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地位及实施

中小学德育地位及实施

作者单位 胜利中学

作者姓名 李靖

职务 党支部书记

联系电话 [1**********]

摘要:我国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弊端,这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社会上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弊端的存在,并努力探讨、尽力改进,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德育是教育的根本和灵魂。唤醒孩子们心灵中缺失的德育,需要教育工作者、教育主管部门、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德育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

一、教育现状及弊端

世界已迈入了新千年,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要对话不要对抗,要多极不要单极 ,要发展经济不要军备竞赛,正成为全世界人们的共识。其中,发展经济则是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所一贯倡导或正在倡导的原则。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就把发展经济作为各项事业的核心,而发展经济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就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邓小平同志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也得到了世界各国发展实践的证明。科技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

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而科技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是由教育决定的。换句话说,教育水平决定了科技水平,而科技水平决定了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为了发展经济必须发展教育,这早已成为国人的共识。

确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为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如重理轻文,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家庭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等。这些弊端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僵化的教育模式支配下的必然结果。

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早就意识到了这种状况,也采取了一定的改进措施,但总觉得收效甚微,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文凭热的重新升温,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操纵下,初中教师拼搏三年只为中考,高中教师拼搏三年只为高考,于是乎全国上下,除了考试就是分数,造就出了大量的高分低能的所谓中高考“状元”。更要命的是这些苦读十多年的莘莘学子们一旦考上大学后,尽管有的仍能在学业上兢兢业业,但很大一部分学生则暴露出了自身素质上的严重欠缺,这主要体现在道德品质的严重低下上。我想,这应该是我国教育体制下产生的最大弊端。

二、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教育应该以德为先,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教育方针也规定了这一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然而在教育实践

中则很少能真的去贯彻。很多基层的教育工作者也有苦难言,并不是不想去贯彻,并不是不想把德育放在第一位,而是根本没有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在机制和外部客观环境,仅一根中考高考的指挥棒就令人喘不过气来了,更何况家庭社会的大环境呢。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果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枯燥的说理而不去搞一些其他相应的实践活动,则效果可想而知。可我们目前有几个这样的能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便场所呢?我们也不是没有德育,九年一贯制的思想政治课是我们唯一的“法宝”,但这“法宝”究竟还能有几分灵验,这是有目共睹的。

李岚清同志曾在《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各类学校都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有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把这些方面的教育列入教学大纲,安排必要的课时,并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来进行。”这段话不但指出了我们今后德育发展的方向,而且指出了所采取的教育形式:生动活泼的形式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当然这更需要各级基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合本地区的教育形式。但无论怎样,以后的德育决不应再是一堂思想品德课包打天下的局面了——此乃中华民族之幸!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是一个看重品德教育的民族,“万育德为首”就说明了这一点。我们的祖先在古老和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充分意识到了德育在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因此,自觉的贯彻了德育为先的原则。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古人

中凡是有一定技能者若要选一个徒弟,一定要先考察这个将来弟子的德行。在这个原则支配下,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一代代的传了下来。中华民族成为目前世界上文化底蕴最丰厚的民族之一,不能不说与这些一代代的文化的传播者有一个高尚的德行有关。因为一个真正品德高尚的人,便会负责、能容忍、善钻研,并且也应该有一份传播中华文明的热心肠,我想这也不能不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到目前仍没有中断的原因之一吧。

三、如何唤醒缺失了的德育

当下,摆在所有教育者面前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才能把缺失和偏离了正常轨道的的德育重新在年幼的儿童(主要是幼儿园有和小学的学生、中学生其次)心中唤醒和扶正。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更是一个关系到中华民族是否后继有人、百代千秋大业的问题。很多有识之士正在积极的大声疾呼,很多部门组织也做了很多创造性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尤为喜人的是,近年来,从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在不断的发声,强调德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很多国人的共鸣——这是一大幸事。做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借力而行,立足基层,结合实际,尽自己的心力去做一些有益于中小学德育现状改变的事情。

首先,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前提。古语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这里的“人师”就是能够给学生以精神上的启迪、人格上的熏陶、德行上的蕴化的真正的师者。这就需要从主客观两个角度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的德行素养,做好孩子人生的导师。

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引导,改变目前中高考“一考定终生”的考试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德行教育真正落在实处。

第三、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社会力量以及教育部门、基层学校、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逐步转变整个社会对教育的基本态度,最终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第四、不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中强大的道德教育内涵补充当今教育体制下道德教育缺失的不足。诚如前所述,中华传统文化是侧重德行教育的文化,这种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不息的精神支撑。近百年来的的内忧外患,使中国人把自己的根——传统文化斩断了。没有根基的文化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根基的民族也不可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所以,传统文化的回归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中华文化回归正途的必由之路,当然也应该是当今德育教育取得实效的根本途径。

教育的灵魂是德育,目前德育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整个民族的发展与未来,做为基层教育工作应该站在大教育的角度,审时度势,把握时代脉搏,勤于专研,勇于创新德育方法,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中小学德育地位及实施

作者单位 胜利中学

作者姓名 李靖

职务 党支部书记

联系电话 [1**********]

摘要:我国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弊端,这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社会上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弊端的存在,并努力探讨、尽力改进,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德育是教育的根本和灵魂。唤醒孩子们心灵中缺失的德育,需要教育工作者、教育主管部门、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德育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

一、教育现状及弊端

世界已迈入了新千年,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要对话不要对抗,要多极不要单极 ,要发展经济不要军备竞赛,正成为全世界人们的共识。其中,发展经济则是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所一贯倡导或正在倡导的原则。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就把发展经济作为各项事业的核心,而发展经济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就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邓小平同志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也得到了世界各国发展实践的证明。科技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

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而科技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是由教育决定的。换句话说,教育水平决定了科技水平,而科技水平决定了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为了发展经济必须发展教育,这早已成为国人的共识。

确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为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如重理轻文,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家庭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等。这些弊端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僵化的教育模式支配下的必然结果。

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早就意识到了这种状况,也采取了一定的改进措施,但总觉得收效甚微,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文凭热的重新升温,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操纵下,初中教师拼搏三年只为中考,高中教师拼搏三年只为高考,于是乎全国上下,除了考试就是分数,造就出了大量的高分低能的所谓中高考“状元”。更要命的是这些苦读十多年的莘莘学子们一旦考上大学后,尽管有的仍能在学业上兢兢业业,但很大一部分学生则暴露出了自身素质上的严重欠缺,这主要体现在道德品质的严重低下上。我想,这应该是我国教育体制下产生的最大弊端。

二、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教育应该以德为先,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教育方针也规定了这一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然而在教育实践

中则很少能真的去贯彻。很多基层的教育工作者也有苦难言,并不是不想去贯彻,并不是不想把德育放在第一位,而是根本没有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在机制和外部客观环境,仅一根中考高考的指挥棒就令人喘不过气来了,更何况家庭社会的大环境呢。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果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枯燥的说理而不去搞一些其他相应的实践活动,则效果可想而知。可我们目前有几个这样的能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便场所呢?我们也不是没有德育,九年一贯制的思想政治课是我们唯一的“法宝”,但这“法宝”究竟还能有几分灵验,这是有目共睹的。

李岚清同志曾在《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各类学校都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有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把这些方面的教育列入教学大纲,安排必要的课时,并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来进行。”这段话不但指出了我们今后德育发展的方向,而且指出了所采取的教育形式:生动活泼的形式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当然这更需要各级基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合本地区的教育形式。但无论怎样,以后的德育决不应再是一堂思想品德课包打天下的局面了——此乃中华民族之幸!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是一个看重品德教育的民族,“万育德为首”就说明了这一点。我们的祖先在古老和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充分意识到了德育在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因此,自觉的贯彻了德育为先的原则。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古人

中凡是有一定技能者若要选一个徒弟,一定要先考察这个将来弟子的德行。在这个原则支配下,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一代代的传了下来。中华民族成为目前世界上文化底蕴最丰厚的民族之一,不能不说与这些一代代的文化的传播者有一个高尚的德行有关。因为一个真正品德高尚的人,便会负责、能容忍、善钻研,并且也应该有一份传播中华文明的热心肠,我想这也不能不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到目前仍没有中断的原因之一吧。

三、如何唤醒缺失了的德育

当下,摆在所有教育者面前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才能把缺失和偏离了正常轨道的的德育重新在年幼的儿童(主要是幼儿园有和小学的学生、中学生其次)心中唤醒和扶正。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更是一个关系到中华民族是否后继有人、百代千秋大业的问题。很多有识之士正在积极的大声疾呼,很多部门组织也做了很多创造性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尤为喜人的是,近年来,从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在不断的发声,强调德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很多国人的共鸣——这是一大幸事。做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借力而行,立足基层,结合实际,尽自己的心力去做一些有益于中小学德育现状改变的事情。

首先,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前提。古语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这里的“人师”就是能够给学生以精神上的启迪、人格上的熏陶、德行上的蕴化的真正的师者。这就需要从主客观两个角度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的德行素养,做好孩子人生的导师。

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引导,改变目前中高考“一考定终生”的考试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德行教育真正落在实处。

第三、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社会力量以及教育部门、基层学校、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逐步转变整个社会对教育的基本态度,最终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第四、不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中强大的道德教育内涵补充当今教育体制下道德教育缺失的不足。诚如前所述,中华传统文化是侧重德行教育的文化,这种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不息的精神支撑。近百年来的的内忧外患,使中国人把自己的根——传统文化斩断了。没有根基的文化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根基的民族也不可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所以,传统文化的回归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中华文化回归正途的必由之路,当然也应该是当今德育教育取得实效的根本途径。

教育的灵魂是德育,目前德育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整个民族的发展与未来,做为基层教育工作应该站在大教育的角度,审时度势,把握时代脉搏,勤于专研,勇于创新德育方法,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关内容

  • 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共金昌市委、金昌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实施“甘肃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行动计划”的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全面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推进“以德治校”、“以法治教”进程,根据《永昌县教育局关于转发<金昌市教育 ...

  •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及意义
  •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意义 摘要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意味着语文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而且肩负着提升他们德育的重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应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 ...

  •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题 第一编 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导论 一.填空题 1.教育管理包括国家教育的(行政)管理和(学校内部)的管理. 2.教育管理学主要包括(教育行政)学和(学校管理)学两大分支. 3.教育管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4.管理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 ...

  • 2012年特钢考试小学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大全
  • 云南省教师特岗小学教育学考试重点解读 第一章 教育和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 考点: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考点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 ...

  • 小学教育学考点与要点归纳(打印版)
  • 本章概括地介绍了教育和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不同时期的特点.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 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 ...

  • 礐石小学德育工作调研报告
  • 礐石小学德育工作调研报告 一.学校整体情况. 礐石小学是一所有100多年办学的学校,地理位置独特,在礐石4A级礐石名胜风景区青山绿水的环绕中,与驻汕海军部队为邻.主要服务礐石社区.红星社区.红旗社区等.社区环境复杂而丰富,与汕头市金山中学.礐石名胜风景区.海军警卫连.修理所.装备部为共建单位.德育阵 ...

  • 浅谈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 浅谈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德育管理是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德育的各种要素,以实现育人的学校管理活动.学校教育"以人为本",育人"德育为先".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工作,是现代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 2010年重庆市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及内容
  • 2010年重庆市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及内容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的通知>(教师[2009]2号).<重庆市物价局.重庆市财政局关于核定教师资格考试费收费标准的复函>(渝价函[2009]47号)要求,经研究,我市教师资格考试科目及内容如下: 一.考试科目及 ...

  • 自考-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
  • 中小学教育管理 中小学教育管理 00458(选考) 主品质量.工作质量,狭方法. 的总和. 监督.评估的指导,并向义的质量指主品的质量. 16.个案分析法:是以一23.教育行政执法:是指同级和上级政府及教育 1.管理:就是合理组织8.教育效益:在相同的个或几个人作样本,或以国家教育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