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造型基础教案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专业课教案

开课专业: 艺术设计 开课时段: 秋季 课程名称:中文 造型基础 英文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必修 √ 限选 任选 开设次数: 周课时:20 总上课学时: 140 学分:

授课方式:讲授、讲座、讨论、辅导、展示上行课目:1 2 适用专业: 艺术设计 适用对象:本科生: * 研究生: 年级: 一

课程要求:

通过对自然形态的观察分析,力求从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的出发,达到主动的认识和创造。着重解决学生的思维方式,并对视觉艺术的表达方式有更深层的了解。课程的重点不在技巧的掌握,而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新的信心。

教学大纲:

造型基础是视觉艺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训练课程之一,设计专业的造型基础课程主要从自然形态基础和抽象形态基础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从感性到理性,从主观到客观,全方位地启发学生逐渐进入艺术设计的领域。自然形态基础着重在视觉领域内对客观对象和艺术语言的基本规律认识和掌握,抽象形态基础则关注从自然形态中发展抽象的形式与造型,关注内心世界的分析和抽象语言的表达。

课程简介:

第一阶段:自然形态的写实表现(铁桶/一周) 侧重于引导学生重新审视以往的观察方式和扬弃习惯性的视觉经验。从而使学生由“洗手”提高到“洗脑”,从观察上升到思考,对客观对象的表象进行入微又富联想性的观察,完成由表(表面形式/形态)及里(情绪情感)的再认识过程。从自然形态的表面特征中寻求表现形式,摆脱完全的客观描摹,结合一定的超写实意义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感受充斥于画面中,以此增强自主的造型能力和训练初步的设计意识。

第二阶段:自然形态写生解析变体阶段(瓶罐/二周) 重点是要学生用“眼”将形态各异、自由放置的瓶罐拎出组合,用“脑”寻找全新造型的切入点,用“手”实践画面的任何可能性,完成由直觉到知觉进而主动分析的过程。从取到舍,由具象原形变化为抽象要素的确立,将物象的自然组合关系转化成画面自主的空间关系。

第三阶段:自然形态内部结构及单元形态分析阶段(自由选择动植物样本/一周) 把功能与构造、构造与形式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发现这种关联的内在规律做为主要内容。用见微之著、由内向外的观察方式将同一对象做多角度剖析,归纳外部特征、内在结构、功能效应三者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了解掌握复杂外在形

式特征与内部单元型及生长规律的必然联系的目的。

第四阶段:人工形态写生解析变体阶段(自行车/三周) 主要着眼于通过对自行车的观察,学生是否能主动地由对工学结构的认识过渡到对画面结构的关注。运用由繁入简的原则,完成从具象造型到抽象形态的过程;完成由工业零件的组合秩序进入到抽象画面的架构秩序;完成从动力学上的机械力能转变为抽象画面的结构张力。

作业标准:

第一部分:自然形态的写实表现

一张写生(4开)

第二部分:自然形态写生分析

一张写生,一张解析,一张变体作业(各4 开),二十张小图训练 第三部分:自然形态内部形态分析

数张单元形态分析写生及解析过程小稿,一张变体作业

第四部分:人工形态的写生分析

一张写生,一张解析,一张变体作业(各4 开),二十张小图训练

造型基础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注:一般以五分间隔做为分数段;

60分以下为不及格。

1. 观察能力的提高程度; 2. 思维方式的改善程度;

3. 在写生阶段,对造型的基本规律的再认识程度;

4. 在分析、抽象阶段是否保持抽象要素及结构完整地转化为画面结构的程度; 5. 技巧语言的表现程度; 6. 最终的画面效果。

因本课程共分为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课题,所以一个阶段的课题结束时打一个阶段的分数,一个学生共有四个阶段分数,最终提交的成绩为四个阶段分数的平均值。

6项显著提高者 95分以上 5项显著提高者 90分—95分 5项提高者 90分—85分 5项较有提高者 85分—80分 4项提高者 80分—75分 4项较有提高者 75分—70分 3项提高者 70分—65分 3项无提高者 65分—60分

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造型基础》 周至禹 编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形态与分析》 周至禹 编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设计素描》 周至禹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过渡》 周至禹 编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设计基础》 谭平 编 山东友谊出版社编 1998年版

参考书目:《艺术与视知觉》 [美] A ·阿恩海姆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论艺术的精神》 [俄] 康定斯基著

《造型与形式构成》 约翰·伊顿著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情感与符号》 [美] 苏珊·朗格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大纲撰写人: 周至禹 强勇 付爱臣 张欣荣 任课教师: 周至禹 强勇 付爱臣 张欣荣 撰写时间: 2006.10.8

审阅: 时间:

△ 本教案最迟于开课前一周制定。一式三份,原件报系秘书存档,一份报教务处备案,一

份教师自存。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日程计划

课程名称: 造型基础

授课教师:周至禹 强勇 付爱臣 张欣荣 助教: 授课班级: 本科生一年级 人数: 170 考勤标准:

每日到课点名,对于无故不按时到课者按系里考勤标准记录进行相应处理。

授课日程(需详尽到每周每日):

任课教师确认签字: 周至禹 强勇 付爱臣 张欣荣 时间: 审阅人签字: 时间:

△ 本计划最迟于开课前一周制定。一式三份,原件报系秘书存档,一份报教务处备案,一

份教师自存。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专业课教案

开课专业: 艺术设计 开课时段: 秋季 课程名称:中文 造型基础 英文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必修 √ 限选 任选 开设次数: 周课时:20 总上课学时: 140 学分:

授课方式:讲授、讲座、讨论、辅导、展示上行课目:1 2 适用专业: 艺术设计 适用对象:本科生: * 研究生: 年级: 一

课程要求:

通过对自然形态的观察分析,力求从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的出发,达到主动的认识和创造。着重解决学生的思维方式,并对视觉艺术的表达方式有更深层的了解。课程的重点不在技巧的掌握,而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新的信心。

教学大纲:

造型基础是视觉艺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训练课程之一,设计专业的造型基础课程主要从自然形态基础和抽象形态基础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从感性到理性,从主观到客观,全方位地启发学生逐渐进入艺术设计的领域。自然形态基础着重在视觉领域内对客观对象和艺术语言的基本规律认识和掌握,抽象形态基础则关注从自然形态中发展抽象的形式与造型,关注内心世界的分析和抽象语言的表达。

课程简介:

第一阶段:自然形态的写实表现(铁桶/一周) 侧重于引导学生重新审视以往的观察方式和扬弃习惯性的视觉经验。从而使学生由“洗手”提高到“洗脑”,从观察上升到思考,对客观对象的表象进行入微又富联想性的观察,完成由表(表面形式/形态)及里(情绪情感)的再认识过程。从自然形态的表面特征中寻求表现形式,摆脱完全的客观描摹,结合一定的超写实意义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感受充斥于画面中,以此增强自主的造型能力和训练初步的设计意识。

第二阶段:自然形态写生解析变体阶段(瓶罐/二周) 重点是要学生用“眼”将形态各异、自由放置的瓶罐拎出组合,用“脑”寻找全新造型的切入点,用“手”实践画面的任何可能性,完成由直觉到知觉进而主动分析的过程。从取到舍,由具象原形变化为抽象要素的确立,将物象的自然组合关系转化成画面自主的空间关系。

第三阶段:自然形态内部结构及单元形态分析阶段(自由选择动植物样本/一周) 把功能与构造、构造与形式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发现这种关联的内在规律做为主要内容。用见微之著、由内向外的观察方式将同一对象做多角度剖析,归纳外部特征、内在结构、功能效应三者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了解掌握复杂外在形

式特征与内部单元型及生长规律的必然联系的目的。

第四阶段:人工形态写生解析变体阶段(自行车/三周) 主要着眼于通过对自行车的观察,学生是否能主动地由对工学结构的认识过渡到对画面结构的关注。运用由繁入简的原则,完成从具象造型到抽象形态的过程;完成由工业零件的组合秩序进入到抽象画面的架构秩序;完成从动力学上的机械力能转变为抽象画面的结构张力。

作业标准:

第一部分:自然形态的写实表现

一张写生(4开)

第二部分:自然形态写生分析

一张写生,一张解析,一张变体作业(各4 开),二十张小图训练 第三部分:自然形态内部形态分析

数张单元形态分析写生及解析过程小稿,一张变体作业

第四部分:人工形态的写生分析

一张写生,一张解析,一张变体作业(各4 开),二十张小图训练

造型基础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注:一般以五分间隔做为分数段;

60分以下为不及格。

1. 观察能力的提高程度; 2. 思维方式的改善程度;

3. 在写生阶段,对造型的基本规律的再认识程度;

4. 在分析、抽象阶段是否保持抽象要素及结构完整地转化为画面结构的程度; 5. 技巧语言的表现程度; 6. 最终的画面效果。

因本课程共分为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课题,所以一个阶段的课题结束时打一个阶段的分数,一个学生共有四个阶段分数,最终提交的成绩为四个阶段分数的平均值。

6项显著提高者 95分以上 5项显著提高者 90分—95分 5项提高者 90分—85分 5项较有提高者 85分—80分 4项提高者 80分—75分 4项较有提高者 75分—70分 3项提高者 70分—65分 3项无提高者 65分—60分

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造型基础》 周至禹 编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形态与分析》 周至禹 编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设计素描》 周至禹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过渡》 周至禹 编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设计基础》 谭平 编 山东友谊出版社编 1998年版

参考书目:《艺术与视知觉》 [美] A ·阿恩海姆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论艺术的精神》 [俄] 康定斯基著

《造型与形式构成》 约翰·伊顿著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情感与符号》 [美] 苏珊·朗格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大纲撰写人: 周至禹 强勇 付爱臣 张欣荣 任课教师: 周至禹 强勇 付爱臣 张欣荣 撰写时间: 2006.10.8

审阅: 时间:

△ 本教案最迟于开课前一周制定。一式三份,原件报系秘书存档,一份报教务处备案,一

份教师自存。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日程计划

课程名称: 造型基础

授课教师:周至禹 强勇 付爱臣 张欣荣 助教: 授课班级: 本科生一年级 人数: 170 考勤标准:

每日到课点名,对于无故不按时到课者按系里考勤标准记录进行相应处理。

授课日程(需详尽到每周每日):

任课教师确认签字: 周至禹 强勇 付爱臣 张欣荣 时间: 审阅人签字: 时间:

△ 本计划最迟于开课前一周制定。一式三份,原件报系秘书存档,一份报教务处备案,一

份教师自存。


相关内容

  • 表情丰富的脸
  • 苏教版美术教案第九册(新)第9课 表情丰富的脸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注意人物的不同表情和脸部五官形状变化的关系,为观察.表现人物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培养对人物面部表情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脸部五官形状和位置的变化对人物表情产生的影响. 教学方法: 教学媒体:范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 ...

  • 平面与色彩构成教案
  • 构成基础:平面与色彩构成 教 案 授课专业:平面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各专业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课程学时数:98 课程学分: 考核方式:知识点考试与课程作业相结合 授课教师:潘雪梅.余江.羊黎.何宇(兼职).古大治等 课程背景与沿革 视觉构成关系训练是所有种设计的基础,这在全世界的设计教育基本取得了 ...

  • 中学美术教材教法历年试卷2005-2014(答案)
  • C .教学效果 D .教学过程 B .民间竹刻 D .地方戏剧脸谱 B .学生 浙江省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学美术教学法试题 课程代码:0074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美育目的主要体 ...

  • 欣赏与评述教案
  • 欣赏与评述教案 课题:欣赏·评述 单元总目标 1. 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形象直观的表现方面的不同特点, 以及多种表现手法. 2. 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古今中外的美术家在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进行艺术信息交流时的艺术语言. 课时:5课时 第一课 欣赏与评述 课时: ...

  • 石膏像素描教案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 课程名称:石膏像素描 教学目标: 通过石膏像写生,了解人物造型的特点与规律: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认识形体.整体与局部的对立统一关系,掌握表现形体面和整体立体特征的严谨技法:体会形象的美感和性格特征,用绘画表现精神. 教学重点: 如何完成石膏像的立体塑造,把握住整体关系. 教学难点: 真正理解对物象结 ...

  • 第4周教案 专题四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方法
  • 中职教学部教案 2 3 4 2. 教案第一页和最后一页为固定页,如所撰写内容较多,可增加中间页. 5 附件: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梅花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吹画.手指点画.彩笔添加的方法,表现腊梅花的基本特征. 2. 喜欢吹点画,体验吹点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墨汁.红色颜料,图画纸.毛笔.彩 ...

  • 立体构成教案
  • 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 1.引言 所谓立体构成,是在三次元空间的造型活动中,运用各种材料,将造型要素按一定的原则组合成美的物体. 立体构成的研究对象,1.点,线,面立体等形成构成的要素,在三次元空间里研究点,线,面等构成要素与平面构成是不同的(平面构成的点,线,面属于零次元和二次元).2.研究对象是 ...

  • 设计吉祥物教学设计
  • 第13课 设计吉祥物教案 一.教学目的:(从不同侧重点来培养) 1.通过吉祥物的设计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意识) 2.联系使用绘画的造型与色彩完成吉祥物的创造.(双基) 3.培养学生对集体活动的兴趣.(德育) 4.感受并能初步掌握运用夸张造型的情趣和明快的色彩关系.(审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

  • 大班综合[玩纸杯]教案和反思
  • 大班综合活动<玩纸杯>教案和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做做.玩玩.说说中总结纸杯"叠高.叠稳 2尝试按规律从造型.色彩上合作进行创意.感受"又高又稳"的有名建筑. 3.积极参与操作探索活动,大胆想象.创造和表述,养成收拾整理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用的纸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