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加河南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可不知道考试的题型是什么。现在想复习都无从入手,谁知道都考些什么内容。万分感谢!
2010年5月22日,我参加了重庆的遴选考试,我来回答你。
一、单项选择题(12分,24道)
考的是公文处理的相关知识
二、公文改错。
一个公文改错,10分
三、案例分析。
是分析的如何处理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300字内)
四、材料分析题
分析保障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为何是政府的责任(20分,400字内)
五、写一篇调研文章。(1000字左右 40分)
鸟撞飞机而引起的事故,你去开展调研,写出调研报告。
2010年河南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笔试真题试题分析
2010年6月12日,河南省遴选公务员考试结束,考生普遍反映本次考试试题设置规范,没有超纲。试题最大的特点表现在:由考查知识识记转变为考查能力分析,基础识记题少了,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提高了。
试卷共分客观题与主观题两个部分。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与多项选择题,以公告大纲公布的考试内容为出发点,主要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哲学、三个代表、行政管理;主观题包括案例分析和材料作文。案例分析主要考查考生运用行政管理与行政决策的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与遴选公务员的考试初衷一致;材料作文以“2005年哈尔滨松花江污染事件、政府的信息不公开”为切入点,列举了汶川地震、“水门”事件、温家宝讲话、2010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部分内容,通过正反多个事例的显示,要求考生写一则通知,并自拟题目书写一篇1000-1200字的材料作文。“通知”这一公文体裁的入卷,显示出本次考试对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在提高,同时“行政执法在阳光下运行”这一材料主题也切合当下的社会发展形式。材料取材新颖,将2010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引入,如果考生平常关注河南省情,对此不会陌生。关于题型和知识点考查,京佳老师预测得非常到位。
综上所属,从基层工作人员中遴选公务员,这一选拔考试形式,正在为各地所推广。广大考生要明确考试的重点所在,把握住复习的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题型分析:
单选 20道 基本问题,根本问题。知识点基本上均衡分布。
多选 10道 侧重三个代表和哲学,科学发展观很少。
案例+论述分析:
行政决策的观点
1. 市政府为招商引资出台一项政策,但是05年这项政策是国务院数年之前已经禁止的,但是并没有通知到企业,……
论述题
2. 为防止互联网互相侵袭,政府要求网民安装一个程序(作用很大),但是每台电脑都需要安装,引起广大网民发对,你对此谈谈经验和教训?
通知,以哈尔滨两办发文,写水体受到污染,写真相披露,自拟题目。
我要参加河南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可不知道考试的题型是什么。现在想复习都无从入手,谁知道都考些什么内容。万分感谢!
2010年5月22日,我参加了重庆的遴选考试,我来回答你。
一、单项选择题(12分,24道)
考的是公文处理的相关知识
二、公文改错。
一个公文改错,10分
三、案例分析。
是分析的如何处理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300字内)
四、材料分析题
分析保障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为何是政府的责任(20分,400字内)
五、写一篇调研文章。(1000字左右 40分)
鸟撞飞机而引起的事故,你去开展调研,写出调研报告。
2010年河南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笔试真题试题分析
2010年6月12日,河南省遴选公务员考试结束,考生普遍反映本次考试试题设置规范,没有超纲。试题最大的特点表现在:由考查知识识记转变为考查能力分析,基础识记题少了,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提高了。
试卷共分客观题与主观题两个部分。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与多项选择题,以公告大纲公布的考试内容为出发点,主要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哲学、三个代表、行政管理;主观题包括案例分析和材料作文。案例分析主要考查考生运用行政管理与行政决策的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与遴选公务员的考试初衷一致;材料作文以“2005年哈尔滨松花江污染事件、政府的信息不公开”为切入点,列举了汶川地震、“水门”事件、温家宝讲话、2010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部分内容,通过正反多个事例的显示,要求考生写一则通知,并自拟题目书写一篇1000-1200字的材料作文。“通知”这一公文体裁的入卷,显示出本次考试对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在提高,同时“行政执法在阳光下运行”这一材料主题也切合当下的社会发展形式。材料取材新颖,将2010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引入,如果考生平常关注河南省情,对此不会陌生。关于题型和知识点考查,京佳老师预测得非常到位。
综上所属,从基层工作人员中遴选公务员,这一选拔考试形式,正在为各地所推广。广大考生要明确考试的重点所在,把握住复习的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题型分析:
单选 20道 基本问题,根本问题。知识点基本上均衡分布。
多选 10道 侧重三个代表和哲学,科学发展观很少。
案例+论述分析:
行政决策的观点
1. 市政府为招商引资出台一项政策,但是05年这项政策是国务院数年之前已经禁止的,但是并没有通知到企业,……
论述题
2. 为防止互联网互相侵袭,政府要求网民安装一个程序(作用很大),但是每台电脑都需要安装,引起广大网民发对,你对此谈谈经验和教训?
通知,以哈尔滨两办发文,写水体受到污染,写真相披露,自拟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