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解质的电离]说课稿

《弱电解质的电离》说课稿

高三化学组 任鹏

一、教学分析

1、说教材

《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从教材的体系看,它在中学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是指本节内容既是初中所学有关酸、碱、盐的概念及电离知识的深化,同时又是本书第二章化学平衡理论知识的应用、延伸和拓展。启后是指弱电解质的电离是研究物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后面学习水的电离和盐类水解、电解等知识的基础和铺垫,体现了化学理论的重要指导作用。

2. 说学情

(1)知识基础:在初中和必修1教材中,学生已学过有关酸、碱、盐及电离知识,同时通过对本教材第二章化学平衡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也普遍具备用平衡思想思考问题的能力。

(2)实验能力:学生初步具备简单化学实验方案的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实验探究;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质疑和表达能力

(3)认知能力:已经习惯了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已具备一定的化学思维基础和基础实验技能。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 掌握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②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比较能力,推理归纳能力,实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实验探究法学习弱电解质概念及电离平衡知识,了解概念规律形成的一般方法。 ②运用自主式学习法由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体会螺旋上升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及结果分析获得正确认识,体验科学认知过程。

②通过对物质进行多角度分类方法的辨析,体会“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美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难点: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二、教法,学法分析

考虑到我们学校学生基础较差,知识能力参差不齐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去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1、温故知新法:板书多种具体物质,让学生按电解质,非电解质进行分类,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引入新课做知识准备和心理铺垫。

2、实验促学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做演示实验并与其他学生互动观察现象,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用多媒体将微观现象宏观化,将瞬间变化定格化,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4、归纳总结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物质不同分类角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认识到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也有规律可循。

三、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板书多种物质,按电解质,非电解质进行分类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洁厕净用盐酸而不用醋酸,为什么?

2、【实验探究,讲授新知】让两个同学各做一组演示实验3-1 ,走到下边学生当中共同观察体验

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和等量镁条反应的剧烈程度,找同学回答结论:盐酸与镁条反应气泡产生的快,试管温度高,说明反应速率快,用PH试纸测量两种酸,盐酸中PH小,酸性强。提出疑问,让学生讨论推理得出:在水溶液中,盐酸易电离,醋酸较难电离。从而得出结论:不同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不同,进而引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3、【多媒体展示】盐酸和醋酸在水溶液中电离的微观情况。从而加深对强弱电解质概念的认识。在

完成概念的基础上,了解强弱电解质区别的方法是:完全电离与否。

4、【提出问题,思考交流】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的关系,与导电能力的关系,与离子化合物共价

化合物的关系。

【判断句串】

①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②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弱

③凡是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

④强酸溶液的酸性一定强于弱酸溶液的酸性

⑤强电解质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难溶性化合物。

5、【实验探究,新知深入化】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稀释100倍后以及加入对应盐后PH的变化比

较,引出醋酸的电离平衡,并用动画演示微观电离情况,使之直观化。

6、【知识迁移】由化学平衡的特征推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特征。

7、【布置作业】课堂容量大,有可能学生在课堂上消化不彻底,需要布置有时效性的作业深化理念

四、板书设计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一课时)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定义: 1、电离平衡状态:V电离 = V结合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分子,离子共存

弱电解质: 2、电离平衡状态的特征:

2.常见强、弱电解质 弱,等,动,定,变

常见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活泼金属氧化物

常见的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弱电解质的电离》说课稿

高三化学组 任鹏

一、教学分析

1、说教材

《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从教材的体系看,它在中学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是指本节内容既是初中所学有关酸、碱、盐的概念及电离知识的深化,同时又是本书第二章化学平衡理论知识的应用、延伸和拓展。启后是指弱电解质的电离是研究物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后面学习水的电离和盐类水解、电解等知识的基础和铺垫,体现了化学理论的重要指导作用。

2. 说学情

(1)知识基础:在初中和必修1教材中,学生已学过有关酸、碱、盐及电离知识,同时通过对本教材第二章化学平衡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也普遍具备用平衡思想思考问题的能力。

(2)实验能力:学生初步具备简单化学实验方案的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实验探究;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质疑和表达能力

(3)认知能力:已经习惯了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已具备一定的化学思维基础和基础实验技能。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 掌握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②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比较能力,推理归纳能力,实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实验探究法学习弱电解质概念及电离平衡知识,了解概念规律形成的一般方法。 ②运用自主式学习法由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体会螺旋上升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及结果分析获得正确认识,体验科学认知过程。

②通过对物质进行多角度分类方法的辨析,体会“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美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难点: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二、教法,学法分析

考虑到我们学校学生基础较差,知识能力参差不齐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去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1、温故知新法:板书多种具体物质,让学生按电解质,非电解质进行分类,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引入新课做知识准备和心理铺垫。

2、实验促学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做演示实验并与其他学生互动观察现象,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用多媒体将微观现象宏观化,将瞬间变化定格化,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4、归纳总结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物质不同分类角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认识到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也有规律可循。

三、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板书多种物质,按电解质,非电解质进行分类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洁厕净用盐酸而不用醋酸,为什么?

2、【实验探究,讲授新知】让两个同学各做一组演示实验3-1 ,走到下边学生当中共同观察体验

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和等量镁条反应的剧烈程度,找同学回答结论:盐酸与镁条反应气泡产生的快,试管温度高,说明反应速率快,用PH试纸测量两种酸,盐酸中PH小,酸性强。提出疑问,让学生讨论推理得出:在水溶液中,盐酸易电离,醋酸较难电离。从而得出结论:不同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不同,进而引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3、【多媒体展示】盐酸和醋酸在水溶液中电离的微观情况。从而加深对强弱电解质概念的认识。在

完成概念的基础上,了解强弱电解质区别的方法是:完全电离与否。

4、【提出问题,思考交流】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的关系,与导电能力的关系,与离子化合物共价

化合物的关系。

【判断句串】

①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②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弱

③凡是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

④强酸溶液的酸性一定强于弱酸溶液的酸性

⑤强电解质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难溶性化合物。

5、【实验探究,新知深入化】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稀释100倍后以及加入对应盐后PH的变化比

较,引出醋酸的电离平衡,并用动画演示微观电离情况,使之直观化。

6、【知识迁移】由化学平衡的特征推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特征。

7、【布置作业】课堂容量大,有可能学生在课堂上消化不彻底,需要布置有时效性的作业深化理念

四、板书设计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一课时)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定义: 1、电离平衡状态:V电离 = V结合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分子,离子共存

弱电解质: 2、电离平衡状态的特征:

2.常见强、弱电解质 弱,等,动,定,变

常见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活泼金属氧化物

常见的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相关内容

  •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
  • 2013_2014学年度三明市实验中学高二理综组组内教研公开课教案 课题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授课教师 池晓丽 授课班级 高二7班 第二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时间 2013年11月29日 第四节 课型 新课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2.了解电离平 ...

  • 电离平衡教案
  • 第三章 电离平衡 第一节 电离平衡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共分三方面内容:强弱电解质与化合物结构的关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电离平衡常数. 教材是在三方面内容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初中化学中的溶液导电实验.高一教材中的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电离和上一章所学的化学平衡的建立及移动的有关知识.因此,本节内容虽 ...

  • 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专题复习-student
  • 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一. 考纲与考情 1.考纲 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在考纲中的位置如下所示: 基础型课程部分 2.考情 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在近几年高考中的出题都集中在选择题,一般为一题单选,一题多选. 综合来说,这一块的内容所占考分不多,但是由于学习水平较高,而且有一题会出现在多项选择题中,考生失分的 ...

  • (29)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 (29)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学习目标] 1. 掌握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区分方法: 2. 掌握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强弱的区别. [学习重难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区分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 单质 混合物 注:1.无论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 ...

  •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第1课时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目标要求] 1. 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2. 认识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类别.物质结构的关系.3. 了解常见的强.弱电解质.4. 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及溶液的导电性. 一.强弱电解质 ...

  • 8.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 第1讲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考纲要求]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4.了解电离平衡常数. 考点一 强.弱电解质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__________里或______ ...

  • 高三化学电离平衡
  • 高三化学第一轮总复习 课题 电离平衡 考纲要求: 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的概念及电离平衡移动. 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并判断电解质的强弱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概念辨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在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

  •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
  • 创设情境:用幻灯片展示山水风光,溶洞奇观的图片. 导入:酸,碱,盐是我们最常见的物质,他们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那么,不同的物质电离程度有什么不同呢?我们这节课就研究关于弱电解质的电离问题. 板书:一.强弱电解质 实验1 实验步骤: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与等量镁条的反应,并测这两种酸的pH. 学 ...

  • 弱电解质的电离知识点
  • 关于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1.电解质: 非电解质: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2.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3.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A.NaCl B.HCl气体 C.金属钠 D.蔗糖 E.氯水 F.氯气 G.NH3·H2O H.CO2 4.下 ...

  •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总结(四)
  •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总结(四) 9. 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是高中化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包括如下几个知识点: (1)电解质的概念.凡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在上述两种状态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这里注意强调是化合物,象金属单质.石墨.溶液等都不在此范围.能否电离是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