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设备及智能化管理

物业设备及智能化管理

一:基础知识

1、 智能物业的特点:a 高效b 安全c 节能d 舒适e 便捷

2、 现代物业应具备的物业设备系统:a 运行设备系统b 安全设备系统c 通信

网络设备系统

3、 通常建筑物本体的寿命在60到70年左右,而设备的寿命在6到25年不

等。

4、 物业设备管理的内容:a 物业设备运行管理b 物业设备维护维修管理c 物

业设备更新改造管理d 物业设备资料管理

5、 物业智能化管理:是指在物业管理中,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

术、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实现对物业运行设备、物业消防、安防等的自动监控和集中管理,实现对业主信息、报修、收费综合服务等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6、 物业设备控制系统设备组成:①DDC 控制器为直接数字控制器(常用的

控制)DDC 控制器有四种类型接线端口,各种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分别通过模拟量输入接口(AI )和开关量接入口(DI ),将采集的现场设备实时数据送给DDC ,DDC 按照一定的控制规律进行计算,最后发出控制信号,并通过模拟量输出接口(AO )和开关量输出接口(DO )传给执行器或设备的配电控制箱,对现场设备直接控制。②物业设备监控系统中常用传感器(起信息采集作用)常用的传感器有:中央空调系统中的温度、湿度、压力等传感器;给排水系统中的液位、流量等传感器;还有消防用温感探测器、烟感探测器,安防用红外线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等。

7、 物业设备管理机构设置:一室五部(办公室、工程部、经营发展部、综合

服务部、安保部、计划财务部)

8、 物业设备管理的质量一般用设备有效率与设备完好率来衡量。

9、 智能化大楼设备故障按使用时间可分为初期故障器、偶尔故障期、磨损故

障期。

10、 常用建筑设备自动化监控的核心设备是DDC 控制器

11、 物业中央监控室的职能是防火管理中心职能、安防、设备及信息情报咨询

中心。

二、给水排水设备设施及智能化管理

1、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a 生活给水系统b 生产给水系统c 消防给水系统.

2、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a 引水管b 水表接点c 给水管道给水d 附件e 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f 升压和贮水设备

3、常用建筑给水方式:a 直接给水方式b 设置升压设备的给水方式c 分区供水的给水方式d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

4、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a 生活排水系统b 工业废水排水系统

c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

5、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a 卫生器具b 排水管道c 通气管道

d 清通设备e 抽升设备f 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

6、室内排水方式:分流制与合流制

7、建筑排水系统常用设备与设施:排水管道材料卫生器具排水附件。地漏(作用是:排除室内地面上的积水,通常有铸铁或塑料制成,地漏应设置在室内的最低处,坡向地漏的坡度不小于0.01)存水弯 (存水弯有一段弯管构成)水封(在

排水过程中,弯管内总是存有一定量的水。作用:可防止排水管网中的臭气,异味串入室内)

8、排水设备日常运行管理:包括定期对排水管道进行养护、清通,定期检查排水管道和阀门等是否生锈和渗透现象,室外排水沟渠应定期检查和清扫,清除淤泥和杂物等。

9、给水管道包括干管、立管和配水支管。干管将引入管送来的水转送到立管;立管将干管送来的水沿垂直方向输送到各楼层的配水支管;配水支管再将水输送到各个配水龙头或用水设备等处。

10、DDC 控制器通常用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作用是接收各检测设备的监测点信号,经过控制器运算,发出控制信号给执行设备 。

三、供暖与燃气设备设施及管理

1、供暖系统的组成:a 热源 b 热循环系统c 散热设备

2、工作原理:在整个供暖系统中,还需有携带热量的物质,称为热媒,常见的热媒有水和蒸汽两种。

工作原理:低温热媒(低温水)在热源中被加热,变为高温热媒(高温水或蒸汽),经输送管道送往室内,通过散热设备放出热量,使室内温度升高;散热后温度降低,变成低温热媒(低温水),再通过回收管道返回热源,进行循环使用。如此不断循环,从而不断将热量从热源送到室内,已补充室内的热量损耗,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

3、供暖设备:热源设备(锅炉给水设备主要由给水泵、水处理离子软化器、软水箱等组成。散热设备(作用:负责将热媒所携带的热量传递给室内空气,达到供暖的目的。循环设备(提供水泵循环)管道、辅助器材及设备(集气管:为排除水中的气体而设置的集气管和疏水器等)

4、供暖系统的管理:a 热源管理b 热网管理c 用户管理

供暖系统主要热源为锅炉,按燃料分为由燃煤、燃油、燃气

5、燃气的种类:a 人工燃气b 液化石油气c 天然气

6、燃气供应方式:管道输送和瓶装两种

7、室内燃气管道系统由引入管、立管和支管组成;室内燃气管道多采用水煤气钢管,管道采用螺纹连接。埋地部分应涂防腐剂,明敷管道最好采用镀锌钢管,室内管道不允许漏气;室内燃气管道一般为明敷

四、通风与制冷空调设备设施及智能化管理

1、通风包括从室内排除污浊的空气和向室内补充新鲜空气两个过程。

2、通风方式分为自然通风(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机械通风两种

3、通风管道及设备:a 风机(离心风机、轴流风机。离心式风机常用在管道式通风系统中,而轴流式风机因产生的风压小,很适合无需设置管道的场合以及管道阻力较小的通风系统,去地下室或食堂简易地散热设备)b 通风管道:风道一般采用镀锌或不镀锌薄钢板制作,不燃烧,易加工耐久且较经济;管道断面具有圆形和矩形)c 风阀(风阀装设在风管或风道中,主要用于空气的流量调节,多采用顺开式多叶调节阀和密闭对开多叶调节阀。D 风口(分为送风口和排风口)

4、空调系统:通过加热或冷却,加湿或去湿,控制空气的温度或湿度,通风系统就成为空气调节系统。

5、衡量空气环境的主要指标:a 温度(人体舒适的室内温度冬季宜控制在20~24℃,夏季控制在22~27℃)b 湿度(人体舒适的相对湿度为40%~60%)c

清洁度

6、中央空调系统组成:a 空气处理设备b 空气输配系统

c 冷(热)源系统d 空调房间

7、空调系统常用设备与设施:a 空气处理机b 风机盘管

c 空气输送与分配设备

8、中央制冷空调系统分为三个循环系统,分别是制冷装置、冷冻水管道、冷却水管道

A 制冷系统的制冷装置:a 压缩式制冷剂(原理:压缩机将蒸发器内所产生的低压低温的制冷剂气体吸入气缸内,经压缩后成为高压、高温的气体被排至冷凝器。在冷凝器内,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与冷却水(或空气)进行热交换,把热量传给冷却水而使本身由气体凝结为液体。高压的液体再经膨胀阀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低压的制冷剂液体的状态是很不稳定的,立即进行气化并吸收蒸发器水箱中水的热量,从而使冷冻水的回水重新得到冷却,蒸发器所产生的制冷剂气体又被压缩机吸走。这样制冷剂在系统中要经过压缩、冷凝、节流和气化四个过程才完成。常用的制冷剂为冷媒,热效应高,对环境造成污染)b 吸收式制冷剂(采用两种沸点相差较大的溶液,沸点低的溶液做制冷剂,沸点高的做吸收剂。一般采用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溶液作吸收剂(很容易吸热量))B 冷冻水系统C 冷却水系统(组成:水泵、冷却塔、供回水管道等组成

9、空调系统的调节:a 温度调节b 湿度调节c 风量调节

10、空气处理设备是空调系统的核心,作用对混合空气的除尘温度调节、湿度调节。

11、管道式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测量管道内风的温度

五、供配电系统

1、以电压划分:强电110V 以上(高压1KV A 以上、低压1KV A 以下)弱电:110v 以下(用于传送数据控制信号)36V A 以下称为安全电压。

2、电力系统采用三相交流电,即采用三相三线制输电、三相四线、三相五线制配电。L 称为相线,N 称为中性线,PE 称为接地保护线。

L1_______ L1_______

L2______ L2______ (三相五线制)

L3______ L3______

N_____ N_____

三相四线制 PE______

3、建筑和小区的供电负荷分三个等级,一级负荷必须保证任何时候都不间断供电(如重大的交通枢纽、国家级场馆等),应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二级负荷允许短时间断电,采用双回路供电,既有两条线路一备一用,一般生活小区、民用住宅为二级负荷;凡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的一般电力负荷均为三级负荷,三级负荷无特殊要求。一般为单回路供电。(一级与二级负荷为双回路供电,加备用电源)

4、变配电室由高压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三部分组成。

5、变配电室的主要电气设备:高压配电柜、变压器(环氧树脂干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低压配电柜、自备发电机组(保安型负荷、保障型负荷、一般负荷)

6、常用建筑配电方式:放射式、树干式、混合式、链式

7、照明的种类:正常照明、事故照明、警卫值班照明、障碍照明、彩灯和装饰照明

8、建筑物的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接闪器的形式有: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

9、物业中一般用电设备如水泵、通风机等设备,采用的供电电压是220V 或380V .

10、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长短等因素有关。

11、变配电室是小区供配电系统的枢纽,它负担着接受电能、变换电压、分配电能任务。

11、低压开关柜中主要安装有低压断路器、低压刀开关、熔断器等,在低压配电系统中作控制、保护和计量之用。

12、电气照明采用的电光源按发光原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热辐射光源,如白炽灯等。另一类是气体放电光源,如荧光灯。

六、电梯及其管理

1、电梯可分为直升电梯、自动扶梯,直升电梯按其用途分为客梯、货梯、客货梯、消防梯等。

2、直升电梯电梯的主要组成:a 曳引部分b 引导部分c 轿厢和厅门d 对重装置(用于平衡轿厢负荷,一般对重采用铸铁块)e 补偿装置f 电气设备及控制装置

3、自动扶梯的组成:驱动装置、梯级、扶手装置、曳引链条、梯路导轨系统等部分组成。

4、电梯的日常运行管理主要包括:巡回检查、日检、周检、月检、季检、年检。其中季检和年检必须由设备厂家的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共同进行,经过技术检查后电梯应按劳动局年检程序进行调整试车。凡较长的时间放置不用(1个月以上)的电梯,应每周开启空载上下运行数次,以保证各部件灵活。

5、电梯维修保养:a 机房内维修保养b 井道与轿厢部分的维修保养c 坑内维修保养

6、电梯的电动机带动曳引轮,拖动轿厢和对重在井道内作相对运动,轿厢上升,对重下降;电梯管理应具备专(兼)职管理人员。

七、消防系统及设备管理

1、建筑消防的分类:一类防火建筑(高级建筑、19层以上民宅公共建筑:医院、高级宾馆、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楼、展览馆或省级以上电信、电力调度、广播电视等;图书馆、书库;B 二级防火建筑(10—18层民宅)除一类防火建筑的以外为二类,建筑高度不超过50米的教学楼、普通旅馆、办公楼、科技馆等。

2、一套完整地智能化消防系统,分为防、消、和诱导疏散。常用的灭火系统包括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系统、气体灭火系统;诱导疏散系统由防排烟系统、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广播等系统。其核心设备是消防报警联动控制器。

3、一个完整的消防系统主要有报警联动控制设备组成。①报警设备:温感、烟感、手报②自动灭火设备:自动喷淋设备③手动灭火设备:消火栓、灭火器④防排烟设备:卷帘门、排烟机⑤通信设备:电话、对讲机⑥避难设备:应急照明、引导灯⑦其他设备:洒水送水设备、煤气检测设备、航空障碍灯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分为:区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集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最大)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典型设备:①火灾探测器(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感光火灾探测器)②手动火灾报警按钮③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

6、消防灭火系统

A 消火栓灭火系统主要组成包括:水源来向(既水池、大型供水站等)、水泵、管网、消火栓、水龙头、报警按钮等。B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备主要有:抽水用的水泵、报警阀、消防接合器、喷淋泵、稳压泵、水流指示器、泵头等。C 气体灭火系统

消防诱导疏散系统a 防火阻隔系统(常闭式防火门、电磁锁防火门、防火卷帘门)b 防排烟控制系统(排烟机、排烟口、送风口)c 消防广播系统d 消防通信系统e 应急照明与电源f 应急电梯(通道)

7、一个防排烟系统主要有正压送风机、轴流排烟机、排烟口等。

8、感烟火灾探测器是一种感知燃烧或热分解产生固体或液体微粒,用于探测火灾初期的烟雾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的探测器。常用于办公楼、商场、酒店等场所。手动报警按钮应设置在公共场所的出入口处。

9、防排烟系统的作用是为了防止烟气对流,在建筑物的安全通道、电梯前室等场所设有排烟装置。

八、物业安防系统及设备管理

1、物业安全防范的管理方式:封闭式管理与开放式管理

特点:综合性强,管理难度大;服务性强,服务标准高;

技术性强,人员素质高;

安防体系包括人力防范、物理防范、技术防范;

2、安防系统三个层次的保护:a 外部入侵保护b 区域保护c 目标保护

3、安防管理原则:①预防为主,防治结合;②物业内治与社会治理结合;③专业治理与群防群治结合④重点防治与一般管理相结合;⑤服务第一,用户至上⑥软件硬件相结合

4、常用技术安防系统主要分三个部分:①出入口控制系统②入侵报警系统③视频监控系统;分七个子系统:门禁系统、周界防范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 )、电子对讲系统、停车场自动管理系统、电子巡更系统;

5、周界防范系统组成:探测器、信号传输系统、报警控制器、报警监控中心;

6、视频监控系统组成:由摄像前端成像、图像传输系统、监控器、后端成像显示装置、硬盘录像机、矩阵;

7、电子巡更系统组成:电脑采集器、电脑阅读器、个人标识钮、地点标识钮、巡更棒、计算机;功能:注册、编码、巡更数据的读写;

8、电子对讲系统组成:(可视)对讲、遥控开锁、门铃、(一卡通)门禁卡、呼叫、监控;

9、停车场自动管理系统组成:智能卡、读卡器、自动道闸、地感线圈、图像采集卡、立杆支架、控制主机;功能:车辆管理、跟车驶入、报警、计时收费、注册卡;

10、指纹、掌纹、视网膜的识别是光学摄像图像对比技术;

11、入侵报警系统常用的探测器有:开关报警器、红外线报警器、玻璃破碎报警器、微波报警器、声控报警器、双鉴报警器(把两种不同的探测原理的探测器进行混合报警)

12、视频监控系统依功能分为摄像、传输、控制、显示和记录四个部分。

13、三表远程抄送是指:水表、电表、燃气表;

九、建筑通信及物业信息管理系统

1、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七个布线系统(一区两间三系统加管理)工作区、设

备间、进线间、配电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管理

1.现代智能化大厦在通信方面一般具有 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广播音响、多媒体技术应用等等。

2.通信网络设备的管理主要是对设备的 进行保养和维护。。

3.网络中的安全问题有等。相应地,网络安全管理包括 对授权机制、访问控制、加密与解密关键字的管理 等。

4.物业信息管理系统是办公自动化应用于物业管理行业的 。

5.住宅小区管理的基本内容保括 房产管理、客户服务及管理、收费管理、工程设备管理、安防管理、环境管理、社区文化管理、及公司行政管理 等。

1.简要论述什么是综合布线系统?

所谓综合布线系统是指按标准的、统一的和简单的结构化方式编制和布置各种建筑物(或建筑群)内各种系统的通信线路,包括网络系统、电话系统、监控系统等等。因此,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标准通用的信息传输系统。

VOD 视频点播 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CATV 75欧姆同轴电缆 5A系统 (BAS 设备自动化系统、CAS 通信自动化系统、OAS 办公自动化技术、FAS 消防自动化系统)3C 技术(包括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FTTB (光纤到楼 ) FTTO (光纤到办公室) FTTH (光纤到户)DDN (综合数字网)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ADSL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USB (不间断电源系统)IBSM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

物业设备及智能化管理

一:基础知识

1、 智能物业的特点:a 高效b 安全c 节能d 舒适e 便捷

2、 现代物业应具备的物业设备系统:a 运行设备系统b 安全设备系统c 通信

网络设备系统

3、 通常建筑物本体的寿命在60到70年左右,而设备的寿命在6到25年不

等。

4、 物业设备管理的内容:a 物业设备运行管理b 物业设备维护维修管理c 物

业设备更新改造管理d 物业设备资料管理

5、 物业智能化管理:是指在物业管理中,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

术、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实现对物业运行设备、物业消防、安防等的自动监控和集中管理,实现对业主信息、报修、收费综合服务等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6、 物业设备控制系统设备组成:①DDC 控制器为直接数字控制器(常用的

控制)DDC 控制器有四种类型接线端口,各种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分别通过模拟量输入接口(AI )和开关量接入口(DI ),将采集的现场设备实时数据送给DDC ,DDC 按照一定的控制规律进行计算,最后发出控制信号,并通过模拟量输出接口(AO )和开关量输出接口(DO )传给执行器或设备的配电控制箱,对现场设备直接控制。②物业设备监控系统中常用传感器(起信息采集作用)常用的传感器有:中央空调系统中的温度、湿度、压力等传感器;给排水系统中的液位、流量等传感器;还有消防用温感探测器、烟感探测器,安防用红外线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等。

7、 物业设备管理机构设置:一室五部(办公室、工程部、经营发展部、综合

服务部、安保部、计划财务部)

8、 物业设备管理的质量一般用设备有效率与设备完好率来衡量。

9、 智能化大楼设备故障按使用时间可分为初期故障器、偶尔故障期、磨损故

障期。

10、 常用建筑设备自动化监控的核心设备是DDC 控制器

11、 物业中央监控室的职能是防火管理中心职能、安防、设备及信息情报咨询

中心。

二、给水排水设备设施及智能化管理

1、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a 生活给水系统b 生产给水系统c 消防给水系统.

2、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a 引水管b 水表接点c 给水管道给水d 附件e 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f 升压和贮水设备

3、常用建筑给水方式:a 直接给水方式b 设置升压设备的给水方式c 分区供水的给水方式d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

4、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a 生活排水系统b 工业废水排水系统

c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

5、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a 卫生器具b 排水管道c 通气管道

d 清通设备e 抽升设备f 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

6、室内排水方式:分流制与合流制

7、建筑排水系统常用设备与设施:排水管道材料卫生器具排水附件。地漏(作用是:排除室内地面上的积水,通常有铸铁或塑料制成,地漏应设置在室内的最低处,坡向地漏的坡度不小于0.01)存水弯 (存水弯有一段弯管构成)水封(在

排水过程中,弯管内总是存有一定量的水。作用:可防止排水管网中的臭气,异味串入室内)

8、排水设备日常运行管理:包括定期对排水管道进行养护、清通,定期检查排水管道和阀门等是否生锈和渗透现象,室外排水沟渠应定期检查和清扫,清除淤泥和杂物等。

9、给水管道包括干管、立管和配水支管。干管将引入管送来的水转送到立管;立管将干管送来的水沿垂直方向输送到各楼层的配水支管;配水支管再将水输送到各个配水龙头或用水设备等处。

10、DDC 控制器通常用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作用是接收各检测设备的监测点信号,经过控制器运算,发出控制信号给执行设备 。

三、供暖与燃气设备设施及管理

1、供暖系统的组成:a 热源 b 热循环系统c 散热设备

2、工作原理:在整个供暖系统中,还需有携带热量的物质,称为热媒,常见的热媒有水和蒸汽两种。

工作原理:低温热媒(低温水)在热源中被加热,变为高温热媒(高温水或蒸汽),经输送管道送往室内,通过散热设备放出热量,使室内温度升高;散热后温度降低,变成低温热媒(低温水),再通过回收管道返回热源,进行循环使用。如此不断循环,从而不断将热量从热源送到室内,已补充室内的热量损耗,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

3、供暖设备:热源设备(锅炉给水设备主要由给水泵、水处理离子软化器、软水箱等组成。散热设备(作用:负责将热媒所携带的热量传递给室内空气,达到供暖的目的。循环设备(提供水泵循环)管道、辅助器材及设备(集气管:为排除水中的气体而设置的集气管和疏水器等)

4、供暖系统的管理:a 热源管理b 热网管理c 用户管理

供暖系统主要热源为锅炉,按燃料分为由燃煤、燃油、燃气

5、燃气的种类:a 人工燃气b 液化石油气c 天然气

6、燃气供应方式:管道输送和瓶装两种

7、室内燃气管道系统由引入管、立管和支管组成;室内燃气管道多采用水煤气钢管,管道采用螺纹连接。埋地部分应涂防腐剂,明敷管道最好采用镀锌钢管,室内管道不允许漏气;室内燃气管道一般为明敷

四、通风与制冷空调设备设施及智能化管理

1、通风包括从室内排除污浊的空气和向室内补充新鲜空气两个过程。

2、通风方式分为自然通风(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机械通风两种

3、通风管道及设备:a 风机(离心风机、轴流风机。离心式风机常用在管道式通风系统中,而轴流式风机因产生的风压小,很适合无需设置管道的场合以及管道阻力较小的通风系统,去地下室或食堂简易地散热设备)b 通风管道:风道一般采用镀锌或不镀锌薄钢板制作,不燃烧,易加工耐久且较经济;管道断面具有圆形和矩形)c 风阀(风阀装设在风管或风道中,主要用于空气的流量调节,多采用顺开式多叶调节阀和密闭对开多叶调节阀。D 风口(分为送风口和排风口)

4、空调系统:通过加热或冷却,加湿或去湿,控制空气的温度或湿度,通风系统就成为空气调节系统。

5、衡量空气环境的主要指标:a 温度(人体舒适的室内温度冬季宜控制在20~24℃,夏季控制在22~27℃)b 湿度(人体舒适的相对湿度为40%~60%)c

清洁度

6、中央空调系统组成:a 空气处理设备b 空气输配系统

c 冷(热)源系统d 空调房间

7、空调系统常用设备与设施:a 空气处理机b 风机盘管

c 空气输送与分配设备

8、中央制冷空调系统分为三个循环系统,分别是制冷装置、冷冻水管道、冷却水管道

A 制冷系统的制冷装置:a 压缩式制冷剂(原理:压缩机将蒸发器内所产生的低压低温的制冷剂气体吸入气缸内,经压缩后成为高压、高温的气体被排至冷凝器。在冷凝器内,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与冷却水(或空气)进行热交换,把热量传给冷却水而使本身由气体凝结为液体。高压的液体再经膨胀阀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低压的制冷剂液体的状态是很不稳定的,立即进行气化并吸收蒸发器水箱中水的热量,从而使冷冻水的回水重新得到冷却,蒸发器所产生的制冷剂气体又被压缩机吸走。这样制冷剂在系统中要经过压缩、冷凝、节流和气化四个过程才完成。常用的制冷剂为冷媒,热效应高,对环境造成污染)b 吸收式制冷剂(采用两种沸点相差较大的溶液,沸点低的溶液做制冷剂,沸点高的做吸收剂。一般采用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溶液作吸收剂(很容易吸热量))B 冷冻水系统C 冷却水系统(组成:水泵、冷却塔、供回水管道等组成

9、空调系统的调节:a 温度调节b 湿度调节c 风量调节

10、空气处理设备是空调系统的核心,作用对混合空气的除尘温度调节、湿度调节。

11、管道式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测量管道内风的温度

五、供配电系统

1、以电压划分:强电110V 以上(高压1KV A 以上、低压1KV A 以下)弱电:110v 以下(用于传送数据控制信号)36V A 以下称为安全电压。

2、电力系统采用三相交流电,即采用三相三线制输电、三相四线、三相五线制配电。L 称为相线,N 称为中性线,PE 称为接地保护线。

L1_______ L1_______

L2______ L2______ (三相五线制)

L3______ L3______

N_____ N_____

三相四线制 PE______

3、建筑和小区的供电负荷分三个等级,一级负荷必须保证任何时候都不间断供电(如重大的交通枢纽、国家级场馆等),应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二级负荷允许短时间断电,采用双回路供电,既有两条线路一备一用,一般生活小区、民用住宅为二级负荷;凡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的一般电力负荷均为三级负荷,三级负荷无特殊要求。一般为单回路供电。(一级与二级负荷为双回路供电,加备用电源)

4、变配电室由高压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三部分组成。

5、变配电室的主要电气设备:高压配电柜、变压器(环氧树脂干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低压配电柜、自备发电机组(保安型负荷、保障型负荷、一般负荷)

6、常用建筑配电方式:放射式、树干式、混合式、链式

7、照明的种类:正常照明、事故照明、警卫值班照明、障碍照明、彩灯和装饰照明

8、建筑物的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接闪器的形式有: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

9、物业中一般用电设备如水泵、通风机等设备,采用的供电电压是220V 或380V .

10、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长短等因素有关。

11、变配电室是小区供配电系统的枢纽,它负担着接受电能、变换电压、分配电能任务。

11、低压开关柜中主要安装有低压断路器、低压刀开关、熔断器等,在低压配电系统中作控制、保护和计量之用。

12、电气照明采用的电光源按发光原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热辐射光源,如白炽灯等。另一类是气体放电光源,如荧光灯。

六、电梯及其管理

1、电梯可分为直升电梯、自动扶梯,直升电梯按其用途分为客梯、货梯、客货梯、消防梯等。

2、直升电梯电梯的主要组成:a 曳引部分b 引导部分c 轿厢和厅门d 对重装置(用于平衡轿厢负荷,一般对重采用铸铁块)e 补偿装置f 电气设备及控制装置

3、自动扶梯的组成:驱动装置、梯级、扶手装置、曳引链条、梯路导轨系统等部分组成。

4、电梯的日常运行管理主要包括:巡回检查、日检、周检、月检、季检、年检。其中季检和年检必须由设备厂家的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共同进行,经过技术检查后电梯应按劳动局年检程序进行调整试车。凡较长的时间放置不用(1个月以上)的电梯,应每周开启空载上下运行数次,以保证各部件灵活。

5、电梯维修保养:a 机房内维修保养b 井道与轿厢部分的维修保养c 坑内维修保养

6、电梯的电动机带动曳引轮,拖动轿厢和对重在井道内作相对运动,轿厢上升,对重下降;电梯管理应具备专(兼)职管理人员。

七、消防系统及设备管理

1、建筑消防的分类:一类防火建筑(高级建筑、19层以上民宅公共建筑:医院、高级宾馆、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楼、展览馆或省级以上电信、电力调度、广播电视等;图书馆、书库;B 二级防火建筑(10—18层民宅)除一类防火建筑的以外为二类,建筑高度不超过50米的教学楼、普通旅馆、办公楼、科技馆等。

2、一套完整地智能化消防系统,分为防、消、和诱导疏散。常用的灭火系统包括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系统、气体灭火系统;诱导疏散系统由防排烟系统、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广播等系统。其核心设备是消防报警联动控制器。

3、一个完整的消防系统主要有报警联动控制设备组成。①报警设备:温感、烟感、手报②自动灭火设备:自动喷淋设备③手动灭火设备:消火栓、灭火器④防排烟设备:卷帘门、排烟机⑤通信设备:电话、对讲机⑥避难设备:应急照明、引导灯⑦其他设备:洒水送水设备、煤气检测设备、航空障碍灯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分为:区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集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最大)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典型设备:①火灾探测器(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感光火灾探测器)②手动火灾报警按钮③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

6、消防灭火系统

A 消火栓灭火系统主要组成包括:水源来向(既水池、大型供水站等)、水泵、管网、消火栓、水龙头、报警按钮等。B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备主要有:抽水用的水泵、报警阀、消防接合器、喷淋泵、稳压泵、水流指示器、泵头等。C 气体灭火系统

消防诱导疏散系统a 防火阻隔系统(常闭式防火门、电磁锁防火门、防火卷帘门)b 防排烟控制系统(排烟机、排烟口、送风口)c 消防广播系统d 消防通信系统e 应急照明与电源f 应急电梯(通道)

7、一个防排烟系统主要有正压送风机、轴流排烟机、排烟口等。

8、感烟火灾探测器是一种感知燃烧或热分解产生固体或液体微粒,用于探测火灾初期的烟雾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的探测器。常用于办公楼、商场、酒店等场所。手动报警按钮应设置在公共场所的出入口处。

9、防排烟系统的作用是为了防止烟气对流,在建筑物的安全通道、电梯前室等场所设有排烟装置。

八、物业安防系统及设备管理

1、物业安全防范的管理方式:封闭式管理与开放式管理

特点:综合性强,管理难度大;服务性强,服务标准高;

技术性强,人员素质高;

安防体系包括人力防范、物理防范、技术防范;

2、安防系统三个层次的保护:a 外部入侵保护b 区域保护c 目标保护

3、安防管理原则:①预防为主,防治结合;②物业内治与社会治理结合;③专业治理与群防群治结合④重点防治与一般管理相结合;⑤服务第一,用户至上⑥软件硬件相结合

4、常用技术安防系统主要分三个部分:①出入口控制系统②入侵报警系统③视频监控系统;分七个子系统:门禁系统、周界防范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 )、电子对讲系统、停车场自动管理系统、电子巡更系统;

5、周界防范系统组成:探测器、信号传输系统、报警控制器、报警监控中心;

6、视频监控系统组成:由摄像前端成像、图像传输系统、监控器、后端成像显示装置、硬盘录像机、矩阵;

7、电子巡更系统组成:电脑采集器、电脑阅读器、个人标识钮、地点标识钮、巡更棒、计算机;功能:注册、编码、巡更数据的读写;

8、电子对讲系统组成:(可视)对讲、遥控开锁、门铃、(一卡通)门禁卡、呼叫、监控;

9、停车场自动管理系统组成:智能卡、读卡器、自动道闸、地感线圈、图像采集卡、立杆支架、控制主机;功能:车辆管理、跟车驶入、报警、计时收费、注册卡;

10、指纹、掌纹、视网膜的识别是光学摄像图像对比技术;

11、入侵报警系统常用的探测器有:开关报警器、红外线报警器、玻璃破碎报警器、微波报警器、声控报警器、双鉴报警器(把两种不同的探测原理的探测器进行混合报警)

12、视频监控系统依功能分为摄像、传输、控制、显示和记录四个部分。

13、三表远程抄送是指:水表、电表、燃气表;

九、建筑通信及物业信息管理系统

1、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七个布线系统(一区两间三系统加管理)工作区、设

备间、进线间、配电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管理

1.现代智能化大厦在通信方面一般具有 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广播音响、多媒体技术应用等等。

2.通信网络设备的管理主要是对设备的 进行保养和维护。。

3.网络中的安全问题有等。相应地,网络安全管理包括 对授权机制、访问控制、加密与解密关键字的管理 等。

4.物业信息管理系统是办公自动化应用于物业管理行业的 。

5.住宅小区管理的基本内容保括 房产管理、客户服务及管理、收费管理、工程设备管理、安防管理、环境管理、社区文化管理、及公司行政管理 等。

1.简要论述什么是综合布线系统?

所谓综合布线系统是指按标准的、统一的和简单的结构化方式编制和布置各种建筑物(或建筑群)内各种系统的通信线路,包括网络系统、电话系统、监控系统等等。因此,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标准通用的信息传输系统。

VOD 视频点播 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CATV 75欧姆同轴电缆 5A系统 (BAS 设备自动化系统、CAS 通信自动化系统、OAS 办公自动化技术、FAS 消防自动化系统)3C 技术(包括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FTTB (光纤到楼 ) FTTO (光纤到办公室) FTTH (光纤到户)DDN (综合数字网)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ADSL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USB (不间断电源系统)IBSM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


相关内容

  • 北平祥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方案.doc2013-03-28
  • 第一章 物业服务综合说明书 中石油西部管道分公司及领导: 得知贵单位开发的北平祥住宅(一期)项目物业服务拟进行招标时,我公司高 度重视这项工作,当即成立了该项目物业服务工作小组.我公司相关负责人和贵 单位领导深入交换意见,多次研究该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图,实地进行查看,并 对该小区物业服务工作进行科学 ...

  • 打造辽西智能化社区
  • 打造辽西智能化社区 --针对龙城佳园物业管理前期介入项目 2011年9月21日,凌源市城市扩容提质的核心项目--东盛"龙城佳园"项目宣布开工,由凌源东盛地产集中开发建设的"龙城佳园"项目和五星级酒店项目的开工,是凌源城建历史上的一次革命,使凌源的城市建设和房地 ...

  • 物业管理设备管理问题及其建议
  • 目录 摘要.......................................................................................................................... 2 一. 物业设备管理 .......... ...

  • 高级别墅管家服务
  • 高级别墅管家服务的整体设想与策划 第一部分 整体管理方案 我们的整体管理方案可以概括为:"一种模式.三大重点.一个整体". 一.一种模式: 1.根据本项目房屋建筑特与购买人群特性(综合素质较高.生活私密性强,个性服务需求突出等)全方面综合考虑,最终将别墅项目别墅群的管理模式定位为 ...

  • 住宅小区住户入住手册
  • 住宅小区住户入住手册 住宅小区住户入住手册 目 录 1.致辞.............................................2 2.入住须知.........................................3 3.办理入住流程................ ...

  • 小区物业管理的智能化探索
  • 目录 中文摘要-----------------------------(2) 英文摘要-----------------------------(2) 引言-------------------------------(2) 一.智能小区的诞生------------------------(3) ...

  •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实习报告
  • 专 业: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姓 名: 实习单位:xxxx物业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指导教师: 时 间:12月13日—12月31日 摘要:我校为大力推进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突出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精神,结合我们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特安排我们到 ...

  • 只能物业管理的定义及特点
  • 一.智能物业管理的定义及特点 智能小区大致由安全防范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组成.其中,物业管理系统是关系着整个住宅小区能否真正向着智能化方向的关键.智能小区物业管理系统的组成十分庞大,但是,目前不少智能小区缺少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只是将其先进的硬件设备简单地拼凑在一起,并未充分发挥出智能化系 ...

  • VC小区物业管理
  • 6.1 系统的测试 --------------------------26 6.2 系统测试总结 -------------------------30 7 系统开发时注意的问题 ----------------------30 结束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