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下穿建筑物应急方案

目录

一、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1 二、应急策划........................................................ 1 2.1 工程概况...................................................... 1 2.2 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2 2.3 拟下穿建构筑物情况一览表...................................... 3 三、应急准备........................................................ 3 3.1 应急组织机构.................................................. 3 3.2 应急资源...................................................... 4 3.3 居民疏散及贵重物品保护措施.................................... 5 3.4 培训和演练.................................................... 6 3.5 互相协议...................................................... 6 四、应急响应........................................................ 6 五、应急措施........................................................ 8 5.1 风险特点...................................................... 8 5.2 预防措施...................................................... 8 5.3 应急措施...................................................... 9 5.4 注意事项..................................................... 10 六、现场恢复....................................................... 10 七、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10

盾构区间下穿建(构)筑物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要求。给企业员工的作业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二、应急策划

2.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广州市轨道交通XX号线一期施工XX标,主要为XX站~XX站盾构区间以及中间风井土建工程。XX站~XX站盾构区间分为XX站~中间风井段与中间风井~XX站段。其中中间风井~XX站段区间线路始于XX车辆段北侧中间风井,出站后沿XX路向东行进至XX大道,接着转向XX国道向北行进,在XX路北侧、XX村南侧设XX站;中间风井~XX站段区间线路始于XX车辆段北侧中间风井,出站后沿XX路向西行进,下穿XX工业区厂房后转向南行进,下穿地铁Y号线北延线隧道、XX市政隧道,最终到达XX站。

中~X左线泥水盾构在掘进至第273环至415环(共143环)时需下穿或侧穿地面厂房,根据项目部前期环境调查报告,下(侧)穿的房屋编号为A072/ A074/A079/ A080/ A083/A090。

2.2 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地组织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拟中~嘉区间左线拟下穿273~415环范围内地表建(构)筑物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提高现场操作人员的应急能力,减少突发性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图。

图2应急准备和相应工作程序图

2.3 拟下穿建构筑物情况一览表

表1 拟下穿建构筑物情况一览表

注:表中“对应盾构环号”为拼装环号,刀盘位置在此基础上加3~4环。

三、应急准备

3.1 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应急指挥小组,负责事故抢险的总体指挥,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应急救援计划,全面掌握事故的处理、控制、进展、升级等信息,并如实向公司、业主、监理、设计等单位以及外界进行通报。

盾构通过建(构)筑物期间成立独立领导小组和应急指挥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长:XX

副组长:XX、XX、XX

组员:XX、XX、XX、XX、XX、XX、XX 职责分工:

项目部各部门班组,负责具体施工和应急处理事宜,组织人员撤离及救护活动,确保人员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调查事故原因,并且在安全隐患彻底清除后恢复正常施工。

3.2 应急资源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根据潜在事故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等。

主要应急物资包括如下内容: 地面加固的应急物资:

表2 地面加固的应急物资储备

表3 隧道内应急物资储备

3.3 居民疏散及贵重物品保护措施

1)在盾构下穿施工前,对前方建筑物内居民及作业人员进行详细调查,以便在有疏散要求时能够迅速有效的安排转移。

表3 建构筑物内部人员调查情况表

(2)人员疏散时有必要联系居民委员会、管辖区民警说明情况,安抚、动员居民及作业人员配合施工需要。

(3)疏散地点的选择应结合该幢楼房的高峰期人数,可以选择街道的会议大厅作为临时疏散点,也可以选择就近的独立酒店(一般越偏远越好,远离当地的影响,可以选择一些休闲山庄之类的)。

(4)对疏散居民的安置工作由疏散保障组负责,按照居民的合理要求提供住房和必要的生活品。

(5)对疏散后屋内物品的保护工作由安质部负责,主要措施有对屋内物品的清点登记、照相、存封、贵重物品转移至项目部库房等工作。

(6)消警后的回迁工作由后勤保障组与安质部负责,主要措施是屋内物品的清点,房屋整修后的相关鉴定工作,以及对照与居民签订相关协议避免纠纷等工作。

3.4 培训和演练

3.4.1运用各种工具、手段,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明确预防在施工生产中的的重要意义。

3.4.2积极采取外培和内培的办法,加强项目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熟练掌握急救、应急方法。项目经理部安质部负责对相关人员在盾构穿越民房区前进行一次培训。

3.5 互相协议

加强与当地医院和救援机构的联系和沟通,建立合作关系,确保事故发生时与其能够联系和合作。

XX市第八人民医院(值班室) XXXXXXXXXXX XX街道城管科 刘科 XXXXXXXXXXX

四、应急响应

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严格控制在30mm以内,地表隆起控制在10mm以内,并以最大允许值的80%作为安全警戒值,如果累计沉降值达到30mm,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或驻地发生无法预料的需要紧急抢救处理的险情时,应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抢险领导小组、上级主管部门。由安全质量部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传递,由小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

向上级汇报。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根据上级指示可由施工单位自行处理的直接进行处理。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则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请示,请求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则由建设单位的质量安全室向建委或政府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通知应急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实施救援。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类型和现场情况,确定抢险救援方案,指挥实施救援。抢险救援过程中,领导小组要根据现场情况,预测事故发展的趋势,及时做出处理对策,必要时报上级领导小组批准实施。

3、警戒疏导小组要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划定警戒线,设置警示标志、岗位,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按照现场指挥的命令进行现场广播、喊话,组织人员疏散,配合抢救人员。维持现场秩序,保证交通路线畅通。必要时可请公安部门配合,疏散人群,维持现场秩序。

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破坏现场或移动现场有物证意义的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并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示意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4、各抢险小组在指挥长和副指挥长的指挥下,必须按照先抢救人员,再抢救设备财产等的原则实施救援方案,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实施。

在救援中,救助人员和抢救机械设备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5、物资保障小组与机电保障小组要协调调动设备、器材、物资等以最快速度到达指定位置,投入抢险救援。并随时做好增援设备及物资的调集工作。需要连续抢险救援时,做好现场救援人员的食品、饮水、生活用品供应。

6、通讯及医疗保障小组要根据现场人员伤情立即开展现场急救;根据情况与附近急救中心、救援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调动车辆运送伤员到联系好的医院,负责运送及转院途中的伤员监护,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7、善后及后勤保障组要立即实施现场调查取证和相关事实材料的收集工作,防止证据遗失。查清事故原因,对事故进行初步分析,以最快的速度向上级进行口头汇报。并于1小时内写出事故报告,上报各分部主管单位安全部门。做好事故伤亡者善后处理工作。

8、事故救援结束后,项目部应当组织力量进行现场清理,对抢险救援期间租用、借用的设施、物资、场地等进行清偿和恢复,及早恢复正常施工,减少损失。

图3 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图

五、应急措施

5.1 风险特点

1、下穿或侧穿范围长,273环至415环,共143环。

2、房屋下方地层为典型上软下硬复合地层,隧道范围内有灰岩倾入,通过时可能造成堵管而造成切口压力波动大,盾构姿态难于控制等风险。

3、揭露的溶洞已进行注浆处理,但仍然可能存在未处理溶洞。

4、地面建筑物均为厂房,厂房内平时作业人员较多,如房屋造成损坏,社会影响极大。

5.2 预防措施

(1)施工前先对建/构筑物结构型式、基础型式进行调查,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2)严格控制盾构施工参数,避免对地层扰动过大; (3)严格设定相关掘进参数;

(4)确定与开挖地层相适应的同步注浆配比、量和注浆压力,并及时进行二次补浆;

(5)注浆均匀、压力适中,根据推进速度的快慢调整注浆量,做到注浆量与推进速度相适应;

(6)采取措施提高浆液和拌浆的质量,保证浆液的和易性、流塑性、初凝强度等;

(7)保证盾尾钢丝刷密封功能正常;

(8)根据建筑物及周边地面状况,适当布置地面预注浆设施,及时进行地面跟踪注浆;

(9)在盾构下穿施工期间,安排专人对建筑物及地面24小时值班巡视。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相关领导,以便采取下一步措施。

(10)加强施工监测,切实做到盾构施工信息化管理。在盾构下穿施工期间,其上部地表沉降监测频率初期拟定为2次/天,后期为1-2次/3天。如果期间监测到沉降速率较大时,则适当加密观测次数;

(11)盾构下穿前,机电部对盾构机进行全面的检查检修,仓库常备易损配件,下穿期间定时对盾构机进行维修保养,保证下穿建筑物期间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

(12)由物资部门设立专用仓库,用以储备砂子、编织袋、木料、型钢、灭火器及其它抢险必备材料、器械和医疗急救设备等救援物资,并按规定数量配备或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特点备足数量。救援物资由专人进行统筹储备管理,注明应急专用,严禁私自挪用。安质部负责人定期组织检查,核实数量,调试设备性能,做到紧急情况发生时能立即投入使用。

5.3 应急措施

(1)对建/构筑物的变形情况加强监控,并及时将监测数据上报应急指挥小组负责人;

(2)根据现场监控的建/构筑物变形数据,在分析工程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资料和相关设计、施工和设备资料的基础上,由应急指挥小组负责人召开技术会议确定采取的应急措施(如地面跟踪注浆、二次补浆等);

(3)根据地面和建/构筑物监测情况,及时调整盾构施工参数,如控制推进速度、土舱压力、同步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出土量、刀盘扭矩和总推力等;

(4)根据建/构筑物及周边地面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注浆量、注浆部位、对于沉降大的部位及时进行二次补浆;

(5)损坏的盾尾刷及时更换,或在盾尾内垫棉絮或海绵,对盾尾进行堵漏;

(6)布置地面注浆管,及时进行地面跟踪注浆;

(7)必要时从管片上进行壁后二次注浆;

(8)加强监测频率和提高监测要求。

(9)地面配置应急注浆小车,小车上配置发电机、搅拌机、注浆泵、水泥/水玻璃储存罐。(目前已在现场)

5.4 注意事项

(1)穿越建筑物前须对盾构及其配套设备进行检查,对有问题的设备及时维修和更换;

(2)施工中加强对盾构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3)采取相关措施,防止救援过程中次生工程和环境灾害的发生;

(4)严格施工恢复程序,防止施工恢复中出现次生灾害;

(5)确保隧道和地面的通讯畅通,至少有两套(无线和有线)通讯设备。

六、现场恢复

充分辨识恢复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当安全隐患彻底清除,方可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七、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公司和项目部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和评审,针对施工的变化及预案中暴露的缺陷,不断更新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

10

目录

一、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1 二、应急策划........................................................ 1 2.1 工程概况...................................................... 1 2.2 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2 2.3 拟下穿建构筑物情况一览表...................................... 3 三、应急准备........................................................ 3 3.1 应急组织机构.................................................. 3 3.2 应急资源...................................................... 4 3.3 居民疏散及贵重物品保护措施.................................... 5 3.4 培训和演练.................................................... 6 3.5 互相协议...................................................... 6 四、应急响应........................................................ 6 五、应急措施........................................................ 8 5.1 风险特点...................................................... 8 5.2 预防措施...................................................... 8 5.3 应急措施...................................................... 9 5.4 注意事项..................................................... 10 六、现场恢复....................................................... 10 七、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10

盾构区间下穿建(构)筑物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要求。给企业员工的作业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二、应急策划

2.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广州市轨道交通XX号线一期施工XX标,主要为XX站~XX站盾构区间以及中间风井土建工程。XX站~XX站盾构区间分为XX站~中间风井段与中间风井~XX站段。其中中间风井~XX站段区间线路始于XX车辆段北侧中间风井,出站后沿XX路向东行进至XX大道,接着转向XX国道向北行进,在XX路北侧、XX村南侧设XX站;中间风井~XX站段区间线路始于XX车辆段北侧中间风井,出站后沿XX路向西行进,下穿XX工业区厂房后转向南行进,下穿地铁Y号线北延线隧道、XX市政隧道,最终到达XX站。

中~X左线泥水盾构在掘进至第273环至415环(共143环)时需下穿或侧穿地面厂房,根据项目部前期环境调查报告,下(侧)穿的房屋编号为A072/ A074/A079/ A080/ A083/A090。

2.2 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地组织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拟中~嘉区间左线拟下穿273~415环范围内地表建(构)筑物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提高现场操作人员的应急能力,减少突发性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图。

图2应急准备和相应工作程序图

2.3 拟下穿建构筑物情况一览表

表1 拟下穿建构筑物情况一览表

注:表中“对应盾构环号”为拼装环号,刀盘位置在此基础上加3~4环。

三、应急准备

3.1 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应急指挥小组,负责事故抢险的总体指挥,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应急救援计划,全面掌握事故的处理、控制、进展、升级等信息,并如实向公司、业主、监理、设计等单位以及外界进行通报。

盾构通过建(构)筑物期间成立独立领导小组和应急指挥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长:XX

副组长:XX、XX、XX

组员:XX、XX、XX、XX、XX、XX、XX 职责分工:

项目部各部门班组,负责具体施工和应急处理事宜,组织人员撤离及救护活动,确保人员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调查事故原因,并且在安全隐患彻底清除后恢复正常施工。

3.2 应急资源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根据潜在事故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等。

主要应急物资包括如下内容: 地面加固的应急物资:

表2 地面加固的应急物资储备

表3 隧道内应急物资储备

3.3 居民疏散及贵重物品保护措施

1)在盾构下穿施工前,对前方建筑物内居民及作业人员进行详细调查,以便在有疏散要求时能够迅速有效的安排转移。

表3 建构筑物内部人员调查情况表

(2)人员疏散时有必要联系居民委员会、管辖区民警说明情况,安抚、动员居民及作业人员配合施工需要。

(3)疏散地点的选择应结合该幢楼房的高峰期人数,可以选择街道的会议大厅作为临时疏散点,也可以选择就近的独立酒店(一般越偏远越好,远离当地的影响,可以选择一些休闲山庄之类的)。

(4)对疏散居民的安置工作由疏散保障组负责,按照居民的合理要求提供住房和必要的生活品。

(5)对疏散后屋内物品的保护工作由安质部负责,主要措施有对屋内物品的清点登记、照相、存封、贵重物品转移至项目部库房等工作。

(6)消警后的回迁工作由后勤保障组与安质部负责,主要措施是屋内物品的清点,房屋整修后的相关鉴定工作,以及对照与居民签订相关协议避免纠纷等工作。

3.4 培训和演练

3.4.1运用各种工具、手段,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明确预防在施工生产中的的重要意义。

3.4.2积极采取外培和内培的办法,加强项目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熟练掌握急救、应急方法。项目经理部安质部负责对相关人员在盾构穿越民房区前进行一次培训。

3.5 互相协议

加强与当地医院和救援机构的联系和沟通,建立合作关系,确保事故发生时与其能够联系和合作。

XX市第八人民医院(值班室) XXXXXXXXXXX XX街道城管科 刘科 XXXXXXXXXXX

四、应急响应

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严格控制在30mm以内,地表隆起控制在10mm以内,并以最大允许值的80%作为安全警戒值,如果累计沉降值达到30mm,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或驻地发生无法预料的需要紧急抢救处理的险情时,应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抢险领导小组、上级主管部门。由安全质量部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传递,由小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

向上级汇报。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根据上级指示可由施工单位自行处理的直接进行处理。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则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请示,请求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则由建设单位的质量安全室向建委或政府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通知应急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实施救援。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类型和现场情况,确定抢险救援方案,指挥实施救援。抢险救援过程中,领导小组要根据现场情况,预测事故发展的趋势,及时做出处理对策,必要时报上级领导小组批准实施。

3、警戒疏导小组要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划定警戒线,设置警示标志、岗位,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按照现场指挥的命令进行现场广播、喊话,组织人员疏散,配合抢救人员。维持现场秩序,保证交通路线畅通。必要时可请公安部门配合,疏散人群,维持现场秩序。

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破坏现场或移动现场有物证意义的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并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示意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4、各抢险小组在指挥长和副指挥长的指挥下,必须按照先抢救人员,再抢救设备财产等的原则实施救援方案,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实施。

在救援中,救助人员和抢救机械设备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5、物资保障小组与机电保障小组要协调调动设备、器材、物资等以最快速度到达指定位置,投入抢险救援。并随时做好增援设备及物资的调集工作。需要连续抢险救援时,做好现场救援人员的食品、饮水、生活用品供应。

6、通讯及医疗保障小组要根据现场人员伤情立即开展现场急救;根据情况与附近急救中心、救援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调动车辆运送伤员到联系好的医院,负责运送及转院途中的伤员监护,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7、善后及后勤保障组要立即实施现场调查取证和相关事实材料的收集工作,防止证据遗失。查清事故原因,对事故进行初步分析,以最快的速度向上级进行口头汇报。并于1小时内写出事故报告,上报各分部主管单位安全部门。做好事故伤亡者善后处理工作。

8、事故救援结束后,项目部应当组织力量进行现场清理,对抢险救援期间租用、借用的设施、物资、场地等进行清偿和恢复,及早恢复正常施工,减少损失。

图3 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图

五、应急措施

5.1 风险特点

1、下穿或侧穿范围长,273环至415环,共143环。

2、房屋下方地层为典型上软下硬复合地层,隧道范围内有灰岩倾入,通过时可能造成堵管而造成切口压力波动大,盾构姿态难于控制等风险。

3、揭露的溶洞已进行注浆处理,但仍然可能存在未处理溶洞。

4、地面建筑物均为厂房,厂房内平时作业人员较多,如房屋造成损坏,社会影响极大。

5.2 预防措施

(1)施工前先对建/构筑物结构型式、基础型式进行调查,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2)严格控制盾构施工参数,避免对地层扰动过大; (3)严格设定相关掘进参数;

(4)确定与开挖地层相适应的同步注浆配比、量和注浆压力,并及时进行二次补浆;

(5)注浆均匀、压力适中,根据推进速度的快慢调整注浆量,做到注浆量与推进速度相适应;

(6)采取措施提高浆液和拌浆的质量,保证浆液的和易性、流塑性、初凝强度等;

(7)保证盾尾钢丝刷密封功能正常;

(8)根据建筑物及周边地面状况,适当布置地面预注浆设施,及时进行地面跟踪注浆;

(9)在盾构下穿施工期间,安排专人对建筑物及地面24小时值班巡视。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相关领导,以便采取下一步措施。

(10)加强施工监测,切实做到盾构施工信息化管理。在盾构下穿施工期间,其上部地表沉降监测频率初期拟定为2次/天,后期为1-2次/3天。如果期间监测到沉降速率较大时,则适当加密观测次数;

(11)盾构下穿前,机电部对盾构机进行全面的检查检修,仓库常备易损配件,下穿期间定时对盾构机进行维修保养,保证下穿建筑物期间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

(12)由物资部门设立专用仓库,用以储备砂子、编织袋、木料、型钢、灭火器及其它抢险必备材料、器械和医疗急救设备等救援物资,并按规定数量配备或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特点备足数量。救援物资由专人进行统筹储备管理,注明应急专用,严禁私自挪用。安质部负责人定期组织检查,核实数量,调试设备性能,做到紧急情况发生时能立即投入使用。

5.3 应急措施

(1)对建/构筑物的变形情况加强监控,并及时将监测数据上报应急指挥小组负责人;

(2)根据现场监控的建/构筑物变形数据,在分析工程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资料和相关设计、施工和设备资料的基础上,由应急指挥小组负责人召开技术会议确定采取的应急措施(如地面跟踪注浆、二次补浆等);

(3)根据地面和建/构筑物监测情况,及时调整盾构施工参数,如控制推进速度、土舱压力、同步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出土量、刀盘扭矩和总推力等;

(4)根据建/构筑物及周边地面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注浆量、注浆部位、对于沉降大的部位及时进行二次补浆;

(5)损坏的盾尾刷及时更换,或在盾尾内垫棉絮或海绵,对盾尾进行堵漏;

(6)布置地面注浆管,及时进行地面跟踪注浆;

(7)必要时从管片上进行壁后二次注浆;

(8)加强监测频率和提高监测要求。

(9)地面配置应急注浆小车,小车上配置发电机、搅拌机、注浆泵、水泥/水玻璃储存罐。(目前已在现场)

5.4 注意事项

(1)穿越建筑物前须对盾构及其配套设备进行检查,对有问题的设备及时维修和更换;

(2)施工中加强对盾构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3)采取相关措施,防止救援过程中次生工程和环境灾害的发生;

(4)严格施工恢复程序,防止施工恢复中出现次生灾害;

(5)确保隧道和地面的通讯畅通,至少有两套(无线和有线)通讯设备。

六、现场恢复

充分辨识恢复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当安全隐患彻底清除,方可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七、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公司和项目部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和评审,针对施工的变化及预案中暴露的缺陷,不断更新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

10


相关内容

  • 盾构施工管理制度最终
  • 苏州轨道交通 4号线及支线.2号线延伸线 盾构施工管理办法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二0一三年十二月 目 录 一.术语 ................................................................................... ...

  • 盾构施工专项应急预案
  • 盾构施工专项应急预案 目 录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 指挥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1) 长江大提的监控预防 2) 隧道埋深变化大.水压高预防措施 3) 过江段隧洞段距离长预防措施 4) 隧洞通过地段 ...

  • 盾构掘进施工方案
  • 目 录 一. 编制说明 ......................................................................................................... 3 1. 编制依据 ...................... ...

  • 地铁施工危险源分析以及防范措施
  • 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控制要点 1.施工危险源 车站基坑施工危险源 区间浅埋暗挖施工危险源 盾构施工危险源 第二节 安全监理措施 1.施工用电安全的监理措施 1.1重点.难点分析 市政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多,操作复杂:电气设备和装置多,用电量大,施工机械操作和施工用电安全是本工程安全监理重点. 1.2监理措 ...

  • 安全员继续教育考试
  • 6.封井应与( B.D.E )确定封井原则并形成相关文件. A.业主方 B.总承包方 C.施工方 D.设计方 E.降水方 7.基坑开挖前期先进行( abc )的施工. A.地基加固 B.钻孔桩 C.井点降水 D.圈梁 E.地墙 8.泥水平衡盾构的始发(出洞)主要内容有( ABCD ). A.封门 B ...

  • 盾构穿越地铁施工方案
  • 1.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浦西北京西路-浦东华夏西路电力电缆隧道工程是世博站配套工程,连接市中心的世博500KV变电站和中环的三林500KV变电站,两站直线距离约11.5KM. 工程起点:北京西路(大田路口)世博变电站世博站内工作井内壁(即世博4#工作井内壁与隧道接口).工程终点:锦绣路(华夏 ...

  • 盾构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 盾构施工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1.工程简述: 略 2. 安全监理细则 2.1 安全监理工作目标 2.1.1 无重大事故,无管线事故.杜绝一般性事故,社会无投诉. 2.1.2 确保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争创市文明工地. 2.2 安全监理依据 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2. ...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案例部分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铁.轻轨.高架桥) 一.土方开挖及护坡技术 1.土方开挖:根据支护设计.降排水要求确定挖方案:坑四周设排水沟坑内设排水设施:放坡挖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降排水措施:软土坑分层分块均衡挖及时支撑:开挖中防碰支护结构.格构柱.降水井点.扰动基底土: 以下情况立即停挖(围护结构变形明显 ...

  • 盾构法施工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 XX~XX区间地下工程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 (4)&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