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企业股权收购的税务处理

案例分析企业股权收购的税务处理

股权收购,是指一家企业(简称收购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简称被收购企业)的股权,以实现对被收购企业控制的交易。收购企业支付对价的形式包括股权支付、非股权支付或两者的组合。

一般性税务处理

股权收购只是被收购企业股东之间的股权所有者变换,其所涉及的纳税事项,主要是股权转让是否有所得,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股权被收购后,股权转让发生所得,则个人股东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上市股权除外),企业股东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有股权损失则可按照规定在税前扣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第四条第三项规定,企业股权收购、资产收购重组交易,相关交易应按以下规定处理:被收购方应确认股权、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收购方取得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被收购企业的相关所得税事项原则上保持不变。以上税务处理被称为一般性税务处理。

例如:如果A单位持有甲企业100%的股权,计税基础是200万元,公允价为500万元。乙企业收购A单位的全部股权,价款为500万元。那么,A单位的股东股权转让增值额就是300万元,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75万元。乙企业收购甲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就是500万元。

特殊性税务处理

股东转让股权需要缴纳所得税,但是有一种情况可以暂时不用纳税,即股权置换,也可以称之为股权支付。就是说,收购股权方支付给转让方的对价不是货币性资产,而是本单位的股权或控股公司的股权。需要强调的是,股权置换暂不征税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第六条第二项规定,股权收购,收购企业购买的股权不低于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的75%,且收购企业在该股权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处理:被收购企业的股东取得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

基础确定;收购企业取得被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收购企业、被收购企业的原有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和其他相关所得税事项保持不变。

按上例,如果A单位持有甲企业100%的股权,计税基础是200万元,公允价为500万元。乙企业收购A单位的全部股权(转让股权超过了75%),价款为500万元。支付乙企业股权为500万元(即A单位将甲企业股权置换成乙企业股权),股权支付比例达100%(超过了85%)。那么,股权增值的300万元可以暂时不纳税。因为不纳税,所以A单位取得乙企业新股的计税基础仍是原计税基础200万元,不是500万元。乙企业取得甲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是以自己置换股权的成本500万元作为计税基础的。

以上股权收购重组被称为特殊性税务处理,在对其进行特殊性税务处理时,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且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2、被收购、合并或分立部分的资产或股权比例符合上述规定的比例;3、企业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4、重组交易对价中涉及股权支付金额符合上述规定的比例;5、企业重组中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得转让其所取得的股权。 非股权支付额不免税

股权收购中只要股权支付额超过全部支付额的85%,股权支付部分就可以选择暂时不缴企业所得税,但是非股权支付额不能享受这一规定。如上例,假如乙企业收购A单位全部股权,股权支付额为450万元,非股权支付额为50万元。则其中与50万元相对应的股权要视同销售,这部分利润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财税[2009]59号文件第六条第六项规定,重组交易各方对交易中股权支付暂不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的,其非股权支付仍应在交易当期确认相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并调整相应资产的计税基础。其计算公式为:非股权支付对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被转让资产的计税基础)×(非股权支付金额÷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

按上例,乙企业支付股权为450万元,支付非股权为50万元。A单位转让全部100%股权,比例超过了75%.股权支付占全部支付额比例为90%(450/500×100%),超过了85%,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条件,则450万元股权对应的增

值不必纳税。但50万元的非股权支付要视同销售确认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A单位股权计税基础为200万元,取得对价支付了500万元,增值200万元。其中,与50万元非股权支付相对应的部分为20万元(50/500×200),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5万元(20×25%),而与450万元股权支付相对应的增值额为180万元(450/500×200),不需要缴税。

同时,A单位取得乙企业新股权450万元的计税基础不是450万元,而是以被收购股权的计税基础计算确定,新股权的计税基础为:200-50+20=170(万元)。乙企业收购甲企业股权支付的对价历史成本是500万元,因此,其对甲企业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是500万元。

作者: 孙佰梅 陈萍生 日期: 2009-08-19 来源: 中国税网

案例分析企业股权收购的税务处理

股权收购,是指一家企业(简称收购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简称被收购企业)的股权,以实现对被收购企业控制的交易。收购企业支付对价的形式包括股权支付、非股权支付或两者的组合。

一般性税务处理

股权收购只是被收购企业股东之间的股权所有者变换,其所涉及的纳税事项,主要是股权转让是否有所得,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股权被收购后,股权转让发生所得,则个人股东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上市股权除外),企业股东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有股权损失则可按照规定在税前扣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第四条第三项规定,企业股权收购、资产收购重组交易,相关交易应按以下规定处理:被收购方应确认股权、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收购方取得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被收购企业的相关所得税事项原则上保持不变。以上税务处理被称为一般性税务处理。

例如:如果A单位持有甲企业100%的股权,计税基础是200万元,公允价为500万元。乙企业收购A单位的全部股权,价款为500万元。那么,A单位的股东股权转让增值额就是300万元,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75万元。乙企业收购甲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就是500万元。

特殊性税务处理

股东转让股权需要缴纳所得税,但是有一种情况可以暂时不用纳税,即股权置换,也可以称之为股权支付。就是说,收购股权方支付给转让方的对价不是货币性资产,而是本单位的股权或控股公司的股权。需要强调的是,股权置换暂不征税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第六条第二项规定,股权收购,收购企业购买的股权不低于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的75%,且收购企业在该股权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处理:被收购企业的股东取得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

基础确定;收购企业取得被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收购企业、被收购企业的原有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和其他相关所得税事项保持不变。

按上例,如果A单位持有甲企业100%的股权,计税基础是200万元,公允价为500万元。乙企业收购A单位的全部股权(转让股权超过了75%),价款为500万元。支付乙企业股权为500万元(即A单位将甲企业股权置换成乙企业股权),股权支付比例达100%(超过了85%)。那么,股权增值的300万元可以暂时不纳税。因为不纳税,所以A单位取得乙企业新股的计税基础仍是原计税基础200万元,不是500万元。乙企业取得甲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是以自己置换股权的成本500万元作为计税基础的。

以上股权收购重组被称为特殊性税务处理,在对其进行特殊性税务处理时,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且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2、被收购、合并或分立部分的资产或股权比例符合上述规定的比例;3、企业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4、重组交易对价中涉及股权支付金额符合上述规定的比例;5、企业重组中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得转让其所取得的股权。 非股权支付额不免税

股权收购中只要股权支付额超过全部支付额的85%,股权支付部分就可以选择暂时不缴企业所得税,但是非股权支付额不能享受这一规定。如上例,假如乙企业收购A单位全部股权,股权支付额为450万元,非股权支付额为50万元。则其中与50万元相对应的股权要视同销售,这部分利润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财税[2009]59号文件第六条第六项规定,重组交易各方对交易中股权支付暂不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的,其非股权支付仍应在交易当期确认相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并调整相应资产的计税基础。其计算公式为:非股权支付对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被转让资产的计税基础)×(非股权支付金额÷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

按上例,乙企业支付股权为450万元,支付非股权为50万元。A单位转让全部100%股权,比例超过了75%.股权支付占全部支付额比例为90%(450/500×100%),超过了85%,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条件,则450万元股权对应的增

值不必纳税。但50万元的非股权支付要视同销售确认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A单位股权计税基础为200万元,取得对价支付了500万元,增值200万元。其中,与50万元非股权支付相对应的部分为20万元(50/500×200),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5万元(20×25%),而与450万元股权支付相对应的增值额为180万元(450/500×200),不需要缴税。

同时,A单位取得乙企业新股权450万元的计税基础不是450万元,而是以被收购股权的计税基础计算确定,新股权的计税基础为:200-50+20=170(万元)。乙企业收购甲企业股权支付的对价历史成本是500万元,因此,其对甲企业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是500万元。

作者: 孙佰梅 陈萍生 日期: 2009-08-19 来源: 中国税网


相关内容

  • 收购的法务.财务处理
  • 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的法务和税务处理及例解 2015-03-31 13:14:06来源:网络作者:肖太寿[ 大 中 小 ]添加收藏 一.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的法务处理 (一)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的内涵 1.股权收购的内涵 所谓的股权收购, 是指一家企业(以下称为收购企业) 购买另一家企业(以下称为被收购企 ...

  • 资产收购税收政策解读及案例分析
  • 财税[2009]59号:资产收购税收政策解读及案例分析 资产收购.企业法律形式改变.债务重组.股权收购.合并.分立并称为企业重组的6种主要形式.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的规定,企业资产收购涉及的税务处理需要重点把握 ...

  • 中小型企业重组的会计处理.涉税问题探析
  • 摘要 研究目地:对中小型企业重组涉及的概念.会计处理.涉税问题分类剖析,理清企业重组在不同法规中的概念表述.会计处理.涉税处理,为企业重组提供技术支持. 历史文献的回顾:公司法.会计准则.企业所得税税收法规.增值税税收法规.营业税税收法规等文件中都对企业重组进行了表述,但文件中对所说的企业重组的定义 ...

  • 财税[2009]59号:资产收购税收政策解读及案例分析
  • 发布日期:2009-12-28      浏览次数: 2594      字号:[ 大 中 小 ] 资产收购.企业法律形式改变.债务重组.股权收购.合并.分立并称为企业重组的6种主要形式.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的 ...

  • 资产收购特殊重组税务问题
  • 资产收购特殊重组税务问题 要点: 1. 受让企业收购的资产不低于转让企业全部资产的75%,且受让企业在该资产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 2. 转.受让双方企业取得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以原有资产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3. 交易价格以对等的公允价格进行交易 一.相关法律规定 ...

  • 企业合并中递延所得税的思考(公允价值)
  • 企业合并过程中关于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思考 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定义,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 ...

  • 企业并购所得税筹划案例研究
  • 作者:赵文静 财会通讯 2015年09期 并购作为企业资本运作的主要方式之一,当进行资本运作时,企业普遍采取并购的手段,它能够推动市场经济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企业能够借助并购实现战略重组,有效的借助并购的"1+1>2"的作用,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最终实现企业的既定战略规 ...

  • 享受自贸区税收优惠注意几个关键点
  • 作者:赵国庆 彭昕宁 来源:中国税务报 时间:2013-12-23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等资产重组行为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91号,以下简称91号文),对注册在试验区内的企业,因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等资 ...

  • 上市公司的全程税收筹划要点指南
  • 乐税智库文档 财税文集 策划  乐税网 上市公司的全程税收筹划要点指南 [标    签]上市公司,全程税收筹划 [业务主题]其他税费 [来    源] 通常企业上市的基本业务流程,一般要经历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上市辅导.发行申报与审核.股票发行与挂牌上市等阶段.而企业申请发行股票,必须先发起设立股份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