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洗尽铅华呈素姿
在西安,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沉淀与底蕴静静地延续着,文化、习俗、美德、传统都包括于其中。“长安自古帝王都”,周、秦、汉、唐的辉煌,让西安与雅典、开罗、罗马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
■文/邬萱 图片提供/西安碑林博物馆
我对西安没有太多的憧憬,只觉得这是一座古城,繁盛一时的唐朝的都城——长安。对西安的最初印象,便是在东西南北四大街中心的钟楼,还有与之齐名的鼓楼。
让我对西安改变看法的,恰巧是陪几个从外地往来的亲朋好友游览西安,所到之处那些背负着历史与文化的古旧之物对我心底的触动。
俗话说,透过一个城市的沧桑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中国古都西安就是这样一个可以了解我们民族历史的城市,而碑林更是一个浓缩了我们民族精神文化的艺术宝库。
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其创始者为北宋名臣吕大忠,时任陕西转运副使。碑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石刻的集中点之一,也是历代名家书法艺术的荟萃之地。
“碑林”由于碑林石立如林,蔚为壮观而得名。一路从孔庙东门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奇特的木牌坊,它以12根红木为支撑,3层楼为棋行斗檐式木质结构,拔地而起,即太和元气店。
明代万历年间,太和元气店是由皇族捐资400两黄金修建的,原立于华山西岳庙,后移入城中。而所到之处的牌坊上绘画的和玺彩画,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彩画。
在太和元气店的前面有一座水池,即所谓的泮池。古代称学校为泮宫,到清代,中举称入泮,泮池因此而得名。
在封建社会,只有考上秀才方可去泮池洗笔。池子建成半圆形,大有讲究,它象征学无止境,鼓励大家努力追求真理。
沿着历史的足迹进入内院后,随着导游的解说,看到了国宝级的文物“大夏石马”。透过石马,仿佛又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陕北地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
顺着陈列室一路参观,了解了不同朝代的不同文化,唐朝李世民为骏马题写的不同赞诗,李耳的宗教石刻,无不透出浓厚的文化底蕴。
由此可见,碑的发展从汉代到明清,从较为实用的物品到具有“树碑立传,永垂不朽”的文化含义,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格和文化特色。
碑林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以其独特的收藏而成为中外驰名的艺术瑰宝。在碑林中,集合了各种字体,各代书法家的作品。但可惜的是,有些碑在“文化大革
命”时期被破坏了,后来就只能看见一些有裂纹的碑,这些都是历史的痕迹。细细地看着这些碑文,品味字里行间的韵味,令人感慨岁月的沧桑。
西安,中国唯一被定位为“历史文化基地”的城市。
我爱上它,并不是因为它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与现代都市的美轮美奂,而是因为它独有的文化厚重感,诉说着历史给予它的不同使命与背景,凸显其脱去浮夸外表下那朴实无华的本色。
碑林,洗尽铅华呈素姿
在西安,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沉淀与底蕴静静地延续着,文化、习俗、美德、传统都包括于其中。“长安自古帝王都”,周、秦、汉、唐的辉煌,让西安与雅典、开罗、罗马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
■文/邬萱 图片提供/西安碑林博物馆
我对西安没有太多的憧憬,只觉得这是一座古城,繁盛一时的唐朝的都城——长安。对西安的最初印象,便是在东西南北四大街中心的钟楼,还有与之齐名的鼓楼。
让我对西安改变看法的,恰巧是陪几个从外地往来的亲朋好友游览西安,所到之处那些背负着历史与文化的古旧之物对我心底的触动。
俗话说,透过一个城市的沧桑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中国古都西安就是这样一个可以了解我们民族历史的城市,而碑林更是一个浓缩了我们民族精神文化的艺术宝库。
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其创始者为北宋名臣吕大忠,时任陕西转运副使。碑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石刻的集中点之一,也是历代名家书法艺术的荟萃之地。
“碑林”由于碑林石立如林,蔚为壮观而得名。一路从孔庙东门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奇特的木牌坊,它以12根红木为支撑,3层楼为棋行斗檐式木质结构,拔地而起,即太和元气店。
明代万历年间,太和元气店是由皇族捐资400两黄金修建的,原立于华山西岳庙,后移入城中。而所到之处的牌坊上绘画的和玺彩画,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彩画。
在太和元气店的前面有一座水池,即所谓的泮池。古代称学校为泮宫,到清代,中举称入泮,泮池因此而得名。
在封建社会,只有考上秀才方可去泮池洗笔。池子建成半圆形,大有讲究,它象征学无止境,鼓励大家努力追求真理。
沿着历史的足迹进入内院后,随着导游的解说,看到了国宝级的文物“大夏石马”。透过石马,仿佛又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陕北地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
顺着陈列室一路参观,了解了不同朝代的不同文化,唐朝李世民为骏马题写的不同赞诗,李耳的宗教石刻,无不透出浓厚的文化底蕴。
由此可见,碑的发展从汉代到明清,从较为实用的物品到具有“树碑立传,永垂不朽”的文化含义,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格和文化特色。
碑林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以其独特的收藏而成为中外驰名的艺术瑰宝。在碑林中,集合了各种字体,各代书法家的作品。但可惜的是,有些碑在“文化大革
命”时期被破坏了,后来就只能看见一些有裂纹的碑,这些都是历史的痕迹。细细地看着这些碑文,品味字里行间的韵味,令人感慨岁月的沧桑。
西安,中国唯一被定位为“历史文化基地”的城市。
我爱上它,并不是因为它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与现代都市的美轮美奂,而是因为它独有的文化厚重感,诉说着历史给予它的不同使命与背景,凸显其脱去浮夸外表下那朴实无华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