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的教学反思

长方形的特征教学与反思

郭洁琴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渭南中心学校 741029)

在最近的教学中,自己执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一节,尤其是长方形的长与宽概念的揭示,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自己感觉,自己认识,让学生在做中学,效果较好。

一、课堂简要回放

课前先让学生每人准备四根小棍,两根长一些,两根短一些,两根长的要一样长,两根短的也一样长。上课时教师先出示一个长方形,然后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小棍自己动手在桌上摆一个长方形,教师巡回指导,对摆不对的学生个别指导。这样在学生自己活动的过程中很快就会掌握“长方形有四条边,两条长,两条短,两条长的一样长,两条短的也一样长”。然后再要求学生去掉四根小棍中的一根,注意不要使长方形变形。(教师可以再黑板上画图示范)问学生能比划出长方形的大小吗?学生:能。再要求学生动手比划试一试,确实可以。接着再要求学生去掉一条较短的小棍,此时,还剩两根小棍(一长,一短)。继续要学生比划,看能不能比划出长方形的大小,比划后学生感觉可以。那么再去掉一根呢?还能比划出吗?此时,仅剩一根小棍,学生怎么也比划不出。(整个过程教师可以再黑板上画图示范。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合作)课程进行到这个地步,无须多说,学生也已体会到一长,一短两条边直接制约着这个长方形的大小。再告诉学生:长的那条叫长方形的“长”,短的那条叫长方形的“宽”。最后再引领用一条剩余的长和宽“复原”出这个长方形。……

二、课后积极反思

这样的组织,就学生个体而言“全感齐动”,可以让学生观察,比划,想象多种感观都参与学习,教师只起引领的作用,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题地位,在特定的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出反省,使学数学变为“做数学”,在做的过程中,眼、手、耳、口、脑、身体等多种感观共同参与其中,充分地看、比划、描、听、说、想。在比划中想象,在想象中比划从而更好地形成表象,建立概念;就学生集体而言“全员互动”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引领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中真正动起来,真正建立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立体化交流网;就整个教学过程而言“全程变动”。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不断变化着,从去掉一边到两边再到三边,最后还原。使“做数学”的过程始终保持新鲜感和挑战性,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学做合一”。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类似的“规定性知识”还有很多,教师如何在“做“中“教”引导学生如何在“做”中“学”应是我们每位教师永远思考的问题,愿上面的“做”法能对大家有所启发,产生更富创意的“做”法。

长方形的特征教学与反思

郭洁琴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渭南中心学校 741029)

在最近的教学中,自己执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一节,尤其是长方形的长与宽概念的揭示,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自己感觉,自己认识,让学生在做中学,效果较好。

一、课堂简要回放

课前先让学生每人准备四根小棍,两根长一些,两根短一些,两根长的要一样长,两根短的也一样长。上课时教师先出示一个长方形,然后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小棍自己动手在桌上摆一个长方形,教师巡回指导,对摆不对的学生个别指导。这样在学生自己活动的过程中很快就会掌握“长方形有四条边,两条长,两条短,两条长的一样长,两条短的也一样长”。然后再要求学生去掉四根小棍中的一根,注意不要使长方形变形。(教师可以再黑板上画图示范)问学生能比划出长方形的大小吗?学生:能。再要求学生动手比划试一试,确实可以。接着再要求学生去掉一条较短的小棍,此时,还剩两根小棍(一长,一短)。继续要学生比划,看能不能比划出长方形的大小,比划后学生感觉可以。那么再去掉一根呢?还能比划出吗?此时,仅剩一根小棍,学生怎么也比划不出。(整个过程教师可以再黑板上画图示范。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合作)课程进行到这个地步,无须多说,学生也已体会到一长,一短两条边直接制约着这个长方形的大小。再告诉学生:长的那条叫长方形的“长”,短的那条叫长方形的“宽”。最后再引领用一条剩余的长和宽“复原”出这个长方形。……

二、课后积极反思

这样的组织,就学生个体而言“全感齐动”,可以让学生观察,比划,想象多种感观都参与学习,教师只起引领的作用,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题地位,在特定的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出反省,使学数学变为“做数学”,在做的过程中,眼、手、耳、口、脑、身体等多种感观共同参与其中,充分地看、比划、描、听、说、想。在比划中想象,在想象中比划从而更好地形成表象,建立概念;就学生集体而言“全员互动”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引领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中真正动起来,真正建立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立体化交流网;就整个教学过程而言“全程变动”。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不断变化着,从去掉一边到两边再到三边,最后还原。使“做数学”的过程始终保持新鲜感和挑战性,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学做合一”。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类似的“规定性知识”还有很多,教师如何在“做“中“教”引导学生如何在“做”中“学”应是我们每位教师永远思考的问题,愿上面的“做”法能对大家有所启发,产生更富创意的“做”法。


相关内容

  • 小学课程计划7
  • 汤庄小学2013-2014学年度小学课程计划 注:①书法艺术.民族团结教育与综合教育为地方课程.综合教育内容为: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等. ②综合实践课程内容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可分散安排,也可集中安排. ③学校课程内容由各校确定,应挖掘本校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创造性,创出 ...

  •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
  •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今天上完这一课,感觉到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掌握程度还可以,本节课我围绕引导学生探究发现"长方形 ...

  • 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反思方法的指导
  • 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反思方法的指导 作者:翁玲燕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14年第12期 在我们的教学中,不乏有这样的学生:做错的题订正对了,下次碰到同样类型的题,还是做错,并且错得和原来一样:课堂听得懂,与例题一模一样的会做,稍作改变,就会觉得陌生,不会做--面对学生出现的这些情况,笔者 ...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 四边形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充分利用生活实际的情境校园场景引入四边形,把认识四边形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图形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几何初步知识中关于几何图形的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讲,都比较抽象.所以我尽量提供各种感性材料,如教材例1 ...

  • 数学活动教学反思
  • 数学活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教学反思 在集中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倾听者.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教师应分析与回应幼儿的疑问与需要,随时给予幼儿必要的帮助与支持,要求教师对幼儿发生的诸多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并给予适度的"回应",以促进儿童更有效地学习.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 ...

  • 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 <长方形面积计算>是在学生认识面积单位和会用面积单位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重视直观教学,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探究和合作交流,加上生动有趣的课件,使抽象的 ...

  • 长方形的画法教学反思
  • 长方形的画法教学反思 长方形的画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垂线和平行线,并且学会了画垂线的方法安排的.通过回顾整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垂直和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而如何去准确的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则是学生对画垂线的一次综合运用.成功之处: 1.分层递进,掌握画图方法.在 ...

  •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单元教学反思
  •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单元教学反思 何霞 本单元主要包括认识面积.面积单位.面积单位的换算.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四个部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已经对面积有了初步的体验,但是对面积并没有转化到知识的层次上,加上不够灵活变通.运 ...

  • 图形拼组教学反思
  • 篇一:图形拼组教学反思 图形的拼组是在认识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之后教学的,在教学设计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特点,整堂课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游戏为主,我设计了折一折.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充分的参与中去感悟,去体验. 一.创设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新课伊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