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摘要: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虽然在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对于经济的促进必须给予肯定。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变革,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改变原有的经济体制格局,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但是总体来讲,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不能否定的。本文从相关概念界定、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未来发展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关键词:中国特色;市场化进程;经济增长;贡献

Bstract: The process of China's marketization has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market, but the promotion of the economy must be given certain. In China after decades of change, by planned economy transition to market economy, change the pattern of the original economic system, greatly promotes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in a certain extent, changed the Chinese way of life and values, but generally speaking, China's marketization process for economic growth to promote the role of cannot be denied.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cept definition,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s present situation, China's marketization process of economic growth promotion, China market process of future development four aspects, discusses the contribution of China's marketiz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arket process; economic growth; contribution

1978年开始,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过将近40年的奋斗和努力,我国已经于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此外,在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方面也可以看出市场化进行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我国人民从40年前的温饱到今天的小康,GDP持续走高。可见,市场化进程在中

国经济增长的道路上贡献了很大的力量。尤其是在世界经济都进入了白金期的今天,中国国内市场的扩大以及国外对于中国市场的需求,为中国的市场化进程提供了助推力,更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关于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学术界也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从理论角度提供了一些实证研究。但是,中国市场化的大踏步前进,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市场化

市场化是指用市场作为解决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等基础手段的一种状态,意味着政府对经济的放松管制和工业产权的私有化的影响。

(二)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样是由国家引导的。

(三)中国市场化进程

顾名思义,中国市场化进程就是以中国的现实国情作为背景,由原本的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市场化进程被深深地刻上了“中国特色”的印记,中国的市场化建立了一套符合国情的市场型管理体制,逐渐远离计划经济的束缚,并全面推进市场经济发展,政府渐渐放松了对市场的管控,一些国有资源实现了改制,并且自负盈亏。通过这种市场化进程,社会经济生活转入市场轨道,实现了资源合理配置,从而提高了中国人民的工作热情,也提高了工作质量,实现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

近几十年中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并且在十八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要坚持走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道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政府相继出台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逐渐消除了地区贸易壁垒,给中国经济的增长创造了新的更加宽广的空间。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也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情况,主要表现在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时期,这场金融危机波及范围极

其广大,很多发达国家都因此转入了经济衰退期,并在2008年之后才逐渐回升,虽然中国经济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太大的打击,但是一些经济发展波动也表明了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可持续性的。

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并非一派祥和,虽然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依然有一些问题需要发现和解决,并进一步推动市场化进程,实现经济的繁荣发展。

首先,在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是粗放型的,只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自然也会为这种粗放型的发展付出环境上的代价。为了致富,全国范围内的扩大厂区面积、住宅面积,减少了农垦面积、植被面积;为了致富,全国范围内排放废气、废水,造成了空气污染、水源污染。

其次,在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空气质量的问题。现在困扰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空气问题是雾霾,而雾霾的产生主要就是工业废气的排放、汽车尾气的排放等。尤其是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废气,严重污染空气环境,对人民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威胁。

第三,在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民生的问题。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等问题的矛盾十分突出,因为市场经济太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没有关注民生问题。以居高不下的房价为例,国民经济的增长带来的应该是人民安居乐业,但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却没有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够拥有自己的房产,而是很多人买不起房,或者要背负几十年的房贷,这种问题是关系到人们幸福感的大问题,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得到解决。

第四,在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市场经济使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在市场化进程的过程中,另一部分人还没有富起来,而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此外,地区差异、城市差异、城乡差异等也非常突出,使得中国社会中总是有一些不和谐、不团结的因素存在,例如犯罪率上升、犯罪年龄下降等问题,为社会安全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中国的生产、销售、贸易等扩大了中国市场,也加深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全球性贸易越来越多,“made in China”的标志分布在世界各地,虽然近些年来在经济发展层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市场化进程推进了经济发展却是不争的事实,让中国人民看到的是前景更加广阔的经济市场发展。由此可见,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对于经济发展来讲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三、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一)市场化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支持

市场化进程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因此,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中,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将市场化进程进行到底。市场化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中国自从加入了WTO之后,市场化进程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表现得特别明显,从2005年经济增长2.2%,到2010年经济增长幅度达到3.3%,并于2010年之后,年增长率具有8%的增长潜力。第二,市场化之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飞升,根据中国改革基金会给出的数据可以得知,2006年之后,广州、上海等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明显超过西部地区,应该着力加强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实现全国性的经济发展。第三,我国市场化进程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全国性的经济政策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使得中国的经济进入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轨道,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从而加强了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的多元化。第四,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虽然政策灵活、管理宽松,但是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因此,在2007年的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和危害,可见,只要继续走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道路,是可以抵御风险的。

(二)市场化为经济增长提供空间

经济增长需要一定的发展空间,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因此,发展空间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对于经济增长来讲非常重要。中国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进程是从加入WTO后才格外明显,因此也就变相说明了全球化和市场

化是分不开的。首先表现在国外公司来中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2003年之后,中国大陆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洋品牌”,以餐饮为例,国际化的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星巴克等,开遍了中国的大街小巷,仅以餐饮为例,就为很多中国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这些公司还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兼职机会。第二,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市场化,因为国外先进的技术进入中国后,也提升了中国本土的技术,苹果、三星手机有市场,国产的中兴、华为、小米手机同样在国内外有着强大的消费群体;宝马、奔驰、丰田汽车资力雄厚,一汽、长城等汽车销量更高,可见,通过市场化带进来的技术同样可以刺激经济发展。第三,海外市场的开拓,让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强的推动力,市场化进程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开创了海外机会,跨国公司、跨国贸易就是最好的例证,中国的企业不再把眼光集中在国内,市场的全面扩大将直接带来经济的飞速发展。

(三)市场化进程提高了劳动者的能力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中,多数劳动者都端着“金饭碗”、“铁饭碗”,所以一些人心中没有竞争意识,久而久之能力在退化。但是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原来的国有单位纷纷改制,在自负盈亏的情况下也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竞争意识,劳动者没有例外,都要凭本事吃饭,能力强的劳动者在薪资方面自然更高一些。因此,市场化进程加快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创造经济的劳动者敲响了警钟。以媒体为例,从前的日报集团完全国有,无论销量如何,劳动者都能拿到可观的报酬,但是市场化改制之后,报业集团不再得到国家资助,但是还要保住日报的招牌,所以出现了“晚报养日报”的局面,那么无形中就给报纸媒体的工作人员增加了压力,需要跑业务、拉赞助,还要继续做新闻,劳动者自然会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免在年终考核时没有绩效而被开除;再以新媒体为例,腾讯、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其工作人员没有编制,只签劳动合同,能者多劳,但是也能者多得,因此,在市场经济中,新媒体的机制比较灵活,工作人员按能力和绩效领工资,在经济压力的驱使下,必然会提升能力。这种情况不仅存在在传媒行业中,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各行各业都存在这种情况,如果劳动者都能各司其职,并且尽量创造更多的效益,那么中国经济自然会因为劳动者能力的提高而发展得更快。

(四)市场化进程促进了新型经济发展

新型经济发展为整体的经济水平提升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中国经济进入市场化以来,出现了一些新形式的经济发展类型,在近些年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电商的异军突起,电商的发展也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多贡献。阿里公司上市是电商行业发展的一座里程碑,很多电商企业不仅自己盈利,同时也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电商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涉及到买家和卖家双方的简单交易,现在的电商涉及到了生产、营销、管理、运输等一系列行业,最典型的就是电商的发展带动了快递业的发展,电商行业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商业结构、社会结构产生影响。与电商有密切联系的还有互联网、手机媒体等,可以说,新型的经济形式一旦发展起来,将带动周边行业的快速提升。由此可见,经过市场化进程的推动,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形式层出不穷。

四、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未来发展

市场经济的局面变化莫测,对未来发展局势进行掌握并非易事,但是基于近些年的文献和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中国市场化进程未来的发展一定会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机会,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一)人均GDP稳步提升

GDP是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水平直接反映经济发展的情况。我国的GDP每一年都有显著提高,在市场化进程的推动下,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人均GDP的预测是:到2020年,全国人均GDP翻两番,即是2010年的四倍。那么,市场化进程的未来发展中,每一名中国国民都会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能够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整体经济局面的发展。

(二)打破垄断,实现经济全面发展

行业垄断是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垄断将会造成很多经济问题,例如制度僵化、发展停滞等,这些都会产生垄断行业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止发展。而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将会打破垄断,给该行业指明一条改革道路,从而实现行业内部的公平竞争。传统的国有垄断行业如民航、电力、石油等,如果打破垄断将会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

(三)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化

当今,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都在逐步提升,而在市场化进程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助推力,能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经济全球化也离不开中国经济的崛起,但是一些贸易壁垒、汇率问题和资源争夺等将阻碍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步伐。

(四)在中国出现全球性的高端制造中心

现阶段,中国的世界性工厂都是加工一些半成品、零部件,或者只是负责组装工序。在市场化经济的推动下,中国未来将会出现全球性的高端制造中心,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强大的力量。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制造业一直处于向其他国家学习的阶段,所以“made in China”也经常遭到调侃,但是不可否认,中国的代工厂却解决了一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而且也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了不小的力量。而也是在这些年的蛰伏过程中,中国的制造业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技术,并且通过创新和发展,也能创造出高端的产品,未来将会出现高端制造中心。目前可以预测的有芯片、高铁、通讯设备等。

五、结束语

中国经济在近几十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是国力提升不可忽视的助力,同时,这些年也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市场化进程在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辩证的看,但是对于经济增长方面却是促进作用要大过于阻碍,应该得到肯定。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让中国迅速融入全球化发展,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对于市场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问题需要正确对待,既肯定成就,也要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许锐翔. 中国制度改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 经营管理者,2013,07:30+169.

[2]惠树鹏,郑玉宝. 中国市场化改革对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J]. 甘肃社会科学,2014,06:172-174+178.

[3]张利杰. 中国制度改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 商场现代化,2014,29:272.

[4]樊纲,王小鲁,马光荣. 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 经济研究,2011,09:4-16.

[5]张建清,刘家君,魏伟. 市场化进程与中国经济的不平衡增长——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5-11.

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摘要: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虽然在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对于经济的促进必须给予肯定。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变革,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改变原有的经济体制格局,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但是总体来讲,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不能否定的。本文从相关概念界定、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未来发展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关键词:中国特色;市场化进程;经济增长;贡献

Bstract: The process of China's marketization has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market, but the promotion of the economy must be given certain. In China after decades of change, by planned economy transition to market economy, change the pattern of the original economic system, greatly promotes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in a certain extent, changed the Chinese way of life and values, but generally speaking, China's marketization process for economic growth to promote the role of cannot be denied.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cept definition,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s present situation, China's marketization process of economic growth promotion, China market process of future development four aspects, discusses the contribution of China's marketiz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arket process; economic growth; contribution

1978年开始,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过将近40年的奋斗和努力,我国已经于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此外,在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方面也可以看出市场化进行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我国人民从40年前的温饱到今天的小康,GDP持续走高。可见,市场化进程在中

国经济增长的道路上贡献了很大的力量。尤其是在世界经济都进入了白金期的今天,中国国内市场的扩大以及国外对于中国市场的需求,为中国的市场化进程提供了助推力,更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关于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学术界也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从理论角度提供了一些实证研究。但是,中国市场化的大踏步前进,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市场化

市场化是指用市场作为解决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等基础手段的一种状态,意味着政府对经济的放松管制和工业产权的私有化的影响。

(二)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样是由国家引导的。

(三)中国市场化进程

顾名思义,中国市场化进程就是以中国的现实国情作为背景,由原本的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市场化进程被深深地刻上了“中国特色”的印记,中国的市场化建立了一套符合国情的市场型管理体制,逐渐远离计划经济的束缚,并全面推进市场经济发展,政府渐渐放松了对市场的管控,一些国有资源实现了改制,并且自负盈亏。通过这种市场化进程,社会经济生活转入市场轨道,实现了资源合理配置,从而提高了中国人民的工作热情,也提高了工作质量,实现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

近几十年中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并且在十八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要坚持走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道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政府相继出台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逐渐消除了地区贸易壁垒,给中国经济的增长创造了新的更加宽广的空间。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也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情况,主要表现在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时期,这场金融危机波及范围极

其广大,很多发达国家都因此转入了经济衰退期,并在2008年之后才逐渐回升,虽然中国经济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太大的打击,但是一些经济发展波动也表明了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可持续性的。

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并非一派祥和,虽然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依然有一些问题需要发现和解决,并进一步推动市场化进程,实现经济的繁荣发展。

首先,在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是粗放型的,只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自然也会为这种粗放型的发展付出环境上的代价。为了致富,全国范围内的扩大厂区面积、住宅面积,减少了农垦面积、植被面积;为了致富,全国范围内排放废气、废水,造成了空气污染、水源污染。

其次,在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空气质量的问题。现在困扰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空气问题是雾霾,而雾霾的产生主要就是工业废气的排放、汽车尾气的排放等。尤其是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废气,严重污染空气环境,对人民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威胁。

第三,在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民生的问题。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等问题的矛盾十分突出,因为市场经济太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没有关注民生问题。以居高不下的房价为例,国民经济的增长带来的应该是人民安居乐业,但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却没有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够拥有自己的房产,而是很多人买不起房,或者要背负几十年的房贷,这种问题是关系到人们幸福感的大问题,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得到解决。

第四,在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市场经济使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在市场化进程的过程中,另一部分人还没有富起来,而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此外,地区差异、城市差异、城乡差异等也非常突出,使得中国社会中总是有一些不和谐、不团结的因素存在,例如犯罪率上升、犯罪年龄下降等问题,为社会安全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中国的生产、销售、贸易等扩大了中国市场,也加深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全球性贸易越来越多,“made in China”的标志分布在世界各地,虽然近些年来在经济发展层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市场化进程推进了经济发展却是不争的事实,让中国人民看到的是前景更加广阔的经济市场发展。由此可见,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对于经济发展来讲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三、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一)市场化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支持

市场化进程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因此,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中,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将市场化进程进行到底。市场化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中国自从加入了WTO之后,市场化进程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表现得特别明显,从2005年经济增长2.2%,到2010年经济增长幅度达到3.3%,并于2010年之后,年增长率具有8%的增长潜力。第二,市场化之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飞升,根据中国改革基金会给出的数据可以得知,2006年之后,广州、上海等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明显超过西部地区,应该着力加强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实现全国性的经济发展。第三,我国市场化进程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全国性的经济政策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使得中国的经济进入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轨道,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从而加强了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的多元化。第四,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虽然政策灵活、管理宽松,但是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因此,在2007年的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和危害,可见,只要继续走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道路,是可以抵御风险的。

(二)市场化为经济增长提供空间

经济增长需要一定的发展空间,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因此,发展空间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对于经济增长来讲非常重要。中国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进程是从加入WTO后才格外明显,因此也就变相说明了全球化和市场

化是分不开的。首先表现在国外公司来中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2003年之后,中国大陆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洋品牌”,以餐饮为例,国际化的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星巴克等,开遍了中国的大街小巷,仅以餐饮为例,就为很多中国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这些公司还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兼职机会。第二,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市场化,因为国外先进的技术进入中国后,也提升了中国本土的技术,苹果、三星手机有市场,国产的中兴、华为、小米手机同样在国内外有着强大的消费群体;宝马、奔驰、丰田汽车资力雄厚,一汽、长城等汽车销量更高,可见,通过市场化带进来的技术同样可以刺激经济发展。第三,海外市场的开拓,让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强的推动力,市场化进程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开创了海外机会,跨国公司、跨国贸易就是最好的例证,中国的企业不再把眼光集中在国内,市场的全面扩大将直接带来经济的飞速发展。

(三)市场化进程提高了劳动者的能力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中,多数劳动者都端着“金饭碗”、“铁饭碗”,所以一些人心中没有竞争意识,久而久之能力在退化。但是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原来的国有单位纷纷改制,在自负盈亏的情况下也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竞争意识,劳动者没有例外,都要凭本事吃饭,能力强的劳动者在薪资方面自然更高一些。因此,市场化进程加快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创造经济的劳动者敲响了警钟。以媒体为例,从前的日报集团完全国有,无论销量如何,劳动者都能拿到可观的报酬,但是市场化改制之后,报业集团不再得到国家资助,但是还要保住日报的招牌,所以出现了“晚报养日报”的局面,那么无形中就给报纸媒体的工作人员增加了压力,需要跑业务、拉赞助,还要继续做新闻,劳动者自然会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免在年终考核时没有绩效而被开除;再以新媒体为例,腾讯、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其工作人员没有编制,只签劳动合同,能者多劳,但是也能者多得,因此,在市场经济中,新媒体的机制比较灵活,工作人员按能力和绩效领工资,在经济压力的驱使下,必然会提升能力。这种情况不仅存在在传媒行业中,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各行各业都存在这种情况,如果劳动者都能各司其职,并且尽量创造更多的效益,那么中国经济自然会因为劳动者能力的提高而发展得更快。

(四)市场化进程促进了新型经济发展

新型经济发展为整体的经济水平提升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中国经济进入市场化以来,出现了一些新形式的经济发展类型,在近些年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电商的异军突起,电商的发展也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多贡献。阿里公司上市是电商行业发展的一座里程碑,很多电商企业不仅自己盈利,同时也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电商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涉及到买家和卖家双方的简单交易,现在的电商涉及到了生产、营销、管理、运输等一系列行业,最典型的就是电商的发展带动了快递业的发展,电商行业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商业结构、社会结构产生影响。与电商有密切联系的还有互联网、手机媒体等,可以说,新型的经济形式一旦发展起来,将带动周边行业的快速提升。由此可见,经过市场化进程的推动,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形式层出不穷。

四、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未来发展

市场经济的局面变化莫测,对未来发展局势进行掌握并非易事,但是基于近些年的文献和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中国市场化进程未来的发展一定会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机会,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一)人均GDP稳步提升

GDP是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水平直接反映经济发展的情况。我国的GDP每一年都有显著提高,在市场化进程的推动下,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人均GDP的预测是:到2020年,全国人均GDP翻两番,即是2010年的四倍。那么,市场化进程的未来发展中,每一名中国国民都会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能够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整体经济局面的发展。

(二)打破垄断,实现经济全面发展

行业垄断是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垄断将会造成很多经济问题,例如制度僵化、发展停滞等,这些都会产生垄断行业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止发展。而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将会打破垄断,给该行业指明一条改革道路,从而实现行业内部的公平竞争。传统的国有垄断行业如民航、电力、石油等,如果打破垄断将会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

(三)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化

当今,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都在逐步提升,而在市场化进程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助推力,能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经济全球化也离不开中国经济的崛起,但是一些贸易壁垒、汇率问题和资源争夺等将阻碍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步伐。

(四)在中国出现全球性的高端制造中心

现阶段,中国的世界性工厂都是加工一些半成品、零部件,或者只是负责组装工序。在市场化经济的推动下,中国未来将会出现全球性的高端制造中心,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强大的力量。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制造业一直处于向其他国家学习的阶段,所以“made in China”也经常遭到调侃,但是不可否认,中国的代工厂却解决了一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而且也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了不小的力量。而也是在这些年的蛰伏过程中,中国的制造业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技术,并且通过创新和发展,也能创造出高端的产品,未来将会出现高端制造中心。目前可以预测的有芯片、高铁、通讯设备等。

五、结束语

中国经济在近几十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是国力提升不可忽视的助力,同时,这些年也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市场化进程在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辩证的看,但是对于经济增长方面却是促进作用要大过于阻碍,应该得到肯定。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让中国迅速融入全球化发展,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对于市场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问题需要正确对待,既肯定成就,也要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许锐翔. 中国制度改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 经营管理者,2013,07:30+169.

[2]惠树鹏,郑玉宝. 中国市场化改革对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J]. 甘肃社会科学,2014,06:172-174+178.

[3]张利杰. 中国制度改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 商场现代化,2014,29:272.

[4]樊纲,王小鲁,马光荣. 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 经济研究,2011,09:4-16.

[5]张建清,刘家君,魏伟. 市场化进程与中国经济的不平衡增长——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5-11.


相关内容

  • 中国的成就
  • 改革开放三十年,党的十七大以来十年探索.十年转型.十年发展, 中国经济做到了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协调,谋求双肩,在经济技术上的合作日益加深,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区域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国际经济风险动荡中站稳了脚跟,2010年中国GDP比上年增 ...

  • 当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难题
  • 发展中国家经济为何难以发展 摘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发展依靠和平,和平促进发展.发展问题,集中表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历史因素,不利的地理环境,大国政治的博弈和本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僵化都是造成发展总国家经济落后的重要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并不是必须都要满足才能发展好经济,只要能满 ...

  • 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 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内容提要从后发国家追赶进程的长周期视角看,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实质是追赶进程进入新阶段.客观.准确地认识"新常态",需把握好增量和总量变化的关系.潜在增速和实际增速的关系.历史规律和现实创新的关系.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速已 ...

  • 2015年的年度保险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 保险行业归为后周期行业,保险行业对经济周期的反映存在滞后性.就从其自身行业特点而言,保险业与银行业虽然同属于高负债重资产行业,但保险公司对资产的处置存在更大的主动性.保险业与证券业最大的差别在于其重资产属性,证券业更多体现为业务的中介性和资本的中介性质. 过去两年,保险业产生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 ...

  • [达沃斯声音]什么是中国角色,大国担当?就是站在世界立场谈天下事!
  • 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于本月17日至20日在瑞士东部小镇达沃斯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领导力:应势而为.勇于担当".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这是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全球化,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发展 ...

  • 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 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 导论 我国近十年来的城市发展不断加快,城市化1水平显著提高,但巨大的城市化浪潮也带来了诸多战略性问题,如城区扩张的无序与无度.城市经济的内聚和粗放.环境污染的加剧和转移.区域资源利用的过度与低效.城市社会的分层和内卷等,这些问题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要解决这些 ...

  • 农村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农村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王小鲁 本文包含两个主要目的:首先是研究农村工业化(包括农村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是乡镇企业部门的主体)在经济改革期间迅速发展的动因,分析其在多大程度上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考察农村工业化在今后推动经济增长的剩余潜力. 本文第一节简要回顾改革期间农村工 ...

  • 迟福林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 迟福林:适应大趋势 构建"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网络 2016年06月20日 14:52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1人参与 0评论 [编者按:2016年6月18日,主题为"融合与共赢·同创丝路新梦想"的"2016年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在海南省琼海 ...

  • 郑有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中国道路的要义
  • 2014年03月31日10:54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实践及其成功经验的总结和肯定,也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方向和中国道路的要义. 一.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中国经济快速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