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德州市委文件
德青发〔2012〕1 号
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意见
各县市区团(工)委,各大中专院校团委,德州青少年宫,市直机关幼儿园:
市十四次党代会是今年我市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会议全面总结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客观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科学谋划我市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工作重点,对于在更高起点上推动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带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认真学习贯彻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建设幸福德州贡献青春力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全市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一定要充分认识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意义,把学习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要通过组织团员青年收
看电视、阅读报刊、召开学习会、座谈会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使广大团员青年进一步加深对党代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明确今后五年全市工作总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重大战略,并将其自觉地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要带领广大青年进一步增强自豪感和使命感,坚定建设幸福德州贡献青春力量的信念和决心,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要通过学习,使会议精神在广大青少年中入耳、入脑、入心,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市十四次党代会各项工作部署上来。
二、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全市各级团组织要以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结合工作实际,对照党代会的部署和要求,围绕“建设有强大凝聚力的德州共青团”发展目标,以建设枢纽型团组织为突破口,解放思想,继承创新,对团的工作进行再思考、再部署、再安排,强化“青春建功幸福德州”的理念,把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狠抓工作实效上来。一是强化大局意识,助推全市幸福德州建设。建立健全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体系,推动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规范化、常态化发展;举办2012青年集体婚礼,倡树文明新风;继续实施“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深入实施“保护母亲河•节能减排”系列活动;举办全市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推进青年科技创新行动、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活动;发挥青企协作用,引导广大青年企业家做转方式、调结构的生力军;搭建青年群众性文化平台,支持青年公益文化发展,
鼓励青年文化创新,支持青年发展创意产业,打造青少年文化精品;开展乡村青年文化艺术节、大学生艺术团巡演、少儿才艺大赛等活动;坚持公益性导向,突出青少年特色,不断巩固和强化青少年文化阵地。二是强化基础意识,加强共青团枢纽型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团建,加强层级化组织载体建设;巩固乡镇(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的工作成果;抓好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校及中职中学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进一步加强流动青年驻外团组织建设;推进两新组织团建;大力加强青年自组织、青年兴趣组织、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兴领域团建工作;加强青联自身建设,健全青联工作制度;加强学联组织建设,进一步推进“活力学联”工程;健全少先队理论研究激励、工作考核机制和少先队工作专业委员会建设;加强市青少年宫、德州游乐园、市直机关幼儿园等团属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做好各类青年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管理与引导工作。三是强化宗旨意识,深化青少年思想教育引导。以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建团90周年为契机,着力推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少年工作;大力开展党史党情和团史团情教育,做好德州共青团史编著工作;继续推进四类青年群体《思想引导大纲》的转化和应用;开展好争当“四个好少年”活动,深化感恩教育、中华诗文诵读、才艺培养“三项活动”;培养青年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奋斗精神;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四是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继续与人社、农业、科技等部门合作,开展青年实用技能、农业技术、科技知识等
方面的培训;继续深化与银监局、农业银行、农信社、邮储银行等部门的良好合作,发挥YBC青年创业计划、“鲁青基益农”德州项目和省“青春创业项目”作用,创新担保方式,丰富贷款品种,简化贷款手续,完善优惠政策,着力破解困扰青年创业的资金瓶颈;继续督促各县市区深入挖掘推报青年创业典型,开展青年创业奖、村村都有好青年评选活动。五是强化创新意识,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反映和维护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的制度性安排;把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与发挥团的社会功能结合起来,不断完善服务、管理、引导青少年的体制机制;深入开展《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宣传教育工作,推进青少年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落实;积极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健全完善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少年司法等制度,全面推进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消灭制度;深化“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深入开展“走进青年——团干部恳谈日”活动,健全常态推进机制和网络监督机制,推进团干部大范围融入青年、面对面做好青年工作;做好团委书记信箱的宣传和办信工作;抓好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及时解答、处理青少年心理、法律问题;深化“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工作,完善创建工作机制;完善筹资手段和方式,创新公益服务模式,做大做强希望工程,开展2012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扩大资助范围;积极开展“爱心同行〃送温暖”、“七彩小屋”建设等活动,做好困难青少年群体救助帮扶工作;巩固和拓宽筹资渠道,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困难学生的资助,进一步扩大希望工程
影响力;做好希望小学争取和建设工作,扩大希望图书室、图书室、电脑室数量。六是强化学习意识,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按照“修品行、善学习、勤思考、实做事”要求,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抓好理论学习和民主集中制建设,不断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抓好团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工作,通过专题培训、课题研讨、实践锻炼等方式,着力提高团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运用社会资源开展工作能力和新形势下青年群众工作能力;注重从制度入手加强“五型”建设,全面推行激励和问责相结合的动力传导、目标考核和经常性考核“三维”评价、以人的才能增长为核心的干部成长激励“三项机制”,为共青团工作由长期活动型向事业化长期型转变提供持续有力的保障;重点加强团的理论研究、信息调研等基础性工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拓宽干部视野,重视发展团属事业。
三、明确措施,确保实效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全市各级团组织要加强对学习党代会精神的组织领导,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摆上重要日程,把握好方向,制定好措施,抓紧学习贯彻,抓紧研究部署,抓紧推进落实,周密部署,稳步推进,把学习活动落实到实处。
2、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各级团干部要按照党代会精神的要求,深入基层、深入青少年群体中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掌握青少年的所思所想,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安排,制定工作计划,一项一项地推进,一项一
项地落实,把学习成效体现到实际工作中。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团组织要在电视、广播、网站、简报、报纸等新闻媒体上开辟专栏及时宣传学习贯彻活动情况,营造出浓厚的学习和实践氛围,在广大青少年中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
共青团德州市委文件
德青发〔2012〕1 号
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意见
各县市区团(工)委,各大中专院校团委,德州青少年宫,市直机关幼儿园:
市十四次党代会是今年我市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会议全面总结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客观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科学谋划我市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工作重点,对于在更高起点上推动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带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认真学习贯彻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建设幸福德州贡献青春力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全市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一定要充分认识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意义,把学习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要通过组织团员青年收
看电视、阅读报刊、召开学习会、座谈会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使广大团员青年进一步加深对党代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明确今后五年全市工作总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重大战略,并将其自觉地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要带领广大青年进一步增强自豪感和使命感,坚定建设幸福德州贡献青春力量的信念和决心,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要通过学习,使会议精神在广大青少年中入耳、入脑、入心,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市十四次党代会各项工作部署上来。
二、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全市各级团组织要以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结合工作实际,对照党代会的部署和要求,围绕“建设有强大凝聚力的德州共青团”发展目标,以建设枢纽型团组织为突破口,解放思想,继承创新,对团的工作进行再思考、再部署、再安排,强化“青春建功幸福德州”的理念,把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狠抓工作实效上来。一是强化大局意识,助推全市幸福德州建设。建立健全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体系,推动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规范化、常态化发展;举办2012青年集体婚礼,倡树文明新风;继续实施“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深入实施“保护母亲河•节能减排”系列活动;举办全市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推进青年科技创新行动、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活动;发挥青企协作用,引导广大青年企业家做转方式、调结构的生力军;搭建青年群众性文化平台,支持青年公益文化发展,
鼓励青年文化创新,支持青年发展创意产业,打造青少年文化精品;开展乡村青年文化艺术节、大学生艺术团巡演、少儿才艺大赛等活动;坚持公益性导向,突出青少年特色,不断巩固和强化青少年文化阵地。二是强化基础意识,加强共青团枢纽型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团建,加强层级化组织载体建设;巩固乡镇(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的工作成果;抓好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校及中职中学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进一步加强流动青年驻外团组织建设;推进两新组织团建;大力加强青年自组织、青年兴趣组织、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兴领域团建工作;加强青联自身建设,健全青联工作制度;加强学联组织建设,进一步推进“活力学联”工程;健全少先队理论研究激励、工作考核机制和少先队工作专业委员会建设;加强市青少年宫、德州游乐园、市直机关幼儿园等团属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做好各类青年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管理与引导工作。三是强化宗旨意识,深化青少年思想教育引导。以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建团90周年为契机,着力推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少年工作;大力开展党史党情和团史团情教育,做好德州共青团史编著工作;继续推进四类青年群体《思想引导大纲》的转化和应用;开展好争当“四个好少年”活动,深化感恩教育、中华诗文诵读、才艺培养“三项活动”;培养青年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奋斗精神;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四是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继续与人社、农业、科技等部门合作,开展青年实用技能、农业技术、科技知识等
方面的培训;继续深化与银监局、农业银行、农信社、邮储银行等部门的良好合作,发挥YBC青年创业计划、“鲁青基益农”德州项目和省“青春创业项目”作用,创新担保方式,丰富贷款品种,简化贷款手续,完善优惠政策,着力破解困扰青年创业的资金瓶颈;继续督促各县市区深入挖掘推报青年创业典型,开展青年创业奖、村村都有好青年评选活动。五是强化创新意识,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反映和维护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的制度性安排;把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与发挥团的社会功能结合起来,不断完善服务、管理、引导青少年的体制机制;深入开展《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宣传教育工作,推进青少年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落实;积极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健全完善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少年司法等制度,全面推进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消灭制度;深化“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深入开展“走进青年——团干部恳谈日”活动,健全常态推进机制和网络监督机制,推进团干部大范围融入青年、面对面做好青年工作;做好团委书记信箱的宣传和办信工作;抓好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及时解答、处理青少年心理、法律问题;深化“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工作,完善创建工作机制;完善筹资手段和方式,创新公益服务模式,做大做强希望工程,开展2012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扩大资助范围;积极开展“爱心同行〃送温暖”、“七彩小屋”建设等活动,做好困难青少年群体救助帮扶工作;巩固和拓宽筹资渠道,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困难学生的资助,进一步扩大希望工程
影响力;做好希望小学争取和建设工作,扩大希望图书室、图书室、电脑室数量。六是强化学习意识,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按照“修品行、善学习、勤思考、实做事”要求,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抓好理论学习和民主集中制建设,不断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抓好团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工作,通过专题培训、课题研讨、实践锻炼等方式,着力提高团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运用社会资源开展工作能力和新形势下青年群众工作能力;注重从制度入手加强“五型”建设,全面推行激励和问责相结合的动力传导、目标考核和经常性考核“三维”评价、以人的才能增长为核心的干部成长激励“三项机制”,为共青团工作由长期活动型向事业化长期型转变提供持续有力的保障;重点加强团的理论研究、信息调研等基础性工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拓宽干部视野,重视发展团属事业。
三、明确措施,确保实效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全市各级团组织要加强对学习党代会精神的组织领导,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摆上重要日程,把握好方向,制定好措施,抓紧学习贯彻,抓紧研究部署,抓紧推进落实,周密部署,稳步推进,把学习活动落实到实处。
2、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各级团干部要按照党代会精神的要求,深入基层、深入青少年群体中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掌握青少年的所思所想,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安排,制定工作计划,一项一项地推进,一项一
项地落实,把学习成效体现到实际工作中。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团组织要在电视、广播、网站、简报、报纸等新闻媒体上开辟专栏及时宣传学习贯彻活动情况,营造出浓厚的学习和实践氛围,在广大青少年中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