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组歌曲《为了谁》串台词
xx :我们的领导班子团结务实、真抓实干、呕心沥血,为了谁 xx :我们的老师们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为了谁 xx :为了春回大地,为了鸿雁南归
xx :为了秋的收获为了通小的腾飞
xx :请欣赏中语、中数带来的歌曲:《为了谁》
2016---2017年第一学期中语组教研工作总结
通安小学 王艳坤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在校领导的关心、教导处的直接指导,以及中年级组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的工作计划,在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认真学习理论,更新了教育观念。
作为学校最大的学科组——语文教研组,我们深深地感到应该始终站在课程改革浪潮的前头,为学校的语文教学,为推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我们的智慧和才能。开学初,我们全组老师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了解了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开展了新课程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标准讨论。之后又通过个人自学、组内交流等多种方式来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以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
二、继续开展校内听课活动,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
认真积极地开展校内听课活动,促进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传统。近年来,随着学校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我们语文教研组的教师逐渐分为了三个层次:各级骨干教师,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经验不足的教师。如何使不同的教师在教研组这个集体中共同成长呢? 我们的做法是:扎实开展“四课”活动,即骨干教师示范课、新教师亮相课、汇报课、备课组实验课。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集体备课,组织听课,评课、总结。各位老师教学给大家提供了成功的示范和有益的启示。这样全组范围的相互听课,为各个层次的教师提供了锻炼的舞台、搭建了成长的阶梯。
三、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扬长避短,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但由于种种原因,以往集体备课常常流于形式。本学期我们认真落实教导处有关规定,严格纪律要求,改进组织方式,在备课组内实行定课题、定时间、定主讲人、全体参加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力求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特别是在备教学目标,备学生练习,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益,取长取短,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
四、举办多种活动,促进语文学习。
本学期,我们语文组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及学校文化建设,协助学校职能部门举办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
1、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推行书香校园的建设,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在班级开展全班共读一本书的活动。
3、好书推荐活动。
4、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单元备课”评比活动
各年级的这些活动既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水平、素质,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全方位展现我校师生风采。
五、确定研究课题,努力向科研要质量。
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在旗教研室领导及学校领导与教导处的指导下,参加了“少教多学”在阅读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各备课组都确定了相应的实验教师,围绕课题,都设计了一份研究计划。本组许多老师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抽出时间进行了教学经验的总结,认真撰写课堂实录展示了课题研究的成果。同时迎接教研室的课堂升级达标验收也以很好的课例通过,另外还有三名老师代表学校课题研究水平进行课堂展示也获得好评。
总之,在本学期里,我们语文组的老教师、中青年教师处处带头垂范,教师敢于大胆创新,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了困难和不足,如教研组活动开展得还不够扎实,在许多具体工作环节上缺乏创意,备课组活动效率不高,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还不够,在学生活动的组织上依然没有跳出应试的窠臼。不过我们相信,只要全校上下切实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组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下学期对教研活动的建议
1、每次教研活动的准备工作要充分,只有听课、上课、评课都有充分的准备,才能使参与活动的教师都有所收获,不会为活动而活动。
2、教研活动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教师,指定不同的活动要求,安排的内容要有变化。这样才能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从而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可以多安排一些竞赛类的活动,汉字书写比赛、学科设计比赛、教学反思比赛等。通过比一比,让教师提高兴趣。
总之,教研活动不是单纯的听课和评课,而重在一个“研”字,不但要研究教师,还要研究学生。研究教师的教法、教学思维等; 研究学生的学法、基本技能等。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通安小学 王艳坤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校孩子们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呈现以下问题:
1、无阅读氛围,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
2、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不正确。
3、选择课外书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阅读质量不高。
4、阅读时只是看热闹,只会把把课文读准读通,把静止的文字符号转化为语言信息的基础上,不能真正的读懂,仅知其然,且不知其所以然;没有从文中得到心灵的触动,灵魂的觉悟,不能够从课文中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神、读出理。
进行“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的课题研究有以下意义:
通过研究,使绝大部分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 通过研究,使学生儿童的阅读能力正面有效的促进其未来的学习成就。学生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而且越早越有利。学校的每一项课程都依赖于阅读基础,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阅读能力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阅读”:教育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种由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心理活动。阅读活动是阅读者把读物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把读物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的一种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又是阅读者进行判断、推想,体验的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
“小学生自主阅读”是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地阅读,获取信息,理解、积累语言的一种体验活动,在读中悟义、悟情、悟境,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感受美,创造美,从而逐步形成并提高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的素养,并能用生活经验去感受,去朗读,去表达自己的意思。
“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指的是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渗透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
课题研究的对象是三、四年级小学生。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1、通过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的调查、了解,从新的视点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并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2、通过研究实践,探索出一套提高农村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具体策略,以指导以后的实践。
3、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的阅读水平整体提高。 为了培养我校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从以下两大方面提出策略。
(1)以课堂为主阵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是没有明显的界线的,它们是不“分家”的,是一个整体。在阅读方面,课内打基础,课外练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课内外阅读是需要紧紧链接在一起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具体策略是:
以点带面。使阅读由精读的点到略读的面,由阅读“个例”到阅读“群文”乃至读整本书。可以是一篇带多篇,一本带一本甚至带几本。阅读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很难实现质的飞跃。
a. 由一篇文章到能读相关的整本书。如二年级下册《丑小鸭》学完后,要求学生去读《安徒生童话》,就如学生见到了一棵充满生命力的树,教师就引领着他往前走,去享受整片森林的绿意盎然。
b. 由一个单元主题到能读相关的整本书。如学到四年级上册《卡罗纳》就引导学生去读《爱的教育》等名人传记类的童书,让学生走进更为广阔又有趣的名人生活世界。
读写结合。充分利用教材进行仿写、续写、改编等习作训练。
学会阅读的策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简明扼要地写出所读材料的内容梗概,概括文章的主要信息,并尝试复述文章。
(2)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要完成这一任务光靠课内是不行的,必须借助课外阅读来完成。选入教材的文章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只有加强阅读,厚积薄发,才能融会贯通,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策略:
a. 分阶段,有目标地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一阶段: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第二阶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b. 解决书源问题
动员家长出资,教师为学生购买一批适合本班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并在班上设立“班级图书角”。
学生至少拿出自己的两本藏书与班上其他同学的进行交换阅读。
c. 开展各种读书活动
1、结合实际,教师可坚持定时朗读好的童书给学生听(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设为阅读课),干净、美丽、充满童心的文字,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轻松快乐的汲取。教师读过的书,不少学生会意犹未尽,去寻找,买回来,自己再读啊读。为学生朗读课外书的方式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带动学生主动阅读。
2、坚持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只凭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参与。最有效的方法是:指导家长和孩子每天坚持亲子共读。
3、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督促学生坚持读书,(每周一下午第三节)上读书汇报课,教师给予评价并奖励优秀者。
4、开展班级读书会和家庭联合读书会。
d. 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应用课堂中学到的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略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e. 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本课题中,让学生主要运用“读书报告单”这种表现形式。
六、课题成果的预期与呈现
预期效果: 通过此研究:
(一)、学生形成强烈的读书愿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学生掌握一些科学读书的方法。
(三)、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四)、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指导方法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整个学校会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预期成果及形式
1、文字成果:各类调查资料、论文集、学生作品集。 2、图片影音成果:学生阅读活
动图片、其他图片资料。教师阅读教学课堂实录。
3、可操作性成果:优化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4、实地测评学生阅读水平。
5、学校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形成书香班级氛围。
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之我见
通安小学 王艳坤
阅读可说是一个人生存所必备的本领。尤其是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起着极其要、缓解焦虑需要、放松的需要及消磨时间的需要。由此可见,阅读本身能令孩子们身心愉悦。我们应努力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 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因此,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博览,把课堂教学同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实在是提高小学语文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一条必由之路。指导学生搞好课外阅读,让他们把阅读看成是一种娱乐活动,我们应当切实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
一、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如有个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
不少学生因为年龄小,玩心重,自我约束的能力差,缺乏良好的读书习惯。有时侯,即使在老师或家长的监督下不得不坐下来手捧书报杂志,但也是“眼在书本心在玩”,这样是很难谈得上有阅读效果的。前人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让小学生们能怀着浓厚的兴趣,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渴求性的自我行为,不断地获得相关认识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作文及语文能力,增长各种知识, 激发和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怎样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可尝试以下的方法:
1、言传不如身教。老师的知识广博与孤陋寡闻都直接感染学生。老师要多读一些内容充实、有意义的书,以身作则,而且在课堂上能恰倒好处地博古论今,会使自己成为学生们效法的对象,从而带动学生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
2、学期定时举办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或朗诵会,让学生介绍自己读书的经验、体会和收获,讲述所看书籍中的动人故事或朗诵所看书籍中的精彩篇章,以便互相启发互相带动。 3、开展摘抄或读书笔记展评。对于学生摘抄所看书籍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或所写的读书笔记,可定期进行展览评比,以便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二、推荐课外阅读内容
当同学们课外阅读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后,如何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向他们推荐好的课外读物,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课外书显得异常重要。为学生选择和推荐书籍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如以下几种:
1、结合课堂教学选择推荐。老师可根据节选的课文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向学生推荐读物。
2、结合年龄特点选择推荐。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识字少,阅读能力低,但富于幻想,可以多给他们推荐内容短浅的童话、寓言、儿歌等。 3、结合活动推荐选材。为了配合社会、学校、班级开展的某一项活动,可以给学生选择推荐有关的书籍,如学校开展“崇尚
科学,反对邪教”的主题活动,可在事前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科学幻想、人类的起源、宇宙等方面的书籍。
三、进行有效课外阅读
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成年人不同,具有很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所以我们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1、延伸相关文本,丰富阅读活动
在语文课本中,寓言、童话、成语故事等类型的课文深受学生的喜爱。每当遇到这样生动有趣的文章,学生们总是马上翻开书,一口气读下去,还经常几个小伙伴一起讨论其中的故事情节,或表演几个片段。时间长了,这些生动的故事形象就深深刻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2、课前收集信息,课后拓展文本
阅读是学生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在课堂教学之前,总让学生自己先去了解课文的背景、作者等相关材料,为课堂教学作准备,这其实就是广泛的课外阅读。
3、通过个性阅读,培养创新能力
培根说过,“凡有所读,皆成性格”。学生对文章的鉴赏感悟,都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在读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宗旨所在。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学生的看法才能得到真切的表达,感悟才能得到真切的提高,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散。 四、汲取课外阅读营养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心智技能的学习与形成有赖于积累。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让他们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
1、认真阅读,熟记于心。读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只有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地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才能对读过的东西有深刻的印象,才会使其变成自己的东西。
2、学做笔记,日积月累。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读到好文章,要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摘记下来,把读后的心得体会写下来。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就会有阅读的收获。
总之,促进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性,是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应让学生从中充分体验,入情感悟。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阶段性报告
通安小学 王艳坤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为了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积极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我们确立《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作为研究课题。现阶段课题进展情况如下:
1、成立了课题组,我年级组语文教师均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具体分工,责任到人,利用校本研修时间进行理论学习。重点就研究如何知道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课外阅读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方法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2、认真调查分析,找准方向。开题后,为了能尽快切入研究正题,我们对全校3、4年级的4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70%的学生课外阅读只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30%的学生课外阅读作业积极性不高,应付了事;50%的学生没有自主阅读习惯;80%的学生家长忙于生计,没有时间陪孩子阅读。存在的问题既有学生主观能动性方面,又有外部环境因素,也有教师在教学的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我们在研究中必须做到:激发学生兴趣,改善外部环境,优化教学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自主读书。
(1)开展了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我们在班级开展故事会、演讲会、朗诵会、读书心得交流、美文点评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享受读书的乐趣,较好地激发了阅读兴趣。同时开展每周一诗诵读活动,定期进行抽查。
(2)营造读书氛围,陶冶学生情感。
开放学校图书室,班级成立了图书角,学生自发把家中的书籍暂时存到班里来,由班干部登记造册,管理借阅。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条件。教室墙壁上,贴满了学生自己的作品——剪贴、墙报、课文插图,给学生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加强评价激励。各班开展了阅读之星、读书笔记展览的评比活动,学生课外阅读评语制度,积极的评价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积极探讨自主阅读的方法。制定具体可行的阅读计划。计划包含阅读总量、阅读书籍目录、阅读每本书所需时间以及自己每天运用什么时间,运用多长时间去阅读等内容;有针对性地指导阅读。阅读分精读、略读、浏览三种方式;随时写读书笔记,要求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随时把阅读中认为好的词句、片断、格言、谚语等分类摘录下来,高年级还可以让学生根据书中内容和自己的感受,写心得体会;指导阅读迁移。读书不能傻读、呆记,要引导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获得的思想,智慧和语言化作自己的血肉,运用到进一步的阅读和练笔中去,从而在运用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5、注重行为训练,养成阅读习惯。在指导阅读上要求学生圈、点、画、找、记:圈出不懂的地方,点出关键词句,画出好词佳句,找出优美片段进行熟读、背诵,养成“摘记”的习惯。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其他阅读习惯,如爱护书籍的习惯,阅读卫生的习惯等。
二、存在的困难及解决的思路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与困惑 :在深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一些喜悦,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我校地处县区,文化底蕴较差,读书氛围较为淡薄,家长的课外阅读意识不够强。
2、研究组成员在“自主阅读”理论学习方面还不够,理论水平不高,吸取外来经验较少。
3、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放学后又大多无人指导,能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从真正意义上能够自觉阅读的学生不是很多。
4、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所以我们的研究出来的方法还不够完善。 后阶段的研究设想
1、通过家长会的宣传,让家长明确阅读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并明确要求家长能够配合学校的工作,督促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和学生一起进行阅读,建立起家校联系的长效机制,一起努力使得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监督的
作用下逐步自主、逐步提高。
2、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每节课前,让每位教师保证3分钟的读书交流时
间,内容可为自己读过的精彩片段,读书中的心得体会,说一首古诗,一个故事等等。定时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3、继续营造人人参与阅读的良好氛围。教师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推荐适合年龄特点的书籍,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阅读书籍在同学间相互传读,达到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而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确保本课题研究顺利有效地开展完成。
4、鼓励教师做好课题研究,落实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如何有效衔接。教师通过理论学习,集体备课和课例研讨,积极开探索高效课堂,科研教研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
5、课题实验全面深入研究之后,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成果。
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实验过程中我们将面临各种困难,但我们相信通过我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学校将书香弥漫,小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能否按期结题
有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我们能按期结题
中年级组歌曲《为了谁》串台词
xx :我们的领导班子团结务实、真抓实干、呕心沥血,为了谁 xx :我们的老师们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为了谁 xx :为了春回大地,为了鸿雁南归
xx :为了秋的收获为了通小的腾飞
xx :请欣赏中语、中数带来的歌曲:《为了谁》
2016---2017年第一学期中语组教研工作总结
通安小学 王艳坤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在校领导的关心、教导处的直接指导,以及中年级组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的工作计划,在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认真学习理论,更新了教育观念。
作为学校最大的学科组——语文教研组,我们深深地感到应该始终站在课程改革浪潮的前头,为学校的语文教学,为推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我们的智慧和才能。开学初,我们全组老师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了解了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开展了新课程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标准讨论。之后又通过个人自学、组内交流等多种方式来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以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
二、继续开展校内听课活动,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
认真积极地开展校内听课活动,促进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传统。近年来,随着学校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我们语文教研组的教师逐渐分为了三个层次:各级骨干教师,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经验不足的教师。如何使不同的教师在教研组这个集体中共同成长呢? 我们的做法是:扎实开展“四课”活动,即骨干教师示范课、新教师亮相课、汇报课、备课组实验课。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集体备课,组织听课,评课、总结。各位老师教学给大家提供了成功的示范和有益的启示。这样全组范围的相互听课,为各个层次的教师提供了锻炼的舞台、搭建了成长的阶梯。
三、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扬长避短,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但由于种种原因,以往集体备课常常流于形式。本学期我们认真落实教导处有关规定,严格纪律要求,改进组织方式,在备课组内实行定课题、定时间、定主讲人、全体参加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力求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特别是在备教学目标,备学生练习,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益,取长取短,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
四、举办多种活动,促进语文学习。
本学期,我们语文组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及学校文化建设,协助学校职能部门举办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
1、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推行书香校园的建设,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在班级开展全班共读一本书的活动。
3、好书推荐活动。
4、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单元备课”评比活动
各年级的这些活动既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水平、素质,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全方位展现我校师生风采。
五、确定研究课题,努力向科研要质量。
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在旗教研室领导及学校领导与教导处的指导下,参加了“少教多学”在阅读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各备课组都确定了相应的实验教师,围绕课题,都设计了一份研究计划。本组许多老师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抽出时间进行了教学经验的总结,认真撰写课堂实录展示了课题研究的成果。同时迎接教研室的课堂升级达标验收也以很好的课例通过,另外还有三名老师代表学校课题研究水平进行课堂展示也获得好评。
总之,在本学期里,我们语文组的老教师、中青年教师处处带头垂范,教师敢于大胆创新,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了困难和不足,如教研组活动开展得还不够扎实,在许多具体工作环节上缺乏创意,备课组活动效率不高,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还不够,在学生活动的组织上依然没有跳出应试的窠臼。不过我们相信,只要全校上下切实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组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下学期对教研活动的建议
1、每次教研活动的准备工作要充分,只有听课、上课、评课都有充分的准备,才能使参与活动的教师都有所收获,不会为活动而活动。
2、教研活动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教师,指定不同的活动要求,安排的内容要有变化。这样才能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从而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可以多安排一些竞赛类的活动,汉字书写比赛、学科设计比赛、教学反思比赛等。通过比一比,让教师提高兴趣。
总之,教研活动不是单纯的听课和评课,而重在一个“研”字,不但要研究教师,还要研究学生。研究教师的教法、教学思维等; 研究学生的学法、基本技能等。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通安小学 王艳坤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校孩子们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呈现以下问题:
1、无阅读氛围,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
2、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不正确。
3、选择课外书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阅读质量不高。
4、阅读时只是看热闹,只会把把课文读准读通,把静止的文字符号转化为语言信息的基础上,不能真正的读懂,仅知其然,且不知其所以然;没有从文中得到心灵的触动,灵魂的觉悟,不能够从课文中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神、读出理。
进行“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的课题研究有以下意义:
通过研究,使绝大部分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 通过研究,使学生儿童的阅读能力正面有效的促进其未来的学习成就。学生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而且越早越有利。学校的每一项课程都依赖于阅读基础,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阅读能力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阅读”:教育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种由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心理活动。阅读活动是阅读者把读物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把读物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的一种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又是阅读者进行判断、推想,体验的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
“小学生自主阅读”是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地阅读,获取信息,理解、积累语言的一种体验活动,在读中悟义、悟情、悟境,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感受美,创造美,从而逐步形成并提高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的素养,并能用生活经验去感受,去朗读,去表达自己的意思。
“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指的是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渗透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
课题研究的对象是三、四年级小学生。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1、通过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的调查、了解,从新的视点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并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2、通过研究实践,探索出一套提高农村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具体策略,以指导以后的实践。
3、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的阅读水平整体提高。 为了培养我校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从以下两大方面提出策略。
(1)以课堂为主阵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是没有明显的界线的,它们是不“分家”的,是一个整体。在阅读方面,课内打基础,课外练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课内外阅读是需要紧紧链接在一起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具体策略是:
以点带面。使阅读由精读的点到略读的面,由阅读“个例”到阅读“群文”乃至读整本书。可以是一篇带多篇,一本带一本甚至带几本。阅读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很难实现质的飞跃。
a. 由一篇文章到能读相关的整本书。如二年级下册《丑小鸭》学完后,要求学生去读《安徒生童话》,就如学生见到了一棵充满生命力的树,教师就引领着他往前走,去享受整片森林的绿意盎然。
b. 由一个单元主题到能读相关的整本书。如学到四年级上册《卡罗纳》就引导学生去读《爱的教育》等名人传记类的童书,让学生走进更为广阔又有趣的名人生活世界。
读写结合。充分利用教材进行仿写、续写、改编等习作训练。
学会阅读的策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简明扼要地写出所读材料的内容梗概,概括文章的主要信息,并尝试复述文章。
(2)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要完成这一任务光靠课内是不行的,必须借助课外阅读来完成。选入教材的文章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只有加强阅读,厚积薄发,才能融会贯通,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策略:
a. 分阶段,有目标地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一阶段: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第二阶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b. 解决书源问题
动员家长出资,教师为学生购买一批适合本班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并在班上设立“班级图书角”。
学生至少拿出自己的两本藏书与班上其他同学的进行交换阅读。
c. 开展各种读书活动
1、结合实际,教师可坚持定时朗读好的童书给学生听(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设为阅读课),干净、美丽、充满童心的文字,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轻松快乐的汲取。教师读过的书,不少学生会意犹未尽,去寻找,买回来,自己再读啊读。为学生朗读课外书的方式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带动学生主动阅读。
2、坚持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只凭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参与。最有效的方法是:指导家长和孩子每天坚持亲子共读。
3、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督促学生坚持读书,(每周一下午第三节)上读书汇报课,教师给予评价并奖励优秀者。
4、开展班级读书会和家庭联合读书会。
d. 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应用课堂中学到的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略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e. 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本课题中,让学生主要运用“读书报告单”这种表现形式。
六、课题成果的预期与呈现
预期效果: 通过此研究:
(一)、学生形成强烈的读书愿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学生掌握一些科学读书的方法。
(三)、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四)、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指导方法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整个学校会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预期成果及形式
1、文字成果:各类调查资料、论文集、学生作品集。 2、图片影音成果:学生阅读活
动图片、其他图片资料。教师阅读教学课堂实录。
3、可操作性成果:优化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4、实地测评学生阅读水平。
5、学校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形成书香班级氛围。
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之我见
通安小学 王艳坤
阅读可说是一个人生存所必备的本领。尤其是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起着极其要、缓解焦虑需要、放松的需要及消磨时间的需要。由此可见,阅读本身能令孩子们身心愉悦。我们应努力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 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因此,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博览,把课堂教学同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实在是提高小学语文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一条必由之路。指导学生搞好课外阅读,让他们把阅读看成是一种娱乐活动,我们应当切实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
一、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如有个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
不少学生因为年龄小,玩心重,自我约束的能力差,缺乏良好的读书习惯。有时侯,即使在老师或家长的监督下不得不坐下来手捧书报杂志,但也是“眼在书本心在玩”,这样是很难谈得上有阅读效果的。前人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让小学生们能怀着浓厚的兴趣,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渴求性的自我行为,不断地获得相关认识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作文及语文能力,增长各种知识, 激发和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怎样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可尝试以下的方法:
1、言传不如身教。老师的知识广博与孤陋寡闻都直接感染学生。老师要多读一些内容充实、有意义的书,以身作则,而且在课堂上能恰倒好处地博古论今,会使自己成为学生们效法的对象,从而带动学生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
2、学期定时举办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或朗诵会,让学生介绍自己读书的经验、体会和收获,讲述所看书籍中的动人故事或朗诵所看书籍中的精彩篇章,以便互相启发互相带动。 3、开展摘抄或读书笔记展评。对于学生摘抄所看书籍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或所写的读书笔记,可定期进行展览评比,以便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二、推荐课外阅读内容
当同学们课外阅读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后,如何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向他们推荐好的课外读物,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课外书显得异常重要。为学生选择和推荐书籍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如以下几种:
1、结合课堂教学选择推荐。老师可根据节选的课文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向学生推荐读物。
2、结合年龄特点选择推荐。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识字少,阅读能力低,但富于幻想,可以多给他们推荐内容短浅的童话、寓言、儿歌等。 3、结合活动推荐选材。为了配合社会、学校、班级开展的某一项活动,可以给学生选择推荐有关的书籍,如学校开展“崇尚
科学,反对邪教”的主题活动,可在事前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科学幻想、人类的起源、宇宙等方面的书籍。
三、进行有效课外阅读
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成年人不同,具有很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所以我们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1、延伸相关文本,丰富阅读活动
在语文课本中,寓言、童话、成语故事等类型的课文深受学生的喜爱。每当遇到这样生动有趣的文章,学生们总是马上翻开书,一口气读下去,还经常几个小伙伴一起讨论其中的故事情节,或表演几个片段。时间长了,这些生动的故事形象就深深刻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2、课前收集信息,课后拓展文本
阅读是学生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在课堂教学之前,总让学生自己先去了解课文的背景、作者等相关材料,为课堂教学作准备,这其实就是广泛的课外阅读。
3、通过个性阅读,培养创新能力
培根说过,“凡有所读,皆成性格”。学生对文章的鉴赏感悟,都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在读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宗旨所在。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学生的看法才能得到真切的表达,感悟才能得到真切的提高,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散。 四、汲取课外阅读营养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心智技能的学习与形成有赖于积累。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让他们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
1、认真阅读,熟记于心。读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只有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地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才能对读过的东西有深刻的印象,才会使其变成自己的东西。
2、学做笔记,日积月累。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读到好文章,要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摘记下来,把读后的心得体会写下来。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就会有阅读的收获。
总之,促进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性,是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应让学生从中充分体验,入情感悟。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阶段性报告
通安小学 王艳坤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为了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积极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我们确立《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作为研究课题。现阶段课题进展情况如下:
1、成立了课题组,我年级组语文教师均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具体分工,责任到人,利用校本研修时间进行理论学习。重点就研究如何知道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课外阅读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方法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2、认真调查分析,找准方向。开题后,为了能尽快切入研究正题,我们对全校3、4年级的4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70%的学生课外阅读只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30%的学生课外阅读作业积极性不高,应付了事;50%的学生没有自主阅读习惯;80%的学生家长忙于生计,没有时间陪孩子阅读。存在的问题既有学生主观能动性方面,又有外部环境因素,也有教师在教学的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我们在研究中必须做到:激发学生兴趣,改善外部环境,优化教学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自主读书。
(1)开展了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我们在班级开展故事会、演讲会、朗诵会、读书心得交流、美文点评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享受读书的乐趣,较好地激发了阅读兴趣。同时开展每周一诗诵读活动,定期进行抽查。
(2)营造读书氛围,陶冶学生情感。
开放学校图书室,班级成立了图书角,学生自发把家中的书籍暂时存到班里来,由班干部登记造册,管理借阅。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条件。教室墙壁上,贴满了学生自己的作品——剪贴、墙报、课文插图,给学生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加强评价激励。各班开展了阅读之星、读书笔记展览的评比活动,学生课外阅读评语制度,积极的评价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积极探讨自主阅读的方法。制定具体可行的阅读计划。计划包含阅读总量、阅读书籍目录、阅读每本书所需时间以及自己每天运用什么时间,运用多长时间去阅读等内容;有针对性地指导阅读。阅读分精读、略读、浏览三种方式;随时写读书笔记,要求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随时把阅读中认为好的词句、片断、格言、谚语等分类摘录下来,高年级还可以让学生根据书中内容和自己的感受,写心得体会;指导阅读迁移。读书不能傻读、呆记,要引导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获得的思想,智慧和语言化作自己的血肉,运用到进一步的阅读和练笔中去,从而在运用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5、注重行为训练,养成阅读习惯。在指导阅读上要求学生圈、点、画、找、记:圈出不懂的地方,点出关键词句,画出好词佳句,找出优美片段进行熟读、背诵,养成“摘记”的习惯。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其他阅读习惯,如爱护书籍的习惯,阅读卫生的习惯等。
二、存在的困难及解决的思路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与困惑 :在深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一些喜悦,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我校地处县区,文化底蕴较差,读书氛围较为淡薄,家长的课外阅读意识不够强。
2、研究组成员在“自主阅读”理论学习方面还不够,理论水平不高,吸取外来经验较少。
3、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放学后又大多无人指导,能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从真正意义上能够自觉阅读的学生不是很多。
4、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所以我们的研究出来的方法还不够完善。 后阶段的研究设想
1、通过家长会的宣传,让家长明确阅读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并明确要求家长能够配合学校的工作,督促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和学生一起进行阅读,建立起家校联系的长效机制,一起努力使得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监督的
作用下逐步自主、逐步提高。
2、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每节课前,让每位教师保证3分钟的读书交流时
间,内容可为自己读过的精彩片段,读书中的心得体会,说一首古诗,一个故事等等。定时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3、继续营造人人参与阅读的良好氛围。教师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推荐适合年龄特点的书籍,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阅读书籍在同学间相互传读,达到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而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确保本课题研究顺利有效地开展完成。
4、鼓励教师做好课题研究,落实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如何有效衔接。教师通过理论学习,集体备课和课例研讨,积极开探索高效课堂,科研教研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
5、课题实验全面深入研究之后,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成果。
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实验过程中我们将面临各种困难,但我们相信通过我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学校将书香弥漫,小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能否按期结题
有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我们能按期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