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洗尽铅华呈素姿

碑林,洗尽铅华呈素姿

  在西安,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沉淀与底蕴静静地延续着,文化、习俗、美德、传统都包括于其中。“长安自古帝王都”,周、秦、汉、唐的辉煌,让西安与雅典、开罗、罗马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

  ■文/邬萱 图片提供/西安碑林博物馆

  

  我对西安没有太多的憧憬,只觉得这是一座古城,繁盛一时的唐朝的都城——长安。对西安的最初印象,便是在东西南北四大街中心的钟楼,还有与之齐名的鼓楼。

  让我对西安改变看法的,恰巧是陪几个从外地往来的亲朋好友游览西安,所到之处那些背负着历史与文化的古旧之物对我心底的触动。

  俗话说,透过一个城市的沧桑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中国古都西安就是这样一个可以了解我们民族历史的城市,而碑林更是一个浓缩了我们民族精神文化的艺术宝库。

  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其创始者为北宋名臣吕大忠,时任陕西转运副使。碑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石刻的集中点之一,也是历代名家书法艺术的荟萃之地。

  “碑林”由于碑林石立如林,蔚为壮观而得名。一路从孔庙东门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奇特的木牌坊,它以12根红木为支撑,3层楼为棋行斗檐式木质结构,拔地而起,即太和元气店。

  明代万历年间,太和元气店是由皇族捐资400两黄金修建的,原立于华山西岳庙,后移入城中。而所到之处的牌坊上绘画的和玺彩画,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彩画。

  在太和元气店的前面有一座水池,即所谓的泮池。古代称学校为泮宫,到清代,中举称入泮,泮池因此而得名。

  在封建社会,只有考上秀才方可去泮池洗笔。池子建成半圆形,大有讲究,它象征学无止境,鼓励大家努力追求真理。

  沿着历史的足迹进入内院后,随着导游的解说,看到了国宝级的文物“大夏石马”。透过石马,仿佛又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陕北地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

  顺着陈列室一路参观,了解了不同朝代的不同文化,唐朝李世民为骏马题写的不同赞诗,李耳的宗教石刻,无不透出浓厚的文化底蕴。

  由此可见,碑的发展从汉代到明清,从较为实用的物品到具有“树碑立传,永垂不朽”的文化含义,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格和文化特色。

  碑林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以其独特的收藏而成为中外驰名的艺术瑰宝。在碑林中,集合了各种字体,各代书法家的作品。但可惜的是,有些碑在“文化大革

命”时期被破坏了,后来就只能看见一些有裂纹的碑,这些都是历史的痕迹。细细地看着这些碑文,品味字里行间的韵味,令人感慨岁月的沧桑。

  西安,中国唯一被定位为“历史文化基地”的城市。

  我爱上它,并不是因为它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与现代都市的美轮美奂,而是因为它独有的文化厚重感,诉说着历史给予它的不同使命与背景,凸显其脱去浮夸外表下那朴实无华的本色。

碑林,洗尽铅华呈素姿

  在西安,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沉淀与底蕴静静地延续着,文化、习俗、美德、传统都包括于其中。“长安自古帝王都”,周、秦、汉、唐的辉煌,让西安与雅典、开罗、罗马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

  ■文/邬萱 图片提供/西安碑林博物馆

  

  我对西安没有太多的憧憬,只觉得这是一座古城,繁盛一时的唐朝的都城——长安。对西安的最初印象,便是在东西南北四大街中心的钟楼,还有与之齐名的鼓楼。

  让我对西安改变看法的,恰巧是陪几个从外地往来的亲朋好友游览西安,所到之处那些背负着历史与文化的古旧之物对我心底的触动。

  俗话说,透过一个城市的沧桑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中国古都西安就是这样一个可以了解我们民族历史的城市,而碑林更是一个浓缩了我们民族精神文化的艺术宝库。

  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其创始者为北宋名臣吕大忠,时任陕西转运副使。碑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石刻的集中点之一,也是历代名家书法艺术的荟萃之地。

  “碑林”由于碑林石立如林,蔚为壮观而得名。一路从孔庙东门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奇特的木牌坊,它以12根红木为支撑,3层楼为棋行斗檐式木质结构,拔地而起,即太和元气店。

  明代万历年间,太和元气店是由皇族捐资400两黄金修建的,原立于华山西岳庙,后移入城中。而所到之处的牌坊上绘画的和玺彩画,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彩画。

  在太和元气店的前面有一座水池,即所谓的泮池。古代称学校为泮宫,到清代,中举称入泮,泮池因此而得名。

  在封建社会,只有考上秀才方可去泮池洗笔。池子建成半圆形,大有讲究,它象征学无止境,鼓励大家努力追求真理。

  沿着历史的足迹进入内院后,随着导游的解说,看到了国宝级的文物“大夏石马”。透过石马,仿佛又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陕北地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

  顺着陈列室一路参观,了解了不同朝代的不同文化,唐朝李世民为骏马题写的不同赞诗,李耳的宗教石刻,无不透出浓厚的文化底蕴。

  由此可见,碑的发展从汉代到明清,从较为实用的物品到具有“树碑立传,永垂不朽”的文化含义,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格和文化特色。

  碑林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以其独特的收藏而成为中外驰名的艺术瑰宝。在碑林中,集合了各种字体,各代书法家的作品。但可惜的是,有些碑在“文化大革

命”时期被破坏了,后来就只能看见一些有裂纹的碑,这些都是历史的痕迹。细细地看着这些碑文,品味字里行间的韵味,令人感慨岁月的沧桑。

  西安,中国唯一被定位为“历史文化基地”的城市。

  我爱上它,并不是因为它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与现代都市的美轮美奂,而是因为它独有的文化厚重感,诉说着历史给予它的不同使命与背景,凸显其脱去浮夸外表下那朴实无华的本色。


相关内容

  • 导游大赛主持词
  • 1大家去过白鹿原的樱桃谷吗?一串串,一簇簇樱桃挂满枝头,红艳欲滴、晶莹剔透,怎么?嘴馋了吗?是不是很想去,采摘樱桃鲜果、品尝田园美食、歇在农家小院,体味绿色生态的旅游。那就让1号选手敬欢带领我们领略万亩樱桃胜景 1-2 好一片樱桃胜景,听的我又嘴馋了。感谢敬欢精彩讲解,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 ...

  • 河南开封翰园碑林导游词
  • 我们现在前往翰园碑林参观.碑林位于开封西北隅.在去往翰园碑林途中,我把它的简单概况向大家介绍一下.一座大型文化艺术宝库,被誉为"中国第一座最大的民办碑林". 现在我们来到了翰园碑林.走过雄伟高大的仿宋建筑牌楼,矗立在我们面前的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塑像.塑像高17米,重20吨.黄帝姬 ...

  • 莲花山导游词
  •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莲花山旅游区观光旅游,我是景区导游员***,今天能与大家共游莲花山,感到非常高兴,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希望今天的莲花山之行,能给您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走进莲花山,我们不但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学到了修身养心的知识,聆听人与自然的交响,更是在一座文化的宝山.智慧的海洋中 ...

  • 碑林区各级党组织全面构筑社区服务体
  • 碑林区各级党组织全面构筑社区服务体 时间:2011-6-17 8:29:06 "有困难就找社区工作服务站."这是家住友谊东路136号孤儿马静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3岁的马静从小失去父母生活非常困难,长安路街道社区工作服务站先后多次给她办理了临时救助,三年前又帮她找到一份街道信访协 ...

  • 西安学校路线
  • 学校名称 西安市-教育局 新城区-教育局 负责人 地 址 电 话 西安市文艺北路东新村小区3 号楼 7883343 西安市尚德路115号 7424160 渭城区韩家湾乡白庙中学 陕西嘉酞职业技术学校总校直属部 西安市第四中学 王市昌 李莉 吕兴文 安市市辖区白庙 自强西路39号113信箱 西安市新城 ...

  • 云南当代第一碑林在佛教圣地妙峰山落成
  • 出处:中国佛教文化网  录入: 管理员  上传时间:2009-04-24  点击次数: 216 "此次在妙峰山德云寺落成的名家书法碑林,有包括国学大师.书画大家启功.李铎.贾永等名家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云南当代第一碑林!"德云寺主持.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释印严今日在云 ...

  • 黄金珠宝产业调研报告
  • 目 录 一.中国黄金珠宝产业简介 ............................. 1 (一)产业范围及所处市场阶段 ........................ 1 (二)行业背景分析及前景预测 ........................ 2 二.深圳罗湖区黄金珠宝产业现状及特 ...

  • 西安碑林导游词
  • 西安碑林导游词 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 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 ...

  • 碑林导游词
  • 碑林 孔庙(太和元气坊.泮池.棂星门.戟门)→大夏石马和景云钟→碑林广场(<石台孝经>)→第一陈列室(<开成石经>)→第二陈列室(<大唐多宝塔感应碑>.<颜氏家庙碑>)→第三陈列室(<肚痛贴>.<千字文>)→第四陈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