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十读之二[皋陶谟]

《尚书》十读之二《皋陶谟》 文/石心 一个盛世会有许多经验留下,一代明主会有很大的人格魅力散发。《皋陶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讨论这样两个问题的记载。   开篇就是“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译文:忠实的继承和实行先王的德政,就会谋划周详,作出英名德决策,辅佐的大臣们也会团结一致)。不知道是不是说的就是他们那个时代,但肯定的有那个时代的影子在里面。   接下来大禹就问如何能做到这些?   皋陶说“慎厥身,修思永。(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还要和睦家族、尊卑有序,想办法让臣子们尽力的辅佐自己,要由近及远,从自己做起。   皋陶还提出帝王的两个“基本原则”,“在知人,在安民。”   大禹说这很对,但是做到很难。“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能惠”,就不用担心小人的蒙蔽,就不会犯错误,不用担心臣子们花言巧语、察言观色的行为。   皋陶说,有办法识别人的。人有九种美德体现。   大禹问是什么?   皋陶说:“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如果平时表现出这些行为美德,那么他肯定是个优秀人才。   皋陶还告诫说:“无教逸欲”,不要放纵自己的欲望,变得贪婪。那是很危险的。   我觉得那个时候对帝王、对官员的修养要求是非常高的,对人才重视,必然也就要求的高一些。“高标准,严要求”,才能“无教逸欲”,既毁了人,又坏了事。有伤德化,有损大业。   重视民众的力量,在皋陶时期已经注意到了。“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天理民命是一致的,老天的好恶都是依照民众的意图而来的,并且会按照民众的意志去行事。   赘述这么一沓,其实就是要表明大禹有帝王之像而已。   当然,只是这样说说还不行,还必须得到帝王的首肯。虞舜和大禹的对话,表明了大禹是个忠实的臣子。干工作出色,“(舜)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宣力四方,汝为。……”而且大禹还勇于提意见,为大局着想,“予违,汝弼(我不对的地方,你纠正),汝无面从,退有后言(表面服从,背后说风凉话,瞎议论)。”大禹在履行臣子的职责方面实在是兢兢业业的,很模范,所以也就理所当然的进入了王位“接班人”的行列。   大禹评价大舜,肯定了他的作为,“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帮黎献,共为帝臣,惟帝时举(意思是你善于选拔人才来用)。”而且“敷纳以言,(广泛征求或听取意见)明庶以功(准确考察其功绩),车服以庸(厚重的奖励他们)。谁敢不让(谦让),敢不敬应(不服从你的命令)!”   大禹在外治水多年,功劳显著。而且自己在外治水过程中也培植了自己的“势力”,“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迪有功”,具备了“接班”的足够资本。   舜说大家都要牢记和恪守自己的职责。这是成就盛世的基础。反之,则什么也办不成。今天我们要借鉴点什么的话,那就是要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让我们的领导干部们尽职尽责!

《尚书》十读之二《皋陶谟》 文/石心 一个盛世会有许多经验留下,一代明主会有很大的人格魅力散发。《皋陶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讨论这样两个问题的记载。   开篇就是“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译文:忠实的继承和实行先王的德政,就会谋划周详,作出英名德决策,辅佐的大臣们也会团结一致)。不知道是不是说的就是他们那个时代,但肯定的有那个时代的影子在里面。   接下来大禹就问如何能做到这些?   皋陶说“慎厥身,修思永。(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还要和睦家族、尊卑有序,想办法让臣子们尽力的辅佐自己,要由近及远,从自己做起。   皋陶还提出帝王的两个“基本原则”,“在知人,在安民。”   大禹说这很对,但是做到很难。“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能惠”,就不用担心小人的蒙蔽,就不会犯错误,不用担心臣子们花言巧语、察言观色的行为。   皋陶说,有办法识别人的。人有九种美德体现。   大禹问是什么?   皋陶说:“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如果平时表现出这些行为美德,那么他肯定是个优秀人才。   皋陶还告诫说:“无教逸欲”,不要放纵自己的欲望,变得贪婪。那是很危险的。   我觉得那个时候对帝王、对官员的修养要求是非常高的,对人才重视,必然也就要求的高一些。“高标准,严要求”,才能“无教逸欲”,既毁了人,又坏了事。有伤德化,有损大业。   重视民众的力量,在皋陶时期已经注意到了。“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天理民命是一致的,老天的好恶都是依照民众的意图而来的,并且会按照民众的意志去行事。   赘述这么一沓,其实就是要表明大禹有帝王之像而已。   当然,只是这样说说还不行,还必须得到帝王的首肯。虞舜和大禹的对话,表明了大禹是个忠实的臣子。干工作出色,“(舜)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宣力四方,汝为。……”而且大禹还勇于提意见,为大局着想,“予违,汝弼(我不对的地方,你纠正),汝无面从,退有后言(表面服从,背后说风凉话,瞎议论)。”大禹在履行臣子的职责方面实在是兢兢业业的,很模范,所以也就理所当然的进入了王位“接班人”的行列。   大禹评价大舜,肯定了他的作为,“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帮黎献,共为帝臣,惟帝时举(意思是你善于选拔人才来用)。”而且“敷纳以言,(广泛征求或听取意见)明庶以功(准确考察其功绩),车服以庸(厚重的奖励他们)。谁敢不让(谦让),敢不敬应(不服从你的命令)!”   大禹在外治水多年,功劳显著。而且自己在外治水过程中也培植了自己的“势力”,“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迪有功”,具备了“接班”的足够资本。   舜说大家都要牢记和恪守自己的职责。这是成就盛世的基础。反之,则什么也办不成。今天我们要借鉴点什么的话,那就是要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让我们的领导干部们尽职尽责!


相关内容

  • 两宋_尚书省印_之研究回顾暨五项商榷
  • 两宋 " 尚书省 印 " 之 研 究 回顾 暨 五 项 商榷 彭慧萍 内容提要 两宋三 省官印 中以 尚书省印 对书画鉴藏史最为重要 , " " . 拙文< 世书 存 , 画作品所铃宋代尚书省印考 > 据风格比对 指出除去同源同构具承 传关系 但不 ...

  • 唐前期吏部侍郎职掌考论
  • [摘要]唐初吏部在制度上承继隋代,在武德朝有所改动,曾废置吏部侍郎,在贞观朝又恢复设置.在两朝定额一员,与吏部尚书一致,其职责实质为"贰尚书",在此基础上则发挥了很大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制度建设,调整铨选与参与制定法律等方面.在行政管理中,吏部侍郎作为吏部通判官,具有签署文书的 ...

  • [尚书]序言
  • 序 言 历史上,"诗.书.礼.易.春秋.乐"中开始只称<书>.到汉代才将尊称"书"为<尚书>,"尚者,上也",被尊奉为儒家"六经"中最重要的一经,其间出现了今文.古文不同本子.由此,它和<左 ...

  • 精选[尚书]20句
  • 精选<尚书>20句 <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在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科举取士的必读之书.<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典"是重 ...

  • 清华简[金縢]与[尚书]郑注文本考--兼论[史记]述[金縢]的今古文问题
  • 第10卷 第3期 2016年7月 古代文明 The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July, 2016 Vol. 10 No.3 [中国先秦史] 清华简<金縢>与<尚书>郑注文本考 --兼论<史记>述<金縢>的今古文 ...

  • 清朝吏部尚书
  • 吏部满尚书 序号 1 2 3 4 5 姓名 巩阿岱 谭拜 韩岱 谭泰 陈泰 任 卸籍上任前卸任任贯 时间 职时间 原务 因 顺治顺治满元年 四年 洲 (164 (164 4年) 7年) 顺治四年 四月兵 顺治 满乙亥 部七年 洲 (164尚三月 去 世7年5书 (165 月80年) 日) 顺治 七年 ...

  • 中国古代的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是如何演变的
  • 中国古代的 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 是如何演变的 ※※※※※※※※※※※※※.※※※※※※※※※※※※※※※ 马永波 在讲述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于近臣,并用近臣来牵制.压抑卿组织一起形成双轨行政管理时,不少学生对三省六部制的由甚至代替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体制.到东汉时期,尚书台正式来,三省六部制与三公九 ...

  • 历史皇宫内宫人_大臣_妃子等级简介
  • 宫女.太医.侍卫.太监等级 [宫女等级] 正二品:代诏女官(掌管所有小主,宫女,有册封宫女,小主的权力,1) 从二品:掌侍女官(皇帝贴身宫女,2) 正三品:礼教司仪(责教新进宫人员礼仪,2) 正四品:风仪女官(皇后贴身宫女,1) 正五品:XX侍女(各宫妃嫔的宫女) 正六品:浣衣局主管(管教犯错的宫女 ...

  • 尚书七号使用方法
  • 尚书七号使用方法(技巧) 在工作中常需要识别文字,感觉尚书七号效果不错的.虽然使用方法很简单,但是工作量较大的时候,注意一点技巧,工作效率还是会提高的,我自己走了不少弯路,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个人表达能力有限,偏差之处,还望海涵. 基本使用方法: 1.打开尚书七号,选择打开图象.(我用的版本可以识别的 ...

  • 论隋唐三省六部制
  • 论隋唐"三省六部制" 摘要:"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唐朝前期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趋于成熟的标志,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完善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