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的意义和方法――反思和反思性学习

  人们通常把反思或反省视为对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心理感受等的思考。�   学生反思性学习是指学生选择能达到目标的最适当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进程等进行反观自省,这一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会学习为宗旨的一种有效学习方法。�   1. 反思性学习与学会学习   古人用“吾日三省吾身”、“闭门思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典故,提醒我们通过反思这一内省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主体意识。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学习是教育的四大支柱之首。我国当前正在实行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将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里说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与反思性学习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反思的过程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习惯和思维结果的认知检验过程。由此可见,反思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所以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对学生学会学习大有帮助。�   2. 学生反思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众所周知,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学”它永远只是学生发展的外在促因,学生发展的内质因素是学生如何学。我国的教育理论界在教学研究方面,把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对教师如何“教”的研究上。对学生如何“学”的问题相形之下研究甚少。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思型教育似乎未得到足够重视,这种被动式学习的弊端愈来愈凸显。我在语文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学习很认真,其智力也不差,为什么语文总学不好呢?为此,我除了向个别学生了解,还召开学生座谈会,发现这些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老师怎么说,他(她)就怎么做,很少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效果进行反思。印象较深刻的是,开学不久的一次测验后,学生们见到我的第一句话都是:“老师,我考了多少分?”我反问他们:“你们自己觉得能得多少分?”他们大都摇头:“不知道,没想过。”“也许……”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思考:学生们没有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评价的习惯,可能也不知道从哪儿着手进行反思和评价。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肤浅的认知:忽略了学习主体――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被动等待的那个分数。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新课改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但由于学生的思维活动具有内隐性特点,大多数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很少反观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准确地说有许多学生没有反思的意识或不知道如何反思,往往在老师评析其错误后,才有很模糊的反思意识。因此教师如果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思维模式――反思,将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我认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积极反思的思维方式。�   3. 学生反思什么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就要让学生明白学习中自己要反思什么?�   3.1 反思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形成规律指导学习。每上完一个单元或一类课文后,要有目的地回头整理这类课文所涉及的知识:依照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原则,把包括诸如文章的主题思想、段落结构、写作特点、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课堂上自己解决了哪几个问题?遗留问题有哪些?然后把这些等看似零散的知识点加以归类、整理,经过反思补充完善,使已经掌握的知识条理化,并通过反思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学习规律反过来指导自己学习。�   3.2 反思学习过程。学生通过对一堂课所学内容的回顾与反思、探究与质疑使得知识建立联系。当新学的知识在头脑中与原有相关知识发生“碰撞”融会贯通起来,形成知识迁移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建立了联系地看待事物的思维能力。还让学生们通过实践体验到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3.3 反思学习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里强调的是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要以质疑的眼光站在自己的对立面,自我提问:课堂上学习活动的参与是否积极投入、标准答案与自己独立所思考的结论有什么异同,又比如在成功完成一道阅读题后回顾问题切入点,为什么这样切入?思路是怎样的?通过解读此类题能否归纳出答题的规律?或者反思自己解读失败的原因。这样,反思性学习的价值就凸现出来了: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做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学素养,保持积极严谨的自我教育意识,才能指导学生自觉反思,养成反思性学习的习惯。   �收稿日期:2012-04-13   

  人们通常把反思或反省视为对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心理感受等的思考。�   学生反思性学习是指学生选择能达到目标的最适当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进程等进行反观自省,这一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会学习为宗旨的一种有效学习方法。�   1. 反思性学习与学会学习   古人用“吾日三省吾身”、“闭门思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典故,提醒我们通过反思这一内省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主体意识。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学习是教育的四大支柱之首。我国当前正在实行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将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里说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与反思性学习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反思的过程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习惯和思维结果的认知检验过程。由此可见,反思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所以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对学生学会学习大有帮助。�   2. 学生反思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众所周知,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学”它永远只是学生发展的外在促因,学生发展的内质因素是学生如何学。我国的教育理论界在教学研究方面,把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对教师如何“教”的研究上。对学生如何“学”的问题相形之下研究甚少。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思型教育似乎未得到足够重视,这种被动式学习的弊端愈来愈凸显。我在语文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学习很认真,其智力也不差,为什么语文总学不好呢?为此,我除了向个别学生了解,还召开学生座谈会,发现这些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老师怎么说,他(她)就怎么做,很少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效果进行反思。印象较深刻的是,开学不久的一次测验后,学生们见到我的第一句话都是:“老师,我考了多少分?”我反问他们:“你们自己觉得能得多少分?”他们大都摇头:“不知道,没想过。”“也许……”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思考:学生们没有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评价的习惯,可能也不知道从哪儿着手进行反思和评价。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肤浅的认知:忽略了学习主体――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被动等待的那个分数。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新课改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但由于学生的思维活动具有内隐性特点,大多数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很少反观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准确地说有许多学生没有反思的意识或不知道如何反思,往往在老师评析其错误后,才有很模糊的反思意识。因此教师如果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思维模式――反思,将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我认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积极反思的思维方式。�   3. 学生反思什么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就要让学生明白学习中自己要反思什么?�   3.1 反思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形成规律指导学习。每上完一个单元或一类课文后,要有目的地回头整理这类课文所涉及的知识:依照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原则,把包括诸如文章的主题思想、段落结构、写作特点、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课堂上自己解决了哪几个问题?遗留问题有哪些?然后把这些等看似零散的知识点加以归类、整理,经过反思补充完善,使已经掌握的知识条理化,并通过反思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学习规律反过来指导自己学习。�   3.2 反思学习过程。学生通过对一堂课所学内容的回顾与反思、探究与质疑使得知识建立联系。当新学的知识在头脑中与原有相关知识发生“碰撞”融会贯通起来,形成知识迁移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建立了联系地看待事物的思维能力。还让学生们通过实践体验到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3.3 反思学习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里强调的是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要以质疑的眼光站在自己的对立面,自我提问:课堂上学习活动的参与是否积极投入、标准答案与自己独立所思考的结论有什么异同,又比如在成功完成一道阅读题后回顾问题切入点,为什么这样切入?思路是怎样的?通过解读此类题能否归纳出答题的规律?或者反思自己解读失败的原因。这样,反思性学习的价值就凸现出来了: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做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学素养,保持积极严谨的自我教育意识,才能指导学生自觉反思,养成反思性学习的习惯。   �收稿日期:2012-04-13   


相关内容

  • 让学生在学习中反思
  • 题目: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摘 要]著名学者周士渊说:"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力量也是习惯".费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 ...

  • 符号标志对于小学生反思性学习的作用课题研究计划
  • 符号标志对于小学生反思性学习的作用课题 研究计划 徐军 执笔 符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符号的"身影".在长期的小学数学各年级教学活动探索中,我认为最具数学学科特点的基本语言是符号语言.它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学习数学的目标之一是 ...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 尽在期刊图书馆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新塘三中 林伟雄 教学反思就是对过去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进行重新思考.作为教师在教学一节课或经历了一个阶段的教学后,只有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才能有利于教师及时反馈教学实践的信息,才能不断调整教学设计,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 ...

  • 浅淡反思对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意义
  • [摘要]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实践.反思.研究三位一体,反思贯穿着整个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反思不仅仅是头脑内的"想一想",主要是一个不断的实践研究的过程,是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更深层次的对话. [关键词]自修 实践 反思 研究 反省 内省 认知 批判 评 ...

  • 学生反思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
  • 专 项 课 题 开 题 论 证 书 课 题 名 称:学生反思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 学 科 分 类:教育 课 题 负 责 人:龚龑 负责人所在单位:石堤镇初级中学 开 题 时 间:2013年6月8日 开题论证报告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我组<学生反思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课题是经县 ...

  • 本科毕业论文(教育学)1
  • 江西教育学院 函授学生毕业论文 题 目 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反思性 专 业班 级学生姓名学 号 [1**********]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反思性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反思性教学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尝试着探索一种较为科学的.动态的反思性教学模式,为 ...

  •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云阳县海峡小学 邓建国 (云阳县双江街道梨园社区海峡路 联系电话:[1**********]邮编: 404500)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努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高效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学习,从尝试中学会探索,从探 ...

  •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结题报告
  • 篇一: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结题报告 编号: ln0384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结 题 报 告 申请人姓名 朱占强 申请人所在单位名称 辽宁省大洼县田庄台学校<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结题报告 辽宁省大洼县田庄台学校课题组 负责人:何永 ...

  • [精品]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 篇一: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英语学习.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英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可以这样说,学会英语,不但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是多了一个头脑!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