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中考题集锦

《三峡》中考题集锦

一、1.译句子: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2.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溯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2分)

3.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

①不见曦月(阳光 )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 )

1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

B

C

D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_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下行和上行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14、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

15、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3分)

理由1:__水流急_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理由2:落差大 原句:_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三、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阙 :通“缺” ,空缺 襄 :漫上

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即使是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如果不是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1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2分)

,天高地厚华夏情。

14、下面是《小石潭记》选段,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3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答: 相同点:都从侧面描写水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四、4.文章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 (人名)。(1分)

5.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

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逆流而上 )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 )

7.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旷的山谷传来元后啼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8.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4分) 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23、24、25、(没有准确译出“虽”、“奔”可酌情扣分)26、 27、38、能抓住事物特征,扣住“趣味”去谈,言之成理即可。

五、23、根据语意,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B、良多趣味(真,实在)

C、林寒涧肃(严肃) D、或王命急宣(或者)

25、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6、本文150余字,却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语言非常简练、生动,如作者用了“ 清荣峻茂”仅仅四个字,不但概括了三峡丰富的景物,而且描绘出四种不同景物的特点。(2分)

27、诗人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两句诗,印证了本文中那些句子?

答: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8、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春冬之时的三峡有怎样的趣味。(2分)

答:

六、11.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A.略无阙处(阙:通“缺”) B.良多趣味(良:实在)

C.晴初霜旦(旦:早晨) D.林寒涧肃(肃:严肃)

12.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3.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

其作用是 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

14.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 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

1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七、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或王命急宣( 有时 )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驰的快马) ③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回旋着清波 ) ④每至晴初霜旦( 早晨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②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到了江陵。

19.简要说说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2分)

答: 山和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写水突出四季景象之不同。

20.文章最后的渔者歌谣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

八、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 (3)

10.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11.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

《三峡》中考题集锦

一、1.译句子: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2.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溯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2分)

3.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

①不见曦月(阳光 )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 )

1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

B

C

D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_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下行和上行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14、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

15、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3分)

理由1:__水流急_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理由2:落差大 原句:_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三、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阙 :通“缺” ,空缺 襄 :漫上

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即使是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如果不是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1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2分)

,天高地厚华夏情。

14、下面是《小石潭记》选段,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3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答: 相同点:都从侧面描写水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四、4.文章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 (人名)。(1分)

5.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

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逆流而上 )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 )

7.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旷的山谷传来元后啼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8.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4分) 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23、24、25、(没有准确译出“虽”、“奔”可酌情扣分)26、 27、38、能抓住事物特征,扣住“趣味”去谈,言之成理即可。

五、23、根据语意,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B、良多趣味(真,实在)

C、林寒涧肃(严肃) D、或王命急宣(或者)

25、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6、本文150余字,却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语言非常简练、生动,如作者用了“ 清荣峻茂”仅仅四个字,不但概括了三峡丰富的景物,而且描绘出四种不同景物的特点。(2分)

27、诗人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两句诗,印证了本文中那些句子?

答: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8、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春冬之时的三峡有怎样的趣味。(2分)

答:

六、11.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A.略无阙处(阙:通“缺”) B.良多趣味(良:实在)

C.晴初霜旦(旦:早晨) D.林寒涧肃(肃:严肃)

12.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3.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

其作用是 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

14.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 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

1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七、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或王命急宣( 有时 )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驰的快马) ③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回旋着清波 ) ④每至晴初霜旦( 早晨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②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到了江陵。

19.简要说说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2分)

答: 山和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写水突出四季景象之不同。

20.文章最后的渔者歌谣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

八、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 (3)

10.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11.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


相关内容

  •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doc[1]
  •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 1. 标注字音. 阙(quē )曦(xī)襄(xiāng)溯(sù)漱(shù) 2. 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略无阙处(毫无)或王命急宣(有时)属引凄异(接连不断)良多趣味(实在,的确) 3. 翻译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 ...

  •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doc
  • <三峡>中考试题汇编 1. 标注字音. 阙(quē )曦(xī)襄(xiāng)溯(sù)漱(shù) 2. 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略无阙处(毫无)或王命急宣(有时)属引凄异(接连不断)良多趣味(实在,的确) 3. 翻译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 ...

  • [与朱元思书]中考题集锦(超级全哦)
  • 2004-2011全国各省市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与朱元思书> 2004湖北省潜江市仙桃市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

  • [陈涉世家]中考试题集锦+答案
  • <陈涉世家>中考试题集锦 一.古诗文填空. 1.今夜偏知春气暖, . 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 3.鸡声茅店月, . 4. , . 5.以水喻愁,往往可以收到具体可感的效果,如李煜绝命词<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 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 ...

  • 三峡中考试题[1]
  •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二)(2010-01-06 09:55:30) 2006山西(非实验区)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7 -10 题.(10分) [甲]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 ...

  • 中考语文-中考古诗词欣赏训练题集锦
  • 中考语文-中考古诗词欣赏训练题集锦 古诗词欣赏试题 一.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 ...

  • 中考满分作文排比美句集锦
  • 中考满分作文排比美句集锦 语文老师提醒考生及未来考生 今年中考的作文题是<其乐融融>,不少考生感叹:写是好写,但想写得好就难了.语文老师们建议,要写好此类作文,文笔优美细腻.描写到位才能出彩.对于初中生来说,排比句是记叙文常用并容易出彩的一种句式,可以增添语言的气势美,可以构建形式的整齐 ...

  • 2008年中考作文素材:各地满分作文中排比句集锦
  • 2009-04-09 15:12 来源: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作者:佚名 [打印] [评论] 2008年中考各地满分作文中排比句集锦 排比因其独特的魅力而成为学生中考作文的"新宠".巧用排比,用以叙述,则清晰深刻:用以描写,则形象生动:用以抒情,则情深意浓:用以说理,则鞭辟入里.排 ...

  • 中考百日誓词集锦
  • 中考百日冲刺誓师大会教师誓词 今天,我们迎来了xx届初三"决战中考.百日誓师"大会,再过一百天,我们就要整装上阵,踏上神圣庄严的中考战场.这是黎明的前奏,是出征的战鼓,是拼搏的号角.让我们同心协力,奋战一百天.奋斗一百天,让飞翔的梦在六月张开翅膀:奋斗一百天,让雄心与智慧在六月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