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设计

授课教师:李立武

课题: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

教学内容:课本81页例题及“试一试”,课本第81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1、学生会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并能进行正确运算;

2、通过计算,进一步熟练乘、除计算。

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难点:加强对运算顺序的认识。能进行第一、二步的计算。

3、关键:通过混合计算使学生熟练乘、除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 口算:

7×9 18÷6 3×6 20÷4 54÷9 40÷8 54÷6 36÷4 8×6

2、指名板演:

23+6-7 14-7-6

指名口述计算过程,集体订正。

提问: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

3、口算 ×3 (

×4 ( )÷4 ( )×3 )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要利用到以上的知识,学习新的内容——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新授

1、 教学课本第81页例题“2×3×4”。

(1)、指导读法。

(2)、指导算法。

(A )提问:这题中有几个运算符号?

介绍:像这样题目叫连乘。(学生齐说)

(B )这题应按从左到右得顺序计算,先算2×3得多少?再算什么?(板书)

(C )与复习题相比。

提问: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相同?(计算过程相同,都是先算2×3=6,再算6×4=24;不同的是:准备题中每一步都要把写下来,而例题则要把第一步计算结果记在脑子里,然后再算第二步)

2、 教学课本第81页例题第2题“36÷4×3”。

÷4 ×3 (A ) 出示复习题36( )( ),将它改编成一道二步计算的算式。(出示例题)

(B )

介绍: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叫乘、除混合运算。(学生齐答)

指名学生读算式,再齐读。

(C )、提问:想一想,这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4 3 = 27(指名学生口述,并板书)

(D )、小结:像这样的连乘、乘除混合运算的题目,都是按着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的。

3、出示课本第81页“试一试”中的两题。

(A )、指名分别读一读。

说明:像“48÷6÷2”的题是连除。

(B )、提问:这两题都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在每题第一步下面画画线)

(C )、学生练习。

(D )、比较例题和复习题。

说说这几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地方相同?

小结:今天学习了如何计算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试题,在计算时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

学生练习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A )、出示:3×3×5 24÷4×8 32÷8÷2

(B )、请学生分别说说计算顺序及过程。(依次板书)

3×3 24÷4 32÷8 9×5 6×8 4÷2

(C )、学生练习。

请学生观察者三组题,看看每组题有没有联系?什么联系?

3、 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指出:在读题、计算时,连乘、连除和混合运算的题目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的。

五、布置作业。(见教材)

6

二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设计

授课教师:李立武

课题: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

教学内容:课本81页例题及“试一试”,课本第81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1、学生会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并能进行正确运算;

2、通过计算,进一步熟练乘、除计算。

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难点:加强对运算顺序的认识。能进行第一、二步的计算。

3、关键:通过混合计算使学生熟练乘、除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 口算:

7×9 18÷6 3×6 20÷4 54÷9 40÷8 54÷6 36÷4 8×6

2、指名板演:

23+6-7 14-7-6

指名口述计算过程,集体订正。

提问: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

3、口算 ×3 (

×4 ( )÷4 ( )×3 )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要利用到以上的知识,学习新的内容——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新授

1、 教学课本第81页例题“2×3×4”。

(1)、指导读法。

(2)、指导算法。

(A )提问:这题中有几个运算符号?

介绍:像这样题目叫连乘。(学生齐说)

(B )这题应按从左到右得顺序计算,先算2×3得多少?再算什么?(板书)

(C )与复习题相比。

提问: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相同?(计算过程相同,都是先算2×3=6,再算6×4=24;不同的是:准备题中每一步都要把写下来,而例题则要把第一步计算结果记在脑子里,然后再算第二步)

2、 教学课本第81页例题第2题“36÷4×3”。

÷4 ×3 (A ) 出示复习题36( )( ),将它改编成一道二步计算的算式。(出示例题)

(B )

介绍: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叫乘、除混合运算。(学生齐答)

指名学生读算式,再齐读。

(C )、提问:想一想,这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4 3 = 27(指名学生口述,并板书)

(D )、小结:像这样的连乘、乘除混合运算的题目,都是按着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的。

3、出示课本第81页“试一试”中的两题。

(A )、指名分别读一读。

说明:像“48÷6÷2”的题是连除。

(B )、提问:这两题都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在每题第一步下面画画线)

(C )、学生练习。

(D )、比较例题和复习题。

说说这几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地方相同?

小结:今天学习了如何计算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试题,在计算时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

学生练习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A )、出示:3×3×5 24÷4×8 32÷8÷2

(B )、请学生分别说说计算顺序及过程。(依次板书)

3×3 24÷4 32÷8 9×5 6×8 4÷2

(C )、学生练习。

请学生观察者三组题,看看每组题有没有联系?什么联系?

3、 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指出:在读题、计算时,连乘、连除和混合运算的题目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的。

五、布置作业。(见教材)

6


相关内容

  • 八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教案
  • 东乡县实验中学初二数学公开课 东乡县实验中学初二数学公开课 授课人:艾平凡 时间:2011.9.15 第3周 授课班级:八年级 东乡县实验中学初二数学公开课 授课人:黄树华 时间:2011.9.22 第4周 授课班级:八年级 课题:4.4矩形.正方形(1)矩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矩形的概 ...

  • 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小学教案人教课标7册-<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 教案中心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美术品德各科 - 多彩教育网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搜藏人人网腾讯微博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空间豆瓣网搜狐微博MSNQQ收藏淘江湖百度贴吧谷歌Buzz更多...百度分享游客,您好 免费注册 用户登录 我来发表 ...

  • 2016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分类教案(公开课)
  •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预设 武平县中赤中心学校 钟慧榕 教学内容:教材63-64页例5 教学目的: 1.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三角形角和边的特征,会给三角形分类,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种类特征,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 3. 激发 ...

  •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 ...

  • 关于召开小学数学新课程与实验教材研讨会的通知
  • 关于评选2013年度(第五届)西南师大版课标教材优秀论文.优 秀课件.优秀教案的通知 各实验区: 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帮助各实验区在教材(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语文>.中小学<音乐>)实验过程中更好地总结经验,交流教学实验成果,调动广大教研人员的教改热 ...

  • 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2篇
  •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xx年第二学期结束了。本学期数学教研组的工作,在区教研室和校领导的支持下,在全体数学教师密切配合下顺利开展。虽未轰轰烈烈,但也踏踏实实。一学期来,数学组的老师共同合作、共同探索、共同成长。   一、学习新课程,转变教学观念   本学期,教研组利用隔周二上午教研活动,组织全体数 ...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
  • 查看: 1422|回复: 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复制链接] admin 管理员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9:40: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享到:开心网搜狐微博网易微博新浪微博百 ...

  • 开展教研活动的通知
  • 关于近期组织开展几项教研活动的通知 各学校: 本学期中心校安排的教研活动,由于近期连续降雪,道路结冰,交通受阻,不便于集中进行,现安排各学校自行组织,下面就几项活动安排如下: 一. 开展作文教学研讨活动. 1. 各学校推荐两名教师开展两节作文教学公开课,学校 组织相关人员听评课. 2. 研讨主题:如 ...

  • 小学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 新的学期,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新的希望,新的举措.新的成效.让我们数学教研组所有的老师们在新学期一如既往.精诚团结.共同开创新学期的教学教研新局面!为了更好地落实数学教研组的工作,为了让教师们更好地发展,为了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勃勃活力和生机,为了让我们的教学质量不断得以提高.特制定本学期的教研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