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变化

我家乡的变化——岳阳

岳阳古称巴陵、又名岳州,为湖南省辖地级市、第二大经济体,省域副中心城市。建城始于公元前505年,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位于江南洞庭湖之滨,依长江、纳三湘四水,江湖交汇,是一个资源丰富、区位优越、风景优美的地方。岳阳不仅是中国南北东西交通要道、国务院首批沿江开放之重地,且是长江中游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湖南首位门户城市。

岳阳是湖南唯一的国际贸易口岸城市,也是中国著名的港口城市。岳阳港是长江沿岸的中转型国际集装箱大港、国务院批准的启运港,并与港澳台、东盟、澳大利亚等地区、国家有定期海运直达航线和远洋接力航线,设有国家综合保税区。

岳阳人文深厚、风景秀丽,集名山、名水、名楼、名人、名文于一体,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始源地之一,亦是海内外闻名的旅游胜地。2014年岳阳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和最具文化软实力之城,是全国唯一获取两项殊荣的地级市。2015年,岳阳又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以及“中国十大活力休闲城市”。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中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面结合岳阳市政府官方统计数据资料,来描述我的家乡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

岳阳交通变化

岳阳交通极为便利,境内长江、京广铁路、蒙华铁路、京广高

铁、京港澳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等国家交通主动脉在市区交织成网。2015年12月10日新开建岳阳三荷机场。

岳阳综合经济实力变化

岳阳综合经济实力位居中部六省大中城市前列,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2886.28亿元、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1020.64亿元、财政收入302.8亿元,居全省第二位,仅次于省会长沙。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1978年到2007年,我的家乡月主要农产品总量:粮食产量从186.77万吨到309.7万吨,肉产量(猪、牛、羊)从6.45万吨到60.5万吨,水产品从1.91万吨到39.31万吨,棉花从1.47万吨到5.11万吨,油菜从1.47万吨到12.11万吨,水果从0.17万吨到59.03万吨。

1978年到1984年,是农村改革的艰难起步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改革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我国农村经济开始复苏并走上健康快速的发展道路。我市的农业总产值从78年的8.8亿元增加到84年的14.29亿元,增长61.57%;粮食总产量,从78年的186.77万吨,迅猛增至84年的247.06万吨,增加了32.3%;棉花总产量增加了122.1%;糖料总产量增加了195%。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则由81元增加到355元,骤增3.4倍。

1984年全国范围内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上来,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和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在这段时期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速度逐步下降,在1984年,是11.8%,而到了1988

年则出现为负数,增长速度-4%。然而与此同时,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355元增加到了527元,增加了将近一半。

改革开放之初,岳阳农村人口吃不饱肚子的情况比比皆是,而到八十年代中期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岳阳就已彻底告别了农产品供给短缺时代,而农村居民也稳定地越过了温饱线。

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总结了我国农村改革20年的基本经验,首次提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制定了“从现在起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标志着农村改革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从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到2006年10月召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这4年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解决“三农”问题重视程度最高、改革力度最大、投入资金最多、效果最明显的一个“黄金时期”。

从1998至2007,种植业总产值由38.24亿元增至111.45亿元,林业总产值由1.52亿元增至7.25亿元,牧业总产值由32.17亿元增至119.6亿元,渔业总产值由9.73亿元增至38.59亿元,每项总产值的增长值都在三倍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由98年的2071元增到2007年的4324.6元,增长了一倍多。肉类和奶类制品总产量也分别增长了52.6%和6倍,岳阳人民无论是生活水平还是生活品质都有了惊人的提高。多数农民正由温饱向小康迈进。

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岳阳市农村发展到了今天,产业化程度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程度。其取得了一系列可见的成果。一是龙头企业数量增加。岳阳市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抓好粮食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一村一品示范建设,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为基础,培植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粮食加工龙头企业2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30个,建设相对集中连片粮油生产基地12个,建设“一村一品”示范村17个;年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的有20家,出栏5000—9999头的有18家,3000—5000头的有41家,共有生猪养殖大户3341户;二是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市已创建国家级农产品名牌1个,省级农产品名牌2个,认定无公害产地430万亩,通过国家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达470个,制订市农业地方标准15项,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岳阳市农产品品牌形象正逐步树立。

乡村工业化在人民公社时期,就有了一定的基础。而其健康迅速的发展,也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伴随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市农村的工业化程度在逐步提高。1985年,农业总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是72.6%,工业总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15.5%。而到了2007年,农业总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是29.1%,工业总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上升到了46.1%。可见工业对农村社会总产值的贡献已经非常突出。从农村用电量变化也可以窥视乡村工业化程度的变化。1978年,我市农村用电总量是12638万千瓦时,2007年为47122.68万千瓦时,用电量增长了

3.7倍。

收入来源的变化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民收入结构也在随之变化。家庭经营收入不断增加,而所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则缓慢下降;工资性收入则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所占比重也快速提高。

家庭经营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其重要性趋弱,比重下降。1985年人均家庭经营收入为535.89元,2007年上升为3653.7元,占农民人均全年总收入的比重则由92.8%下降为62.3%,年均下降1.3个百分点。

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快速提高,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人均工资性收人由1985年的45.32元提高到2007年的1747.37元,占人均收入的比重由7.9%提高到30%。工资性收人已成为农民增收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

岳阳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来看,农村居民对“吃、穿”等必需品的消费比重在逐年下降,在文化、教育、娱乐等享受性、发展性、资料消费的比重逐年提高,农民更加追求消费的多样化、消费品的质量、档次等。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信息的快速传递,农村居民不再盲目消费,而是消费心理更加成熟,消费行为更趋于理性。 岳阳交通变化

岳阳交通极为便利,境内长江、京广铁路、蒙华铁路、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等国家交通主动脉在市区交织成

网。2015年12月10日新开建岳阳三荷机场。

岳阳综合经济实力变化

岳阳综合经济实力位居中部六省大中城市前列,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2886.28亿元、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1020.64亿元、财政收入302.8亿元,居全省第二位,仅次于省会长沙。

岳阳是湖南唯一的国际贸易口岸城市,也是中国著名的港口城市。岳阳港是长江沿岸的中转型国际集装箱大港、国务院批准的启运港,并与港澳台、东盟、澳大利亚等地区、国家有定期海运直达航线和远洋接力航线,设有国家综合保税区。

岳阳人文深厚、风景秀丽,集名山、名水、名楼、名人、名文于一体,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始源地之一,亦是海内外闻名的旅游胜地。2014年岳阳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和最具文化软实力之城,是全国唯一获取两项殊荣的地级市。2015年,岳阳又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以及“中国十大活力休闲城市”。

岳阳为江南最早的古城之一,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著称于世。境内有岳阳楼、君山岛、灵雾山、屈子祠、铁山水库、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张谷英古建筑群等风景名胜193处,有平江起义旧址、任弼时纪念馆等革命文物纪念地22处。

岳阳市主要旅游资源品位高,知名度大,全市拥有1处纳入联合国“国际湿地公约”的重要湿地、2个AAAAA级风景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尤其

是“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旅游品牌闻名中外。

我家乡的变化——岳阳

岳阳古称巴陵、又名岳州,为湖南省辖地级市、第二大经济体,省域副中心城市。建城始于公元前505年,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位于江南洞庭湖之滨,依长江、纳三湘四水,江湖交汇,是一个资源丰富、区位优越、风景优美的地方。岳阳不仅是中国南北东西交通要道、国务院首批沿江开放之重地,且是长江中游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湖南首位门户城市。

岳阳是湖南唯一的国际贸易口岸城市,也是中国著名的港口城市。岳阳港是长江沿岸的中转型国际集装箱大港、国务院批准的启运港,并与港澳台、东盟、澳大利亚等地区、国家有定期海运直达航线和远洋接力航线,设有国家综合保税区。

岳阳人文深厚、风景秀丽,集名山、名水、名楼、名人、名文于一体,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始源地之一,亦是海内外闻名的旅游胜地。2014年岳阳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和最具文化软实力之城,是全国唯一获取两项殊荣的地级市。2015年,岳阳又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以及“中国十大活力休闲城市”。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中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面结合岳阳市政府官方统计数据资料,来描述我的家乡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

岳阳交通变化

岳阳交通极为便利,境内长江、京广铁路、蒙华铁路、京广高

铁、京港澳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等国家交通主动脉在市区交织成网。2015年12月10日新开建岳阳三荷机场。

岳阳综合经济实力变化

岳阳综合经济实力位居中部六省大中城市前列,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2886.28亿元、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1020.64亿元、财政收入302.8亿元,居全省第二位,仅次于省会长沙。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1978年到2007年,我的家乡月主要农产品总量:粮食产量从186.77万吨到309.7万吨,肉产量(猪、牛、羊)从6.45万吨到60.5万吨,水产品从1.91万吨到39.31万吨,棉花从1.47万吨到5.11万吨,油菜从1.47万吨到12.11万吨,水果从0.17万吨到59.03万吨。

1978年到1984年,是农村改革的艰难起步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改革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我国农村经济开始复苏并走上健康快速的发展道路。我市的农业总产值从78年的8.8亿元增加到84年的14.29亿元,增长61.57%;粮食总产量,从78年的186.77万吨,迅猛增至84年的247.06万吨,增加了32.3%;棉花总产量增加了122.1%;糖料总产量增加了195%。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则由81元增加到355元,骤增3.4倍。

1984年全国范围内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上来,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和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在这段时期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速度逐步下降,在1984年,是11.8%,而到了1988

年则出现为负数,增长速度-4%。然而与此同时,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355元增加到了527元,增加了将近一半。

改革开放之初,岳阳农村人口吃不饱肚子的情况比比皆是,而到八十年代中期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岳阳就已彻底告别了农产品供给短缺时代,而农村居民也稳定地越过了温饱线。

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总结了我国农村改革20年的基本经验,首次提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制定了“从现在起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标志着农村改革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从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到2006年10月召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这4年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解决“三农”问题重视程度最高、改革力度最大、投入资金最多、效果最明显的一个“黄金时期”。

从1998至2007,种植业总产值由38.24亿元增至111.45亿元,林业总产值由1.52亿元增至7.25亿元,牧业总产值由32.17亿元增至119.6亿元,渔业总产值由9.73亿元增至38.59亿元,每项总产值的增长值都在三倍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由98年的2071元增到2007年的4324.6元,增长了一倍多。肉类和奶类制品总产量也分别增长了52.6%和6倍,岳阳人民无论是生活水平还是生活品质都有了惊人的提高。多数农民正由温饱向小康迈进。

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岳阳市农村发展到了今天,产业化程度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程度。其取得了一系列可见的成果。一是龙头企业数量增加。岳阳市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抓好粮食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一村一品示范建设,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为基础,培植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粮食加工龙头企业2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30个,建设相对集中连片粮油生产基地12个,建设“一村一品”示范村17个;年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的有20家,出栏5000—9999头的有18家,3000—5000头的有41家,共有生猪养殖大户3341户;二是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市已创建国家级农产品名牌1个,省级农产品名牌2个,认定无公害产地430万亩,通过国家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达470个,制订市农业地方标准15项,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岳阳市农产品品牌形象正逐步树立。

乡村工业化在人民公社时期,就有了一定的基础。而其健康迅速的发展,也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伴随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市农村的工业化程度在逐步提高。1985年,农业总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是72.6%,工业总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15.5%。而到了2007年,农业总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是29.1%,工业总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上升到了46.1%。可见工业对农村社会总产值的贡献已经非常突出。从农村用电量变化也可以窥视乡村工业化程度的变化。1978年,我市农村用电总量是12638万千瓦时,2007年为47122.68万千瓦时,用电量增长了

3.7倍。

收入来源的变化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民收入结构也在随之变化。家庭经营收入不断增加,而所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则缓慢下降;工资性收入则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所占比重也快速提高。

家庭经营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其重要性趋弱,比重下降。1985年人均家庭经营收入为535.89元,2007年上升为3653.7元,占农民人均全年总收入的比重则由92.8%下降为62.3%,年均下降1.3个百分点。

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快速提高,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人均工资性收人由1985年的45.32元提高到2007年的1747.37元,占人均收入的比重由7.9%提高到30%。工资性收人已成为农民增收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

岳阳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来看,农村居民对“吃、穿”等必需品的消费比重在逐年下降,在文化、教育、娱乐等享受性、发展性、资料消费的比重逐年提高,农民更加追求消费的多样化、消费品的质量、档次等。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信息的快速传递,农村居民不再盲目消费,而是消费心理更加成熟,消费行为更趋于理性。 岳阳交通变化

岳阳交通极为便利,境内长江、京广铁路、蒙华铁路、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等国家交通主动脉在市区交织成

网。2015年12月10日新开建岳阳三荷机场。

岳阳综合经济实力变化

岳阳综合经济实力位居中部六省大中城市前列,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2886.28亿元、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1020.64亿元、财政收入302.8亿元,居全省第二位,仅次于省会长沙。

岳阳是湖南唯一的国际贸易口岸城市,也是中国著名的港口城市。岳阳港是长江沿岸的中转型国际集装箱大港、国务院批准的启运港,并与港澳台、东盟、澳大利亚等地区、国家有定期海运直达航线和远洋接力航线,设有国家综合保税区。

岳阳人文深厚、风景秀丽,集名山、名水、名楼、名人、名文于一体,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始源地之一,亦是海内外闻名的旅游胜地。2014年岳阳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和最具文化软实力之城,是全国唯一获取两项殊荣的地级市。2015年,岳阳又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以及“中国十大活力休闲城市”。

岳阳为江南最早的古城之一,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著称于世。境内有岳阳楼、君山岛、灵雾山、屈子祠、铁山水库、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张谷英古建筑群等风景名胜193处,有平江起义旧址、任弼时纪念馆等革命文物纪念地22处。

岳阳市主要旅游资源品位高,知名度大,全市拥有1处纳入联合国“国际湿地公约”的重要湿地、2个AAAAA级风景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尤其

是“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旅游品牌闻名中外。


相关内容

  • 我家的变化
  • 我家的变化 我家的变化可大了! 我家的变化可大了,生活变好了,环境也好了. 以前我家住在江夏区金口中学附近,为了维持生计爸爸妈妈经营一个早点摊.因为妈妈的烹饪技术还不是很好,所以来过早的人很少,每月不但没有赚到钱还倒赔了本.于是爸爸和妈妈一有空闲时间就看相关书籍,并多实践,终于"皇天不负有 ...

  • 家乡的作文
  • 我爱家乡的小河 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河,小河淙淙的流着,她养育了我们,她为我们无私的奉献.人们都在这条小河里打水.洗衣服,孩子在这条小河里玩耍.小河边有各种各样的植物,有狗尾巴草,有松树,有菊花,还有蘑菇. 春天,树木抽出它嫩绿的枝条,长出一片一片的叶子.小河里的雪化了,水流的更快了.迎春花慢慢舒展开自 ...

  • 我爱我家手抄报资料:我家的变化
  • 1998年至2006年,我家的变化可大了. 在我记忆中:搬家前,房子的面积是57平方米,家里只有一张普普通通的大床.一台14英寸的小电视机.睡觉时,3个人挤在一张床上,但也没有多少钱再买一张,况且,也没地方放;一家三口在一张小圆桌上吃饭,太小了,这个放不开腿,那个伸不开胳膊;看电视的时候,我们三个看 ...

  • 我家电视机的变化(2)
  • 我家电视机的变化 --桃花仑小学174班夏一诚 电视,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朋友.不开心时看看电视,心情就变得愉快:开心时打开电视,心情就更加舒畅. 我看的电视节目比较广泛,如:<银河剧场>.<科技之光>.<走进科学>.<芝麻开门>.<神兵小将> ...

  • 我家住房的变化
  • 在我的记忆中,3岁时我家住筒子楼,房子很小,只有不到13平方米的一间屋子,这就是我的第一个家,没有专用的厨房,楼道成了大家的公用厨房,放了许多煤气罐,非常危险,每家的使用面积不足2平方米,谁家做什么饭都能闻到.那么厕所在那里呀?那时侯大家用的都是公共厕所,遇到有些不讲公德得的人,厕所里都没有地方可以 ...

  •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我家的变化
  • 从1978----xx年,这30年间我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衣.食.住.行上也都有了根本的改观,生活的美好,让我们都激情满怀的把事业.家庭.子女教育.生活质量提到了更高的层面上,家庭里其乐融融,充满温馨. 我已经退休16年了,亲身经历了这一伟大的历史变革,感受到30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人

  • 改革开放以来我家的变化 社会调查
  • 关于开展"暑期社会调查--改革开放给我家带来的变化"的通知 引 言: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作为国家的基层单位- ...

  • 家庭生活变化
  • 近几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和睦.环境优美.校园换新颜,而我家也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得原来刚上小学那段时间,妈妈每天都骑着自行车带我上下学.早上,我们要早早地起床,抓紧时间,早出门.放学回家,也已经很晚了,上班上学都靠自行车,速度慢,不安全.下雨下雪时,要避免在路上打滑,要避免车轮陷进 ...

  • 改革开放后我家乡的变化
  • 改革开放后我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在乡下,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家乡除了一片一片无际的大山还是一片一片无际的大山,没有科技没有人文.交通极其不便,连仅有的210国道都破烂不堪,我们那里最开始都是以农业为生,农业还是最古老的牛耕人力.从小到高中前我记忆里最劳苦的日子就是每年红薯.土豆.玉米成熟的时候,因为一出 ...

  • 我家有个"老"党员(我家的党员)
  • 日 报 周 报 杂 志 人民日报 2016年06月29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顾 人民网检索 数字报用户中心 返回目录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16) 我家有个"老"党员(我家的党员) 张新峰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29日  05 版) 打开每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