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疗法--肩周炎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五十肩。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穴位一:肩髃

【取法】在肩峰前下方,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取穴。上臂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就是肩髃穴。

【主治】⑴肩关节周围炎 ⑵急性踝关节扭伤

【机理】肩髃穴为手阳明与阳跷脉之交会穴,阳跷脉主于运动,阳明之筋又结于肩部,本穴又位于肩部,具有通经活络、理气散结之功,故可治疗以上诸症。

【刺灸法】斜刺,放血、拔罐

【治疗经验】

◎喻喜春:用该穴刺络放血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很有效,是治疗此病必用之穴。隔2-3天放血1次,5次为l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一般2-4个疗程多能治愈。操作:手下垂或手臂垫高平放,以细三棱针点刺穴位皮肤,拔罐吸出血2-5ml。

◎张勤:笔者近年来用肩髃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大多1-2次治愈。操作:用30号0.5-1.5寸毫针,呈45°角斜刺进针,得气针感下传至手为最佳。平补平泻手法。留针45分钟,每隔15分钟行手法1次。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林凡:肩臂疼痛中老年人多见,取手阳明大肠经本经穴肩髃,只用患侧,3-5次必爽。操作:用1.5寸长毫针,垂直快速进针约1寸,中强刺激,向上下放射较佳。

穴位二:天鼎

【取法】正坐、微仰头,在扶突穴直下1寸,当胸锁乳突肌后缘取穴。

【主治】⑴上肢麻木 ⑵漏肩风(肩周炎) ⑶右肋间痛

【机理】天鼎穴治疗以上诸症,属局部、邻近用穴。

【刺灸法】指针,直刺

【治疗经验】

◎吴穆: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头稍偏健侧,呈45°,然后一手提托健侧枕骨部向患侧耳前方用力抬拉,另一手拇指指针对准天鼎穴向健侧肩上方用力顶推,一拉一推要同时用力方能奏效。若指针时有回位的“咔啪”声,疗效最佳,表明指针成功。

◎李骘:操作:患者昂首正坐,臂下垂,以1.5寸毫针捻转直刺入0.8-1寸,得气后有麻胀感由颈沿手阳明经传到食指端为度,不留针,将针捻转退出。当即让患者做上肢抬举动作,以视效果,其遗留针感常持续10-20分钟。每日施针1次。

注意事项:因该穴从解剖部位上看,靠近颈动脉、臂丛神经,下有锁骨下皮神经和膈神经分支,故勿深刺、勿捣针、勿向下斜刺,以免刺破血管造成局部血肿,或胸膈不适,或出现气胸。

按语:漏肩风一症,即肩关节周围炎。多由外感风寒之邪,客阻经络,致气血凝泣不行,发为痹痛。因其病位在手阳明,故取天鼎穴。天鼎穴据诸典籍所载,尚无治肩痛之说,此为本人多年之临床经验,其效卓然,为此介绍。

◎郭效宗:操作:采用提插捻转法,气至背肋及手指大拇指、食指为宜。提插捻转法是左手食指固定穴位,右手持针,捻转刺入皮内后,提插寻找感觉,气至往返提插捻转3遍,大约3分钟就能产生效用。

出处:《单穴治病选萃》。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南星说医”。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五十肩。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穴位一:肩髃

【取法】在肩峰前下方,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取穴。上臂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就是肩髃穴。

【主治】⑴肩关节周围炎 ⑵急性踝关节扭伤

【机理】肩髃穴为手阳明与阳跷脉之交会穴,阳跷脉主于运动,阳明之筋又结于肩部,本穴又位于肩部,具有通经活络、理气散结之功,故可治疗以上诸症。

【刺灸法】斜刺,放血、拔罐

【治疗经验】

◎喻喜春:用该穴刺络放血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很有效,是治疗此病必用之穴。隔2-3天放血1次,5次为l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一般2-4个疗程多能治愈。操作:手下垂或手臂垫高平放,以细三棱针点刺穴位皮肤,拔罐吸出血2-5ml。

◎张勤:笔者近年来用肩髃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大多1-2次治愈。操作:用30号0.5-1.5寸毫针,呈45°角斜刺进针,得气针感下传至手为最佳。平补平泻手法。留针45分钟,每隔15分钟行手法1次。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林凡:肩臂疼痛中老年人多见,取手阳明大肠经本经穴肩髃,只用患侧,3-5次必爽。操作:用1.5寸长毫针,垂直快速进针约1寸,中强刺激,向上下放射较佳。

穴位二:天鼎

【取法】正坐、微仰头,在扶突穴直下1寸,当胸锁乳突肌后缘取穴。

【主治】⑴上肢麻木 ⑵漏肩风(肩周炎) ⑶右肋间痛

【机理】天鼎穴治疗以上诸症,属局部、邻近用穴。

【刺灸法】指针,直刺

【治疗经验】

◎吴穆: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头稍偏健侧,呈45°,然后一手提托健侧枕骨部向患侧耳前方用力抬拉,另一手拇指指针对准天鼎穴向健侧肩上方用力顶推,一拉一推要同时用力方能奏效。若指针时有回位的“咔啪”声,疗效最佳,表明指针成功。

◎李骘:操作:患者昂首正坐,臂下垂,以1.5寸毫针捻转直刺入0.8-1寸,得气后有麻胀感由颈沿手阳明经传到食指端为度,不留针,将针捻转退出。当即让患者做上肢抬举动作,以视效果,其遗留针感常持续10-20分钟。每日施针1次。

注意事项:因该穴从解剖部位上看,靠近颈动脉、臂丛神经,下有锁骨下皮神经和膈神经分支,故勿深刺、勿捣针、勿向下斜刺,以免刺破血管造成局部血肿,或胸膈不适,或出现气胸。

按语:漏肩风一症,即肩关节周围炎。多由外感风寒之邪,客阻经络,致气血凝泣不行,发为痹痛。因其病位在手阳明,故取天鼎穴。天鼎穴据诸典籍所载,尚无治肩痛之说,此为本人多年之临床经验,其效卓然,为此介绍。

◎郭效宗:操作:采用提插捻转法,气至背肋及手指大拇指、食指为宜。提插捻转法是左手食指固定穴位,右手持针,捻转刺入皮内后,提插寻找感觉,气至往返提插捻转3遍,大约3分钟就能产生效用。

出处:《单穴治病选萃》。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南星说医”。


相关内容

  • 针灸临证常用治疗痹症一针疗法选穴对比分析
  • 痹症,是针灸科常见病症.何为痹症?<素问·痹论篇>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着痹也."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而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是 ...

  • 医名家的四逆汤中
  • 医名家的四逆汤中 四逆汤是用来排除体内寒邪的.寒邪排除了,才能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才谈得上养生.所以,并不存在"养生的"四逆汤,只有"排病"的四逆汤,也就是说,四逆汤是用来治病的,不是用来"养生"的.李可先生推荐大家服用四逆汤,是看到大多数 ...

  • 常见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 常见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常见病, 疗法 1.感冒穴:大椎.操作:刺血后拔罐,炙法.用于感冒.流感或预防. 2.止咳穴:孔最.操作:快速提插捻转,1-1.5寸.主治:咳嗽.咳血.支气管哮喘. 3.咯血穴:孔最.操作:同上,泻法为主,1-1.2寸.主治:咳嗽.咳血. 4.气管炎穴:肺穴(俞).操作:1寸. ...

  • 神奇的刺血疗法
  • 神奇的刺血疗法 所谓刺血疗法即用三棱针在怒张的浅表静脉血管刺出血的一种方法.也叫放血疗法.本法不太严格刺什么穴,所谓的穴位在本法中只是指大概的位置而已. 本法对一切以痛为主的病症有特效.临床中对头痛,麦粒肿,红眼病,颈椎病,肩周炎,中风偏瘫,风湿关节炎,心脏病,高血压,肝炎,肝硬化,扁桃腺炎,阑尾炎 ...

  • 中医适宜技1
  • 中医适宜技术 概论 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又称"中医药适宜技术".现代医学认识"中医适宜技术"也称为"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保健技能","中医特色疗法"或称为& ...

  • 2014社区康复专业人员培训练习册答案
  • 练习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康复 指功能康复,即综合和协调地应用医学.教育.职业.社会.工程等各种措施,以减轻残疾人和伤病员的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使其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争取重返社会. 2.教育康复 主要促进残疾儿童.青少年上学受教育. 3.社会康复 主要研 ...

  • 经销学生用药品一万元赚回二十万
  • 生意一天不如一天,龚志贤这个愁啊! 湖南桃源县的龚志贤,几年前开了一家打字复印店,可是随着电脑的普及,生意日益下滑.一天,朋友从药交会带回的一张"益气提神含片"招商宣传单,引起他的注意.他打电话咨询对方,得知经销该产品产品销不了还可退款退货,双方可签订合同确保无风险.龚志贤很心动 ...

  • 贺氏针灸三通法全国研修班招生简章(第三期)
  • 北京针灸三通法研究会 北京华佗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贺氏针灸三通法"第三期全国师承研修班 国医大师.著名针灸医家70年心血结晶!医德.医术.医功立体传承! 国医大师嫡传子女亲授指导!明显提升您的医术! [研修班总顾问] 国医大师 贺普仁 教授,字师牛,号空水,生于1926年5月20 ...

  • 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
  • 关键词 肩周炎 推拿治疗 功能锻炼 肩周炎又称关节周围炎,又名五十肩.冻结肩.寒凝肩和露肩风.本病中西医治疗方法较多,笔者自2004年1月-2006年3月,采用推拿.功能锻炼等疗法治疗肩周炎98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98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