行街为纽带的公共建筑区结合功能齐备的文化娱乐中心形成现代化的、高品质的都市风貌展示区。
文化生活景观区:主要是指各居住片区通过合理的规划、精心建筑设计、居住环境整治营造出尺度宜人建筑密度适当环境优美高尚居住社区景观。
滨河景观区:指城区沿河流两旁景观区。
生态防护区:主要指开发区、工业区周边的防护绿地景观区以及高压走廊防护绿带。
外围生态区:除城市建设用地以外的城市规划用地范围。
第五章 高唐县绿地分类规划
第十六条 公园绿地规划
1、在充分保护和利用好县城内现有公园绿地的前提下按以下要求规划布局新增绿地。
(1)充分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力求做到大、中、小型公园绿地均衡分布尽可能方便居民使用。根据高唐县现状条件规划县级综合性公园:鱼丘湖公园、双海湖生态书画公园、南王公园、高唐植物园服务半径为3000米;规划区域性公园:人民公园、开发区中心公园、唐公沟公园、杜庄公园、许楼公园、体育公园、东城公园、果子市支渠沿岸绿化带、唐公沟沿岸绿化带、官道新河绿化带、二干渠绿化带服务半径为1000m规划街旁绿地服务半径为500米。
(2)加强公园绿地建设辟建新的公园完善公园类型搞好街旁绿地要“挖潜、改造、充实、提高”增加景点提高绿化质量突出景观特点完善服务功能方便居民使用逐渐形成布局合理的公园绿地体系。到2020年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4.2平方米。
(3)公园绿地的规划建设应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配置园林建筑小品。各类城市公园建设用地指标应当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城市公园严格控制建设经营性娱乐项目不得建设住宅;新建公园的绿地率不低于70%;街道小游园建设的绿化种植用地面积不低于小游园用地面积的70%;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的用地面积不超过小游园用地面积的5%。
(4)公园绿地的设施内容应综合考虑各种年龄、爱好、文化、消费水平的居民需要力求达到景观丰富性与功能多样性相结合。
2、规划县级公园11处主要有鱼丘湖公园、双海湖生态书画公园、南王公园、人民公园、开发区中心公园、东城公园、唐公沟公园、杜庄公园、许楼公园、体育公园、高唐植物园。
(1)鱼丘湖公园:以现状鱼丘湖现有绿化、水体为基础规划建设的县级综合公园。位于高唐县城区内鼓楼两侧以鼓
楼与北湖交点为中心分为西北湖、东北湖、东南湖和西南湖规划鱼丘湖公园面积约107.74公顷。
(2)双海湖生态书画公园:位于县城南郊 322省道以北官道街以西聊禹公以东区域内规划面积约227.66公顷。考虑到城市的快速发展及水源的涵养规划该园旨在营造“城市湖泊”的生态型景观。
(3)南王公园:位于县城北郊汇鑫办事处以北5公里处青银高速以南、西辅以北、谷官屯以东为围坝式平原水库主要水源是黄河水规划面积约263.68公顷。考虑到城市的快速发展及水源的涵养规划该园。旨在保护现有生态环境建成近郊生态公园。
(4)人民公园:位于官道街与政通交叉口西南面积约30.45公顷。周围是行政办公用地旨在建成以城市文化为主题的县级公园体现城市文脉。
(5)开发区中心公园位于横一与滨湖交叉口东南面积28.15公顷公园位于开发区北部周围多为工业用地应充分利用现状条件建设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为开发区企业与居民服务。
东城公园位于时风与东兴交叉口东北面积15.34公顷作为县级公园主要满足各项活动要求。该公园位于高唐居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可为金城、政通之间以及鱼丘湖东侧居民提一个日常休闲活动的好去处。公园规划设计以景观、休憩为主。
唐公沟公园:位于泉林与春长街交叉口东南面积约16.77公顷。主要为官道街东、金城北的居民区服务以休闲游憩、文化娱乐为主要功能。
杜庄公园:位于时风与超越交叉口东北面积约10.51公顷主要为附近居民服务营造体现时代特色的公园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8)许楼公园:位于政通与滨湖交叉口西南面积约17.24公顷。主要为位于滨湖两侧时风南的居住区以及高唐经济开发区南片和行政中心服务。以景观、休闲游憩为主要功能。
(9)体育公园:官道街与高临交叉口东北面积约33.81公顷。主要为行政中心和教育园区服务以休闲游憩、健身为主要功能。
(11)高唐植物园位于322省道以北滨湖以西面积100公顷以储备、收集适合高唐气候、土壤条件的植物材料进行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为主要功能并为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提场所。
第十七条 滨河带状绿地
沿果子市支渠、唐公沟、官道新河两侧布置城市滨河绿带宽度为20—50米并应在局部放宽建设滨河公共活动节点塑造滨河景观。
果子市支渠沿岸绿化带面积7.17公顷;唐公沟沿岸绿化带面积16.77公顷;官道新河绿化带面积9.57公顷。
二干渠绿化带10.51公顷、沙河沟、高干沟要在满足防洪和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绿化、美化沿岸可种植涵养水源地树种防治水土流失;栽植不同的植物使景观丰富富于季相变
化;沿岸的绿地可适当设置亲水设施或亲水平台满足居民的亲水需求;注重雨水的回收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发展集雨型绿地,要把集雨工程作为今后园林绿地建设的一项标准,列入工程预算。通过加快管线铺设,着力推广使用再生水灌溉绿地,同时鼓励社会单位、居民区物业建设内部的再生水处理系统进行绿化灌溉,进行绿化灌溉的再生水一定要符合相应标准。从提高渗水率的角度考虑,尽量减少铺装面积、或推广采用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
第十八条 街旁绿地
在城市绿地中街旁绿地的使用率较高且此类绿地建设投资少见效快是大型公园绿地的补充。因此应在城市主要道交叉口处布置街旁绿地方便居民日常生活使用每处宽度不小于8米绿化占地比例不小于65%。
附:高唐县街旁绿地一览表(2020年)
序号
名称
位置
面积
1
时风与南湖交叉口绿地
时风与南湖交叉口东南
5.40
2
永宁街街旁绿地
永宁街
1.29
3
时风花园
滨湖与政通交叉口
5.43
4
劲牛园
春长街与金城交叉口
0.2122
5
人和与官道街交叉口东南侧绿地
人和与官道街交叉口东南
0.1013
6
森林公园
金城东与东兴北交叉口东南
3.37
7
人和与官道街交叉口东南侧绿地
人和与官道街交叉口东南
0.5674
8
人和与官道街交叉口东北侧绿地
人和与官道街交叉口东北
0.2951
9
人和与官道街交叉口西南侧绿地
人和与官道街交叉口西南
0.4522
10
金城与滨湖交叉口西北侧绿地
金城与滨湖交叉口西北
0.2362
11
金城与滨湖交叉口西北侧绿地
金城与滨湖交叉口西北
0.3178
12
金城与汇鑫交叉口东北绿地
金城与汇鑫交叉口东北
0.4136
13
金城与汇鑫交叉口西北绿地
金城与汇鑫交叉口西北
0.3868
14
金城与汇鑫交叉口西南绿地
金城与汇鑫交叉口西南
0.3733
15
金城与纵三交叉口西南绿地
金城与纵三交叉口西南
0.0999
16
金城与纵三交叉口东南绿地
金城与纵三交叉口东南
0.2155
17
光明东与春长北街交叉口西南向绿地
光明东与春长北街交叉口西南
0.4332
18
光明东与春长北街交叉口东南向绿地
光明东与春长北街交叉口东南
0.0741
19
泉林东与春长北街交叉口西北向绿地
泉林东与春长北街交叉口西北
0.1423
20
泉林东与东兴北交叉口东北向绿地
泉林东与东兴北交叉口东北
0.2769
21
泉林东与东兴北交叉口西南向绿地
泉林东与东兴北交叉口西南
0.1479
22
人和东与东兴北交叉口西南向绿地
人和东与东兴北交叉口西南
0.0388
23
人和东与东兴北
交叉口东南向绿地
人和东与东兴北交叉口东南
0.1290
24
金城东与纵四交叉口东北向绿地
金城东与纵四交叉口东北
0.0256
25
金城东与纵四交叉口东南向绿地
金城东与纵四交叉口东南
0.1429
26
鼓楼东与纵四交叉口西北向绿地
鼓楼东与纵四交叉口西北
0.0866
27
鼓楼东与纵四交叉口向东右侧绿地
鼓楼东与纵四交叉口向东右侧
0.0997
28
福源与纵四交叉口东南向绿地
宁福源与纵四交叉口东南
0.1577
29
政通东与东兴南交叉口东北向绿地
政通东与东兴南交叉口东北
0.0740
30
政通东与东兴南交叉口西南向绿地
政通东与东兴南交叉口西南
0.0485
31
纵二与横五交叉口西北向绿地
纵二与横五交叉口西北
0.5250
32
纵二与横五交叉口东北向绿地
纵二与横五交叉口东北
0.0369
33
纵二与人和西交叉口西北向绿地
纵二与人和西交叉口西北
0.0854
34
汇鑫北与光明西交叉口西北向绿地
汇鑫北与光明西交叉口西北
0.0936
35
汇鑫北与光明西交叉口西南向绿地
汇鑫北与光明西交叉口西南
0.1078
第十九条 生产绿地规划
生产绿地是指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专为城市绿化提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和科研单位用地。高唐县的生产绿地主要有城北苗圃、东外环的张庄苗圃、双海湖苗圃另规划东环、县城西北高干两处苗圃。
至2015年生产绿地面积达60公顷(建成区外)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至2020年规划面积64公顷(建成区外)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满足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城建[1993]784号文件)城市生产绿地的面积应占建设用地面积的2%以上的要求。
第二十条 防护绿地规划
防护绿地是指为改善城市自然环境和卫生条件而设置的防护林地。包括卫生防护林带、水土保持林带、水岸防护林带、防灾绿地、有污染区周围环保隔离林带、高压线走廊绿带、通风防风林带、城市隔离带等。规划高唐县防护绿地约1154.59公顷。结合各方面的因素建成区建设防护绿地约 203.625 公顷。
1、城市道两侧绿化带要按有关规定实施严格控制并保护城区的绿化空间隔离带。其中老城区内河、湖、水体旁的防护林带宽度应不少于30米;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工周边的防护林带绿地根据标准设立不少于50米的防护林带。
2、在城市高速公和城市立交桥控制范围内的非建筑用地应当进行绿化。
3、高压输电线走廊下安全隔离绿化带的宽度应按照国家规定的行业标准建设即35KV应大于20米110KV应大于30米220KV应大于40米。
4、穿越县城的水系分三级进行控制一级主要
水系鱼丘湖、双海湖、南王水库堤坝的防护绿带宽度各不少于50米二级次要河道(果子市支渠、唐公沟、官道新河)两岸的防护绿地宽度各不少于30米三级水系环城各条明沟两岸的防护绿地宽度各不少于10米。
5、规划利用城市广场、绿地、文教设施、体育场馆、道等基础设施的附属绿地建立避灾据点与避灾通道以期形成完善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并纳入城市防灾、减灾规划。
6、工业区与居住区、工业组团之间防护绿带宽度 50米现状建成区应≥30米新增用地应≥50米。
7、产生污染的工业企业周围防护绿地宽度 50米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周围防护绿地宽度不少于50米下风向建100—500米防护林带水周围防护绿地宽度 500米。
8、公出入口(对外公)根据道等级不同两侧各20—50米; 高速公两侧防护绿带宽度100米;城市外环两侧防护绿带宽度100米;城市内道两侧防护绿带宽度建成区为5—10米新区为10—20米。
第二十一条 附属绿地规划
1、道绿地规划
道绿地指城市道、广场用地(红线)范围内的绿化用地包括道绿带、交通岛绿地、停车场绿地等。道绿地在城市中将各类绿地联成一张绿通过干道绿化联系片区间的道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整体形象缓解热辐射、交通噪音与尾气污染提高交通效率与安全性。
参照《城市道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规定根据高唐县城的实际情况本次规划确定:
(1)县城主干道绿化带面积占道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不得低于20%;次干道绿化带面积所占比例不得低于15%。位于旧城区的道绿化带面积占道总用地面积的比例可降低5个百分点。
(2)建成区内无法种植行道树的道可种植攀援植物摆放盆花等因地制宜发展垂直绿化。
(3)城区的道绿化应选择能适应本地条件生长良好的植物品种和易于养护管理的乡土树种。同时要巧于利用和改造地形营造以自然式植物群落为主的绿化景观受空间限制的地段要加强垂直绿化的建设。
(4)规划超越、滨湖、官道街、盛世、人和、政通、泉林为城市林荫道。
(5)规划汇鑫、金城、鼓楼、时风、滨湖、官道街、东兴为重点景观街道。
2、居住区绿化
(1)新建居住小区绿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5%以上辟有休息活动园地;旧居住区绿地面积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30%。
(2)到2020年园林式居住区占总数的60%以上。
(3)居住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有明确的部门和人员负责资金落实措施落实绿化种植维护管理良好设施保持完好。
3、单位绿地规划
(1)医院、休(疗)养院等医疗卫生单位在新城区的绿地率不低于40%;在旧城区的不低于35%。
(2
)高等院校、机关团体等单位在新城区的绿地率不低于40%;在旧城区的不低于35%。
(3)经环境保护部门鉴定属于有毒有害的重污染单位和危险品仓库绿地率不低于40%并根据国家标准设置宽度不少于50米的防护林带。
(4)宾馆、商业、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建筑设施建筑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上的绿地率不低于30%;建筑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下的不低于20%。
(5)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站场和仓库绿地率不高于15%。
(6)其他建设工程项目在新城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在旧城区的不低于25%。
(7)城市主干道沿街单位90%以上实施拆墙见绿。
(8)各单位和居民个人应积极开展庭院、阳台、屋顶、墙面、室内绿化。
(9)“花园式单位”占单位总数的60%以上。
4、广场绿地规划
(1)城市广场绿地率不低于60%植物配置要以乔木为主乔、灌、花、草合理搭配建筑小品、城市雕塑要突出城市特色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充分展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
(2)高唐的广场规划有纪念广场、金城广场、西湖广场(滨湖与鼓楼交叉口)、北湖广场(北湖与金城交叉口)、南湖广场(南湖与时风交叉口)、永宁街广场(永宁街与福源交叉口)、福源与盛世交叉口广场、人和与盛世交叉口广场。金城广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广场可适当降低绿地率。
地二十二条 其他绿地规划
1、注重生物多样性提高生境的稳定性。
2、水源保护林地属于资源性保护地保护地的设计根据需要设核心保护区和控制保护区核心保护区杜绝人进入控制区控制进入林区的人数。
3、生态防护林地指建设区周围的自然林地包括:天然林地、水土保持林、农田风景林等。这些自然林地可以结合生态农业观光等形式开发加强生态防护效应。
4、对现有果园进行改造丰富果树品种对部分果树进行造型引进新的果树品种积极发展农业观光。
5、规划其他绿地三处:圣树湾温泉度假村(50公顷)胡集湿地生态园(100公顷)清平森林公园(150公顷)。
第二十三条 防灾避险绿地规划
高唐县地震裂度为七度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位于7度以上(含7度)地区的城市必须考虑抗震问题规划高唐县绿地按地震烈度7度设防。
减灾绿地体系规划内容包括:基本减灾场所和疏散、救灾通道两大部分其中基本减灾场所包括:综合避难、救援场所和紧急避灾场所。
地震、火灾时市民的市外避难地要求在2000m内每人2m2,以步行速度2000m/小时为限防灾公园的避难圈的标准为2000m,避难地面积的最低标准为每人1m2。
高唐县避灾绿地结构布局:为了保证震灾发生时居民有足够的疏散应急的空间并保证
交通上的可达性和救援的可能性规划抗震疏散通道的宽度不小于15米通向城区内疏散场地和区外扩地或通向长途交通设施。避震疏散场地面积为1.5平方米就地疏散距离小于0.5公里中程疏散距离不大于1.5公里远程疏散距离则借助交通工具疏散至外地。
第六章 高唐县绿化树种规划
第二十四条 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优先选择抗性强的树种。
2、立足长远照顾当前快慢结合落叶与常绿搭配。
3、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并重体现生物多样性。
4、选择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
5、城乡兼顾。
第二十五条 规划目标
1、培育高唐县独有的植物景观特色满足市民文化娱乐、休闲、亲近自然的要求。
2、优化城市树种结构提高绿化植物改善城市环境的机能。
3、引导城市绿化苗木生产从无序竞争进入有序发展。
4、构筑城市绿色空间的艺术风貌、充分展现城市个性。
第二十六条 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及一般树种的选定
1、基调树种:杨树、垂柳、国槐、苦楝、千头椿、白蜡、合欢、龙柏、石榴、木槿、凤尾兰。
2、骨干树种:杨树、旱柳、国槐、苦楝、香花槐、千头椿、法桐、银杏、青桐、黄栌、五角枫、皂角、柿树、楸树、梓树、杜仲、雪松、油松(造型)、大叶女贞、龙柏、蜀桧、樱花、紫叶李、美人梅、玉兰、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红叶桃、棣棠、黄刺玫、紫薇、碧桃、榆叶梅、珍珠梅、麻叶绣线菊、丁香、石榴、锦带花、迎春、连翘、紫叶小糪、金叶女贞、月季、大叶黄杨、构骨、石楠、扶芳藤、淡竹。
3、行道树树种:法桐、合欢、国槐、苦楝、青桐、栾树、白蜡、楸树、雪松。
4、水生植物:荷花、萍蓬草、睡莲类、菖蒲类、千屈菜、水葱、芦竹、凤眼莲。
5、藤本:紫藤、扶芳藤、凌霄。
6、地被、草坪植物:爬行卫矛、常春蔓、红花酢浆草、美人蕉、鸢尾、麦冬、丹麦草、马尼拉草、结缕草、狗牙根、高羊茅、白三叶。
7、经济树种:枣树、鸭梨、苹果、桃、杏、葡萄、樱桃、枸杞、桑椹、山楂。
8、 花卉:玉簪、菊花、石竹、忍冬花、牡丹、鸡冠花、兰草、锦葵、芍药、一串红、矮牵牛、金盏菊、石竹、耧斗菜、鸢尾、美人蕉。
第二十七条 其他园林植物
刺槐、泡桐、火炬树、龙爪槐、铅笔柏、圆柏、侧柏、瓜子黄杨、雀舌黄杨、金叶女贞、洒金柏、铺地柏、丰花月季、玫瑰、小叶女贞、紫藤、凌霄、金银花、爬山虎、蔷薇。
第二十八条 市树市花
市树:国槐
市花:推荐荷花、月季、石竹选择其一。
第二十九条 推荐引种驯化的品种
朴树、
榉树、、绣球、绣线菊、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金叶莸、蓝花莸、北海道黄杨。
第三十条 特殊环境下适应树种选择
1、耐盐碱树种
白蜡、千头椿、皂角、杜梨、西府海棠、湖北海棠、碧桃、火炬树、柽柳、迎春、风箱果、白皮松、凤尾兰、早园竹。
2、耐阴植物
紫薇、香茶藨、绣球、绣线菊、珍珠梅、海州常山、接骨木、金银木、猥实、圆柏、箬竹、扶芳藤。
3、抗旱树种
国槐、刺槐、臭椿、栾树、旱柳、杜梨、黄刺玫、火炬树、紫薇、石榴、迎春、白皮松、圆柏、侧柏、沙地柏。
4、耐水湿树种
垂柳、刺槐、合欢、水杉、枫杨、紫薇。
5、抗性树种
(1)抗SO2树种
刺槐、国槐、杨树、白蜡、皂角、栾树、、苦楝、柿树、榆叶梅、紫叶李、樱花石榴、白皮松。
(2)抗HF树种
刺槐、国槐、垂柳、旱柳、白蜡、法桐、柿树、皂角、臭椿、紫薇、侧柏。
(3)抗CL2树种
刺槐、垂柳、臭椿、法桐、白蜡、苦楝、皂角、柿树、合欢、梧桐、紫薇、广玉兰、大叶黄杨。
(4)滞尘力强的树种
刺槐、国槐、杨树、臭椿、白蜡、法桐、腊梅。
第七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第三十一条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目标
1、丰富植物种类增加空间异质性丰富物种多样性。
2、使生物多样性在各类绿地中充分体现满足各种不同功能要求。
3、结合园林城市建设丰富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第三十二条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基本思
1、组织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实施计划。
2、与有关研究机构合作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积极开展生物资源生态系统调查生态环境及物种变化的监测、生物资源的调查和检测特别是乡土原生树种濒危物种等。
3、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自然的植物群落和生态群落的保护;建立自然功能区协调城市建成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丰富本地生物多样性提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乡土树种。
4、保护古树名木保护多样性景观。
第三十三条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层次与规划
针对高唐的现状首先应进行本底调查确定本县所属的气候带和主导生态因子。确定本县所属的植被区域、植被地带、地带性植被类型和建群种、优势种以及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乡土树种。
生物多样性保护分为四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的保护规划:
高唐物种多样性规划首先要做好如下工作:
(1)发掘本植被气候带园林植物物种
a、 在4—5年内发掘乡土植物20—30种。
b、对开发的园林植物进行生物学特性、生态学
习性和在园林绿地中的适应性进行监测。
c、筛选出生长势旺、抗逆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种类推广于园林绿地逐步提高园林绿地植物物种的丰富度。
(2)相邻植被气候带园林植物的引种与应用
a、在4—5年内引种适生的外来植物5—10种。
b、对引入的植物进行生态安全性的测定和适应性观测研究。
c、经本县较长时期试种后确系生长势、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景观效果好与乡土植物能共生共荣的种类可逐步推广于园林绿地。
(3)建立种质资源保存、繁育基地
结合生产绿地建立种质资源基地针对性地开展彩叶树种、行道树、名花、水生花卉的种质资源选育。
(4)提高园林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丰富层次充分利用垂直空间生态位资源建立树种组成和结构较丰富的园林植物群落。适当扩大绿地的面积规模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2、生态系统多样性规划
(1)重点保护和恢复本植被气候地带各种自然生态系统和群落类型保护自然生境。
(2)丰富县城绿地系统类型使各个绿地系统各具特色。
(3)适当应用虽非本地但属同植被气候带和相邻植被气候带的植物种类。
3、遗传多样性规划
(1)建立植物园:从高唐的现状出发收集各种优良园林绿化植物材料进行栽培、选育培育适合高唐的园林绿化树种。
(2)加强合作交流城市园林部门应与高校、研究所等科研企事业单位建立深入广泛的科研合作充分开展遗传多样性研究为高唐的园林绿化树种培育提有力的技术支撑。
4、景观多样性规划
景观多样性就是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或变异性。
景观规划途径有以下几点:
(1)根据物种的重要性选择目前的或潜在的保护对象。
(2)充分借鉴当地自然景观特点创建各种景观类型。
(3)建立景观廊道。
(4)重视保护本地历史文化古树名木建设历史文化性绿地展现高唐的历史风貌。
第三十四条 生物多样性规划建设的指标
1、综合公园:5公顷以上的植物物种不低于50种;面积20公顷以上的植物物种不低于150种面积100公顷以上的植物种类不低于200种。
2、滨河带状绿地:面积5公顷以上的植物种类不低于50种面积10公顷以上的面积大于100种。
3、街旁绿地:面积1公顷以上的植物物种不低于30种;面积2公顷以上的植物物种不低于120种;面积5公顷以上的植物种类不低于150种。
4、防护绿地:宽度30米以上时植物种类应低于30种宽度50米以上时植物种类不低于50种。
5、附属绿地:由于单位性质的差别绿地功能的差异较大。面积0.5公顷以
下的植物物种不低于30种;面积1公顷以上的植物物种不低于50种;面积2公顷以上的植物物种不低于75种;面积5公顷以上的植物物种不低于100种。
6、其他绿地:一般为规模较大的生态绿地原则上该类绿地植物种类不低于300种。
综上所述要针对具体的绿地类型根据其地形、土壤及其周围生态环境等条件利用生态学、生物学原理合理地选择园林绿化植物(特别是选用具有建群性、乡土性、观赏性及强抗性的树种)利用所选树种建立最佳的配置模式使植物配置形式与景观美学价值、与生态环境价值有机结合在空间布局上实现植物的多样性和景观的多样性实现植被层次的多样性和综合效益的多样性。
第三十五条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与生态管理对策
1、进行现状调查及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
2、加强本地植物物种的保护、发觉与应用。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突出做好就地保护、移地保护工作积极进行优良的园林绿化材料的遗传驯化加强和促进本地乡土物种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3、建立种质资源库为苗木繁育打下良好基础。
4、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做好遗传多样性保护工作。
5、努力加强现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采取有利措施防止现有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6、加强景观多样性保护建设增强不同景观斑块的连通性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
7、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部门在资金方面要予以大力支持。
8、通过充分调查研究制定地方法规确定保护方法、管理单位、资金明确保护管理部门及其职责制定具有可行性的奖励与处罚条款。
9、通过政府文件和媒体、络加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各种手段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10、加强生物多样性研究积极探索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上一篇文章:没有了
下一篇文章:F区绿线划定图
打印此页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