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卷 第4期中 国 沙 漠
2016年7月JOURNALOFDESERTRESEARCH
Vol.36 No.4
Jul.2016
宁夏沙湖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
张冠乐,李陇堂,王艳茹,薛晨浩,王继霞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以湿地景观为主的沙漠型景区旅游环境容量有特殊性。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沙湖景区为研究对象,对生研究区旅游空间容量、经济容量及心理容量均较大,而旅游态旅游环境容量测算及限制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生态容量较小,且与其他容量存在显著差距,尤其是沙漠滨水区域作为景区发展的核心地带,肩负着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重任,以植被环境容量为最敏感因子的生态环境容量,最有可能成为此类型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的瓶颈。基于测评结果,设置高、中、低不同容量的情景方案,并提出相应的景区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湿地;沙漠型景区;沙湖
):/文章编号:1000694X(201604115309OI10.7522694X.2015.00162.issn.1000--- D-j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旅游所致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环境容量研究应运而生。1971年,Lim和Manning将旅游环境容量
分成4种类型,即生物物理容量、社会文化容量、心
1]
。此后,理容量和管理容量[国外对旅游环境容量
综合度量。沙漠旅游开发之初就被划归到生态旅游之列,因此十分强调生态建设,通过“沙漠旅游开发-沙漠生态建设-改善沙域生态-促进生态旅游”
的景区发展模式,以生态建设带动旅游业,进而防止沙漠化的扩大,其本质是可持续性的生态旅游。目前中国沙漠旅游环境容量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
]6-8
,试研究在借鉴其他类型景区容量研究基础上[
的研究日益增多,并从资源空间容量到资源空间与设施容量逐步扩展到自然、经济、心理及生态容量的
2]
。国内相关研究始于2研究[0世纪80年代。之后
图建立起符合沙漠型景区的容量测算方法及指标体系。
湿地既是重要的生态环境资源,又兼具较高的旅游、经济、科考等多重价值,在相对干旱的西北地区该资源尤显珍贵。开展生态旅游是保证湿地类景区获得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的主要形式。沙湖景区以湖泊湿地景观为主,又包含大面积的荒漠沙丘,有着复杂且良好的自然环境本底。这种独特的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尤为脆弱,若容量超过限度则会使其面临着失衡甚至崩溃的危机,正确评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沙湖景区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进行研究,综合确定该生态系统所能容许的受人类干扰的程度,以促进其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为湿地-荒漠型景区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和客流管理提供参考。
测量方法、实证研究及发展趋学者主要从基础理论、
势等4个方面对旅游环境容量做了大量深入的探
3]
。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讨[社会急剧转型的
时期,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过度饱和、容量超载以及生态环境问题远比发达国家严重。因此,作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量测工具和手段,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应受到更多的关注。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展,国内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经历了由传统旅游容量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过程。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不同于传统旅游环境容
4]
。两者都没有统一的概念,量[但前者与生态旅游
的本质相对应,一般是指某一生态旅游区,在保证该地资源与生产的连续性、文化延续性、生态完整性及发展质量的前提下,在特定时间内所能承受的旅游
5]
。因此,者人数或者旅游活动的强度[生态旅游环
1 研究区概况
镶嵌于贺兰山下、黄河岸边的沙湖位于宁夏银
境容量是生态、空间、经济、心理等多项容量指标的
;改回日期:2015051920150627 收稿日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1026 资助项目:
,:张冠乐(男,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规划。E-m1990—)ail1078190682@q.com 作者简介:q:)李陇堂(E-maillltanxu.edu.cn 通信作者:@ng
22
,,其中湿地水域面积约5沙漠面积km7.6km
2
。沙湖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有着丰富的动22.5km
川以北5平罗县西南16km、9km处的国营前进农。场境内,京藏高速公路和包兰铁路傍湖而过(图1)沙湖是由黄河古道洼地经过风蚀,地下水溢出并汇再接受大气降水和地面水的补给而形成的湖泊,集,
9]
。旅游区总面积8也是宁夏最大的湖泊[0.10
。碧水、植物群落及特殊的湿地-荒漠景观(表1)金翠苇、飞鸟、游鱼、远山、彩荷七大景源有机协调沙、
组合,构成了一处融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为一体,
独
图1 研究区位置
Fi.1 LocationoftheShahuLakescenicarea g
表1 沙湖景区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Table1 TheecotourismresourcesintheShahuLakescenicarea -
资源
概 况
沙湖湿地主体为湖泊,由于长期受到黄河补给水源、农田退水、周边生产生活及旅游所产生的污水等影响,水质曾一度达到
水资源
[10]、。经过十几年来的生态治理,富营养化水平,主要超标项目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总氮(沙湖水质整体COD)TP)TN)
呈现逐渐好转趋势,部分水域可达到地表水Ⅱ级水质标准,但水质污染问题仍不可忽视。
按形态特征和沙丘活动程度的不同,划分为固定、半固定沙丘、新月形沙丘、蜂窝状沙丘等。湖泊沙地主要分布于沙湖南侧,
沙资源
周围沙地广布,因此而得名。除南侧沙地外,扇前湖沼洼地在沙湖周围均有分布,这里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为闭流洼地,已演变为沼泽湿地。
沙湖位于河湖积平原之上,植物资源丰富。其中,陆生植物6水生浮游植物6维管植物有2其中蕨3种,1属,3科46属66种,
植物资源
裸子植物2科4属4种;被子植物2植物多数由荒漠旱生、沼泽类植物1科1属2种,0科41属60种。因其自然环境特征,湿地、水生和盐生等组成。
沙湖是中国北方重要的荒漠湿地鸟类保护区,良好的环境条件成为各种候鸟、留鸟迁徙和繁殖的最佳栖息地。经统计,保护
动物资源
区共有脊椎动物5纲2其中鱼类3目5科1两栖类2目3科3种,爬行类2目4科1鸟类15目51科144种,6种,0种,3目30科9哺乳类5目9科1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自治区重点保护鸟类28种,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7种,4种。
具塞上特色的生态旅游景区。14]
。沙湖南邻银川,大小的是其中的瓶颈因子[内外
2 研究方法
鉴于沙湖景区具体情况,通过走访调查、专家咨相关文献数据搜集,对与区域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询、
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旅游空间、经济发展和社会心理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符合湿地-荒漠型景区并结合最低因子定律确定生的环境容量评价因子,
态旅游环境容量。区内以湿地景观为主,因此水体环境、鸟类和植被对旅游生态环境容量(的影响Ce)而旅游活动主要集中最大。景区陆域以沙地为主,
故旅游空间容量(与湿地水在湖泊南岸滨水区,Cs)域和滨湖沙域空间容量关系最为密切。
由于目前国内外对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计算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和参考标准,本研究参照了《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技术导则(试行)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0298-1999)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838-2002)GB3095
[]1-13
》等国家标准1和一些经验数据。具体-1996)指标及计算模型公式见表2。
表2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指标及计算公式Table2 Ecotourismenvironmentcaacitindex - py
anditscalculationformula
序号1234567
-1)(指标/人次·d
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健全,区位优势明显,而银川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所提供的强大经济保障使得经济发展因子不可能成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性因素。景区的开发和开放既促进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又优化了区域空间格局,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大量问卷调查显示,研究区域民众对景区的合理开发多持积极赞成态度,因此社会因子也不可能成为限制因子。沙湖不是单一的湿地或沙漠型景而是两者兼具、自然环境本底复杂的景区,脆弱观,
的生态环境资源有限,湿地-荒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代偿能力也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程度超过其生态系统将遭遇巨大威胁。所以C承受极限时,e和
Cs最有可能成为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瓶颈。因
对于沙湖生态旅游环境容量选取旅游生态环境此,
容量和旅游空间容量作为量测指标。Ce大小遵循最低因子定律,Cs则为滨湖沙域和湿地水域适游面积容量总和。
3.2 旅游生态环境容量(Ce)
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指生态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所
4]
。在半干旱区,能允许的游客数量[相对于荒漠来
公式
水体环境容量(Cwe)鸟类环境容量(Cbe)植被环境容量(Ce)p旅游生态环境容量(Ce)湿地水域空间容量(Cwa)滨湖沙域空间容量(Cla)旅游空间容量(Cs)
inCwe=m
cnp
Cbe=Ce=p
L
×RlAl
×Ra
)
湿地生态系统更容易成为生态环境容量的限制说,
因子。沙湖景区地形开阔,大气流动与外界交换频区内及周边人为活动不会对大气环境产生显著繁,
影响,且景区固体废弃物均通过高效率的污染物人工处理系统处理,可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故不对大气及固体废弃物环境容量进行探讨。相比之下,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已较为常见,TN、TP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景区动物资源中水鸟占绝对优势,而人类观鸟距离)会直接影响到鸟活动与鸟类的接触距离(
类栖息生境。此外,湿地虽然植被资源丰富,但过度的人为干扰将超过其生态承载力,湖泊芦苇数量减少即为一例。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计算Cwe、综合确定沙湖景区的CCbe和Ce,e。p
3.2.1 水体环境容量(Cwe)
2
,湖泊主体水域面积4平均水深2是5km.2m,15]
。相关研究结果表宁夏最大的天然半咸水湖泊[
[16]
),明(表3沙湖COD、TN、TP平均含量在夏季为
{CinCwCCe}e=me,be,p
Cwa=Cla=
Aw
×RaAS
×Ra
CCwCum{s=sa,la}
-1);C为水体COD净化容量(c为每日人均COD产生 注:g·d
-1·d);量(N为水体TN净化容量;n为每日人均TN产生量;Pg
为水体TP净化容量;P产生量;L为基于人鸟合理p为每日人均T
;;距离的游览线路长度(m)l为人均合理游览线路长度(m)R为游
2);Amal为滨水景点植被环形区域总游览面积(
22;;为沙域人均生态用地指标面积(m)Aw为有效可游水域面积(m)2)2);;a为水域人均合理游览面积(mAs为有效可游沙域面积(ma2)。为沙域人均合理游览面积(m4];客人均日周转率[
3 结果与分析
3.1 沙湖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瓶颈因子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遵循“木桶原理”即决定其
全年最高,春秋次之,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成为影响水质的主要环境因子,故将COD、TN和TP作为水体生态环境容量的评价指标。景区水图2)显示,主体水域C体环境监测数据(OD、TN和
离,避免流域工业生活废水排入湖泊;尽量使用电瓶船代替传统燃油船只,减少化学污染物的排放;在浅水区合理种植芦苇、荷花等水生植物,对净化水质效使用挖泥船清理湖底淤泥,利用底泥种植水果明显;
生植物,对水质净化也起到一定作用;修建污水处理设施,景区周边废水污水已实现全部净化处理。这些措施对改善水环境起到了显著作用,大大增强了景区水体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因此,仅就沙湖景区而言,水体环境容量构不成旅游生态容量的最大限制因子。
·L-1)表3 沙湖水体COD、TN、TP含量(mgTable3 ContentofCOD,TN,TPinthewaterof
theShahuLakescenicarea
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COD 8.176±0.273
TN 1.396±0.111
TP0.206±0.0210.253±0.0220.188±0.0130.150±0.01
3
春、夏)平均含量分别为1TP在旅游旺季(2.29mg
-1-1-1
·L、属Ⅲ类水1.62m.23mg·L和0g·L,
17]
,体。根据相关研究[旅游者人均产生的COD、
-1-1·d、·d和0TN和TP量分别是25g5.07g.44-1
·d。在保证水质不发生明显恶化的前提下,沙g
-1
)为:湖水体环境容量(人次·dCwe,63
{/,Cw45×102×12.2925×10in×2.e=m
63
/,5×102×1.625.07×10×2. 4
63/}5×102×0.230.44×10×2. 4
()in48668,31633,51750=m
(人次·d-)1633=3
与其他同 沙湖景区为典型的湿地-荒漠型景区,
1
湖泊湿地面积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对类型景区相比,
旅游活动所产生N、P等水体污染物的吸收与净化
能力较强。沙湖为洼地地形,水只进不出,蒸发强降水少,加之受旅游活动影响,过去常出现物种减少、食物链短缺、蚊虫肆虐等由于水质污染恶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今沙湖管理者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下大力气对其进行整治:新建拦河坝与艾依河隔
16.394±1.311852±0.113 1. 7.081±0.421 5.832±0.121
1.384±0.167 1.167±0.187
图2 沙湖水质监测采样点
Fi.2 LocationofwatersamlinintheShahuLakescenicarea gpg
3.2.2 鸟类环境容量(Cbe)
沙湖动物资源中鸟类占绝对优势,是一处享誉国内外的观鸟胜地。鸟类资源是该景区最大的优势特色之一,因此,景区生物环境容量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人鸟和谐共处,保证鸟类生境安全。研究表明,人类与水禽接近到100~200m的距离时可能
18]
。参照相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引起水鸟惊飞[考
虑到适宜游览面积及观鸟安全距离要求,确定了沙湖湿地观鸟游线长度为2且以5~8m·人-10km,的旅游距离为标准。沙湖景区鸟类分布集中在鸟岛,除线路观赏外还有如观鸟塔等几处适宜游客集中观鸟的区域,因此,除游线容量外,观鸟塔区等面
状容量宜采用面积法计算。经测量总面积约为
2
,按风景名胜区城镇公园游憩用地生态容60000m
22,·人-1),量的标准(人均5此处取2030m00m~3
极 生物多样性是沙湖湿地最敏感的生态因子,
易受到旅游活动的干扰。而该区又是众多珍稀水禽繁衍生息必经之地,其生存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将会从而使景区失去核直接威胁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
心品牌价值资源。因此,保证安全的观鸟距离是非常有必要的。野外调查表明,保护区鸟类主要栖息在湖区,而湖泊又是开展旅游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
[19]
)。故湖泊是鸟类生境保护的核心区(图3
,游客人均日周转率为2则景区面域鸟类环境容量值
-1
,为:与游线容量共同60000÷200×2=6000人·d
构成景区的鸟类生物环境容量。计算可得:
33
//)Cb20×108~20×105000×2×2+6e=(
1-
()人次·d1000~14000=1
图3 沙湖自然保护区春季不同生境鸟类数量
Fi.3 NumberofbirdsatdifferenthabitatsintheShahuLakescenicarea g
3.2.3 植被环境容量(Ce)p
植物群落是构成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之一,在景观美学、系统生产力、调节区域气候、饲用药用等初方面均具有一定价值。沙湖湿地植被资源丰富,
20]
级生产力强,其中不乏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
22]
,被环形区域[经测量主要滨水景点植被环形区域2
。《总适游面积为0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9km
()中,规定疏林草地生态容量用地GB50298-1999
2
·人-1,标准为4结合沙湖景区实际,游00~500m
客人均日周转率为2,计算可得景区植被生态环境日容量为:
(),表4过度的人为干扰若超过植被环境容量,将会导致植物多样性动态平衡的失调,从而降低湿地生态效益及景观效益。沿湖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是也是植被最易受到沙湖景区旅游活动最集中之地,
践踏破坏的地方。从景观舒适度方面来讲,游客对可接受改变限度为游步道旁植被盖度不得高于16.说明游客在沙漠中的空旷、苍凉的体验诉求与4%,
21]
,沙漠生态治理之间是天然的难以调和的对立体[
Cp00000÷400×2~900000÷500×2e=9
1-
()人次·d600~4500=3
表4 沙湖景区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Table4 Thenationalkerotectwildlants ppy
intheShahuLakescenicarea
序号123
保护物种苏铁沙芦草野大豆
保护级别
IIIII
属苏铁属冰草属大豆属
科苏铁科禾本科豆科
而沙湖景区独特的以湿地为主的沙域景观使游客可接受的植被覆盖度要远高于此。因此,滨湖地带的植被环境容量很可能成为旅游生态容量的最大限制因素。
借鉴同类型景区中对植被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根据景区游览线路现状分析,把游客践踏破坏活动的主要范围圈定在湖岸边15m的狭窄的滨湖植
3.2.4 旅游生态环境容量(Ce)
综合以上3种生态容量的计算结果,计算可得到沙湖的旅游生态环境容量:
(CinCwCbCpe=me,e,e)
1-
()人次·d600~4500=3
出,故在人类活动集中的沙丘部分有移动现象;活动区背风坡沙漠植被稀疏,由于沙丘前移,部分被迫顺坡势生长,而非活动区植被相对密集,分布面积较大,表明沙丘前移已影响到背风坡沙漠植被;在沙丘坡顶滑沙区游客集中的地方铺设有地毯、芦草,用以固定坡顶,尽可能减轻游客对沙丘的影响,防止其进前移及变形;坡顶两处建筑(滑沙、速降)一步滑落、
的地基原埋于坡面之下,而今部分已出露地面,表明沙丘高度在人为干预下显著降低且坡度变缓。此外,旅游活动在该区域引起的垃圾污染、生物结皮破应控制好该坏等生态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
区的游客容量,使景区的另一旅游核心价值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
3.3.3 旅游空间容量(CS)
沙湖景区所能达到的最大旅游空间容量是上述湿地水域和滨湖沙域空间容量之和。计算可得:
湿地和水域植被环境容量(是沙Cp 由此可见,e)湖旅游生态容量的瓶颈因子。生态环境质量的降低易造成湿地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植被及动物的生境,
生态资源的破坏和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并且这些自若超过承载力上限,其恢然资源所处生态系统脆弱,
复能力既小且慢,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需对此类核心价值资源进行生境恢复和保护,为景区生物多样性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3.3 旅游空间容量(CS)
旅游空间容量是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空间限制
23]
。根据景区与旅游者自身感知容量的复合概念[
实际,分别从湿地水域空间容量和滨湖沙域空间容采用面积法计算旅游空间容量。量予以考虑,
3.3.1 湿地水域空间容量(Cwa)
湖泊是水上旅游活动的主体,也是通向南岸沙
2
,地的必经之地,水域面积约4按照15km0%的开
CS=sCwCum(a,la)
(人次·d-1)1000~37500=2
滨水景点往往是游人分布最密集且率先达到饱和状态的景点,因此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既要保持湿地水域和沙域环境的完整性,又要注重湿地-荒漠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缓冲地带的保护,避免区域过度干扰而造成的环境退化。
3.4 景区游客数量动态变化及与环境容量对比
沙湖景区开放2客流量持续稳定上0多年以来,升,2013年接待游客量已逾110万人。根据旅游地
[5]
,沙湖景区已处于旅游地的发S型生命周期理论2
发程度和3有效可游览水域面积为0%的开放度,
2
,参照风景名胜区水域游憩用地生态容量1.35km2[24]
),人均5沙湖水域人均游憩相关标准(0~330m2
面积按2计算,日周转率为2,计算可知:00~300m66
//Cw.35×10300~1.35×10200×2×2a=1-()人次·d000~13500=9
3.3.2 滨湖沙域空间容量(Cla)
1
沙湖景区陆上旅游活动以沙地为主体,大部分旅游项目及设施均分布在滨湖南岸的新月形沙丘附近,且分布相对集中,游客可在此做面状旅游,故各景点连结线可忽略不计。沙漠景区滨水景点几乎是来者必游之处,因此,这里的空间容量极易成为整个
[22]
。经实地测量,景区的“瓶颈”滨湖南岸有效可游2
,根据风景游赏用地人均1陆域面积约为1.2km002
的标准,计算可知:00m~2
66
//C.2×10200~1.2×10100×2×2la=11-
()人次·d2000~24000=1
由于受滑沙等旅游活动过度的 现场调查表明,
),稳固期。根据景区统计数据(图4展、2013年游客主要集中在5—1其中夏季占很大比重,具有明0月,显的季节性特征,这也是中国北方沙漠型景区旅游活动存在的普遍规律。在旅游旺季,游客大量集中、“尤其是“五一”十一”期间会迎来全于某一时间段,
年旅游的高峰,游人数量常常接近、甚至超过临界人满为患已成常态。以旅游环境容量为依据,进值,
行有针对性地生态环境保护已是刻不容缓。3.5 基于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景区生态环境保护
策略
沙湖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生态环境容量和旅游空间容量相关性较强,其中生态环境容量又是理论上的瓶颈因子。但在实际的景区开发建设中,
影响,滨湖南岸新月形沙丘高度明显降低,坡度明显变小,其地貌形态及原始特征已发生明显变化,而又难以逆转。沙丘背风坡后旅游建筑设施距丘底仅几步之遥,两侧延伸范围已覆盖部分建筑空间,被掩埋可表明沙丘在人为干预下明显前处已被人为清理,
移;沙漠速降项目所用缆线距坡面高度显著降低,人在坡上触手可及,缆线正下方明显凹进,两侧明显凸
图4 2013年沙湖景区游客人数变化
Fi.4 VariationoftouristnumberintheShahuLakescenicarea g
需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综合考量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促进区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根据两种容量评估结果,设
4]
。取Cw中、低3种不同的容量情景方案[置高、e、
在获得巨大生态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短期内必然受限,但从长远来看,景区对生态环境的“未来投资”所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等价值将会不可估量。3.5.4 基于不同容量情景的发展及保护措施
基于3种情景方案提出景区发展及综合保护策略,以期为沙湖旅游区更高层次的开发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高容量情景下,扩建基础设施,提升完善景区功
26]
;增强游客接待能力[加强水体环境综合整治,能,
CbCp4个分量的上限及下限分别为最高和e、e及CS
-1
),最低值(将其平分为33600~37500人次·d
个区间,即可得到3类不同的情景方案。——经济社会效益优先3.5.1 高容量情景方案—
本方案以经济及社会效益为优先发展目标,未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对游客量进行有效调节及限制,
-1
。若实施设置最大化,约27800~37500人次·d
此方案,可最大限度获取经济利益,同时因游客过
限制区域生产、生活及旅游污水排放;根据景区旅游功能区划,限定不同类型空间游客容量;对动植物资
27]
;提升物种多样性[加强源生境进行恢复和保护,
多,超过瓶颈因子容量上限,极可能带来湿地水体污染、植被群落破坏、鸟类生境干扰、沙丘形态变化等一系列降低景区旅游质量的后果,使景区独特的湿地-荒漠景观生态系统面临较大威胁和风险。——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3.5.2 中容量情景方案—
环境保护
该方案以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目
标,对游客量进行适当的调节及限制,容量设置介于
-1
。方案1和3之间,约为4500~27800人次·d
对湿地-荒漠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提高景区管理水准。
中容量情景下,合理制定景区水域及沙域环境的综合整治规划;构建生态景观廊道,适当设定旅游缓冲区,保护动植物生境;发挥“沙水兼合”景观资源
28]
;特色优势,开展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以区域自
然及文化旅游资源为背景,展示并延伸生态旅游文化内涵;开展生态研究,倡导科学管理,普及环保公众教育。
低容量情景下,根据分区生态脆弱程度进行功能定位,重点加强对高敏感区的保护;禁止正在或很可能对景区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工农业生产活动;重视物种生境的恢复,划定动植物生态保护区并严格保护;通过荒漠化治理、生物结皮修复、植被保育等措施增加生态效益;通过生态手段,恢复沙丘等湿地-荒漠景观,提高生态服务价值。
景区在获得较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若对客流量进行有计划地干预,注重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则会使水体环境污染程度降低,观鸟距离得到适当控制,植被生境得到一定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得以提高,生态系统趋向良性演化。
——生态环境保护优先3.5.3 低容量情景方案—
此方案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为优先发展目标,严格控制和管理客流量,将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设置为瓶颈因子所能承受的最低范围,约为3600~
-1
。由于容量上限被控制在较低范围4500人次·d
内,可以保证动植物资源的生境安全,湿地水域及荒
4 结论
中国北方沙漠型景区中存有湿地水域景观,构成了干旱区旅游资源特色。沙湖这种以水景为主且沙水兼合的沙漠型生态旅游景区具有典型代表。独
漠沙域环境会大幅提升,整体生态系统和谐稳定。
():计,2008428-29.
[]3
]吴夏楠,黄倩辉.我国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经济学研J.():究,2014132-34.
[]4
宋珂,樊正球,信欣.长治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复旦学报,J.2011,505576-581.
[]5
李春茂,明庆忠,胡笃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与量测[]():林业建设,J.2000521-25.
[]6
]翁钢民,杨秀平.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评述[燕山大学J.():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报:2005,6339-43.
[]7
]章小平.九寨沟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旅游学刊,J.2007,():22950-56.[]8
刘会平,唐晓春,蔡靖芳,等.武汉东湖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初]():步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J.2001,103230-235.
[]9
钟艳霞.宁夏沙湖旅游区水环境与旅游业发展研究[西安:D].西北大学,2003.
[]罗燕珠.]宁夏沙湖历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水土保持通报,10J.
():2011,315246-249.
[]G北京:中国建筑工11B50298-199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S].
业出版社,1999:11-15.
[]G北京:中国环境科学12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
出版社,1996:1-10.
[陈艳卿,刘宪兵.13]夏青,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S.2004.
[]韦艳.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以峨眉山14
成都:成都理工大学,景区为例[D].2010.
[]赵红雪,邱小琮,李力,等.宁夏沙湖后生浮游动物及其与水质15
]():安徽农业科学,的关系[J.2010,382916251-16253.
[]赵红雪.]宁夏沙湖水体富营养化分析与评价[湖北农业科16J.
():学,2010,49102414-2417.
[]旅游与环境编写组.旅游业与环境[北京:中国环境科学17M].
出版社,1986:13-14.
[]郑国全.——以下渚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评研究—18
]: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J.2011,32(3)40-44.
[]杜天奎,马金锋,张宁,等.宁夏沙湖自然保护区春季鸟类群落19
]:组成及多样性研究[湖北农业科学,J.2012,51(15)3267-3275.
[]腾迎凤.宁夏沙湖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研究[银川:宁夏20D].
大学,2013.
[]薛晨浩.——以宁夏沙旅游活动对沙漠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21
银川:宁夏大学,漠景区为例[D].2014.
[]董瑞杰,]董治宝.巴丹吉林沙漠景区旅游环境容量[中国沙22J.
():漠,2014,3451424-1433.
[]S23aarinenJK.Traditionsofsustainabilitintourismstudies y
[],():J.AnnalsofTourism Research2006,3341121-1140.
[24]RichardCS.Heritaevaluesandfunctionsofwetlandsin g
],SouthernMexico[J.LandscaeandUrbanPlannin2006, pg74:296-312.
[]张敏娜.陕西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25
用[西安:陕西师范大学,D].2007.
具特色的资源优势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观赏体验,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必然下降,结合景区问题现环境容量的管理已是刻不容缓。状及所处发展阶段,
经以上分析可知,由于沙漠型景区所处自然及社会环境与其他类型景区差异显著,故以沙湖为代表的荒漠-湿地型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有其特殊性:旅游空间容量、旅游经济容量及旅游心理容量均较除极个别旅游高峰日外极难越此上限,而沙漠旅大,
游本质上应属于生态旅游,因此旅游生态容量较小,且与其他容量值存在明显差距,尤其是沙漠滨水区域作为景区发展的核心地带,肩负着旅游开发与生以植被环境容量为最敏感因子的生态保护的重任,
态环境容量最有可能成为此类型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的瓶颈。旅游环境容量大小遵循最低因子定律,而瓶颈因子即为最低因子。根据测评结果及瓶颈因子分析,沙湖景区日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应不超过5000 人。此仅为理论值,与景区实际容量相差甚远,现阶为避免游客人数教条化,段尚不具备操作的可能性,
不对合理容量值作具体限定,而是结合沙湖实际,设,置高、中、低不同容量的情景方案(表8)以兼顾景区生态与经济效益。
旅游的本质是审美,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沙漠型景区更是如此。从生态景观美学角度而言,以湿地为主的沙漠型景区与以沙(丘)地为主的景区相比,游客对于植被覆盖率的可接受度前者要明显高于后者,也就是说,只有植被覆盖率较高的沙水兼合型沙漠景区才具有较大的景观美学价值,才更容易获得游客的青睐。而担此重任的沙漠滨水地带常常存在着旅游强度过高与植被生态保护的矛盾,因此,加强对游客践踏破坏植被机制和规律的研究,以及从景观美学角度对植被覆盖率的量化研究,或有助于沙漠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的测评及管理。此外,为调动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管理实施的积极性,国家相关部门应完善制定包括沙漠型景区在内的各类型景区旅游环境容量测评体系,为容量测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并建立旅游生态补偿奖励机制,为容量管理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只有此,才能达到促成旅游环境容量作为景区有效管理手段的目的。参考文献:
[]1
杨锐.从游客环境容量到LAC理论环境容量概念的新发展[]():旅游学刊,J.2003,18562-64.
[]2
]林丽花,张敏.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进展[四川林勘设J.
[]谢志林.南宁市旅游房地产开发研究[南宁:广西大学,26D].
2008.
[]郭春喜.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研究及实例应用[福州:福27D].
建农林大学,2009.
[]张春萍.基于SWO28T分析的内蒙古辉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
旅游开发研究[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D].2011.
TheEcotourismEnvironmentalCaacitoftheShahu - py
,LakeScenicAreainNinxiaChina g
,,W,WixiaZhanGuanleLiLontananYanru,XueChenhaoan Jggggg
(ColleeoResourcesand Environmental,Ninxia UniversitYinchuan750021,China) gf gy,
:AbstractTheenvironmentalcaacitofdesertscenicareawithwetlandlandscaeasthemainbodhasits pypy ,articularitInthisaertheecotourismenvironmentcaacitisoftheShahuLakescenicareaiscalculat - -py.pppy
,edandthecorresondinrestrictionfactorsareanalzed.FortheShahuLakescenicareathesatialcaacit pgyppy, ,economiccaacitandscholoicalcaacitisbiwhilethetourismecoloicalcaacitissmallwithsinif -pygpypyggpyg ,icantdifference.Eseciallfordesertwaterfrontasthecoreareaofthescenicareaveetationenvironment pyg caacitisthemostsensitivefactoroftheecoenvironmentcaacitofthisscenicareate.Basedonthere - -pypyyp
,,sultsofcaacitevaluationthreedifferentcaacitsituationsathih,mediumandlowaresetuandcor -pypygp rotectionutresondinstrateaboutthescenicdevelomentandecoloicalenvironmentisforward. pppggypg :;;KewordsecotourismenvironmentcaacitetlanddesertscenicareaShahuLake- y py;w
第36卷 第4期中 国 沙 漠
2016年7月JOURNALOFDESERTRESEARCH
Vol.36 No.4
Jul.2016
宁夏沙湖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
张冠乐,李陇堂,王艳茹,薛晨浩,王继霞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以湿地景观为主的沙漠型景区旅游环境容量有特殊性。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沙湖景区为研究对象,对生研究区旅游空间容量、经济容量及心理容量均较大,而旅游态旅游环境容量测算及限制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生态容量较小,且与其他容量存在显著差距,尤其是沙漠滨水区域作为景区发展的核心地带,肩负着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重任,以植被环境容量为最敏感因子的生态环境容量,最有可能成为此类型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的瓶颈。基于测评结果,设置高、中、低不同容量的情景方案,并提出相应的景区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湿地;沙漠型景区;沙湖
):/文章编号:1000694X(201604115309OI10.7522694X.2015.00162.issn.1000--- D-j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旅游所致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环境容量研究应运而生。1971年,Lim和Manning将旅游环境容量
分成4种类型,即生物物理容量、社会文化容量、心
1]
。此后,理容量和管理容量[国外对旅游环境容量
综合度量。沙漠旅游开发之初就被划归到生态旅游之列,因此十分强调生态建设,通过“沙漠旅游开发-沙漠生态建设-改善沙域生态-促进生态旅游”
的景区发展模式,以生态建设带动旅游业,进而防止沙漠化的扩大,其本质是可持续性的生态旅游。目前中国沙漠旅游环境容量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
]6-8
,试研究在借鉴其他类型景区容量研究基础上[
的研究日益增多,并从资源空间容量到资源空间与设施容量逐步扩展到自然、经济、心理及生态容量的
2]
。国内相关研究始于2研究[0世纪80年代。之后
图建立起符合沙漠型景区的容量测算方法及指标体系。
湿地既是重要的生态环境资源,又兼具较高的旅游、经济、科考等多重价值,在相对干旱的西北地区该资源尤显珍贵。开展生态旅游是保证湿地类景区获得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的主要形式。沙湖景区以湖泊湿地景观为主,又包含大面积的荒漠沙丘,有着复杂且良好的自然环境本底。这种独特的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尤为脆弱,若容量超过限度则会使其面临着失衡甚至崩溃的危机,正确评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沙湖景区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进行研究,综合确定该生态系统所能容许的受人类干扰的程度,以促进其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为湿地-荒漠型景区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和客流管理提供参考。
测量方法、实证研究及发展趋学者主要从基础理论、
势等4个方面对旅游环境容量做了大量深入的探
3]
。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讨[社会急剧转型的
时期,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过度饱和、容量超载以及生态环境问题远比发达国家严重。因此,作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量测工具和手段,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应受到更多的关注。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展,国内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经历了由传统旅游容量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过程。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不同于传统旅游环境容
4]
。两者都没有统一的概念,量[但前者与生态旅游
的本质相对应,一般是指某一生态旅游区,在保证该地资源与生产的连续性、文化延续性、生态完整性及发展质量的前提下,在特定时间内所能承受的旅游
5]
。因此,者人数或者旅游活动的强度[生态旅游环
1 研究区概况
镶嵌于贺兰山下、黄河岸边的沙湖位于宁夏银
境容量是生态、空间、经济、心理等多项容量指标的
;改回日期:2015051920150627 收稿日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1026 资助项目:
,:张冠乐(男,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规划。E-m1990—)ail1078190682@q.com 作者简介:q:)李陇堂(E-maillltanxu.edu.cn 通信作者:@ng
22
,,其中湿地水域面积约5沙漠面积km7.6km
2
。沙湖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有着丰富的动22.5km
川以北5平罗县西南16km、9km处的国营前进农。场境内,京藏高速公路和包兰铁路傍湖而过(图1)沙湖是由黄河古道洼地经过风蚀,地下水溢出并汇再接受大气降水和地面水的补给而形成的湖泊,集,
9]
。旅游区总面积8也是宁夏最大的湖泊[0.10
。碧水、植物群落及特殊的湿地-荒漠景观(表1)金翠苇、飞鸟、游鱼、远山、彩荷七大景源有机协调沙、
组合,构成了一处融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为一体,
独
图1 研究区位置
Fi.1 LocationoftheShahuLakescenicarea g
表1 沙湖景区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Table1 TheecotourismresourcesintheShahuLakescenicarea -
资源
概 况
沙湖湿地主体为湖泊,由于长期受到黄河补给水源、农田退水、周边生产生活及旅游所产生的污水等影响,水质曾一度达到
水资源
[10]、。经过十几年来的生态治理,富营养化水平,主要超标项目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总氮(沙湖水质整体COD)TP)TN)
呈现逐渐好转趋势,部分水域可达到地表水Ⅱ级水质标准,但水质污染问题仍不可忽视。
按形态特征和沙丘活动程度的不同,划分为固定、半固定沙丘、新月形沙丘、蜂窝状沙丘等。湖泊沙地主要分布于沙湖南侧,
沙资源
周围沙地广布,因此而得名。除南侧沙地外,扇前湖沼洼地在沙湖周围均有分布,这里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为闭流洼地,已演变为沼泽湿地。
沙湖位于河湖积平原之上,植物资源丰富。其中,陆生植物6水生浮游植物6维管植物有2其中蕨3种,1属,3科46属66种,
植物资源
裸子植物2科4属4种;被子植物2植物多数由荒漠旱生、沼泽类植物1科1属2种,0科41属60种。因其自然环境特征,湿地、水生和盐生等组成。
沙湖是中国北方重要的荒漠湿地鸟类保护区,良好的环境条件成为各种候鸟、留鸟迁徙和繁殖的最佳栖息地。经统计,保护
动物资源
区共有脊椎动物5纲2其中鱼类3目5科1两栖类2目3科3种,爬行类2目4科1鸟类15目51科144种,6种,0种,3目30科9哺乳类5目9科1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自治区重点保护鸟类28种,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7种,4种。
具塞上特色的生态旅游景区。14]
。沙湖南邻银川,大小的是其中的瓶颈因子[内外
2 研究方法
鉴于沙湖景区具体情况,通过走访调查、专家咨相关文献数据搜集,对与区域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询、
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旅游空间、经济发展和社会心理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符合湿地-荒漠型景区并结合最低因子定律确定生的环境容量评价因子,
态旅游环境容量。区内以湿地景观为主,因此水体环境、鸟类和植被对旅游生态环境容量(的影响Ce)而旅游活动主要集中最大。景区陆域以沙地为主,
故旅游空间容量(与湿地水在湖泊南岸滨水区,Cs)域和滨湖沙域空间容量关系最为密切。
由于目前国内外对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计算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和参考标准,本研究参照了《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技术导则(试行)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0298-1999)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838-2002)GB3095
[]1-13
》等国家标准1和一些经验数据。具体-1996)指标及计算模型公式见表2。
表2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指标及计算公式Table2 Ecotourismenvironmentcaacitindex - py
anditscalculationformula
序号1234567
-1)(指标/人次·d
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健全,区位优势明显,而银川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所提供的强大经济保障使得经济发展因子不可能成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性因素。景区的开发和开放既促进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又优化了区域空间格局,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大量问卷调查显示,研究区域民众对景区的合理开发多持积极赞成态度,因此社会因子也不可能成为限制因子。沙湖不是单一的湿地或沙漠型景而是两者兼具、自然环境本底复杂的景区,脆弱观,
的生态环境资源有限,湿地-荒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代偿能力也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程度超过其生态系统将遭遇巨大威胁。所以C承受极限时,e和
Cs最有可能成为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瓶颈。因
对于沙湖生态旅游环境容量选取旅游生态环境此,
容量和旅游空间容量作为量测指标。Ce大小遵循最低因子定律,Cs则为滨湖沙域和湿地水域适游面积容量总和。
3.2 旅游生态环境容量(Ce)
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指生态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所
4]
。在半干旱区,能允许的游客数量[相对于荒漠来
公式
水体环境容量(Cwe)鸟类环境容量(Cbe)植被环境容量(Ce)p旅游生态环境容量(Ce)湿地水域空间容量(Cwa)滨湖沙域空间容量(Cla)旅游空间容量(Cs)
inCwe=m
cnp
Cbe=Ce=p
L
×RlAl
×Ra
)
湿地生态系统更容易成为生态环境容量的限制说,
因子。沙湖景区地形开阔,大气流动与外界交换频区内及周边人为活动不会对大气环境产生显著繁,
影响,且景区固体废弃物均通过高效率的污染物人工处理系统处理,可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故不对大气及固体废弃物环境容量进行探讨。相比之下,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已较为常见,TN、TP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景区动物资源中水鸟占绝对优势,而人类观鸟距离)会直接影响到鸟活动与鸟类的接触距离(
类栖息生境。此外,湿地虽然植被资源丰富,但过度的人为干扰将超过其生态承载力,湖泊芦苇数量减少即为一例。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计算Cwe、综合确定沙湖景区的CCbe和Ce,e。p
3.2.1 水体环境容量(Cwe)
2
,湖泊主体水域面积4平均水深2是5km.2m,15]
。相关研究结果表宁夏最大的天然半咸水湖泊[
[16]
),明(表3沙湖COD、TN、TP平均含量在夏季为
{CinCwCCe}e=me,be,p
Cwa=Cla=
Aw
×RaAS
×Ra
CCwCum{s=sa,la}
-1);C为水体COD净化容量(c为每日人均COD产生 注:g·d
-1·d);量(N为水体TN净化容量;n为每日人均TN产生量;Pg
为水体TP净化容量;P产生量;L为基于人鸟合理p为每日人均T
;;距离的游览线路长度(m)l为人均合理游览线路长度(m)R为游
2);Amal为滨水景点植被环形区域总游览面积(
22;;为沙域人均生态用地指标面积(m)Aw为有效可游水域面积(m)2)2);;a为水域人均合理游览面积(mAs为有效可游沙域面积(ma2)。为沙域人均合理游览面积(m4];客人均日周转率[
3 结果与分析
3.1 沙湖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瓶颈因子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遵循“木桶原理”即决定其
全年最高,春秋次之,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成为影响水质的主要环境因子,故将COD、TN和TP作为水体生态环境容量的评价指标。景区水图2)显示,主体水域C体环境监测数据(OD、TN和
离,避免流域工业生活废水排入湖泊;尽量使用电瓶船代替传统燃油船只,减少化学污染物的排放;在浅水区合理种植芦苇、荷花等水生植物,对净化水质效使用挖泥船清理湖底淤泥,利用底泥种植水果明显;
生植物,对水质净化也起到一定作用;修建污水处理设施,景区周边废水污水已实现全部净化处理。这些措施对改善水环境起到了显著作用,大大增强了景区水体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因此,仅就沙湖景区而言,水体环境容量构不成旅游生态容量的最大限制因子。
·L-1)表3 沙湖水体COD、TN、TP含量(mgTable3 ContentofCOD,TN,TPinthewaterof
theShahuLakescenicarea
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COD 8.176±0.273
TN 1.396±0.111
TP0.206±0.0210.253±0.0220.188±0.0130.150±0.01
3
春、夏)平均含量分别为1TP在旅游旺季(2.29mg
-1-1-1
·L、属Ⅲ类水1.62m.23mg·L和0g·L,
17]
,体。根据相关研究[旅游者人均产生的COD、
-1-1·d、·d和0TN和TP量分别是25g5.07g.44-1
·d。在保证水质不发生明显恶化的前提下,沙g
-1
)为:湖水体环境容量(人次·dCwe,63
{/,Cw45×102×12.2925×10in×2.e=m
63
/,5×102×1.625.07×10×2. 4
63/}5×102×0.230.44×10×2. 4
()in48668,31633,51750=m
(人次·d-)1633=3
与其他同 沙湖景区为典型的湿地-荒漠型景区,
1
湖泊湿地面积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对类型景区相比,
旅游活动所产生N、P等水体污染物的吸收与净化
能力较强。沙湖为洼地地形,水只进不出,蒸发强降水少,加之受旅游活动影响,过去常出现物种减少、食物链短缺、蚊虫肆虐等由于水质污染恶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今沙湖管理者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下大力气对其进行整治:新建拦河坝与艾依河隔
16.394±1.311852±0.113 1. 7.081±0.421 5.832±0.121
1.384±0.167 1.167±0.187
图2 沙湖水质监测采样点
Fi.2 LocationofwatersamlinintheShahuLakescenicarea gpg
3.2.2 鸟类环境容量(Cbe)
沙湖动物资源中鸟类占绝对优势,是一处享誉国内外的观鸟胜地。鸟类资源是该景区最大的优势特色之一,因此,景区生物环境容量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人鸟和谐共处,保证鸟类生境安全。研究表明,人类与水禽接近到100~200m的距离时可能
18]
。参照相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引起水鸟惊飞[考
虑到适宜游览面积及观鸟安全距离要求,确定了沙湖湿地观鸟游线长度为2且以5~8m·人-10km,的旅游距离为标准。沙湖景区鸟类分布集中在鸟岛,除线路观赏外还有如观鸟塔等几处适宜游客集中观鸟的区域,因此,除游线容量外,观鸟塔区等面
状容量宜采用面积法计算。经测量总面积约为
2
,按风景名胜区城镇公园游憩用地生态容60000m
22,·人-1),量的标准(人均5此处取2030m00m~3
极 生物多样性是沙湖湿地最敏感的生态因子,
易受到旅游活动的干扰。而该区又是众多珍稀水禽繁衍生息必经之地,其生存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将会从而使景区失去核直接威胁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
心品牌价值资源。因此,保证安全的观鸟距离是非常有必要的。野外调查表明,保护区鸟类主要栖息在湖区,而湖泊又是开展旅游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
[19]
)。故湖泊是鸟类生境保护的核心区(图3
,游客人均日周转率为2则景区面域鸟类环境容量值
-1
,为:与游线容量共同60000÷200×2=6000人·d
构成景区的鸟类生物环境容量。计算可得:
33
//)Cb20×108~20×105000×2×2+6e=(
1-
()人次·d1000~14000=1
图3 沙湖自然保护区春季不同生境鸟类数量
Fi.3 NumberofbirdsatdifferenthabitatsintheShahuLakescenicarea g
3.2.3 植被环境容量(Ce)p
植物群落是构成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之一,在景观美学、系统生产力、调节区域气候、饲用药用等初方面均具有一定价值。沙湖湿地植被资源丰富,
20]
级生产力强,其中不乏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
22]
,被环形区域[经测量主要滨水景点植被环形区域2
。《总适游面积为0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9km
()中,规定疏林草地生态容量用地GB50298-1999
2
·人-1,标准为4结合沙湖景区实际,游00~500m
客人均日周转率为2,计算可得景区植被生态环境日容量为:
(),表4过度的人为干扰若超过植被环境容量,将会导致植物多样性动态平衡的失调,从而降低湿地生态效益及景观效益。沿湖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是也是植被最易受到沙湖景区旅游活动最集中之地,
践踏破坏的地方。从景观舒适度方面来讲,游客对可接受改变限度为游步道旁植被盖度不得高于16.说明游客在沙漠中的空旷、苍凉的体验诉求与4%,
21]
,沙漠生态治理之间是天然的难以调和的对立体[
Cp00000÷400×2~900000÷500×2e=9
1-
()人次·d600~4500=3
表4 沙湖景区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Table4 Thenationalkerotectwildlants ppy
intheShahuLakescenicarea
序号123
保护物种苏铁沙芦草野大豆
保护级别
IIIII
属苏铁属冰草属大豆属
科苏铁科禾本科豆科
而沙湖景区独特的以湿地为主的沙域景观使游客可接受的植被覆盖度要远高于此。因此,滨湖地带的植被环境容量很可能成为旅游生态容量的最大限制因素。
借鉴同类型景区中对植被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根据景区游览线路现状分析,把游客践踏破坏活动的主要范围圈定在湖岸边15m的狭窄的滨湖植
3.2.4 旅游生态环境容量(Ce)
综合以上3种生态容量的计算结果,计算可得到沙湖的旅游生态环境容量:
(CinCwCbCpe=me,e,e)
1-
()人次·d600~4500=3
出,故在人类活动集中的沙丘部分有移动现象;活动区背风坡沙漠植被稀疏,由于沙丘前移,部分被迫顺坡势生长,而非活动区植被相对密集,分布面积较大,表明沙丘前移已影响到背风坡沙漠植被;在沙丘坡顶滑沙区游客集中的地方铺设有地毯、芦草,用以固定坡顶,尽可能减轻游客对沙丘的影响,防止其进前移及变形;坡顶两处建筑(滑沙、速降)一步滑落、
的地基原埋于坡面之下,而今部分已出露地面,表明沙丘高度在人为干预下显著降低且坡度变缓。此外,旅游活动在该区域引起的垃圾污染、生物结皮破应控制好该坏等生态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
区的游客容量,使景区的另一旅游核心价值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
3.3.3 旅游空间容量(CS)
沙湖景区所能达到的最大旅游空间容量是上述湿地水域和滨湖沙域空间容量之和。计算可得:
湿地和水域植被环境容量(是沙Cp 由此可见,e)湖旅游生态容量的瓶颈因子。生态环境质量的降低易造成湿地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植被及动物的生境,
生态资源的破坏和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并且这些自若超过承载力上限,其恢然资源所处生态系统脆弱,
复能力既小且慢,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需对此类核心价值资源进行生境恢复和保护,为景区生物多样性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3.3 旅游空间容量(CS)
旅游空间容量是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空间限制
23]
。根据景区与旅游者自身感知容量的复合概念[
实际,分别从湿地水域空间容量和滨湖沙域空间容采用面积法计算旅游空间容量。量予以考虑,
3.3.1 湿地水域空间容量(Cwa)
湖泊是水上旅游活动的主体,也是通向南岸沙
2
,地的必经之地,水域面积约4按照15km0%的开
CS=sCwCum(a,la)
(人次·d-1)1000~37500=2
滨水景点往往是游人分布最密集且率先达到饱和状态的景点,因此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既要保持湿地水域和沙域环境的完整性,又要注重湿地-荒漠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缓冲地带的保护,避免区域过度干扰而造成的环境退化。
3.4 景区游客数量动态变化及与环境容量对比
沙湖景区开放2客流量持续稳定上0多年以来,升,2013年接待游客量已逾110万人。根据旅游地
[5]
,沙湖景区已处于旅游地的发S型生命周期理论2
发程度和3有效可游览水域面积为0%的开放度,
2
,参照风景名胜区水域游憩用地生态容量1.35km2[24]
),人均5沙湖水域人均游憩相关标准(0~330m2
面积按2计算,日周转率为2,计算可知:00~300m66
//Cw.35×10300~1.35×10200×2×2a=1-()人次·d000~13500=9
3.3.2 滨湖沙域空间容量(Cla)
1
沙湖景区陆上旅游活动以沙地为主体,大部分旅游项目及设施均分布在滨湖南岸的新月形沙丘附近,且分布相对集中,游客可在此做面状旅游,故各景点连结线可忽略不计。沙漠景区滨水景点几乎是来者必游之处,因此,这里的空间容量极易成为整个
[22]
。经实地测量,景区的“瓶颈”滨湖南岸有效可游2
,根据风景游赏用地人均1陆域面积约为1.2km002
的标准,计算可知:00m~2
66
//C.2×10200~1.2×10100×2×2la=11-
()人次·d2000~24000=1
由于受滑沙等旅游活动过度的 现场调查表明,
),稳固期。根据景区统计数据(图4展、2013年游客主要集中在5—1其中夏季占很大比重,具有明0月,显的季节性特征,这也是中国北方沙漠型景区旅游活动存在的普遍规律。在旅游旺季,游客大量集中、“尤其是“五一”十一”期间会迎来全于某一时间段,
年旅游的高峰,游人数量常常接近、甚至超过临界人满为患已成常态。以旅游环境容量为依据,进值,
行有针对性地生态环境保护已是刻不容缓。3.5 基于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景区生态环境保护
策略
沙湖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生态环境容量和旅游空间容量相关性较强,其中生态环境容量又是理论上的瓶颈因子。但在实际的景区开发建设中,
影响,滨湖南岸新月形沙丘高度明显降低,坡度明显变小,其地貌形态及原始特征已发生明显变化,而又难以逆转。沙丘背风坡后旅游建筑设施距丘底仅几步之遥,两侧延伸范围已覆盖部分建筑空间,被掩埋可表明沙丘在人为干预下明显前处已被人为清理,
移;沙漠速降项目所用缆线距坡面高度显著降低,人在坡上触手可及,缆线正下方明显凹进,两侧明显凸
图4 2013年沙湖景区游客人数变化
Fi.4 VariationoftouristnumberintheShahuLakescenicarea g
需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综合考量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促进区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根据两种容量评估结果,设
4]
。取Cw中、低3种不同的容量情景方案[置高、e、
在获得巨大生态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短期内必然受限,但从长远来看,景区对生态环境的“未来投资”所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等价值将会不可估量。3.5.4 基于不同容量情景的发展及保护措施
基于3种情景方案提出景区发展及综合保护策略,以期为沙湖旅游区更高层次的开发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高容量情景下,扩建基础设施,提升完善景区功
26]
;增强游客接待能力[加强水体环境综合整治,能,
CbCp4个分量的上限及下限分别为最高和e、e及CS
-1
),最低值(将其平分为33600~37500人次·d
个区间,即可得到3类不同的情景方案。——经济社会效益优先3.5.1 高容量情景方案—
本方案以经济及社会效益为优先发展目标,未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对游客量进行有效调节及限制,
-1
。若实施设置最大化,约27800~37500人次·d
此方案,可最大限度获取经济利益,同时因游客过
限制区域生产、生活及旅游污水排放;根据景区旅游功能区划,限定不同类型空间游客容量;对动植物资
27]
;提升物种多样性[加强源生境进行恢复和保护,
多,超过瓶颈因子容量上限,极可能带来湿地水体污染、植被群落破坏、鸟类生境干扰、沙丘形态变化等一系列降低景区旅游质量的后果,使景区独特的湿地-荒漠景观生态系统面临较大威胁和风险。——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3.5.2 中容量情景方案—
环境保护
该方案以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目
标,对游客量进行适当的调节及限制,容量设置介于
-1
。方案1和3之间,约为4500~27800人次·d
对湿地-荒漠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提高景区管理水准。
中容量情景下,合理制定景区水域及沙域环境的综合整治规划;构建生态景观廊道,适当设定旅游缓冲区,保护动植物生境;发挥“沙水兼合”景观资源
28]
;特色优势,开展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以区域自
然及文化旅游资源为背景,展示并延伸生态旅游文化内涵;开展生态研究,倡导科学管理,普及环保公众教育。
低容量情景下,根据分区生态脆弱程度进行功能定位,重点加强对高敏感区的保护;禁止正在或很可能对景区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工农业生产活动;重视物种生境的恢复,划定动植物生态保护区并严格保护;通过荒漠化治理、生物结皮修复、植被保育等措施增加生态效益;通过生态手段,恢复沙丘等湿地-荒漠景观,提高生态服务价值。
景区在获得较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若对客流量进行有计划地干预,注重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则会使水体环境污染程度降低,观鸟距离得到适当控制,植被生境得到一定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得以提高,生态系统趋向良性演化。
——生态环境保护优先3.5.3 低容量情景方案—
此方案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为优先发展目标,严格控制和管理客流量,将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设置为瓶颈因子所能承受的最低范围,约为3600~
-1
。由于容量上限被控制在较低范围4500人次·d
内,可以保证动植物资源的生境安全,湿地水域及荒
4 结论
中国北方沙漠型景区中存有湿地水域景观,构成了干旱区旅游资源特色。沙湖这种以水景为主且沙水兼合的沙漠型生态旅游景区具有典型代表。独
漠沙域环境会大幅提升,整体生态系统和谐稳定。
():计,2008428-29.
[]3
]吴夏楠,黄倩辉.我国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经济学研J.():究,2014132-34.
[]4
宋珂,樊正球,信欣.长治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复旦学报,J.2011,505576-581.
[]5
李春茂,明庆忠,胡笃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与量测[]():林业建设,J.2000521-25.
[]6
]翁钢民,杨秀平.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评述[燕山大学J.():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报:2005,6339-43.
[]7
]章小平.九寨沟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旅游学刊,J.2007,():22950-56.[]8
刘会平,唐晓春,蔡靖芳,等.武汉东湖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初]():步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J.2001,103230-235.
[]9
钟艳霞.宁夏沙湖旅游区水环境与旅游业发展研究[西安:D].西北大学,2003.
[]罗燕珠.]宁夏沙湖历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水土保持通报,10J.
():2011,315246-249.
[]G北京:中国建筑工11B50298-199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S].
业出版社,1999:11-15.
[]G北京:中国环境科学12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
出版社,1996:1-10.
[陈艳卿,刘宪兵.13]夏青,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S.2004.
[]韦艳.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以峨眉山14
成都:成都理工大学,景区为例[D].2010.
[]赵红雪,邱小琮,李力,等.宁夏沙湖后生浮游动物及其与水质15
]():安徽农业科学,的关系[J.2010,382916251-16253.
[]赵红雪.]宁夏沙湖水体富营养化分析与评价[湖北农业科16J.
():学,2010,49102414-2417.
[]旅游与环境编写组.旅游业与环境[北京:中国环境科学17M].
出版社,1986:13-14.
[]郑国全.——以下渚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评研究—18
]: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J.2011,32(3)40-44.
[]杜天奎,马金锋,张宁,等.宁夏沙湖自然保护区春季鸟类群落19
]:组成及多样性研究[湖北农业科学,J.2012,51(15)3267-3275.
[]腾迎凤.宁夏沙湖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研究[银川:宁夏20D].
大学,2013.
[]薛晨浩.——以宁夏沙旅游活动对沙漠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21
银川:宁夏大学,漠景区为例[D].2014.
[]董瑞杰,]董治宝.巴丹吉林沙漠景区旅游环境容量[中国沙22J.
():漠,2014,3451424-1433.
[]S23aarinenJK.Traditionsofsustainabilitintourismstudies y
[],():J.AnnalsofTourism Research2006,3341121-1140.
[24]RichardCS.Heritaevaluesandfunctionsofwetlandsin g
],SouthernMexico[J.LandscaeandUrbanPlannin2006, pg74:296-312.
[]张敏娜.陕西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25
用[西安:陕西师范大学,D].2007.
具特色的资源优势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观赏体验,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必然下降,结合景区问题现环境容量的管理已是刻不容缓。状及所处发展阶段,
经以上分析可知,由于沙漠型景区所处自然及社会环境与其他类型景区差异显著,故以沙湖为代表的荒漠-湿地型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有其特殊性:旅游空间容量、旅游经济容量及旅游心理容量均较除极个别旅游高峰日外极难越此上限,而沙漠旅大,
游本质上应属于生态旅游,因此旅游生态容量较小,且与其他容量值存在明显差距,尤其是沙漠滨水区域作为景区发展的核心地带,肩负着旅游开发与生以植被环境容量为最敏感因子的生态保护的重任,
态环境容量最有可能成为此类型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的瓶颈。旅游环境容量大小遵循最低因子定律,而瓶颈因子即为最低因子。根据测评结果及瓶颈因子分析,沙湖景区日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应不超过5000 人。此仅为理论值,与景区实际容量相差甚远,现阶为避免游客人数教条化,段尚不具备操作的可能性,
不对合理容量值作具体限定,而是结合沙湖实际,设,置高、中、低不同容量的情景方案(表8)以兼顾景区生态与经济效益。
旅游的本质是审美,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沙漠型景区更是如此。从生态景观美学角度而言,以湿地为主的沙漠型景区与以沙(丘)地为主的景区相比,游客对于植被覆盖率的可接受度前者要明显高于后者,也就是说,只有植被覆盖率较高的沙水兼合型沙漠景区才具有较大的景观美学价值,才更容易获得游客的青睐。而担此重任的沙漠滨水地带常常存在着旅游强度过高与植被生态保护的矛盾,因此,加强对游客践踏破坏植被机制和规律的研究,以及从景观美学角度对植被覆盖率的量化研究,或有助于沙漠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的测评及管理。此外,为调动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管理实施的积极性,国家相关部门应完善制定包括沙漠型景区在内的各类型景区旅游环境容量测评体系,为容量测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并建立旅游生态补偿奖励机制,为容量管理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只有此,才能达到促成旅游环境容量作为景区有效管理手段的目的。参考文献:
[]1
杨锐.从游客环境容量到LAC理论环境容量概念的新发展[]():旅游学刊,J.2003,18562-64.
[]2
]林丽花,张敏.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进展[四川林勘设J.
[]谢志林.南宁市旅游房地产开发研究[南宁:广西大学,26D].
2008.
[]郭春喜.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研究及实例应用[福州:福27D].
建农林大学,2009.
[]张春萍.基于SWO28T分析的内蒙古辉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
旅游开发研究[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D].2011.
TheEcotourismEnvironmentalCaacitoftheShahu - py
,LakeScenicAreainNinxiaChina g
,,W,WixiaZhanGuanleLiLontananYanru,XueChenhaoan Jggggg
(ColleeoResourcesand Environmental,Ninxia UniversitYinchuan750021,China) gf gy,
:AbstractTheenvironmentalcaacitofdesertscenicareawithwetlandlandscaeasthemainbodhasits pypy ,articularitInthisaertheecotourismenvironmentcaacitisoftheShahuLakescenicareaiscalculat - -py.pppy
,edandthecorresondinrestrictionfactorsareanalzed.FortheShahuLakescenicareathesatialcaacit pgyppy, ,economiccaacitandscholoicalcaacitisbiwhilethetourismecoloicalcaacitissmallwithsinif -pygpypyggpyg ,icantdifference.Eseciallfordesertwaterfrontasthecoreareaofthescenicareaveetationenvironment pyg caacitisthemostsensitivefactoroftheecoenvironmentcaacitofthisscenicareate.Basedonthere - -pypyyp
,,sultsofcaacitevaluationthreedifferentcaacitsituationsathih,mediumandlowaresetuandcor -pypygp rotectionutresondinstrateaboutthescenicdevelomentandecoloicalenvironmentisforward. pppggypg :;;KewordsecotourismenvironmentcaacitetlanddesertscenicareaShahuLake- y p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