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5个故事

小英雄刘胡兰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出生于我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

刘胡兰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6年秋,国民党大军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经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的军队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

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已连铡几人的铡刀前,刘胡兰怒问匪军:“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小兵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 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排长罗金保执行任务时,表现得勇敢、机智。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的一枝手枪,偷偷把枪藏进老鸹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伤未痊愈,就偷偷离开养伤的老乡家,在归队的途中被捕。当敌人拷问时,他英勇反抗,坚强不屈。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发挥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终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鸹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交公,队长则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嘎子心满意足,便将自己珍爱的木制小手枪送给了好朋友胖墩。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

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

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遇敌人暗堡发出的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邱少云,抗美援朝英雄。他出生于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玉屏村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万恶的旧社会、邱少云九岁丧父、十一岁丧母、十三岁就开始了长工的生涯,受尽了地主豪绅的压迫和剥削。苦难的童年生活、悲惨的家庭遭遇,在邱少云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盼望光明、盼望解放!

23岁那年 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

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战士。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韩国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锋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他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邱少云的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5个小时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

罗盛教冰窟救人

罗盛教,湖南省新化县相子村人,1931年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高举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昂首挺胸踏上了朝鲜的土地,一直向南急行军,迎接战火的洗礼。当年,他参加了阵地防御作战。

1952年1月,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风雪弥漫,气温降到零下

2摄氏度以下。2日,一位朝鲜少年崔莹在栎沼河上滑冰,不慎摔倒,压破冰层,掉进2.7米深的冰窟窿里,一瞬间就没了顶。刚刚投弹训练归来的罗盛教见此情景,像接到战斗命令,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他边跑边脱掉棉衣,纵身跳进冰洞,潜入水底寻人。在剌骨的冰水中,罗盛教一连两次沉入水底,摸到崔莹,几次用力把他托出水面,只因冰洞四周的冰层太薄,崔莹无法爬上去,又塌进冰水中。罗盛教第三次潜入水底摸住崔莹,双脚蹬着河底的碎石,使出最后一点力气,用头将崔莹顶出水面,战友赶来协助救出。崔莹得救了,罗盛教却被冲到远处的冰层下,再也没有出来。罗盛教冰下救崔莹的消息传出后,石田里20多户群众像失去亲人一样痛哭不已,他们用朝鲜人民最隆重的葬礼安葬了罗盛教。

小英雄刘胡兰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出生于我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

刘胡兰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6年秋,国民党大军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经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的军队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

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已连铡几人的铡刀前,刘胡兰怒问匪军:“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小兵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 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排长罗金保执行任务时,表现得勇敢、机智。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的一枝手枪,偷偷把枪藏进老鸹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伤未痊愈,就偷偷离开养伤的老乡家,在归队的途中被捕。当敌人拷问时,他英勇反抗,坚强不屈。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发挥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终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鸹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交公,队长则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嘎子心满意足,便将自己珍爱的木制小手枪送给了好朋友胖墩。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

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

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遇敌人暗堡发出的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邱少云,抗美援朝英雄。他出生于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玉屏村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万恶的旧社会、邱少云九岁丧父、十一岁丧母、十三岁就开始了长工的生涯,受尽了地主豪绅的压迫和剥削。苦难的童年生活、悲惨的家庭遭遇,在邱少云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盼望光明、盼望解放!

23岁那年 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

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战士。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韩国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锋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他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邱少云的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5个小时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

罗盛教冰窟救人

罗盛教,湖南省新化县相子村人,1931年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高举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昂首挺胸踏上了朝鲜的土地,一直向南急行军,迎接战火的洗礼。当年,他参加了阵地防御作战。

1952年1月,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风雪弥漫,气温降到零下

2摄氏度以下。2日,一位朝鲜少年崔莹在栎沼河上滑冰,不慎摔倒,压破冰层,掉进2.7米深的冰窟窿里,一瞬间就没了顶。刚刚投弹训练归来的罗盛教见此情景,像接到战斗命令,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他边跑边脱掉棉衣,纵身跳进冰洞,潜入水底寻人。在剌骨的冰水中,罗盛教一连两次沉入水底,摸到崔莹,几次用力把他托出水面,只因冰洞四周的冰层太薄,崔莹无法爬上去,又塌进冰水中。罗盛教第三次潜入水底摸住崔莹,双脚蹬着河底的碎石,使出最后一点力气,用头将崔莹顶出水面,战友赶来协助救出。崔莹得救了,罗盛教却被冲到远处的冰层下,再也没有出来。罗盛教冰下救崔莹的消息传出后,石田里20多户群众像失去亲人一样痛哭不已,他们用朝鲜人民最隆重的葬礼安葬了罗盛教。


相关内容

  • 革命烈士纪念堂活动方案和主持词
  • 经开区英雄学校 2013年清明节活动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号召所有学生时刻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事迹.号召学生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特开展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活动. 1.缅怀革命先烈,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欣赏自然风光,感受春的气息, ...

  • 清明时节忆先烈
  • 清明时节忆先烈--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清明时节忆先烈 --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组织者:班主任 参加人员:4.4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2007年4月9日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节的来历. 2. 通过教育,大家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 ...

  • 缅怀先烈,缅怀先人主题班会
  • "缅怀先烈 报效祖国"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节的来历以及一些习俗. 2.通过教育,让学生感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二.活动准备: 1.诗朗诵 2.故事 3.清明节来历和风俗等资料的介绍 三.活动过 ...

  • 烈士陵园踏青活动策划方案
  • 一.活动背景: 四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也是祭扫烈士墓,接受革命教育的好时机.为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同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林业与环境学院党总支决定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 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去 ...

  • 清明时节忆先烈4.3
  • 清明时节忆先烈 --四年级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张云2015.4.3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节的来历以及一些习俗. 2.通过教育,让学生感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活动准备: 1.诗朗诵 2.故事 3.清明节来历和风俗等资料的介绍 ...

  • 大学生赴聊城暑假实践有感
  • 神州何处不烽火--聊城红色旅行之感 ---山东理工大学电气学院赴聊城暑假实践有感 作者:杜晨曦,卢志威 九十年峥嵘岁月,近百年流血牺牲,造就了我们今天的盛世,在现今红色旅游大行其道的时候,西柏坡.井冈山等红色景点成为了人们眼光汇集的焦点.然而,神州何处不烽火,当年的战火曾经燃烧遍整个国家,当年的硝烟 ...

  • 第三单元10.[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10.<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随着社会的认识逐步加深,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水平也日益摆脱童稚,学生从各种新闻媒体.网络等途径开始接触了解我国的历史,从和谐社会的需要,从世界舞台上中国的日益强大的事实,从长辈们的口耳相传--,开始回溯历史,了解革命先 ...

  • 革命烈士的故事读后感
  •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读后感 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书名是<革命英雄的故事>,我用了足足3天的时间把它全部看完,我被书中一个个英雄形象折服了,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的心颤抖了!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革命先烈们正是他们的行动给世人留下了学习的 ...

  • 品读红色经典
  • 红星闪闪放光彩 --<闪闪的红星>读后感 磐安县大盘小学四年级班 谢梦岐 暑假期间,我怀着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敬意读了<闪闪的红星>这个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潘冬子的小男孩从小立志做红军,临危不惧,面对困难更是坚韧不拔,与敌人斗智斗勇,最后取得胜利,成为了一个小小红军战士的故事 ...

  • 参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 参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2010级工商管理系 陈鑫 "煌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鸭绿江南花胜锦,北陵园畔草成茵.英雄气魄垂千古,国际精神召万民.峻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这是郭沫若在1926年夏天为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所写的一首诗.今天,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