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体系文件
长沙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富岭商业中心
钢筋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 号: TJFL-J032 编制人: 彭禹田 审批人: 刘志君
2014年 5 月 29 日发布 2014年 5 月 29 日执行
长沙市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富岭商业中心项目部
通 知
《长沙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富岭商业中心地下室钢筋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经会审
定稿。现由项目经理批准,于2014年 5 月29日发布,2014年 5 月29 日起实施,望项目部有关人员严格遵守执行。
本《作业指导书》发放范围: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工程部、技术部、质安部、作业队。
编制人:
审批人:
2014年5月28日
一、工程概况
天津富岭商业中心位于天津海洋高新区内,云山道南侧,宁海路西侧,滨宇道北侧,工程总占地面积约48162.9平米,A区包括9栋(A1#-A9#)建筑物和1个地下室,其中A1#-A5#栋共同建在1个地下室上面,A1#栋为18层酒店,A2#、A3#栋为3层商铺,A4#、A5#栋为2层商铺, A6#-A9#栋商铺独立成栋,均为二层(局部一层)。商业建 筑面积56007m2,酒店建筑面积29928.3m2。
1、钢筋工程概况
筏板、墙柱、梁板、楼梯等采用一级HPB235级钢筋, 三级HRB400E级钢筋,钢筋直径φ6.5~φ32。
2、施工条件
本工程基础实行大开挖,施工场地空间有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三块设置钢筋集中加工场,在A4#楼南侧, A5#楼东侧,A1#楼北侧各设置一个钢筋加工场,相关二级电箱布置到加工场。
二、施工总体安排
1、施工手续
现场所有钢筋工应具备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电焊工必须具备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书(在有效期内),对施工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执证上岗。未经培训的人员严禁上岗或操作设备。 2、材料进场计划:
材料进场计划随工程进度,每月28日前根据项目部进度安排报出下月需用计划。 a、成型钢筋:进场的钢筋应配合项目试验员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加工,加工按经项目部审核的料表执行,表面无老锈及油污;
b、扎丝:用20~22号镀锌铁丝或绑扎钢筋专用火烧丝,不应有锈蚀和过硬情况; c、其他:水泥砂浆垫块、大理石垫块,50㎜见方,厚度等于保护层,或塑料卡,钢筋撑脚,支撑筋等。 3、图纸会审
施工前认真查阅图纸(包括与建筑图对应情况)、方案、相关安全、质量规范,做到图纸上问题提前与项目施工,技术人员联系解决。 4、管理人员及劳务人员培训
项目技术部按规定对项目相关部门及分包进行方案、措施交底包括书面作业指导书和
口头通知;分包管理层定期向其钢筋操作层进行方案、措施交底(包括书面和口头),并由项目设计技术部和质量部参加。 5、测量准备:
根据平面控制网,在防水保护层上放出轴线和基础底板、墙、柱位置线(如下图);插筋位置在该线范围内并保证保护层厚度,插筋必须垂直:
三、主要施工方法 (一)、作业条件
1、原材采购与供应
钢筋选用大型钢厂的热轧、低碳I级、Ⅱ级、Ⅲ级钢筋,严格执行IS09001:2000质量标准和相关程序文件。
① 钢筋的堆放:钢筋应按规格、型号、分类堆放,并设置标识牌,注明厂家、合格与否。
② 钢筋的检验:钢筋进场后试验员应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在监理见证下取样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通知作业班组加工使用。
③ 钢筋加工成型之后的检查:首先应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再检查钢筋有无锈蚀现象,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2、熟悉图纸与平法规则
1本工程受力筋保护层: ○
结构构件环境类别:
室内干燥环境构件为一类环境;
室内潮湿环境构件、承台、地梁、防水板为二a类环境;
地下室外墙、地下室有覆土的顶板、外露构件及屋面构件为二b 类环境。
各构件中采用同相应混凝土构件强度等级的素混凝土垫块和大理石垫块来控制主筋保护层厚度。层间使用钢筋马凳,马凳型号和尺寸详见设计图纸。
○2、钢筋锚固: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锚固及搭接长度详见:详见《11G101—1》33~34页。
○3、钢筋接头:
底板钢筋的连接方法:直径Ф≥16采用机械连接,其余采用搭接;
地下室墙柱钢筋连接:竖向钢筋直径Ф≥16采用机械连接,水平钢筋Ф≥16机械连接,其余采用搭接;
○4、梁筋直径Ф≥16采用机械连接,其余绑扎搭接,板筋接长搭接。 ○5、梁钢筋接头错开50%,板钢筋接头错开25%; ○6、后浇带钢筋直接通过,不断开。 3、钢筋加工
熟悉图纸,按图纸中设计的规格、形状、数量编制下料单,并上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核,按审核批准后的下料单进行钢筋加工成型。成型后按规格、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以便吊运。
技术要求:
1、钢筋除锈:钢筋表面要保证洁净。油渍及用锤击时能剥落的铁锈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钢筋在调直过程中除锈,或采用钢丝刷手工除锈。粗直钢筋经弯曲后,弯曲部位易锈蚀,应做好半成品堆放的防雨遮盖。
2、钢筋的调直:盘圆钢筋采用无冷拉调直,钢筋要保证平直,无局部曲折。 3、钢筋的下料:根据钢筋翻样料单上各钢筋的规格、长度统一下料。下料时不得随意增减钢筋的长度。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下料时应注意钢筋弯曲后的钢筋延伸调整值,钢筋的量度方法统一为沿直线量外包尺寸;
(1)弯曲调整(延伸)值如下:
(2)钢筋末端弯钩下料时的增长值
弯钩增加长度参照如下:(当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长度为3d时)
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实际弯心直径D及平直长度调整计算弯钩处增加值.如:箍筋弯135°弯钩,有抗震要求时,一个弯钩下料长度增长值=0.68D+10.18d(弯心直径D,箍筋直径d)
料增长值:
135°弯钩可参照下表取下
4、钢筋的切断
采用直螺纹连接的钢筋和电渣压力焊的钢筋必须用无齿锯切断。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下料, 钢筋切断机刀片安装要求如下:
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刀口的距离:对直径≤20mm的钢筋宜重叠1-2mm,对直径>20mm的钢筋宜留5mm左右.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现象;钢筋下料切断长度允许偏差不超过±5mm。
5、钢筋的弯曲成型:
根据料单上钢筋的规格,形状弯曲加工。大于φ10的钢筋用机械加工,小于φ10的用手工加工,钢筋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
Ⅰ级钢筋加工末端做180°弯钩时,弯钩的净空直径不小于2.5d,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3d;钢筋制作箍筋时,按抗震要求箍筋弯钩的平直长度不小于10d,且不小于75mm,弯钩呈135°,弯心直径2.5dmm;
Ⅱ级钢筋90差为:全长±8mm,箍筋边长±2mm
钢筋弯曲化线时注意:根据不同的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弯曲机上安放钢筋时,注意化线点与心轴的位置关系,钢筋弯90°时,化线点与心轴内边缘约平齐,弯180°时,弯曲点线距心轴内边缘为1.0d至1.5d(d为钢筋直径). 4、作业人员培训
进场人员作业前必须先接受项目部的技术、安全交底及签订劳务用工合同。 5、现场作业条件
绑扎钢筋前应清扫作业面,弹好梁、柱、剪力墙定位线,标好油漆。
(二)、施工方法(工艺)
1、准备及基本方法:
①、核对成品钢筋的型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准备所需钢筋垫块,包括大理石、水泥砂浆垫块等。
②、墙柱插筋采用定位筋和梯子筋固定。定位筋和梯子筋加工尺寸必须准确,定位筋和梯子筋拆除后要立即清理干净,校正尺寸,偏差较大的严禁使用。
③ 、直径≤12mm钢筋采用22号铁丝绑扎,直径>12mm钢筋采用20号铁丝绑扎。长度见下表。
2、钢筋摆放位置线的标定:
在防水保护层上放出轴线、基础梁和墙柱、门洞位置线,并标出底板钢筋以及墙柱插筋位置线,每根底板钢筋位置线用至少两个粉笔点来标识,墙柱插筋在插入部分的底和顶用红漆标点标识。底板及基础梁上筋绑扎完以后,在其上(用红漆标点标识)放出柱、墙门洞位置线(控制插筋)。基础梁箍筋摆放线在对角主筋上标出。
板筋、梁主筋摆放线(位置线与标高线)分别在每层顶板模板四周和梁底模端部标出。柱、梁箍筋摆放线在对角主筋上标出。 3、钢筋直螺纹连接施工
材料要求:
钢筋应符合标准GB1449-2008的规定。钢筋连接套筒及锁母应选用优质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结构钢,供货单位应提供质量保证书,并应符合标准GB699、GB1591及JGJ107规程中的相应规定。
套筒外观尺寸要求:
①. 钢筋连接套筒尺寸如下表所示:
②.钢筋连接端头螺纹制作要求:
(1)钢筋端部不得有弯曲;出现弯曲时应调直;
(2) 钢筋下料采用无齿锯切割,钢筋端面宜平直并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
扭曲;
(3)钢筋规格应与套丝机套丝口调整一致,螺纹加工长度满足规定;
(4)钢筋丝头螺纹尺寸按GB196标准确定;中径公差应满足GB197标准中6f精度要求; 钢筋丝头加工完毕后,应立即带上塑料保护帽或拧上连接套筒,防止装卸钢筋时损坏丝头。
现场施工钢筋丝头的质量要求:
(1) 钢筋丝头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钢筋丝头中径、牙型角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2) 有效丝扣数量不得少于设计规定; (3) 螺纹大径低于螺纹中径的不完整扣,累计长度不得超过三个螺纹周长; (4) 钢筋丝头有效螺纹中径的圆柱度不得超过0.20mm; (5) 钢筋丝头表面不得有严重的锈蚀及损坏。 ③.钢筋丝头的施工现场检验:
(1)外观及外形质量检验:钢筋丝头螺纹应饱满,螺纹大径低于螺纹中径的不完整扣,累计长度不得超过三个螺纹周长,钢筋丝头长度误差为2p;
(2)螺纹尺寸的检验:用专用的检测环规,当钢筋丝头插入时,钢筋端面在环规缺口范围内,即为合格。
(3)由质检员随机抽样进行检验,以一个工作班加工的丝头为一验收批,随机抽检10%,
当合格率小于95%时,应加倍抽检,复检中合格率仍小于95%时,应对全部丝头进行逐个检验。
④.连接操作要点:
(1)在进行钢筋连接时,钢筋规格应与连接套筒规格一致,并保证钢筋和连接套筒丝扣干净,完好无损。
(2)钢筋连接用管钳扳手拧紧,使两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已拧紧的接头,采用黄色漆标记;检查不合格的接头用红色漆标记; (3)套筒两端外露完整有效扣每侧不得超过1扣。 ⑤连接接头力学检验:
施工现场检验进行单向拉伸强度检验,试验方法按GB228标准中有关条款进行。钢筋连接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和验收,不足500个的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对每一验收批接头,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进行试验,并按要求做单向拉伸强度试验。
每个试件单向拉伸试验均符合强度要求时,该批验收评为合格。
如有一个试件的强度不合格,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有一个试件试验结果不合格时,则此验收批评为不合格。 ⑥连接接头取样代替:
现场截取抽样试件后,原接头位置的钢筋采用同等规格的钢筋进行搭接连接,或采用焊接补接。 ⑦运输、储存:
雨季或长期堆放情况下,对钢筋丝头采取防锈措施;套筒及锁母在运输过程中妥善保护,避免雨淋、沾污、遭受机械损伤或丢失。钢筋丝头检验合格后套上塑料保护帽,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4.钢筋锚固、搭接长度
1.二级抗震等级受拉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表:
2其余各层平板、楼板垫块采用砂浆垫块、PVC塑料垫块,如下图示。
a、连接方法:直径Ф≥16采用机械连接,接头为二级接头,其余采用搭接;
b、钢筋排放顺序:底板钢筋双层双向HPB400E直径14@150,按照施工图纸设计要求施工,无施工要求按图集11G101要求。底板钢筋排列顺序为:保持短向外侧、长向内侧,即放置顺序:下部短向→下部长向→上部长向→上部短向。(即短向钢筋位于最下和最上层,两层长向筋位于短向筋中间)。底层钢筋与面层钢筋之间采用钢筋支撑。
c、底板钢筋绑扎工艺流程:对筏板钢筋进行外观及物理检验→进行技术交底→进行钢筋放样、下料→防水保护层上放线→下部短向钢筋放置→下部长向钢筋放置→放置底板垫块→下部钢筋绑扎→层间钢筋支架焊接→上部长向钢筋放置→上部短向钢筋放置→上部钢筋绑扎→墙柱插筋放线→放置剪力墙暗柱插筋、绑扎固定→剪力墙竖向筋、水平筋绑扎安装→调整、固定墙柱插筋→隐蔽验收。
d、底板支架制作、施工:
A1#楼:1400mm厚(暂定)底板支架采用HPB400直径22钢筋制作,施工时沿短向通长布置,排距为1.0米,支架立杆的间距为1.0×1.0米,形状如下图:
马凳立杆的间距为1.0×1.0米,形状如上右图。 400mm厚底板采用Ⅲ级Φ14钢筋制作马凳,施工时沿短向通长布置,排距为1.0米,
e、垫块: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同砼强度的专用砼垫块或者大理石垫块,间隔1000×1000㎜设置。底板底层钢筋与垫层之间垫块厚度同保护层厚度。
f、筏板封边:按照设计图纸及11G101图集施工。
g、底板后浇带:钢筋不断开。
B、框架柱钢筋:
a、工艺流程:
套柱箍筋→连接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b、操作要点:
1)根据柱边线检查预留钢筋的位置是否正确,有偏差的,按1:6的比例上弯校正。
2)用钢丝刷将钢筋表面的砂浆清理干净。
3)采用绑扎连接接长柱子主筋,按箍筋的间距在对角线的主筋上划线。从柱顶部把箍筋套上。
4)如图所示
5)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如下图所示。
根据设计要求,在梁、柱节点区,柱上下端设置箍筋加密区。 加密区范围为:室内地面上下各500mm处;底层在柱根处不小于柱净高的1/3范围;楼层加密区取柱长边尺寸、柱尽高的1/6和500mm三者中的最大值。加密区箍筋间距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图纸无设计要求的,应按箍筋加密区要求加密,图纸设计要求全高加密的柱箍筋全高加密。柱子纵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应在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均按≤5d(d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及≤100的间距加密。本工程加密区范围如下图:
8)为保证柱筋保护层厚度,将垫块卡在主筋上,水平方向间距为0.4m,垂直方向间距为1m。
9)柱墙纵向钢筋接头位置
柱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同截面钢筋的接头数不宜多于总根数的50%。柱第一道插筋离楼板距离为≥500,且≥hc,且≥Hn/6(hc为柱截面长边尺寸,Hn为所在楼层的柱净高)。柱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接头错开距离大于等于0.3Lie。本工程柱墙纵向钢筋绑扎连接接头位置如下图:
11)本工程墙体阳角柱保持方正的定位筋加工形状如下:
C、墙钢筋绑扎及安装:
地下室墙柱钢筋连接:竖向钢筋直径Ф≥16机械连接,水平钢筋Ф≥16机械连接,其余采用搭接;
剪力墙钢筋安装工艺流程:对墙体钢筋进行外观及物理检验→进行技术交底→进行钢筋放样、下料→筏板上部暗柱定位放线→放置、绑扎暗柱钢筋→立2~4根竖向受力筋→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竖筋→拉筋放置→隐蔽验收。
a、剪力墙插筋按照设计图纸,如下图施工:
b、为使钢筋不移位,采取以下措施:
剪力墙纵筋和水平筋均设置定位卡,具体详见下图示意:
剪力墙水平筋限位安装:
D、梁钢筋绑扎及安装
工艺流程: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隐蔽验收。
操作要点:
a、梁钢筋上层筋弯钩朝下,下层筋弯钩朝上。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筋在上,次梁筋在中层,主梁筋在下。相同箍筋接头交错布置在两根纵向架立筋上。
b、在梁侧模板上划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c、绑扎时,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并与主筋垂直。
c、纵向受力筋为多层和多排时,层间的排间垫Ⅲ级直径25mm短钢筋保证其间距,长度同梁宽,间距为1.5m。
d、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的锚固长度 ≥Lae。
e、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f、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梁柱节点边缘50mm处。
g、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垫大理石垫块,间距1m,垫块厚度同保护层厚度。
h、主、次梁交接处的箍筋加密,在次梁两侧的主梁上各加3根@50附加箍筋,箍筋直径同该主梁其他箍筋,该处如有吊筋未注明者为2根Ⅲ级直径14。
i、挑梁端部增设3根@50附加箍筋,箍筋直径同该梁其他箍筋。
j、梁后浇带施工:钢筋支架采用HRB400直径12,钢丝网采用密目钢丝网:
E、顶板钢筋的绑扎:
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部受力钢筋→绑上层钢筋→垫预制水泥砂浆垫块及马凳。
操作要点:
1)扫模板上刨花、碎木、电线管头等杂物。模板上表面刷涂脱模剂后,放出轴线及上部结构定位边线。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用墨线弹出每两根主筋的线,依线绑筋。
2)弹出的间距线,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双向板(或异形板)钢筋的放置为短向钢筋置于下层,长向钢筋置于上层。
3)绑扎板钢筋时,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八字扣。双层钢筋之间用马蹬垫起,间距500mm梅花状布置。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4)保证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大理石垫块横纵每间隔1m设置一个。
5)板中受力钢筋:从距墙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至墙或梁的中心线,且不小于5d(d为受力钢筋直径)。板钢筋上层弯钩朝下,下层弯钩朝上。
6)板中分布筋:配置在受力钢筋弯折处(楼梯板等)及直线段内,梁截面范围内可不配置。
7)板的下部钢筋在距支座1/3跨度范围内搭接,上部钢筋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搭接。底板上部钢筋在距支座1/3跨度范围连接,下部钢筋在跨中1/3跨度范围连接。
8)梁板钢筋如有弯钩时,上层钢筋弯钩朝下,下层钢筋弯钩朝上。
9)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钢筋在下。
10)双向板板底钢筋短向钢筋在长向钢筋之下,板面短向钢筋在长向钢筋之上。 F、楼梯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划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
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如有楼梯梁时,先
绑梁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G、后浇带钢筋绑扎
当后浇带浇筑方法采用连续式浇筑时,可不安装膨胀止水条或止水钢板,采用间歇式浇筑时,可只安装一侧膨胀止水条或止水钢板。
1)梁后浇带钢筋绑扎如下图:
2)板后浇带钢筋绑扎如下图:
3)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钢筋绑扎如下图:
4)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钢筋绑扎如下图:
四.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1、进场钢筋质量标准
① 原材方面:进场各种规格钢筋必须按照规范规定取样送检,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各项试验。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
② 配料加工方面:
1)配料时在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本方案的前提下要有利于保证加工安装质量,要考虑附加筋。配料相关参数选择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2)成型钢筋形状、尺寸准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末端净空直径≥钢筋直径的2.5倍。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纹和回弯现象。
3)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2、现场钢筋绑扎安装质量要求
① 钢筋绑扎安装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 ② 钢筋安装的质量要求:
注:表内所列条目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是否正确,振捣混凝土时防止碰动钢筋,浇完混凝土后立即修整甩筋的位置,防止柱筋、墙筋位移。
2)、梁钢筋骨架尺寸小于设计尺寸:配制箍筋时应按外皮尺寸计算。
3)、梁、柱核心区箍筋应加密,熟悉图纸按要求施工。箍筋末端应弯成135度,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4)、梁主筋进支座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弯起钢筋位置准确。 5)、板的弯起钢筋和负弯矩钢筋位置应准确,施工不应踩倒。
6)、绑板的盖铁钢筋应拉通线,绑扎时随时找正调直,防止板筋不顺直,位置不准,观感不好。
7)、绑竖向受力筋时要吊正,搭接部位绑3个扣,绑扣不能用同一方向的顺扣。 8)、在钢筋配料加工时要注意,端头有对焊接头时,要避开搭接范围,防止绑扎接头内混入对焊接头。
五.成品保护
1、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筋绑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浇筑混凝土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保证负弯矩筋位置的正确性。
2、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 3、钢模板内面涂隔离剂时不要污染钢筋。
4、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他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移动钢筋。
六.安全消防措施
1、施工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并持证上岗操作。
2、钢筋加工前应先调直再加工,切口端面宜与钢筋轴线垂直,端头弯曲、马蹄严重的应切去。
3、钢筋夹持在后钳上后必须将钢筋夹持紧。加工拐铁钢筋时,正对拐铁处严禁站人,以防因钢筋为夹紧而甩起打人。钢筋转动时不得用手抓握钢筋。
4、设备必须有地线连接,设备电源必须有漏电保护装置,设备维修必须专职人员进行,不得私自进行维修。
5、所有操作及相关设备必须符合相应安全规范、规程、标准。
七.文明施工与环保措施
1、现场钢筋(包括原材、成品钢筋)按规格、类别摆放整齐并挂标识。
2、堆料场钢筋由分包单位按计划用塔吊将钢筋运至施工作业面,尽可能减少噪声污染。 3、随时收集加工后的钢筋头,并运至现场设立的废弃物临时贮存场地。楼层多余的钢
筋待上层绑扎完毕后三天内清理完毕。
质量体系文件
长沙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富岭商业中心
钢筋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 号: TJFL-J032 编制人: 彭禹田 审批人: 刘志君
2014年 5 月 29 日发布 2014年 5 月 29 日执行
长沙市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富岭商业中心项目部
通 知
《长沙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富岭商业中心地下室钢筋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经会审
定稿。现由项目经理批准,于2014年 5 月29日发布,2014年 5 月29 日起实施,望项目部有关人员严格遵守执行。
本《作业指导书》发放范围: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工程部、技术部、质安部、作业队。
编制人:
审批人:
2014年5月28日
一、工程概况
天津富岭商业中心位于天津海洋高新区内,云山道南侧,宁海路西侧,滨宇道北侧,工程总占地面积约48162.9平米,A区包括9栋(A1#-A9#)建筑物和1个地下室,其中A1#-A5#栋共同建在1个地下室上面,A1#栋为18层酒店,A2#、A3#栋为3层商铺,A4#、A5#栋为2层商铺, A6#-A9#栋商铺独立成栋,均为二层(局部一层)。商业建 筑面积56007m2,酒店建筑面积29928.3m2。
1、钢筋工程概况
筏板、墙柱、梁板、楼梯等采用一级HPB235级钢筋, 三级HRB400E级钢筋,钢筋直径φ6.5~φ32。
2、施工条件
本工程基础实行大开挖,施工场地空间有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三块设置钢筋集中加工场,在A4#楼南侧, A5#楼东侧,A1#楼北侧各设置一个钢筋加工场,相关二级电箱布置到加工场。
二、施工总体安排
1、施工手续
现场所有钢筋工应具备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电焊工必须具备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书(在有效期内),对施工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执证上岗。未经培训的人员严禁上岗或操作设备。 2、材料进场计划:
材料进场计划随工程进度,每月28日前根据项目部进度安排报出下月需用计划。 a、成型钢筋:进场的钢筋应配合项目试验员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加工,加工按经项目部审核的料表执行,表面无老锈及油污;
b、扎丝:用20~22号镀锌铁丝或绑扎钢筋专用火烧丝,不应有锈蚀和过硬情况; c、其他:水泥砂浆垫块、大理石垫块,50㎜见方,厚度等于保护层,或塑料卡,钢筋撑脚,支撑筋等。 3、图纸会审
施工前认真查阅图纸(包括与建筑图对应情况)、方案、相关安全、质量规范,做到图纸上问题提前与项目施工,技术人员联系解决。 4、管理人员及劳务人员培训
项目技术部按规定对项目相关部门及分包进行方案、措施交底包括书面作业指导书和
口头通知;分包管理层定期向其钢筋操作层进行方案、措施交底(包括书面和口头),并由项目设计技术部和质量部参加。 5、测量准备:
根据平面控制网,在防水保护层上放出轴线和基础底板、墙、柱位置线(如下图);插筋位置在该线范围内并保证保护层厚度,插筋必须垂直:
三、主要施工方法 (一)、作业条件
1、原材采购与供应
钢筋选用大型钢厂的热轧、低碳I级、Ⅱ级、Ⅲ级钢筋,严格执行IS09001:2000质量标准和相关程序文件。
① 钢筋的堆放:钢筋应按规格、型号、分类堆放,并设置标识牌,注明厂家、合格与否。
② 钢筋的检验:钢筋进场后试验员应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在监理见证下取样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通知作业班组加工使用。
③ 钢筋加工成型之后的检查:首先应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再检查钢筋有无锈蚀现象,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2、熟悉图纸与平法规则
1本工程受力筋保护层: ○
结构构件环境类别:
室内干燥环境构件为一类环境;
室内潮湿环境构件、承台、地梁、防水板为二a类环境;
地下室外墙、地下室有覆土的顶板、外露构件及屋面构件为二b 类环境。
各构件中采用同相应混凝土构件强度等级的素混凝土垫块和大理石垫块来控制主筋保护层厚度。层间使用钢筋马凳,马凳型号和尺寸详见设计图纸。
○2、钢筋锚固: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锚固及搭接长度详见:详见《11G101—1》33~34页。
○3、钢筋接头:
底板钢筋的连接方法:直径Ф≥16采用机械连接,其余采用搭接;
地下室墙柱钢筋连接:竖向钢筋直径Ф≥16采用机械连接,水平钢筋Ф≥16机械连接,其余采用搭接;
○4、梁筋直径Ф≥16采用机械连接,其余绑扎搭接,板筋接长搭接。 ○5、梁钢筋接头错开50%,板钢筋接头错开25%; ○6、后浇带钢筋直接通过,不断开。 3、钢筋加工
熟悉图纸,按图纸中设计的规格、形状、数量编制下料单,并上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核,按审核批准后的下料单进行钢筋加工成型。成型后按规格、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以便吊运。
技术要求:
1、钢筋除锈:钢筋表面要保证洁净。油渍及用锤击时能剥落的铁锈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钢筋在调直过程中除锈,或采用钢丝刷手工除锈。粗直钢筋经弯曲后,弯曲部位易锈蚀,应做好半成品堆放的防雨遮盖。
2、钢筋的调直:盘圆钢筋采用无冷拉调直,钢筋要保证平直,无局部曲折。 3、钢筋的下料:根据钢筋翻样料单上各钢筋的规格、长度统一下料。下料时不得随意增减钢筋的长度。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下料时应注意钢筋弯曲后的钢筋延伸调整值,钢筋的量度方法统一为沿直线量外包尺寸;
(1)弯曲调整(延伸)值如下:
(2)钢筋末端弯钩下料时的增长值
弯钩增加长度参照如下:(当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长度为3d时)
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实际弯心直径D及平直长度调整计算弯钩处增加值.如:箍筋弯135°弯钩,有抗震要求时,一个弯钩下料长度增长值=0.68D+10.18d(弯心直径D,箍筋直径d)
料增长值:
135°弯钩可参照下表取下
4、钢筋的切断
采用直螺纹连接的钢筋和电渣压力焊的钢筋必须用无齿锯切断。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下料, 钢筋切断机刀片安装要求如下:
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刀口的距离:对直径≤20mm的钢筋宜重叠1-2mm,对直径>20mm的钢筋宜留5mm左右.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现象;钢筋下料切断长度允许偏差不超过±5mm。
5、钢筋的弯曲成型:
根据料单上钢筋的规格,形状弯曲加工。大于φ10的钢筋用机械加工,小于φ10的用手工加工,钢筋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
Ⅰ级钢筋加工末端做180°弯钩时,弯钩的净空直径不小于2.5d,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3d;钢筋制作箍筋时,按抗震要求箍筋弯钩的平直长度不小于10d,且不小于75mm,弯钩呈135°,弯心直径2.5dmm;
Ⅱ级钢筋90差为:全长±8mm,箍筋边长±2mm
钢筋弯曲化线时注意:根据不同的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弯曲机上安放钢筋时,注意化线点与心轴的位置关系,钢筋弯90°时,化线点与心轴内边缘约平齐,弯180°时,弯曲点线距心轴内边缘为1.0d至1.5d(d为钢筋直径). 4、作业人员培训
进场人员作业前必须先接受项目部的技术、安全交底及签订劳务用工合同。 5、现场作业条件
绑扎钢筋前应清扫作业面,弹好梁、柱、剪力墙定位线,标好油漆。
(二)、施工方法(工艺)
1、准备及基本方法:
①、核对成品钢筋的型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准备所需钢筋垫块,包括大理石、水泥砂浆垫块等。
②、墙柱插筋采用定位筋和梯子筋固定。定位筋和梯子筋加工尺寸必须准确,定位筋和梯子筋拆除后要立即清理干净,校正尺寸,偏差较大的严禁使用。
③ 、直径≤12mm钢筋采用22号铁丝绑扎,直径>12mm钢筋采用20号铁丝绑扎。长度见下表。
2、钢筋摆放位置线的标定:
在防水保护层上放出轴线、基础梁和墙柱、门洞位置线,并标出底板钢筋以及墙柱插筋位置线,每根底板钢筋位置线用至少两个粉笔点来标识,墙柱插筋在插入部分的底和顶用红漆标点标识。底板及基础梁上筋绑扎完以后,在其上(用红漆标点标识)放出柱、墙门洞位置线(控制插筋)。基础梁箍筋摆放线在对角主筋上标出。
板筋、梁主筋摆放线(位置线与标高线)分别在每层顶板模板四周和梁底模端部标出。柱、梁箍筋摆放线在对角主筋上标出。 3、钢筋直螺纹连接施工
材料要求:
钢筋应符合标准GB1449-2008的规定。钢筋连接套筒及锁母应选用优质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结构钢,供货单位应提供质量保证书,并应符合标准GB699、GB1591及JGJ107规程中的相应规定。
套筒外观尺寸要求:
①. 钢筋连接套筒尺寸如下表所示:
②.钢筋连接端头螺纹制作要求:
(1)钢筋端部不得有弯曲;出现弯曲时应调直;
(2) 钢筋下料采用无齿锯切割,钢筋端面宜平直并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
扭曲;
(3)钢筋规格应与套丝机套丝口调整一致,螺纹加工长度满足规定;
(4)钢筋丝头螺纹尺寸按GB196标准确定;中径公差应满足GB197标准中6f精度要求; 钢筋丝头加工完毕后,应立即带上塑料保护帽或拧上连接套筒,防止装卸钢筋时损坏丝头。
现场施工钢筋丝头的质量要求:
(1) 钢筋丝头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钢筋丝头中径、牙型角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2) 有效丝扣数量不得少于设计规定; (3) 螺纹大径低于螺纹中径的不完整扣,累计长度不得超过三个螺纹周长; (4) 钢筋丝头有效螺纹中径的圆柱度不得超过0.20mm; (5) 钢筋丝头表面不得有严重的锈蚀及损坏。 ③.钢筋丝头的施工现场检验:
(1)外观及外形质量检验:钢筋丝头螺纹应饱满,螺纹大径低于螺纹中径的不完整扣,累计长度不得超过三个螺纹周长,钢筋丝头长度误差为2p;
(2)螺纹尺寸的检验:用专用的检测环规,当钢筋丝头插入时,钢筋端面在环规缺口范围内,即为合格。
(3)由质检员随机抽样进行检验,以一个工作班加工的丝头为一验收批,随机抽检10%,
当合格率小于95%时,应加倍抽检,复检中合格率仍小于95%时,应对全部丝头进行逐个检验。
④.连接操作要点:
(1)在进行钢筋连接时,钢筋规格应与连接套筒规格一致,并保证钢筋和连接套筒丝扣干净,完好无损。
(2)钢筋连接用管钳扳手拧紧,使两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已拧紧的接头,采用黄色漆标记;检查不合格的接头用红色漆标记; (3)套筒两端外露完整有效扣每侧不得超过1扣。 ⑤连接接头力学检验:
施工现场检验进行单向拉伸强度检验,试验方法按GB228标准中有关条款进行。钢筋连接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和验收,不足500个的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对每一验收批接头,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进行试验,并按要求做单向拉伸强度试验。
每个试件单向拉伸试验均符合强度要求时,该批验收评为合格。
如有一个试件的强度不合格,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有一个试件试验结果不合格时,则此验收批评为不合格。 ⑥连接接头取样代替:
现场截取抽样试件后,原接头位置的钢筋采用同等规格的钢筋进行搭接连接,或采用焊接补接。 ⑦运输、储存:
雨季或长期堆放情况下,对钢筋丝头采取防锈措施;套筒及锁母在运输过程中妥善保护,避免雨淋、沾污、遭受机械损伤或丢失。钢筋丝头检验合格后套上塑料保护帽,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4.钢筋锚固、搭接长度
1.二级抗震等级受拉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表:
2其余各层平板、楼板垫块采用砂浆垫块、PVC塑料垫块,如下图示。
a、连接方法:直径Ф≥16采用机械连接,接头为二级接头,其余采用搭接;
b、钢筋排放顺序:底板钢筋双层双向HPB400E直径14@150,按照施工图纸设计要求施工,无施工要求按图集11G101要求。底板钢筋排列顺序为:保持短向外侧、长向内侧,即放置顺序:下部短向→下部长向→上部长向→上部短向。(即短向钢筋位于最下和最上层,两层长向筋位于短向筋中间)。底层钢筋与面层钢筋之间采用钢筋支撑。
c、底板钢筋绑扎工艺流程:对筏板钢筋进行外观及物理检验→进行技术交底→进行钢筋放样、下料→防水保护层上放线→下部短向钢筋放置→下部长向钢筋放置→放置底板垫块→下部钢筋绑扎→层间钢筋支架焊接→上部长向钢筋放置→上部短向钢筋放置→上部钢筋绑扎→墙柱插筋放线→放置剪力墙暗柱插筋、绑扎固定→剪力墙竖向筋、水平筋绑扎安装→调整、固定墙柱插筋→隐蔽验收。
d、底板支架制作、施工:
A1#楼:1400mm厚(暂定)底板支架采用HPB400直径22钢筋制作,施工时沿短向通长布置,排距为1.0米,支架立杆的间距为1.0×1.0米,形状如下图:
马凳立杆的间距为1.0×1.0米,形状如上右图。 400mm厚底板采用Ⅲ级Φ14钢筋制作马凳,施工时沿短向通长布置,排距为1.0米,
e、垫块: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同砼强度的专用砼垫块或者大理石垫块,间隔1000×1000㎜设置。底板底层钢筋与垫层之间垫块厚度同保护层厚度。
f、筏板封边:按照设计图纸及11G101图集施工。
g、底板后浇带:钢筋不断开。
B、框架柱钢筋:
a、工艺流程:
套柱箍筋→连接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b、操作要点:
1)根据柱边线检查预留钢筋的位置是否正确,有偏差的,按1:6的比例上弯校正。
2)用钢丝刷将钢筋表面的砂浆清理干净。
3)采用绑扎连接接长柱子主筋,按箍筋的间距在对角线的主筋上划线。从柱顶部把箍筋套上。
4)如图所示
5)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如下图所示。
根据设计要求,在梁、柱节点区,柱上下端设置箍筋加密区。 加密区范围为:室内地面上下各500mm处;底层在柱根处不小于柱净高的1/3范围;楼层加密区取柱长边尺寸、柱尽高的1/6和500mm三者中的最大值。加密区箍筋间距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图纸无设计要求的,应按箍筋加密区要求加密,图纸设计要求全高加密的柱箍筋全高加密。柱子纵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应在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均按≤5d(d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及≤100的间距加密。本工程加密区范围如下图:
8)为保证柱筋保护层厚度,将垫块卡在主筋上,水平方向间距为0.4m,垂直方向间距为1m。
9)柱墙纵向钢筋接头位置
柱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同截面钢筋的接头数不宜多于总根数的50%。柱第一道插筋离楼板距离为≥500,且≥hc,且≥Hn/6(hc为柱截面长边尺寸,Hn为所在楼层的柱净高)。柱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接头错开距离大于等于0.3Lie。本工程柱墙纵向钢筋绑扎连接接头位置如下图:
11)本工程墙体阳角柱保持方正的定位筋加工形状如下:
C、墙钢筋绑扎及安装:
地下室墙柱钢筋连接:竖向钢筋直径Ф≥16机械连接,水平钢筋Ф≥16机械连接,其余采用搭接;
剪力墙钢筋安装工艺流程:对墙体钢筋进行外观及物理检验→进行技术交底→进行钢筋放样、下料→筏板上部暗柱定位放线→放置、绑扎暗柱钢筋→立2~4根竖向受力筋→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竖筋→拉筋放置→隐蔽验收。
a、剪力墙插筋按照设计图纸,如下图施工:
b、为使钢筋不移位,采取以下措施:
剪力墙纵筋和水平筋均设置定位卡,具体详见下图示意:
剪力墙水平筋限位安装:
D、梁钢筋绑扎及安装
工艺流程: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隐蔽验收。
操作要点:
a、梁钢筋上层筋弯钩朝下,下层筋弯钩朝上。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筋在上,次梁筋在中层,主梁筋在下。相同箍筋接头交错布置在两根纵向架立筋上。
b、在梁侧模板上划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c、绑扎时,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并与主筋垂直。
c、纵向受力筋为多层和多排时,层间的排间垫Ⅲ级直径25mm短钢筋保证其间距,长度同梁宽,间距为1.5m。
d、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的锚固长度 ≥Lae。
e、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f、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梁柱节点边缘50mm处。
g、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垫大理石垫块,间距1m,垫块厚度同保护层厚度。
h、主、次梁交接处的箍筋加密,在次梁两侧的主梁上各加3根@50附加箍筋,箍筋直径同该主梁其他箍筋,该处如有吊筋未注明者为2根Ⅲ级直径14。
i、挑梁端部增设3根@50附加箍筋,箍筋直径同该梁其他箍筋。
j、梁后浇带施工:钢筋支架采用HRB400直径12,钢丝网采用密目钢丝网:
E、顶板钢筋的绑扎:
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部受力钢筋→绑上层钢筋→垫预制水泥砂浆垫块及马凳。
操作要点:
1)扫模板上刨花、碎木、电线管头等杂物。模板上表面刷涂脱模剂后,放出轴线及上部结构定位边线。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用墨线弹出每两根主筋的线,依线绑筋。
2)弹出的间距线,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双向板(或异形板)钢筋的放置为短向钢筋置于下层,长向钢筋置于上层。
3)绑扎板钢筋时,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八字扣。双层钢筋之间用马蹬垫起,间距500mm梅花状布置。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4)保证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大理石垫块横纵每间隔1m设置一个。
5)板中受力钢筋:从距墙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至墙或梁的中心线,且不小于5d(d为受力钢筋直径)。板钢筋上层弯钩朝下,下层弯钩朝上。
6)板中分布筋:配置在受力钢筋弯折处(楼梯板等)及直线段内,梁截面范围内可不配置。
7)板的下部钢筋在距支座1/3跨度范围内搭接,上部钢筋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搭接。底板上部钢筋在距支座1/3跨度范围连接,下部钢筋在跨中1/3跨度范围连接。
8)梁板钢筋如有弯钩时,上层钢筋弯钩朝下,下层钢筋弯钩朝上。
9)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钢筋在下。
10)双向板板底钢筋短向钢筋在长向钢筋之下,板面短向钢筋在长向钢筋之上。 F、楼梯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划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
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如有楼梯梁时,先
绑梁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G、后浇带钢筋绑扎
当后浇带浇筑方法采用连续式浇筑时,可不安装膨胀止水条或止水钢板,采用间歇式浇筑时,可只安装一侧膨胀止水条或止水钢板。
1)梁后浇带钢筋绑扎如下图:
2)板后浇带钢筋绑扎如下图:
3)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钢筋绑扎如下图:
4)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钢筋绑扎如下图:
四.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1、进场钢筋质量标准
① 原材方面:进场各种规格钢筋必须按照规范规定取样送检,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各项试验。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
② 配料加工方面:
1)配料时在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本方案的前提下要有利于保证加工安装质量,要考虑附加筋。配料相关参数选择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2)成型钢筋形状、尺寸准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末端净空直径≥钢筋直径的2.5倍。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纹和回弯现象。
3)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2、现场钢筋绑扎安装质量要求
① 钢筋绑扎安装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 ② 钢筋安装的质量要求:
注:表内所列条目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是否正确,振捣混凝土时防止碰动钢筋,浇完混凝土后立即修整甩筋的位置,防止柱筋、墙筋位移。
2)、梁钢筋骨架尺寸小于设计尺寸:配制箍筋时应按外皮尺寸计算。
3)、梁、柱核心区箍筋应加密,熟悉图纸按要求施工。箍筋末端应弯成135度,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4)、梁主筋进支座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弯起钢筋位置准确。 5)、板的弯起钢筋和负弯矩钢筋位置应准确,施工不应踩倒。
6)、绑板的盖铁钢筋应拉通线,绑扎时随时找正调直,防止板筋不顺直,位置不准,观感不好。
7)、绑竖向受力筋时要吊正,搭接部位绑3个扣,绑扣不能用同一方向的顺扣。 8)、在钢筋配料加工时要注意,端头有对焊接头时,要避开搭接范围,防止绑扎接头内混入对焊接头。
五.成品保护
1、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筋绑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浇筑混凝土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保证负弯矩筋位置的正确性。
2、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 3、钢模板内面涂隔离剂时不要污染钢筋。
4、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他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移动钢筋。
六.安全消防措施
1、施工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并持证上岗操作。
2、钢筋加工前应先调直再加工,切口端面宜与钢筋轴线垂直,端头弯曲、马蹄严重的应切去。
3、钢筋夹持在后钳上后必须将钢筋夹持紧。加工拐铁钢筋时,正对拐铁处严禁站人,以防因钢筋为夹紧而甩起打人。钢筋转动时不得用手抓握钢筋。
4、设备必须有地线连接,设备电源必须有漏电保护装置,设备维修必须专职人员进行,不得私自进行维修。
5、所有操作及相关设备必须符合相应安全规范、规程、标准。
七.文明施工与环保措施
1、现场钢筋(包括原材、成品钢筋)按规格、类别摆放整齐并挂标识。
2、堆料场钢筋由分包单位按计划用塔吊将钢筋运至施工作业面,尽可能减少噪声污染。 3、随时收集加工后的钢筋头,并运至现场设立的废弃物临时贮存场地。楼层多余的钢
筋待上层绑扎完毕后三天内清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