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话语]读书笔记(二)(推荐)

31、罗宾·科林伍德,“(自称的)历史哲学是不合法的。第一,它们企图发现支配历史进程的一般规律,即关于各种制度相继采用的形式的规律。.......它们用自然主义的观点来看待这些规律,也就是说,把这些规律当作永恒不变的真理,而历史上记载的各种事件就是这种真理的例证;而且它们把发现这些规律说成是历史哲学的任务。第二,它们企图在历史中发现一种逐步拟订的、单一的、具体的计划,而不是永恒不变的抽象规律的例证。在这种计划中,每个历史事件都有独特的地位,并要实现一个特殊的目的,而不是仅仅用以证实规律的无数实例中的一个实例。”P176

32、罗宾·科林伍德,“(确定支配这些事实发生的那些抽象的和一般的规律)是虚妄的。首先,它以一种错误的假设为根据。它据以建立其归纳推论的所谓事实,实际上并不可靠,不足以承受搁在它们上面的重量,因为根本不存在历史在研究任何时候下过定论的任何特定事实。......其次,它的结论并不是抽象的、普遍的规律,因为它们所表述的是关于偶然的、暂时的论题。自称适用于整个历史的概括,事实上只适用于历史的某些阶段。第三,它忽视了恰恰表明历史最根本特征的东西,即它的个性。它把事实仅仅看作一种原则重复再现的例子,而实际上这些事实却是独特的。”P176-177

33、罗宾·科林伍德,“历史思维其实就是一般与个别的不断交替,个别是目的,而一般则是手段。如果没有概括的帮助,任何历史事实都不能确定。”P177

34、罗宾·科林伍德,“对事实的确定和把它们当作概括的材料加以应用,并不是两种不相关的独立活动,即一个是历史,另一个是历史哲学;它们是历史本身的两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要素。”P177

35、罗宾·科林伍德,“历史中所展示出来的计划,并不是在展示之前就已预先存在。历史是一场戏,但这是一场即席演出的戏,是由于它自己的演员互相协作即席演出的。”P178

36、罗宾·科林伍德,“因为每个历史学家都企图把历史看作一个整体,所以他就当然常常形成关于历史骨骼的特点的某种观点,这是某种作用的假设,即关于那些特别值得注意的、在揭示它们发生过程的本质方面特别关键的事情的假设。”P180

37、罗宾·科林伍德,“在历史寻找情节意味着按照历史的个性来观察历史,把历史中的每个事件看作唯一的、无法替代的整体中的唯一的、无法替代的要素;反之,在历史中寻找一般规律的例证,则意味着未能掌握历史的个性,而且把历史中的每个事件仅仅看作现成模式的一个复制品,并把整个历史看作这类复制品的杂乱的集合。人们有时认为,这种抽象的普遍性比历史的个性强,其实恰恰相反,因为个体不仅体现特殊性,而且还体现普遍与特殊的结合。换句话说,把历史个体看作独一无二的和不可替代的,这并不排除把它看作一个规律的例证,相反,这恰恰是把它看作一种规律的例证,而且同时又认识到它不仅是一个例证。因此,企图通过略去那些不重要的部分的方法来揭示整个历史情节,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可是同那种企图发现历史进程反复显示规律的做法相比,前者对历史的涵义具有更正确的理解。”P181

38、罗宾·科林伍德,“从来没有一个事实被完全确定过,但它可以逐步确定。随着历史学家工作的深入,他们越来越了解事实,并且越来越有把握去驳斥一些歪曲事实的记载。但是,从来没有一种历史陈述能够揭示一个事实的全部真相。”P183-184

39、罗宾·科林伍德,“历史意识就其概念的性质而言,是一种关于个别事物的知。它的目的在于知识,这一点使它区别于艺术,因为艺术的目的在于想象;它的对象是个别的,这一点又使它区别于科学,因为科学是一般的知识。艺术的对象是想象的个别事物,而历史的对象则是真实的知识。艺术的对象是想象的个别事物,而历史的对象则是真实的个别事物。”P185

40、罗宾·科林伍德,“历史同知识一样,有一个对所有认知者来说都是共同的对象,即唯一的、独特的、包罗万象的历史事实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事实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另外,犹如历史与艺术在客观上不是同一的,历史与科学在主观上也不是同一的,后两种都必须称为知识,因为它们都有正确与谬误之分,但是科学思维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而历史思维却是一种具体的思维。也就是说,因为科学的对象不是事实,而是抽象的型式或形式,所以,科学的判断总是假设的,即如果A则B,至于事实世界中是否存在A,这在假设中是不予断言的。”P185-186

41、罗宾·科林伍德,“思想的历史学应当是与无数连贯的定言判断联结在一起的一个定言判断,它断言事实,并阐明联结无数单个事实的、无限的、独特的事实世界的性质。”P186

42、罗宾·科林伍德,“一切历史都是艺术,因为讲故事是一种艺术,但讲真实的故事却是历史,因此历史就是艺术,但它是艺术中的一种,也就是受条件(真实)制约的艺术,这种条件使它失去部分而不是所有的特征。”P188

43、罗宾·科林伍德,“艺术和科学不是被排除在历史之外,而是包含于历史之中,不过它们的形式有所改变,那是为了服从于历史的目的之故。”P188

44、罗宾·科林伍德,“历史包含于哲学之中,哲学却被排除在历史之外。这一点在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上表现得非常明显。”P189

45、罗宾·科林伍德,“历史就其基本形式而言,就是知觉。知觉是最简单的历史思维的形式,它是对事实的最基本的确定。然而所有历史,不管多么高深多么复杂,都是一种由知觉做成的东西,是知觉中早已包含的各种要素的发展,因而历史学家所了解的世界就是知觉中所形成的世界的充实而已。正如艺术是最强化了的想象,历史是最强化了的知觉。”P189

46、罗宾·科林伍德,“所有历史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对某个问题的一种暂时的、试验性的解答,而实际上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答。现实与理想确实在靠拢;历史学家确定越来越接近于真正了解这个漫无边际的事实世界,但它们是逐渐靠拢的。现实越接近理想,由此产生的阻力就越大。”P194

47、R.F.阿特金森,“科学家为了确定规律,才对个别感兴趣。历史学家则主要对个别感兴趣,他只把规律当作发现和解释个别的手段。据此可以说,科学关注普遍,史学关注个体,或者用文德尔班(W.Windelband)更具有总括性的术语来说:科学是关于普遍规律的研究,历史是关于个别现象的研究。”P269

48、卡尔·贝克尔,“总而言之,历史事实僵死地躺在记载中,不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好的或坏的影响,而只有当人们,你或我,依靠事实变的描写、印象或概念,使它们生动地再现于我们的头脑中时,它才变成事实,才产生影响。正是这样,我才说历史事实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不然就不存在于任何地方。”P283

49、卡尔·贝克尔,“第一个启示是,史学家不可能展现某个事件的全过程,即使最简单的事件也不可能。........第二个启示是,史学家不能消除个人在观察上的偏差。.....第三个启示是,没有人可以从历史研究中得到好处,或者受益不多,除非他为自己做一个研究。........第四个启示是,每个正常的人都懂得一些历史,事实上还懂得不少。”P286-290

50、A.斯特恩,“与科学之间的区别:哲学考察了支配的思想与被支配的客体之间,即作为主体的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相反,科学考察的是构成世界的各个被支配的客体中间的相互关系。许多人并不认为历史是一门科学。然而,它与科学的相同之处就在于,这是考察了其客体中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对历史来说,这些客体在逻辑的意义上讲,常常是心理学的主体。另一方面,历史哲学努力找出支配的思想如何能支配作为与自然的概念不同的历史的概念;它在决定历史知识的逻辑的、认识论的、心理学的和价值论的条件下是如何成功的;它是否并如何以决定的历史规律和构想出意义的概念及历史的价值来结束。”P321

51、A.斯特恩,“我认为历史哲学只应该考虑下述基本事实:虽然机械的工作能完全转化成热——通过摩擦或震动——但使热重新转化为机械的工作,则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一部分热传给了更冷的物体。这种经验上能证明的事实,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表现出来。当按照第一定律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能量的总量是恒量时,按照第二定律,自由的能量,即转变成工作的能量,就会不断减少。在一个唯一不可逆转的意义上,通过决定一切地球上的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给我们的历史时间一个方向。”P325-326

52、A.斯特恩,“历史的世界总是一个各种事件在其中不可逆转的世界,是一个损失在其中不可能完全被补偿的世界,是一个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一个民族能够不止一次地经历过生命的世界。简言之,历史的世界是,而且总是一个单程的短暂的世界。这是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妥当性的最好证明,至少于对我们生活其中而且我们的历史发生在那里的世界是如此——不管一切异议。”P327

53、A.斯特恩,“在汤因比看来,上帝不仅是一个历史的事实,而且是最高级的历史事实,而宗教是历史学家关注的唯一题材。他说,‘高级宗教的世俗史乃是天国生活的一个方面,而这个世界则是天国的一个行省。这样历史学就过渡到了神学。’历史转变为神学,确实是全部汤因比历史哲学的钥匙。”P343

54、A.斯特恩,“汤因比抛弃了他的同胞吉本和弗雷泽关于基督教是希腊-罗马文明的破坏者的观点,他首先考虑了这样一个假设,即基督教是一个蛹体,它拥有和保护古代文化幸存下来的萌芽,真到这些萌芽以一种新的世俗文明的形式破土而出。........因此,汤因比提出另一个他更满意的观点替代之,这种观点认为,文明是手段,而宗教是目的。”P344

55、奥特加·伽赛特,“总之,人没有本性;他所有的只是——历史。换一种说法,本性之于物,就是历史之于人。”P422

31、罗宾·科林伍德,“(自称的)历史哲学是不合法的。第一,它们企图发现支配历史进程的一般规律,即关于各种制度相继采用的形式的规律。.......它们用自然主义的观点来看待这些规律,也就是说,把这些规律当作永恒不变的真理,而历史上记载的各种事件就是这种真理的例证;而且它们把发现这些规律说成是历史哲学的任务。第二,它们企图在历史中发现一种逐步拟订的、单一的、具体的计划,而不是永恒不变的抽象规律的例证。在这种计划中,每个历史事件都有独特的地位,并要实现一个特殊的目的,而不是仅仅用以证实规律的无数实例中的一个实例。”P176

32、罗宾·科林伍德,“(确定支配这些事实发生的那些抽象的和一般的规律)是虚妄的。首先,它以一种错误的假设为根据。它据以建立其归纳推论的所谓事实,实际上并不可靠,不足以承受搁在它们上面的重量,因为根本不存在历史在研究任何时候下过定论的任何特定事实。......其次,它的结论并不是抽象的、普遍的规律,因为它们所表述的是关于偶然的、暂时的论题。自称适用于整个历史的概括,事实上只适用于历史的某些阶段。第三,它忽视了恰恰表明历史最根本特征的东西,即它的个性。它把事实仅仅看作一种原则重复再现的例子,而实际上这些事实却是独特的。”P176-177

33、罗宾·科林伍德,“历史思维其实就是一般与个别的不断交替,个别是目的,而一般则是手段。如果没有概括的帮助,任何历史事实都不能确定。”P177

34、罗宾·科林伍德,“对事实的确定和把它们当作概括的材料加以应用,并不是两种不相关的独立活动,即一个是历史,另一个是历史哲学;它们是历史本身的两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要素。”P177

35、罗宾·科林伍德,“历史中所展示出来的计划,并不是在展示之前就已预先存在。历史是一场戏,但这是一场即席演出的戏,是由于它自己的演员互相协作即席演出的。”P178

36、罗宾·科林伍德,“因为每个历史学家都企图把历史看作一个整体,所以他就当然常常形成关于历史骨骼的特点的某种观点,这是某种作用的假设,即关于那些特别值得注意的、在揭示它们发生过程的本质方面特别关键的事情的假设。”P180

37、罗宾·科林伍德,“在历史寻找情节意味着按照历史的个性来观察历史,把历史中的每个事件看作唯一的、无法替代的整体中的唯一的、无法替代的要素;反之,在历史中寻找一般规律的例证,则意味着未能掌握历史的个性,而且把历史中的每个事件仅仅看作现成模式的一个复制品,并把整个历史看作这类复制品的杂乱的集合。人们有时认为,这种抽象的普遍性比历史的个性强,其实恰恰相反,因为个体不仅体现特殊性,而且还体现普遍与特殊的结合。换句话说,把历史个体看作独一无二的和不可替代的,这并不排除把它看作一个规律的例证,相反,这恰恰是把它看作一种规律的例证,而且同时又认识到它不仅是一个例证。因此,企图通过略去那些不重要的部分的方法来揭示整个历史情节,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可是同那种企图发现历史进程反复显示规律的做法相比,前者对历史的涵义具有更正确的理解。”P181

38、罗宾·科林伍德,“从来没有一个事实被完全确定过,但它可以逐步确定。随着历史学家工作的深入,他们越来越了解事实,并且越来越有把握去驳斥一些歪曲事实的记载。但是,从来没有一种历史陈述能够揭示一个事实的全部真相。”P183-184

39、罗宾·科林伍德,“历史意识就其概念的性质而言,是一种关于个别事物的知。它的目的在于知识,这一点使它区别于艺术,因为艺术的目的在于想象;它的对象是个别的,这一点又使它区别于科学,因为科学是一般的知识。艺术的对象是想象的个别事物,而历史的对象则是真实的知识。艺术的对象是想象的个别事物,而历史的对象则是真实的个别事物。”P185

40、罗宾·科林伍德,“历史同知识一样,有一个对所有认知者来说都是共同的对象,即唯一的、独特的、包罗万象的历史事实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事实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另外,犹如历史与艺术在客观上不是同一的,历史与科学在主观上也不是同一的,后两种都必须称为知识,因为它们都有正确与谬误之分,但是科学思维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而历史思维却是一种具体的思维。也就是说,因为科学的对象不是事实,而是抽象的型式或形式,所以,科学的判断总是假设的,即如果A则B,至于事实世界中是否存在A,这在假设中是不予断言的。”P185-186

41、罗宾·科林伍德,“思想的历史学应当是与无数连贯的定言判断联结在一起的一个定言判断,它断言事实,并阐明联结无数单个事实的、无限的、独特的事实世界的性质。”P186

42、罗宾·科林伍德,“一切历史都是艺术,因为讲故事是一种艺术,但讲真实的故事却是历史,因此历史就是艺术,但它是艺术中的一种,也就是受条件(真实)制约的艺术,这种条件使它失去部分而不是所有的特征。”P188

43、罗宾·科林伍德,“艺术和科学不是被排除在历史之外,而是包含于历史之中,不过它们的形式有所改变,那是为了服从于历史的目的之故。”P188

44、罗宾·科林伍德,“历史包含于哲学之中,哲学却被排除在历史之外。这一点在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上表现得非常明显。”P189

45、罗宾·科林伍德,“历史就其基本形式而言,就是知觉。知觉是最简单的历史思维的形式,它是对事实的最基本的确定。然而所有历史,不管多么高深多么复杂,都是一种由知觉做成的东西,是知觉中早已包含的各种要素的发展,因而历史学家所了解的世界就是知觉中所形成的世界的充实而已。正如艺术是最强化了的想象,历史是最强化了的知觉。”P189

46、罗宾·科林伍德,“所有历史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对某个问题的一种暂时的、试验性的解答,而实际上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答。现实与理想确实在靠拢;历史学家确定越来越接近于真正了解这个漫无边际的事实世界,但它们是逐渐靠拢的。现实越接近理想,由此产生的阻力就越大。”P194

47、R.F.阿特金森,“科学家为了确定规律,才对个别感兴趣。历史学家则主要对个别感兴趣,他只把规律当作发现和解释个别的手段。据此可以说,科学关注普遍,史学关注个体,或者用文德尔班(W.Windelband)更具有总括性的术语来说:科学是关于普遍规律的研究,历史是关于个别现象的研究。”P269

48、卡尔·贝克尔,“总而言之,历史事实僵死地躺在记载中,不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好的或坏的影响,而只有当人们,你或我,依靠事实变的描写、印象或概念,使它们生动地再现于我们的头脑中时,它才变成事实,才产生影响。正是这样,我才说历史事实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不然就不存在于任何地方。”P283

49、卡尔·贝克尔,“第一个启示是,史学家不可能展现某个事件的全过程,即使最简单的事件也不可能。........第二个启示是,史学家不能消除个人在观察上的偏差。.....第三个启示是,没有人可以从历史研究中得到好处,或者受益不多,除非他为自己做一个研究。........第四个启示是,每个正常的人都懂得一些历史,事实上还懂得不少。”P286-290

50、A.斯特恩,“与科学之间的区别:哲学考察了支配的思想与被支配的客体之间,即作为主体的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相反,科学考察的是构成世界的各个被支配的客体中间的相互关系。许多人并不认为历史是一门科学。然而,它与科学的相同之处就在于,这是考察了其客体中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对历史来说,这些客体在逻辑的意义上讲,常常是心理学的主体。另一方面,历史哲学努力找出支配的思想如何能支配作为与自然的概念不同的历史的概念;它在决定历史知识的逻辑的、认识论的、心理学的和价值论的条件下是如何成功的;它是否并如何以决定的历史规律和构想出意义的概念及历史的价值来结束。”P321

51、A.斯特恩,“我认为历史哲学只应该考虑下述基本事实:虽然机械的工作能完全转化成热——通过摩擦或震动——但使热重新转化为机械的工作,则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一部分热传给了更冷的物体。这种经验上能证明的事实,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表现出来。当按照第一定律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能量的总量是恒量时,按照第二定律,自由的能量,即转变成工作的能量,就会不断减少。在一个唯一不可逆转的意义上,通过决定一切地球上的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给我们的历史时间一个方向。”P325-326

52、A.斯特恩,“历史的世界总是一个各种事件在其中不可逆转的世界,是一个损失在其中不可能完全被补偿的世界,是一个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一个民族能够不止一次地经历过生命的世界。简言之,历史的世界是,而且总是一个单程的短暂的世界。这是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妥当性的最好证明,至少于对我们生活其中而且我们的历史发生在那里的世界是如此——不管一切异议。”P327

53、A.斯特恩,“在汤因比看来,上帝不仅是一个历史的事实,而且是最高级的历史事实,而宗教是历史学家关注的唯一题材。他说,‘高级宗教的世俗史乃是天国生活的一个方面,而这个世界则是天国的一个行省。这样历史学就过渡到了神学。’历史转变为神学,确实是全部汤因比历史哲学的钥匙。”P343

54、A.斯特恩,“汤因比抛弃了他的同胞吉本和弗雷泽关于基督教是希腊-罗马文明的破坏者的观点,他首先考虑了这样一个假设,即基督教是一个蛹体,它拥有和保护古代文化幸存下来的萌芽,真到这些萌芽以一种新的世俗文明的形式破土而出。........因此,汤因比提出另一个他更满意的观点替代之,这种观点认为,文明是手段,而宗教是目的。”P344

55、奥特加·伽赛特,“总之,人没有本性;他所有的只是——历史。换一种说法,本性之于物,就是历史之于人。”P422


相关内容

  •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 章艳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娱乐至死>一书在中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的市场化经济改革下的中国社会.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批评和研究,特别是对于当下中国"泛娱乐"化 ...

  • 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 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1.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载体.本学期,为了大力宣传和贯彻我校"学会做人.学有所成"的办学目标和"文明.礼让.惜时.守信"的校风,进一步加强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

  • 给一般文学和思想酷爱者推荐的书目1
  • 给一般文学和思想酷爱者推荐的书目 所以弄这个书单,目的找一下问题,也为了避免走一些弯路,实际上正象一个朋友所说,作为一个文学和思想爱好者,应从有思想的作家和大家开始读起,书单中关于这一些是不够的,为了避免文字生涩走向伪学术,还是应多读唯美的作品,此外还应该注意名人传记,版本,故事技巧等. 1.王晓明 ...

  • 司马怀中如是说:读书类社团活动形式介绍
  • 一.日常交流活动: 形式:以单篇文章为载体,文章字数控制在3000字以内. 时间:周二和周四13:00. 地点:待定. 文章来源:如果社员比较少,由社员轮流提供:如果社员较多,则由相应负责人轮流推荐. 交流流程:1.根据参与人数多少分组,每组人数不低于5人,不多于8人,各组临时推选一名小组长,由小组 ...

  • [精品]五年级班级活动计划
  • 篇一:五年级班级活动计划 一 指导思想 l 借徐汇区新一届少先队代表大会召开为契机,以"打造美丽新家园.创造无限新未来"为我校少先队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坚持推进上教实小品牌式少先队活动以及少先队管理平台的构建:继续强化小干部队伍管理,进一步提升少先队员自我当家作主的含金量. l ...

  • 推荐每天必看的优秀微信公众平台
  • 自媒体: 1. 小道消息 webnotes ,(冯大辉)褒贬不一,不过一些文章的确视角很不错: 2. 快刀青衣 kuaidaoqingyi520,(邓鑫鑫)可以更新太少了,很有趣的一个人: 3. 万能的大熊 zn10961242,(宗宁)虽然有时候话语比较直接,东西还是不错的. 其他的感觉就太同质化 ...

  • 指导小学生做读书笔记的点滴体会
  • 文章正文 更多 指导小学生做读书笔记的点滴体会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09-12-14 12:41:15    文字:[大][中][小] 摘要: 内容提要: 随着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课余以书为伴的同学越来越多,可惜,我们发现其中不少同学阅读书籍,往往只追求紧张.生动的故事情节,许多精彩描写 ...

  • 科研论文 读书笔记 标准模板
  • 科研论文 读书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一书依照现代文学批评发展的本色脉络,描述了60年的历史过程.将其滥觞与建立阶段归为理性时期,深入与发展阶段称为综合时期,抗战以后至建国前夕为重塑时期,建国后之新时期开始则为"一体化"时期.本文主要对理性时期进行简要描述. 理性 ...

  • 读书笔记方式
  • 读书笔记方法1 上传: 谢秋晓 更新时间:2013-2-23 19:48:42 读书笔记方法 我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文中精彩的部分或好词佳句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 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 心到.手到.这"手到"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