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2小毛虫(公开课教案)
22.小毛虫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轻歌曼舞、抛弃、笨拙、悲观失望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段。
3、从小毛虫变成蝴蝶的故事中懂得一些道理。(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对自己有信心,坚持下去,就会成功。)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师:瞧,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一起出示蝴蝶和小毛虫的图片)你喜不喜欢他们?为什么?
板书:小毛虫 蝴蝶
2、神奇的大自然把这两种外貌完全不同的昆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是啊!小毛虫变成蝴蝶,这是多么不可思议!
相信大家学了意大利著名艺术家——达芬奇写的《小毛虫》这篇短文后,对小毛虫一定会有新的认识。
3、出示课题:22小毛虫齐读
二、整体感知,初步感知
1、让我们借助拼音,开火车读读课文:
想想:()的毛虫变成了( )的蝴蝶。
2、正音:笨拙、时辰、轻盈。
2、交流: 小毛虫:可怜、笨拙、不悲观 (用文中的词)
蝴蝶: 灵巧、轻盈、色彩斑斓
三、学习课文1,2两小节
1.自由读读第1,2两节,想一想
★为什么说小毛虫很可怜?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
出示:只有它,可怜的小毛虫被抛弃在一旁,既不会跑,也不会飞。(指名读,交流,读了这句话你发现(知道)了什么?读了这句话我觉得--) 小毛虫被谁抛弃了?
师:那其他昆虫在干什么呢?读读课文。
(生:各种昆虫轻歌曼舞,飞的飞,跑的跑,又是唱,又是跳。)
师:你听,它们的歌声是那么轻快,你看,它们的舞姿是那么的优美,这样的的歌声和舞姿我们可以用“轻歌曼舞”来形容。 出示:轻歌曼舞
这些昆虫们是多么的高兴,在尽情享受春天美好的时光。怎样读好这句话?试一试。 指名读(师:谁来读读这句话?)
师引读:所有的昆虫正在尽情地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它们轻歌曼舞,飞的??,跑的??,又是??,又是??,到处??。这一切对小毛虫来说是多么新奇呀!只有他既不会??,也不会??,还被扔在一旁,没有人搭理她,真是可怜!它被--(出示:抛弃)谁来读好这句话? 请你前后对照读,读出不同的语气。指名读,女生读前一句,男生读后一句。
★文中哪处描写了它又是笨拙的小毛虫?请用曲线划出
出示第二节,指名读
①“挪动”、“一点点”,“九牛二虎之力”飘红②
来试着把它的这份艰难、笨拙读出来。指导朗读。指名,齐读。
③继续交流出示: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觉得自己就像是周游了
整个世界。请学生读,你为什么要在整个这里重读呢?
整个世界是多大的范围,多长的路程呀?
开火车答,小毛虫觉得自己周游了——,周游了——,周游了——,
小毛虫是那样的笨拙,而其他昆虫却那么地轻盈而灵巧,我们把1,2节连起来读,想想该怎样读???齐读1,2节
过渡:小毛虫看到自己不如别的昆虫,对此它会抱怎样的态度呢?又是怎样做得呢?
四、朗读感悟第三四五小节。
小毛虫看到自己不如别的昆虫,对此它会抱怎样的态度呢?它又做了哪些努力?请大家读读3,4小节分别用直线和曲线画出有关句子,交流
1、出示第三,四节,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悲观失望,不羡慕
从这里看出小毛虫怎么样?它对自己充满——?(信心、勇气、希望)
2、理解如此(如此具体指什么?)(对,尽管这样,它不悲观失望,因为它懂得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小毛虫该做的事情就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吐丝、结茧”。
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做着工作。)
理解尽心竭力 出示:尽心竭力 竭在字典上有两个意思?给它换个词:竭尽全力 尽心尽力
★ 出示句子:请大家再读一读,读出你的理解。
★ 师生合作读3、4小节。
师:小毛虫的努力没有白费,你们看,时辰到啦!小毛虫变啦!(请大家看一看蝴蝶破茧而出时的画面。认真看。)
学生看视频
小毛虫清醒过来,它惊奇地发现自己变成了蝴蝶,太高兴呀!让我们帮它来表达这份喜悦。来一起齐读。(配乐齐读)
1、小蝴蝶高兴了,你们也高兴,老师从你们的脸上看到了笑容,想一想,小蝴蝶为什么高兴
呢,快快告诉大家?
我高兴,是因为——我不再是笨拙的小毛虫。
我高兴,是因为——我会自由地飞了。
我高兴,是因为——我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成功地变成蝴蝶。
五总结:是啊,??今天我们和小毛虫一起经历了它的成长过程,一只笨拙的小毛虫变成灵巧、轻盈的蝴蝶,这个成长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相信你们学到了很多,也感受了很多,你想对小毛虫说些什么?
希望你们也能像小毛虫那样,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对自己有信心,坚持下去,你也会成功的。
《“我 喜 欢 昆 虫”》教学实录及课后反思 李曼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仿写句子,学习将一件事情写具体。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安妮对昆虫的喜爱,渗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安妮喜欢昆虫,她是怎样做的?从中感受安妮对昆虫的喜爱。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和体验安妮对昆虫真挚的感情,引起共鸣,激发学生爱护动植物的感情。
教学用具:
磁条、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从整体上了解了安妮她是一个非常喜欢昆虫的孩子。来,一起读课题“我 喜 欢 昆 虫”。
师:我们还找出了概括描写安妮喜欢昆虫的句子,(手指屏幕)来,一起读一读,读出安妮对昆虫的喜爱!
(磁条出示这几句话:)
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
安妮喜欢收集昆虫。
安妮非常爱护昆虫。
安妮真是昆虫的好朋友。
师:通过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看到小孩把昆虫放进玻璃瓶里,只要有机会,安妮就会把这些受难的小生命放走。因为她(停顿),再次读课题:“我 喜 欢 昆 虫”。 师:从哪些具体的语句让我们感受到安妮对昆虫的喜欢呢?(停顿)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的2——7自然段,去细细的品读、感悟。
二、自主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首先,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请看大屏幕。(ppt出示自学提示一) 师:谁来读读自学提示,带着大家了解自学提示的要求。(指名读)
(自然指一下黑板)
ppt:自学提示(一):
1、 自由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的词句。请用铅笔划上“~~~~~”。
2、 自学完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巡视是否会自学)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提示的要求自学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生1:不管是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圆的、扁的,有毛的、没毛的,爬的、钻的、 跳的、飞的„„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
师:请你把问题回答完整。
生1:我从“不管是大的、小的„„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感受到安妮很喜欢昆虫。 师点击ppt(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不管是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圆的、扁的,有毛的、没毛的,爬的、钻的、跳的、飞的„„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
师:嗯,请坐!还有哪些同学找到这个句子?(学生举起小手)
哇!大家都找到这个句子呀!真不错!
师:来,你们再读读这句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2:我发现了一个顿号,一个逗号,一个顿号,又一个逗号。
(师点击ppt顿号、逗号的变化)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标点的变化!
师:接着说,你还发现了什么? (你愿意说,请你也说说吧!)
生3:我还发现了这大的小的是反义词,长的短的也是反义词。。。
师:真不错,你还发现了反义词这个规律。
师: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大的、小的,一个顿号,一个逗号,这是有关大小的一
类,长的、短的,又一个顿号,一个逗号,这是有关长短的一类,圆的、扁的这是有关形状的一类,有毛的、没毛的这是有关表皮的一类,(爬的、钻的、跳的、飞的),这是什么?(动作)对!这是有关不同动作的又是一类。看来,安妮喜欢的昆虫真多呀!顿号停顿短一点,逗号停顿长一点,谁能读出这个区别?
生4读句子“不管是大的、小的„„爬的、钻的、跳的、飞的”
(顿号、逗号的区别读得不明显)
师:看来这样一个长句子,读起来不太容易!
来,请你们听听老师怎么读的!
(师范读“不管是大的、小的„„爬的、钻的、跳的、飞的”)
师:来请你再来试一试!有没有信心读好它?(有)
生4再读句子“不管是大的、小的„„爬的、钻的、跳的、飞的”
师:嗯!这样一读,比刚才好多了!
师:还有谁想读?你愿意读,请你也读读吧!
生5读句子“不管是大的、小的„„爬的、钻的、跳的、飞的”
师:嗯,这样一读就很清楚了。
师:安妮喜欢的昆虫只有这些种类吗?(不是)你是从哪发现的?
生6:我还从“„„ ”(省略号)
师:你真会读书,能关注文中的标点来体会。
师:来,展开你们丰富的想象,像作者这样说一说省略的内容。
师:除了大的、小的,长的、短的,还会有什么样的?
师:你说!
生7:软的、硬的
师:嗯!不错!
你说!
生8:有毒的、没毒的,
师:真不错!
你说!
生9:美的、丑的„„
师:你们简直太厉害了!一下子说了这么多种类!看来,安妮喜欢的昆虫真的很多呢! 来,谁能把省略号读出来?
生10读句子“不管是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圆的、扁的,有毛的、没毛的,爬的、钻的、跳的、飞的??”
师:来,请听听老师怎么读的?
师再范读:“爬的、钻的、跳的、飞的„„”
师:还是请你读一读!
生10再读此句子。(明显的变化)
师:我听出来了,安妮喜欢的昆虫真的很多呢!看来,安妮真的很喜昆虫! 师:你们还从哪体会到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
生11:我还从“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
师:嗯!看来,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呢!
师边说边点击(ppt只要 都 漂红)并(板书:只要。。。都。。。)
师:谁能读读这句话,读出安妮对昆虫的喜爱?
生12读句子“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
师:我听出来了安妮喜欢昆虫。
师:还有谁想读这句话?好,请你读!
生13读句子“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读得很好)
师:我听出来了安妮是多么的喜欢昆虫啊!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段(手指屏幕)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吗?
师:好,你说!
生14: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ppt 漂红)
师:对!这一段中,还有一个句子也表达了这个意思?(生纷纷举起小手) 师:好!一起说!
生齐说“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ppt漂红)
师:很好!(手指屏幕)这段话就是围绕“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这句话来写的。通常我们把放在自然段开头的这个句子叫做总起句(ppt出示 总起句),放在自然段结尾的这个句子叫做总结句(ppt 总结句)。这一段开头既有总起句,结尾又有总结句,像这个自然段的结构,我们把它称为:总---分----总 的结构。
师:来,让我们通过读来体会这个结构!我读总起句和总结句,同学们读中间的具体的描写的句子。准备好了吗?
(师生配合读完)
师: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你能像作者这样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写一写吗?(能)
师:请看大屏幕,师(点击 ppt)出示:
ppt:我真的很喜欢-------。不管是------、------、-------、-------、?? 只要是--------,我都---------。
1、 先写一写自己的兴趣爱好。
2、 写完之后再说给全班同学听。
(生仿写句子)
师:谁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生15:我真的很喜欢吃水果。不管是苹果、梨子、香蕉、草莓-?? 只要是水果,我都喜欢。
师:你是个很注重营养的孩子!
生16: 我真的是喜欢运动。不管是跑步、跳绳、打球、游泳?? 只要是运动,我都喜欢。 师:你是一个很会运动的孩子!
生17:我真的很喜欢小动物。不管是小猫、小狗、小鸟、小乌龟?? 只要是小动物,我都喜欢。
师:你真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孩子!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你们已经学会用总分总的方式说话了。
师: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在学习这一段?
师引导(总结学法):
刚才我们学这一段,是先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板书: 读),再找到关键的词句、划波浪线(板书:找),然后我们先小组中交流、后全班交流(板书:说),最后说完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句子(板书:读)。
师:归纳起来就是读一读、找一找、说一说、再读好这样的方法学习第二自然段。
三、用刚才的方法自主学习3——7自然段
师:现在就用这样的方法,自学课文的3——7自然段。
ppt:自学提示(二):
1、 默读课文3----7自然段。安妮很喜欢昆虫,她是怎么做的?找到相关句子用铅笔划
上“~~~~~~”。
2、 自学完后和小伙伴们自由的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
师:我同样请一位同学读读这个自学提示!带着大家了解自学提示的要求。 师:好,请你来!(指名读自学提示二)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的要求开始自学吧!
师:刚才,同学们都在那读着、找着,划着,现在我们来说一说,交流交流吧! (汇报交流):
生18:安妮很喜欢昆虫,她是这样做的:
“ 安妮喜欢收集昆虫,当然她收集的昆虫都是死了的。她还喜欢收集昆虫蜕下来的皮,像蚱蜢的外皮,知了的硬壳。”
师:嗯,请坐!她还喜欢收集昆虫蜕下来的皮,连这都收集。看来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呢!谁来来读一读!
生19读句子“安妮喜欢收集昆虫,当然她收集的昆虫都是死了的。她还喜欢收集昆虫蜕下来的皮,像蚱蜢的外皮,知了的硬壳。”(生将“蚱蜢”读的较重)
师: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这样读吗?
生19:因为安妮连“蚱蜢” 的皮都收集,所以她很喜欢昆虫。
师:你体会的很好! 我听出来了安妮是多么的喜欢昆虫!
师:这个自然段还有谁来补充?
生20:安妮是这样做的:安妮喜欢收集昆虫,当然她收集的昆虫都是死了的。 (师相机板书:收集)
师:哎呀!她收集的昆虫都是“死了的” ?(师故意夸张语气)
师: 谁能读好这个句子?
生21读句子“安妮喜欢收集昆虫,当然她收集的昆虫都是死了的。”(生将“死了的”读得较重)
师:你为什把“死了的”读的这样重啊?从这你感受到什么?
生21:我从“死了的”感受到安妮很不忍心伤害活的昆虫。
师接:是啊!可见,她是多么的喜欢昆虫啊!
师: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这个自然段!
(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安妮很喜欢昆虫,她还做了些什么呢?咱们接着往下交流!
生22:她还这样做了“安妮非常爱护昆虫,她常常给蚂蚁让路。就连在梦中,她也忘不了昆虫。她常梦见自己像甲壳虫一样,倒挂在天花板上行走,还学蜜蜂跳“8”字舞。” 师同时点击ppt(出示第四段):
安妮非常爱护昆虫,她常常给蚂蚁让路。就连在梦中,她也忘不了昆虫。她常梦见自己像甲壳虫一样,倒挂在天花板上行走,还学蜜蜂跳“8”字舞。
(相机板书:爱护)
师:嗯,这可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啊!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安妮,你还会梦见什么呢?来,让我们伴随着音乐,一起走按你的进梦境之中吧。(ppt 昆虫世界视屏 音乐起)(师表现陶醉的样子)
(视屏结束)
师:安妮,安妮,你能告诉我,你梦见了什么吗?
生23: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呢!)
师:这真是一个美丽的梦!
师: 安妮,安妮,你能告诉我,你梦见了什么?
生24:我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蜘蛛正和其它蜘蛛在打斗呢!
师:这个梦真有趣!
师: 安妮,安妮,你能告诉我,你梦见了什么?
生25:我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蜗牛正往高高的树上爬去。
师:这梦太有意思了!
师:来,谁来读一读? 请你来读读!
(配乐朗读 )生26读这段话
师评:从你的读中,我感受到安妮正陶醉在她的昆虫世界里!
师:还有谁想读?请你也读读吧!
(配乐朗读)生27读这段话
师:我听出了,昆虫给安妮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她是那么的喜欢昆虫! 师:安妮很喜欢昆虫,她还做了些什么呢?咱们接着往下交流!
同时师点击ppt出示(出示第五段):
生28回答完
师:哦,她对待昆虫真的像对待(手指向屏幕 好朋友),好朋友一样。(师随机 板书 好朋友)
师:请你读一读!
生29读这段话
师:从你的读中,我仿佛看到了安妮正打开窗迎接那夜游的虫子呢!
师:还有谁愿意读?你愿意读,请你读读吧!
生30读这段话
篇三:昆虫教案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和学生实际,制定如下目标:
知识目标:
①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和特点。
②通过观看教学片段,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③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增强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表达交流、合作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昆虫图片展示,给学生直观的美好享受,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培养热爱自然界、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常见的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难点: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及特点;变态发育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三对足,头上两跟感觉须里头肉外是骨,这是什么动物
的主要特征?
学生自由发表观点。
(联系实际从生活中的谜语导入,活跃气氛、激发兴趣)。
师: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昆虫是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那么会飞的无脊椎动物我们了解多少呢?板书《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打出美丽的蝴蝶、毛毛虫的图片。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讲授新课,收获新知:
师: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咱们以可爱的蚕宝宝分析。(教师播放家蚕与人类关系的图片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认识到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通过中国文化,让学生体验蚕的奉献精神)。并出示多媒体课件,提出所要求学生要回答的问题:
(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经历哪些过程?
(2)家蚕通过哪种方式繁殖后代?你能简单介绍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吗?
(3)根据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你发现还有哪些动物与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相似?(学生根据以上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归纳家蚕的生殖方式、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以游戏和做诗的形式考察学生对昆虫的生殖、发育的理解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板书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不完全变态。
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学生举几个与其生殖和发育相同的例子:如蜜蜂、茶粉蝶、蝇、蚊等。 师:(家蚕的学习先告一段落,我们了解一些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教师打出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的图片提出问题)
1、蝗虫一生都经历那几个时期?
2、什么是不完全变态发育?举例说出其他与蝗虫生殖发育相似的昆虫?
3、什么时期是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
4、采用什么方法消灭蝗虫?
5、蝗虫对农作物危害很大,能把它完全消灭吗?
6、为什么大旱之年易闹蝗灾?
板书二、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不完全变态。
1、定义---个体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的发育过程。
2、例如:蟋蟀、螳螂等。
(上述问题是学生在已有对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有关蝗虫的一些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对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学习,让学生进一步对家蚕的发育进行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知道了它们之间的
区别,增强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真相大白。
3、课堂小结,作业练习,结束新课
知识总结:(凭借板书小结归纳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加强重点、难点的巩固;通过练习有趣味性的作业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情感上获得成功的体验,认识自然界生命的美好)。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和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充分体现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体现了昆虫与环境的关系。我们这节课以家蚕和蝗虫为例,学习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昆虫是以_____(学生接述:有性生殖)的方式进行繁殖的,它的发育过程可根据形态的变化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有些昆虫对农业生产是有害的,而有些使有利的,也促进了中外文明的发展。
板书设计:
蝗虫的生殖和发育
生殖方式:有性生殖
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完全变态: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距很
大。
生殖方式:有性生殖
二、蝗虫的生殖和发育发育过程:卵→若虫→成虫
不完全变态:幼虫和成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相似
(通过板书对本节重点内容进行归纳,对家蚕和蝗虫生殖和发育一目了然) 篇四:来画虫教案
第12课来画虫
盐城市大冈小学 杨中琴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初步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感受和体验画中可爱的昆虫形象。
操作领域:通过连环画的形式,增强对昆虫的了解。
情感领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昆虫的构造、特点,自编故事,尝试创作连环画。
教学难点:欣赏并了解连环画的创作特点。
教师准备:课件、昆虫图片、相关资料、昆虫故事连环画。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以及课前收集的有关昆虫的知识、故事和图片资料等
活动过程:
1、课前谈话:小朋友们,杨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新朋友,瞧,
(出示图片:小蜜蜂)它为什么这么开心啊?
(出示图片:小青虫)它为什么哭了呢?
(出示图片:小蚂蚁)为什么这么生气啊?
(出示图片:两只蝴蝶)他们在干什么?跳舞呢。知道它们为什么跳舞吗?
2、过渡:小朋友们,小昆虫和我们一样也有喜怒哀乐啊,想不想继续认识新朋友?(想)那一会在课堂中大家应该怎样表现?(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猜一猜
谈话:老师又带来新朋友,不过要你们猜出它是谁。(出示瓢虫一半的图片) 生猜:瓢虫(出示瓢虫图片)出示蜻蜓半边图片。生猜:蜻蜓(出示蜻蜓图片) 师:听!这又是谁?生:(知了)继续听,是谁?生:(蚊子)
二、欣赏认识,了解昆虫
谈话:昆虫以它独特的外形,特有的声音,在我们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昆虫世界,欣赏大自然中的小精灵。
1、视频播放(昆虫世界)
提问1:从视频中你看到了那些昆虫?
生:蜻蜓、蝗虫、黄蜂、螳螂、瓢虫、蚂蚁、屎壳郎、蜜蜂、蝴蝶。
提问2:这些昆虫美吗?美在哪里?(出示相关昆虫图片)
生:昆虫身上的斑纹漂亮,颜色漂亮,外形独特。
2、认识昆虫的特征
出示:蚂蚁、天牛、螳螂
提问3:这些图中的昆虫头上都有什么?都有几条腿?它们身体分为几部分?生:头上
有一对触角,六条腿,分为头部,胸部,腹部。
师小结:这些昆虫头上长了一对触角,六只脚,身体分为头,胸,腹。我们还可以用一段儿歌来形
容小昆虫的外形特点。(课件出示儿歌)
3、学儿歌强化认识:小昆虫,真有趣,身体分为头、胸、腹,一对触角头上长,六只小脚长胸部。
4、欣赏奇特的昆虫图片(课件出示图片)
世界上最早的虫---三叶虫
世界上最重的虫---巨大犀金龟,世界上最小最轻的虫---卵蜂
世界上最长的虫---竹节虫
5、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2 课《来画虫》。板书:来画虫
三、习作欣赏,激发想象
1、欣赏连环画故事
现在让我们欣赏一段昆虫小故事。(课件出示小青虫找妈妈)
(课件出示:这个故事用了七幅画面,这种用连续的画面来讲述故事的形式叫做连环画。它由一幅幅连贯而又不重复的画面组成,用画来给我们讲故事。)
2、欣赏书中的画
谈话:请大家把书打开到34、35、36页,欣赏书中精美的图片和学生作品,同桌之间说说自己的新发现。
3、欣赏其他作品
谈话: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班小朋友编制的昆虫故事。
(1)出示蚂蚁和蝈蝈图片)
(2)出示:三只蚂蚁搬西瓜图片。提问:这是画的什么故事呢?
(3)出示:蚂蚁和瓢虫图片。提问:这两幅画画的是什么故事呢?
四、教师范画,引领创作
过渡:欣赏了这么小朋友的作品,老师的手痒痒了,看老师怎样编画昆虫故事的。 ( 边示范边讲解:老师喜欢勤劳的小蚂蚁,还喜欢可爱的毛毛虫,他俩参加昆虫运动会跑步比赛,小蜻蜓舞着小旗做起了裁判员,漂亮的蝴蝶成了拉拉队。小昆虫们画好了,还要装饰点背景,画点太阳云朵,小草和花儿,这样画面就更热闹了。)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想给小昆虫们也来编制一个故事吗?生:想。
五、想象创作,自我展示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拿出课前准备的昆虫图片,选择你喜欢的昆虫画一幅故事画或连环画,试着给自己的画编一个好听的的故事。完成后评出“守纪奖”、“创作奖”。(课件播放背景音乐)
作业展示:画好的贴到黑板上,集体评一评。请个别小朋友讲讲自己画的故事。教师适当点评。
六、课后拓展,深化提高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家族------昆虫,了解了它们的特征,而且把他们画成了一张张漂亮有趣的故事画。其实,我们还可以把昆虫图样运用到生活中。制作成各式各样的昆虫玩具等。课件出示:(课后拓展,深化提高 除了用绘画形式外,还可以用其它形式来表现昆虫和昆虫之间的故事,小朋友可以大胆尝试,一定可以取得与众不同的效果。)
篇五:22.小毛虫教案
22 小毛虫
一、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读本文生字:昆、抛、弃、挪、拙、悲、羡、慕、竭、竟;积累词语:轻歌曼舞、笨拙、悲观失望、羡慕、尽心竭力。
2、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笨拙”、“不悲观失望”、“不羡慕别人”。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朗读课文中的关键语段。
4、体会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词语“轻歌曼舞”“笨拙”“挪动”“九牛二虎之力”“尽心竭力”等词语
2、 理解关键语段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当自己不如别人时,不要悲观失望,而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引出课题。
1. 寒冷的冬季即将远去,和煦的春风为我们带来了浓浓的绿意,带来了阵阵的花香,还带
来了一片热闹的景象。
2. 我们一起来到一座美丽的花园,这里生活着许许多多小居民。(展示图片) 你看到了哪些小居民?(蜜蜂、蚂蚁、蜻蜓??)
3. 这些小居民就是我们常说的“昆虫”。学习生字:昆。
4. 它们都在干什么呢?
【句式:(什么)(在哪里)(干什么)】
你能加上“怎么样地”说具体吗?
5. 多热闹的场面啊!我们可以这样说——
(出示:各种昆虫,飞的飞,跑的跑,又是唱,又是跳??)
它们的歌声真优美,它们的舞姿真优美。这样的状态就叫做“轻歌曼舞”。(出示:轻歌曼
舞)
6. 小花园里充满着活力,充满着生机,到处生机勃勃(出示:到处生机勃勃。) 来,谁能把生机勃勃地感觉读出来。个别读、齐读、边做动作边读。节奏快。
7.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昆虫都在“轻歌曼舞”,树上还有一只小毛虫,老师把它放大(放 大图片),这只小毛虫它正做着与大家完全不同的事。今天就来我们来认识这条小毛虫。 (出示:22小毛虫。)
一起读课题。【板书:小毛虫】
二、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 (出示: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强调冒号) 师读。这个一切是指——
2. “新奇的目光”是一种怎样的目光?你能换一个词语说说吗?(近义词:好奇)
3. 请几位同学来为大家读读这句话,要求读出“新奇”的感觉。
4. 小毛虫在观察。它难道不想加入昆虫们的“轻歌曼舞”吗?可是??(出示:只有它, 可怜的小毛虫被抛弃在一旁,既不会跑,也不会飞。)读了这句话,你觉得小毛虫怎么 样?(可怜——【板书:可怜】从哪里感受到了。“抛弃”)
5. 学习生字:(1)抛,关注“抛”的笔顺,“抛”是手的一个动作,所以是提手旁,请同
学示范做一个“抛”的动作。(向上)
(2)弃
(3)理解“抛弃”的意思,找找近义词:丢弃。放入文中理解。
6. “可怜的小毛虫”被“抛弃”在一旁,再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可怜”的感觉。(加上
快哭出来的表情)
7. 为什么小毛虫会被“抛弃”在一旁呢?(因为它“既不会跑,也不会飞。) 那它是怎么移动的呢?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三、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 (出示: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觉得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小毛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文中找一个词回答。(笨拙)【板书:笨拙】
2. 学习生字:拙,读音注意:翘舌音、第一声。开火车读。拙:不灵巧。 (出示:笨拙:行动迟缓,不灵活。笨手笨脚。)
3.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毛虫的“笨拙”,用圆圈圈出。(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一点点)
4.先来看看“挪动”这个词,学习生字:挪。“挪动”是什么意思?请“挪动”一下你们的小屁股。你们“挪动”起来非常容易,非常开心。
可是,小毛虫却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九牛二虎之力”是多大的力气?(九头牛和两只老虎加起来的力气、拉动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形容花了很大很大的力气)
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才挪动了——(一点点)。(费力地读,感觉要用全身的力气)
5. 啊!小毛虫是多么——(笨拙)啊!正因为如此,当它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时, 感觉——(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两片叶子对我们来说只 是这么短的一段距离,为什么小毛虫却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6. 学生尝试回答,老师帮助小结。
(随机抽学生回答)两片叶子对我们来说只是很短的距离,可是对于小毛虫来说,这个 距离怎么样啊——(很长)嗯,非常漫长;这个路程怎么样啊——(很远)嗯,非常遥远;花的时间怎么样啊——(很多)嗯,太多太多;用的力气怎么样啊——(很大)嗯,非常费劲,它太累了。所以当它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时,感觉——(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7. 把这节连起来读一读。读出小毛虫“笨拙”的感觉。
四、学习课文第五小节。
1.小毛虫真的是非常“笨拙”那它就永远这样了吗?自己读一读课文,看看小毛虫发生了什么变化?它最后变成了什么?(蝴蝶)
2.从哪里看出来的?课文的第几小节?(第五小节)(出示:时辰到了,它清醒过来,但它已不再是以前那条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它高兴地舞动了一下双翅,竟像一团绒毛,从叶子上飘然而起。它飞呀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
第五小节中并没有“蝴蝶”两个字,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
3.“小毛虫”是怎样从茧中挣脱出来,蜕变成美丽的“蝴蝶”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一段,用课文中的句子解说。)
4. 它变成了蝴蝶,现在它又是一只怎样的蝴蝶呢?来,心里读一读最后一节,想一想。
交
流。
(灵巧——文中是说它的“动作”,;轻盈——文中是说它的翅膀;色彩斑斓——文中说的是
它翅膀上的花纹。)【板书:灵巧轻盈】
5.逐句朗读,把它的灵巧、轻盈用朗读表现出来。重音轻读、示范朗读。吹绒毛感受。
6.小毛虫有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惊奇”、“竟”)
学习生字:竟,后鼻音。竟然:出乎意料。
加上惊喜的语气读。
7.小小配音员,为视频配音。(惊喜的表情、语气)
8.小毛虫终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它高兴极了。你们高兴吗?想象一下自己是小蝴蝶,说
一说:你为什么高兴?(出示句式:“因为??所以我高兴。”或者“我高兴是因为??”)
9.尽管小毛虫原先是那样的笨拙。从小毛虫到蝴蝶的蜕变是那么的意想不到,那么的神奇。
男生读小毛虫的过去(第一、二小节),女生读现在(第五小节)。
五、 复习生词、课堂小结。
1. 生词:昆虫、轻歌曼舞、抛弃、挪动、笨拙、轻盈、竟然
2. 小蝴蝶高兴地“飞呀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它去寻找新的生活去了。小
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又是通过了怎样的努力呢?我们到下节课 再来学习。
板书:
小毛虫 蝴蝶
(可怜笨拙) (灵巧轻盈)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二、五小节
板书:
小毛虫 蝴蝶
(可怜笨拙) (灵巧轻盈)
二.学习第三、第四节。感受小毛虫工作的尽心竭力。
1. (出示:尽管如此,小毛虫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它们。)
尽管如此,小毛虫——
2. 生字学习:“悲”: 心字底,表示一种心情。
“羡”、“慕”,上面是个“莫”,下面是个小加一点。这个点千万别漏了。它也 是表示心情的字,可它里面没有“心”啊,有,下面这个“小”加一点,就是心 字底的变形。
3. 尽管如此就是尽管这样。那么这样指的是怎样呢?我们要读懂它,就得再来读读前面两
小节了。自己读读,想想,如此指的是——
1) 自己很笨拙。(出示“笨拙”)
2) 昆虫们轻歌曼舞。(出示:“轻歌曼舞”)
4.现在你能这样来说说吗?想清楚了,悲观失望是对自己的。羡慕是对别人的。谁来说? (出示:小毛虫对 不悲观失望。——小毛虫很乐观,一点也不悲观。
小毛虫不羡慕 。——别人的轻歌曼舞的本领,它一点也不
想要。)
谁能把两句话连起来说。(老师加上“并不”,“也不”。)
(答案:小毛虫对自己的笨拙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其它昆虫的轻歌曼舞。∕小毛虫 对自己的笨拙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其它轻歌曼舞的昆虫。)(板书:不悲观、不羡 慕)
5. 因为它懂得一个非常简单又非常重要的道理,那就是——读。(出示:它懂得:大家都
有各自该做的事情。)(板书:该做的事)展开想象,说说大家都有什么各自的工作?
【句式:(谁)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6. 蜜蜂该做的事情是——(采蜜),蚂蚁该做的事情是——(搬运食物),蜻蜓该做的事情
是——(捉害虫)。这些昆虫,它们都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它,这条小小的毛虫, 该做的事情是——(出示:它,一条小小的毛虫,应该学会吐纤细的银丝,为自己编织 一间牢固的茧房。)(读)。注意这里有个逗号,要停一停,再读一读。
7.明白了这一点,小毛虫——(出示: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做着工作。)
1)这里有个词:尽心竭力。(板书:尽心竭力。)
生字学习:“竭“强调右下角,里面是个小“人”。) “竭”是“用尽”的意思。
2)现在你能说说“尽心竭力”的意思了吗?(费尽了心思,用尽了力气。)
3) 小毛虫尽心竭力地做着什么工作?
8. 概括地说,是什么呀?让我写在黑板上,字越少越好。吐纤细的银丝,就是——(板书:吐丝)下面呢?“织“,织什么?(板书:织茧)读一读。吐怎样的丝?(出示:图片的
银丝 )瞧,多纤细,比头发丝还要细,细到几乎看不见!织怎样的茧房?(出示:图片 的茧房)想想,用这样纤细的丝,要最终织成这样的茧房,而且课文中说是把小毛虫从头到脚裹起来。多不容易啊。
9.谁再来读句子?
它一刻不停,它费尽了心思,用尽了力气,吐着纤细的银丝,编织着牢固的茧房。
篇一:22小毛虫(公开课教案)
22.小毛虫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轻歌曼舞、抛弃、笨拙、悲观失望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段。
3、从小毛虫变成蝴蝶的故事中懂得一些道理。(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对自己有信心,坚持下去,就会成功。)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师:瞧,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一起出示蝴蝶和小毛虫的图片)你喜不喜欢他们?为什么?
板书:小毛虫 蝴蝶
2、神奇的大自然把这两种外貌完全不同的昆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是啊!小毛虫变成蝴蝶,这是多么不可思议!
相信大家学了意大利著名艺术家——达芬奇写的《小毛虫》这篇短文后,对小毛虫一定会有新的认识。
3、出示课题:22小毛虫齐读
二、整体感知,初步感知
1、让我们借助拼音,开火车读读课文:
想想:()的毛虫变成了( )的蝴蝶。
2、正音:笨拙、时辰、轻盈。
2、交流: 小毛虫:可怜、笨拙、不悲观 (用文中的词)
蝴蝶: 灵巧、轻盈、色彩斑斓
三、学习课文1,2两小节
1.自由读读第1,2两节,想一想
★为什么说小毛虫很可怜?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
出示:只有它,可怜的小毛虫被抛弃在一旁,既不会跑,也不会飞。(指名读,交流,读了这句话你发现(知道)了什么?读了这句话我觉得--) 小毛虫被谁抛弃了?
师:那其他昆虫在干什么呢?读读课文。
(生:各种昆虫轻歌曼舞,飞的飞,跑的跑,又是唱,又是跳。)
师:你听,它们的歌声是那么轻快,你看,它们的舞姿是那么的优美,这样的的歌声和舞姿我们可以用“轻歌曼舞”来形容。 出示:轻歌曼舞
这些昆虫们是多么的高兴,在尽情享受春天美好的时光。怎样读好这句话?试一试。 指名读(师:谁来读读这句话?)
师引读:所有的昆虫正在尽情地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它们轻歌曼舞,飞的??,跑的??,又是??,又是??,到处??。这一切对小毛虫来说是多么新奇呀!只有他既不会??,也不会??,还被扔在一旁,没有人搭理她,真是可怜!它被--(出示:抛弃)谁来读好这句话? 请你前后对照读,读出不同的语气。指名读,女生读前一句,男生读后一句。
★文中哪处描写了它又是笨拙的小毛虫?请用曲线划出
出示第二节,指名读
①“挪动”、“一点点”,“九牛二虎之力”飘红②
来试着把它的这份艰难、笨拙读出来。指导朗读。指名,齐读。
③继续交流出示: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觉得自己就像是周游了
整个世界。请学生读,你为什么要在整个这里重读呢?
整个世界是多大的范围,多长的路程呀?
开火车答,小毛虫觉得自己周游了——,周游了——,周游了——,
小毛虫是那样的笨拙,而其他昆虫却那么地轻盈而灵巧,我们把1,2节连起来读,想想该怎样读???齐读1,2节
过渡:小毛虫看到自己不如别的昆虫,对此它会抱怎样的态度呢?又是怎样做得呢?
四、朗读感悟第三四五小节。
小毛虫看到自己不如别的昆虫,对此它会抱怎样的态度呢?它又做了哪些努力?请大家读读3,4小节分别用直线和曲线画出有关句子,交流
1、出示第三,四节,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悲观失望,不羡慕
从这里看出小毛虫怎么样?它对自己充满——?(信心、勇气、希望)
2、理解如此(如此具体指什么?)(对,尽管这样,它不悲观失望,因为它懂得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小毛虫该做的事情就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吐丝、结茧”。
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做着工作。)
理解尽心竭力 出示:尽心竭力 竭在字典上有两个意思?给它换个词:竭尽全力 尽心尽力
★ 出示句子:请大家再读一读,读出你的理解。
★ 师生合作读3、4小节。
师:小毛虫的努力没有白费,你们看,时辰到啦!小毛虫变啦!(请大家看一看蝴蝶破茧而出时的画面。认真看。)
学生看视频
小毛虫清醒过来,它惊奇地发现自己变成了蝴蝶,太高兴呀!让我们帮它来表达这份喜悦。来一起齐读。(配乐齐读)
1、小蝴蝶高兴了,你们也高兴,老师从你们的脸上看到了笑容,想一想,小蝴蝶为什么高兴
呢,快快告诉大家?
我高兴,是因为——我不再是笨拙的小毛虫。
我高兴,是因为——我会自由地飞了。
我高兴,是因为——我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成功地变成蝴蝶。
五总结:是啊,??今天我们和小毛虫一起经历了它的成长过程,一只笨拙的小毛虫变成灵巧、轻盈的蝴蝶,这个成长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相信你们学到了很多,也感受了很多,你想对小毛虫说些什么?
希望你们也能像小毛虫那样,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对自己有信心,坚持下去,你也会成功的。
《“我 喜 欢 昆 虫”》教学实录及课后反思 李曼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仿写句子,学习将一件事情写具体。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安妮对昆虫的喜爱,渗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安妮喜欢昆虫,她是怎样做的?从中感受安妮对昆虫的喜爱。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和体验安妮对昆虫真挚的感情,引起共鸣,激发学生爱护动植物的感情。
教学用具:
磁条、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从整体上了解了安妮她是一个非常喜欢昆虫的孩子。来,一起读课题“我 喜 欢 昆 虫”。
师:我们还找出了概括描写安妮喜欢昆虫的句子,(手指屏幕)来,一起读一读,读出安妮对昆虫的喜爱!
(磁条出示这几句话:)
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
安妮喜欢收集昆虫。
安妮非常爱护昆虫。
安妮真是昆虫的好朋友。
师:通过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看到小孩把昆虫放进玻璃瓶里,只要有机会,安妮就会把这些受难的小生命放走。因为她(停顿),再次读课题:“我 喜 欢 昆 虫”。 师:从哪些具体的语句让我们感受到安妮对昆虫的喜欢呢?(停顿)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的2——7自然段,去细细的品读、感悟。
二、自主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首先,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请看大屏幕。(ppt出示自学提示一) 师:谁来读读自学提示,带着大家了解自学提示的要求。(指名读)
(自然指一下黑板)
ppt:自学提示(一):
1、 自由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的词句。请用铅笔划上“~~~~~”。
2、 自学完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巡视是否会自学)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提示的要求自学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生1:不管是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圆的、扁的,有毛的、没毛的,爬的、钻的、 跳的、飞的„„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
师:请你把问题回答完整。
生1:我从“不管是大的、小的„„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感受到安妮很喜欢昆虫。 师点击ppt(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不管是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圆的、扁的,有毛的、没毛的,爬的、钻的、跳的、飞的„„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
师:嗯,请坐!还有哪些同学找到这个句子?(学生举起小手)
哇!大家都找到这个句子呀!真不错!
师:来,你们再读读这句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2:我发现了一个顿号,一个逗号,一个顿号,又一个逗号。
(师点击ppt顿号、逗号的变化)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标点的变化!
师:接着说,你还发现了什么? (你愿意说,请你也说说吧!)
生3:我还发现了这大的小的是反义词,长的短的也是反义词。。。
师:真不错,你还发现了反义词这个规律。
师: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大的、小的,一个顿号,一个逗号,这是有关大小的一
类,长的、短的,又一个顿号,一个逗号,这是有关长短的一类,圆的、扁的这是有关形状的一类,有毛的、没毛的这是有关表皮的一类,(爬的、钻的、跳的、飞的),这是什么?(动作)对!这是有关不同动作的又是一类。看来,安妮喜欢的昆虫真多呀!顿号停顿短一点,逗号停顿长一点,谁能读出这个区别?
生4读句子“不管是大的、小的„„爬的、钻的、跳的、飞的”
(顿号、逗号的区别读得不明显)
师:看来这样一个长句子,读起来不太容易!
来,请你们听听老师怎么读的!
(师范读“不管是大的、小的„„爬的、钻的、跳的、飞的”)
师:来请你再来试一试!有没有信心读好它?(有)
生4再读句子“不管是大的、小的„„爬的、钻的、跳的、飞的”
师:嗯!这样一读,比刚才好多了!
师:还有谁想读?你愿意读,请你也读读吧!
生5读句子“不管是大的、小的„„爬的、钻的、跳的、飞的”
师:嗯,这样一读就很清楚了。
师:安妮喜欢的昆虫只有这些种类吗?(不是)你是从哪发现的?
生6:我还从“„„ ”(省略号)
师:你真会读书,能关注文中的标点来体会。
师:来,展开你们丰富的想象,像作者这样说一说省略的内容。
师:除了大的、小的,长的、短的,还会有什么样的?
师:你说!
生7:软的、硬的
师:嗯!不错!
你说!
生8:有毒的、没毒的,
师:真不错!
你说!
生9:美的、丑的„„
师:你们简直太厉害了!一下子说了这么多种类!看来,安妮喜欢的昆虫真的很多呢! 来,谁能把省略号读出来?
生10读句子“不管是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圆的、扁的,有毛的、没毛的,爬的、钻的、跳的、飞的??”
师:来,请听听老师怎么读的?
师再范读:“爬的、钻的、跳的、飞的„„”
师:还是请你读一读!
生10再读此句子。(明显的变化)
师:我听出来了,安妮喜欢的昆虫真的很多呢!看来,安妮真的很喜昆虫! 师:你们还从哪体会到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
生11:我还从“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
师:嗯!看来,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呢!
师边说边点击(ppt只要 都 漂红)并(板书:只要。。。都。。。)
师:谁能读读这句话,读出安妮对昆虫的喜爱?
生12读句子“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
师:我听出来了安妮喜欢昆虫。
师:还有谁想读这句话?好,请你读!
生13读句子“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读得很好)
师:我听出来了安妮是多么的喜欢昆虫啊!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段(手指屏幕)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吗?
师:好,你说!
生14: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ppt 漂红)
师:对!这一段中,还有一个句子也表达了这个意思?(生纷纷举起小手) 师:好!一起说!
生齐说“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ppt漂红)
师:很好!(手指屏幕)这段话就是围绕“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这句话来写的。通常我们把放在自然段开头的这个句子叫做总起句(ppt出示 总起句),放在自然段结尾的这个句子叫做总结句(ppt 总结句)。这一段开头既有总起句,结尾又有总结句,像这个自然段的结构,我们把它称为:总---分----总 的结构。
师:来,让我们通过读来体会这个结构!我读总起句和总结句,同学们读中间的具体的描写的句子。准备好了吗?
(师生配合读完)
师: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你能像作者这样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写一写吗?(能)
师:请看大屏幕,师(点击 ppt)出示:
ppt:我真的很喜欢-------。不管是------、------、-------、-------、?? 只要是--------,我都---------。
1、 先写一写自己的兴趣爱好。
2、 写完之后再说给全班同学听。
(生仿写句子)
师:谁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生15:我真的很喜欢吃水果。不管是苹果、梨子、香蕉、草莓-?? 只要是水果,我都喜欢。
师:你是个很注重营养的孩子!
生16: 我真的是喜欢运动。不管是跑步、跳绳、打球、游泳?? 只要是运动,我都喜欢。 师:你是一个很会运动的孩子!
生17:我真的很喜欢小动物。不管是小猫、小狗、小鸟、小乌龟?? 只要是小动物,我都喜欢。
师:你真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孩子!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你们已经学会用总分总的方式说话了。
师: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在学习这一段?
师引导(总结学法):
刚才我们学这一段,是先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板书: 读),再找到关键的词句、划波浪线(板书:找),然后我们先小组中交流、后全班交流(板书:说),最后说完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句子(板书:读)。
师:归纳起来就是读一读、找一找、说一说、再读好这样的方法学习第二自然段。
三、用刚才的方法自主学习3——7自然段
师:现在就用这样的方法,自学课文的3——7自然段。
ppt:自学提示(二):
1、 默读课文3----7自然段。安妮很喜欢昆虫,她是怎么做的?找到相关句子用铅笔划
上“~~~~~~”。
2、 自学完后和小伙伴们自由的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
师:我同样请一位同学读读这个自学提示!带着大家了解自学提示的要求。 师:好,请你来!(指名读自学提示二)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的要求开始自学吧!
师:刚才,同学们都在那读着、找着,划着,现在我们来说一说,交流交流吧! (汇报交流):
生18:安妮很喜欢昆虫,她是这样做的:
“ 安妮喜欢收集昆虫,当然她收集的昆虫都是死了的。她还喜欢收集昆虫蜕下来的皮,像蚱蜢的外皮,知了的硬壳。”
师:嗯,请坐!她还喜欢收集昆虫蜕下来的皮,连这都收集。看来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呢!谁来来读一读!
生19读句子“安妮喜欢收集昆虫,当然她收集的昆虫都是死了的。她还喜欢收集昆虫蜕下来的皮,像蚱蜢的外皮,知了的硬壳。”(生将“蚱蜢”读的较重)
师: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这样读吗?
生19:因为安妮连“蚱蜢” 的皮都收集,所以她很喜欢昆虫。
师:你体会的很好! 我听出来了安妮是多么的喜欢昆虫!
师:这个自然段还有谁来补充?
生20:安妮是这样做的:安妮喜欢收集昆虫,当然她收集的昆虫都是死了的。 (师相机板书:收集)
师:哎呀!她收集的昆虫都是“死了的” ?(师故意夸张语气)
师: 谁能读好这个句子?
生21读句子“安妮喜欢收集昆虫,当然她收集的昆虫都是死了的。”(生将“死了的”读得较重)
师:你为什把“死了的”读的这样重啊?从这你感受到什么?
生21:我从“死了的”感受到安妮很不忍心伤害活的昆虫。
师接:是啊!可见,她是多么的喜欢昆虫啊!
师: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这个自然段!
(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安妮很喜欢昆虫,她还做了些什么呢?咱们接着往下交流!
生22:她还这样做了“安妮非常爱护昆虫,她常常给蚂蚁让路。就连在梦中,她也忘不了昆虫。她常梦见自己像甲壳虫一样,倒挂在天花板上行走,还学蜜蜂跳“8”字舞。” 师同时点击ppt(出示第四段):
安妮非常爱护昆虫,她常常给蚂蚁让路。就连在梦中,她也忘不了昆虫。她常梦见自己像甲壳虫一样,倒挂在天花板上行走,还学蜜蜂跳“8”字舞。
(相机板书:爱护)
师:嗯,这可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啊!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安妮,你还会梦见什么呢?来,让我们伴随着音乐,一起走按你的进梦境之中吧。(ppt 昆虫世界视屏 音乐起)(师表现陶醉的样子)
(视屏结束)
师:安妮,安妮,你能告诉我,你梦见了什么吗?
生23: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呢!)
师:这真是一个美丽的梦!
师: 安妮,安妮,你能告诉我,你梦见了什么?
生24:我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蜘蛛正和其它蜘蛛在打斗呢!
师:这个梦真有趣!
师: 安妮,安妮,你能告诉我,你梦见了什么?
生25:我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蜗牛正往高高的树上爬去。
师:这梦太有意思了!
师:来,谁来读一读? 请你来读读!
(配乐朗读 )生26读这段话
师评:从你的读中,我感受到安妮正陶醉在她的昆虫世界里!
师:还有谁想读?请你也读读吧!
(配乐朗读)生27读这段话
师:我听出了,昆虫给安妮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她是那么的喜欢昆虫! 师:安妮很喜欢昆虫,她还做了些什么呢?咱们接着往下交流!
同时师点击ppt出示(出示第五段):
生28回答完
师:哦,她对待昆虫真的像对待(手指向屏幕 好朋友),好朋友一样。(师随机 板书 好朋友)
师:请你读一读!
生29读这段话
师:从你的读中,我仿佛看到了安妮正打开窗迎接那夜游的虫子呢!
师:还有谁愿意读?你愿意读,请你读读吧!
生30读这段话
篇三:昆虫教案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和学生实际,制定如下目标:
知识目标:
①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和特点。
②通过观看教学片段,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③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增强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表达交流、合作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昆虫图片展示,给学生直观的美好享受,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培养热爱自然界、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常见的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难点: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及特点;变态发育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三对足,头上两跟感觉须里头肉外是骨,这是什么动物
的主要特征?
学生自由发表观点。
(联系实际从生活中的谜语导入,活跃气氛、激发兴趣)。
师: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昆虫是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那么会飞的无脊椎动物我们了解多少呢?板书《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打出美丽的蝴蝶、毛毛虫的图片。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讲授新课,收获新知:
师: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咱们以可爱的蚕宝宝分析。(教师播放家蚕与人类关系的图片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认识到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通过中国文化,让学生体验蚕的奉献精神)。并出示多媒体课件,提出所要求学生要回答的问题:
(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经历哪些过程?
(2)家蚕通过哪种方式繁殖后代?你能简单介绍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吗?
(3)根据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你发现还有哪些动物与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相似?(学生根据以上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归纳家蚕的生殖方式、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以游戏和做诗的形式考察学生对昆虫的生殖、发育的理解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板书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不完全变态。
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学生举几个与其生殖和发育相同的例子:如蜜蜂、茶粉蝶、蝇、蚊等。 师:(家蚕的学习先告一段落,我们了解一些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教师打出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的图片提出问题)
1、蝗虫一生都经历那几个时期?
2、什么是不完全变态发育?举例说出其他与蝗虫生殖发育相似的昆虫?
3、什么时期是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
4、采用什么方法消灭蝗虫?
5、蝗虫对农作物危害很大,能把它完全消灭吗?
6、为什么大旱之年易闹蝗灾?
板书二、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不完全变态。
1、定义---个体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的发育过程。
2、例如:蟋蟀、螳螂等。
(上述问题是学生在已有对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有关蝗虫的一些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对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学习,让学生进一步对家蚕的发育进行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知道了它们之间的
区别,增强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真相大白。
3、课堂小结,作业练习,结束新课
知识总结:(凭借板书小结归纳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加强重点、难点的巩固;通过练习有趣味性的作业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情感上获得成功的体验,认识自然界生命的美好)。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和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充分体现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体现了昆虫与环境的关系。我们这节课以家蚕和蝗虫为例,学习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昆虫是以_____(学生接述:有性生殖)的方式进行繁殖的,它的发育过程可根据形态的变化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有些昆虫对农业生产是有害的,而有些使有利的,也促进了中外文明的发展。
板书设计:
蝗虫的生殖和发育
生殖方式:有性生殖
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完全变态: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距很
大。
生殖方式:有性生殖
二、蝗虫的生殖和发育发育过程:卵→若虫→成虫
不完全变态:幼虫和成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相似
(通过板书对本节重点内容进行归纳,对家蚕和蝗虫生殖和发育一目了然) 篇四:来画虫教案
第12课来画虫
盐城市大冈小学 杨中琴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初步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感受和体验画中可爱的昆虫形象。
操作领域:通过连环画的形式,增强对昆虫的了解。
情感领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昆虫的构造、特点,自编故事,尝试创作连环画。
教学难点:欣赏并了解连环画的创作特点。
教师准备:课件、昆虫图片、相关资料、昆虫故事连环画。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以及课前收集的有关昆虫的知识、故事和图片资料等
活动过程:
1、课前谈话:小朋友们,杨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新朋友,瞧,
(出示图片:小蜜蜂)它为什么这么开心啊?
(出示图片:小青虫)它为什么哭了呢?
(出示图片:小蚂蚁)为什么这么生气啊?
(出示图片:两只蝴蝶)他们在干什么?跳舞呢。知道它们为什么跳舞吗?
2、过渡:小朋友们,小昆虫和我们一样也有喜怒哀乐啊,想不想继续认识新朋友?(想)那一会在课堂中大家应该怎样表现?(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猜一猜
谈话:老师又带来新朋友,不过要你们猜出它是谁。(出示瓢虫一半的图片) 生猜:瓢虫(出示瓢虫图片)出示蜻蜓半边图片。生猜:蜻蜓(出示蜻蜓图片) 师:听!这又是谁?生:(知了)继续听,是谁?生:(蚊子)
二、欣赏认识,了解昆虫
谈话:昆虫以它独特的外形,特有的声音,在我们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昆虫世界,欣赏大自然中的小精灵。
1、视频播放(昆虫世界)
提问1:从视频中你看到了那些昆虫?
生:蜻蜓、蝗虫、黄蜂、螳螂、瓢虫、蚂蚁、屎壳郎、蜜蜂、蝴蝶。
提问2:这些昆虫美吗?美在哪里?(出示相关昆虫图片)
生:昆虫身上的斑纹漂亮,颜色漂亮,外形独特。
2、认识昆虫的特征
出示:蚂蚁、天牛、螳螂
提问3:这些图中的昆虫头上都有什么?都有几条腿?它们身体分为几部分?生:头上
有一对触角,六条腿,分为头部,胸部,腹部。
师小结:这些昆虫头上长了一对触角,六只脚,身体分为头,胸,腹。我们还可以用一段儿歌来形
容小昆虫的外形特点。(课件出示儿歌)
3、学儿歌强化认识:小昆虫,真有趣,身体分为头、胸、腹,一对触角头上长,六只小脚长胸部。
4、欣赏奇特的昆虫图片(课件出示图片)
世界上最早的虫---三叶虫
世界上最重的虫---巨大犀金龟,世界上最小最轻的虫---卵蜂
世界上最长的虫---竹节虫
5、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2 课《来画虫》。板书:来画虫
三、习作欣赏,激发想象
1、欣赏连环画故事
现在让我们欣赏一段昆虫小故事。(课件出示小青虫找妈妈)
(课件出示:这个故事用了七幅画面,这种用连续的画面来讲述故事的形式叫做连环画。它由一幅幅连贯而又不重复的画面组成,用画来给我们讲故事。)
2、欣赏书中的画
谈话:请大家把书打开到34、35、36页,欣赏书中精美的图片和学生作品,同桌之间说说自己的新发现。
3、欣赏其他作品
谈话: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班小朋友编制的昆虫故事。
(1)出示蚂蚁和蝈蝈图片)
(2)出示:三只蚂蚁搬西瓜图片。提问:这是画的什么故事呢?
(3)出示:蚂蚁和瓢虫图片。提问:这两幅画画的是什么故事呢?
四、教师范画,引领创作
过渡:欣赏了这么小朋友的作品,老师的手痒痒了,看老师怎样编画昆虫故事的。 ( 边示范边讲解:老师喜欢勤劳的小蚂蚁,还喜欢可爱的毛毛虫,他俩参加昆虫运动会跑步比赛,小蜻蜓舞着小旗做起了裁判员,漂亮的蝴蝶成了拉拉队。小昆虫们画好了,还要装饰点背景,画点太阳云朵,小草和花儿,这样画面就更热闹了。)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想给小昆虫们也来编制一个故事吗?生:想。
五、想象创作,自我展示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拿出课前准备的昆虫图片,选择你喜欢的昆虫画一幅故事画或连环画,试着给自己的画编一个好听的的故事。完成后评出“守纪奖”、“创作奖”。(课件播放背景音乐)
作业展示:画好的贴到黑板上,集体评一评。请个别小朋友讲讲自己画的故事。教师适当点评。
六、课后拓展,深化提高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家族------昆虫,了解了它们的特征,而且把他们画成了一张张漂亮有趣的故事画。其实,我们还可以把昆虫图样运用到生活中。制作成各式各样的昆虫玩具等。课件出示:(课后拓展,深化提高 除了用绘画形式外,还可以用其它形式来表现昆虫和昆虫之间的故事,小朋友可以大胆尝试,一定可以取得与众不同的效果。)
篇五:22.小毛虫教案
22 小毛虫
一、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读本文生字:昆、抛、弃、挪、拙、悲、羡、慕、竭、竟;积累词语:轻歌曼舞、笨拙、悲观失望、羡慕、尽心竭力。
2、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笨拙”、“不悲观失望”、“不羡慕别人”。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朗读课文中的关键语段。
4、体会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词语“轻歌曼舞”“笨拙”“挪动”“九牛二虎之力”“尽心竭力”等词语
2、 理解关键语段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当自己不如别人时,不要悲观失望,而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引出课题。
1. 寒冷的冬季即将远去,和煦的春风为我们带来了浓浓的绿意,带来了阵阵的花香,还带
来了一片热闹的景象。
2. 我们一起来到一座美丽的花园,这里生活着许许多多小居民。(展示图片) 你看到了哪些小居民?(蜜蜂、蚂蚁、蜻蜓??)
3. 这些小居民就是我们常说的“昆虫”。学习生字:昆。
4. 它们都在干什么呢?
【句式:(什么)(在哪里)(干什么)】
你能加上“怎么样地”说具体吗?
5. 多热闹的场面啊!我们可以这样说——
(出示:各种昆虫,飞的飞,跑的跑,又是唱,又是跳??)
它们的歌声真优美,它们的舞姿真优美。这样的状态就叫做“轻歌曼舞”。(出示:轻歌曼
舞)
6. 小花园里充满着活力,充满着生机,到处生机勃勃(出示:到处生机勃勃。) 来,谁能把生机勃勃地感觉读出来。个别读、齐读、边做动作边读。节奏快。
7.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昆虫都在“轻歌曼舞”,树上还有一只小毛虫,老师把它放大(放 大图片),这只小毛虫它正做着与大家完全不同的事。今天就来我们来认识这条小毛虫。 (出示:22小毛虫。)
一起读课题。【板书:小毛虫】
二、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 (出示: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强调冒号) 师读。这个一切是指——
2. “新奇的目光”是一种怎样的目光?你能换一个词语说说吗?(近义词:好奇)
3. 请几位同学来为大家读读这句话,要求读出“新奇”的感觉。
4. 小毛虫在观察。它难道不想加入昆虫们的“轻歌曼舞”吗?可是??(出示:只有它, 可怜的小毛虫被抛弃在一旁,既不会跑,也不会飞。)读了这句话,你觉得小毛虫怎么 样?(可怜——【板书:可怜】从哪里感受到了。“抛弃”)
5. 学习生字:(1)抛,关注“抛”的笔顺,“抛”是手的一个动作,所以是提手旁,请同
学示范做一个“抛”的动作。(向上)
(2)弃
(3)理解“抛弃”的意思,找找近义词:丢弃。放入文中理解。
6. “可怜的小毛虫”被“抛弃”在一旁,再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可怜”的感觉。(加上
快哭出来的表情)
7. 为什么小毛虫会被“抛弃”在一旁呢?(因为它“既不会跑,也不会飞。) 那它是怎么移动的呢?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三、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 (出示: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觉得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小毛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文中找一个词回答。(笨拙)【板书:笨拙】
2. 学习生字:拙,读音注意:翘舌音、第一声。开火车读。拙:不灵巧。 (出示:笨拙:行动迟缓,不灵活。笨手笨脚。)
3.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毛虫的“笨拙”,用圆圈圈出。(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一点点)
4.先来看看“挪动”这个词,学习生字:挪。“挪动”是什么意思?请“挪动”一下你们的小屁股。你们“挪动”起来非常容易,非常开心。
可是,小毛虫却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九牛二虎之力”是多大的力气?(九头牛和两只老虎加起来的力气、拉动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形容花了很大很大的力气)
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才挪动了——(一点点)。(费力地读,感觉要用全身的力气)
5. 啊!小毛虫是多么——(笨拙)啊!正因为如此,当它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时, 感觉——(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两片叶子对我们来说只 是这么短的一段距离,为什么小毛虫却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6. 学生尝试回答,老师帮助小结。
(随机抽学生回答)两片叶子对我们来说只是很短的距离,可是对于小毛虫来说,这个 距离怎么样啊——(很长)嗯,非常漫长;这个路程怎么样啊——(很远)嗯,非常遥远;花的时间怎么样啊——(很多)嗯,太多太多;用的力气怎么样啊——(很大)嗯,非常费劲,它太累了。所以当它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时,感觉——(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7. 把这节连起来读一读。读出小毛虫“笨拙”的感觉。
四、学习课文第五小节。
1.小毛虫真的是非常“笨拙”那它就永远这样了吗?自己读一读课文,看看小毛虫发生了什么变化?它最后变成了什么?(蝴蝶)
2.从哪里看出来的?课文的第几小节?(第五小节)(出示:时辰到了,它清醒过来,但它已不再是以前那条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它高兴地舞动了一下双翅,竟像一团绒毛,从叶子上飘然而起。它飞呀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
第五小节中并没有“蝴蝶”两个字,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
3.“小毛虫”是怎样从茧中挣脱出来,蜕变成美丽的“蝴蝶”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一段,用课文中的句子解说。)
4. 它变成了蝴蝶,现在它又是一只怎样的蝴蝶呢?来,心里读一读最后一节,想一想。
交
流。
(灵巧——文中是说它的“动作”,;轻盈——文中是说它的翅膀;色彩斑斓——文中说的是
它翅膀上的花纹。)【板书:灵巧轻盈】
5.逐句朗读,把它的灵巧、轻盈用朗读表现出来。重音轻读、示范朗读。吹绒毛感受。
6.小毛虫有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惊奇”、“竟”)
学习生字:竟,后鼻音。竟然:出乎意料。
加上惊喜的语气读。
7.小小配音员,为视频配音。(惊喜的表情、语气)
8.小毛虫终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它高兴极了。你们高兴吗?想象一下自己是小蝴蝶,说
一说:你为什么高兴?(出示句式:“因为??所以我高兴。”或者“我高兴是因为??”)
9.尽管小毛虫原先是那样的笨拙。从小毛虫到蝴蝶的蜕变是那么的意想不到,那么的神奇。
男生读小毛虫的过去(第一、二小节),女生读现在(第五小节)。
五、 复习生词、课堂小结。
1. 生词:昆虫、轻歌曼舞、抛弃、挪动、笨拙、轻盈、竟然
2. 小蝴蝶高兴地“飞呀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它去寻找新的生活去了。小
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又是通过了怎样的努力呢?我们到下节课 再来学习。
板书:
小毛虫 蝴蝶
(可怜笨拙) (灵巧轻盈)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二、五小节
板书:
小毛虫 蝴蝶
(可怜笨拙) (灵巧轻盈)
二.学习第三、第四节。感受小毛虫工作的尽心竭力。
1. (出示:尽管如此,小毛虫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它们。)
尽管如此,小毛虫——
2. 生字学习:“悲”: 心字底,表示一种心情。
“羡”、“慕”,上面是个“莫”,下面是个小加一点。这个点千万别漏了。它也 是表示心情的字,可它里面没有“心”啊,有,下面这个“小”加一点,就是心 字底的变形。
3. 尽管如此就是尽管这样。那么这样指的是怎样呢?我们要读懂它,就得再来读读前面两
小节了。自己读读,想想,如此指的是——
1) 自己很笨拙。(出示“笨拙”)
2) 昆虫们轻歌曼舞。(出示:“轻歌曼舞”)
4.现在你能这样来说说吗?想清楚了,悲观失望是对自己的。羡慕是对别人的。谁来说? (出示:小毛虫对 不悲观失望。——小毛虫很乐观,一点也不悲观。
小毛虫不羡慕 。——别人的轻歌曼舞的本领,它一点也不
想要。)
谁能把两句话连起来说。(老师加上“并不”,“也不”。)
(答案:小毛虫对自己的笨拙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其它昆虫的轻歌曼舞。∕小毛虫 对自己的笨拙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其它轻歌曼舞的昆虫。)(板书:不悲观、不羡 慕)
5. 因为它懂得一个非常简单又非常重要的道理,那就是——读。(出示:它懂得:大家都
有各自该做的事情。)(板书:该做的事)展开想象,说说大家都有什么各自的工作?
【句式:(谁)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6. 蜜蜂该做的事情是——(采蜜),蚂蚁该做的事情是——(搬运食物),蜻蜓该做的事情
是——(捉害虫)。这些昆虫,它们都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它,这条小小的毛虫, 该做的事情是——(出示:它,一条小小的毛虫,应该学会吐纤细的银丝,为自己编织 一间牢固的茧房。)(读)。注意这里有个逗号,要停一停,再读一读。
7.明白了这一点,小毛虫——(出示: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做着工作。)
1)这里有个词:尽心竭力。(板书:尽心竭力。)
生字学习:“竭“强调右下角,里面是个小“人”。) “竭”是“用尽”的意思。
2)现在你能说说“尽心竭力”的意思了吗?(费尽了心思,用尽了力气。)
3) 小毛虫尽心竭力地做着什么工作?
8. 概括地说,是什么呀?让我写在黑板上,字越少越好。吐纤细的银丝,就是——(板书:吐丝)下面呢?“织“,织什么?(板书:织茧)读一读。吐怎样的丝?(出示:图片的
银丝 )瞧,多纤细,比头发丝还要细,细到几乎看不见!织怎样的茧房?(出示:图片 的茧房)想想,用这样纤细的丝,要最终织成这样的茧房,而且课文中说是把小毛虫从头到脚裹起来。多不容易啊。
9.谁再来读句子?
它一刻不停,它费尽了心思,用尽了力气,吐着纤细的银丝,编织着牢固的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