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轼15:人生识字忧患始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怳令人愁。

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

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

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

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

不减钟张君自足,下方罗赵我亦优。

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石苍舒擅长草书、隶书书法。苏轼由开封至凤翔,往返经过长安,必定到他家。1068年(熙宁元年),苏轼凤翔任满还朝,在石家过年。石家藏有褚遂良《圣教序》真迹,堂内取名“醉墨”,邀苏轼作诗。苏轼回到汴京,写了这首诗寄给他。

“人生识字忧患始”。古人轻视识字的,要数项羽最有名气。他认为字不过用来记记姓名。这是苏轼一句充满牢骚的话。因为在凤翔的前期,知府宋选对他很照顾。后来宋选离任,由陈希亮接任。陈希亮对下属冷冰冰的,又好挑剔。苏轼对此很不满。到了京城,正值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张变更法度,苏轼也不满意,以致后来因此而遭放逐。难怪苏轼把“忧患”的根源归于“识字”。

试想一下,许多时候还真的如此。一个记者访问山村里的放养小孩,问他放羊做什么,小孩说剪羊毛卖钱,又问,小孩说卖钱长大娶媳妇,再问,小孩说娶媳妇生小孩,再问,小孩说生小孩放羊。

这个小孩,自然比起城里小孩的忧患与烦恼少多了。对于成人来说,越有才气,似乎烦恼也越多。

大诗人徐志摩、建筑学家梁思成、逻辑学之父金岳霖,才气都大得不得了。但是,他们却应当最不快乐。三个大男人,几乎都为了林徽因而死去活来。徐志摩为了从香港赶往北京听林徽因的演讲,飞机失事,算是为林徽因而死的了;金岳霖因为得不到林徽因,终身未娶,算是为林徽因活了一辈子;梁思成虽然得到了林徽因,但曾经为了追求林徽因,蹬着自行车去买梨,途中被车所撞,做手术后腿短了几厘米,自然也是因为林徽因变成了跛足。而对于才女林徽因来说,一生被三个大男人追捧着,虽然幸福,但情感的纠结,内心的斗争,自然比常人要多得多。

人生识字忧患始,心痛总因情太真。即便是痛苦,但人们还是希望能更有才情,更为敏感,能体验更真实的情缘。即便为情所困、为情所痛,也无怨无悔,大概是因为这种痛苦对于同时所获得的幸福而言,只能算是一种调味品吧。

意译:

一个人一但识了字,他一生的坎坷就开始了。做人只要能认识、能记得自己的姓名就可以了。写字不要再夸草书是多么快,让人看了却不好辨认。

我也曾经爱好这个,你有这个“毛病”多少年了。还说这里面有什么最大快乐,可以在里面畅想、畅游。

近来做了醉墨堂,就像美酒消愁,才知柳宗元说得不差,粗茶淡饭如佳肴。

你对这艺术也是够可以了,用坏的笔堆在墙上有山丘那么的高。高兴了挥几笔多少纸都用得完,好像是骏马飞驰在九州大地上。

我的书法都是自创的没有规章法度,一点一画随手写来,也懒得去细细推敲琢磨。瞎议论一下说出独自的见解,小小的纸片都会收藏。

张某写的差,你很满足:罗某赵某在我之下,我也很优秀。不用临池苦学(王羲之的典故),写完了拿那写了字的白绢塞到被子里去。

注释:

惝怳:(chǎng huǎng)亦作"惝恍",惝惶(chǎng huáng)。惆怅;失意;伤感。

瘳:(chōu)病愈。

衾裯:(qīn chóu)指被褥床帐等卧具。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怳令人愁。

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

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

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

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

不减钟张君自足,下方罗赵我亦优。

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石苍舒擅长草书、隶书书法。苏轼由开封至凤翔,往返经过长安,必定到他家。1068年(熙宁元年),苏轼凤翔任满还朝,在石家过年。石家藏有褚遂良《圣教序》真迹,堂内取名“醉墨”,邀苏轼作诗。苏轼回到汴京,写了这首诗寄给他。

“人生识字忧患始”。古人轻视识字的,要数项羽最有名气。他认为字不过用来记记姓名。这是苏轼一句充满牢骚的话。因为在凤翔的前期,知府宋选对他很照顾。后来宋选离任,由陈希亮接任。陈希亮对下属冷冰冰的,又好挑剔。苏轼对此很不满。到了京城,正值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张变更法度,苏轼也不满意,以致后来因此而遭放逐。难怪苏轼把“忧患”的根源归于“识字”。

试想一下,许多时候还真的如此。一个记者访问山村里的放养小孩,问他放羊做什么,小孩说剪羊毛卖钱,又问,小孩说卖钱长大娶媳妇,再问,小孩说娶媳妇生小孩,再问,小孩说生小孩放羊。

这个小孩,自然比起城里小孩的忧患与烦恼少多了。对于成人来说,越有才气,似乎烦恼也越多。

大诗人徐志摩、建筑学家梁思成、逻辑学之父金岳霖,才气都大得不得了。但是,他们却应当最不快乐。三个大男人,几乎都为了林徽因而死去活来。徐志摩为了从香港赶往北京听林徽因的演讲,飞机失事,算是为林徽因而死的了;金岳霖因为得不到林徽因,终身未娶,算是为林徽因活了一辈子;梁思成虽然得到了林徽因,但曾经为了追求林徽因,蹬着自行车去买梨,途中被车所撞,做手术后腿短了几厘米,自然也是因为林徽因变成了跛足。而对于才女林徽因来说,一生被三个大男人追捧着,虽然幸福,但情感的纠结,内心的斗争,自然比常人要多得多。

人生识字忧患始,心痛总因情太真。即便是痛苦,但人们还是希望能更有才情,更为敏感,能体验更真实的情缘。即便为情所困、为情所痛,也无怨无悔,大概是因为这种痛苦对于同时所获得的幸福而言,只能算是一种调味品吧。

意译:

一个人一但识了字,他一生的坎坷就开始了。做人只要能认识、能记得自己的姓名就可以了。写字不要再夸草书是多么快,让人看了却不好辨认。

我也曾经爱好这个,你有这个“毛病”多少年了。还说这里面有什么最大快乐,可以在里面畅想、畅游。

近来做了醉墨堂,就像美酒消愁,才知柳宗元说得不差,粗茶淡饭如佳肴。

你对这艺术也是够可以了,用坏的笔堆在墙上有山丘那么的高。高兴了挥几笔多少纸都用得完,好像是骏马飞驰在九州大地上。

我的书法都是自创的没有规章法度,一点一画随手写来,也懒得去细细推敲琢磨。瞎议论一下说出独自的见解,小小的纸片都会收藏。

张某写的差,你很满足:罗某赵某在我之下,我也很优秀。不用临池苦学(王羲之的典故),写完了拿那写了字的白绢塞到被子里去。

注释:

惝怳:(chǎng huǎng)亦作"惝恍",惝惶(chǎng huáng)。惆怅;失意;伤感。

瘳:(chōu)病愈。

衾裯:(qīn chóu)指被褥床帐等卧具。


相关内容

  • 国学名句赏析及翻译
  • 国学名句赏析及翻译 国学名句赏析及翻译谷风冀雨 国学名句赏析及翻译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出处] 宋·苏轼<赠刘景文> [鉴赏] "最是橙黄橘绿时"是指秋天.这两句诗的语译是:你可要记住,一年当中最美好可爱的景色,正是那橙子已黄.橘子尚绿的时候.&quo ...

  • 苏轼的词名句
  • 苏轼的词名句 1.小诗有味似连珠. 2.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6.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7.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 8.十年生死两茫茫, ...

  • 从苏词看苏轼的人生感悟与处世态度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从苏词看苏轼的人生感悟与处世态度 杨海明 提要 苏轼是一位聪明睿智的文人,其聪明不仅表现在他的文学成就方面,而且还表现在他对人生的透彻感悟以及通达的处世态度方面.本文结合苏轼词中所表达的种种情态,分析了他对人生的透彻感悟以及通达的处世态度,/管中窥豹0地 ...

  • 经典照亮人生诵读比赛实施方案
  • 陆集乡中学 "经典照亮人生"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 ...

  •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 ...

  • 新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 新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 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 ...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8苏轼词二首赤壁怀古水调歌头
  • 赤壁怀古 苏轼 导入: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 醉书一曲<念奴娇>, 让 ...

  • 从黄州词看苏轼旷达词风的形成
  • 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是在他半世飘零.九死一生,归来到金山后所作,诗云:"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并没有将自己在朝时翰林学士.礼部兵部等职务引以荣耀,而是把这遭贬谪的半世视为自己的功业,其中我们不难看出苏子自嘲的意味,但这首自题诗也恰如其分地写出了贬谪生活在他 ...

  • 诗文默写填空
  • 诗文默写 二.填空(共8分) 6.默写(5分) ①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1分) ②,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分) ③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 ④<望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