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作文4 游记

【课题】同步作文4 游记

【年级】五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要按一定顺序来有条理地写参观游览的过程,要突出景物的特点。

2、发展学生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影响、调节等功能的能力。

3、通过对彼此参观地方的介绍,扩大学生的见闻和知识面。

【教学重点】

按一定顺序来写参观游记,突出景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有条理地写清参观的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参观的是甲秀楼,甲秀楼位于贵阳市南部的南明河上,是市内小型人文风景区,

犹如西安的大雁塔,武汉的黄鹤楼,成都的望江楼,昆明的大观楼一样,甲秀楼是贵阳的市徽和标志。

师:既然是参观,那么只能脚 去,眼睛、 鼻子、嘴巴、耳朵 ,甚至脑袋,还有身上所

有的器官都不能去?„„.

师:眼睛(鼻子、耳朵、嘴,甚至心)去做什么呢?

师:基本写法好比阳春面,只有葱花、汤和面。

找到好的方法好比加了料的榨菜肉丝面、牛肉面或是什锦面,吃起来更丰富有

滋味。

一、移位观察法。

我们参观、游览一个景点,总要沿一定的路线,在不同的位置上进行观赏,对景点的整体或部分作细致的观察。我们通常把这种观察叫做移位观察。

养成移位观察习惯对写作十分重要,我们必须要把握如下几点:

1.要有一个清晰的转换顺序,即一定的参观游览路线。

【举例】

10月的贵阳阳光灿烂。一天,温暖的春风把我们送到了甲秀楼。走进甲秀楼的石牌坊,上面题词是“城南胜迹”,各位朋友可以在这里留影。我们脚下的这座桥叫浮玉桥,它的桥面并不是平直的,而是有一个起伏,像一条浮在水上的玉带,增加了桥梁造型的美感。在全国的风景桥中,浮玉桥是有名的,它与杭州苏堤上的“六桥烟雨”,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可以媲美。浮玉桥横跨在明净的南明河上,两岸杨柳依依,非常美丽。

我们沿着浮玉桥来到甲秀楼。浮玉桥上的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高约20米,四个角上刻有珍禽异兽的图案,底层有12根石柱托檐,四周护以雕花汉白玉栏杆,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感。浮玉桥原先有九个桥孔,桥下的涵碧潭在此回旋荡漾,形成“长江水倒

流,九眼照沙洲”的奇观。桥上的这个亭子叫涵碧亭,从远处眺望,半圆形的桥孔与它在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刚好是个正圆,桥、亭、楼的影子一齐映在水中,恍恍漾漾,给人以“镜中景,水中楼”的朦胧感觉。诗人更把这种感受写成了一幅楹联,用“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的诗句点出了它的神韵。

甲秀楼为贵阳主要名胜,素有“小西湖”之称,历代文人墨客往来于此,触景生情,留下很多墨宝,其中尤以清人刘玉山所撰长联最为著名,洋洋洒洒174个字,凝结了贵州的历史文化,开头便是:“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开拓。”

【分析】

参观过程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题词,石狮→石牌坊,水上的玉带→浮玉桥,美丽尽收眼底。

【练习】

①从你家去学校的路,是你再熟悉不过的了。现在请你画一张主要指示学校和你家方位的“交通图”。包括主要街道、主要建筑物和自然、人文场所(如河流、广场等)。

请在“交通图”下写一段话,描述从你家到学校,怎样走能看到更多景观,并同时描述这些景观的主要特点:

②假设,你跟一个朋友约好,明天你将在教室等他去拿一本课外书,但他从未去过你们学校。现在请你用最简明的话告诉他,进入你们学校大门后,怎样最快找到你们教室。写在下面:

2.要善于选择观察的角度。

【举例】

离开甲秀楼,我们顺着青石铺成的石桥而上,来到了翠微园 。美丽的古城尽收眼底。 山门西侧有假山水池,可通向高处的龙门书院;山门东侧为水上曲廊,直通澹花空翠园。拱南阁是翠微园内仅存的一座明末建筑,相传是南明时期永历王朝修建。阁内陈列着贵州的各种民族工艺品,如蜡染、苗银等。在它的右侧,翠竹清幽,从前在此建有“龙门书院”。澹花空翠园位于拱南阁的东侧,园内有花墙、洞门、长廊、水榭、楼阁,是典型的江南庭园,展出各种奇石,有2亿多年前的恐龙化石和海百合化石,有各种形状怪异、能引人遐想的石头,四围是长廊花墙。园中还立有一座两层的木楼,名为翠微阁,阁内开辟了贵阳人引以为傲的中国当代著名的女书法家萧娴书法作品陈列馆。澹花空翠园以西还有一座小亭,名为桂舫亭,一派江南园林的精致风光。

【分析】作者选择翠微园作为观察点:东侧为水上曲廊,西侧有假山水池,澹花空翠园位

于拱南阁的东侧。三个方面,既有优美的园林风景,又有昔日园林的森严气象,更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业绩。三个角度共同构成了贵阳的美丽景色。作者是在春季来到了翠微园,节令的特点也写得很明显。

【练习】

你认为观察下面事物,最好选择什么观察点和观察角度?

①石牌坊。观察点: ,

②浮玉桥。观察点: ,

③甲秀楼。观察点: 。

3.要根据中心确定观察的重点。

【举例】

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这种构造在中国古建筑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可以在这一特色上大做文章,来提高此楼的知名度和可鉴赏性,以吸引广大的旅游爱好者和建筑专家来观光、考察。楼高约20米,飞甍翘角,12根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塑花石栏杆,翘然挺立,烟窗水屿,如在画中。登楼远眺,四周景致,历历在目。浮玉桥如白龙卧波,全长90余米,穿过楼下,贯通两岸。桥上有涵碧亭,桥下有涵碧潭、水月台,桥南有翠微阁,遥相呼应。

【分析】

写出了外观构造”,所以决定了这时的观察和描写对象重点只能是楼。

【练习】

根据情节提示,完成段落描写(注意抓准观察重点)。

重点是“抓住环境特点,体会思想感情”。写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其一,观之有序,言之有序。写参观游览一类的文章,必须有一定的空间顺序,而这种顺序又往往和作者观察的顺序一致起来,因此,只有观之有序,才能言之有序。我们可以大致掌握以下常见的顺序:

以游踪为序。游览的顺序就是文章的顺序。

以方位变化为序。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左到右,由右到左;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先中间后四周,先四周后中间地观察,按照观察的顺序布局全篇文章。

以景物的类别为序。我们参观游览一个地方,在大范围内又有各种不同类别的景物。例如:到了郊外,可以先看田野,再看山峦,最后看河流;到了荒原,可以先看天空,再看原野,最后看牛羊„„

其二,抓住特点,描写具体。参观游览一个地方,所见所闻很多,如果什么都想写,就什么也写不好。只有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才能写得准确、生动、具体、形象。那么,抓住景物哪些特点呢?

色彩特点。景物的颜色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颜色,即使是同一种景物,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位置,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形态特点。景物的不同形状和姿态,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精神、气质。例:白杨直立挺拔,表现出坚强不屈的精神;柳树轻柔,婀娜多姿,表现出它柔韧的性格;松树迎寒风挺立,战霜雪苍绿,表现出倔强的品格;老槐树像撑开的大绿伞,在炎热的酷夏安抚着大汗淋漓的人们,表现出它温和的天性„„可见,抓住景物形态特点,既可表现形,又可体现神。

动静特点。一切景物都处于自然之中,有时处于静态,有时处于动态,有时处于静动变化之中。因此,我们要抓住景物的动静写出景物的特点。

其三,寄情于景,主题鲜明。景物本身无情,但是,人是有感情的。同学们,当你怀着愉快的心情去游玩时,你会觉得天比平时蓝,花比平日红,草比平日绿。一阵风吹过,小树在风中摇摆,你会觉得它在向你招手。小鸟从身边飞过,你会觉得它在为你唱歌,向你问好。然而,当你挨了批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走在回家的路上,眼前的景物就会截然不同了。游览中,无论由情及景,还是由景触情,都离不开情感的表达。只有把情感融注到字里行间,才会表达出鲜明的主题,也才会打动读者。在行文中,我们只有把心捧给读者,才会吐真情,有真意。情真文才美,只有情真,才能给读者美的享受。

范文:

我们的甲秀楼

只要是贵阳人大概都知道甲秀楼是贵阳市的标志,是贵阳的徽章。可又有多少人知道甲秀楼的历史呢?我通过上网查资料,总算是知道了甲秀楼的建造时间和结构。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甲秀楼始建于明朝万历26年(1598),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在甲秀楼旁我们最先在看到的是甲秀楼的石牌坊,上面题词“黔南胜迹”,游客们都会在这里留影。牌坊前后有8个石狮子,它们不是通常见到的坐狮或卧狮,而是从高处俯冲下来的雄狮。接着是脚下的浮玉桥,桥全长90余米。它的桥面并不是平坦的,而是有一个起伏,像一条浮在水上的玉带。浮玉桥横跨在南明河上,它原有九个桥孔,桥下的涵碧潭在此回旋荡漾,桥上的亭子叫涵碧亭。甲

秀楼巍然屹立在桥边的鳌矶石上,从远处眺望,半圆形的桥孔与它在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刚好是个正圆。给人以“镜中景,水中楼”的朦胧感觉。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楼高约20米。清人刘玉山写了一幅《甲秀楼长联》,共206字,凝结了贵州的历史文化。 甲秀楼是闹市中一处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地,景区外高楼林立,入夜后灯火辉煌,人影晃动,成为休息的聚集点。甲秀楼是贵阳市的标志,是贵阳的徽章!

板书

开头:为什么有机会去公园玩?当时的心情、反应如何?

中段:按顺序排列,写出景物特点。

结尾:写出感想或收获。

【课题】同步作文4 游记

【年级】五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要按一定顺序来有条理地写参观游览的过程,要突出景物的特点。

2、发展学生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影响、调节等功能的能力。

3、通过对彼此参观地方的介绍,扩大学生的见闻和知识面。

【教学重点】

按一定顺序来写参观游记,突出景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有条理地写清参观的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参观的是甲秀楼,甲秀楼位于贵阳市南部的南明河上,是市内小型人文风景区,

犹如西安的大雁塔,武汉的黄鹤楼,成都的望江楼,昆明的大观楼一样,甲秀楼是贵阳的市徽和标志。

师:既然是参观,那么只能脚 去,眼睛、 鼻子、嘴巴、耳朵 ,甚至脑袋,还有身上所

有的器官都不能去?„„.

师:眼睛(鼻子、耳朵、嘴,甚至心)去做什么呢?

师:基本写法好比阳春面,只有葱花、汤和面。

找到好的方法好比加了料的榨菜肉丝面、牛肉面或是什锦面,吃起来更丰富有

滋味。

一、移位观察法。

我们参观、游览一个景点,总要沿一定的路线,在不同的位置上进行观赏,对景点的整体或部分作细致的观察。我们通常把这种观察叫做移位观察。

养成移位观察习惯对写作十分重要,我们必须要把握如下几点:

1.要有一个清晰的转换顺序,即一定的参观游览路线。

【举例】

10月的贵阳阳光灿烂。一天,温暖的春风把我们送到了甲秀楼。走进甲秀楼的石牌坊,上面题词是“城南胜迹”,各位朋友可以在这里留影。我们脚下的这座桥叫浮玉桥,它的桥面并不是平直的,而是有一个起伏,像一条浮在水上的玉带,增加了桥梁造型的美感。在全国的风景桥中,浮玉桥是有名的,它与杭州苏堤上的“六桥烟雨”,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可以媲美。浮玉桥横跨在明净的南明河上,两岸杨柳依依,非常美丽。

我们沿着浮玉桥来到甲秀楼。浮玉桥上的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高约20米,四个角上刻有珍禽异兽的图案,底层有12根石柱托檐,四周护以雕花汉白玉栏杆,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感。浮玉桥原先有九个桥孔,桥下的涵碧潭在此回旋荡漾,形成“长江水倒

流,九眼照沙洲”的奇观。桥上的这个亭子叫涵碧亭,从远处眺望,半圆形的桥孔与它在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刚好是个正圆,桥、亭、楼的影子一齐映在水中,恍恍漾漾,给人以“镜中景,水中楼”的朦胧感觉。诗人更把这种感受写成了一幅楹联,用“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的诗句点出了它的神韵。

甲秀楼为贵阳主要名胜,素有“小西湖”之称,历代文人墨客往来于此,触景生情,留下很多墨宝,其中尤以清人刘玉山所撰长联最为著名,洋洋洒洒174个字,凝结了贵州的历史文化,开头便是:“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开拓。”

【分析】

参观过程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题词,石狮→石牌坊,水上的玉带→浮玉桥,美丽尽收眼底。

【练习】

①从你家去学校的路,是你再熟悉不过的了。现在请你画一张主要指示学校和你家方位的“交通图”。包括主要街道、主要建筑物和自然、人文场所(如河流、广场等)。

请在“交通图”下写一段话,描述从你家到学校,怎样走能看到更多景观,并同时描述这些景观的主要特点:

②假设,你跟一个朋友约好,明天你将在教室等他去拿一本课外书,但他从未去过你们学校。现在请你用最简明的话告诉他,进入你们学校大门后,怎样最快找到你们教室。写在下面:

2.要善于选择观察的角度。

【举例】

离开甲秀楼,我们顺着青石铺成的石桥而上,来到了翠微园 。美丽的古城尽收眼底。 山门西侧有假山水池,可通向高处的龙门书院;山门东侧为水上曲廊,直通澹花空翠园。拱南阁是翠微园内仅存的一座明末建筑,相传是南明时期永历王朝修建。阁内陈列着贵州的各种民族工艺品,如蜡染、苗银等。在它的右侧,翠竹清幽,从前在此建有“龙门书院”。澹花空翠园位于拱南阁的东侧,园内有花墙、洞门、长廊、水榭、楼阁,是典型的江南庭园,展出各种奇石,有2亿多年前的恐龙化石和海百合化石,有各种形状怪异、能引人遐想的石头,四围是长廊花墙。园中还立有一座两层的木楼,名为翠微阁,阁内开辟了贵阳人引以为傲的中国当代著名的女书法家萧娴书法作品陈列馆。澹花空翠园以西还有一座小亭,名为桂舫亭,一派江南园林的精致风光。

【分析】作者选择翠微园作为观察点:东侧为水上曲廊,西侧有假山水池,澹花空翠园位

于拱南阁的东侧。三个方面,既有优美的园林风景,又有昔日园林的森严气象,更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业绩。三个角度共同构成了贵阳的美丽景色。作者是在春季来到了翠微园,节令的特点也写得很明显。

【练习】

你认为观察下面事物,最好选择什么观察点和观察角度?

①石牌坊。观察点: ,

②浮玉桥。观察点: ,

③甲秀楼。观察点: 。

3.要根据中心确定观察的重点。

【举例】

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这种构造在中国古建筑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可以在这一特色上大做文章,来提高此楼的知名度和可鉴赏性,以吸引广大的旅游爱好者和建筑专家来观光、考察。楼高约20米,飞甍翘角,12根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塑花石栏杆,翘然挺立,烟窗水屿,如在画中。登楼远眺,四周景致,历历在目。浮玉桥如白龙卧波,全长90余米,穿过楼下,贯通两岸。桥上有涵碧亭,桥下有涵碧潭、水月台,桥南有翠微阁,遥相呼应。

【分析】

写出了外观构造”,所以决定了这时的观察和描写对象重点只能是楼。

【练习】

根据情节提示,完成段落描写(注意抓准观察重点)。

重点是“抓住环境特点,体会思想感情”。写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其一,观之有序,言之有序。写参观游览一类的文章,必须有一定的空间顺序,而这种顺序又往往和作者观察的顺序一致起来,因此,只有观之有序,才能言之有序。我们可以大致掌握以下常见的顺序:

以游踪为序。游览的顺序就是文章的顺序。

以方位变化为序。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左到右,由右到左;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先中间后四周,先四周后中间地观察,按照观察的顺序布局全篇文章。

以景物的类别为序。我们参观游览一个地方,在大范围内又有各种不同类别的景物。例如:到了郊外,可以先看田野,再看山峦,最后看河流;到了荒原,可以先看天空,再看原野,最后看牛羊„„

其二,抓住特点,描写具体。参观游览一个地方,所见所闻很多,如果什么都想写,就什么也写不好。只有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才能写得准确、生动、具体、形象。那么,抓住景物哪些特点呢?

色彩特点。景物的颜色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颜色,即使是同一种景物,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位置,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形态特点。景物的不同形状和姿态,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精神、气质。例:白杨直立挺拔,表现出坚强不屈的精神;柳树轻柔,婀娜多姿,表现出它柔韧的性格;松树迎寒风挺立,战霜雪苍绿,表现出倔强的品格;老槐树像撑开的大绿伞,在炎热的酷夏安抚着大汗淋漓的人们,表现出它温和的天性„„可见,抓住景物形态特点,既可表现形,又可体现神。

动静特点。一切景物都处于自然之中,有时处于静态,有时处于动态,有时处于静动变化之中。因此,我们要抓住景物的动静写出景物的特点。

其三,寄情于景,主题鲜明。景物本身无情,但是,人是有感情的。同学们,当你怀着愉快的心情去游玩时,你会觉得天比平时蓝,花比平日红,草比平日绿。一阵风吹过,小树在风中摇摆,你会觉得它在向你招手。小鸟从身边飞过,你会觉得它在为你唱歌,向你问好。然而,当你挨了批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走在回家的路上,眼前的景物就会截然不同了。游览中,无论由情及景,还是由景触情,都离不开情感的表达。只有把情感融注到字里行间,才会表达出鲜明的主题,也才会打动读者。在行文中,我们只有把心捧给读者,才会吐真情,有真意。情真文才美,只有情真,才能给读者美的享受。

范文:

我们的甲秀楼

只要是贵阳人大概都知道甲秀楼是贵阳市的标志,是贵阳的徽章。可又有多少人知道甲秀楼的历史呢?我通过上网查资料,总算是知道了甲秀楼的建造时间和结构。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甲秀楼始建于明朝万历26年(1598),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在甲秀楼旁我们最先在看到的是甲秀楼的石牌坊,上面题词“黔南胜迹”,游客们都会在这里留影。牌坊前后有8个石狮子,它们不是通常见到的坐狮或卧狮,而是从高处俯冲下来的雄狮。接着是脚下的浮玉桥,桥全长90余米。它的桥面并不是平坦的,而是有一个起伏,像一条浮在水上的玉带。浮玉桥横跨在南明河上,它原有九个桥孔,桥下的涵碧潭在此回旋荡漾,桥上的亭子叫涵碧亭。甲

秀楼巍然屹立在桥边的鳌矶石上,从远处眺望,半圆形的桥孔与它在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刚好是个正圆。给人以“镜中景,水中楼”的朦胧感觉。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楼高约20米。清人刘玉山写了一幅《甲秀楼长联》,共206字,凝结了贵州的历史文化。 甲秀楼是闹市中一处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地,景区外高楼林立,入夜后灯火辉煌,人影晃动,成为休息的聚集点。甲秀楼是贵阳市的标志,是贵阳的徽章!

板书

开头:为什么有机会去公园玩?当时的心情、反应如何?

中段:按顺序排列,写出景物特点。

结尾:写出感想或收获。


相关内容

  • 阅读作文的实践与思考 徐根荣
  • 各位老师:来参加这个活动前,论坛筹备组的叶凤春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我讲讲"阅读作文的实践与思考".这很像是一篇论文的题目,而我是不习惯于写论文的,所以只能试着按要求来汇报,讲得不好,请在座的各位,也请叶主编多多包涵. 我想从三个方面来汇报. 一.阅读作文在持久的读书活动中悄然问 ...

  • 小学作文讲义稿2
  • 广州市白云区集贤小学 五年级下学期小博士作文校本教材讲义稿 记事篇:一为活动类:二为写一件事. 题目:<快乐的秋游>. <那件事让我--> 一. 写作提示: 一般的记事类作文大都可采用"交代记叙文四要素"法,在开头 就开门见山,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 ...

  • 四年级作文同步导写作指导第一单元(写一处景物)
  • 四年级作文同步导写:怎样写一处自然景物(第一单元) 同学们暑期过得怎样,你一定利用暑期和爸爸.妈妈去过不少地方吧.它们也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正巧从新学期的第一单元就让我们写一篇有关自然景物的习作.你准备好了吗?现在就让我和大家一起来完成这篇习作吧.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本单元的习作要求: 1.这篇习作是 ...

  • 小升初学习计划
  • 篇一:小升初学习计划 1.在暑期中预习六年级学校课程的知识,让自己在基础知识上没有漏洞.把之前落下的一些奥数知识进行补充. 2.在跟班学习六年级奥数新知识的同时,每天做计算题(一天五道左右)和几何题(一周二十道,关键是知识的掌握). 3.秋季每周针对性的训练一个模块,每天做五道题,熟练地掌握一个知识 ...

  • 关于读书的活动方案
  • 方案一:关于读书的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第19个"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为打造书香校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坚定理想信念,激发青年学生读书热情,从学习中提高能力和素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推进学习型校园建设,不断提 ...

  • 小学二年级语文同步作文
  • 1.小雪花 今天下午天阴沉沉的,不一会儿功夫就下起了小雪花. 小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上飘下来,像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又像一群追逐打闹的孩子,可爱极了.雪花落到大地上,给大地披上了银毯,落到田野里,给麦苗铺上了一层暖和的被子,落到我们头上,立刻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小雪花给我们带来的数不尽的快 ...

  • "小小读书郎"主题队会活动方案
  •   活动目的: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交换阅读”、“同步阅读”、“亲子阅读”等活动,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亲近母语,增加积淀,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   活动形式 ...

  • 格列佛游记同步练习
  • 补差辅导练习八 --<格列佛游记> 1.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谁?他游历了哪些国家? 答: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格列佛. 他游历了大人国.小人国.智马国.慧骃国. 2.利立浦特小人国用什么方法选拔官员?蓝红绿三色丝线影射什么? 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蓝红绿三色丝线影射英国嘉 ...

  • [优秀作文]我和好书的故事
  • 我和好书的故事 俗话说的好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这句话使我刻骨铭心,也成为了我的座右铭. 记得我上一年级时,妈妈个我买了一本<童话故事>书,没玩,妈妈都会依偎在我的身旁,轻声细语.绘声绘色的给我讲起了故事,而我呢,则在旁边津津有味地听着,但是,因为我对书的下文,太期待了,所以等不到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