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特色:打通社区,落实全程德育

在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中确立了“追求优质 共同发展”的办学思想,就是在学校追求优质资源的形成与积累中,教师与学生共成长,教师与学校共发展,学校与社区共前进。学校教育实现联动社区,对学校进行全程德育教育,即学校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训练点,社区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点,社会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检验点,让学生养成道德好习惯,在全方位的生活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提升。学校的德育工作往往局限于学校的教育,容易使学生产生二面性或称双重人格,在校表现不错,在家和社区里就不一样了,存在所谓学生的德育教育5+2=0的状态。我们认为学校德育要取得实效性,必须在学生德育工作中拓展时空,把学校德育延伸至社区、到家庭、进社会,形成全社会全员都来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全程德育,德育工作就有了一致性、全面性、持久性,才能收到实效性。让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创建多元基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在校外有不少基地,不断开拓学校基地的功能和丰富学校基地的内涵,拓展它的外延,使基地教育更加扎实、更加有效。如敬老基地——航华敬老院,我校学生每周到敬老院去为老人服务,培养学生敬老爱老的好品德,学习一些服务技能,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感悟。本学年不断拓展基地的教育功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去敬老院路上的守时(守信),守纪(遵守交通法规,乘车规则,集体观念),在敬老院里的文明言行,做事有始有终,并有负责感等等,综合检验学生的公民道德水准,从多次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2、建立队伍和制度,使全程德育有保障:

二支队伍:即--学校组织志愿者队伍,由团员青年、党员和富有教育经验的班主任老师组成,在师资上得到保证。社区居委组成志愿者队伍,居委牵头,挑选热心教育的、有一定文化的社区居民担任。

一项制度:学校与社区居委协商,制订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使学校能及时地了解学生情况,定期反馈交流,使社区跟踪工作得到持续。

3、社区支持,德育全程跟踪:

我校以一村五居委为试点,开展了“文明共建”活动,签订了“文明共建”的协议书。社区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与我校居住在一村五居委的学生结对子,全面关心这些孩子在社区、家庭里的成长。建立了每个学生的跟踪表,定期召开志愿者座谈会,反馈交流学生在校、在社区、在家的情况,并对学生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探讨、协商,特别使学校了解了学生在家里和社区里的真实情况,使得学校、班主任的教育更有针对性,做好转化工作。学校更关注教育的过程,学生的在校表现、在家行为、社区情况三者结合能较全面的评价学生,在不同的时空关注学生,德育工作得到延伸与发展,取得更大的德育实效性。

4、资源共享,社区成为孩子成长的乐园:

学生在节假日、寒暑假里,学校沟通了社区,由居委干部负责,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社区的健身苑健身,在活动中心游乐,走家串户访问社区老人等;走出去,参观禁毒展览,一大会址等;学习技能,制作丝袜花,学习插花、书法、舞蹈等,让孩子在校外得到了健康成长,使社区成为学生的第二所学校。

  

在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中确立了“追求优质 共同发展”的办学思想,就是在学校追求优质资源的形成与积累中,教师与学生共成长,教师与学校共发展,学校与社区共前进。学校教育实现联动社区,对学校进行全程德育教育,即学校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训练点,社区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点,社会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检验点,让学生养成道德好习惯,在全方位的生活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提升。学校的德育工作往往局限于学校的教育,容易使学生产生二面性或称双重人格,在校表现不错,在家和社区里就不一样了,存在所谓学生的德育教育5+2=0的状态。我们认为学校德育要取得实效性,必须在学生德育工作中拓展时空,把学校德育延伸至社区、到家庭、进社会,形成全社会全员都来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全程德育,德育工作就有了一致性、全面性、持久性,才能收到实效性。让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创建多元基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在校外有不少基地,不断开拓学校基地的功能和丰富学校基地的内涵,拓展它的外延,使基地教育更加扎实、更加有效。如敬老基地——航华敬老院,我校学生每周到敬老院去为老人服务,培养学生敬老爱老的好品德,学习一些服务技能,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感悟。本学年不断拓展基地的教育功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去敬老院路上的守时(守信),守纪(遵守交通法规,乘车规则,集体观念),在敬老院里的文明言行,做事有始有终,并有负责感等等,综合检验学生的公民道德水准,从多次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2、建立队伍和制度,使全程德育有保障:

二支队伍:即--学校组织志愿者队伍,由团员青年、党员和富有教育经验的班主任老师组成,在师资上得到保证。社区居委组成志愿者队伍,居委牵头,挑选热心教育的、有一定文化的社区居民担任。

一项制度:学校与社区居委协商,制订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使学校能及时地了解学生情况,定期反馈交流,使社区跟踪工作得到持续。

3、社区支持,德育全程跟踪:

我校以一村五居委为试点,开展了“文明共建”活动,签订了“文明共建”的协议书。社区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与我校居住在一村五居委的学生结对子,全面关心这些孩子在社区、家庭里的成长。建立了每个学生的跟踪表,定期召开志愿者座谈会,反馈交流学生在校、在社区、在家的情况,并对学生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探讨、协商,特别使学校了解了学生在家里和社区里的真实情况,使得学校、班主任的教育更有针对性,做好转化工作。学校更关注教育的过程,学生的在校表现、在家行为、社区情况三者结合能较全面的评价学生,在不同的时空关注学生,德育工作得到延伸与发展,取得更大的德育实效性。

4、资源共享,社区成为孩子成长的乐园:

学生在节假日、寒暑假里,学校沟通了社区,由居委干部负责,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社区的健身苑健身,在活动中心游乐,走家串户访问社区老人等;走出去,参观禁毒展览,一大会址等;学习技能,制作丝袜花,学习插花、书法、舞蹈等,让孩子在校外得到了健康成长,使社区成为学生的第二所学校。

  


相关内容

  • 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和xx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导,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根本,以切实抓好中小学德育工作促进素质教育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以和谐、创新、发展为指针,以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为动力,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生,为未成年人思想道 ...

  • 2010年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导,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根本,以切实抓好中小学德育工作促进素质教育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以和谐、创新、发展为指针,以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为动力,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生,为未成年 ...

  • 2011年教育局德育科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2011年德育工作会议和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继续深入实施“1131”工程。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的原则,以完善学校育人体系为保障,以进一步提高工作实效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为德育工作 ...

  • 德育自评报告
  • 德育立校的根本 (一)坚持德育为首,深化素质教育 我校一直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 为本"的办学方向.坚持把为每个学生创造美好的未来作为学校工作的全部出发点与落脚点,我们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生命哲学"为基础,以&q ...

  • 承德县实验小学围绕生活教育文化打造学校特色1
  • 围绕生活教育文化打造特色学校 河北承德县实验小学 承德县实验小学始建于1933年,原名为下板城小学,1997年更名为承德县实验小学.学校现有教职工141人,学生2019人. 2004年以来,学校挖掘历史传统,着眼学生未来发展.从生活德育入手打造学校特色,随后构建了生活化课堂,并提炼出"生活 ...

  • 马鞍山市第一中学德育自查报告
  • 马鞍山市第一中学德育自查报告 根据中央8号文件的精神和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学习中央8号文件的实施意见,我校开展全面认真的德育自查活动。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多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

  • 小学五年发展规划纲要
  • 小学三年发展规划纲要 第一章 总 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立足本校发展实际,根据杏花岭区"创宜居环境,建和谐城区&quo ...

  •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
  • 教育部关于印发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 的通知 职成[2014]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中等 ...

  • 学校十三五规划稿
  • 天津市第八十中学 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 2015 年11月 天津第八十中学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总结回顾 "十二五"期间,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八十中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模式,坚持"扬长教育"这一先进的办学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