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福1耋琅t舛聂
2011年第2期
昆虫信息素的应用及前景
王郁,邱乐忠
(福建省松溪县农业局353500)
摘要:从昆虫信息素的定义类别和昆虫信息素的应用两个方面,综述了昆虫信息素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昆虫信息素;主要类别;应用前景
在20世纪的100年里,防治害虫的水平不断提高,杀虫剂的发展也经历了几个大的变革。最早使用无机杀虫剂和植物杀虫剂,一般将这些杀虫剂称为第一代杀虫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DDT、BHC(六六六)、对硫磷等有机杀虫剂的出现,导致了有机合成农药的大发展,是杀虫剂的最盛时
HCOOCH类称为第二代杀虫剂。这些杀虫剂的出现使粮食增产30%左右,在害虫防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广泛使用广谱性杀虫剂,对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了不良作用。如害虫产生抗药性、杀伤天敌、污染环境、威胁人类健康
等。在这种情况下,迫使人们去寻找防治害虫的新
途径和新技术,因而第三代杀虫剂的研究和开发就成为必然¨J。利用昆虫信息素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已成为无公害杀虫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用昆虫信息素进行防治具有灵敏度高、防治效果好、使用
期,人们将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
收稿日期:20lO—12一lO
作者简介:王部,男,1981年生,助理农艺师。
法,保护和利用好天敌,科学运用药剂防治。3.1农业防治3.1.1选用抗病品种
病毒病的发生,在田间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害虫。3.3生物防治
3.3.1保护天敌选择对天敌相对安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避免使用对天敌杀伤力大的广谱性农药,以保护和利用好天敌。
3.3.2利用生物制剂
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习
实行翻耕、轮作、倒茬,
惯,选用适合当地栽培利用的抗病品种。3.1.2加强栽培管理
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控制后期氮肥用量,加强田间管理。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以压低病原菌及虫口数量,减少初侵染源。3.1.3科学施肥,培育壮苗
苗床施入腐熟的猪
防治软腐病可选用农用链
霉素;防治炭疽病、黑斑病可选用农抗120;防治蚜虫可选用苦参碱;防治斜纹夜蛾可选用奥绿l号。
3.4化学防治
施用农药应优先选择生物农药,严格选择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及其混配农药品种。使用时要注意对症下药,不要盲目加大用药量,不滥用药,应交替用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
牛粪、火烧土,可减轻苗期菌核病、猝倒病、病毒
病的发生。育苗、定植时人工拔除病株,带出田外
集中销毁。3.2物理防治
3.2.1
网纱育苗移栽后,有条件的可利用22目
银灰色的小拱棚网纱覆盖40~45d,然后揭网,这样可有效阻隔害虫,对防治病毒病具有很好的效果,既可保证盘菜的产量,又可防止硝酸盐含量的提高。
隔期。针对不同对象,结合当地情况,适当开展化
学防治。
3.2.2采取物理诱杀设置黄板诱杀蚜虫,减轻(责任编辑:林玲娜)
万方数据
2011年第2期
荔l薹球。舛聂
49
方便、对环境友好、不杀伤天敌及价格低廉等特点。
l
昆虫信息素的定义及主要类别
昆虫信息素是同种昆虫个体之间在求偶、觅
食、栖息、产卵、自卫等过程中起通讯联络作用的化学信息物质,主要有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示踪信息素、报警信息素、疏散信息素以及蜂王信息素、那氏信息素等。在不同种昆虫之间和昆虫与其他生物之间也存在传递信息的化学媒介,即种间信息化学物质,简称种间素,主要有利己素、利他素和协同素等旧。J。2昆虫信息素的应用
目前昆虫信息素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种群监测、大量诱捕、干扰交配、配合治虫、害虫检疫和区分近缘种等方面。特别是昆虫性信息素在各项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2.1
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
2.1.1种群监测
用昆虫信息素作为虫情监测和
调查的工具已获得普遍承认。事前预知害虫的发生期和发生量,对进行适当的防治极为重要。国外已
有60多种商品信息素出售。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合成的有30一40种,其中应用较多的有10余种,
如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棉铃虫、玉米螟、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桃蛀螟、苹果小卷叶蛾、白杨透翅蛾、舞毒蛾等HJ。性信息素和性诱剂在害虫防治上的第一个用途是监测虫情,作虫情测报。由于它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使用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阎云花等"J的研究表明,用性信息素进行棉铃虫发生期测报准确可靠,比黑光灯诱蛾法灵敏、简便、省工、省钱,用其指导化学防治效果好、效益高。此外,性信息素还被应用在昆虫抗药性方面的种群监测。2.1.2大量诱捕
昆虫信息素可诱集异性或两种
昆虫而达到降低虫口,减少下一代危害的目的。人工合成美国白蛾性信息素已应用于其成虫的大量诱杀№J。利用性信息素防治苹果小卷蛾,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7J。烟草甲信息素、印度谷螟信息素、谷蠹信息素和斑皮蠹信息素均能诱杀相应的储粮害虫【8j。应用性诱剂对棉铃虫诱杀效果较好一]。用苹果蠹蛾性信息素来诱杀雄虫非常有效¨01。甲基子丁香酚、诱蝇酮、甲基丁香油和地中海实蝇性信息素4种实蝇性信息素在田间能诱捕多种实蝇…J。2.1.3干扰交配
如前所述,许多害虫是通过性
万方数据
信息素相互联络求偶交配的。如果能干扰破坏雌雄
间这种通讯联络,害虫就不能交配和繁殖后代。干扰交配俗称“迷向法”,就是在田里普遍设置性信息素散发器,使空气中到处都散发性信息素的气味,从而导致雄虫分不清真假,无法定向找到雌虫进行交配的一种治虫新技术。黎教良等【12o用迷向法防治甘蔗条螟获得成功,面积达3300hm2以上,每667m2甘蔗田设25—500个中空塑料管或塑料丝性信息素散发器(含性信息素3g以上)。雄蛾迷向率达95%以上,雌蛾交配率下降80%左右,甘蔗被害率减少50%以上。2.1.4配合治虫
将性信息素与化学不育剂、病
毒、细菌等配合使用也是很有意义的。用性信息素把害虫诱来,使其与不育剂、病毒、细菌等接触后离开,再与其他昆虫接触、交配。这样,对其种群造成的损害要比当场死亡大得多。这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始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目前还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赵博光等¨到以大袋蛾为试验昆虫,用性信息素加核型多角病毒制成的橡皮头诱芯进行了风洞和林间试验,结果认为此技术对雄虫多次交配,或雄虫性比明显高于雌虫的害虫,可能更有实用价值。昆虫信息素与速效杀虫剂混用也有应用前景。张钟宁等¨4。的试验表明,将蚜虫报警信息素与农药速灭杀丁混用,能显著提高防治蚜虫的效果。2.1.5区分近缘种
作为分类学的辅助手段,对
于一些近缘种只用形态特征很难区别,而用性信息素则容易区别。以前,我国玉米螟一直沿用欧洲玉米螟的学名Ostrinia
nubilalis
Hubner,20世纪70年
代初用欧洲玉米螟性信息素在我国进行田间诱蛾试验,基本没有活性。后来经全国玉米螟协作组¨5J用不同种玉米螟性信息素在全国范围进行联合测试,鉴定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玉米螟的优势种为亚洲玉米螟;在新疆分布的是欧洲玉米螟;而甘肃、宁夏和河北北部部分地区是两种玉米螟的混生地区。借助昆虫性信息素解决虫种鉴定与分类难题的还有日本松干蚧¨引。2.2其他信息素的应用
聚集信息素是由昆虫分泌,能聚集同种两性成虫信息素的信号化合物,一般为混合物,在防治中利用其特性诱杀害虫,尤其对钻蛀性害虫更有其实际应用价值。德国大蠊后肠分泌的聚集素能引诱德国小蠊大量聚集,其粪便乙醇提取液诱集效果最好¨“。F88对家白蚁具有很强的跟踪活性,利用
50
荔童琅・舛蔓
2011年第2期
1788诱杀白蚁,防治效果显著¨8l。信息素“Sito-philate”对谷象雌雄两性成虫均有聚集反应。将报警信息素与一些农药混合可用于防治菜田与麦田的蚜虫,因为蚜虫报警信息素可使蚜虫活动量增加,增加其与农药接触的机会,提高防治效果;另外,报警信息素的使用使蚜虫产生有翅蚜比率下降,减少迁移蚜的数量【l
9|。
3昆虫信息素的应用前景
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进行虫情侦查并用以指导大田的防治工作已日趋成熟,在生产上得到了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与传统的黑光灯诱蛾预测法比较,性诱测报具有专一性强、准确性高、方法简便、成本低廉和安全可靠、不杀伤天敌等优点。昆虫性信息素作为同种异性昆虫之间生殖阶段的化学通讯工具,其化学结构的高度复杂性和特殊性是昆虫种间生殖隔离的重要保证,因此,不同昆虫之间的性信息素相互不能替代,也不
会引起混淆,这在昆虫的区域性调查、植物检疫以
及诱杀防治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性诱测报大都以诱集雄蛾为测报依据,即使将附近田块的雄成虫诱集至一块田中,对当代为害程度及后代发生量均无不良影响,同时,昆虫性信息素对人、畜、家蚕及环境安全,无不良副作用,而黑光灯诱测易将附近田块的其他害虫诱集至灯光所在田块,造成成虫集中产卵反而加重为害。另外,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进行大量诱杀防治,目前主要在鞘翅目、直翅目、同翅目等害虫中应用较多,鳞翅目昆虫中的诱翅蛾科以及雄成虫交配次数少的种类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而迷向防治则以干扰成虫交配前的化学通讯为主要手段,因此在害虫的防治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相信随着绿色农业的发展,享有第三代农药之称的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前景必将更加广阔。并且利用害虫性信
息素进行监测和防治农林害虫,符合以生态管理为
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导的害虫综合管理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害虫测报和防治的技术方法。
但由于昆虫信息素的提取、结构分析和合成等技术难度大,需昆虫学家和化学家的密切合作,且具备相应的试验条件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尽管我国在昆虫性信息素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
的经验和较好的效果,但总体上讲,同发达国家相
万方数据
比差距较大,离我国农业和林业、环境保护等方面发展的需要还相差很远。今后应组织多层次、多学科的专家联合攻关,有计划地对我国主要农林害虫进行研究。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改变以往灾后治理的被动局面。随着社会的文明和科技的发展,在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推动下,昆虫信息素将在害虫综合治理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1】苗建才.无公害杀虫荆及应用技术[M】.哈尔滨:黑龙江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0:ll一30.
[2]杜家纬.昆虫信息素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8:3—8.
[3]孟宪佐.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M].北京:农业出版
社,1993:255—257.
[4]张晓光,赵连吉,王兆荣,等.昆虫信息素在害虫防治上的应
用[J].吉林林业科技,2003,32(2):68—68,72.
[5]阎云花,伍德明,崔君荣.用性信息紊预测棉铃虫发生期的可
靠性[J].生态学报,1999,19(6):882—884.
[6]朱丽虹。金伟玲。戚凯.入工合成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的应用研
究[J].昆虫知识,1998。35(4):225—227.
[7]周长泉,尹若波。王营书,等.性信息索防治苹果小卷叶蛾的
应用推广[J].山东林业科技,1998(6):20—21.
[8]沈光鹏.用信息素监控储粮害虫[J].粮油储藏。1999,16
(1):34—36。49.
[9]徐文华,沈安国,陈志远,等.性信息素在棉铃虫综合治理中
的作用研究[J].植物保护,2000,26(4):23—26.[10]薛光华,严均,王文广,等.性信息索监测和防治苹果蠹蛾
的应用技术研究[J].植物检疫,1995,9(4):198-203.[11]赵学谦,范京安,秦慕,等.四种性信息素田间监测实蝇研
究[J】.西南农业学报,1994,7(4):8I一85.
[12]黎教良.应用性诱剂迷向法防治甘蔗条螟技术[c].中国昆
虫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广州).1990:38.
[13]赵博光,杨秀莲,柯立明.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技术的风洞
试验[J].林业科学,1996。32(2):182—187.
[14]张钟宁。刘殉,娄照祥,等.蓼二醛对蚜虫的拒食活性[J】.
昆虫学报,1993,36(2):172—176.
[J].植物保护,1981,7(5):34—35.
学研究集刊,1982—1983,3:271—278.
果测试[J].昆虫知识,1998。35(4):205—208.
其利用研究[J】.昆虫天敌,1997。19(2):70—74,87.蚜的影响[J].北京农业科学,1994,12(5):I一4.
(责任编辑:林玲娜)
[15]全国币米螟协作组.鉴定我国玉米螟优势种应用性信息素
【16]杨平澜.关于我国的日本松干蚧鉴定问题[C】.祁云台昆虫
[17]丁建云。段承维。王进忠.德国小蠊聚集激素的提取诱集效
[18]何复梅,戴自荣,梁锦英,等.家白蚁跟踪信息素类似物及
[19]路虹。宫亚军,王军.等.蚜虫报警信息索对桃蚜产生有趣
昆虫信息素的应用及前景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王郁, 邱乐忠
福建省松溪县农业局,353500
福建农业科技
FUJI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2)
参考文献(19条)
1.路虹;宫亚军;王军 蚜虫报警信息素对桃蚜产生有翅蚜的影响 1994(05)2.何复梅;戴自荣;梁锦英 家白蚁跟踪信息素类似物及其利用研究 1997(02)3.丁建云;段承维;王进忠 德国小蠊聚集激素的提取诱集效果测试 1998(04)4.杨平澜 关于我国的日本松干蚧鉴定问题
5.全国玉米螟协作组 鉴定我国玉米螟优势种应用性信息素 1981(05)6.张钟宁;刘殉;娄照祥 蓼二醛对蚜虫的拒食活性 1993(02)
7.赵博光;杨秀莲;柯立明 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技术的风洞试验 1996(02)8.黎教良 应用性诱剂迷向法防治甘蔗条螟技术 1990
9.赵学谦;范京安;秦慕 四种性信息素田间监测实蝇研究 1994(04)
10.薛光华;严均;王文广 性信息素监测和防治苹果蠹蛾的应用技术研究 1995(04)11.徐文华;沈安国;陈志远 性信息素在棉铃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2000(04)12.沈光鹏 用信息素监控储粮害虫 1999(01)
13.周长泉;尹若波;王营书 性信息素防治苹果小卷叶蛾的应用推广 1998(06)14.朱丽虹;金伟玲;戚凯 人工合成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的应用研究 1998(04)15.阎云花;伍德明;崔君荣 用性信息素预测棉铃虫发生期的可靠性 1999(06)16.张晓光;赵连吉;王兆荣 昆虫信息素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 2003(02)17.孟宪佐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 199318.杜家纬 昆虫信息素及其应用 198819.苗建才 无公害杀虫剂及应用技术 1990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fjnykj201102026.aspx
48
福1耋琅t舛聂
2011年第2期
昆虫信息素的应用及前景
王郁,邱乐忠
(福建省松溪县农业局353500)
摘要:从昆虫信息素的定义类别和昆虫信息素的应用两个方面,综述了昆虫信息素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昆虫信息素;主要类别;应用前景
在20世纪的100年里,防治害虫的水平不断提高,杀虫剂的发展也经历了几个大的变革。最早使用无机杀虫剂和植物杀虫剂,一般将这些杀虫剂称为第一代杀虫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DDT、BHC(六六六)、对硫磷等有机杀虫剂的出现,导致了有机合成农药的大发展,是杀虫剂的最盛时
HCOOCH类称为第二代杀虫剂。这些杀虫剂的出现使粮食增产30%左右,在害虫防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广泛使用广谱性杀虫剂,对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了不良作用。如害虫产生抗药性、杀伤天敌、污染环境、威胁人类健康
等。在这种情况下,迫使人们去寻找防治害虫的新
途径和新技术,因而第三代杀虫剂的研究和开发就成为必然¨J。利用昆虫信息素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已成为无公害杀虫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用昆虫信息素进行防治具有灵敏度高、防治效果好、使用
期,人们将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
收稿日期:20lO—12一lO
作者简介:王部,男,1981年生,助理农艺师。
法,保护和利用好天敌,科学运用药剂防治。3.1农业防治3.1.1选用抗病品种
病毒病的发生,在田间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害虫。3.3生物防治
3.3.1保护天敌选择对天敌相对安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避免使用对天敌杀伤力大的广谱性农药,以保护和利用好天敌。
3.3.2利用生物制剂
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习
实行翻耕、轮作、倒茬,
惯,选用适合当地栽培利用的抗病品种。3.1.2加强栽培管理
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控制后期氮肥用量,加强田间管理。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以压低病原菌及虫口数量,减少初侵染源。3.1.3科学施肥,培育壮苗
苗床施入腐熟的猪
防治软腐病可选用农用链
霉素;防治炭疽病、黑斑病可选用农抗120;防治蚜虫可选用苦参碱;防治斜纹夜蛾可选用奥绿l号。
3.4化学防治
施用农药应优先选择生物农药,严格选择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及其混配农药品种。使用时要注意对症下药,不要盲目加大用药量,不滥用药,应交替用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
牛粪、火烧土,可减轻苗期菌核病、猝倒病、病毒
病的发生。育苗、定植时人工拔除病株,带出田外
集中销毁。3.2物理防治
3.2.1
网纱育苗移栽后,有条件的可利用22目
银灰色的小拱棚网纱覆盖40~45d,然后揭网,这样可有效阻隔害虫,对防治病毒病具有很好的效果,既可保证盘菜的产量,又可防止硝酸盐含量的提高。
隔期。针对不同对象,结合当地情况,适当开展化
学防治。
3.2.2采取物理诱杀设置黄板诱杀蚜虫,减轻(责任编辑:林玲娜)
万方数据
2011年第2期
荔l薹球。舛聂
49
方便、对环境友好、不杀伤天敌及价格低廉等特点。
l
昆虫信息素的定义及主要类别
昆虫信息素是同种昆虫个体之间在求偶、觅
食、栖息、产卵、自卫等过程中起通讯联络作用的化学信息物质,主要有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示踪信息素、报警信息素、疏散信息素以及蜂王信息素、那氏信息素等。在不同种昆虫之间和昆虫与其他生物之间也存在传递信息的化学媒介,即种间信息化学物质,简称种间素,主要有利己素、利他素和协同素等旧。J。2昆虫信息素的应用
目前昆虫信息素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种群监测、大量诱捕、干扰交配、配合治虫、害虫检疫和区分近缘种等方面。特别是昆虫性信息素在各项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2.1
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
2.1.1种群监测
用昆虫信息素作为虫情监测和
调查的工具已获得普遍承认。事前预知害虫的发生期和发生量,对进行适当的防治极为重要。国外已
有60多种商品信息素出售。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合成的有30一40种,其中应用较多的有10余种,
如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棉铃虫、玉米螟、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桃蛀螟、苹果小卷叶蛾、白杨透翅蛾、舞毒蛾等HJ。性信息素和性诱剂在害虫防治上的第一个用途是监测虫情,作虫情测报。由于它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使用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阎云花等"J的研究表明,用性信息素进行棉铃虫发生期测报准确可靠,比黑光灯诱蛾法灵敏、简便、省工、省钱,用其指导化学防治效果好、效益高。此外,性信息素还被应用在昆虫抗药性方面的种群监测。2.1.2大量诱捕
昆虫信息素可诱集异性或两种
昆虫而达到降低虫口,减少下一代危害的目的。人工合成美国白蛾性信息素已应用于其成虫的大量诱杀№J。利用性信息素防治苹果小卷蛾,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7J。烟草甲信息素、印度谷螟信息素、谷蠹信息素和斑皮蠹信息素均能诱杀相应的储粮害虫【8j。应用性诱剂对棉铃虫诱杀效果较好一]。用苹果蠹蛾性信息素来诱杀雄虫非常有效¨01。甲基子丁香酚、诱蝇酮、甲基丁香油和地中海实蝇性信息素4种实蝇性信息素在田间能诱捕多种实蝇…J。2.1.3干扰交配
如前所述,许多害虫是通过性
万方数据
信息素相互联络求偶交配的。如果能干扰破坏雌雄
间这种通讯联络,害虫就不能交配和繁殖后代。干扰交配俗称“迷向法”,就是在田里普遍设置性信息素散发器,使空气中到处都散发性信息素的气味,从而导致雄虫分不清真假,无法定向找到雌虫进行交配的一种治虫新技术。黎教良等【12o用迷向法防治甘蔗条螟获得成功,面积达3300hm2以上,每667m2甘蔗田设25—500个中空塑料管或塑料丝性信息素散发器(含性信息素3g以上)。雄蛾迷向率达95%以上,雌蛾交配率下降80%左右,甘蔗被害率减少50%以上。2.1.4配合治虫
将性信息素与化学不育剂、病
毒、细菌等配合使用也是很有意义的。用性信息素把害虫诱来,使其与不育剂、病毒、细菌等接触后离开,再与其他昆虫接触、交配。这样,对其种群造成的损害要比当场死亡大得多。这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始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目前还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赵博光等¨到以大袋蛾为试验昆虫,用性信息素加核型多角病毒制成的橡皮头诱芯进行了风洞和林间试验,结果认为此技术对雄虫多次交配,或雄虫性比明显高于雌虫的害虫,可能更有实用价值。昆虫信息素与速效杀虫剂混用也有应用前景。张钟宁等¨4。的试验表明,将蚜虫报警信息素与农药速灭杀丁混用,能显著提高防治蚜虫的效果。2.1.5区分近缘种
作为分类学的辅助手段,对
于一些近缘种只用形态特征很难区别,而用性信息素则容易区别。以前,我国玉米螟一直沿用欧洲玉米螟的学名Ostrinia
nubilalis
Hubner,20世纪70年
代初用欧洲玉米螟性信息素在我国进行田间诱蛾试验,基本没有活性。后来经全国玉米螟协作组¨5J用不同种玉米螟性信息素在全国范围进行联合测试,鉴定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玉米螟的优势种为亚洲玉米螟;在新疆分布的是欧洲玉米螟;而甘肃、宁夏和河北北部部分地区是两种玉米螟的混生地区。借助昆虫性信息素解决虫种鉴定与分类难题的还有日本松干蚧¨引。2.2其他信息素的应用
聚集信息素是由昆虫分泌,能聚集同种两性成虫信息素的信号化合物,一般为混合物,在防治中利用其特性诱杀害虫,尤其对钻蛀性害虫更有其实际应用价值。德国大蠊后肠分泌的聚集素能引诱德国小蠊大量聚集,其粪便乙醇提取液诱集效果最好¨“。F88对家白蚁具有很强的跟踪活性,利用
50
荔童琅・舛蔓
2011年第2期
1788诱杀白蚁,防治效果显著¨8l。信息素“Sito-philate”对谷象雌雄两性成虫均有聚集反应。将报警信息素与一些农药混合可用于防治菜田与麦田的蚜虫,因为蚜虫报警信息素可使蚜虫活动量增加,增加其与农药接触的机会,提高防治效果;另外,报警信息素的使用使蚜虫产生有翅蚜比率下降,减少迁移蚜的数量【l
9|。
3昆虫信息素的应用前景
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进行虫情侦查并用以指导大田的防治工作已日趋成熟,在生产上得到了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与传统的黑光灯诱蛾预测法比较,性诱测报具有专一性强、准确性高、方法简便、成本低廉和安全可靠、不杀伤天敌等优点。昆虫性信息素作为同种异性昆虫之间生殖阶段的化学通讯工具,其化学结构的高度复杂性和特殊性是昆虫种间生殖隔离的重要保证,因此,不同昆虫之间的性信息素相互不能替代,也不
会引起混淆,这在昆虫的区域性调查、植物检疫以
及诱杀防治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性诱测报大都以诱集雄蛾为测报依据,即使将附近田块的雄成虫诱集至一块田中,对当代为害程度及后代发生量均无不良影响,同时,昆虫性信息素对人、畜、家蚕及环境安全,无不良副作用,而黑光灯诱测易将附近田块的其他害虫诱集至灯光所在田块,造成成虫集中产卵反而加重为害。另外,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进行大量诱杀防治,目前主要在鞘翅目、直翅目、同翅目等害虫中应用较多,鳞翅目昆虫中的诱翅蛾科以及雄成虫交配次数少的种类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而迷向防治则以干扰成虫交配前的化学通讯为主要手段,因此在害虫的防治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相信随着绿色农业的发展,享有第三代农药之称的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前景必将更加广阔。并且利用害虫性信
息素进行监测和防治农林害虫,符合以生态管理为
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导的害虫综合管理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害虫测报和防治的技术方法。
但由于昆虫信息素的提取、结构分析和合成等技术难度大,需昆虫学家和化学家的密切合作,且具备相应的试验条件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尽管我国在昆虫性信息素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
的经验和较好的效果,但总体上讲,同发达国家相
万方数据
比差距较大,离我国农业和林业、环境保护等方面发展的需要还相差很远。今后应组织多层次、多学科的专家联合攻关,有计划地对我国主要农林害虫进行研究。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改变以往灾后治理的被动局面。随着社会的文明和科技的发展,在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推动下,昆虫信息素将在害虫综合治理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1】苗建才.无公害杀虫荆及应用技术[M】.哈尔滨:黑龙江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0:ll一30.
[2]杜家纬.昆虫信息素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8:3—8.
[3]孟宪佐.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M].北京:农业出版
社,1993:255—257.
[4]张晓光,赵连吉,王兆荣,等.昆虫信息素在害虫防治上的应
用[J].吉林林业科技,2003,32(2):68—68,72.
[5]阎云花,伍德明,崔君荣.用性信息紊预测棉铃虫发生期的可
靠性[J].生态学报,1999,19(6):882—884.
[6]朱丽虹。金伟玲。戚凯.入工合成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的应用研
究[J].昆虫知识,1998。35(4):225—227.
[7]周长泉,尹若波。王营书,等.性信息索防治苹果小卷叶蛾的
应用推广[J].山东林业科技,1998(6):20—21.
[8]沈光鹏.用信息素监控储粮害虫[J].粮油储藏。1999,16
(1):34—36。49.
[9]徐文华,沈安国,陈志远,等.性信息素在棉铃虫综合治理中
的作用研究[J].植物保护,2000,26(4):23—26.[10]薛光华,严均,王文广,等.性信息索监测和防治苹果蠹蛾
的应用技术研究[J].植物检疫,1995,9(4):198-203.[11]赵学谦,范京安,秦慕,等.四种性信息素田间监测实蝇研
究[J】.西南农业学报,1994,7(4):8I一85.
[12]黎教良.应用性诱剂迷向法防治甘蔗条螟技术[c].中国昆
虫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广州).1990:38.
[13]赵博光,杨秀莲,柯立明.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技术的风洞
试验[J].林业科学,1996。32(2):182—187.
[14]张钟宁。刘殉,娄照祥,等.蓼二醛对蚜虫的拒食活性[J】.
昆虫学报,1993,36(2):172—176.
[J].植物保护,1981,7(5):34—35.
学研究集刊,1982—1983,3:271—278.
果测试[J].昆虫知识,1998。35(4):205—208.
其利用研究[J】.昆虫天敌,1997。19(2):70—74,87.蚜的影响[J].北京农业科学,1994,12(5):I一4.
(责任编辑:林玲娜)
[15]全国币米螟协作组.鉴定我国玉米螟优势种应用性信息素
【16]杨平澜.关于我国的日本松干蚧鉴定问题[C】.祁云台昆虫
[17]丁建云。段承维。王进忠.德国小蠊聚集激素的提取诱集效
[18]何复梅,戴自荣,梁锦英,等.家白蚁跟踪信息素类似物及
[19]路虹。宫亚军,王军.等.蚜虫报警信息索对桃蚜产生有趣
昆虫信息素的应用及前景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王郁, 邱乐忠
福建省松溪县农业局,353500
福建农业科技
FUJI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2)
参考文献(19条)
1.路虹;宫亚军;王军 蚜虫报警信息素对桃蚜产生有翅蚜的影响 1994(05)2.何复梅;戴自荣;梁锦英 家白蚁跟踪信息素类似物及其利用研究 1997(02)3.丁建云;段承维;王进忠 德国小蠊聚集激素的提取诱集效果测试 1998(04)4.杨平澜 关于我国的日本松干蚧鉴定问题
5.全国玉米螟协作组 鉴定我国玉米螟优势种应用性信息素 1981(05)6.张钟宁;刘殉;娄照祥 蓼二醛对蚜虫的拒食活性 1993(02)
7.赵博光;杨秀莲;柯立明 性信息素加病毒诱芯技术的风洞试验 1996(02)8.黎教良 应用性诱剂迷向法防治甘蔗条螟技术 1990
9.赵学谦;范京安;秦慕 四种性信息素田间监测实蝇研究 1994(04)
10.薛光华;严均;王文广 性信息素监测和防治苹果蠹蛾的应用技术研究 1995(04)11.徐文华;沈安国;陈志远 性信息素在棉铃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2000(04)12.沈光鹏 用信息素监控储粮害虫 1999(01)
13.周长泉;尹若波;王营书 性信息素防治苹果小卷叶蛾的应用推广 1998(06)14.朱丽虹;金伟玲;戚凯 人工合成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的应用研究 1998(04)15.阎云花;伍德明;崔君荣 用性信息素预测棉铃虫发生期的可靠性 1999(06)16.张晓光;赵连吉;王兆荣 昆虫信息素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 2003(02)17.孟宪佐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 199318.杜家纬 昆虫信息素及其应用 198819.苗建才 无公害杀虫剂及应用技术 1990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fjnykj20110202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