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文化中的樱花情结

浅析日本文化中的樱花情结

研究日本的樱花文化,对认识日本本民族的民族特点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日本人民赋予樱花以特殊的意义,了解日本人民的对樱花的特殊情结,有助于中日两国更好的交流,提高民族认同感。本文旨在对日本民族中的樱花情节作简要阐述。

日本樱花文化民族性日本乐坛天后中岛美嘉的一首《桜色舞うころ》,以童话般纯净的钢琴音阶,小提琴的悠扬与怅然若失,唱出了樱花纷飞时节,人们的心灵感受,或沉溺其中不可自拔,或忧伤的婉转,或发喧嚣的暴走,或孤寂的徘徊,缕缕绵密萦绕不休。同样是在讲樱花,不仅在歌曲中,而且书中也是俯拾皆是。渡边淳一的《樱花树下》,少了樱花淡淡的忧伤,绵绵的情意,而是用缓缓的情节,细致的描写,勾勒出外表柔弱的樱花内心的狂野,以致让人感觉樱花树内心里蕴含的疯狂和绝望。正如书中所言:“如此的怒放只是为了明天就要凋零。”樱花何以在日本文化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日本民族为什么对于樱花有如此深层的爱恋?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日本文化中浓厚的樱花情结。

一、樱花的由来

樱花又名仙樱花、福岛樱、青肤樱等。根据日本有关学者编纂的权威性的樱花专著《樱大鉴》记载,樱花原生中国,最早是从喜马拉雅山脉传入日本的。还有说法记载,日本樱花的祖本是由僧人从云南带回去的,这与有的日本人坚称他们的祖先是云南白族人一样具有探索性不谋而合。但是,樱花是从喜马拉雅山脉传入日本的,这个似乎更具有可信性。因为据文献资料考证,中国栽种樱花的历史至今为两千余年历史,早在唐朝时期,诗人白居易在自己的诗中就有描绘樱花的句子:“小园新种红缨树,线绕花枝便当游。”可见当时樱花已经被移植到庭院、园林。而日本栽种樱花的历史至今才有千余年。因此,日本樱花起源于中国是毫无疑问的。在此,需要一提的是,因为樱花后来成为日本的国花,它在日本受到广泛的关爱,也更受到大量的培养,出现观赏更强的高等品种,而樱花盛行的日本使得樱花在日本的名声盖过我国,这一现象的发展,才导致很多人都有了中国樱花传自日本的假想认识。

樱花在日本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奈良时代(710~794年),说到花,就是指梅。在平安时代(794~1192年),日本人已对樱花抱有深情,他们把樱花直接称之为“花”,樱花成了主角。樱花的生命很短暂。在日本有一民谚说:“樱花7日”,就是说一朵樱花从开放到凋谢大约为7天,整棵樱树从开花到全谢大约16天左右,形成樱花边开边落的特点,也因这一绚烂壮烈的生死特性,樱花在日本不但有“国花”之殊荣,又有“死亡之花”之别称。樱花凋落时,不污不染,很干脆的精神,被尊为日本精神。日本的樱花自南向北开放,没到开放时节,人们在樱树下摆上丰盛酒宴,或合家欢聚一堂,或邀上好友,吟诗作画,开怀畅饮,一醉方休,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樱花本作为一种观赏花木,其花朵绚丽令人心旷神怡。然而,对把樱花为视为国花的日本国来说,这种魅力十足的花朵所拥有的含义便不单单停留在供人观赏这个层面上了。樱花作为大和民族的象征,已

浅析日本文化中的樱花情结

研究日本的樱花文化,对认识日本本民族的民族特点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日本人民赋予樱花以特殊的意义,了解日本人民的对樱花的特殊情结,有助于中日两国更好的交流,提高民族认同感。本文旨在对日本民族中的樱花情节作简要阐述。

日本樱花文化民族性日本乐坛天后中岛美嘉的一首《桜色舞うころ》,以童话般纯净的钢琴音阶,小提琴的悠扬与怅然若失,唱出了樱花纷飞时节,人们的心灵感受,或沉溺其中不可自拔,或忧伤的婉转,或发喧嚣的暴走,或孤寂的徘徊,缕缕绵密萦绕不休。同样是在讲樱花,不仅在歌曲中,而且书中也是俯拾皆是。渡边淳一的《樱花树下》,少了樱花淡淡的忧伤,绵绵的情意,而是用缓缓的情节,细致的描写,勾勒出外表柔弱的樱花内心的狂野,以致让人感觉樱花树内心里蕴含的疯狂和绝望。正如书中所言:“如此的怒放只是为了明天就要凋零。”樱花何以在日本文化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日本民族为什么对于樱花有如此深层的爱恋?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日本文化中浓厚的樱花情结。

一、樱花的由来

樱花又名仙樱花、福岛樱、青肤樱等。根据日本有关学者编纂的权威性的樱花专著《樱大鉴》记载,樱花原生中国,最早是从喜马拉雅山脉传入日本的。还有说法记载,日本樱花的祖本是由僧人从云南带回去的,这与有的日本人坚称他们的祖先是云南白族人一样具有探索性不谋而合。但是,樱花是从喜马拉雅山脉传入日本的,这个似乎更具有可信性。因为据文献资料考证,中国栽种樱花的历史至今为两千余年历史,早在唐朝时期,诗人白居易在自己的诗中就有描绘樱花的句子:“小园新种红缨树,线绕花枝便当游。”可见当时樱花已经被移植到庭院、园林。而日本栽种樱花的历史至今才有千余年。因此,日本樱花起源于中国是毫无疑问的。在此,需要一提的是,因为樱花后来成为日本的国花,它在日本受到广泛的关爱,也更受到大量的培养,出现观赏更强的高等品种,而樱花盛行的日本使得樱花在日本的名声盖过我国,这一现象的发展,才导致很多人都有了中国樱花传自日本的假想认识。

樱花在日本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奈良时代(710~794年),说到花,就是指梅。在平安时代(794~1192年),日本人已对樱花抱有深情,他们把樱花直接称之为“花”,樱花成了主角。樱花的生命很短暂。在日本有一民谚说:“樱花7日”,就是说一朵樱花从开放到凋谢大约为7天,整棵樱树从开花到全谢大约16天左右,形成樱花边开边落的特点,也因这一绚烂壮烈的生死特性,樱花在日本不但有“国花”之殊荣,又有“死亡之花”之别称。樱花凋落时,不污不染,很干脆的精神,被尊为日本精神。日本的樱花自南向北开放,没到开放时节,人们在樱树下摆上丰盛酒宴,或合家欢聚一堂,或邀上好友,吟诗作画,开怀畅饮,一醉方休,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樱花本作为一种观赏花木,其花朵绚丽令人心旷神怡。然而,对把樱花为视为国花的日本国来说,这种魅力十足的花朵所拥有的含义便不单单停留在供人观赏这个层面上了。樱花作为大和民族的象征,已


相关内容

  • 浅析日本文化中樱花的美学意义
  • (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efei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20097264Jul.2009Vol.26No.4浅析日本文化中樱花的美学意义 李 皓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南宁 530004) 摘 要:樱花是日本文化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美学符号之一.结合日本民族的&q ...

  • 从_失乐园_透视日本人的生死观
  • 第32卷第4期2012年7月Vol.32No.4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AcademicForumofNandu(Journalofthe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Jul.2012 <失乐园>从透视日本人的生死观 汤春苹 (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 ...

  • 关于樱花与日本文化论文中文
  • 毕 业 论 文 学生姓名 系 (部) 专 业 题 目 指导教师 2012 年 4 月 张贺 学 号 商贸系 应用日语 090402105 浅析樱花与日本文化 庞懋谦 摘 要:在日本,樱花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对于日本人而言,樱花更有着深厚的精神内 涵.樱花文化已经在日本人的心里扎了根,成为了日本人心目中 ...

  • 从东山魁夷的_一片树叶_看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 文学史与文艺理论 从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看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季红 (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摘<一片树叶>,通篇都散发着淡淡的日本情调,体现了日本人独特的"物哀"和要]东山魁夷的散文 "幽玄"的审美意 ...

  • 地理环境与日本民族精神
  • 2008年9月总第137期第5期 黑河学刊 HeiheJournal Sep.2008SerialNo.137No.5 地理环境与日本民族精神 龚道贵 (荆楚理工学院,湖北荆门448000) [摘要]日本特殊的地理环境在日本民族精神形成中产生了极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形成了日 坚韧.牺牲的民族 ...

  • 浅析中国古诗文"松柏"意象的审美情结
  • 论文关键词:松柏意象:松柏情结:人格品性:忧患意识:守志节操:审美佳境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人格的道德价值.崇尚节操的民族,这已经深入到民族文化心灵的深处,并且表现在审美意识之中.而松柏在我国又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松柏意象里,世人不仅可以感受到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 ...

  • 外国文学论文题目
  • 总 论 论题 01.全球化与21世纪的外国文学研究 02."世界文学"新论 03.西方文学的发展与人道主义传统 04."摹仿说"流变史散论 05.试论西方文学中的表现主义传统 06."乐园神话"与后代西方文学 07.中西抒情诗的一点比较:& ...

  • 赏析[古都]川端康成
  • 赏析<古都> --重拾渐逝的古典美 川端康成凭借着<雪国>.<古都>.<千纸鹤>于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获奖理由是:"由于他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精神特质".川端康成一直都致力于日本民族的精神探索,他的作品常常 ...

  • 樱花文化与日本_刘红艳
  • 第10卷第8期2012年4月 人文社会科学版)淮海工学院学报( ()Humanities&SocialSciencesEdition JournalofHuaihaiInstituteofTechnolo gy Vol.10 No.8 Ar.2012p :/.issn.2095OI1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