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

第1章 总则

第1条:目的 为检查生产用原材料、辅料的质量是否符合企业的采购要求提供准则,确保来料质量合乎标准,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进厂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的检验和试验。

第3条:定义 来料检验又称进料检验,是工厂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来料检验由品管部来料检验员具体执行。

第4条:职责

(1) 品管部负责进货的检验和试验工作。

(2) 库房负责验收原材料的数量(重量)并检查包装情况。

(3) 品管部制定《来料检验控制作业标准》。

第2章 来料检验的规划

第5条 :明确来料检测要项

(1) 来料检验员对来料进行检验之前,首先要清楚该批货物的质量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来料检验主管咨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

(2) 对于新来料,在明确该料的检测标准和方法之后,将之加入《来料检验控制作业标准》。

第6条:影响来料检验方式、方法的因素

(1) 来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2) 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及以往的信誉。

(3) 该类货物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异常。

(4) 来料对公司运营成本的影响。

(5) 客户的要求。

第7条:确定来料检验的项目及方法

(1) 外观检测。用目视、手感、嗅觉、口尝、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2) 尺寸检测。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

(3) 结构检测。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4) 特性检测。如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第8条:来料检验方式的选择(见抽检方案)

(1) 全检。适用于来料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工厂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2) 抽检。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抽检比例≥3%)

第3章 来料检验的程序

第9条:品管部制定《来料检验控制标准及规范程序》,由品管部经理批准后发放至检验人员执行。检验和试验的规范包括材料名称、检验项目、标准、方法、记录要求。

第10条:采购部根据到货日期、到货品种、规格、数量等,通知库房和品管部准备来验收和检验工作。

第11条:来料后,由库房人员检查来料的品种、规格、数量(重量)、包装情况,并及时通知品管部检验员到现场检验。

第12条:来料专员接到检验通知后,到库房按《来料检验控制标准及规范程序》进行检验,并填写《产品进厂检验单》。相应的检验记录和检验日报。

第13条:检验完毕后,对合格的来料贴上合格标识,通知库房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第14条:如果是生产急需的来料,在来不及检验和试验时,须按《紧急放行控制制度》中规定的程序执行。

第15条:检测中不合格的来料应根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处置,不合格的来料不允许入库。将其由来料库移入不合格品库,并进行相应标识。

第16条:来料检验和试验的记录由品管部来料检验组按规定期限和方法保持。

第17条:检验时,如来料检验员无法判定是否合格,应立即请相关部门会同验收,来判定是否合格。会同验收的参与人员,必须在检验记录表内签字。

第18条:回馈来料检验情况,并将来料供应商的交货质量情况及检验处理情况记录,每月汇总于供应商的交货质量月报内。

第19条:来料检验员根据来料的实际检验情况,对检验规格提出改善意见。

第20条:来料检验员定期校正检验仪器、量规,保养试验设备,以保证来料检验结构的正确性。具体参见《量具管理办法》。

第4章 来料检验的结果

第21条:检验合格

(1) 经来料检验员按照《检验方案》要求操作。验证不合格品个数低于限定的不合格品个数时,则判定为该批来货合格。

(2) 来料检验员应在《产品进厂检验单》上签名,通知库房收货。

第22条:拒收检验不合格

(1)来料检验员按照《检验方案》要求操作。 若不合格品个数大于限定的不合格品个数,则判定为该送检批次为拒收。

(2) 来料检验员应及时在《产品进厂检验单》上签名,经相关部门会商后,通知叫库房,采购部办理退货事宜。

第23条:让步接收 不合格批的处理 即来料经来料检验员的检验,其质量低于允收水准,但由于生产急需或其他原因,生产部做出让步接收的要求,具体步骤参见《来料让步接收控制程序》。 填产品不良评审单,按照不良品评审程序要求操作。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

第1章 总则

第1条:目的 为检查生产用原材料、辅料的质量是否符合企业的采购要求提供准则,确保来料质量合乎标准,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进厂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的检验和试验。

第3条:定义 来料检验又称进料检验,是工厂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来料检验由品管部来料检验员具体执行。

第4条:职责

(1) 品管部负责进货的检验和试验工作。

(2) 库房负责验收原材料的数量(重量)并检查包装情况。

(3) 品管部制定《来料检验控制作业标准》。

第2章 来料检验的规划

第5条 :明确来料检测要项

(1) 来料检验员对来料进行检验之前,首先要清楚该批货物的质量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来料检验主管咨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

(2) 对于新来料,在明确该料的检测标准和方法之后,将之加入《来料检验控制作业标准》。

第6条:影响来料检验方式、方法的因素

(1) 来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2) 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及以往的信誉。

(3) 该类货物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异常。

(4) 来料对公司运营成本的影响。

(5) 客户的要求。

第7条:确定来料检验的项目及方法

(1) 外观检测。用目视、手感、嗅觉、口尝、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2) 尺寸检测。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

(3) 结构检测。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4) 特性检测。如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第8条:来料检验方式的选择(见抽检方案)

(1) 全检。适用于来料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工厂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2) 抽检。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抽检比例≥3%)

第3章 来料检验的程序

第9条:品管部制定《来料检验控制标准及规范程序》,由品管部经理批准后发放至检验人员执行。检验和试验的规范包括材料名称、检验项目、标准、方法、记录要求。

第10条:采购部根据到货日期、到货品种、规格、数量等,通知库房和品管部准备来验收和检验工作。

第11条:来料后,由库房人员检查来料的品种、规格、数量(重量)、包装情况,并及时通知品管部检验员到现场检验。

第12条:来料专员接到检验通知后,到库房按《来料检验控制标准及规范程序》进行检验,并填写《产品进厂检验单》。相应的检验记录和检验日报。

第13条:检验完毕后,对合格的来料贴上合格标识,通知库房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第14条:如果是生产急需的来料,在来不及检验和试验时,须按《紧急放行控制制度》中规定的程序执行。

第15条:检测中不合格的来料应根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处置,不合格的来料不允许入库。将其由来料库移入不合格品库,并进行相应标识。

第16条:来料检验和试验的记录由品管部来料检验组按规定期限和方法保持。

第17条:检验时,如来料检验员无法判定是否合格,应立即请相关部门会同验收,来判定是否合格。会同验收的参与人员,必须在检验记录表内签字。

第18条:回馈来料检验情况,并将来料供应商的交货质量情况及检验处理情况记录,每月汇总于供应商的交货质量月报内。

第19条:来料检验员根据来料的实际检验情况,对检验规格提出改善意见。

第20条:来料检验员定期校正检验仪器、量规,保养试验设备,以保证来料检验结构的正确性。具体参见《量具管理办法》。

第4章 来料检验的结果

第21条:检验合格

(1) 经来料检验员按照《检验方案》要求操作。验证不合格品个数低于限定的不合格品个数时,则判定为该批来货合格。

(2) 来料检验员应在《产品进厂检验单》上签名,通知库房收货。

第22条:拒收检验不合格

(1)来料检验员按照《检验方案》要求操作。 若不合格品个数大于限定的不合格品个数,则判定为该送检批次为拒收。

(2) 来料检验员应及时在《产品进厂检验单》上签名,经相关部门会商后,通知叫库房,采购部办理退货事宜。

第23条:让步接收 不合格批的处理 即来料经来料检验员的检验,其质量低于允收水准,但由于生产急需或其他原因,生产部做出让步接收的要求,具体步骤参见《来料让步接收控制程序》。 填产品不良评审单,按照不良品评审程序要求操作。


相关内容

  • 化妆品检验管理制度
  • 1.0目的 通过对原材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检验,保证本企业的产品质量. 2.0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原料.包装材料的进料检验, 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检验, 成品的检验.返工 产品的检验管理.半成品灌(包)装.成品的检验,以及生产用水.环境.人员等卫生指标的检验. 管理和监控. 3.0职责 ...

  • 采购质量控制
  • 采购质量管理制度 1.目的 对采购过程进行控制,确保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企业所需原材料.零部件.包装材料等的采购. 3.职责 a.采购部负责物资按时按量按质采购: b.技术部负责编制相关原材料技术指标,负责物资技术要求: c.品管部负责编制<原材料检验制度>,负 ...

  • 材料进场验收制度
  • 目 录 1 原材料进场验收制度总则 .................................................................... 2 2 原材料入库管理制度 ................................................. ...

  • 生产"中联"水泥用原材料质量管理办法
  • 文件编号:CUCC-LNZL-SCPZHGL318 №: 生产"中联"水泥 用原材料质量管理办法 (第1版) 2013年4月28日发布 2013年4月28日实施 修 订 : 韩芳 审 核 : 李良峰 批 准 : 张 伟 生产水泥用原材料质量管理办法 1目的 选用经济.适宜的原材料 ...

  • 检验员培训教材[1]
  • XXXX公司 检 ●质量与质量管理 验 ●质量检验 ●检验方式与程度 员 ● 质量检验的业务管理 ●统计检验 培 ●检验误差 训 ● 检验工作标准 ●管理文件 资 料 (应知管理部分) 编委主任: 主 审: 质量部主办 主 编: 文字校对: 第一章 质量与质量管理 一.质量的含义 质量是指产品.过程 ...

  • 原材料检验管理规定
  • 原材料检验制度 1. 目的 对原材料料检验活动进行控制,确保所有原材料符合公司要求,防止不合格原材料投入生产或使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原材料的检验与控制. 3. 职责与权限 3.1仓管负责原材料的验证与点收和报检. 3.2 技检部归口执行本程序,负责检验标准和规范的制订,技检部检验 ...

  • 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厂产品质量保证工作,明确质量检验工作任务、范围、职责,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在本厂范围内实施,品保部负责监督执行。   第二条   本规定包含:产品质量检验制度、计量管理制度、各种标志的用途和定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钢材质量检验制度、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能源计 ...

  • 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度
  • 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度 1 目的 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规定的检验,以保证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进货.过程.最终检验的控制. 3 职责和权限 工厂归口负责进货.过程.最终检验以及负责各工序的自检.技术部负责制订检验用的文件: 4 程序概述 4.1 技术部制定<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度 ...

  • 质量检验规定
  • XXXXXX有限公司企业技术标准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2011-03-11发布 2011-6-10实施 XXXXXX有限公司 发 布 前 言 为推行本公司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并能提前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并予以迅速处理,来确保及提高产品质量符合管理及市场需要,加强对图样/技术文件正确性的验证,公司质量检验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