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的认识]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的认识》教

学设计(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 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

2. 能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并能运用面积单位估计物体表面的面积。

3.. 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材分析〗

“面积单位”是在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能够初步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的“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是本节课学习面积单位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教材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使学生认识到测量工具不同则测量结果不同,引出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于是引入面积单位。因为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所以要根据需要认识不同的面积单位,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与面积单位有关的常识,如:我家的面积是100平方米,每平方米的房价是5000元等,但学生头脑中并没有形成面积单位的概念,在学生看来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更抽象、更不易理解。因此,在认识面积单位时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体上或者生活中找到与面积单位大小相近的面,这样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和记忆面积单位,会让学生较快地在头脑中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学生建立面积单位表象后,再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单位估计生活中物体表面的大小,在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更加深刻。

〖课堂实录〗

教具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及电脑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1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每人一张统一大小的邮票。

(一)导入面积单位

师:老师给同学们每人发了一张邮票,你喜欢邮票上的图案吗?你知道这张邮票的面积有多大吗?请同学们在邮票的背面画上格子,再数一数这张邮票的面积是几个格子。

(让学生自由地在邮票背面画格子。学生根据自己画格子的情况汇报自己的邮票面积是几个格子。)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比较一下你们的邮票大小相同吗?为什么有的同学的格子多,有的同学的格子少?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 (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因为每个人画的格子大小不同,因此不能根据格子的多少来判断面积的大小,只有格子的大小相同时才能根据格子的多少判断面积的大小。)

师:如果把一个格子看作一个面积单位,那么只有统一了面积单位才能更准确地知道面积的大小。

(二)认识面积单位

(让学生试说自己知道的面积单位,并试着用肢体语言说说这个面积单位有多大。在学生试说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 认识平方厘米

(1)让学生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并测量它的边长。

师: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写作1厘米2,或者1cm 2。

(2)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比一比,你身体哪一部分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1平方厘米的大小。)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通过列举生活中1平方厘米的面积让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的表象,在列举的时候要注意让学生把面积单位同长度单位和体积单位区分开来。)

(3)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一下邮票的面积是几平方厘米。

(4)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应该用平方厘米做单位?

(让学生体会到测量较小的面积可以用平方厘米做单位) 选择身边一个较小的物体测量它一个面的面积。

(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在学生露出为难神色或提出有困难的时候教师指出:“测量课桌面这样较大的面积,用平方厘米不是很方便,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平方分米。”)

2. 认识平方分米

(1)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那么你知道1平方分米有多大吗?

(如果学生能说出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并剪一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1平方分米写作:1分米2或1dm2

(2)在你的身体上找一找,哪一部分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分米? (用双手的手指比一比1平方分米大约有多大。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3)用1平方分米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4)测量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可以用平方分米做单位?

师:如果用平方分米测量教室地面的面积你觉得好不好?测量更大的面积可以用更大的面积单位。

3. 认识平方米

(在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根据思考题,通过

小组讨论自己认识平方米。)

(1)思考题

A. 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1平方米可以怎么书写?

B. 举例或表演说明1平方米有多大?

C. 测量哪些面积时可以用平方米做单位?

(2)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时把重点放在举例或表演说明1平方米有多大。除举例说明外,还可以用几个小朋友拉手或几个小朋友站立等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1平方米有多大。)

(3)估计比赛

以小组为单位估计教室的黑板、地面、前面的墙和侧面的墙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

(三)巩固面积单位

1. 用适当的面积单位(m2,dm2,cm2)填空。

(1)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约50 ( );

(2)一张邮票的面积约6 ( );

(3)练习本的面积约212 ( );

(4)单人床的面积约2( );

(5)游泳池的面积约1250( )。

2. 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每格1cm2)

图①面积是cm 2,图②面积是cm 2,图③面积是cm 2。

3. 先估计下面图形的面积。再用1cm2的面积单位量一量。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出现两个难点。第一是学生的空间观念正在初步发展阶段,因此学生容易把物体表面的面积与周长混淆,对于面积和周长这两个概念,部分学生的认识处于模糊状态,由此对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不能很好地区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多地让学生动手去触摸和感知物体的面,体会面和边的不同,从而对“面积”的意义加深理解。第二是面积单位比较抽象,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表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以身体的某一部分或熟知的事物的表面做参照物,让学生将面积单位与自己熟知物体的表面的大小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将抽象的面积单位具体化、生活化,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在头脑中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案例点评〗

本节课从实际测量产生测量结果的矛盾来引导学生认识面积单位,又从测量的可操作性产生需要,认识不同的面积单位,设计既合理又巧妙,既展现知识的原始形成过程,又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建构知识。空间观念的建立仅凭想像是很难建立的,在本节课中教师特别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操作和感知认识面积单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教师注重让学生联系身体的某一部分或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来理解和记忆面积单位,学生更容易在头脑中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的认识》教

学设计(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 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

2. 能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并能运用面积单位估计物体表面的面积。

3.. 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材分析〗

“面积单位”是在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能够初步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的“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是本节课学习面积单位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教材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使学生认识到测量工具不同则测量结果不同,引出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于是引入面积单位。因为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所以要根据需要认识不同的面积单位,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与面积单位有关的常识,如:我家的面积是100平方米,每平方米的房价是5000元等,但学生头脑中并没有形成面积单位的概念,在学生看来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更抽象、更不易理解。因此,在认识面积单位时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体上或者生活中找到与面积单位大小相近的面,这样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和记忆面积单位,会让学生较快地在头脑中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学生建立面积单位表象后,再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单位估计生活中物体表面的大小,在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更加深刻。

〖课堂实录〗

教具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及电脑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1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每人一张统一大小的邮票。

(一)导入面积单位

师:老师给同学们每人发了一张邮票,你喜欢邮票上的图案吗?你知道这张邮票的面积有多大吗?请同学们在邮票的背面画上格子,再数一数这张邮票的面积是几个格子。

(让学生自由地在邮票背面画格子。学生根据自己画格子的情况汇报自己的邮票面积是几个格子。)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比较一下你们的邮票大小相同吗?为什么有的同学的格子多,有的同学的格子少?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 (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因为每个人画的格子大小不同,因此不能根据格子的多少来判断面积的大小,只有格子的大小相同时才能根据格子的多少判断面积的大小。)

师:如果把一个格子看作一个面积单位,那么只有统一了面积单位才能更准确地知道面积的大小。

(二)认识面积单位

(让学生试说自己知道的面积单位,并试着用肢体语言说说这个面积单位有多大。在学生试说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 认识平方厘米

(1)让学生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并测量它的边长。

师: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写作1厘米2,或者1cm 2。

(2)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比一比,你身体哪一部分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1平方厘米的大小。)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通过列举生活中1平方厘米的面积让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的表象,在列举的时候要注意让学生把面积单位同长度单位和体积单位区分开来。)

(3)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一下邮票的面积是几平方厘米。

(4)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应该用平方厘米做单位?

(让学生体会到测量较小的面积可以用平方厘米做单位) 选择身边一个较小的物体测量它一个面的面积。

(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在学生露出为难神色或提出有困难的时候教师指出:“测量课桌面这样较大的面积,用平方厘米不是很方便,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平方分米。”)

2. 认识平方分米

(1)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那么你知道1平方分米有多大吗?

(如果学生能说出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并剪一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1平方分米写作:1分米2或1dm2

(2)在你的身体上找一找,哪一部分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分米? (用双手的手指比一比1平方分米大约有多大。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3)用1平方分米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4)测量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可以用平方分米做单位?

师:如果用平方分米测量教室地面的面积你觉得好不好?测量更大的面积可以用更大的面积单位。

3. 认识平方米

(在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根据思考题,通过

小组讨论自己认识平方米。)

(1)思考题

A. 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1平方米可以怎么书写?

B. 举例或表演说明1平方米有多大?

C. 测量哪些面积时可以用平方米做单位?

(2)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时把重点放在举例或表演说明1平方米有多大。除举例说明外,还可以用几个小朋友拉手或几个小朋友站立等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1平方米有多大。)

(3)估计比赛

以小组为单位估计教室的黑板、地面、前面的墙和侧面的墙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

(三)巩固面积单位

1. 用适当的面积单位(m2,dm2,cm2)填空。

(1)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约50 ( );

(2)一张邮票的面积约6 ( );

(3)练习本的面积约212 ( );

(4)单人床的面积约2( );

(5)游泳池的面积约1250( )。

2. 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每格1cm2)

图①面积是cm 2,图②面积是cm 2,图③面积是cm 2。

3. 先估计下面图形的面积。再用1cm2的面积单位量一量。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出现两个难点。第一是学生的空间观念正在初步发展阶段,因此学生容易把物体表面的面积与周长混淆,对于面积和周长这两个概念,部分学生的认识处于模糊状态,由此对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不能很好地区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多地让学生动手去触摸和感知物体的面,体会面和边的不同,从而对“面积”的意义加深理解。第二是面积单位比较抽象,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表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以身体的某一部分或熟知的事物的表面做参照物,让学生将面积单位与自己熟知物体的表面的大小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将抽象的面积单位具体化、生活化,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在头脑中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案例点评〗

本节课从实际测量产生测量结果的矛盾来引导学生认识面积单位,又从测量的可操作性产生需要,认识不同的面积单位,设计既合理又巧妙,既展现知识的原始形成过程,又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建构知识。空间观念的建立仅凭想像是很难建立的,在本节课中教师特别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操作和感知认识面积单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教师注重让学生联系身体的某一部分或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来理解和记忆面积单位,学生更容易在头脑中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相关内容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__详细版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一.生活中的数 可爱的校园 快乐的家园 玩具 小猫钓鱼 文具 二.比较 动物乐园 高矮 较重 三.加减法(一) 有几枝铅笔 有几辆车 摘果子 小猫吃鱼 猜数游戏 跳绳 可爱的企鹅 分苹果 操场上 乘车 整理与复习(一) 大家来锻炼 迎新年 四.分类 整理房间 整理书包 ...

  • (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对比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 一年级上册 1. 生活中的数 2. 比较 3. 加减法(一) 4. 整理与复习(一) 5. 大家来锻炼 6. 分类 7. 位置与顺序 8. 认识物体 9. 加减法(二) 10. 整理与复习(二) 11. 认识钟表 12. 统计 13. 迎新年 14. 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1 ...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整理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整理 一年级上册 1. 生活中的数:1-10的认识 2. 比较:等于.大于.小于符号,大小.多少.高矮.长短.轻重 3. 加减法(一):加减号.1-10的加减 整理与复习(一):1-10任意数加法表 大家来锻炼:练习 4. 分类:整理房间.会飞的动物.水果.文具.玩具 ...

  • 极限思想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渗透
  • 极限思想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渗透 教育科学学院 小学教育专业 100401056 赵倩 指导教师 苏明强 副教授 [摘 要]数学教学既要教授知识技能,也要重视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感悟.极限思想作为小学数学常见的数学思想之一,蕴含在小学数学的诸多知识领域中.本文将立足于小学这一教育阶段,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 ...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
  • 查看: 1422|回复: 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复制链接] admin 管理员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9:40: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享到:开心网搜狐微博网易微博新浪微博百 ...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1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9人,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班上同学思想比较要求上进,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有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

  • 最新小学数学,语文英语电子课本汇编
  • 昨天唤不回,明天不确实,你把握的就是今天. (请按各专辑上的停止键`口'关停不听专辑) 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 --李白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小学数学电子课本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 ...

  • 三年级下册数学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 三年级下册数学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采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运用四个领域的内容同时混编的方式,各个领域包括以下内容: 数与代数:第一单元" 除法" 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乘除混合运算,并 ...

  • 2016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街心广场]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街心广场>教学设计 金土完小 牟全洲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街心广场(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乘法的意义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为接下来探究小数乘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