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十八大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5年的工作,回顾总结了34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
十八大召开以来,学校举办了多场十八大学习讲座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不同讲座各有千秋,我院院长万教授所讲述的使我受益尤深。
万俊人教授将十八大精神和重点内容与中国发展和人文社科类学科发展前景相结合,以幽默风趣的风格和深入浅出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别具一格的十八大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我思考了很多。
首先,从十八大报告来说。其中的几个创新点深刻体现了改革开放的阶段性成果。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内容,不仅关注国家的发展兴盛,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每一项举措的提出都围绕着人民这个大主题,或者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人民。“关注民生和看重民意”日益深入人心。此外,提高了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历史定位。“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提出“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以及形成人才制度优势”等人才发展问题,深化了人才制度建设对加强党的执政建设科学化的重要性的认识。“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
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另外,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任务。重申和强调对党的信仰的坚持和忠诚,突出党性教育、道德建设和人格力量。实质要求做好党员很干部首先要做一个好人。提出“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等问题。“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此外,胡书记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这些方面的提出表现了我们党对于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的进一步把握。同时,它们与我们人文学科的紧密相关性又更迫使我们义不容辞地投身其中,悉心关注。尤其是对于文化的强调,更应使我们注
意到人文学科在中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迫切感。
在长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客观需要,对自然科学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人文科学。使得两类本该紧密协调的学科却出现分化之势。而西方发展的事实证明,人文科学的发展乃是国家整体发展的内生推动力,虽不会快速显现成果,但若缺失了必要的文化,国家的发展也将会收到影响。
所以十八大在文化层面的重点强调,乃是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一个大的方向。对我们人文学科的学习和工作者给予了很大的鼓励。也相信我们将在这一号召的引领下,更好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为国家文化建设、人民文化修养的提升做出贡献。 而且,作为一名大学生,从本职来讲,我们的职业责任就是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将来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而大学生党员又是共产党员群体中的高素质、高文化、最年轻、最活跃的部分。我们本该为宣传党的先进思想,推动国家发展尽到责任。
从十八大的学习中,让我更深切地体会了这些精神,也让自己的努力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汇报人: 李颖瑜
2012年12月13日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十八大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5年的工作,回顾总结了34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
十八大召开以来,学校举办了多场十八大学习讲座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不同讲座各有千秋,我院院长万教授所讲述的使我受益尤深。
万俊人教授将十八大精神和重点内容与中国发展和人文社科类学科发展前景相结合,以幽默风趣的风格和深入浅出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别具一格的十八大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我思考了很多。
首先,从十八大报告来说。其中的几个创新点深刻体现了改革开放的阶段性成果。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内容,不仅关注国家的发展兴盛,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每一项举措的提出都围绕着人民这个大主题,或者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人民。“关注民生和看重民意”日益深入人心。此外,提高了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历史定位。“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提出“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以及形成人才制度优势”等人才发展问题,深化了人才制度建设对加强党的执政建设科学化的重要性的认识。“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
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另外,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任务。重申和强调对党的信仰的坚持和忠诚,突出党性教育、道德建设和人格力量。实质要求做好党员很干部首先要做一个好人。提出“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等问题。“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此外,胡书记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这些方面的提出表现了我们党对于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的进一步把握。同时,它们与我们人文学科的紧密相关性又更迫使我们义不容辞地投身其中,悉心关注。尤其是对于文化的强调,更应使我们注
意到人文学科在中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迫切感。
在长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客观需要,对自然科学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人文科学。使得两类本该紧密协调的学科却出现分化之势。而西方发展的事实证明,人文科学的发展乃是国家整体发展的内生推动力,虽不会快速显现成果,但若缺失了必要的文化,国家的发展也将会收到影响。
所以十八大在文化层面的重点强调,乃是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一个大的方向。对我们人文学科的学习和工作者给予了很大的鼓励。也相信我们将在这一号召的引领下,更好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为国家文化建设、人民文化修养的提升做出贡献。 而且,作为一名大学生,从本职来讲,我们的职业责任就是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将来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而大学生党员又是共产党员群体中的高素质、高文化、最年轻、最活跃的部分。我们本该为宣传党的先进思想,推动国家发展尽到责任。
从十八大的学习中,让我更深切地体会了这些精神,也让自己的努力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汇报人: 李颖瑜
2012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