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探究

  养老产业,又称“银色产业”、“银发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基本特征,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养老产业的民生定位   养老产业,又称老年人服务产业,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商品、设施以及服务,满足其特殊需要的,具有同类属性的行业、企业经济活动的产业集合。   和其他产业相比,养老产业具有民生方面的天然优势,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一是给社会带来更高福利。养老本来就是一种因个人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高层次需求,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就是人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二是创造更多就业。就业为民生之本,养老对就业人口的吸纳能力及其就业层次多的特点,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持久、宽泛的就业渠道,直接对社会民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现在具有较大规模吸纳就业、能够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当首选养老服务业。三是促进人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命题中,“人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重要内容,更是重要的终极目标。养老抚幼是人类再生产的需要。养老水平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更是一国公民体面而富有尊严地生活的最好写照,直接影响着该国的现代化进程。   二、养老产业的前景分析   目前我国养老供求矛盾突出,养老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养老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进步的大背景下,养老产业更大发展需要考虑三个宏观前提:第一,养老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在认识上应该是宏观、立体、综合的,而非割裂、平面、单一的;第二,养老产业在宏观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前景,主要是由这个产业的独特比较优势(民生保障)所决定,而非其单一非优势功能所决定的;第三,养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确立和巩固,需要随着国家发展趋势变动,作出全面客观的判断和与时俱进的调整。   养老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等特点,并对医疗、保险、交通、地产、餐饮、娱乐、休闲等上下游产业具有带动效应。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为养老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国居民对养老产业需求和政府对养老产业扶植政策这两个主要驱动因素长期不会发生改变,未来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老年消费市场庞大。根据国家老龄办的数据,养老服务市场需求在3万亿元以上,在解决上千万劳动力就业机会的同时,正催生出一个潜力极大的国内老年消费市场。据测算,从2010年至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从业人员将从2000万人激增到7800万人,提高就业率约2%以上。如果按老年人口与护理人员3:1的比例配备,仅此一项就能增加就业1000多万人。作为一个跨越多行业的特殊产业,专家预测,5年内我国老年人市场消费将突破万亿元规模,到2030年有望形成老龄、少儿、成人产业三分天下的格局。未来2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有望达到20万亿元以上,对GDP的拉动作用将会十分明显。   老年消费能力强劲。我国老年人购买能力总和也相当可观。据统计,2011年我国老年人口年离退休金总额超过9200亿元,加上再就业收入、亲朋好友的资助,总可支配收入可达1.2万亿元至1.3万亿元。按照国际通行的5%老年人需要进入机构养老的标准,我国仅养老机构的床位每年就有3000亿元的市场空间,再加上医疗、康复设施等,还可拉动至少1000亿元的消费。以江苏为例,2010年江苏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900万人,即使以20%的老人需要养老服务估算就将达180万人。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的逐步完善,养老服务的潜在需求将日益成为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   老年人的消费观念趋向积极主动。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许多老年人在美容、穿着打扮、营养食品、健身娱乐、旅游观光、高端养老社区等方面有着强烈的消费兴趣,保险意识、精神文化消费意识日益增强,将是推动今后老年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调查显示,我国约有5%比例的老年人愿意选择社会养老模式,而在城市中,这一比例通常达到8%~12%,并且随着社会发展和养老机构设施不断完善,这一比例还将上升。   养老市场细分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养老需求的逐年增长,养老产业市场趋于细分化,出现了老年用品、老年社区、老年护理、老年疗养、老年文化、老年娱乐、老年家政护理等多种养老服务及配套服务业。而且在操作上,养老产业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主体,国有、民营资本争相进入,养老产业正在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三、养老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1.养老产业化的内在逻辑   一方面,“空巢家庭”、“失能家庭”、“四二一家庭”大量出现,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护理、精神慰藉的养老服务已成为涉及众多老年人的普遍需求;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快速增长的经济和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预期水平,随着老龄化加速发展,为老年人构建良好生活环境,保持老年人积极、健康状况的社会需要日渐突出,这既符合广大老年人的期待,也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养老产业化,就是使“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养老服务成为营利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使养老服务发展成为具有规模性的现代服务型产业。养老只有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才能形成政府、投资者、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老年人多方共赢、健康发展的局面。养老服务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发展,不仅能够有效满足我国未来几十年不断增长的老年服务的需要,有效应对老龄化的挑战,而且将能够有效地扩大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可以成为巨大的容纳就业的产业空间。   2.养老产业发展的路径   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落后于老龄化速度,养老服务产品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庞大的市场与滞后的政策及落后的设施建设之间的巨大反差,亟待全社会合力解决。   发展理念要适老化。坚持养老产业的“社会福利”属性和市场化发展方针,借助社会和市场力量,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合理配置养老资源,解决日益突出的产业发展滞后问题。全社会都要树立科学的大养老观和积极的老年人生观,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走一条成本较低的福利化、公益化、市场化结合的养老之路。   政策引导要高效化。从现代服务业的角度去定位养老产业,切实把养老产业作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来推动,尽早制定养老产业总体发展规划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形成养老产业规划体系。抓紧研究养老服务项目的规划布局,把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新建小区和新农村建设要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成熟社区通过改扩建和利用现有闲置资源等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加大土地、税收等政策优惠力度,鼓励通过对闲置厂房,民用设施改扩建等方式兴办民间养老机构。加大财政补助和购买服务的力度,认真贯彻落实规费减免、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   投资主体要多元化。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的单位和个人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开发老年产品。开辟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积极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兴建适宜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学习、娱乐、健身的老年公寓、养老院、敬老院,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产业。   运行机制要市场化。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养老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按照产业化思路和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养老产业。引导企业开发、生产老年人特殊用品,如老人床垫、浴盆、轮椅、手杖、助听器和假牙、假发等,促进老年用品市场发展,满足老年人的多方面需求。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使社会养老机构能够生存发展。   运营方式要多样化。养老产业链比较长,涉及法律政策、金融投资、规划设计、地产开发、养老服务、老龄用品、人才培养等,后期的运营管理和服务以及养老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应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福利服务网络和社会福利机构等载体,因地制宜地开展集中、分散、上门包户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开办以老年人为对象的老年生活照顾、家政服务、心理咨询、康复服务、紧急救援等业务,形成养老服务的完整体系,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需求。支持成立以老年为主题的社会志愿组织,加强社会对老年化问题的认识、关心与应变,也鼓励老年人参加志愿者行列,服务社会。鼓励老年人退而不休,保持活力,继续在家庭、社区、社会中扮演应有角色。   服务对象要公众化。采取多种形式增加养老设施数量,向老年人及有需求的居民提供服务。改变过去养老福利机构仅仅对“三无”老人实行“五保”供养制度的传统做法,对那些生活困难、退休养老金偏低的老年人也要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服务,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对“三无”老人可以实行货币化养老,对“低保”对象老人给予适当补助,对居家养老中的特困老人则采取亲属帮扶、社会慈善捐赠和政府补助的方式为他们购买服务。   养老队伍要专业化。对各类社会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持证上岗。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机构设立养老管理与服务、老年护理、老年社会学和老年产品开发等专业,相关部门在招生、收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鼓励和支持更多人投身养老产业,不断扩大养老产业从业人员队伍,逐步实现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   市场监管要规范化。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一方面要大力倡导积极培育,另一方面要通过法律规范和执业许可审批、法人登记和年检等环节进行规范和监督,保证服务质量,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对无照经营、服务质量差、设施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养老机构,要及时予以清理和整顿。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养老服务的市场中介机构,在土地使用、工商注册和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   (作者系金陵饭店集团公司高级经济师)   责任编辑:浩 宇

  养老产业,又称“银色产业”、“银发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基本特征,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养老产业的民生定位   养老产业,又称老年人服务产业,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商品、设施以及服务,满足其特殊需要的,具有同类属性的行业、企业经济活动的产业集合。   和其他产业相比,养老产业具有民生方面的天然优势,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一是给社会带来更高福利。养老本来就是一种因个人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高层次需求,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就是人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二是创造更多就业。就业为民生之本,养老对就业人口的吸纳能力及其就业层次多的特点,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持久、宽泛的就业渠道,直接对社会民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现在具有较大规模吸纳就业、能够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当首选养老服务业。三是促进人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命题中,“人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重要内容,更是重要的终极目标。养老抚幼是人类再生产的需要。养老水平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更是一国公民体面而富有尊严地生活的最好写照,直接影响着该国的现代化进程。   二、养老产业的前景分析   目前我国养老供求矛盾突出,养老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养老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进步的大背景下,养老产业更大发展需要考虑三个宏观前提:第一,养老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在认识上应该是宏观、立体、综合的,而非割裂、平面、单一的;第二,养老产业在宏观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前景,主要是由这个产业的独特比较优势(民生保障)所决定,而非其单一非优势功能所决定的;第三,养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确立和巩固,需要随着国家发展趋势变动,作出全面客观的判断和与时俱进的调整。   养老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等特点,并对医疗、保险、交通、地产、餐饮、娱乐、休闲等上下游产业具有带动效应。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为养老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国居民对养老产业需求和政府对养老产业扶植政策这两个主要驱动因素长期不会发生改变,未来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老年消费市场庞大。根据国家老龄办的数据,养老服务市场需求在3万亿元以上,在解决上千万劳动力就业机会的同时,正催生出一个潜力极大的国内老年消费市场。据测算,从2010年至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从业人员将从2000万人激增到7800万人,提高就业率约2%以上。如果按老年人口与护理人员3:1的比例配备,仅此一项就能增加就业1000多万人。作为一个跨越多行业的特殊产业,专家预测,5年内我国老年人市场消费将突破万亿元规模,到2030年有望形成老龄、少儿、成人产业三分天下的格局。未来2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有望达到20万亿元以上,对GDP的拉动作用将会十分明显。   老年消费能力强劲。我国老年人购买能力总和也相当可观。据统计,2011年我国老年人口年离退休金总额超过9200亿元,加上再就业收入、亲朋好友的资助,总可支配收入可达1.2万亿元至1.3万亿元。按照国际通行的5%老年人需要进入机构养老的标准,我国仅养老机构的床位每年就有3000亿元的市场空间,再加上医疗、康复设施等,还可拉动至少1000亿元的消费。以江苏为例,2010年江苏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900万人,即使以20%的老人需要养老服务估算就将达180万人。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的逐步完善,养老服务的潜在需求将日益成为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   老年人的消费观念趋向积极主动。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许多老年人在美容、穿着打扮、营养食品、健身娱乐、旅游观光、高端养老社区等方面有着强烈的消费兴趣,保险意识、精神文化消费意识日益增强,将是推动今后老年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调查显示,我国约有5%比例的老年人愿意选择社会养老模式,而在城市中,这一比例通常达到8%~12%,并且随着社会发展和养老机构设施不断完善,这一比例还将上升。   养老市场细分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养老需求的逐年增长,养老产业市场趋于细分化,出现了老年用品、老年社区、老年护理、老年疗养、老年文化、老年娱乐、老年家政护理等多种养老服务及配套服务业。而且在操作上,养老产业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主体,国有、民营资本争相进入,养老产业正在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三、养老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1.养老产业化的内在逻辑   一方面,“空巢家庭”、“失能家庭”、“四二一家庭”大量出现,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护理、精神慰藉的养老服务已成为涉及众多老年人的普遍需求;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快速增长的经济和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预期水平,随着老龄化加速发展,为老年人构建良好生活环境,保持老年人积极、健康状况的社会需要日渐突出,这既符合广大老年人的期待,也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养老产业化,就是使“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养老服务成为营利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使养老服务发展成为具有规模性的现代服务型产业。养老只有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才能形成政府、投资者、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老年人多方共赢、健康发展的局面。养老服务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发展,不仅能够有效满足我国未来几十年不断增长的老年服务的需要,有效应对老龄化的挑战,而且将能够有效地扩大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可以成为巨大的容纳就业的产业空间。   2.养老产业发展的路径   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落后于老龄化速度,养老服务产品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庞大的市场与滞后的政策及落后的设施建设之间的巨大反差,亟待全社会合力解决。   发展理念要适老化。坚持养老产业的“社会福利”属性和市场化发展方针,借助社会和市场力量,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合理配置养老资源,解决日益突出的产业发展滞后问题。全社会都要树立科学的大养老观和积极的老年人生观,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走一条成本较低的福利化、公益化、市场化结合的养老之路。   政策引导要高效化。从现代服务业的角度去定位养老产业,切实把养老产业作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来推动,尽早制定养老产业总体发展规划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形成养老产业规划体系。抓紧研究养老服务项目的规划布局,把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新建小区和新农村建设要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成熟社区通过改扩建和利用现有闲置资源等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加大土地、税收等政策优惠力度,鼓励通过对闲置厂房,民用设施改扩建等方式兴办民间养老机构。加大财政补助和购买服务的力度,认真贯彻落实规费减免、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   投资主体要多元化。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的单位和个人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开发老年产品。开辟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积极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兴建适宜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学习、娱乐、健身的老年公寓、养老院、敬老院,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产业。   运行机制要市场化。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养老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按照产业化思路和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养老产业。引导企业开发、生产老年人特殊用品,如老人床垫、浴盆、轮椅、手杖、助听器和假牙、假发等,促进老年用品市场发展,满足老年人的多方面需求。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使社会养老机构能够生存发展。   运营方式要多样化。养老产业链比较长,涉及法律政策、金融投资、规划设计、地产开发、养老服务、老龄用品、人才培养等,后期的运营管理和服务以及养老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应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福利服务网络和社会福利机构等载体,因地制宜地开展集中、分散、上门包户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开办以老年人为对象的老年生活照顾、家政服务、心理咨询、康复服务、紧急救援等业务,形成养老服务的完整体系,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需求。支持成立以老年为主题的社会志愿组织,加强社会对老年化问题的认识、关心与应变,也鼓励老年人参加志愿者行列,服务社会。鼓励老年人退而不休,保持活力,继续在家庭、社区、社会中扮演应有角色。   服务对象要公众化。采取多种形式增加养老设施数量,向老年人及有需求的居民提供服务。改变过去养老福利机构仅仅对“三无”老人实行“五保”供养制度的传统做法,对那些生活困难、退休养老金偏低的老年人也要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服务,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对“三无”老人可以实行货币化养老,对“低保”对象老人给予适当补助,对居家养老中的特困老人则采取亲属帮扶、社会慈善捐赠和政府补助的方式为他们购买服务。   养老队伍要专业化。对各类社会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持证上岗。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机构设立养老管理与服务、老年护理、老年社会学和老年产品开发等专业,相关部门在招生、收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鼓励和支持更多人投身养老产业,不断扩大养老产业从业人员队伍,逐步实现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   市场监管要规范化。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一方面要大力倡导积极培育,另一方面要通过法律规范和执业许可审批、法人登记和年检等环节进行规范和监督,保证服务质量,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对无照经营、服务质量差、设施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养老机构,要及时予以清理和整顿。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养老服务的市场中介机构,在土地使用、工商注册和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   (作者系金陵饭店集团公司高级经济师)   责任编辑:浩 宇


相关内容

  • 当代中国人口老龄化探究及应对思路
  • 目 录 1. 人口老龄化的具体含义„„„„„„„„„„„„„„„„„„2 2. 探究人口老龄化的成因„„„„„„„„„„„„„„„„„„2 3.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现状分析„„„„„„„„„„„„„„„3 4.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4 4.1养老问题„„„„„„„ ...

  • 我国老龄化社会养老模式探究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老龄化社会养老模式探究 作者:刘辉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04期 摘 要 我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大,老龄化发展速度快,"未富先老"现象明显.我国当前最基本的养老模式大致有家庭养老. ...

  • 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运行模式探究
  • [摘 要]有关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运行模式,一直以来并没有过多探究,养老机构一种公益性的事业,能直接或间接为社会公共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生活服务的部门等做出一定贡献.本文主要从我国养老机构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公建民营机构的具体运行模式. [关键词]公建民营机构;现状;运行模式 doi:10.396 ...

  • 二胎政策的民意调查及政策分析--有关养老及老龄化问题的探究
  • 文/矗南财经大学袁颖李天月茸宁 二胎政策的民意调查及政策分析 --有关养老及老龄化问题的探究 [摘要]二胎政策是与计划生育政策相对应的生育政策.在2011年3月,国家计生部门考虑放开二胎政策.广东省提交二胎政策试点的申请,该政策因此激起大众的兴趣.二胎政策的放宽与否与许多社会问题息息相关,涵盖养老问 ...

  • [2014年中农大]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论文方向:政府管理 政府在突发性事件管理中的误区与对策 影响中国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因素调查分析 政府失败与重塑政府 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关于公共产品的供给研究 服务行政--二十一世纪中国行政管理的方向选择 行政伦理与行政责任研究 政府绩效评估初步探究 行政问责制的相关问题研究 试论依法行政在依 ...

  • 延迟退休政策对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影响
  • 作者:李亚帆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02期 DOI:10.3969/j.issn.1671-2714.2014.05.008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相关人口政策的作用下,中国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时代.原来金字塔形的人口结构变成了如今纺锤形的人口结构,表明较低的生育水平和 ...

  • 失独老人养老模式
  • 失独老人的养老模式探究 摘要:失独问题是最近两三年逐渐突出,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新型问题.它既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本文从我国失独老人的养老现状,目前社会的养老方式进行阐述,概括出几点建议和措施,重点介绍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建立和完善,使得大家对于失独老人的问题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和了解 ...

  • 社会调研调研报告
  •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政府经济学>调研报告 题 目: 专 业: 小 组: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究 --以江苏省徐州市某区为例 行政管理专业 第五小组 戚 璨 冯妍椒 张汉清 杨良钊 刘新路 尚三浩 周云圣 2011年12月26日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

  • 探究二胎政策对国家发展.社会建设.人们的影响
  • 关于二胎政策对人们.社会和国家影响 的调查报告 姓名 : 姓名 : 姓名 : 年级 : 专业 : 刘雨微 李冰 种丽利 2012级英语 学号: [1**********]132 学号: [1**********]110 学号: [1**********]126 关于二胎政策对人们.社会和国家影响 的 ...