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洞庭湖代表着湖南深厚历史文化的积淀,它的秀美风光为湖南吸引了四方来客,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必须始终把生态优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水生态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快推进洞庭湖水生态治理。本文从洞庭湖水生态治理工作现状、主要问题、几点建议分阶段对洞庭湖水生态系统进行调研与思考。 关键词:洞庭湖;水生态系统;现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是洞庭湖区的核心资源,是洞庭湖区最大的资本、最好的品牌、最强的竞争力、最重要的生命线。 李白称颂它“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岳阳楼记》强调“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洞庭湖志・艺文论》曰:“自来地理山川,一切艺文,至洞庭湖可谓极天下之大观,尽古今人文之能事矣。” 保护好了洞庭湖区的生态,就保住了洞庭湖区的价值、洞庭湖区的地位和特色。因此,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必须始终把生态优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近日,笔者就湖南省益阳市洞庭湖区水生态系统情况进行调研,经调研发现,近几年来,尽管益阳市在洞庭湖水生态系统的修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问题仍然严重,必须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二、工作现状 (1)政策文件陆续出台。近几年来,按照中央和湖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抓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当地适时出台了一些政策文件,有力地谋划和推进了洞庭湖水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一是规划类文件。《益阳市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已经公布。由益阳市水务局组织编制的《益阳市水功能区划》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这标志着益阳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了更加科学、详细的标准。洞庭湖益阳生态经济区水利、旅游产业、交通建设、环境保护、国土开发整治、现代农业、工业发展、城镇发展等规划也将陆续出台。二是工作方案。益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益阳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益阳市水务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境保护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委员会、市审计局、市统计局联合印发了《益阳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此方案的正式出台,意味着益阳市人民政府对各区县(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已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此外,《益阳市生态功能红线划定试点工作方案》《益阳市城市规划区内自然山体水体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等文件也相继出台。三是决策决定类文件。《关于加强资江流域益阳段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决议》《加强益阳市城市规划区内自然山体水体保护的决定》相继发布。 (2)项目建设亮点纷呈。2014年,大力推动各类水生态修复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速推进。投资6.27亿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7处,为128万人解决了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志溪河、兰溪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筹资2300万元,完成兰溪河治理龙头工程――团洲闸建设;争取国家投资5077万元,全面启动兰溪河河道清淤、固脚护坡与生态修复;投资510万元,完成了志溪河重要河段整治,两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沅江市启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五湖连通”等重点水生态保护项目有力推进。沅江市五湖连通工程从2007年开始设计实施, 总投资约20亿元,通过清淤建闸、河道整治,使河水通畅而变得清澈;通过小桥、栏杆的点缀,使河道美观;通过在沿河两岸种草植树,使环湖路形成一条优美的“绿色长廊”。南县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目标,打造南茅运河百里生态走廊。该项目于2011年启动建设, 截至目前,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5.02亿元,运河基础功能得到治理与恢复。 (3)河湖管理力度加大。开展堤防管理年活动,堤防管理方法和模式不断创新。建成水库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了益阳市在册517座中小型水库以及资江干流5级梯级电站雨水情信息遥测,实时对水库水位和降雨量进行自动测报,有效提升了防汛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救援能力。启动了益阳市水资源管理实时监控系统建设,益阳市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全面开展。一些违法筑坝设网问题得到整治,切实维护水域生态系统平衡和渔业可持续发展。南县广泛宣传发动,并采取多部门联合执法方式,严厉打击非法炸鱼、电鱼、毒鱼和无证捕捞等行为,坚决取缔灯光诱捕网、定置网、迷魂阵和拦河网等渔具,为放流鱼苗生长创造良好环境,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三、主要问题 (1)河湖不畅。目前,湖区垸内河道及内湖淤积十分严重,河道供排水能力下降。一是久未疏浚。多年来防汛压力大,水利建设重外轻内。每年水利秋冬修主要是培修大堤,垸内建设喊得多做得少,有的河道从开挖至今一直未疏浚,致使河道底板高程淤高、断面积严重缩小,河道进排水闸几乎无法正常运行,如五七运河、民主垸湖泊群、兰溪河、塞阳运河、明山电排渠、藕池河等问题尤为突出。二是乱建乱堵现象严重。如筑坝设网、养菱角、违章建筑、乱倒垃圾等现象比较普遍。河渠上建房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乡镇甚至利用河道建街,直接减少河道过水断面。三是湖区内湖蓄水容积锐减。据统计,大通湖内湖的有效蓄水容积只有十年前的2/5,烂泥湖内湖也只有十年前的3/5,另外民主垸内湖泊群、长春垸内皇家湖等蓄水容积也在锐减,稍有强降雨,内湖防汛形势就极为严重。 (2)水质不优。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水系上游越来越多的工矿企业“三废”排放、农田施肥、生活废水以及垃圾排入水体,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水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二是近年来,分流减少、水流不畅、湿地萎缩、有害生物危害加重,使得水体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大大降低,内湖、内河水体富营养化、干涸十分普遍,水质性缺水的范围和程度进一步扩大,局部地区水质污染和水环境恶化呈加剧趋势。三是由于洞庭湖常年水位较低,四口河道流量减少甚至断流,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无论是生物总量还是质量都有所下降。据《益阳市水资源公报》:2014年,益阳市境内资水主要支流�ハ�、志溪河水质为Ⅳ类,主要污染物为五日生化需氧量;浩江湖水库水质为Ⅳ类,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梓山村水库水质为Ⅴ类,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氨氮。洞庭湖区水质在粪大肠菌群不参与评价的情况下,茅草街站、漉湖站水质为Ⅳ类,主要超标物为总氮。
摘 要:洞庭湖代表着湖南深厚历史文化的积淀,它的秀美风光为湖南吸引了四方来客,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必须始终把生态优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水生态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快推进洞庭湖水生态治理。本文从洞庭湖水生态治理工作现状、主要问题、几点建议分阶段对洞庭湖水生态系统进行调研与思考。 关键词:洞庭湖;水生态系统;现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是洞庭湖区的核心资源,是洞庭湖区最大的资本、最好的品牌、最强的竞争力、最重要的生命线。 李白称颂它“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岳阳楼记》强调“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洞庭湖志・艺文论》曰:“自来地理山川,一切艺文,至洞庭湖可谓极天下之大观,尽古今人文之能事矣。” 保护好了洞庭湖区的生态,就保住了洞庭湖区的价值、洞庭湖区的地位和特色。因此,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必须始终把生态优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近日,笔者就湖南省益阳市洞庭湖区水生态系统情况进行调研,经调研发现,近几年来,尽管益阳市在洞庭湖水生态系统的修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问题仍然严重,必须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二、工作现状 (1)政策文件陆续出台。近几年来,按照中央和湖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抓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当地适时出台了一些政策文件,有力地谋划和推进了洞庭湖水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一是规划类文件。《益阳市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已经公布。由益阳市水务局组织编制的《益阳市水功能区划》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这标志着益阳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了更加科学、详细的标准。洞庭湖益阳生态经济区水利、旅游产业、交通建设、环境保护、国土开发整治、现代农业、工业发展、城镇发展等规划也将陆续出台。二是工作方案。益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益阳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益阳市水务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境保护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委员会、市审计局、市统计局联合印发了《益阳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此方案的正式出台,意味着益阳市人民政府对各区县(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已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此外,《益阳市生态功能红线划定试点工作方案》《益阳市城市规划区内自然山体水体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等文件也相继出台。三是决策决定类文件。《关于加强资江流域益阳段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决议》《加强益阳市城市规划区内自然山体水体保护的决定》相继发布。 (2)项目建设亮点纷呈。2014年,大力推动各类水生态修复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速推进。投资6.27亿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7处,为128万人解决了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志溪河、兰溪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筹资2300万元,完成兰溪河治理龙头工程――团洲闸建设;争取国家投资5077万元,全面启动兰溪河河道清淤、固脚护坡与生态修复;投资510万元,完成了志溪河重要河段整治,两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沅江市启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五湖连通”等重点水生态保护项目有力推进。沅江市五湖连通工程从2007年开始设计实施, 总投资约20亿元,通过清淤建闸、河道整治,使河水通畅而变得清澈;通过小桥、栏杆的点缀,使河道美观;通过在沿河两岸种草植树,使环湖路形成一条优美的“绿色长廊”。南县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目标,打造南茅运河百里生态走廊。该项目于2011年启动建设, 截至目前,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5.02亿元,运河基础功能得到治理与恢复。 (3)河湖管理力度加大。开展堤防管理年活动,堤防管理方法和模式不断创新。建成水库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了益阳市在册517座中小型水库以及资江干流5级梯级电站雨水情信息遥测,实时对水库水位和降雨量进行自动测报,有效提升了防汛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救援能力。启动了益阳市水资源管理实时监控系统建设,益阳市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全面开展。一些违法筑坝设网问题得到整治,切实维护水域生态系统平衡和渔业可持续发展。南县广泛宣传发动,并采取多部门联合执法方式,严厉打击非法炸鱼、电鱼、毒鱼和无证捕捞等行为,坚决取缔灯光诱捕网、定置网、迷魂阵和拦河网等渔具,为放流鱼苗生长创造良好环境,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三、主要问题 (1)河湖不畅。目前,湖区垸内河道及内湖淤积十分严重,河道供排水能力下降。一是久未疏浚。多年来防汛压力大,水利建设重外轻内。每年水利秋冬修主要是培修大堤,垸内建设喊得多做得少,有的河道从开挖至今一直未疏浚,致使河道底板高程淤高、断面积严重缩小,河道进排水闸几乎无法正常运行,如五七运河、民主垸湖泊群、兰溪河、塞阳运河、明山电排渠、藕池河等问题尤为突出。二是乱建乱堵现象严重。如筑坝设网、养菱角、违章建筑、乱倒垃圾等现象比较普遍。河渠上建房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乡镇甚至利用河道建街,直接减少河道过水断面。三是湖区内湖蓄水容积锐减。据统计,大通湖内湖的有效蓄水容积只有十年前的2/5,烂泥湖内湖也只有十年前的3/5,另外民主垸内湖泊群、长春垸内皇家湖等蓄水容积也在锐减,稍有强降雨,内湖防汛形势就极为严重。 (2)水质不优。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水系上游越来越多的工矿企业“三废”排放、农田施肥、生活废水以及垃圾排入水体,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水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二是近年来,分流减少、水流不畅、湿地萎缩、有害生物危害加重,使得水体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大大降低,内湖、内河水体富营养化、干涸十分普遍,水质性缺水的范围和程度进一步扩大,局部地区水质污染和水环境恶化呈加剧趋势。三是由于洞庭湖常年水位较低,四口河道流量减少甚至断流,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无论是生物总量还是质量都有所下降。据《益阳市水资源公报》:2014年,益阳市境内资水主要支流�ハ�、志溪河水质为Ⅳ类,主要污染物为五日生化需氧量;浩江湖水库水质为Ⅳ类,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梓山村水库水质为Ⅴ类,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氨氮。洞庭湖区水质在粪大肠菌群不参与评价的情况下,茅草街站、漉湖站水质为Ⅳ类,主要超标物为总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