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文学的一道风景线

  《宁夏青年作家作品精选・散文卷》(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虽然只有33万字,但它收入的是52位作家的72篇作品,因此它的代表性和涵盖面是宽泛的。通读这本集子,读者可以看出宁夏作家近年散文创作的一些趋向。   一、宁夏青年作家散文创作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这本集子呈现了宁夏青年作家散文创作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从书中我们看到,宁夏青年作家散文创作的题材、形式和手法的多样性发展,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丰富多彩和生气勃勃的散文生态。从题材上说,这些作品有写城市的,也有写农村的;有写社会生活的,也有写个人的情感和家庭生活的,还有写纯粹的心灵世界的;有写当代的,也有写古代的(如杨天林的《远古的梦幻――走进古代宁夏》);有写人的,也有写景的,写植物的,甚至有写小动物的(如魏邦荣的《燕雀为邻》、朱世忠的《给瓢虫们致敬》)。从形式上说,有长篇也有短章;有抒情散文、叙事散文,也有说理的随笔杂文,还有散文诗。在手法上,有写实的、近距离透视对象的,也有幻想的、远景式地呈现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体现着青年作家们拓展散文的表现空间、探索散文艺术的可能性的持续和艰苦的努力,证明着宁夏文学的活力,同时也揭示了宁夏文学的潜力,预示了宁夏文学的乐观的发展前景。   二、对乡土的热爱和对时代进步的肯定。   在这些散文作品中,我们还看到了青年作家们对宁夏这片土地的深沉的爱恋。比如火会亮的《随笔二则》、冯雄的《活在西海固》、韩聆的《遥望故土》、杨建虎的《在老家的屋檐下读诗》、洪立的《黄河岸边是我家》、王跃英的《生命中的一段历程》、马丽华的《黄河三章》……等等,这些作品流淌着作者对故土、对宁夏的壮美山河的热恋和自豪,具有浓厚的乡土性。同时,这些作品又充满着时代的气息,紧扣着当代生活跳动的脉搏。与一些地区的作家作品有所不同的是,宁夏的青年作家们对时代的变迁、对今天宁夏大地上已经和正在发生的变化所持的是一种正面的、热情的和充分肯定的态度。比如张学东的《尘埃中扬起的脸》,作者写他少时生活过的一个城乡结合带,平地拔起的住宅楼永远终结了过去的那个乡村,土地和宅基地被开发掉了的农民搬进了崭新的单元楼房。这个过程像做梦一样快速和恍惚。人们当然怀念曾为自己一家几代人遮风挡雨的旧宅子,怀念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然而,也仅仅是怀念了。作者在平静的叙写中肯定着这种“恍若隔世”、“令人惊叹”的改变。拜学英的《西海固的麦客子》,写祖祖辈辈在瘠薄的黄土地上刨寻着生活,“下的是头等苦,挣的是血汗钱”的麦客子们的今昔苦乐。昔日仅为果腹和养家糊口的麦客子们,如今却是抱着一种“逛世界”的心态赶麦场。作品荡溢着作者对社会发展的喜悦之情。周晓豆的《颠簸的老柜》,通过一只传自祖父、陪伴并见证了自己一家人在宁夏30多年生活变迁,最终被捐献给影视城的木衣柜的“历史”,描绘了时代的激动人心的变化。   对现代性所产生的科技发达物质发展和物欲横流人性沉沦的裂变,在现代性程度较高的地区和都市,作家选取一种批判的或反思的姿态也许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地处西部、经济和文化尚欠发达的宁夏而言,每一点滴的发展和变化可能都相对地更为艰难,也更为可喜。青年作家们对时代生活的肯定性描写,正是来自他们对宁夏的历史和现实的真正了解和体察。   三、从直面生活的复杂性中进行深刻的人生思考。   宁夏的青年作家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态度并不是简单的、单维的。他们也直面着现实的复杂性和严酷性,一些作品也表现了生活的艰难和人生的苦闷。季栋梁的《生命的节日》通过高考对每一个中国学生尤其是农村青年的残酷的考验,引发读者对现实社会与人生问题的诸多思考。作品以第一人称写“我”作为一个农村考生连续四年才考上大学的经过。表面上是写“我”的高考经历,实际上是写一个农民父亲为供养儿子读书而含辛茹苦的顽固和坚韧。而父亲之所以如此强烈地期盼儿子考上大学,并不仅仅是出于天下父母望子成龙的普遍愿望,而且还是出于一种对自身尊严的争取。作品提到父亲申请房地基,跑了多少趟也没批下来,而有人偏偏一批就是两处,因为此人有一个在县里开车的儿子。这件事让父亲“认识到了种田人的可悲与无奈”,所以“多么希望能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面,来打点种田以外的事”。“我”考上大学并参加工作后,给父亲买了一瓶四百多元的酒,但他一直不喝,认为“酒没有贵贱,只是心情有贵贱”。一个老农民对尊严与社会公平的渴求,以及这种渴求只能通过儿子上大学才能获得一定的满足,这篇作品提出的问题和思考是沉重的,发人深省的。   彦妮的《石头记》和《盐的滋味》,叙述打工生活的艰辛,表现了民工们在苦难的命运面前强韧的生存耐力和生存智慧。漠月的《马儿庄笔记》在描摹乡村的儿童和农民艰难的日常生活真相的同时,进行了作家的自我反省。阿舍的《小席走了》,生动刻画了一个从农村来的年轻保姆的复杂性格。作品揭示这种复杂性格的形成来自城乡对立和隔绝所产生的等级观念和敌意猜疑。作者对笔下的这一人物是同情和理解的,作品既有人性的思考,也有对重大的社会问题的折射。   四、真情与出色的技巧的结合。   中国今天已经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我们已经远离了充满激情的革命年代,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已经进入了黑格尔所谓的“散文时代”。在这个“散文时代”里,也许激情可以淡出,但真情不能告退。散文家尤其需要真情。当然散文的情感需要恰当地节制,而不是表现为以往的那种高亢的语调和过度的抒情。这就涉及到技巧的问题,虽然技巧不全然等于情感的调控。巴金说过散文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但我理解无技巧应是一种更高的技巧,而不是不需要任何技巧。实际上技巧问题、怎么写的问题对散文的重要性更为明显。散文门槛相对较低,写作者众,读者群也广泛,但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散文易学而难工”。有人说当代小说和诗歌如果没有超过现代文学,至少也已打成平手,但散文还不能说这个话。当代散文的高产出低质量,真情的缺乏和技巧的平庸我认为是其中的两大原因。但在宁夏青年作家的这本散文集中,我发现了真挚深沉的感情,发现了出色的技巧,发现了能将这两者水乳交融地结合的作品。郭文斌的《一片荞地》写的是母爱。这一主题虽然很常见,但作品表现出非凡的技巧。作者从母亲病危处于弥留状态的时刻写起,眼前的情景与过去的回忆不断切换,深挚的感情、自由和巧妙的叙述手段,使得一位苦难、勤劳和无比善良的卑微而又伟大的母亲出现在读者的面前。而在现场与回忆的转换中,作者同时展开对人生的思索,追问生与死的意义和价值,字里行间不时闪现深刻的哲思。最后,作品以“(埋着母亲的)这块地是留下种荞的”这句话结尾,含蓄地暗示母亲死后仍在奉献,伟大的母爱仍然活着和延续着。这篇散文确实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陈继明的长篇散文《陈庄的火与土》写一个村庄的现实和历史、人文和地理。作者叙述从容,语带感情,而切入的角度往往出人意料。自家的园子、月亮、黄昏、黎明、各种树木和农具等等,作者都独辟章节加以描写。但作者写景写物意在写人,或写与人连结的历史。如《瓦》这一章,开头写主人公“我”站在一块高地上看村子,满眼是瓦。接着“我”开始想像在这些瓦的下面忙碌的妇女、灶洞里正在燃烧的麦柴、刚烤熟的洋芋;想像柴米油盐这些“房檐下的全部生活”和爱恨聚散这些“生活中的全部内容”。再接着,“我”看到了自家屋瓦,勾起了“我”对在这些屋瓦下生活的种种回忆。历史与现实的内容就这样自然地涌入作者的叙述。《陈庄的火与土》体现了一种炉火纯青的散文笔法。   我还注意到,这本散文集的许多作者同时又是小说家或诗人,他们在散文写作中也有意无意地带来了某种小说的技法或诗的气质。这也是他们的创作取得收获的一个原因。   阅读这本散文集,我在欣赏之余也有两点不满足。一是从整体而言,这本散文集的地域和民族的个性特色还不够浓郁。不少作品看不出宁夏的人文与地理背景,而这些恰恰是宁夏以外的读者所感兴趣、很想了解的东西,也是宁夏文学自成一格、保持自己的异质性所需要的东西。不过,也许不是作家们没有这样的作品,而是出于这本集子的编辑意图而没能收入。二是语言问题。集子里具有独特语言风格的作品应该说不多。但这是中国当代散文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当代散文之所以还不能与现代文学的散文相提并论,除了真情的缺乏和技巧的平庸,语言的寡淡无味也是一个重大原因。宁夏是一个古老、神秘,充满灵性的地方,是一个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这为宁夏作家们的语言探索和创造提供了地利和前提。我们有理由期待青年作家们在这方面同样做出成就。

  《宁夏青年作家作品精选・散文卷》(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虽然只有33万字,但它收入的是52位作家的72篇作品,因此它的代表性和涵盖面是宽泛的。通读这本集子,读者可以看出宁夏作家近年散文创作的一些趋向。   一、宁夏青年作家散文创作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这本集子呈现了宁夏青年作家散文创作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从书中我们看到,宁夏青年作家散文创作的题材、形式和手法的多样性发展,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丰富多彩和生气勃勃的散文生态。从题材上说,这些作品有写城市的,也有写农村的;有写社会生活的,也有写个人的情感和家庭生活的,还有写纯粹的心灵世界的;有写当代的,也有写古代的(如杨天林的《远古的梦幻――走进古代宁夏》);有写人的,也有写景的,写植物的,甚至有写小动物的(如魏邦荣的《燕雀为邻》、朱世忠的《给瓢虫们致敬》)。从形式上说,有长篇也有短章;有抒情散文、叙事散文,也有说理的随笔杂文,还有散文诗。在手法上,有写实的、近距离透视对象的,也有幻想的、远景式地呈现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体现着青年作家们拓展散文的表现空间、探索散文艺术的可能性的持续和艰苦的努力,证明着宁夏文学的活力,同时也揭示了宁夏文学的潜力,预示了宁夏文学的乐观的发展前景。   二、对乡土的热爱和对时代进步的肯定。   在这些散文作品中,我们还看到了青年作家们对宁夏这片土地的深沉的爱恋。比如火会亮的《随笔二则》、冯雄的《活在西海固》、韩聆的《遥望故土》、杨建虎的《在老家的屋檐下读诗》、洪立的《黄河岸边是我家》、王跃英的《生命中的一段历程》、马丽华的《黄河三章》……等等,这些作品流淌着作者对故土、对宁夏的壮美山河的热恋和自豪,具有浓厚的乡土性。同时,这些作品又充满着时代的气息,紧扣着当代生活跳动的脉搏。与一些地区的作家作品有所不同的是,宁夏的青年作家们对时代的变迁、对今天宁夏大地上已经和正在发生的变化所持的是一种正面的、热情的和充分肯定的态度。比如张学东的《尘埃中扬起的脸》,作者写他少时生活过的一个城乡结合带,平地拔起的住宅楼永远终结了过去的那个乡村,土地和宅基地被开发掉了的农民搬进了崭新的单元楼房。这个过程像做梦一样快速和恍惚。人们当然怀念曾为自己一家几代人遮风挡雨的旧宅子,怀念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然而,也仅仅是怀念了。作者在平静的叙写中肯定着这种“恍若隔世”、“令人惊叹”的改变。拜学英的《西海固的麦客子》,写祖祖辈辈在瘠薄的黄土地上刨寻着生活,“下的是头等苦,挣的是血汗钱”的麦客子们的今昔苦乐。昔日仅为果腹和养家糊口的麦客子们,如今却是抱着一种“逛世界”的心态赶麦场。作品荡溢着作者对社会发展的喜悦之情。周晓豆的《颠簸的老柜》,通过一只传自祖父、陪伴并见证了自己一家人在宁夏30多年生活变迁,最终被捐献给影视城的木衣柜的“历史”,描绘了时代的激动人心的变化。   对现代性所产生的科技发达物质发展和物欲横流人性沉沦的裂变,在现代性程度较高的地区和都市,作家选取一种批判的或反思的姿态也许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地处西部、经济和文化尚欠发达的宁夏而言,每一点滴的发展和变化可能都相对地更为艰难,也更为可喜。青年作家们对时代生活的肯定性描写,正是来自他们对宁夏的历史和现实的真正了解和体察。   三、从直面生活的复杂性中进行深刻的人生思考。   宁夏的青年作家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态度并不是简单的、单维的。他们也直面着现实的复杂性和严酷性,一些作品也表现了生活的艰难和人生的苦闷。季栋梁的《生命的节日》通过高考对每一个中国学生尤其是农村青年的残酷的考验,引发读者对现实社会与人生问题的诸多思考。作品以第一人称写“我”作为一个农村考生连续四年才考上大学的经过。表面上是写“我”的高考经历,实际上是写一个农民父亲为供养儿子读书而含辛茹苦的顽固和坚韧。而父亲之所以如此强烈地期盼儿子考上大学,并不仅仅是出于天下父母望子成龙的普遍愿望,而且还是出于一种对自身尊严的争取。作品提到父亲申请房地基,跑了多少趟也没批下来,而有人偏偏一批就是两处,因为此人有一个在县里开车的儿子。这件事让父亲“认识到了种田人的可悲与无奈”,所以“多么希望能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面,来打点种田以外的事”。“我”考上大学并参加工作后,给父亲买了一瓶四百多元的酒,但他一直不喝,认为“酒没有贵贱,只是心情有贵贱”。一个老农民对尊严与社会公平的渴求,以及这种渴求只能通过儿子上大学才能获得一定的满足,这篇作品提出的问题和思考是沉重的,发人深省的。   彦妮的《石头记》和《盐的滋味》,叙述打工生活的艰辛,表现了民工们在苦难的命运面前强韧的生存耐力和生存智慧。漠月的《马儿庄笔记》在描摹乡村的儿童和农民艰难的日常生活真相的同时,进行了作家的自我反省。阿舍的《小席走了》,生动刻画了一个从农村来的年轻保姆的复杂性格。作品揭示这种复杂性格的形成来自城乡对立和隔绝所产生的等级观念和敌意猜疑。作者对笔下的这一人物是同情和理解的,作品既有人性的思考,也有对重大的社会问题的折射。   四、真情与出色的技巧的结合。   中国今天已经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我们已经远离了充满激情的革命年代,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已经进入了黑格尔所谓的“散文时代”。在这个“散文时代”里,也许激情可以淡出,但真情不能告退。散文家尤其需要真情。当然散文的情感需要恰当地节制,而不是表现为以往的那种高亢的语调和过度的抒情。这就涉及到技巧的问题,虽然技巧不全然等于情感的调控。巴金说过散文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但我理解无技巧应是一种更高的技巧,而不是不需要任何技巧。实际上技巧问题、怎么写的问题对散文的重要性更为明显。散文门槛相对较低,写作者众,读者群也广泛,但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散文易学而难工”。有人说当代小说和诗歌如果没有超过现代文学,至少也已打成平手,但散文还不能说这个话。当代散文的高产出低质量,真情的缺乏和技巧的平庸我认为是其中的两大原因。但在宁夏青年作家的这本散文集中,我发现了真挚深沉的感情,发现了出色的技巧,发现了能将这两者水乳交融地结合的作品。郭文斌的《一片荞地》写的是母爱。这一主题虽然很常见,但作品表现出非凡的技巧。作者从母亲病危处于弥留状态的时刻写起,眼前的情景与过去的回忆不断切换,深挚的感情、自由和巧妙的叙述手段,使得一位苦难、勤劳和无比善良的卑微而又伟大的母亲出现在读者的面前。而在现场与回忆的转换中,作者同时展开对人生的思索,追问生与死的意义和价值,字里行间不时闪现深刻的哲思。最后,作品以“(埋着母亲的)这块地是留下种荞的”这句话结尾,含蓄地暗示母亲死后仍在奉献,伟大的母爱仍然活着和延续着。这篇散文确实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陈继明的长篇散文《陈庄的火与土》写一个村庄的现实和历史、人文和地理。作者叙述从容,语带感情,而切入的角度往往出人意料。自家的园子、月亮、黄昏、黎明、各种树木和农具等等,作者都独辟章节加以描写。但作者写景写物意在写人,或写与人连结的历史。如《瓦》这一章,开头写主人公“我”站在一块高地上看村子,满眼是瓦。接着“我”开始想像在这些瓦的下面忙碌的妇女、灶洞里正在燃烧的麦柴、刚烤熟的洋芋;想像柴米油盐这些“房檐下的全部生活”和爱恨聚散这些“生活中的全部内容”。再接着,“我”看到了自家屋瓦,勾起了“我”对在这些屋瓦下生活的种种回忆。历史与现实的内容就这样自然地涌入作者的叙述。《陈庄的火与土》体现了一种炉火纯青的散文笔法。   我还注意到,这本散文集的许多作者同时又是小说家或诗人,他们在散文写作中也有意无意地带来了某种小说的技法或诗的气质。这也是他们的创作取得收获的一个原因。   阅读这本散文集,我在欣赏之余也有两点不满足。一是从整体而言,这本散文集的地域和民族的个性特色还不够浓郁。不少作品看不出宁夏的人文与地理背景,而这些恰恰是宁夏以外的读者所感兴趣、很想了解的东西,也是宁夏文学自成一格、保持自己的异质性所需要的东西。不过,也许不是作家们没有这样的作品,而是出于这本集子的编辑意图而没能收入。二是语言问题。集子里具有独特语言风格的作品应该说不多。但这是中国当代散文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当代散文之所以还不能与现代文学的散文相提并论,除了真情的缺乏和技巧的平庸,语言的寡淡无味也是一个重大原因。宁夏是一个古老、神秘,充满灵性的地方,是一个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这为宁夏作家们的语言探索和创造提供了地利和前提。我们有理由期待青年作家们在这方面同样做出成就。


相关内容

  • 一单元西部风情
  • 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 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历史上曾经有过鼎 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今天,西部历史 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又一次成为世人关 注的焦点.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西部去感受那里 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边疆开发,西部的建 设吧! 关于抒情散文 一.散文的含义及特点: 散文是一种文学载体,他是 ...

  • 2-4资源丰富的西部(1课时)
  • 授课时间:8 周 课 题 2-4 资源丰富的西部(1 课时) 课 型 新授 1.中国西部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地形.气候特点--沙漠.干旱.日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教 学 2.初步理解和分析环境对当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资源对于社会生活.社会 目 标 发展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3.知道天山 ...

  • 八年级习作原地(鲁教版)
  • 第一单元 阅读 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俗世奇人(刷子李.泥人张).绝唱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到民间采风去 哲学家常说,一滴水中见大海,一粒沙中见世界.的确如此,即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常小事,例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细心探究起来,几乎每一件都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

  • 论惠特曼诗歌对昌耀创作的影响
  • 雷庆锐 <名作欣赏·文学鉴赏> 2008年第11期 本文字数:3276 小 中 大 昌耀(1936-2000)是中国当代诗坛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这位文革后"归来"的诗人,以他不流于世俗的独特的诗体在中国新诗史上留下了一道绚丽 ...

  • 边缘化与穿越
  • 青海是西北五省之一,随着青藏铁路的贯通,近几年逐渐被内地人所了解.长期以来,由于遥远和沉默,这里似乎处于边缘化状态.而青海的文学创作和成就,在某种程度上也有被边缘化的现象.其中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不利的一面,更有着无数的契机与有利的一面.本文尝试从青海文学创作边缘化状态的形成原因加以分析 ...

  • 凤凰景介绍
  • 湘西凤凰景区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我省的张家界市.怀化市.贵州铜仁地区.重庆黔江开发区和湖北的鄂西州接壤.总面积1.5完多平方公里,约占全省的10%.总人口260多万,人口以少数民族为主,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1%,其中土家族战70.1%,苗族占32.5%.湘西是我省唯一的少数 ...

  • 优秀作文开头结尾
  • 1.<向前,向前,向前!>开头: 不要抱怨遭遇过太多的苦难,不要试图躲避面临的挑战,不要惧怕眼前的黑暗,放远视线,向前,向前,向前!成功将不再遥远. !结尾:向前,是一叶驶向成功彼岸的小舟,迎着黎明第一线曙光,你可嗅到了彼岸的花香?扔掉痛苦的负担,扬起信念之帆,奋勇向前,向前,向前! 2 ...

  • 锦州蒙古族风俗
  • 日期:2012-10-31 13:41  作者:  来源:山水旅游黄页 点击:62 信仰喇嘛教,在家庭中供一香炉,每遇年节.斋日时要烧香祭祖.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qu ...

  • 初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 江津区2013-2014学年度下期期末测试 七年级语文科考试题 (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这股神秘的能量来自黑洞的中心,这个现象让科学家感到非常奇异,后来被证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