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研究资料之再发现

科技信息

人文社科

陶渊明研究资料之再发现

安徽大学

张丽丽

[摘要]作为古代大家的陶渊明,颇受专家学者青睐,对其研究非常之多,本文理出个人的一点发现,希望引起研究者注意,丰富对陶渊明的研究以及对方志资料的研究重视。[关键词]陶渊明《昭通县志稿》《钟祥县志》读陶渊明诗

庐中岁月有山林钟鼎道无殊,五柳先生独集枯。洞外云烟非汉魏,

黄虞。菊松静爱香三径,印绶辞归酒一杯。隐士诗人都不是,箪瓢陋巷信吾徒。

这是在民国时期云南的《昭通县志稿》卷八中记载的(民国27年昭通新民书局铅印本)。作者魏定一,字不坡,号也,乾隆时期人。生平经历与陶渊明有类似之处,应有感而作此诗。

对于陶渊明的评说,从古至今不是冠以“隐逸之宗”(钟嵘),就是第

然而魏定一《读陶渊明诗》却一流诗人,或是两者兼有的一个个体形象。

将陶渊明定格为既不是隐士也不是诗人,只是一个甘于箪瓢陋巷生活的普通人。在笔者看来魏定一的观点是可以理解的。陶渊明首先只是一个平常的人,才可以渐而为隐士,为诗人。而张廷银认为这种观点带有戏谑的成分外含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无论作为诗人还是隐士,都不

(《方志所是陶渊明刻意去追求的。他所完成的就是他那平常的生活。”

)其实只有当人满足了自身的物质需求时,才可能追见文学资料辑释》

求精神的高层次享受。实质上魏定一的否定“乃是对陶渊明人生的一种

”(同上)从本质上来说,陶渊明真实反映,是对陶渊明自然人格的还原。

确实既不能断定为诗人,也不是真正的隐士,他只不过是一个现实世界里的普通人。我们知道现今“方志中的诗文作品虽然在总体上未能进入一般主流文学研究所关注的视域,但这些作品却完全有可能为主流文学研究提供某些很独特的思考角度与史料。”为主流文学研究注入新的血液,“进而概括出地方诗学体系和民间文学评论思想”。(同上)可见方志资料对于文学研究有其独特的价值,应当引起主流文学研究者的

详细内容参看本书。类似的有关重视。对此张廷银引用具体诗例说明,

陶渊明的方志资料还有如下两则:

读陶诗(清)童葆珊

何事复营营。东篱一杯酒,至人原无我,大观不为名。吾庐殊可爱,

陶然见性情。醉与羲皇遇,凌风游太清。随意发呕咏,任天自流行。当前会心远,触手妙谛生。两汉无同调,魏晋岂能赓。([民国](湖北)《钟祥县之《钟祥诗徵》卷二,民国26年南京铅印本)志》

《五柳先生传》书后(清)李燮卿

依依五柳宅边横,便是先生姓与名。酒醉诗成无别事,北窗一枕寄幽情。([民国](湖北)《钟祥县志》之《钟祥诗徵》卷二,民国26年南京铅印本)

以上几则材料对于陶渊明其人其诗从另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评价界定,从文学研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独特的讯息。本文的写作目的也只是起一个中介性的作用,希望抛砖引玉,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为丰富文学研究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1]张廷银.《方志所见文学资料辑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11

(上接第473页)成文章后面设计的问题,然后核对答案。最后要求两到三名同学用英语简单概括课文大意,其他同学可以补充,之后教师给出评价及参考答案。

3.课文内容和语言难点的解释和练习教师把重点放在课文内容讲解上。从语音、词汇及文章结构等各方

语法、结合生面入手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鼓励引导学生用所学词汇、

活实际来造句。例如:在讲到词组inthehopesthat时,教师先告诉学生其意思是hoping然后,教师对学生说:Youstudyhardeverydayinthehopesthatyoucanobtainampleknowledge.而后请学生用这个词组造句。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都造出了生动有趣的句子,词组也因此得到牢固掌握。

4.复述课文

课文内容讲解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呈现的关键词和词组,用故事接龙的方式复述课文。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处于紧张而活跃的状态,学习积极性被有效地调动起来。复述结束后,由教师做出简单评价。

5.成果展示

—全班所分的五个组,分别派代表展示他们事先准备好的成果——

不同国家的命名风俗。学生利用计算机制作了课件,并配有音乐、图片、文字还有学生自己的解说,内容翔实、妙趣横生。此活动是对课文学习的很好补充。

6.教学评估

教师先总结当天的教学内容,而后对学生参与各种课堂活动的情况做出评价,之后将每组的资源作为全班的共享资源,并根据每组的具体表现记入平时分。

7.作业

朗读课文,并写一篇总结(可以是对课文的概括,也可以是学复习、

。完文章后的收获和体会)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明显提高,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深受学生的欢迎。当然,每节课内容不同,具体的教学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但是交互式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综合英语交际能力的主旨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不过,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能力的发挥与教师的角色密切相关,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才能使学生之间更好地进行合作交流。

五、结语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交互式教学模式正是

以教材为基础、以能力为目标的交互顺应了这一需要。以学生为主体、

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革新,它把语言真正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和使用,学生和教师的潜力和能

因此,高职的英语教师要有效应用力都被前所未有地挖掘和调动起来。

交互式教学模式,通过设计一些交互型课堂活动,把单词和课文的讲解贯穿其中,通过听、说、读、写这几项技能训练,让每一位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参考文献

[1]Harmer,J.ThePracticeofEnglishlanguageTeaching[M].NewYork:Longman,1988.

[2]Krashen,S.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andSecondLanguage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3]Swain,M.ThreeFunctionsofOutputinSecondLanguagelearning[A].InG.Cook&B,1995.

[4]Wilga.M.Rivers.交互性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00.

[5]胡春洞.英语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6]胡春洞,王才仁.外语教育语言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J].和田[7]林爱兰,何湘平.对

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6.

[8]李蕾.浅谈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9]雷蔚茵.大学英语教学应重视交互式教学模式[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3.

[10]杨元刚.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1

[11]张俭福.学生主体作用: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1.

科技信息

人文社科

陶渊明研究资料之再发现

安徽大学

张丽丽

[摘要]作为古代大家的陶渊明,颇受专家学者青睐,对其研究非常之多,本文理出个人的一点发现,希望引起研究者注意,丰富对陶渊明的研究以及对方志资料的研究重视。[关键词]陶渊明《昭通县志稿》《钟祥县志》读陶渊明诗

庐中岁月有山林钟鼎道无殊,五柳先生独集枯。洞外云烟非汉魏,

黄虞。菊松静爱香三径,印绶辞归酒一杯。隐士诗人都不是,箪瓢陋巷信吾徒。

这是在民国时期云南的《昭通县志稿》卷八中记载的(民国27年昭通新民书局铅印本)。作者魏定一,字不坡,号也,乾隆时期人。生平经历与陶渊明有类似之处,应有感而作此诗。

对于陶渊明的评说,从古至今不是冠以“隐逸之宗”(钟嵘),就是第

然而魏定一《读陶渊明诗》却一流诗人,或是两者兼有的一个个体形象。

将陶渊明定格为既不是隐士也不是诗人,只是一个甘于箪瓢陋巷生活的普通人。在笔者看来魏定一的观点是可以理解的。陶渊明首先只是一个平常的人,才可以渐而为隐士,为诗人。而张廷银认为这种观点带有戏谑的成分外含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无论作为诗人还是隐士,都不

(《方志所是陶渊明刻意去追求的。他所完成的就是他那平常的生活。”

)其实只有当人满足了自身的物质需求时,才可能追见文学资料辑释》

求精神的高层次享受。实质上魏定一的否定“乃是对陶渊明人生的一种

”(同上)从本质上来说,陶渊明真实反映,是对陶渊明自然人格的还原。

确实既不能断定为诗人,也不是真正的隐士,他只不过是一个现实世界里的普通人。我们知道现今“方志中的诗文作品虽然在总体上未能进入一般主流文学研究所关注的视域,但这些作品却完全有可能为主流文学研究提供某些很独特的思考角度与史料。”为主流文学研究注入新的血液,“进而概括出地方诗学体系和民间文学评论思想”。(同上)可见方志资料对于文学研究有其独特的价值,应当引起主流文学研究者的

详细内容参看本书。类似的有关重视。对此张廷银引用具体诗例说明,

陶渊明的方志资料还有如下两则:

读陶诗(清)童葆珊

何事复营营。东篱一杯酒,至人原无我,大观不为名。吾庐殊可爱,

陶然见性情。醉与羲皇遇,凌风游太清。随意发呕咏,任天自流行。当前会心远,触手妙谛生。两汉无同调,魏晋岂能赓。([民国](湖北)《钟祥县之《钟祥诗徵》卷二,民国26年南京铅印本)志》

《五柳先生传》书后(清)李燮卿

依依五柳宅边横,便是先生姓与名。酒醉诗成无别事,北窗一枕寄幽情。([民国](湖北)《钟祥县志》之《钟祥诗徵》卷二,民国26年南京铅印本)

以上几则材料对于陶渊明其人其诗从另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评价界定,从文学研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独特的讯息。本文的写作目的也只是起一个中介性的作用,希望抛砖引玉,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为丰富文学研究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1]张廷银.《方志所见文学资料辑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11

(上接第473页)成文章后面设计的问题,然后核对答案。最后要求两到三名同学用英语简单概括课文大意,其他同学可以补充,之后教师给出评价及参考答案。

3.课文内容和语言难点的解释和练习教师把重点放在课文内容讲解上。从语音、词汇及文章结构等各方

语法、结合生面入手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鼓励引导学生用所学词汇、

活实际来造句。例如:在讲到词组inthehopesthat时,教师先告诉学生其意思是hoping然后,教师对学生说:Youstudyhardeverydayinthehopesthatyoucanobtainampleknowledge.而后请学生用这个词组造句。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都造出了生动有趣的句子,词组也因此得到牢固掌握。

4.复述课文

课文内容讲解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呈现的关键词和词组,用故事接龙的方式复述课文。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处于紧张而活跃的状态,学习积极性被有效地调动起来。复述结束后,由教师做出简单评价。

5.成果展示

—全班所分的五个组,分别派代表展示他们事先准备好的成果——

不同国家的命名风俗。学生利用计算机制作了课件,并配有音乐、图片、文字还有学生自己的解说,内容翔实、妙趣横生。此活动是对课文学习的很好补充。

6.教学评估

教师先总结当天的教学内容,而后对学生参与各种课堂活动的情况做出评价,之后将每组的资源作为全班的共享资源,并根据每组的具体表现记入平时分。

7.作业

朗读课文,并写一篇总结(可以是对课文的概括,也可以是学复习、

。完文章后的收获和体会)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明显提高,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深受学生的欢迎。当然,每节课内容不同,具体的教学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但是交互式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综合英语交际能力的主旨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不过,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能力的发挥与教师的角色密切相关,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才能使学生之间更好地进行合作交流。

五、结语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交互式教学模式正是

以教材为基础、以能力为目标的交互顺应了这一需要。以学生为主体、

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革新,它把语言真正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和使用,学生和教师的潜力和能

因此,高职的英语教师要有效应用力都被前所未有地挖掘和调动起来。

交互式教学模式,通过设计一些交互型课堂活动,把单词和课文的讲解贯穿其中,通过听、说、读、写这几项技能训练,让每一位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参考文献

[1]Harmer,J.ThePracticeofEnglishlanguageTeaching[M].NewYork:Longman,1988.

[2]Krashen,S.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andSecondLanguage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3]Swain,M.ThreeFunctionsofOutputinSecondLanguagelearning[A].InG.Cook&B,1995.

[4]Wilga.M.Rivers.交互性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00.

[5]胡春洞.英语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6]胡春洞,王才仁.外语教育语言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J].和田[7]林爱兰,何湘平.对

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6.

[8]李蕾.浅谈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9]雷蔚茵.大学英语教学应重视交互式教学模式[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3.

[10]杨元刚.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1

[11]张俭福.学生主体作用: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1.


相关内容

  • 陶渊明以酒度日贻祸五子全低能
  •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以诗酒自娱. 陶渊明是一个无酒不欢的人,他有酒必饮,来者不拒,饮则必醉.他曾做组诗<饮酒>,其诗前有序云:"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尔有酒,无夕不饮.顾饮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 ...

  • 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分析译者的语言风格
  • 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分析译者的语言风格 冯智娇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文学文体学是介于语言学与文学评论之间的一门学科,它包含有语言学对语言本身的描写,也涵盖了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当文学文体学运用于翻译研究,则对译文的主题意义及美学价值中具有指导作用.以下从文学文体 ...

  • 小学语文中的信息化阅读
  • [摘 要]当今信息时代,培养小学生信息化阅读素养尤其重要.现代学科教学强调开放性.综合性,注重要从独立学科.封闭时空.狭隘内容转向跨学科.跨领域.跨时空的学习,教学手段由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多元互动.鉴于此,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以小学生信息化阅读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小学生信息化阅读的实践活动 ...

  • 美的追求者--陶渊明
  • 美的追求者 蒋文华 陶渊明 (湖南女子职业大学,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无疑以朴素直率.外似枯槁而内实膏腴的艺术境界垂名后世.他对现实 一.现实美的发掘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显现.陶渊明田园诗的 美是诗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显现.他的田园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中真善美的追求.如 ...

  • 浅谈陶渊明诗歌中的隐士文化
  • 中国分代丈学砑蔸 ?Ⅻwge耀 ..嚣嘲赫拯} 浅谈陶渊明诗歌中的隐士文化 .尹志强 摘要:陶渊明是东晋隐士文化的代表人物,他为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陶渊明诗歌中的隐士丈化主要有以下表现:洁身自好,远离官场:热爱自然,崇尚自由:躬耕南野,与民同乐:空怀理想,寄情桃园 ...

  • 诗意地栖居与沉静的激情_对陶渊明_归园田居_五首的还原阐释_范子烨
  • 诗意地栖居与沉静的激情 --对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的还原阐释 范子烨 内容提要 依据可靠的文献资料,通过细密的作品分析和文字辨析,笔者对<归园田居>的 文本异文进行了甄别.在此基础上,对此组诗进行了全新的阐释:首先揭示了陶渊明隐逸生 活的经济基础,通过与谢灵运的对比,阐释了 ...

  • 陶渊明入世与出世的冲突与融合--儒道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
  • 寺国古代文学研究 陶渊明入世与出世的冲突与融合 一一儒道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 .蒜文华 摘要:儒.道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的渗透既深刺又悠远,所以,历代文士无不受其影响.陶渊明的入世为官与 出世隐居也是受儒邋的人生进退之道的深远影响,是入世与虫蜮的冲突与融合.关键谰:璃渊臻镛遂入世斑世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 ...

  • 廉颇蔺相如列传资料2
  • 加航1983年7月23日,加拿大航空143号班机(B767-233)(Gimli Glider)由于油量计算错误(公制与英制计算错误),未加足够的燃油(仅携带需要量一半的燃油)导致高空中引擎熄火,靠无动力滑翔最后仍平安降落于马尼托巴省基米尼(Gimli)一个空置的军用机场内,无人受伤.该客机和班机后 ...

  • 古代文学研究的必读书目
  • 古代文学研究的必读书目 一 先秦两汉书目 十三经注疏 阮元 中华书局1957年用四部备要本重印 全四十册 中华书局1982年用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全二册 四书章句集注 四部备要本 论语译注 杨伯峻 中华书局1981年修订重印 论语新解 钱穆 孟子译注 兰州大学中文系 中华书局1660年版 孟子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