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论体育产业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论体育产业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摘要:伴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针对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重大需求不停扩张,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里迎来了快速发展,蓬勃向上的高潮期。体育产业作为响应我国新兴产业的代表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最好时期。体育产业的良好发展不仅体现在其规模正迅速扩张,体育产业也为新兴产业在我国占据高比重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增加贡献巨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成为经济稳增长路上的重要引擎。在这其中,代表着新兴产业的体育产业在经济发展的前进道路上有着不容小视的重要作用,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里生机勃勃,有着无限活力新的新增长点值。

关键词: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经济 社会经济发展

引言

近年来,体育产业日渐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功能是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强有力发展越来越突出的。体育产业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体育与经济的发展关系紧密相连,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是在充分利用了经济效益来推动社会效益的这一关键所在。在目前看来,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正是处于一个时机良好的发展壮大时期,它的高速发展将会极大的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增长,并且,有非常大的可能性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不了缺少的重要力量。

一、体育产业与经济的关系

1、体育产业的了解

体育产业是指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提供体育服务的各行业的总和。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具有与其他产业相同的共性,即注重市场效益、讲求经济效益,同时又具有不同于其他产业部门的特性。体育产业的重要功能还在于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发展社会生产、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综合。体育产品既包括有形的体育用品,也包括无形的体育服务;体育经济部门不仅包括市场企业,也包括各种从事经营性活动的其他

各种机构,如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乃至个人。广义的体育产业指“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体育物质产品和体育服务产品的生产、经营两大部分”。狭义的体育产业是指“体育服务业”或者是“体育事业中既可以进入市场,又可以盈利的部分”。

体育产业不同于体育事业,体育事业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社会精神文明的需求,更注重社会效益,具有公益、福利的性质;而体育产业的重要目的则是谋求获利,更注重经济效益,因而具有商业的性质;在资金来源方面,我国现行的财税政策是事业单位的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企业所需资金由银行贷款,到期还本付息,办事业不收税,办企业则按利率收取利税,当体育事业向体育产业转化后,经费下拨情况就会发生变化,根据其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强调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在经济性质方面,事业经济性质是产品经济,运行机制主要靠行政指令,要求以福利、公益为主,以社会效益为主;产业经济性质是商品经济,运行机制靠市场调节,要求以经营为主,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2、体育产业的兴起促进消费水平的提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体育不仅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也不再是仅仅为了身体健康需要的产品,随着体育事业的产业化日益完善,体育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可供娱乐的消费品。为了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的需要,专门从事体育服务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人也越来越多。

生产拉动消费,消费带动生产。体育产业消费需求的快节奏发展对推动社会经济的总量增长、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及新兴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拉动作用。同时体育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又大力促进了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更加拉动了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所以总而言之,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对推进消费需求是非常有力的,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了自身产业的快速向前,极大的刺激了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向上发展方向。

3、优化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前景

党中央国务院在1992年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将体育产业列入到第三产业之中。第三产业定义是,在再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包括除第一和第二产外 的其他各行业。通俗的讲就是

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而体育的广义定义,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在决定中就可以看出国家对体育产业的重视,而这正是因为体育产业是刺激和拉动内需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体,只有这样,才能足够引起重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现在的人们都更多的是注重身体的健康,而体育产业的出现恰好可以满足人民大众的要求,那么体育产业的消费需求就是处于一个无限扩大的境地。身为第三产业,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是提高了整体经济水平的,从而达到一个对经济结构趋于完美的改善作用。

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时机正当时

1、我国庞大的人口资源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利载体

人口绝对数量大。1991年年底,我国大陆人口总数为115823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基数,在世界上是占据第一的位置的。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进入婚龄、育龄的人口也是非常多的,每年增长的人口数绝对数量也就回事非常大的,即使以后人口呢增长速度会达到一个明显下降的情况,但是每年的净增人口的绝对数量也还是会很大的;人口增长速度快。在解放后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一种状况,从1949年到1979年的30年时间里,我国净增长人口数量高达4.3亿多人。平均年增长率为2%,相当于同期日本增长率的2倍之多,接近法国的3倍,每年净增长人口1600万人,相当于澳大利亚的全国人口。大量的人口就会带动大量的消费,有了消费就对产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是能够起到非常有利的作用的。

2、经济发展活力的增强是发展体育产业强有力的后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物质基础更加雄厚。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7.7%,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万多亿元,折合美元约为8.1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到7900多美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财政收入超过10万亿元,赤字率不足2%,财政实力雄厚;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社会资金比较充裕,金融体系基本稳定;人均收入18311

元,同比增长8.1%,约合6700美元,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同年财政收入12.86亿元,人均将近一万元。我国经济结构正在优化调整之中,经济规模效应不断增强,防范外部风险和抗击国际经济危机的能力大大提高。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极大调动和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体制空间,特别是近年来出台的鼓励发展新兴产业的多项有利政策措施,更加有利于体育产业的向前发展。

3、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是又一大优势

我国有巨大的国内市场,扩大内需潜力很大。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速和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同时,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奠定了基础。我国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为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夯实了基础。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改革,采取了稳增长、调结构、促内需的政策策略,提高投资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同时起到了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政治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虽然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曲折,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但和平、发展、合作依然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仍然存在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的积极因素。体育产业就要勇于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时期,迅速发展壮大自身。

三、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增长

1、体育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现如今社会向前迈进的步伐是朝着自动化、电气化和信息化等方面的。人们的生活在日益改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也在发生着不大不小的变化,也因为如此更多的人们注重对自身健康的保养,这也是人们大众对体育产业的出现大力支持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对体育产业的需求是迫切的,类似于体育产业这一方面的健康类产业是受到大众欢迎和支持的。

体育产业对社会消费的引导作用。体育产业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和消费,这种生产和消费的社会化和产业化,对整个社会的消费结

构、消费趋势、消费内容、消费群体,产生了极其明显的引导作用。努力促使社会消费体育化,就能形成了体育消费,产生了体育产业;体育产业对社会生产的拉动作用。体育产业对社会生产的拉动作用,是由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关系决定的。体育消费促进了体育生产的进行及扩大,同样,体育生产的进行和扩大,又拉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由于体育产业对社会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引导和拉动作用,推动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体育产业不仅使社会经济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且使社会经济充满朝气,焕发新的精神面貌。有利于打破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传统式、单一化、封闭型格局,创造大经济、现代化、综合式、开放型的经济发展格局;体育产业对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作用。体育产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一支新军,对社会生活方式既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有立竿见影的影响。体育产业为人们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既提供了物质基础,也提供了信息传输,更提供了行为模式。让人们在调整生活旋律的过程中,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受到现代气息的感染,进而适应和赶上现代生活方式的脚步。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对社会文明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体育产业,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对社会文明发挥着建设性的保障作用。体育产业的开发使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不仅有坚实的物质依托,而且能升华到新的层次和境地,对社会进步,人类文明有着十分特殊的积极作用

2、体育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体育产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来说,劳动者是生产力发展中的主要力量和决定因素,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对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来看,现代体育与文化有机地融合,体育的科技、文化含量越来越高,发展体育事业,发展体育文化,让广大群众参与科学、健康的体育运动,欣赏高水平的竞技和体育表演,不仅能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国民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而且能激发群众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言,保障公民身心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利国利民,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应该从政治高度去认识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开发体育产业能促使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形成。体育产业是一个以体育运动自身生产财富和提供服务的产业,它不仅指体育器材设备的生

产销售等活动,还包括体育设施建设、场馆建设特别是由体育产业而带动相关产业和服务行业发展。扩大就业岗位,带动国民经济其它产业和部门增值增量,已成体育产业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体育产业有其自身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市场。无论是在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时期,还是在区域性的经济萧条时期,在经济大气候恶化、不景气的情况下,体育产业仍能逆势而上,创造不凡的业绩;开发体育产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培养人们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弘扬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意识和社会风尚;有利于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

3、我国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后所带动的其他产业经济

体育产业发展良好就会带动与体育产业相关的其他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领域的不断拓展也会大力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当其冲的便是体育用品。体育用品就是在进行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的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所有物品的统称。根据有限数据的统计,在2006-2011年期间,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增加值逐年扩大,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63%。2011年体育用品行业增加值达到1,760亿元,占体育产业比重的80%以上,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大体育用品消费市场,行业竞争力显著提升。目前中国体育用品市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城市居民对体育用品的消费正在向中高档方向发展,已达到小康生活标准的农村地区,对中低档体育用品的消费,逐步形成新的需求。因此,中国未来体育用品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和运动的重要性。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全面健身计划,到2020全国将会有40%的人口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这些因素将会推动国内体育用品市场在未来几年内继续保持高速发展。这些健身场所和设施的建设大大改善了城乡群众的健身环境,带动了群众健身组织的建设和健身活动的开展。将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到乡村和社区。近年来,备受国家关注的还有体育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简称为,体育旅游业。体育旅游业是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体育旅游业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业交叉渗透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经济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加和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体育旅游业正在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之一。体育旅游是现代大众旅游中的一项特种旅游,体育

旅游业也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属于经济性产业范畴。

体育旅游业的经济属性指的是,体育旅游业是具有经济性质的服务行业,其根本目的是通过为体育旅游者的体育旅游活动提供便利服务而获取经济收入。虽然体育旅游业的活动要接受国家旅游政策的指导,要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但这并不能改变旅游业以营利为目的的性质,经济性是体育旅游业的基本属性。

四、结语

由于我国经济一直在不停地向上发展,导致我国的社会环境同时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体育产业是逐渐的成为了大众所欢迎的、推崇的新兴产业。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有目共睹的,发展体育产业是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我国体育经济的迅猛发展是建立在我国政府对其有利的政策规划导向支持上面的。现今,我国为更好的发展体育产业正在努力建设一个庞大的体育市场,希望体育市场的建立能够为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体育产业发展优越是会作用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从而促进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海. 论体育产业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J]. 体育科学,2015,11:13-18.

[2]徐碧鸿. 我国高校体育工程学科建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

[3]金锡奎. 中韩体育经济发展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4]孙科. 新中国体育广告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5]苏宁.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时间动态与空间格局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6]周波. 论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D].湖南师范大学,2013.

[7]杨倩.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

[8]吴香芝. 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

[9]齐书春.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城市体育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10]冯宝忠. 中国迈向体育强国途径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

[11]王晓微. 中国体育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4.

[12]张森. 中美两国体育休闲产业比较分析研究[D].苏州大学,2013.

[13]邓皓轩. 以网球为例论体育产业对促进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J]. 商场现代化,2007,08:224.

[14]彭杰. 论改革开放30年体育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与贡献[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2:5-10+15.

[15]张宇. 生态学视域下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16]彭晶晶. 中国体育产业市场研究[D].武汉大学,2012.

[17]王曦. 论体育文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4.

[18]周毅. 中国体育产业投入产出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19]鞠文强. 从新闻媒介视角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0]李晟文,岳旺. 奥运经济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 内江科技,2009,06:114-115.

论体育产业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摘要:伴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针对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重大需求不停扩张,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里迎来了快速发展,蓬勃向上的高潮期。体育产业作为响应我国新兴产业的代表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最好时期。体育产业的良好发展不仅体现在其规模正迅速扩张,体育产业也为新兴产业在我国占据高比重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增加贡献巨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成为经济稳增长路上的重要引擎。在这其中,代表着新兴产业的体育产业在经济发展的前进道路上有着不容小视的重要作用,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里生机勃勃,有着无限活力新的新增长点值。

关键词: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经济 社会经济发展

引言

近年来,体育产业日渐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功能是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强有力发展越来越突出的。体育产业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体育与经济的发展关系紧密相连,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是在充分利用了经济效益来推动社会效益的这一关键所在。在目前看来,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正是处于一个时机良好的发展壮大时期,它的高速发展将会极大的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增长,并且,有非常大的可能性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不了缺少的重要力量。

一、体育产业与经济的关系

1、体育产业的了解

体育产业是指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提供体育服务的各行业的总和。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具有与其他产业相同的共性,即注重市场效益、讲求经济效益,同时又具有不同于其他产业部门的特性。体育产业的重要功能还在于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发展社会生产、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综合。体育产品既包括有形的体育用品,也包括无形的体育服务;体育经济部门不仅包括市场企业,也包括各种从事经营性活动的其他

各种机构,如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乃至个人。广义的体育产业指“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体育物质产品和体育服务产品的生产、经营两大部分”。狭义的体育产业是指“体育服务业”或者是“体育事业中既可以进入市场,又可以盈利的部分”。

体育产业不同于体育事业,体育事业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社会精神文明的需求,更注重社会效益,具有公益、福利的性质;而体育产业的重要目的则是谋求获利,更注重经济效益,因而具有商业的性质;在资金来源方面,我国现行的财税政策是事业单位的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企业所需资金由银行贷款,到期还本付息,办事业不收税,办企业则按利率收取利税,当体育事业向体育产业转化后,经费下拨情况就会发生变化,根据其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强调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在经济性质方面,事业经济性质是产品经济,运行机制主要靠行政指令,要求以福利、公益为主,以社会效益为主;产业经济性质是商品经济,运行机制靠市场调节,要求以经营为主,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2、体育产业的兴起促进消费水平的提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体育不仅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也不再是仅仅为了身体健康需要的产品,随着体育事业的产业化日益完善,体育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可供娱乐的消费品。为了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的需要,专门从事体育服务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人也越来越多。

生产拉动消费,消费带动生产。体育产业消费需求的快节奏发展对推动社会经济的总量增长、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及新兴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拉动作用。同时体育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又大力促进了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更加拉动了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所以总而言之,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对推进消费需求是非常有力的,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了自身产业的快速向前,极大的刺激了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向上发展方向。

3、优化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前景

党中央国务院在1992年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将体育产业列入到第三产业之中。第三产业定义是,在再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包括除第一和第二产外 的其他各行业。通俗的讲就是

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而体育的广义定义,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在决定中就可以看出国家对体育产业的重视,而这正是因为体育产业是刺激和拉动内需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体,只有这样,才能足够引起重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现在的人们都更多的是注重身体的健康,而体育产业的出现恰好可以满足人民大众的要求,那么体育产业的消费需求就是处于一个无限扩大的境地。身为第三产业,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是提高了整体经济水平的,从而达到一个对经济结构趋于完美的改善作用。

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时机正当时

1、我国庞大的人口资源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利载体

人口绝对数量大。1991年年底,我国大陆人口总数为115823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基数,在世界上是占据第一的位置的。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进入婚龄、育龄的人口也是非常多的,每年增长的人口数绝对数量也就回事非常大的,即使以后人口呢增长速度会达到一个明显下降的情况,但是每年的净增人口的绝对数量也还是会很大的;人口增长速度快。在解放后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一种状况,从1949年到1979年的30年时间里,我国净增长人口数量高达4.3亿多人。平均年增长率为2%,相当于同期日本增长率的2倍之多,接近法国的3倍,每年净增长人口1600万人,相当于澳大利亚的全国人口。大量的人口就会带动大量的消费,有了消费就对产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是能够起到非常有利的作用的。

2、经济发展活力的增强是发展体育产业强有力的后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物质基础更加雄厚。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7.7%,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万多亿元,折合美元约为8.1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到7900多美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财政收入超过10万亿元,赤字率不足2%,财政实力雄厚;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社会资金比较充裕,金融体系基本稳定;人均收入18311

元,同比增长8.1%,约合6700美元,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同年财政收入12.86亿元,人均将近一万元。我国经济结构正在优化调整之中,经济规模效应不断增强,防范外部风险和抗击国际经济危机的能力大大提高。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极大调动和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体制空间,特别是近年来出台的鼓励发展新兴产业的多项有利政策措施,更加有利于体育产业的向前发展。

3、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是又一大优势

我国有巨大的国内市场,扩大内需潜力很大。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速和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同时,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奠定了基础。我国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为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夯实了基础。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改革,采取了稳增长、调结构、促内需的政策策略,提高投资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同时起到了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政治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虽然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曲折,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但和平、发展、合作依然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仍然存在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的积极因素。体育产业就要勇于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时期,迅速发展壮大自身。

三、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增长

1、体育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现如今社会向前迈进的步伐是朝着自动化、电气化和信息化等方面的。人们的生活在日益改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也在发生着不大不小的变化,也因为如此更多的人们注重对自身健康的保养,这也是人们大众对体育产业的出现大力支持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对体育产业的需求是迫切的,类似于体育产业这一方面的健康类产业是受到大众欢迎和支持的。

体育产业对社会消费的引导作用。体育产业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和消费,这种生产和消费的社会化和产业化,对整个社会的消费结

构、消费趋势、消费内容、消费群体,产生了极其明显的引导作用。努力促使社会消费体育化,就能形成了体育消费,产生了体育产业;体育产业对社会生产的拉动作用。体育产业对社会生产的拉动作用,是由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关系决定的。体育消费促进了体育生产的进行及扩大,同样,体育生产的进行和扩大,又拉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由于体育产业对社会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引导和拉动作用,推动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体育产业不仅使社会经济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且使社会经济充满朝气,焕发新的精神面貌。有利于打破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传统式、单一化、封闭型格局,创造大经济、现代化、综合式、开放型的经济发展格局;体育产业对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作用。体育产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一支新军,对社会生活方式既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有立竿见影的影响。体育产业为人们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既提供了物质基础,也提供了信息传输,更提供了行为模式。让人们在调整生活旋律的过程中,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受到现代气息的感染,进而适应和赶上现代生活方式的脚步。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对社会文明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体育产业,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对社会文明发挥着建设性的保障作用。体育产业的开发使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不仅有坚实的物质依托,而且能升华到新的层次和境地,对社会进步,人类文明有着十分特殊的积极作用

2、体育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体育产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来说,劳动者是生产力发展中的主要力量和决定因素,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对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来看,现代体育与文化有机地融合,体育的科技、文化含量越来越高,发展体育事业,发展体育文化,让广大群众参与科学、健康的体育运动,欣赏高水平的竞技和体育表演,不仅能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国民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而且能激发群众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言,保障公民身心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利国利民,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应该从政治高度去认识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开发体育产业能促使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形成。体育产业是一个以体育运动自身生产财富和提供服务的产业,它不仅指体育器材设备的生

产销售等活动,还包括体育设施建设、场馆建设特别是由体育产业而带动相关产业和服务行业发展。扩大就业岗位,带动国民经济其它产业和部门增值增量,已成体育产业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体育产业有其自身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市场。无论是在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时期,还是在区域性的经济萧条时期,在经济大气候恶化、不景气的情况下,体育产业仍能逆势而上,创造不凡的业绩;开发体育产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培养人们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弘扬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意识和社会风尚;有利于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

3、我国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后所带动的其他产业经济

体育产业发展良好就会带动与体育产业相关的其他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领域的不断拓展也会大力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当其冲的便是体育用品。体育用品就是在进行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的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所有物品的统称。根据有限数据的统计,在2006-2011年期间,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增加值逐年扩大,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63%。2011年体育用品行业增加值达到1,760亿元,占体育产业比重的80%以上,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大体育用品消费市场,行业竞争力显著提升。目前中国体育用品市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城市居民对体育用品的消费正在向中高档方向发展,已达到小康生活标准的农村地区,对中低档体育用品的消费,逐步形成新的需求。因此,中国未来体育用品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和运动的重要性。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全面健身计划,到2020全国将会有40%的人口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这些因素将会推动国内体育用品市场在未来几年内继续保持高速发展。这些健身场所和设施的建设大大改善了城乡群众的健身环境,带动了群众健身组织的建设和健身活动的开展。将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到乡村和社区。近年来,备受国家关注的还有体育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简称为,体育旅游业。体育旅游业是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体育旅游业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业交叉渗透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经济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加和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体育旅游业正在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之一。体育旅游是现代大众旅游中的一项特种旅游,体育

旅游业也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属于经济性产业范畴。

体育旅游业的经济属性指的是,体育旅游业是具有经济性质的服务行业,其根本目的是通过为体育旅游者的体育旅游活动提供便利服务而获取经济收入。虽然体育旅游业的活动要接受国家旅游政策的指导,要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但这并不能改变旅游业以营利为目的的性质,经济性是体育旅游业的基本属性。

四、结语

由于我国经济一直在不停地向上发展,导致我国的社会环境同时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体育产业是逐渐的成为了大众所欢迎的、推崇的新兴产业。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有目共睹的,发展体育产业是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我国体育经济的迅猛发展是建立在我国政府对其有利的政策规划导向支持上面的。现今,我国为更好的发展体育产业正在努力建设一个庞大的体育市场,希望体育市场的建立能够为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体育产业发展优越是会作用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从而促进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海. 论体育产业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J]. 体育科学,2015,11:13-18.

[2]徐碧鸿. 我国高校体育工程学科建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

[3]金锡奎. 中韩体育经济发展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4]孙科. 新中国体育广告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5]苏宁.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时间动态与空间格局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6]周波. 论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D].湖南师范大学,2013.

[7]杨倩.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

[8]吴香芝. 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

[9]齐书春.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城市体育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10]冯宝忠. 中国迈向体育强国途径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

[11]王晓微. 中国体育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4.

[12]张森. 中美两国体育休闲产业比较分析研究[D].苏州大学,2013.

[13]邓皓轩. 以网球为例论体育产业对促进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J]. 商场现代化,2007,08:224.

[14]彭杰. 论改革开放30年体育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与贡献[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2:5-10+15.

[15]张宇. 生态学视域下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16]彭晶晶. 中国体育产业市场研究[D].武汉大学,2012.

[17]王曦. 论体育文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4.

[18]周毅. 中国体育产业投入产出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19]鞠文强. 从新闻媒介视角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0]李晟文,岳旺. 奥运经济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 内江科技,2009,06:114-115.


相关内容

  • 中国产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及其影响
  • 摘要:进入"十二五"以来,中国产业发展环境出现若干重大标志性变化,突出地表现为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对产业需求和产业布局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人口老龄化提速.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占比下降,对产业需求和产业成本(结构)的影响出现重大变化: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现转折性变化 ...

  • 中国成年人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
  • 作者:彭大松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03期 中图分类号 G80-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5498(2012)05-0025-06 2011年国家体育主管部门制定了<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并在规划中把"努力提高群众体育发展水平, ...

  • 当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其理论争论
  •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重点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对此理论界有关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演化过程.调整路径等都有一些争论和解释.中国产业结构调整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是: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问题.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政策制定问题和制度设计问题. [关键词]中国产 ...

  • 货币升值对不同产业就业的影响
  • 作者:丁剑平李菲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6年10期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06)04-0027-07 一.引言 近期,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发布汇改通知,宣布人民币改为盯住一揽子货币,并小幅升值 ...

  • 后危机时代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摘 要]当前,我国产业发展存在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产业结构调整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要义.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深受产业环境条件的影响,2008年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产业的发展和结构的调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在后危机时代条件下,分析了国际产业环境和国内产业环境中制约中 ...

  • 中国矿产资源产业集群
  • 摘要:矿产资源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产业集群中的一类特殊现象.它既具有产业集群的一般规律性,又具有特殊规律性.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产业集群的综合关联和地理分布. 关键词:矿产资源;产业集群;投入产出 一.矿产资源产业集群 矿产资源产业集群的主体是矿产资源型企业,在这些企业发展 ...

  •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产业结构特征
  • 作者:徐敬君刘恒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5年08期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7X(2005)03-0031-07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一国的经济发展大都包括总量增长.结构变化和水平提高这三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基本内容 ...

  • 房地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
  • 房地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 张 健1 吴存兰2 1.姜堰市房地产管理处 江苏 姜堰 225500 2.中共姜堰市委党校 江苏 姜堰 225500 [摘 要]房地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可直接或间接带动和影响多个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房地产业不仅极大地 ...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 ××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对策研究 2. 中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变迁研究 3. ××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4. 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5. 中国战略性产业的选择与培育 6. 论培育某省(某市.地区)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 7. ...

  • 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专业编写 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规划> 核心提示: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投资环境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农业产业化经营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农业产业化经营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农业产业化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