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高耗低效的现象普遍存在,数学教师应在导入新课、学习新知、讲解新知、巩固新知等环节改进教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教学 优化 提高 有效性   有效性数学课程教学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简单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以提高学生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当前却存在着四种高耗低效的教学现象:一是任务式数学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把教学当做一成不变的任务来完成,很少或根本不去关注学生学得怎样。二是包办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教学过程自问自答,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整个课堂始终是教师一人在自导自演,该让学生思考回答的,全被教师包办代替。三是随意式教学,教师备课不充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选定很模糊,教学过程中想到哪讲到哪,随意性很大。四是导游式教学,教师备课确实花了很大的功夫,教学流程也很完备,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看起来热热闹闹,但花架子居多,学生收获不大,教师就像公园中的导游带着学生一路走下去。怎样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导入新课要注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数学问题情境可以是包含与数学知识相关连的信息,或相关连的生活背景,它是沟通现实生活和数学学习的桥梁,创设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可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学习情绪,从而乐于学习。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把厚0.1毫米的纸依次折叠1次、2次、3次、4次、5次,列式并计算纸张的厚度,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纸张厚度所发生的变化是在成倍的增长。折叠一次:0.1×2=0.2毫米,折叠两次:0.1×2×2=0.4毫米,折叠三次:0.1×2×2×2=0.8毫米,折叠四次:0.1×2×2×2×2=1.6毫米,折叠五次:0.1×2×2×2×2×2=3.2毫米。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在投影上显示高高的楼房和珠穆朗玛峰的图片,使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它们的高度。然后提问:如果一层楼有3米高,把足够长的0.1毫米的纸连续折叠20次会有多少层楼高?折叠几次就会超过珠穆朗玛峰?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最后老师告诉学生:连续折叠20次大概有35层楼高,连续折叠27次就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了,而折叠30次就有12个珠穆朗玛峰了。这一惊人的答案令学生非常惊叹和兴奋,并集中精神,进入思维活跃的最佳状态,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以更好地把许多抽象的概念,繁琐的、用语言难以说清的叙述讲清楚,屏幕上直观的图象和颜色文字使其一“幕”了然。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或高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时,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总有一些学生在作图中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学生作图时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有时就连老师在黑板上的示范作图由于种种原因都会出现不交于一点的情况,即使作图交于一点了,有的学生也会心存疑惑:这是否是个别现象呢?但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就不同了,在几何画板教学模板中,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再画出相应的三边垂直平分线,就一定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然后再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大小、形状,发现三条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这一作图实验演示,大大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课堂讲解要注意讲解内容的有效性   课堂上的教师讲解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层次,学生对新知学习要有牢固的知识固着点,讲解要以学生原有知识为基础,讲后学生要能理解、掌握。对那些教师讲了学生仍旧不会的内容不要去讲,学生通过自身看、做、练等能理解掌握的也不要讲,也就是常说的“讲了不会的不讲,不讲就会的也不讲” ,讲解要做到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力争做到“讲解一题,学得一法;学会一类,弄透一片”。教师在课堂讲解上切忌泛泛而谈,讲不清重点,难点,看似热热闹闹,实则糊里糊涂。   四、课堂的巩固练习要实实在在   1.首先围绕所学新知对学生进行基本题训练,然后设计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变式题或综合题,以利于学生在熟练掌握新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深化认知结构。   2.课堂巩固练习题要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3.每组习题在出示时可注意运用具有竞争性,激励性的语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比比状元题、榜眼题、冲刺中考等。   4.练习的方式要以调动班级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力求做到全员参与。   5.教师在学生练习时,要采用多种手段抓好学生中各种情况的信息收集,做到及时、针对性反馈、评讲、矫正。评讲习题要力争做到讲在疑难处,练在关键处,评在易错处。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的倡导下,数学教师若从实际出发,从自身出发,认真研究教材,优化课堂教学,就一定能实现教师的有效的教、学生有效的学,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摘要】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高耗低效的现象普遍存在,数学教师应在导入新课、学习新知、讲解新知、巩固新知等环节改进教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教学 优化 提高 有效性   有效性数学课程教学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简单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以提高学生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当前却存在着四种高耗低效的教学现象:一是任务式数学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把教学当做一成不变的任务来完成,很少或根本不去关注学生学得怎样。二是包办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教学过程自问自答,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整个课堂始终是教师一人在自导自演,该让学生思考回答的,全被教师包办代替。三是随意式教学,教师备课不充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选定很模糊,教学过程中想到哪讲到哪,随意性很大。四是导游式教学,教师备课确实花了很大的功夫,教学流程也很完备,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看起来热热闹闹,但花架子居多,学生收获不大,教师就像公园中的导游带着学生一路走下去。怎样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导入新课要注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数学问题情境可以是包含与数学知识相关连的信息,或相关连的生活背景,它是沟通现实生活和数学学习的桥梁,创设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可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学习情绪,从而乐于学习。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把厚0.1毫米的纸依次折叠1次、2次、3次、4次、5次,列式并计算纸张的厚度,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纸张厚度所发生的变化是在成倍的增长。折叠一次:0.1×2=0.2毫米,折叠两次:0.1×2×2=0.4毫米,折叠三次:0.1×2×2×2=0.8毫米,折叠四次:0.1×2×2×2×2=1.6毫米,折叠五次:0.1×2×2×2×2×2=3.2毫米。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在投影上显示高高的楼房和珠穆朗玛峰的图片,使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它们的高度。然后提问:如果一层楼有3米高,把足够长的0.1毫米的纸连续折叠20次会有多少层楼高?折叠几次就会超过珠穆朗玛峰?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最后老师告诉学生:连续折叠20次大概有35层楼高,连续折叠27次就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了,而折叠30次就有12个珠穆朗玛峰了。这一惊人的答案令学生非常惊叹和兴奋,并集中精神,进入思维活跃的最佳状态,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以更好地把许多抽象的概念,繁琐的、用语言难以说清的叙述讲清楚,屏幕上直观的图象和颜色文字使其一“幕”了然。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或高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时,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总有一些学生在作图中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学生作图时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有时就连老师在黑板上的示范作图由于种种原因都会出现不交于一点的情况,即使作图交于一点了,有的学生也会心存疑惑:这是否是个别现象呢?但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就不同了,在几何画板教学模板中,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再画出相应的三边垂直平分线,就一定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然后再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大小、形状,发现三条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这一作图实验演示,大大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课堂讲解要注意讲解内容的有效性   课堂上的教师讲解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层次,学生对新知学习要有牢固的知识固着点,讲解要以学生原有知识为基础,讲后学生要能理解、掌握。对那些教师讲了学生仍旧不会的内容不要去讲,学生通过自身看、做、练等能理解掌握的也不要讲,也就是常说的“讲了不会的不讲,不讲就会的也不讲” ,讲解要做到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力争做到“讲解一题,学得一法;学会一类,弄透一片”。教师在课堂讲解上切忌泛泛而谈,讲不清重点,难点,看似热热闹闹,实则糊里糊涂。   四、课堂的巩固练习要实实在在   1.首先围绕所学新知对学生进行基本题训练,然后设计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变式题或综合题,以利于学生在熟练掌握新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深化认知结构。   2.课堂巩固练习题要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3.每组习题在出示时可注意运用具有竞争性,激励性的语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比比状元题、榜眼题、冲刺中考等。   4.练习的方式要以调动班级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力求做到全员参与。   5.教师在学生练习时,要采用多种手段抓好学生中各种情况的信息收集,做到及时、针对性反馈、评讲、矫正。评讲习题要力争做到讲在疑难处,练在关键处,评在易错处。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的倡导下,数学教师若从实际出发,从自身出发,认真研究教材,优化课堂教学,就一定能实现教师的有效的教、学生有效的学,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关内容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一.问题提出 (一)课程改革的客观诉求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发展纵向深入的应然需求,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价值虚化.目标弱化.内容窄化.实施僵 ...

  • "小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与撰写(附案例)
  • "小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与撰写 (附案例) 引子: 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起着先导作用,这已经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学校教育科研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即:课题多,精品少:论文多,成果少:人员多,人才少. ...

  •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东光三中 刘红瑞 摘要 伴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数学作业的设计也要创新,结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状,进行有效作业设计的研究.探究作业内容的精练化.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作业布置的层次化 .作业的开放化.作业的应用性等 ,并进行一定的反思. 关键词 作业现状 精练化.多样 ...

  •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学科重难点教学
  •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学科重难点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

  • 教育科研课题分类
  • 教育科研课题分类 (一)综合类高效课堂研究课题指南 1.高效课堂的内涵及特征研究 2.学科教学课堂低效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研究 4.高效课堂的基本教学理念 5.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 6.高效课堂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 7.高效课堂形成的外在保障机制研究 8.高效课堂教学操作策略研究 ...

  • 三年级数学课改总结
  • 2009-2010三年级数学课改总结 本学期,我研究教材教法,依据新课标的精神要求,在设计教学时,能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通过创设情境,制造氛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探究,及时对学习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给学生体验和领悟的机会.有效发挥过程性目标的导向作用,体现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新理念 ...

  • 三年级数学课改小结钱琳琳
  • 三年级数学课改阶段性总结 钱琳琳 本学期,我研究教材教法,依据新课标的精神要求,在设计教学时,能充分考虑教 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通过创设情境,制造氛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探究,及时对学习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给学生体验和领悟的机会.有效发挥过程性目标的导向作用,体现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新理念, ...

  •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的研究
  •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要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育要以学生探索性地学为主体, ...

  •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谭朝祥 一.找出问题 当今的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积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